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九节 教化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九节 教化

  概 述

  教化与教育两个概念非常密切,从某种程度上说,二者是可以互用的。相比之下,从通常的理解和运用上,教化更具有宗教及伦理道德特色。佛教创教的目的和有史以来所发挥的作用都可充分说明,佛教始终是立足于社会道德教化位置上的。其实,佛教的所有经典或思想都是教化的成果,在经典中有些地方还直接采用“教化”一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教化”一词本源于佛教。

  本篇集经典中部分有关教化的思想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教化的界定和目的的阐述;第二章阐述教化的内容和方法;第三章汇集了经典中教化的职责和释迦牟尼进行社会教化的典范事迹。

  第一章  教化之界定与目的

  提 要

  本章共由五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两类。第一节为一类,在对教化作出界定的同时,也指出了教化的目的;第二至五节为一类,主要提出了教化的目的。

  第一节  何谓教化

  教,名教他以善法;化,名远离恶法。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六卷30页C19行

  第二节  教化为利众

  随应利众生,说法而教化。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七,《大正藏》第二十六卷56页C26行

  第三节  教化利益满

  教化众生利益圆满,是以名为诸佛境界。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七,《大正藏》第八卷722页C15-16行

  第四节  教化为善德

  展转复相教化作善为德。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二卷297页C21行

  第五节  化众归超德

  净化一切众生之类,现在归趣超异之德。

  《宝女所问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三卷462页A29行-B1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教化”。此节说:“教,名教他以善法;化,名远离恶法。” 换种表达方式说,即:教人以善,化人之恶。这一对“教化”的界定,完全立足于伦理道德,也是伦理学史上的首创。

  第二节“教化为利众”。此节说:“随应利众生,说法而教化。”此两句的前句是目的,后句是方法。意思是,随顺应机利益众生,宣说善法而加以教化。

  第三节“教化利益满”。此节说:“教化众生利益圆满,是以名为诸佛境界。”此处指明教化众生令得利益圆满是诸佛共同的教化目标,亦称作诸佛之境界,也是佛教徒所追求的目标和最终所欲达到的境界。

  第四节“教化为善德”。此节说:“展转复相教化作善为德。”此节除提出通过教化使人达到 “作善为德”的目的外,另一重要思想是“展转复相教化”。这是实现教化的关键。只要人们自觉地“展转复相教化作善为德”,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第五节“化众归超德”。此节说:“净化一切众生之类,现在归趣超异之德。”“净化”一词源于佛教。人们常说:“净化人生,净化社会。”从方法上来说,净化离不开教化,甚至取决于教化。因此,在此将净化和教化统为一体。“现在”一词表明了佛教所欲促进解决的是现实社会的道德问题。“归趣”义指归投趣向,“超异之德”是指超过且有别于一般道德意义上的道德境界。

  第二章  教化之内容与方法

  提 要

  浩瀚的佛教典籍都是佛陀教化众生的产物,其中阐释教化内容和方法的思想资料十分丰富。本章择取一部分列为九节以为介绍。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两类,第一至第四节为一类,属于教化的内容,第五节至第九节为一类,属于教化的方法。

  第一节  以善法教化

  以诸善法教化众生。

  《菩萨地持经》卷第九,《大正藏》第三十卷942页C27行

  第二节  教化净三业

  菩萨戒净,身、口、意善,复劝他人使行己善,令转相教普及一切。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一卷895页A27-28行

  第三节  教化行十善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应自离害生命,亦劝他离害生命,恒正称扬离害生命法,欢喜赞叹离害生命者。

  应自离不与取、欲邪行,亦劝他离不与取、欲邪行,恒正称扬离不与取、欲邪行法,欢喜赞叹离不与取、欲邪行者。

  善现,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应自离虚诳语,亦劝他离虚诳语,恒正称扬离虚诳语法,欢喜赞叹离虚诳语者。

  应自离粗恶语、离间语、杂秽语,亦劝他离粗恶语、离间语、杂秽语,恒正称扬离粗恶语、离间语、杂秽语法,欢喜赞叹离粗恶语、离间语、杂秽语者。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应自离贪欲,亦劝他离贪欲,恒正称扬离贪欲法,欢喜赞叹离贪欲者。

  应自离瞋恚、邪见,亦劝他离瞋恚、邪见,恒正称扬离瞋恚、邪见法,欢喜赞叹离瞋恚、邪见者。

  《大般若经》卷第三百二十四,《大正藏》第六卷657页C11-26行

  第四节  教化住十善

  若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有人教化悉令安住十善道中。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八卷706页A18-20行

  第五节  教化之事宜

  尔时佛告总王菩萨,复有三十二事所修善业除不顺教罪恶之业,何谓三十二?

