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八·九、别解二种生死(注解) |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八·九、别解二种生死(注解)
注解 1 “四”字下,余本有“段”字,《金藏》无。应作“复次”二字。 2 “此”字,《金藏》有,余无。 3 “下”字,《金藏》有,余无。 4 “次、别解二死。既言内因内缘,何者是也”,《疏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5 于中分二:一、举因体,二、举缘体。 6 “人”字,《金藏》有,余无。 7 即初中初也。 8 “此”字,《金藏》作“业”。 9 至下“不思议变易生死”文处。 10 即“又所知障为有漏依。此障若无,彼定非有。故于身住,有大助力”处。 11 “设”字,《金藏》有,余无。 12 “名”字下,余本有“为”字,《金藏》无。 13 总结中并会违。 14 “无定限故,非彼世间及非回心二乘境故”,《疏翼》无,依《大正藏》增。 15 谓不能见其所有根实身。 《瑜伽》卷八十末原文作: 问:若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罗汉等尚当无有所余一生,何况当有多生相续。答:由彼要当增诸寿行,方能成办。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声闻,密意说言:物类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余一劫余一劫者,此中意说过于一劫。彼虽如是增益寿行,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极成迟钝,乐涅槃故,不如初心始业菩萨。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别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现;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由此因缘皆作是念:某名尊者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实身﹝藏文作“dbav po'i lus byin gyis brlabs pa des/”﹞。即于此界赡部洲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 《佛地经论》卷二有文同此。 16 “故”字,《金藏》无。 17 如本论卷七云: 二乘回趣大菩提者,定欲界后引生无漏,回趣留身,唯欲界故。彼虽必往大自在宫,方得成佛,而本愿力,所留生身是欲界故。有义:色界亦有声闻回趣大乘,愿留身者。既与教理俱不相违,是声闻第八无漏、色界心后亦得现前。然五净居无回趣者。经不说彼发大心故。 18 “齐”字,《金藏》无。 19 “齐限”二字多倒,今依论文正。 20 “五百”,《金藏》作“三万六千”。泰《抄》释文仍作“五百”。 21 “由旬”,梵文为“yojana”,新译为“逾缮那”。藏文为“dpag tshad/”。 22 “劫”,梵文为“kalpa”;藏文为“bskal pa/”。 23 《金藏》作“其”,余作“至”。 24 “计”字,《金藏》作“言”。 25 见七卷《楞伽》之卷四。 26 原意作“未得离一切诸过熏习”。 27 引文不次,今具引为: 大慧!声闻辟支佛未证法无我、未得不可思议变易生,是故我为诸声闻故,说一乘道。大慧!声闻辟支佛若离一切诸过熏习,得证法无我,尔时离于诸过三昧无漏醉法﹝《十卷》作“是时乃离三昧所醉”。藏文同﹞。觉已,修行出世间无漏界中一切功德。修行已,得不可思议自在法身。 28 如本论卷十云: 此前二转依果﹝菩提、涅槃﹞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 “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 又云: 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 29 即变易生死果。 30 “故”字下,《金藏》有“此即释二死体。释正死名。不随业生,名意成身”十八字。 31 如《胜鬘经》云“生者新诸根起”,又云死者,“诸受根没”。藏文作“zin pa dag gi dbav po rnams 'phos ma thag du zin pa dag gi dbav po rnams len pa 'khor ba z/es bgyi'o/”。此段文汉译作: 世尊!