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僧肇:宝藏论 离微体净品第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僧肇:宝藏论 离微体净品第二

 

  其入离。其出微。知入离外。尘无所依。知出微内。心无所为。内心无所为。诸见不能移。外尘无所依。万有不能羁。万有不能羁。想虑不乘驰。诸见不能移。寂灭不思议。可谓本净体自离微也。据入故名离。约用故名微。混而为一。无离无微。体离不可染。无染故无净。体微不可有。无有故无依。是以用而非有。寂而非无。非无故非断。非有故非常。夫性离微者。非取非舍。非修非学。非本无今有。非本有今无。乃至一法不生。一法不灭。非三界所摄。非六趣所变。非愚智所改。非真妄所转。平等普遍。一切圆满。总为一大法界应化之灵宅。迷之者则历劫而浪修。悟之者则当体而凝寂。夫妄有所欲者。不观其离。妄有所作者。不观其微。不观其微者。即内兴恶见。不观其离者。即外起风尘。外起风尘故。外为魔境所乱。内兴恶见故。内为邪见所惑。既内外缘生。真一宗隐。是以迷离妄染者。所谓凡夫。迷染妄离者。所谓二乘。达本性离者。所谓菩萨。了了见知三乘无异者。所谓平等真佛。然至理幽邃。非言说可显。非相示可知。夫欲示其相。则迷其无相。欲显其说。则迷其无说。然欲不说不示。复难以通其义。故玄道离微。至理难显。夫所以言离者。体不与物合。亦不与物离。譬如明镜光映万象。然彼明镜不与影合。亦不与体离。又如虚空合入一切无所染着。五色不能污。五音不能乱。万物不能拘。森罗不能杂。故谓之离也。所以言微者。体妙无形。无色无相。应用万端。而不见其容。含藏百巧。而不显其功。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然有恒沙万德。不常不断。不离不散。故谓之微也。是以离微二字。盖道之要也。六入无迹谓之离。万用无我谓之微。微即离也。离即微也。但约彼根事。而作两名。其体一也。夫修道者。莫不断烦恼求菩提。弃小乘窥大用。然妙理之中。都无此事。体离者本无烦恼可断。无小乘可弃。体微者无菩提可求。无大用可窥。何以故。无一法可相应故。是以圣人。不断妄。不证真。可谓万用而自然矣。夫求法者。为无所求。故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斯可谓之妙觉。夫离微者。非妄识之所识。非邪智之所知。何谓妄识。为六识也。何谓邪智。为二智也。是以体真一故。非二智所知。体无物故。非六识所识。无有一法从外而来。无有一法从内而出。又无少法和合而生。可谓之太清。可谓之真精。体离一切诸见。故不可以意度。体离一切限量。故不可以言约。是以维摩默然。如来寂寞。虽说种种诸乘并是方便。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夫知者知离。见者见微。故经云。见微名为佛。知离名为法。以知离故。即不与一切烦恼合。以见微故。即不与一切虚妄俱。无虚妄故。即真一理显。无烦恼故。即明莹自然。夫离微之义。非一非二。非以言说可显。要以深心体解。朗照现前。对境无心。逢缘不动。勿忘离微之道。逐识星驰。口说心违。理将不寔。可谓无昼无夜。无静无喧。专一不移。方乃契会。若妄有所取。妄有所舍。妄有所修。妄有所得者。皆不入真实。背离微之义。坏大道之法也。夫真者所以不合求。为外无所得。夫实者所以不合修。为内无所证。但无妄想者。即离微之道显也。夫离者虚也。微者冲也。冲虚寂寞。故谓之离微。夫圣人所以无妄想者。为达离也。所以有奇特之用者。为了微也。微故无心。离故无身。身心俱丧。灵智独存。绝于有无之域。泯于我所之居。法界自然。煌煌盛用。而无生也。故圣人处无为而化行。不言之教。冥理应合。寂寞无人。是以含通大象。包入万物。譬如虚空。普偏周备。夫迷者无我立我。则内生我倒。内生我倒故。即圣理不通。圣理不通故。外有所立。外有所立。即内外生碍。内外生碍。即物理不通。遂妄起诸流。混于疑照。万象沉没。真一宗乱。诸见竞兴。乃为流浪。故制离微之论。显体幽玄。学者深思。可知虚实矣。夫色法如影。声法如响。但以影响指陈。未足封为真实。故指非月也。言非道也。会道亡言。见月亡指。是以迷离者。即为诸魔。爱取诸尘。乐着生死。夫迷微者。即为外道。非分推求。横生诸见。夫诸见根本者。莫越有无。何谓为有。谓妄有所作。何谓为无为。观察无所得也。是以因有无二见。即起种种诸见。诸见既起。即邪见不真。故名为外道。夫生死根本者。所谓存亡。身存为生。身亡为灭。计着妄想。取外境界。具足身见。爱彼未来殊胜生处。受妙果报。故谓之魔。若体解离者。一切不着。无所染爱。即超魔境界。若体解微者。一切寂静。无有妄想。即超外道种种邪见。故经云微妙甚深离自性也。是以微无有见。离无有着。无见无著。寂灭为乐。何谓为苦。以不了微故。即内有所思。不了离故。即外有所依。外有所依故即贪。内有所思故即缘。缘贪既起。遂为魔境所使。昼夜煌煌。无有暂止。具受尘劳。故名为苦。何谓为乐。为了微故。即内无所思。为了离故。即外无所依。外无所依故即无贪。内无所思故即无缘。无缘故即不为万有所拘。及诸尘劳所使。清虚寂寞。无所系缚。自性解脱。故名为乐。夫离者理也。微者密也。何谓为理。不离一切物。何谓为密。显用藏术。又离者空也。微者有也。空故无相有故形量。是以非有非空。万法之宗。非空非有。万物之母。出之无方。入之无所。包舍万有。而不为事。应化万端。而不为主。是以小室宽容。一念多通。非心所测。非意所识。可谓住不思议解脱之力。