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九十五页,倒数第二行最后一句看起: 「《甄解》于此,更有阐明。文曰:初列贤护等十六正士者,彰此法不以出家发心为本。次列他方来者,彰十方佛土中,悉以此法为出世大事故,共来精进求此法。」我们前面学习到此地。《甄解》说得好,黄念老在此地讲,「此议甚得经旨,盖在家修行最宜持名念佛也」。这一句讲得很清楚很明白,《甄解》里面所说的,在家众当中列贤护等十六正士,这些人都是在家菩萨。彰十方佛土中,在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教化六道苦难众生,净宗最契机,最容易成就。本经实在讲它是普度众生,纵然造作五逆十恶,真正忏悔,信愿持名,都能往生。所以说是在家修行最宜,宜是应该,最应该要采取持名念佛。「十方大士悉来听法」,这一句指的全是等觉菩萨,表这个法门殊胜,「实为大事因缘」,这个大事因缘就是了生死出三界,这是大事。究竟的大事是一生圆满成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是出离六道轮回,而且是出离十法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作阿惟越致菩萨,这就是成佛。无论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在哪一个等级,四土三辈九品,最下面的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萨,这个不可思议;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成佛,无比殊胜的妙法。一切经里头佛没有这么说过,只有这部经,所以这部经确确实实是一切诸佛菩萨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第一法门。 什么人能成就?成就的人多,现在成就的人都不少,何况古时候。条件是信,信确确实实有极乐世界,西方有极乐世界,确确实实相信有阿弥陀佛,真正发愿求生净土,这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话是蕅益大师告诉我们的,教导我们的,我们要记住。大乘经教佛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我们这一生得人身;佛法难闻,我们闻到,不但闻到,还闻到净土法门。不但闻到净土法门,我们还遇到夏莲居老居士为我们会集的《无量寿经》,会集本会集得好,史无前例。佛经刚刚传到中国,翻译的时候就有会集,你看宏琳法师他的答问,讲得非常清楚。但是会集得圆圆满满,没有丝毫缺陷,可以说这部《无量寿经》是在佛经翻译会集当中它是第一名,真正每一个字都是原译本的经文,没有更换一个字;五种原译本里面有的,这个本子上完全具足,没有欠缺;重复的完全统统都化为简要、精要,但是虽然是精要,字字句句都是经典的原文,让人没话说,真经! 佛为什么多次宣讲?我在前面报告跟诸位提出过,我们看到弥勒菩萨龙华三会。释迦牟尼佛早年间,在这个世界上住世八十年,会,这一会就是一次办班教学,释迦牟尼佛一共办班教学三百多会,就是三百多次,每一次时间长短不定,听众对象不一致,所以讲经有出入。特别显示在这部经上,古大德告诉我们,至少佛讲这部经重复三次以上。从哪里看的?从原译本经文里头愿文看到的,愿文是决定不应该翻错,五种本子居然有两种是二十四愿,有两种是四十八愿,有一种是三十六愿,不管怎么翻,不可能会有这种错误。如果是四十八,五种本子都应该是四十八;二十四,五种本子都应该二十四,不能有这么大的出入。所以这个是佛多次宣讲,不是结集的问题,不是翻译的问题,是佛原来讲的不一样,阿难结集的时候照着原来所讲的统统复讲记录下来,留传给后世。五种本子读起来困难,所以有会集的必要。会集从佛经到中国翻译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那个时候不叫会集,叫合经,就是几种经合在一起,就是现在讲会集的意思。 龙华三会,这个三会,我相信第一会为菩萨说的,对象是菩萨;第二会对象是小乘,声闻、缘觉;第三会对象是六道众生,应该是这个三会。三会当中都会讲《无量寿经》,因为《无量寿经》什么样的根机都契,没有不包容的,凡夫学它一生能成佛,二乘、菩萨还用得着说吗?你说上上乘人还要学这个吗?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普贤他们怎么成就的?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的,那就是上上根人应该学。又何况在《华严经》末后,普贤、文殊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哪些人?全是法身大士,华藏世界的法身大士,文殊、普贤两个带头,率领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参学,向阿弥陀佛请教,这还有什么话说?从等觉菩萨到地狱众生平等得度,这还得了!遇到不容易,遇到了要是当面错过,那叫真可惜。遇到怎么办?一定要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万缘放下。遇到心就定了,不再有妄想,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就是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自己成就。另外我们要报佛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发过这个愿,用什么法门来帮助众生成就?就用这个法门。如果不是用这个法门,夏莲居老居士、黄念祖老居士没有必要到这个世界来,包括海贤老和尚也用不着这样辛苦表法。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无尽的方便,在在处处劝导我们,要深信不疑,要坚定发愿求生,真正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我们真的得度,佛菩萨的愿就满了。大事因缘无过于这一会,这一会是大事因缘当中的大事因缘。 下面讲十六正士,他们都是,除了贤护之外,都是他方世界来的。