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十六节 贫富与贵贱 |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十六节 贫富与贵贱 概 述 贫富和贵贱是长期伴随人类的两大问题。尽管人们“嫌贫爱富”、“欣贵厌贱”,但因欠缺对贫富贵贱的正确认识,也只能苦于其中不能自拔。世人以物质财富的多少和权势的大小作为衡量贫富贵贱的标准,这固然很“现实”,但其狭隘也是十分严重的。为了脱贫致富和获得权贵,无尽罪恶由之而生,这一问题于传统道德和信仰丧失的今天尤为严重。与世俗人的贫富观和贵贱观相比,佛教除同样也注重人们物质利益和地位的发展外,还更进一步地强调功德及智慧对人生和社会的根本意义。通观本篇的核心思想,可以说佛教是以功德和智慧作为决定人类社会贫富和贵贱的两大根本因素。相信佛教的贫富观和贵贱观在当今社会定能起到匡正时弊、净化社会的积极作用。 本篇将佛教的贫富思想分为认识贫富与对待贫富两章阐述。“贵贱”单列一章。 第一章 如何认识贫富 提 要 本章汇集了佛教对贫富的有关认识资料,充分反映了贫富与道德的紧密关系。 全章共由九节组成,依其内容的差异可分为五类。第一、二、三节为一类,概括了贫富的种类;第四、五、六节为一类,指出了虽富犹贫的道理;第七节为一类,非常透彻地剖析了因贫穷而导致的人类罪恶;第八节为一类,总结了决定人贫富的两大原因;第九节为一类,指出了贫富的非永恒性。 第一节 财德二种贫 贫有二种:一者财贫;二者功德法贫。功德法贫最大可耻。 财贫好人亦有,法贫好人所无。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八,《大正藏》第二十五卷741页C13-15行 第二节 十种贫 贫有二种:一者贫戒,二者贫智。 复有二种:一者贫施,二者贫慧。 复有二种:一贫种姓,二者贫见。 复有二种:一贫宝物,二贫师尊。 复有二种:一贫亲族,二贫亲旧。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大正藏》第十七卷353页B18-21行 第三节 善恶两种富 富有两种:一者象马种种畜生;二者金银种种珍宝。象马虽多,不敌一珠。……众生亦尔,一者恶富,二者善富。多作诸恶不如一善。 《大槃涅槃经》卷第十九,《大正藏》第十二卷477页C8-11行 第四节 无智富而贫 若人有多闻,则具诸财宝; 无闻虽富饶,愚懵同贫窭。 《诸法集要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七卷459页B21-22行 第五节 富不义为贫 多财不知义,智者说贫穷。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三,《大正藏》第十七卷377页A20行 第六节 富不施如贫 (一) 世间富贵无有常,富贵而不布施如无有财等也。 《佛说越难经》,《大正藏》第十四卷820页C13-14行 (二) 能得大财富,而不为放逸, 速以造福业,知财无常故。 若施则属我,不施非己物, 我身及财产,命终皆舍去。 《佛说花手经》卷第九,《大正藏》第十六卷192页C7-10行 第七节 贫穷易行恶 (一) 以贫穷故劫盗心生,以劫盗故而有杀害;以贫穷故不足于色,色不足故而行邪YIN;又以贫穷故为人下贱,下贱畏怖而生妄语。如是等贫穷因缘故,行十不善道。 《大智度论》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二十五卷150页B27-C1行 (二) 若今世、若后世,贫穷薄福者不能自活则行劫盗,或为物主所害,或为财杀他,或被诘问妄言不作。如是次第作十不善,皆由贫穷故作。 若人五欲具足则所欲随意,则不行十不善。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三,《大正藏》第二十五卷711页A13-17行 第八节 贫富因智施 常乐修智慧,而不行布施, 所生常聪哲,贫窭无财产; 唯乐行布施,而不修智慧, 所生得大财,愚暗无知见; 施慧二俱修,所生具财智; 二俱不修者,长夜处贫暗。 《分别业报略经》,《大正藏》第十七卷449页A3-8行 第九节 贫富无恒 贫富无恒。