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五节 敬人之道 |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三章 第五节 敬人之道 概 述 本篇名为“敬人之道”,虽说亦可归于“待人之道”的范畴中,但为了显示其重要意义故单列为一篇。 敬人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文明的衡量尺度取决于人对人的尊重程度。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或灵魂在于敬人,而佛教敬人的伦理思想则提供了最好的思想理论依据。世人古来即有敬人的思想,如儒家所提出的“敬人者人恒敬之”。今天,敬人已初步成为指导全球发展的重要思想。佛教敬人的思想理论完善、圆满,易于操作和发挥作用。 本篇由两章组成。第一章“敬一切人”;第二章“互相尊敬”。 第一章 敬一切人 提 要 本章集佛教经典中有关敬人的思想内容有十一节,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五类。 第一节为一类,提出人皆尊贵的思想;第二、三节为一类,提出了敬人的对象范围;第四、五节为一类,提出了敬人的原则性要求;第六、七节为一类,提出了敬人的具体对象;第八至十一节为一类,从不同角度指出了敬人的应有程度和标准。 第一节 人皆尊贵 当知一切皆悉尊贵。 《摩登伽经》卷上,《大正藏》第二十一卷403页B2-3行 第二节 敬一切人 敬一切人。 《佛说维摩诘经》卷上,《大正藏》第十四卷522页A18行 第三节 尊重众生 于诸众生皆为尊重。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九,《大正藏》第二十五卷345页B11-12行 第四节 尊敬于人 尊敬于人。 《佛说长者子奥恼三处经》,《大正藏》第十四卷800页B29行 第五节 卑己敬人 自慎身口,卑己敬人。 《毗尼母经》卷第六,《大正藏》第二十四卷835页B16行 第六节 恭敬老中幼 面常和悦舍其愠色而先问讯,恭敬长、幼、中年之士,心常咨赞怀仁恩宜,无所娆害不在言说,常叹寂然淡泊之行。所在和同,合众别离。等心怨友,无憎爱矣。求于总持,哀愍众生如父、如母、如身、如子、如师、和上、尊长无异。 《贤劫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四卷2页C13-18行 第七节 敬人无高下 善恭奉人,无有高下。 《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大正藏》第二卷560页A11-12行 第八节 敬众如父母 (一) 于一切有情如父母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二,《大正藏》第十一卷836页C15-16行 (二) 我观一切诸众生,皆悉犹如父母想。 《佛说月上女经》卷上,《大正藏》第十四卷616页C15行 第九节 敬众如亲友 (一) 于一切众生生父母想、男女想、亲友想。 《宝云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六卷212页B12-13行 (二) 于众生如父母、兄弟想,如儿子及己身想。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三,《大正藏》第二十五卷437页C6-7行 (三) 于众生如父母、儿子、己身想,何以故?父母、儿子、己身,自然生爱非推而爱也。 《大智度论》第五十三,《大正藏》第二十五卷438页B6-8行 第十节 敬有情如佛 观诸有情是佛身,唯我独处于凡类; 一切众生等尊贵,我为僮仆居卑贱; 世间众生同父母,我如男女行孝养; 被他打骂不瞋嫌,勤修忍辱无怨嫉; 四事供养心不著,是则名为无垢性。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卷313页C5-9行 第十一节 敬众如我师 (一) 于诸众生悉起师僧及父母想,以尊重心合掌恭敬。若无财物,惠以善言。不见我能尊重、他可重者,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八卷688页B11-14行 (二) 一切众生皆有性净,是故于彼勿生下劣应当尊重,彼即我师如法恭敬。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八卷701页A4-5行 (三) 于诸众生生尊重心,起大师敬。 《佛说无上依经》卷上,《大正藏》第十六卷469页B29行 略 解 第一节“人皆尊贵”。此节说:“当知一切皆悉尊贵。”此说是佛在《摩登伽经》中针对主导社会的“四姓”制度提出的。在佛教看来,因果是主导世界的唯一力量。因果面前人人平等,因果之中无有种姓,一切种姓、一切人都是尊贵的。此思想即是佛教认识人和敬人的基础。 第二节“敬一切人”。此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此说指出了敬人的总则。 第三节“尊重众生”。此节说:“于诸众生皆为尊重。”此节较之第二节表达得更具体了一些,但仍属于总则。 第四节“尊敬于人”。此节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此节与上两节相比,也属于敬人之总则。 第五节“卑己敬人”。此节说:“自慎身口,卑己敬人。”此说提出了敬人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第六节“恭敬老中幼”。此节前半部分提出:“面常和悦舍其愠色而先问讯,恭敬长、幼、中年之士,心常咨赞怀仁恩宜,无所娆害不在言说。”“宜”义指合适应当,“娆”义指扰乱。此部分中所指出的恭敬对象是老、中、幼,即指一切人。