  众生在于自大睡寐,立见己身,则以智慧而化导之使入道义,是为菩萨第一之业;

  志乐于小卑劣之乘,计吾我人,则开化之入于微妙无极大乘;

  众生若处非法邪见计有身者,则开化之以己所乐正法之义劝助诱之;

  睹于众生戒不清净,身业鲜洁本性和调,则以此业开化众生;

  见诸众生堕于邪见六十二疑,则以正见贤圣之业化导群黎而建立之;

  见于众生存在无明所念颠倒,则开化之显示道明思惟柔顺,亦复自立于清和义;

  见于众生远离法行,身自修法亦开化人住于正法,而复随时为演经义;

  见于众生悭吝所盖,身心不贪一切所有皆能惠施,亦能化人惠诸所有;

  见诸众生犯于诸恶住不谨慎,身奉净戒,亦化于人立于净业;

  见于众生多所争讼瞋恚茂盛,身修忍辱行慈心力,亦复化人奉于慈愍;

  见于众生处在懈怠多所废落,身不厌倦勤行精进,亦复化人夙夜勤力;

  见于众生其心愦乱而志放逸,身自摄意一心禅思,令不驰逸其意安详,亦开化人立于庠序;

  见于众生处于邪黠骄慢自大,身修智慧离于愚冥,则以大智而开化之令除暗昧;

  众生处于非时之行身则自坏,善权方便修平等行,亦化于人权谋随时奉平等业;

  众生处于尘欲所危思想,多不净行应在不应,身已永除恩爱之源,亦以化人除诸瑕秽;

  见于众生而处贪身来致刑狱系缚之患,身除贪己众结之难,亦化众人舍于贪身一切颠倒;

  见于众生不调无寂、不顺律教亦未得解,身寂调定解随律教,亦化众人调定顺律;

  见于众生不奉孝顺而无反复,坏诸德本,身承孝道亦修恩义将护善原,劝立众人使修孝事,常念反复不失德本。

  众生处于挂碍诸蔽顺从恶教,身度蔽碍,亦化众人使离挂碍;

  众生处于非恶之教,不归先圣,不顺众祐,身奉善命从明智教,亦化众人顺从旧德咨受先达;

  众生处于多为无义虚伪之行汲汲怱怱,身顺义理务众德本,亦复化人令勤修行立诸善源;

  众人处于贫匮之行离贤圣财,身修无穷遵于七财:信、戒、惭、愧、闻、施、智慧,亦劝立人圣贤七业;

  众生处于常遭疹疾摄载四蚖,身修无患安隐无欲,亦化众人使除诸病永令无难;

  众生处于若干暗冥离慧无明,身修明曜,化立众人无极大光;

  众生处于三界挂碍,生死五趣轮转无际,身自断除三界之著,而化众人随时拔去三界之结;

  众人处于左道之业离于右路,身修正道亦立众人住于右路;

  众生处于贪身寿命不睹患难,身不惜命见患所由,亦化众人不猗身命察知众难;

  众生处于离佛法众,身自修德不断三宝,化立众人随三宝教;

  见于众生舍于正法,身护经典亦化众人将护大典,宣传佛教立乎正法;

  见于众生住远世尊六思念教,身随六念亦化众人奉六思念;

  见于众生从于尘劳罪福之业,身离罪尘亦化众人使舍殃秽;

  见于众生从一切不善之法、普离众善,身修善法舍于非法,亦化众人住于正真柔顺之法。

  《大哀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三卷421页B2-422页A2行

  第六节  教化知方便

  善知方便教化众生,知诸众生烦恼对治。

  《菩萨善戒经》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十卷992页B10-11行

  第七节  随顺善教化

  随顺众生,善能教化。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八卷699页B29行

  第八节  教化之四法

  1、立要之方法

  云何菩萨立要巧方便?若有众生来从菩萨求索十种资生众具,为立要言:汝能供养父母、沙门、婆罗门,广说如上乃至受戒。若能如是,我当施汝,如其不能则不施与,所谓田宅、市肆、官爵、国土、钱财、六畜、工巧、医方、若结婚姻、若食不食、所作同事。尔时菩萨为立要言:汝能供养父母乃至受戒,我当施汝饮食乃至同事。

