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三章 第一节 文化史视野下的语言观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三章 第一节 文化史视野下的语言观照

  项楚《寒山诗注》(中华书局,2000年)

  这部书虽属于古籍整理中的校注成果,但在文学、佛学和语言学方面却多有创获,对于禅籍语言研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寒山诗在唐宋禅籍中极有市场,禅师上堂说法、机锋问答常引其诗句,更有若干禅师模拟仿作,以至于 拟寒山诗 成为禅宗文学中的一个独特的现象。所以,为寒山诗作注,解释诗中词句的意义,也可算作广义的禅宗语言研究。

  众所周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寒山诗曾风靡于西方世界,出现了好几种译本。但正如美国学者梅维恒(VictorH.Mair)所言,西方汉学界的一大弊端乃在于,几乎全然漠视中古汉语俗语言原典中的口语及俗语言成分,而且以割裂词为代价而过分关注单个汉字,无视中古汉语俗语言的语法特征参见梅维恒《区分中古汉语俗语言中的字和词的重要性 从对寒山诗的译注看世界汉学界的弊端》,张子开译,《新国学》第1卷,巴蜀书社,1999年。。而项楚这部书正好弥补了西方寒山诗研究乃至西方汉学界存在着的语言学方面的这一缺陷。

  早在《王梵志诗校注》一书中,作者便显示了索解中古疑难俗语言的过人本领,本书继续保持了这一优势。同时,鉴于寒山诗题材风格的复杂性,本书更多地运用了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的知识,不仅解决了大量汉语史方面的疑难问题,而且揭示出大量语词的文化史意义。

  例如第一首 凡读我诗者 中最后一句 急急如律令 ,作者指出,这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世用为道教符咒习语。举《齐民要术》、《太平广记》、敦煌本《伍子胥变文》、吐鲁番出土文书《唐唐幢海随葬衣物疏》、敦煌遗书《隶古定尚书》以及《法演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续古尊宿语要》中《圆悟勤禅师语》、《野客丛书》等等文献,证明其作为符咒的用法,本出自汉人 如律令 ;并指出这首诗中的 急急如律令 并非咒语,正是火急奉行之意。这条注释引用文献近十种,涉及内外典,特别是引用禅宗语录三种,给人若干启示:一是语录中道教符咒习语的使用,使人联想到禅籍中 点铁成金 的相似用法,说明禅语和其他行业或普通习语之间的关系;二是法演、圆悟、大慧为临济宗杨歧派祖孙三代禅师,不约而同使用 急急如律令 ,或许表明此语已成该派的 行话 。

  又如第七六首 有汉姓傲慢 ,作者解释说, 汉 字是对男子的鄙称,源于北朝贵族胡人鄙视汉人,称之为 汉 。举《北史》、《北齐书》为例。并指出,这一鄙视称呼其后沿用不改,汉人彼此或亦称 汉 ,而轻蔑之意如故。又举王梵志诗中的 怕死汉 、 无用汉 、 田舍汉 、 罪过汉 等为例。一般学者很少注意到一个 汉 字竟有如此深的语义和历史背景,由此我们可举一反三,知道禅籍中的 担枷锁汉 、 瞎汉 、 担板汉 、 担屎汉 等等骂人的话,原来有如此的来头。这样汉语史上词义的衍变,便与文化心理联系起来。

  作者注释诗句,不满足于字词的解释,而是力图通过其他文献的举证来揭示诗句中蕴藏的文化观念。比如第七五首 世有一等愚 中的 贪淫状若猪 一句,列举《左传》、《朝野佥载》、《玄怪录》等外典中的材料,说明我国古代对猪既贪且淫的习性的认识,又举《增壹阿含经》所言: 若有一人,习于淫欲,作诸恶行,亦不羞耻,复非悔过, 是名为人如猪。 这说明印度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看法。正如张子开评价说: 这实际上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文学史上的猪八戒这一形象。 参见张子开《〈寒山诗注〉刍评》,《中国禅学》第3卷,中华书局,2004年。

  本书对在口语俗词方面多有胜解,如释 忽 、 忽然 为 如果、倘若 ,释 一等 为 一种 ,释 当头 为 分头 ,引证周详,言之成理。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俗语之外的生词僻典和佛家语汇,作了推源溯流式的考释,如第一九一首 有身与无身,是我复非我。如此审思量,迁延倚岩坐。足间青草生,顶上红尘堕 ,若是单看 足间青草生 一句,很易被视为一般描写句子,而作者却以自己渊博的佛教知识说明此句典出《观佛三昧海经》: 菩萨是时入灭意三昧,三昧境界名寂诸根。诸天啼泣泪下如雨,劝请菩萨当起饮食。作是请时,声遍三千大千世界,菩萨不觉。有一天子名悦意,见地生草,穿菩萨肉,上生至肘,造诸天曰:奇哉男子,苦行乃尔,不食多时,唤声不闻,草生不觉。 又引敦煌《八相变》 芦穿透膝 与《明觉禅师广录》 芦芽穿膝笑无能 ,并说明此典形容打坐修行时间漫长。

  语言不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体系,它总和社会生活、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文化传承有密切关系。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破了文字校勘、语词训释的旧式校注的套路,立足于文化史的大视野,出入经史百家、佛典道藏、稗官小说,发掘出寒山诗语句中丰厚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我们思考禅宗语言的文化来源和背景极有启示意义。此外,本书梳理出若干首寒山诗在禅籍里的化用情况,相当于为禅籍的解读研究提供了大量语料。

  上述旁征博引的注释方法,其实还暗含了这样一个思路,这就是利用文本的互文性来确定诗句语词的意义。这不仅仅是指不同典籍中相同语词的互证,而是包括不同语词背后所具有相同的文化现象之间的互证,如前举 足间青草生 和 草生不觉 、 芦穿透膝 的纯粹语言表述形式并不相同,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指的是同一件事。这种从大量典籍中发现相类似的文化现象并将其融会贯通的能力,很容易使我们想起钱钟书的《管锥编》,事实上,本书关于有些诗句的解释,就直接引《管锥编》为证。这种由长期的阅读和思考所获得治学成就,绝非利用电子资料检索词汇进行统计的做法所能企及。

 
 
 
前五篇文章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三章 第二节 解读禅宗著作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三章 第三节 从语言与世界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三章 第四节 语言的思想史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三章 第五节 从句法修辞中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三章 第六节 循语言逻辑以

 

后五篇文章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三章 禅宗语言研究典范举例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二章 第三节 语用学维度的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二章 第二节 多元化的学术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二章 第一节 跨学科的综合

周裕锴: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第一章 第五节 简单化的公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