生死者,此二法是如来藏世间言说﹝藏文作“tshig bla dags/”﹞,故有死生。死者,诸根坏;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如来藏离﹝藏文作“'das pa/”﹞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是故如来藏是依﹝藏文作“gz/i/”﹞、是持﹝藏文作“rten/”﹞、是建立﹝藏文作“gnas/”﹞。世尊!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断、脱、异外有为法﹝藏文作“'brel ba ma mchis wiv tha dad du gnas la/ wes pa grol ba ma lags pa/ phyi rol gyi 'dus byas kyi chos rnams kyi/”﹞依、持、建立者,是如来藏。 32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三身章〉第二十八: 然有一果二因所得:一、生因,二、引因。《成唯识》﹝卷二初﹞说:生近正果,名曰生因;引远残果﹝令不断绝﹞,名曰﹝原作“即名”二字﹞引因。如受用身,金刚定前诸无漏种远为引因,自位种子近为生因。望佛法身,近远现智俱为引因,非为生因。不说牵引、生起因等,得离系故。但说引发、定异因等,得无为故。于化身等现在前位,种为生因。正生起故;望舍利等,名为引因,引残果故。今说受用一果、二因。若望法身,一果、一因。若望化身,一因、二果。又佛二果、二因所得:谓理、智因。 《胜鬘经》说:“有二种如来空智﹝藏文作“de bz/in gwegs pa'i sbiv po stov pa bid wes pa/”﹞。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藏文作“de bz/in gwegs pa'i sbiv po bon movs pa thams cad kyi sbyos pa dav tha dad du gnas pas ma grol bas wes pa rnams stov pa dav/”﹞。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藏文作“de bz/in gwegs pa'i sbiv po savs rgyas kyi chos tha dad du mi gnas wiv grol par wes pa bsam gyis mi khyab pa gav ga'i kluv gi bye ma las 'das pa sbed dag gis mi stov pa lags so/”﹞。”此说烦恼体能覆藏,名之名“藏”。虚妄不实,究竟破坏,故名为空。......故经标有二种如来藏空智。烦恼亦名如来藏故。其真如理,因空所显,空之性﹝藏文作“stov pa bid/”﹞名之为空。法身之因,烦恼所覆,名如来藏。此离缠位,名为法身。故断能覆烦恼障缚,证得法身,自性解脱。 33 “前”字下,《金藏》有“义”字。 34 “摩利迦”,梵为“malika”。 35 应作“室利摩罗”,梵为“wrimala”;藏文为“lha mo dpal 'phrev/”。 36 见《胜鬘经述记》卷初述其身世。 求那跋陀罗﹝梵文为“gunabhadra”﹞,汉译《胜鬘经》中,该节经文为: 又如取缘﹝藏文作“len pa'i rkyen gyis/”﹞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住地缘﹝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i rkyen gyis/”﹞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藏文作“dbav thob pa rnams/”;藏文《宝性论》同﹞菩萨三种意生身﹝藏文作“yid kyi lu/”﹞。 37 前“能引支”中,《述记》卷四十七云: 如《胜鬘经》有五住地:即见一处、欲、色、有爱﹝藏文作“lta ba gcig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dav/ 'do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dav/ gzugs kyi 'dod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dav/ sri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及无明住地。前四,烦恼障,能发诸业;第五,所知障,不能发业。 