  复次菩萨,若有众生犯罪谋逆作不饶益事,为他杀缚、断截、捶打、毁辱、呵责、驱出、质债、为他所执,尔时菩萨为立要言:汝能供养父母乃至受戒,我当救汝令脱众难。

  复次,若有众生王、贼、水、火、人及非人、不活、恶名诸恐怖等,尔时菩萨为立要言:汝能供养父母乃至受戒,我当救汝令脱恐怖。

  若有众生欲恩爱集会远离怨憎,尔时菩萨为立要言:汝能供养父母乃至受戒,我当方便从汝所愿。

  复次,若有众生疾病困厄,尔时菩萨为立要言:汝能供养父母乃至受戒,我当令汝病苦得除。

  菩萨如是立要已,彼诸众生疾修善法远离诸恶得随所欲,是名菩萨立要巧方便。

  2、奖惩之方法

  若菩萨与众生立要已,彼诸众生不随要者,如上所许亦不施之,为度彼故非不欲与。诸难恐怖及诸病苦、爱念和合、不爱别离,为度彼故一切放舍。示作如是决定之相,非其实心有放舍念,渐渐要令断不善法建立善法。

  若复众生无所须欲亦无众难乃至无病,而与菩萨先为亲厚,随宜劝导令修善法,所谓供养父母乃至持戒。若彼众生不随其教,尔时菩萨现瞋责相,为度彼故心无恚恨。于诸所作悉现乖异,为度彼故非实违背。或现加彼不饶益事,欲度彼故非其实心。菩萨方便现此异相,欲令众生修诸善法断不善法,是名菩萨异相巧方便。

  3、强制之方法

  云何菩萨现逼迫巧方便?若菩萨为主为王,于自眷属作如是教:若我眷属有不供养父母乃至犯戒者,我当断其供给,或加谪罚,或至驱摈,立一士夫常令伺察,彼诸众生以恐怖故勤修善法断不善法,彼虽不乐强逼令修,是名菩萨逼迫巧方便。

  4、施恩之方法

  云何菩萨报恩巧方便?若菩萨先于众生施诸恩分,若施财物,若度众难,若度恐怖,和其所念,离所不念,救疗众病令得安乐。众生知恩欲报德者,尔时菩萨劝令修善不须世间财利酬报,报之大者当供养父母乃至持戒。求报恩者令其行善,是名菩萨报恩巧方便。

  《菩萨地持经》卷第八,《大正藏》第三十卷933页A27-C13行

  第九节  教化须耐心

  居家菩萨所在郡国、县、邑居止,当以法护于郡国、县、邑。其无信者教令有信,无恭敬者教令恭敬,其无智者教令有智,其不孝父母、不顾义理者当教以法忠孝尊老,奉行精进志在修谨,其少智者教令博闻,贫穷者教以大施,无戒者教令持戒,恚怒者教令忍辱,懈怠者教令精进,放恣者令护一心,邪智者令住正智,病瘦者给与医药,无护者为作护,无所归者为受其归,无救者为作救乐。

  解导人一切如事为作法护,假令一人堕恶道者,居家菩萨当为一反,若二若三至于百反,教住善法及复住异种种善德。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藏》第十二卷24页C15-26行

  略 解

  第一节“以善法教化”。此节说:“以诸善法教化众生。”“善法”指一切导人向善的思想方法,如五戒、十善、六度等佛法,以及对社会有益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

  第二节“教化净三业”。此节说:“菩萨戒净,身、口、意善,复劝他人使行己善,令转相教普及一切。”先使自己净化致善,再帮助他人使行己善,最终形成良性互动,展转教化,使一切人为善。此思想正是教化精神的完整体现。

  第三节“教化行十善”。此节提出了十善是自行和教化众生的内容。如首先所提出的“不杀生”要求:“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应自离害生命,亦劝他离害生命,恒正称扬离害生命法,欢喜赞叹离害生命者。”此节除了提出了“十善”的教化内容外,还提出了由四大步骤组成的严密可行的教化方式:1、自不违十善;2、教人行十善;3、积极宣扬十善;4、不断赞誉行十善的人。

  第四节“教化住十善”。此节说:“若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有人教化悉令安住十善道中。”此节与第三节虽都是以十善作为教化的内容,但本节不同之处在于指出了教化的范围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

