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二篇 第三章 印度佛教之部派佛教时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二篇 第三章 印度佛教之部派佛教时期

  二、 部派佛教时期

  所谓“部派佛教时期”,指在佛去世后百年左右,原始佛教发生分裂而形成不同部派,并各自流传发展的佛教。

  (一)根本分裂

  原始佛教的根本分裂,起源于佛教僧团中有人对佛生前教法,有了新的认识与主张。

  1. 大天五事

  一位中印度秣菟罗国名叫“大天”的比丘,认为阿罗汉并非究竟解脱境界,对“五事”提出了新的解说。所谓“五事”,指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

  (1)余所诱:指阿罗汉虽已无YIN欲烦恼,但在引诱迷惑之下,仍会有不净之物漏失,如遗精等现象。

  (2)无知:指阿罗汉虽然修习无漏道,断尽三界烦恼,但由于其仅断尽“染污”无知,而“不染污”无知还未断尽,故仍有无知存在。所谓“染污无知”,指能引起烦恼的无知。所谓“不染污无知”,指不能引起烦恼的无知。

  (3)犹豫:指阿罗汉虽为无学圣人,但由于其仅断尽“随眠”疑,而还未断尽“处非处”疑,故仍有疑惑现前。所谓“随眠疑”,“随眠”即烦恼异称,指因烦恼而产生的疑惑。所谓“处非处疑”,如理即“处”,不如理即“非处”,指因是非判断而产生的疑惑,不具有烦恼。

  (4)他令入:指阿罗汉必须经由已经证道之人的记别印可,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如同佛的两大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与“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仍需要佛为其授记,方才自知已经证道解脱。

  (5)道因声故起:指阿罗汉因佛言教,由四圣谛观苦、空、无常、无我而证道。虽已得解脱之乐,但因当年于佛前厌苦而证道,故须自我至诚唱念厌苦之声,圣道方能生起。

  2. 十事合法

  而另一位中印度毗舍离国跋耆族的比丘,认为律制中原本禁止做的“十事”,是不违背戒律原则的,提出“十事合法”。所谓“十事”,指角盐净、二指净、他聚落净、住处净、随意净、久住净、生和合净、饮阇楼伽酒净、无缘坐具净、金银净。

  (1)角盐敬:指可以将食盐储存于角器之中,以备他日使用。

  (2)二指净:指依日晷刻度,过正午日中后二指宽度之间,仍可进食。

  (3)聚落间净:指在一个聚落进食后,仍可到另一个聚落进食。

  (4)住处净:指共住在同一界域内的比丘,可到他处进行布萨。所谓“布萨”,指比丘、比丘尼定期举行的,以说戒、忏悔为内容的聚会。

  (5)随意净:指在僧团集体议事做决定时,如果出席僧众人数不齐,可先行对事情进行处理,然后等人数齐时再作出集体决议。

  (6)久住净:指若已有发生过之事实,当随顺先例行事。

  (7)生和合净:指在午时进食结束后,仍可饮用未经脱脂搅拌的牛乳。

  (8)饮阇楼伽酒净:指在生病时,可以饮用经发酵后略带酒精含量的椰子汁。

  (9)无缘坐具净:指缝制新坐具时,可以大小随意,不用贴边。

  (10)金银净:指可以接受并储蓄钱财。

  由于以上的革新主张,在僧团内部就逐渐分化成了赞同与反对两大派。两派在辩论过程中,反对革新的一派主要以忠实传统、思想保守的长老们为主,由于他们在僧团内的地位、资历较高,坐的座位也就比较高,故得名“上座部”;而赞同革新的一派主要以思想开放的青年为主,虽然他们在僧团内的地位、资力较低,但人数众多,故得名“大众部”。

  (二)枝末分裂

  在原始佛教经过根本分裂,形成大众部与上座部之后,两大部派又出现了枝末分裂。在佛去世后二百年,大众部逐渐分裂出八个部派;在佛去世后三百年,上座部逐渐分裂出十一个部派;合其二根本部,总共形成了二十个部派。由此,原始佛教在根本分裂后,再经由枝末分裂,最终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1. 大众九部

  (1)大众部:即根本大众部。该部主张过去、未来法无有实体,只有现在法是真实的存在。

  (2)一说部:该部主张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皆无实体,唯有一假名存在,故得名“一说部”。

  (3)说出世部:该部主张世间法无有实体,唯有假名;而出世间法确为真实境界,故得名“说出世部”。

  (4)鸡胤部:该部主张过去、未来法无有实体,并认为佛生前所说经、律二藏教法,乃随顺众生之机的方便说教,故专以研习论藏为主。关于本部得名,据传为该部部主之祖先,与鸡有染,故后世皆以“鸡胤”为姓,遂因之以为部名。

  (5)多闻部:该部主张将佛一生之教法,分成世间、出世间两个部分。认为佛所演说的无常、苦、空、无我、涅槃寂静等五音,能够引导众生进入出离道,故为出世教。佛其余的言教,都属于世间教。由于该部部主认为当时大众部所弘扬的仅为佛教浅义,其欲将佛法深、浅二义并弘,故得名“多闻部”。