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六,《大正藏》第二十三卷709页B18-19行 略 解 第一节“财德二种贫”。此节首先说明:“贫有二种:一者财贫;二者功德法贫。功德法贫最大可耻。”此说在指出了两种贫穷的同时,又表明了功德法贫是人的最大可耻。后面进一步概括说:“财贫好人亦有,法贫好人所无。”不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财富贫乏的人中不乏品行端正的好人,但功德法财贫乏、道德败坏的人中绝无好人。 第二节“十种贫”。此节以两种贫为一组,分别提出了十种贫。第一组:“贫有二种:一者贫戒;二者贫智。”“戒”泛指一切关于人的正确行为准则;“智”即达于有为之事相,泛指一切有益的技能知识。如果人完全贫于“戒”、“智”,则人将不人。第二组:“复有二种:一者贫施,二者贫慧。”“施”即布施;“慧”即达于无为之空理,有通达事理之作用。第三组:“复有二种:一贫种姓;二者贫见。”“种姓”系指当时印度所奉行的四种种姓,其等级森严,在当时是支配社会发展的形式,人若不在其列将很难立足社会。“贫见”的“见”有认识见解的意思,又可解释为见识。如果一个人缺乏对事物的见解,其结果必然遇事没有主意。第四组:“复有二种:一贫宝物;二贫师尊。”“宝物”义指外在的宝贵财物,人若没有应有的宝物,其生活既缺乏经济支撑,则难免贫穷苟活的困境。“贫师尊”义指缺少求学知识本领的老师,一个贫于师教的人无从获得生活发展的能力。第五组:“复有二种:一贫亲族;二贫亲旧。”“亲族”义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眷属。人若贫无亲族,生活事业无亲旧,即缺乏相互照应的社会关系。这五类十种贫除了反映出佛教对社会问题透彻的洞察力,对今天认识贫穷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三节“善恶两种富”。此节说:“富有二种:一者象马种种畜生;二者金银种种珍宝。象马虽多,不敌一珠。……众生亦尔,一者恶富,二者善富。多作诸恶不如一善。”前半部分用物质财富的多少和珍贵程度作为比较,以铺垫并说明后半部分善富恶富的道理。“恶富、善富”除了其道德意义外,也可以用来认识人们通过善、恶两种不同手段发家致富的问题。致富手段不善,称为恶富;致富手段善,称为善富。这种认识充分体现了佛教的伦理道德精神。 第四节“无智富而贫”。此节说:“若人有多闻,则具诸财宝;无闻虽富饶,愚懵同贫窭。”此说指出了两种类型的富,第一种富是指建立在智慧基础上的富,这种富是真正的富。第二种富是缺乏智慧的富,这种富是种虚假的富。依佛教思想看来,智慧是创造和发展财富的源泉,而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即使拥有财富,在没有创造和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要么坐吃山空,要么悭吝守财,其与贫穷无异。 第五节“富不义为贫”。此节说:“多财不知义,智者说贫穷。”“义”的含义泛指一切有益于人的正确思想行为,如正义、仁义、理义、道义等。在世间对财富的认识中即有“义财”与“不义之财”的区别。对于“不知义”的人来说,往往因财而多行不义,或为求财而为富不仁。其为富害人,最终难免倾家荡产甚至身首异处。此种人当今社会比比皆是,其结局莫如贫穷。此节也充分说明,佛教始终从伦理道德意义上看待和认识事物。 第六节“富不施如贫”。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是概括性的,其二是阐释性的。其一说:“世间富贵无有常,富贵而不布施如无有财等也。”对此于其二的后半部分则解释说:“若施则属我,不施非己物,我身及财产,命终皆舍去。”对一个人来说,将所拥有的财产布施给人,从而既体现了主权和意志,也发挥了财产的应有价值。因此《诸经要集》第十五卷中说:“若人积财,不自衣食亦不布施,愚中之愚。” 第七节“贫穷易行恶”。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以贫穷故劫盗心生,以劫盗故而有杀害;以贫穷故不足于色,色不足故而行邪YIN;又以贫穷故为人下贱,下贱畏怖而生妄语。如是等贫穷因缘故,行十不善道。”这种认识可以说是对贫穷所易于导致的有关人生问题及社会问题的精辟概括,也自然表明了佛教反对贫穷的态度。 