  第五节“教化之事宜”。此节具体提出了教化须面对的三十二种事宜。其中,有二十种属于具普遍社会意义的伦理道德事宜;另外十二种属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佛教意味较为浓厚的事宜,其于伦理学上属深层的问题。本节开头概括说:“复有三十二事所修善业除不顺教罪恶之业。”“不顺教”义指不顺从教化。此节实际提出了教化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如第十事说:“见诸众生犯于诸恶住不谨慎,身奉净戒,亦化于人立于净业。”此方式方法是以正视社会道德问题为前提,立足于完善自身并积极帮助他人消除问题为目的。现就本节之难点加以略解。第一种事:“众生在于自大睡寐,立见己身,则以智慧而化导之使入道义,是为菩萨第一之业。”“自大睡寐”与“立见己身”是一体之两面。“自大”属道德问题,前已有解释;“睡寐”义指睡梦或梦想。“立见”义指人所建立或形成的见解;“己身”又名为“我见”,义指人将自我作为与客观相对的主观能动的主体并迷情于此,认为自我为实体而执著于名利声色,因此而造作种种罪业。第二种事:“志乐于小卑劣之乘,计吾我人,则开化之入于微妙无极大乘。”“计”为计较;“吾我人”又名“我所见”,人不明白一切事物的存在本是虚假的,既无自他的实体也就更无自他的所属,因此而错误固执,为我所有。在此偏见下,即使在道德和信仰上有所选择,也难免狭小。第三种事:“众生若处非法邪见计有身者,则开化之以己所乐正法之义劝助诱之。”“非法邪见”与“计有身者”也是属于一体两面的问题。“邪见”相对于正见,在此主要是指错误的人生观,“身”具名为“身见”,是指人将自身作为实体相对独立于客观事物,因此而恃己傲物产生各种道德问题。第五种事:“见诸众生堕于邪见六十二疑,则以正见贤圣之业化导群黎而建立之。”“邪见”即“六十二疑”,具称为“六十二见”。“邪见”又称作“恶见”,“疑”义指疑惑。此节所说的六十二种邪见是就人生观和世界观而言的。在佛教经论中的解释有多种,依《大般若蜜多经•佛母品》的概括,是对“色、受、想、行、识”五蕴所产生的错误认识。对此五蕴的认识又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对每一蕴的认识有四个方面。就过去世而言,如对“色蕴”的认识为:1、色为常;2、色为无常;3、色为常无常;4、色为非常非无常。“色”在此特指物质,其余四蕴特指精神。就现在世而言,对“色蕴”的认识:1、色为有边,认为空间中十方上下,边迹有穷尽;2、色为无边;3、色为有边无边;4、色为非有边非无边。就未来世而言,对“色蕴”的认识为:1、色为如去,义指人来而生于此间,去而至于后世亦如是;2、色为不如去,亦指过去无所从来,未来亦无所去;3、色为如去不如去,义指身神和合而为人,死后神去而身不去;4、色为非如去非不如去。对五蕴各有四种认识,合计即有二十种认识,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加起来共有六十种认识。另再加上身与神是一还是异的两种认识,合计即有六十二种认识。此六十二种认识,无非是对物质和精神世界断、常、有、无的边见(偏见)。若一旦形成这样的认识,必然不利于正确道德观的建立。

  第六节“教化知方便”。此节说:“善知方便教化众生,知诸众生烦恼对治。”此说前后两句属于相关的两个问题。前一句属总则,提出应善于明了以各种方式方法去教化众生;第二句属具体行为标准,提出须懂得消除众生烦恼的对治方法。“方便”是指方法和便用,即利益众生的手段。属十种智慧之一。

  第七节“随顺善教化”。此节说:“随顺众生,善能教化。”此节八个字可分为两部分:“随顺众生”又名“恒顺众生”,属于教化的手段和方法,这一思想的具体阐释可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的第九愿;“善能教化”属于目的。以“随顺众生”作为前提和方法,才能与众生融为一体,从而可方便于“教化”。