  (6)说假部:该部主张佛所说的教法,不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其中都有真有假。这既不同于“一说部”之全盘否定,也不同于“说出世部”只肯定出世间法,而认为出世间法中也有部分属于假说,故得名“说假部”。

  (7)制多山部:该部因重论“大天五事”而从大众部分出,因居止于制多山,故得名“制多山部”。

  (8)西山住部:该部因重论“大天五事”而从大众部分出,因居止于西山,故得名“西山住部”。

  (9)北山住部:该部因重论“大天五事”而从大众部分出,因居止于北山,故得名“北山住部”。

  2. 上座十一部

  (1)雪山部:即根本上座部。该部主要弘扬佛所说之经藏,对于律、论二藏不予重视。后于佛去世后三百年,从上座部中分裂出“说一切有部”,因观点相左,又不能说服对方,于是就迁至雪山不与之共住,故得名“雪山部”。

  (2)说一切有部:该部主张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法,法体皆为实有,故得名“说一切有部”。因其部主专弘论藏,故从大众部分出。

  (3)犊子部:该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主张佛所说教法可分为“五藏”,即:过去、未来、现在、无为、不可说。其中,“不可说”即指补特伽罗(我),认为补特伽罗就是生死轮回之主体。关于本部得名,据传为该部部主之祖先,与母牛有染生子,故后世皆以“犊子”为姓,遂因之以为部名。

  (4)法上部:该部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之义有不同解释,遂从犊子部分出。该部部主名为“法上”,故得名“法上部”。遂因之以为部名。该部对偈义之解释,认为是指阿罗汉之“退、住、进”三种差别,即:前二句义指“退”,第三句义指“住”,第四句义指“进”。

  (5)贤胄部:该部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之义有不同解释,遂从犊子部分出。关于本部得名,据传该部部主为贤阿罗汉之后裔,故得名“贤胄部”。该部对偈义之解释,认为前二句义指阿罗汉,第三句义指独觉,第四句义指佛。

  (6)正量部:该部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之义有不同解释,遂从犊子部分出。关于本部得名,一说此部为大正量罗汉弟子,故得名;一说该部所主张之观点,可以刊定是非故谓之量,量无邪谬故谓之正,遂以法得名。该部对偈义之解释,认为是指声闻乘之阶位,即:第一句“已解脱”义指预流果(初果)、“更堕”义指家家(二果向);第二句“堕由贪”义指一间(三果向)、“复还”义指一来果(二果);第三句义指不还果(三果),第四句义指阿罗汉果(四果)。

  (7)密林山部:该部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之义有不同解释,遂从犊子部分出。该部部主因居住于密山林,故得名“密林山部”。该部对偈义之解释,认为是指六种阿罗汉,即:第一句“已解脱”义指思法阿罗汉、“更堕”义指退法阿罗汉;第二句“堕由贪”义指护法阿罗汉、“复还”义指安住法阿罗汉;第三句义指堪达法阿罗汉,第四句义指不动法阿罗汉。

  (8)化地部:该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主张过去、未来法无有实体,唯现在法有体,此说与“大众部”同。认为“五识”有杂染之力,且否定“中有”的存在,建立“有择灭、非择灭、虚空、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九种无为法,并指出预流果有退而阿罗汉果无退。该部部主本是国王,后舍国出家,以佛法教化其原来统治国土民众,故得名“化地部”。

  (9)法藏部:该部从化地部分出,主张佛所说教法可分为“五藏”,即经、律、论、咒、菩萨。认为一切诸法皆有“生、住、异、灭”四相,其中前三相为有为相,第四相为无为相。该部部主名为“法藏”,故得名“法藏部”。

  (10)饮光部:该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主张一切诸行必灭于刹那之间,认为烦恼未断,业果未熟,即是过去有体;若烦恼已断或业果已熟,过去其体即无。这与说一切有部之“法体恒有论”不同。关于本部得名,据传为该部部主为饮光仙人后裔,故得名“饮光部”。

  (11)经量部:该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主张“四大”与“心”为实有,反对说一切有部之诸法实有说,认为在“四大”与“心”的相互配合下,能够令生死相续不断。该部弘法以经藏为正量,反对说一切有部以论藏为正量,故得名“经量部”。

  为了便于直观理解,现将二十部派,列表如下:

  佛教

  大众部根本大众部

  一说部

  出世部

  鸡胤部

  多闻部

  说假部

  制多山部

  西山住部

  北山住部

  上座部雪山部(根本上座部)

  说一切有部

  犊子部

  法上部

  贤胄部

  正量部

  密林山部

  化地部

  法藏部

  饮光部

  经量部
 

--------------------------------------------------------------------------------

更多王孺童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二篇 第四章 印度佛教之大乘佛教时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二篇 第五章 印度佛教之后期大乘佛

僧肇:注维摩诘经卷第十

僧肇:宝藏论 广照空有品第一

僧肇:宝藏论 离微体净品第二

 

后五篇文章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二篇 第二章 印度佛教之原始佛教时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二篇 第一章 结集三藏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一篇 第六章 释迦牟尼佛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一篇 第五章 佛的性德

王孺童:佛学纲目 第一篇 第四章 佛的相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