何谓不思议为体离微。何谓解脱为无所羁。离者法也。微者佛也。和合不二名为僧也。故三名一体。一体三名。混无分别。归本无名。又离者容也。微者用也。容故含垢。用故无侣。无侣故即妙化常行。含垢故即万有能处。又无眼无耳谓之离。有见有闻谓之微。无我无造谓之离。有智有用谓之微。无心无意谓之离。有通有达谓之微。又离者涅槃。微者般若。般若故繁兴大用。涅槃故寂灭无余。无余故烦恼永尽。大用故圣化无穷。若人不达离微者。虽复苦行头陀远离尘境。断贪恚痴伏忍成就。经无量劫。终不入真寔。何以故。皆为依正所行住有所得故。不离颠倒梦想恶觉诸见。若复有人体解离微者。虽近有妄想习气及现行烦恼。然数数觉知离微之义。此人不久。即入真寔无上道也。何以故。为了正见根本故也。又所言离者对六入也。所言微者对六识也。若混六为一寂静无物。非五四三。非九八七。但圣人应机设教对执不同。究竟理中都无名字。譬如虚空离数非数离性非性。非一非异非境非离境。不可言说。过于文字出于心量。无有去来无有出入。夫经论者莫不就彼凡情破彼根量。种种方便皆不住于形事者。若不住形事即不须一切言说。及以离微之义。故经云随宜说法意趣难解。虽说种种诸乘。皆是权接方便助道之法也。然非究竟解脱涅槃。譬如有人于虚空中画作种种色象。及作种种音声。然彼虚空实无异相。亦无受入变动。故知诸佛化身。及以说法亦复如是。于实际中都无一异。是以天地含离虚空含微。万物动作变化无为。夫神中有智智中有通。通有五种。智有三种。何为五通。一曰道通。二曰神通。三曰依通。四曰报通。五曰妖通。何谓妖通。狐狸老变木石之精。附傍人身聪慧奇特。此为妖通。何谓报通。鬼神逆知诸天变化。中阴了生神龙变化。此为报通。何谓依通。约法而知缘身而用。乘符往来药饵灵变。此为依通。何谓神通。静心照物宿命既持。种种分别皆随定力。此为神通。何谓道通。无心应物缘化万有。水月空华影象无主。此为道通。何谓三智。一曰真智。二曰内智。三曰外智。何谓外智。分别根门识了尘境。博览古今该通俗事。此为外智。何谓内智。自觉无明断割烦恼。心意寂静灭有无余。此为内智。何谓真智。体解无物本来寂静。通达无涯净秽无二。故名真智。故真智道通不可名目。余所有者皆是邪伪。伪即不真邪即不正。惑乱心生迷于体性。是以深解离微达彼诸有。自性本真出于群品。夫知有邪正通有真伪。若非法眼精明难可辨也。是以俗间多信邪伪少信正真。大教偃行小乘现用。故知妙理难显也。夫离者无身微者无心。无身故大身无心故大心。大心故即周万物。大身故应备无穷。是以执身为身者即失其大应。执心为心者即失其大智。故千经万论莫不说离身心。破彼执着乃入真实。譬如金师销矿取金方为器用。若执有身者即有身碍。身碍故即法身隐于形[穀-禾+卵]之中。若执有心者即有心碍。心碍故即真智隐于念虑之中。故大道不通妙理沉隐。六神内乱六境外缘。昼夜惶惶未有休息。夫不观其心者不见其微。不观其身者不见其离。若不见离微。则失其道要也。故经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亦复如是。此谓破权归实坏假归真。譬如金师销金为器。灭相混融以通大冶。言大冶者为大道也。此大道冶中。造化无穷流出万宗。若成若坏体无增减。故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所以言融相者。但为愚夫著有相畏无相也。所以言相者。为破彼外道着于无相畏有相也。所以言中道者。欲令有相无相无二也。此皆破执除疑言非尽理。若复有人了相无法平等不二。无取无舍无此无彼。亦无中间。即不假圣人言说理自通也。夫以相为无相者。即相而无相也。故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譬如水流风击成泡。即泡是水非泡灭水。夫以无相为相者。即无相而相也。经云空即是色色无尽也。譬如坏泡为水水即泡也。非水离泡。夫爱有相畏无相者。不知有相即无相也。爱无相畏有相者。不知无相即是相也。是故有相及无相。一切悉在其中矣。觉者名佛。妄即不生。妄若不生即本真实。夫无相之相谓之离。离体无相也。相即无相谓之微。微体非无相也。是以为道者。生而不喜死而不忧。何以故。以生为浮以死为休。以生为化以死为真。故经云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夫大智无知。大觉无觉。真际理空不可名目。是以涅槃大寂般若无知。圆满法身一切限量相寂灭也。

 
 
 
前五篇文章

僧肇:宝藏论 本际虚玄品第三

僧肇:肇论 宗本义

僧肇:肇论 物不迁论第一

东宝·仲巴仁波切: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

东宝·仲巴仁波切: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

 

后五篇文章

僧肇:宝藏论 广照空有品第一

僧肇:注维摩诘经卷第十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二篇 第五章 印度佛教之后期大乘佛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二篇 第四章 印度佛教之大乘佛教时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二篇 第三章 印度佛教之部派佛教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