该经《述记》卷二末云: 然障有二:谓烦恼、所知。所知无明是胜,总立名“无明住地”。烦恼障中分成见、修。见道以见为首,发业、迷理是增。以一时断,但是分别,总立名“见一处住地”。修道迷别事生,断复前后,复要须数,宜为此约界分成三种:欲、色二界,自界得名。无色恐执为无,显是三有:破外道计为涅槃,为名“有爱”,非是无也。 38 “缘”字,《金藏》有,余无。 39 “性”字,《金藏》误作“地”。 40 见《佛性论》卷二。 41 《佛性论》卷二原作“以出”二字。原文作: 以出三界外,有三种圣人:谓声闻、独觉、大力菩萨,住无流界。 42 《佛性论》卷二此下出四种生死: 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 此四生死即为“怨障”、“不得如来法身四种功德波罗蜜”。释第三“有有生死”云: 是无明住地为方便,无漏业为因,三种圣人是意所生身。譬如四取为缘,有漏业为因,三界内生身。“有有”者,未来生有,更有一生,名为“有有”。如上流阿那含人于第二生中般涅槃者,余有一生故,故名“有有”。并以无明为众惑根本,故“一切烦恼通名无明”。 43 灵泰《抄》云: 即说无漏有分别业能感之因,名“界外”。 44 “随”字,《金藏》无。 45 《胜鬘经》原文作: 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藏文作“sri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z/es bgyi bas kyav/”﹞,其力最大。 下句云: 过恒沙数烦恼所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声闻、独觉智不能断,唯有如来智所能断。世尊:如是如是,无明住地其力最大。 46 “九”字,《述记》原作“十”,今改。 47 如本论卷九云: 故说菩萨得现观已,复于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永灭所知障道,留烦恼障助愿受生,非如二乘速趣圆寂;故修道位不断烦恼,将成佛时方顿断故。 48 “有”字,原作“又”。 49 “如取为缘”,藏文作“dper na len pa'i rkyen gyis...de bz/in du/”。 50 “无明住地”,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十卷《楞伽》卷五、《宝性论》、《无上依经》、《佛性论》亦译作“无明住地”。但藏文《宝性论》作“ma rig pa'i bag chags kyi sa/”,合玄奘译。 51 “无明等五住地”,藏文作“ma rig pa la zogs pa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52 《佛性论》卷二真谛亦译作“大力菩萨”。但真谛所译《无上依经》中有处译为“自在菩萨”。 53 “已得自在菩萨”,藏文同,作“byav chub sems dpa' dbav thob rnams/”。 54 本论卷九末云: 由斯,八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摄土,相一分故。 55 《无上依经》,为梁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经号669。 56 “意生身”,梵为“mano-maya-kaya”;藏文为“yid kyi lus/”。 57 《金藏》作“言”,余作“意”。 58 “即”字,《金藏》作“则”。 59 “乘”字,原无。 60 “受余生已”四字,《金藏》有,原论无。 61 《佛地经论》卷二,此段引文原作: 声闻或除七生,或除一生,或除上界处处一生,余一切生得非择灭,或一切生皆非择灭。云何更经三无数劫修菩提因而得佛耶?虽诸烦恼所润分段得非择灭,而由愿力受变易生,三无数劫修菩提因,无有过失。非择灭者,众缘不具。于此时中,毕竟不生,非永不生。彼虽长时住在生死,由定愿力资感生因,令其功能多时生果。即此一身展转增胜,乃至成佛。 62 谓弃舍求声闻愿。“求声闻愿”,藏文“ban thos kyi smon lam las rnam par ldog par byed do/”。 63 《瑜伽》卷八十原文作: 复次,回向菩提声闻,或于学位即能弃舍求声闻愿,或无学位方能弃舍。由彼根性有差别故,所待众缘有差别故﹝藏文作“dbav po'i rim pa dav rkyen gyi rim pa bid la ltos nas/”﹞。 64 谓《胜鬘经》等。 65 “决定性”,藏文作“rigs su ves pa/”。 66 即变易生。 67 有二解:从欲界,或色界后引生无漏。 68 见本论卷七末。