我们看念老注解,「又贤护表如来善护念诸菩萨」,表是表法,名字的意思好,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万类齐收,正是贤护之义」。贤护什么意思?一乘,佛法里面最高的。我们常讲大乘、小乘,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菩萨。一乘是什么?一乘就是成佛。愿是如来的愿,海是大的意思,大愿,这个愿广大没有边际。诸佛都希望一切众生快快成佛,用什么方法?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不认识字,一生过得非常辛苦。生在农村,不是富农是贫农,兄弟姐妹五个人。他在十二岁的时候遇到旱灾,这旱灾收成没有了,怎么办?父亲讨饭,讨饭养家,你说多辛苦。很不幸,路上遇到土匪,被土匪打死了。然后我们想想他母亲多辛苦,带着五个小孩,把五个小孩都养大了。海贤好像是老三,他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所以从小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二十岁,他们一家都学佛,都信佛,母亲跟他商量,劝他出家。他的禀性老实、听话、真干,人非常厚道、诚实、恭敬,虽然没有念过书,是个孝子,接受妈妈的劝告。妈妈也是从小就吃素。出家之后,他的师父传戒,法名叫传戒,传戒和尚看到这个小孩诚实、听话、聪明、勤奋,这种人不好找,为什么?具足这个条件好教,这人肯定能成就。所以给他剃度,就教他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教他一直念下去。他听话,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二十岁师父教他的,他就开始念,一百一十二岁往生,念了九十二年。九十二年叫不拐弯,不拐弯是什么意思?没有掺杂,没有改变,真的一句佛号念到底。 念到什么境界?这个光碟是他的徒弟印志法师送到香港来给我,我看了三十几遍,大概半个月的样子,看了三十遍,我看出来了,他确确实实是证得净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个境界跟禅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同一个境界,同等的境界;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正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示现的是这个境界。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听讲《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大悟,说出五句话,这五句话就是他的论文,毕业论文。第一句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第二句,「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他证得了;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第四句,「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是大定,自性本定,自性就是真心,真心是不动的,妄心是动的;末后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忍和尚听了之后,行了,不必讲了,你毕业了,衣钵就传给他。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性是什么样子,这五句话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贤公老和尚也达到这个境界。你要问他什么时候达到的?他一生没跟人说,往生也没说。 我昨天看到一张最近传来的碟片,前面所看的漏掉了几句,这个片子里头补上了,这几句话非常重要。老和尚自己说,我年岁大了,一百多岁,住在这个世间很麻烦,麻烦别人,不好,他要往生,对这个世间一点牵挂都没有了,放得干干净净。所以他说,我的灵魂到极乐世界成就了,也讲到他的成就将来会传遍全世界,有这么几句话。这是现在我们在碟片上没看到的,应该是他给一些居士们讲的,人家用录音把它录下来了,还记了有日期,现在把这个补进去,我们会把它传到全世界。所以我劝大家,这个碟要把它当作《无量寿经》来看待,一天看三遍,念一万声佛号,一年就一千遍,三百多万声佛号,这个功德往生极乐世界够了,就成功了。 关键在放得下,如果还有牵挂放不下的去不了,要真放下。成佛是大事,这老和尚常说,其他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六道、十法界都是一场梦。《金刚经》上讲得好,真话,不是假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记住《金刚经》上这句话,六根在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你就把这首偈回味回味。我记得我早年住在台北的时候,我把《金刚经》这首偈印在透明的纸上,印成小张,我送人,叫人家贴在电视上,看电视念这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假的,不是真的,这个世界是假的,十法界也是假的,统统放下,一心专求西方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一生就成佛,没有比这个更快的。所以「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三根:上上根人,法身菩萨;中等根人,三乘菩萨;下根,六道凡夫。统统齐收,所谓「万类齐收」,一个都不漏掉,这叫贤护。贤护的德号广大没有边际,像大海一样,其深无底,其广没有边际。中国古人所说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都是赞美性德的。这是贤护菩萨的表法。 「又善思惟」,这是第二位菩萨,善思惟菩萨,「表正智明了,深信佛慧,并表法藏因地五劫思惟,结得大愿之胜因」。