  第八节“教化之四法”。此节提出了菩萨教化众生的四种方法。标题为编者所加。1、立要之方法;2、奖惩之方法;3、强制之方法;4、施恩之方法。从本节的整体内容来看,明显地是对在家佛教弟子实施社会道德教化而提出的。如第3种方法说:“云何菩萨现逼迫巧方便?若菩萨为主为王,于自眷属作如是教:若我眷属有不供养父母乃至犯戒者,我当断其供给,或加谪罚,或至驱摈,立一士夫常令伺察,彼诸众生以恐怖故,勤修善法断不善法,彼虽不乐强逼令修,是名菩萨逼迫巧方便。”此方法是从政治上才能施行的道德教化方法。这同时表明,佛教的道德教化是适应于不同社会层面的,是灵活而非教条的。

  第九节“教化须耐心”。此节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较系统地提出了教化的具体方法,后一部分指出致力于教化须具有高度的耐心。如说:“解导人一切如事为作法护,假令一人堕恶道者,居家菩萨当为一反,若二若三至于百反,教住善法及复住异种种善德。”这种要求体现了佛教对社会道德教化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意识。面对当前社会道德严重缺失的状况,佛教界更应增强道德教化的责任意识。

  第三章  教化之典范

  提 要

  佛教数以千计的经典,其所教化的对象主要是出家和在家两类人。对出家人施行教化的经典众多,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楞严经》、《安般守意经》等。这些经典都具有社会道德教化的内涵,但毕竟不是直接针对在家人的。对在家人施行教化的经典也很多,如《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佛说优填王经》、《优婆塞戒经》等,这些经典都是直接针对社会大众的。所遗憾的是,在以往的佛教史上欠缺应有的研究和弘扬。本章选取了《别译杂阿含经》和《杂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佛进行社会教化的事迹,虽于当初未能加上标题名称,但其都是以完整的经典格式出现的。因此,根据其内容可分别标为《佛化婆罗门舍畜祀经》和《佛化婆罗门子行孝经》。本章选取的这两部经记录了当时释迦牟尼佛进行社会教化的过程原貌,使我们身临其境地了解到佛教教化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第一节  佛化婆罗门舍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游俱萨罗,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优竭提舍利婆罗门施设大祀,七百牛王系之于柱,牸牛、犊子、  羖羊等,如是种种所有畜生不可称计,在祀场中处处系之,设诸肴膳种种饮食。

  尔时,余国诸婆罗门闻彼设祀悉来云集。时优竭提舍利婆罗门闻佛从俱萨罗到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欲往佛所,作是念言:我今设祀所作会具,当问瞿昙将不少耶?

  时婆罗门乘羽葆车,所着衣裳上下纯白,提三岐金叉,持金澡盥,满中净水。诸摩纳众围绕左右,余国种种诸婆罗门亦为翼从,来诣佛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具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设斯大祀,系七百牛王及诸畜生,乃至余国婆罗门等悉来云集,办具已讫欲设大祀,愿佛教我满足有胜、无少减否?

  佛言:婆罗门!汝为祀主,大施求福亦大得罪,竖三种刀斯名不善。作于苦因亦得苦报,得于苦利受报亦苦。

  云何名为三种刀?意、口、身刀也。

  何名意刀?汝若祀时意业不善,杀诸畜生以为大祀,是名竖于意刀。

  何者口刀?汝欲祀时而作是言:我于明日当杀尔许种种生命,是名竖于口刀。

  云何名为身刀?汝若祀时手牵牛王及诸畜生受于咒愿,是名竖与身刀。

  佛言:又有三种火最胜最妙,宜应谨慎亦当恭敬,非汝所事邪见火也。何谓为三?一名恭敬火,二名苦乐俱火,三名福田火。

  云何名为恭敬火?应当供养、尊重、恭敬、拥护父母。何以故?父母求子祷祀神祇然后得子,父母赤白和合成身生育长养,以是之故名恭敬火。如是之火应正供养,与众快乐令无乏苦。

  云何名为苦乐俱火?若族姓子起于精勤积集钱财,于其妻子并诸眷属、奴婢、仆使、知友、辅相及诸亲族皆应供养,供给所须与其利乐,如是等辈皆同苦乐,是名苦乐俱火。

  云何名为福田火?若沙门、婆罗门能断贪欲,解脱贪欲;能断瞋恚,解脱瞋恚;能断愚痴,解脱愚痴。如是等沙门、婆罗门名福田火,上趣诸天能招乐报,此名福田火。

  是以族姓子应当至心供养恭敬使得快乐。

  又有三种火必应灭之,何者三火?所谓贪欲、愚痴、瞋恚火。不如世间火有时须然有时须灭。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恭敬俱福田,此三火应祀,