《述记》卷四十四第二解云: 如七生者发心、留心,未必同时,不还者亦尔。欲界发心,上界留身。欲界之身业力尽故;未得边际定﹝第四静定﹞,可资故业故;欲得依胜身,方转易故。依如是理,或有上地但于一处受一生已,即方受变易。或有二处、三处、或一地、二地、三地,乃至四地,至广果天方受变易身,往自在宫而受佛位。或有乃至但于第四禅受其一生,而受变易有决业故。 69 如本论卷七中云: 有从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烦恼,如阿罗汉,彼十地中皆起此定。经说菩萨前六地中,亦能现起灭尽定故。 70 “故”等四字,《金藏》有,余无。 71 “故七地以前,代诸有情受三途苦,乃是实身,易可知故”,《疏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72 《金藏》作“是”,余作“至”。 73 《大智度论》卷七十四原文作: 是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忍法,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肉身阿鞞跋致﹝梵为“avinivartaniya”,意为“不退转”﹞亦有二种:有于佛前得授记,有不于佛前授记。若佛不在世时,得无生法忍,是不于佛前授记。 《大般若经》初分卷四十九〈不退转品〉卷三百二十六,及第二分〈不退转品〉卷四百四十八云: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非如常人身中恒为八万户虫之所侵食。所以者何?是诸菩萨善根增上出过世间,所受身形内外清净,故无虫类侵食其身。如如善根渐渐增益,如是如是身心转净。由此因缘,是诸菩萨身心坚固,犹若金刚,不为违缘之所侵恼。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相状,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卷四百四十八并列举“违缘”云: 所谓寒、热、饥、渴、蚊、虻、风、日、毒、虫、刀、杖等类及诸缠、结,﹝不能侵恼﹞。 74 即该论《述记》卷二十七。 75 《对法》卷十三云: 欲、色界菩萨者,谓与灭离无色界生静虑相应﹝藏文作“gav gzugs med pa'i khams rnam par spavs pa'i bsam gtan dav ldan pa/”﹞,住静虑乐,而生欲界或生色界。问:何缘菩萨不生无色界?答:若已证得最胜威德﹝藏文“mthu'i khyad par/”﹞菩萨,凡所受生,皆欲利益安乐有情﹝藏文作“诸已证得当能成熟有情最胜威德”﹞。以无色界非成熟有情处故﹝藏文作“于彼不生”﹞,“灭离无色界生静虑”者,谓能除遣无色界生﹝藏文作“mi skye ba'i/”﹞所有胜定。“住静虑乐”者,谓不退静虑﹝藏文作“yovs ma bams pa bid de/”﹞。由此菩萨善巧回转故﹝藏文作“bsam gtan rnam par bsgyur ba la mkhas pas/”﹞,为欲成熟所化有情,或生欲界,或生色界﹝藏文无此四字﹞。 该论《述记》卷二十七云: “欲、色界菩萨”中,“谓与灭离无色生静虑相应”者,谓入真以去菩萨,不生无色界。以彼无利他行故,故菩萨灭离无色界生。而此菩萨与胜定相应,故灭离无色界。又胜静虑乐,而菩萨与此相应,住此静虑而生欲、色,离无色界生。言“最胜威德”者,《大论》﹝卷四十八﹞等皆云“最胜”,是八地以去无生法忍菩萨﹝如云“是故说言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是诸菩萨得此忍故,得甚深住”﹞。若依此解,第二僧祇菩萨不生无色;彼无数也。初地以去菩萨同证真理,生佛净土,居﹝疑“具”﹞最胜威德,以具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超初劫故。《大论》七十八﹝初﹞:初地以上,地地皆有威德。此解“八清净”中文﹝如云“世尊!如是诸地,几种殊胜之所安立?善男子(藏文作“观自在”,即“spyan ras gzigs dbav phyug/”)!略有八种:一者、增上意乐清净,二者、心清净,三者、悲清净,四者、到彼岸清净,五者、见佛供养承事清净,六者、成熟有情清净,七者、生清净,八者、威德(藏文作“mthu/”)清净。善男子(藏文作“观自在”)!于初地中所有增上意乐清净,乃至威德清净,后后诸地,乃至佛地所有增上意乐清净,乃至威德清净,当知彼诸清净展转增胜,唯于佛地,除生清净”﹞。 该论《述记》续云: 今义准初劫菩萨修菩提行,亦能利他、恒须听法、居暖等位。是色界系,亦不生无色。此论得自在解,如初劫菩萨修得无色定,为未自在,亦可生无色。初地以去,位得自在,故言“不生”。