遇到佛法,能信、能发愿、肯念佛,这个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同时他第二个表法,是表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候,没有成佛,行菩萨道,修行的时候,五劫思惟。他有大愿,想普度众生,向老师请教有什么方法?老师教他,你认真去参学。到哪里参学?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参学的目的,是舍人之短,取人之长,十方诸佛刹土里头好的你统统记住,你觉得不好的就不要它,将来你成就的道场(极乐世界是他的道场)就尽善尽美,超出一切诸佛刹土,而成为一切诸佛刹土当中的第一道场。所以诸佛菩萨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就这么来的。他用了多少时间?五劫。思惟就是考察;结得,总结成四十八愿。这是极乐世界殊胜之因缘,没有这个参学就不可能有极乐世界,这是诸佛如来没有想像到的,他想到了。 第三,「慧辩才」菩萨,「表明信佛慧,辩才无碍」。明是明了,不是迷信,明是有真智慧,有真智慧相信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圆满的,佛的辩才无碍,真正难不倒。无碍辩才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这个东西学不到,只有明心见性就得到,就是经中所说的「演慈辩、授法眼、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之义」。佛菩萨一切时、一切处,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他应身做什么事情?就是表演,演是表演,身教,慈悲,辩才;授是给予别人智慧,帮人破迷开悟,帮人学得智慧。这个得相信才行。佛怎么教我们?跟我们祖宗、古圣先贤教学的理念相同,方法也相同,跟现在的科学不相同。他的理念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的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总的一句话来说,谚语所说的「熟能生巧」。东西一定要熟,熟透了智慧就现前,辩才就现前,神通就现前。最怕的是心不清净,心不清净一事无成。所以我们的经题,经题讲的是自性,自性什么样子?清净、平等、觉。这就是真心,本来有的。我们的清净心现在被染污了,被名闻利养染污了,被五欲六尘染污了,被烦恼习气染污了,所以学世间法还勉强,学出世间法学不到,假的,学一辈子也不是真的,来生还是搞六道轮回。比清净更高深的就是平等,有平等一定清净,有清净未必有平等。清净心阿罗汉证得的,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清净心证得了,不平等。为什么不平等?他还有分别,还有起心动念。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平等心现前。平等达到这个水平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觉字。觉就是彻底觉悟,见性成佛。所以这五个字,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是佛,学佛不就学这个吗?从哪里下手?从清净下手。这个顺序不能颠倒,一颠倒全完了,决定是第一个清净,第二个平等,第三个彻悟,才能常以法音,这就是讲经教学,讲经教学是觉诸世间。这个诸世间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帮助六道、帮助十法界众生觉悟回头,是这个意思。 下面这一位,「观无住,(见《唐译》。《魏译》作空无)」,空无就是观无住的意思,「表经中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观无住教给我们,你可以观,但是要无住。观代表什么?眼见色见就是观,耳闻声闻就是观,鼻嗅香嗅就是观,舌尝味尝就是观,就是六根对六尘境界用一个字叫观。眼见色,你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顺自己的意思起贪爱,不但贪爱,还要进一步,要占有它,想得到它,这就生烦恼,这就心住了相,你动了念头,这是什么?这叫造业。业有善恶,如果是善业,维系在伦理道德,佛家讲戒律,在这个标准里头叫做善业,善业感三善道,你来生之后三善道去享福,你造了善业;如果是恶业,来生就三恶道去了。遇到财色名利,违背了伦常,违背了义理,你占有它、拥有它,叫造恶业;以正义的心,合情、合理、合法,你占有它,这是善业。不管你是什么业,总的一句话说你造轮回业,三善道跟三恶道是轮回业,错了,怎么可以干这个事情? 佛菩萨应化在这世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怎样?无住,没有把这个境界放在心上,所以他能够教化众生,他能够处理得正确。理事给你讲清楚、讲明白,心里痕迹都不着,就是说决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这叫功夫。修行人到有功夫,就是功夫得力了,这真有受用。功夫得力什么?不造业,他来生决定在西方极乐世界,他决定不再搞轮回了。在这个世间无论受什么样的冤枉,吃什么样的亏,受什么样的伤害,都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恶业,为什么?你会起怨恨,你会起报复,那就是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再报来报去,那真叫迷惑颠倒。所以要像老和尚一样能忍,人家打他两耳刮,能忍;吐他一脸唾沫,能忍,不跟他计较。这是什么?不造轮回业,根本不要放在心上。老和尚说那些话是给我们听的,他自己心地干干净净,丝毫没有染着。忍辱,连忍辱的相都没有,他心里多自在,法喜充满。心里只有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每天看,到哪一天真看懂了,真看懂就是你觉悟了,你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你真的得自在,你真的解脱了,在财色名利里头解脱,在五欲六尘里头解脱,不再造业,极乐世界安安稳稳的取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