“面常和悦”以及“怀仁恩宜”属于恭敬人的具体方法。其中“总持”义指“持善不失,持恶不令起”。 第七节“敬人无高下”。此节说:“善恭奉人,无有高下。”此说表明,我们去恭敬奉事于人不可有高贵、低下的分别。总之,平等无别地给予恭奉。 第八节“敬众如父母”。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于一切有情如父母想。”此说借子女敬父母之情,以说明佛教信仰者对待一切人的恭敬之情。对此节的理解宜与第九节相结合。 第九节“敬众如亲友”。此节集相关资料三条,其三说:“于众生如父母、儿子、己身想,何以故?父母、儿子、己身,自然生爱非推而爱也。”此说解释了为什么敬爱众生要如同对待父母亲眷想的理由。“非推而爱也”是针对于世人“推己及人”的思想而言的。 第十节“敬有情如佛”。此节说:“观诸有情是佛身,唯我独处于凡类,一切众生等尊贵,我为僮仆居卑贱;世间众生同父母,我如男女行孝养;被他打骂不瞋嫌,勤修忍辱无怨嫉;四事供养心不著,是则名为无垢性。”此说前六句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尊敬人的标准,将众生敬之如佛只是其一。后面四句提出了尊敬众生的基本方法。“四事”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不著”是指恭敬供养众生而内心不执著其功德。 第十一节“敬众如我师”。此节集相关资料三条,其二说:“一切众生皆有性净,是故于彼勿生下劣应当尊重,彼即我师如法恭敬。”“性净”又名为“佛性”,即法性清净的简称。若众生能知、能证法性清净,则于烦恼中得解脱,入佛之境界。而此性净不离众生自体,因烦恼妄想掩盖不能得见,若消除烦恼妄想即可显现。故众生本自然尊贵,不应有下劣之想,应唯加尊重。 第二章 互相尊敬 提 要 佛教要求人首先应以主动的态度单方面去尊重人,这对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的关系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佛教敬人的伦理思想最终是建立在人与人互敬的交点上的。 本章集经典中有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思想资料,共由五节组成。 第一节 互相尊重 (一) 善修和敬,互相尊重。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大正藏》第十二卷473页B1-2行 (二) 修和敬法,不相是非,互相尊重。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大正藏》第十二卷473页A20-21行 第二节 互相恭敬 互相恭敬,不起争讼。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大正藏》第十二卷473页A25行 第三节 互相爱敬 (一) 普愿一切众生远离斗争,互相爱敬。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大正藏》第十七卷932页A1-2行 (二) 世人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居天地之间,当相敬爱,不当相憎;有无当相给与不当有贪;言色当和莫相违戾。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二卷294页A15-17行 第四节 相敬如佛 相视当如视佛。 《大明度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八卷500页C4行 第五节 相敬如亲 一切众生皆得同志,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等行十善,淳修梵事,无有瑕秽,澹然快乐。 《放光般若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八卷1页C12-14行 略 解 第一节“互相尊重”。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善修和敬,互相尊重。”“和敬”即是相互对待的方法,也是“互相尊重”的基础。中国“相互尊重”一词的渊源即来自于此。其二说:“修和敬法,不相是非,互相尊重。”此说一方面进一步提出了“相互尊重”的要求,另方面也表明了“修和敬法”与“相互尊重”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互相恭敬”。此节说:“互相恭敬,不起争讼。”此说作为要求提出,其含义与第一节相同。 第三节“互相爱敬”。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普愿一切众生远离斗争,互相爱敬。”此说是以愿望的方式提出的。其二说:“世人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居天地之间,当相敬爱,不当相憎;有无当相给与不当有贪;言色当和莫相违戾。”此说提出了世人家人亲属需互相爱敬、互相给与、和合无争的要求。 第四节“相敬如佛”。此节说:“相视当如视佛。”“视”是看待、认识的意思。“相视”在此即是相敬的意思。对佛教信仰者而言,若相视如佛,必然会达到人与人之间相敬的目的。 第五节“相敬如亲”。此节说:“一切众生皆得同志,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等行十善,淳修梵事,无有瑕秽,澹然快乐。”“同志”义指志同道合或同心同德;“相视”义指相敬。此说将相视的归结点落于“等行十善”的道德行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