  若勤心供养,获得三种乐。

  云何为三乐?施戒及修定,

  三种之果报,人天涅槃乐。

  若人于一切,善解于方法,

  于祠祀时节,能养其眷属,

  供养应供者,能供养应供,

  终竟必获得,永离灾患处。

  尔时,优竭提舍利婆罗门闻佛所说,即语乌答摩纳:汝可往诣彼祀场中先所系养诸畜生等以系祀者,今悉散放随逐水草,尽其寿命莫作拘碍。乌答摩纳言:和上,如所教敕我能为之。即往祀场宣告诸人:我受优竭提舍利教敕,一切畜生悉皆解放任意令去。乌答摩纳往祀场所未久之间,如来于后即为优竭提舍利婆罗门如诸佛法为说法要,示教利喜。时婆罗门即受禁戒乃至见谛。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三,《大正藏》第二卷464页B14-465页A14行

  第二节  佛化婆罗门子行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有异婆罗门,年耆根熟执杖持钵家家乞食。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汝今云何年耆根熟柱杖持钵家家乞食?

  婆罗门白佛:瞿昙,我家中所有财物悉付其子,为子娶妻,然后舍家,是故柱杖持钵,家家乞食。

  佛告婆罗门:汝能于我所受诵一偈,还归于众中为儿说耶?

  婆罗门白佛:能受,瞿昙。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生子心欢喜,为子聚财物,

  亦为娉其妻,而自舍出家。

  边鄙田舍儿,违负于其父,

  人形罗刹心,弃舍于尊老。

  老马无复用,则夺其  麦,

  儿少而父老,家家行乞食。

  曲杖为最胜,非子为恩爱,

  为我防恶牛,免险地得安。

  能却凶暴狗,扶我暗处行,

  避深坑空井,草木棘刺林,

  凭杖威力故,峙立不堕落。

  时婆罗门从世尊受斯偈已,还归婆罗门大众中为子而说。先白大众,听我所说。然后诵偈,如上广说。其子愧怖即抱其父还将入家,摩身洗浴覆以青衣被立为家主。

  时婆罗门作是念:我今得胜族姓,是沙门瞿昙恩。我经所说:为师者如师供养,为和尚者如和尚供养。我今所得,皆沙门瞿昙力。即是我师,我今当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昙。

  时婆罗门持上妙衣至世尊所,面前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今居家成就,是瞿昙力,我经记说:为师者以师供养,为和尚者以和尚供养。今日瞿昙即为我师,愿受此衣,哀愍故。世尊即受,为哀愍故。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说种种法,示教照喜。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杂阿含经》卷第四,《大正藏》第二卷26页B18-C25行

  略 解

  第一节“佛化婆罗门舍祀经”。此节记录了释迦牟尼教化优竭提舍婆罗门放弃用牛羊等牲畜祠祀的事迹。释迦牟尼佛先向婆罗门提出:“汝为祀主,大施求福亦大得罪,竖三种刀斯名不善。作于苦因亦得苦报,得于苦利受报亦苦。”“三种刀”指杀生祠祀必须发自意识、语言、身行三方面,而杀生即是恶业。释迦牟尼佛又针对婆罗门教崇尚火的习惯,向优竭提舍提出:“又有三种火最胜最妙,宜应谨慎亦当恭敬……1、“云何名为恭敬火?应当供养、尊重、恭敬、拥护父母……”;2、“云何名为苦乐俱火?若族姓子起于精勤积集钱财,于其妻子并诸眷属……皆同苦乐,是名苦乐俱火”;3、“云何名为福田火?若沙门、婆罗门能断贪欲,解脱贪欲;能断瞋恚,解脱瞋恚;能断愚痴,解脱愚痴。如是等沙门、婆罗门名福田火,上趣诸天能招乐报,此名福田火。”释迦牟尼佛通过教化,使婆罗门放弃了劳民伤财百无一益的杀生祠祀行为,转向积极造福社会、为现实负责的道德行为了。

  第二节“佛化婆罗门子行孝”。此节记录了老婆罗门被儿子抛弃而乞食,通过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教化,使其子重又尽心赡养老婆罗门的事迹。通过此节,让我们了解到佛教道德教化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前五篇文章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节 自利利他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一节 自爱爱他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二节 平等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三节 求财之道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十四节 为政之道

 

后五篇文章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八节 教学之道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七节 交友之道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六节 处世之道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五节 敬人之道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四节 待人之道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