若据愿意,知彼无利他故,亦不生彼。据胜位语,故不生彼。 “住静虑”以下,谓此菩萨“善巧回转”于欲色界随愿即生,以﹝疑“已”﹞不为业烦恼所系;犹如毒药已被咒讫,不能为害。若约此义,八地以去,名“最胜威德”;非无分段,于下二界处处利生故。 云何得言八地以去舍虫身而变易,如《大智度论》﹝卷七十四解《大般若经》卷三百二十六及卷四百四十八“恒为八万户虫之所侵食”﹞?初地以去何妨亦同变易身也?以非业系,得胜意故。为约此义,大义曰:初地以去菩萨得自在故,或受变易,或受分段。若于净土听法,或行利他行,须使天人见,岂不作分段身耶﹝原作“也”﹞?以变易身非天人见故。言“八地以去”者,据无功用相,及无漏相续语。据实,直往菩萨初地得变易,须舍即得。而取分段亦得。 《佛地论》﹝卷三说﹞云:回心人资现身、资后身等,其回心人得初地已,得如是分段受生。得自在故,随愿生故﹝如引《大论》卷八十文后解云“如是,若在无学位中回向菩提,由定愿力数数资昔感现身因,令于长时生果相续,渐渐增胜,乃至成佛,功能方尽。此报虽亲有漏因感,然由无漏定愿资助,名不思议变易生死。无漏定愿不思议故。若有学位回向菩提,或随烦恼感生势力感彼生已,于最后生伏诸烦恼,起定愿力,资后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或回心已,即伏烦恼,起定愿力,资现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诸用无漏定愿资助非烦恼者,皆不思议变易身摄。若烦恼力所感异熟,分段身摄”﹞。未有直往及回心人不得第四禅者。虽不断修﹝所断惑﹞,得定无妨。 又此菩萨命根,随受生处系。非如变易身在别为一分段身生彼色界,此命根欲界系。若随见身相,色界系。如第五﹝原传抄作“六”,今改﹞卷,菩萨受生,非爱润生,唯以愿力故,得生下二界,随处即受生。三恶趣亦以善业﹝异熟﹞果,亦善业果愿生彼故。非如鬼、傍生,亦不善报﹝果﹞故。 76 “寂静法”,藏文作“rab tu dben pa'i chos bstan pa byas pas/”。 77 “得证清净无我之相”,藏文作“得成清净见法无我”。 78 “如”字,《金藏》无。 79 十卷《楞伽》卷四原作: 大慧!说寂静法,得证清净无我之相,入远行地。入远行地已,得无量三昧自在。如意生身故。以得诸法如幻三昧故。 80 即变易生死。 81 即阿罗汉、独觉。 82 即旧译“大力菩萨”。 83 〈佛心品〉第四初。 84 “四卷者第三”五字,《金藏》有,余无。指〈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三初。 85 “得三昧乐三摩跋提意生身”,梵文为“samadhi sukha samapatti mano kaya”;藏文为“tiv ve 'dzin gyi bde ba la sboms par 'jug pa'i yid kyi lus/”。唐译作“入三昧乐意成身”。 86 “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梵文为“dharma svabhava avabodha mano kaya”;藏文为“chos kyi vo bo bid rtogs pa khov du chud pa'i yid kyi lus/”。 87 “俱”字,十卷《楞伽》无。七卷有,四卷亦有。 88 “种类俱无作行意生身”,梵文为“nikaya sakaja sajskara kriya mano kaya”;藏文为“rigs su lhan cig skyes pa'i 'du byed kyi bya ba med pa'i yid kyi lus/”。 89 “自身内证一切诸法如实乐相法相乐”,藏文作“savs rgyas kyi chos thams cad so so rav gyis rig pa bde ba'i mtshan bid khov du chud pas rigs su lhan cig skyes pa'i 'du byed kyi bya ba med pa'i lus wes bya'o/”。 前两意成身,经亦有解释,如十卷《楞伽》: 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何等为三?一者、得三昧乐三摩跋提意生身,二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三者种类生无作行意生身。菩萨从于初地如实修行,得上上地证智之相。 大慧!何者菩萨摩诃萨得三昧乐三摩跋提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中,自心寂静行种种行,大海心波转识之相三摩跋提乐,名意识生。以见自心境界故,如实知有无相。大慧!是名意生身相。 大慧!何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谓菩萨摩诃萨于八地中观察觉了,得诸法无相如幻等法悉无所有,身心转变,得如幻三昧,及余无量三摩跋提乐门、无量相力自在神通,妙华庄严迅疾如意。犹如幻梦水中月镜中像,非四大生,似四大相,具足身分,一切修行得如意自在,随入诸佛国土大众。大慧!是名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 大慧!何者种类生无作行意生身?谓自身内证一切诸法如实乐相法相乐故。 90 在列举三种意成身后,三种译本及藏文均有遍知从初地以上诸地增进相故,诸修行者依次证得文。但分别解释时未及初、二地。 91 即四卷《楞伽》解“第一意成身”处。 92 “自心寂静行种种行”,藏文作“rav gi sems rnam par mav po dbenpar spyod pas/”。 93 “大海心波转识之相”,藏文作“dems kyi rgya mtsho la 'jug pas wespa'i rlabs kyi mtshan bid/”。 94 “三摩跋提乐,名意识生”,藏文作“bde ba sboms par 'jug pa'i yid/”。 95 “以见自心境界故,如实知有无相”,藏文作“rav gi sems snav baiyul dvos po yod pa dav dvos po med pa yovs su wes pas yid kyi lus wes bya'o/”。 十卷“名意识生”,落在此处,与余译异,故有“生”、“不生”文之不同。七卷《楞伽》作: 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入三昧乐意成身。 96 “故”字,原作“大慧是”三字。 97 “今”字,《金藏》作“地”。 98 《金藏》作“说”,余作“论”。 99 “悉无所有”四字,唐译无。只作“了法如幻,皆无有相。”藏译作“sgyu ma la sogs pa'i chos la snav ba med pa'i rab tu rnam par 'byed pa'i khov du chud pas/”。 100 “身心转变”,藏文作“sems kyi gnas win tu gyur te/”。七卷作“心转所依”。 101 “得如幻三昧”,藏文作“sgyu ma lta bu'i tiv ve 'dzin/”。 102 “及余无量三摩跋提乐门”,藏文作“tiv ve 'dzin gyi sgo gz/an dag/”。 103 “相”字,七卷《楞伽》无。 104 “力自在”,藏文作“dbav dav”。 105 中略:“妙华庄严,迅急如意,犹如幻、梦、水中月、镜中影﹝藏文“gzugs brban lta bu/”,无“水中月”。《七卷》作“如影如像”。《四卷》则同《十卷》作“水月、镜像”﹞,非四大生,似四大相﹝藏文作“似大种及所造”。《七卷》作“与造相似”﹞,具足身分一切﹝藏文作“gzugs thams cad kyi yan lag sna tshogs 'dus pa/”。《七卷》作“一切色相具足庄严”﹞,修行得如意自在随入诸佛大众﹝藏文并有“chos kyi vo bo bid rtogs par khov du chud pa'iphir/”。《七卷》则作“善入佛刹,了诸法性。大慧”﹞。 106 原作“如实觉知诸法相”。 107 灵泰《抄》云: 余地亦少分得。 108 “怖诸烦恼”四字,《义演》释文、《金藏》有,《枢要》卷下同。 余无。 109 即两个三种。 110 见《显扬论》卷十六〈成无性品〉。原文作: 问:声闻无学永尽后有,云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答:依变化身住,能证菩提,非业报身。 111 “论”字,《金藏》无。 112 即第一问答。 113 《瑜伽》卷八十原文为: 是故当知由彼种姓有差别故,非一切阿罗汉皆能回向无上菩提。复次,回向菩提声闻,或于学位即能弃舍求声闻愿,或无学位方能弃舍。由彼根性有差别故,所待众缘有差别故。 114 “显”字,《金藏》有,余无。 115 《瑜伽》卷八十云: 问:若一切阿罗汉皆得心自在,何因缘故,不舍寿行入般涅槃?虽苦所逼,而久住耶?答:功能有差别故﹝藏文作“nus pa'i khyad par gyi phyir te/”﹞。所以者何?有一分阿罗汉能舍寿行﹝藏文作“tshe'i 'du byed gtov bar nus la/”﹞,一分不能;有一分阿罗汉能增﹝藏文作“bsriv bar nus la/”﹞寿行,一分不能故。 《佛地经论》卷二云: 是诸声闻皆住无学,尽此一报必入永灭无余涅槃,寂静安乐与佛无异。如余论说。何故引彼趣大菩提,长时受苦?变易住中,无诸苦受,斯有何失?行苦有故,是为大过!虽经此苦,令得如来三身功德,大喜、大乐,故无有过。一切大乐,不过涅槃,彼已证得,复何所少,更求菩提涅槃?虽有寂灭安乐,而无受乐三菩提乐,断受乐等,无量功德;何用行苦有为乐耶?有为无漏,犹如涅槃是无漏故,非行苦摄。 116 “欲、色界已感异熟诸”八字,《金藏》有,余无。 117 “苦”字下,余本有“者”字,《金藏》无。 118 即“不障解脱”等。 119 即有余依、无余依二涅槃。 120 “身”字,原作“报”。 121 “斯”字,原作“诸”。 122 “过”字,原作“失”。 《佛地经论》卷二原文作: 是诸声闻皆住无学,尽此一报,必入永灭无余涅槃,寂静安乐,与佛无异,如余论说。何故引彼趣大菩提,长时受苦?变易位中无诸苦受,斯有何过! 123 “障”字,《金藏》无。 124 “生”字,《金藏》无。 125 “分段”二字,《金藏》有,余无。 126 即所知障。 127 《金藏》作“愿”,余作“智”。 128 “入”字,疑“以”。 129 “果”字,《金藏》无。 130 智周《演秘》云: 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得中最殊胜者,即名“边际”。 131 “行”字,原作“此”。 132 “令”字,《述记》传抄误作“今”。 133 具见前引。 134 “第四”二字,《金藏》有,余无。 135 灵泰《抄》云: 由无漏业力能延身命以得长时,故说无漏业为因。若所知障望于身命,即极疏远。所知障但执有情、菩提实,或作有情依,为欲断除,令身久住,故所知障即不能资身令久住,故说所知障但是缘。 136 即以楔出楔。 137 “所”字,《金藏》无。 138 《佛地经论》卷七云: 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诸法萨迦耶见以为上首,所有无明、法爱、﹝法﹞恚等诸心、心法,及所发业,并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及无明等为根本故。 139 “为缘”等六字,《金藏》有,余无。 140 “差”字,《金藏》有,余无。 141 “体”字《金藏》作“难”。 142 《瑜伽》卷八十末云: 彼以所留有根实身﹝藏文作“de dbav po'i lus byin gyis brlabs pa/”﹞,即于此界赡部洲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 143 “并”字,《金藏》无。 144 “下”字,《金藏》作“亦”。 145 “是故”等八字,《金藏》有余无。 146 《金藏》作“资”,余作“望”。 147 如《佛性论》卷二云: 以出三界外有三种圣人:谓声闻、独觉、大力菩萨。 148 即《十地经》卷九〈法云地〉第十。 149 “此等文也”四字,《金藏》有,余无。 如《十地经》云: 若菩萨住此地中,多作摩醯首罗天王﹝梵为“mahesvara”;藏文为“lha'i rgyal po dbav phyug chen po/”﹞,具足自在,善授众生、声闻、辟支佛、菩萨波罗蜜行。于法界中有问难者,无能令尽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 150 如《胜鬘经》云: 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 151 如十卷本《楞伽》卷五初颂云: 我乘非大乘,非说亦非字;非谛亦非解,非无有境界。 然乘摩诃衍,三摩提自在;种种意生身,自在华庄严。 152 指“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53 《瑜伽》卷八十此句原作: 以无余依中,远离一切发起事业,一切功用﹝藏文作“'bad pa/”﹞皆悉止息。 154 即问“何况当有多生相续”? 155 “佛”字,《金藏》有,余无。 156 以上依意引。 157 见《无上依经》卷上。 158 原作“生缘惑”。 159 原作“生因惑”。 160 见《枢要》卷下。《金藏》作“枢要”二字,余作“别抄”。 如《枢要》卷下〈二种生死章〉以八门分别,第六门“四种生死相”中说,前已具引。 161 “属”字,《金藏》有,余无。 162 即第十九颂。 163 “业”字,《金藏》缺。 164 “即”字,《金藏》无。 165 “此二种”三字,《金藏》有,余无。 166 “等”字,《金藏》有,余无。 167 “既”字,《金藏》有,余无。 168 《金藏》作“即”,余作“则”。 169 “下”字下,《金藏》多一“下”字。 170 “此”字,《金藏》有,余无。 171 “初略后广”四字,《金藏》有,余无。 172 “也”字,《金藏》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