第八节“贫富因智施”。此节说:“常乐修智慧,而不行布施,所生常聪哲,贫窭无财产;唯乐行布施,而不修智慧,所生得大财,愚暗无知见;施慧二俱修,所生具财智;二俱不修者,长夜处贫暗。”此节将贫富的决定因素归结于智慧和布施,并分别指出了四种相应的差别。这对认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贫富具有指导意义。此节与本章第四节有相同之处,两者宜相参照。 第九节“贫富无恒”。本节的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人类自有文明以来,贫富虽与人相伴,但从来没有永恒的贫富。“厌贫爱富”几可称之为人类的天性,但如果不善于面对贫富的起伏变化,人们难免会做出种种愚蠢罪恶的行为。 第二章 如何对待贫富 提 要 本章汇集了佛教如何对待贫富的有关思想资料,对指导人们正确面对贫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全章共由六节组成,依据内容差别分为四部分。第一、二节指出了对待贫穷的方法;第三、四节指出了对待富有的方法;第五节提出了自身对待贫富的道义选择;第六节指出了对待社会贫富者的相关方法。 第一节 布施灭贫穷 一切贫穷皆可轻毁,若男若女,云何而断?所谓布施。 一切贫穷布施能断,譬如灯明能灭诸暗;一切愚痴,智能灭之;一切异见,正见能断。如是非法,法能断之,第一最胜,一切智者之所爱摄,断众恶道,现在、未来二世安隐。 云何布施?施有多种,所谓智施、戒施、法施、安慰施、示正道施、失道路者示道路施、于道行者示以水施、命施、资具施、无畏施、实语施、断疑施、五戒施、出家戒施、具足戒施、病医药施、眼目等施,如是等种种布施,能利现在及未来世。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大正藏》第十七卷353页B21-C3行 第二节 自忍贫施人 自忍贫苦施与他人。 《菩萨地持经》卷第四,《大正藏》第三十卷909页A25行 第三节 富贵勿骄逸 尔时,波斯匿王于闲静处作是思惟:世界之中少有能得富贵财业,设得财业,不尚骄奢,贞廉知足,节于嗜欲,不恼众生,如是人少。世界多有众人,得胜财业骄逸自恣,贪嗜于欲加恼众生,如是人多。 波斯匿王于闲静处思惟是已,从坐而起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即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作是思惟:世界之中若设有人得胜财业,心自知足,能不骄恣,不嗜于欲,不恼于人,如是人少。若复有人得胜基业,骄逸自恣,贪嗜于欲,加恼众生,如是人多。 佛言:大王,实尔!实尔!世界之中多有众人得封禄已,骄慢自恣,贪嗜于欲,苦楚众生,如是愚人长夜受苦得大损减,命终之后必入地狱。 佛言:大王,譬如鱼师及其弟子,于捕鱼法善巧方便,以细密网截流而拖,鱼、鳖、黿、鼍水性之属为网所得,此水性等入网之者,悉皆集在鱼师之手,牵挽旋转任鱼师意。世间之中多有众人得胜封禄,骄慢自恣,贪嗜五欲,加恼众生,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如斯愚人即入魔网,为网所获,周回举动任魔所为。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纵逸著事业,荒迷嗜五欲, 不知有恶果,如鱼入密网, 此业已成就,极受大苦恼。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三,《大正藏》第二卷393页A22-B17行 第四节 富不轻贫贱 虽在尊位财富极乐,不轻贫贱羸瘦之人。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卷971页B5-6行 第五节 贫富之选择 吾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六度集经》卷第四,《大正藏》第三卷19页A8-9行 第六节 待贫富之法 若十方人贫穷者给之以财;富贵者施以异味异色。 《大智度论》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二十五卷146页A20-21行 略 解 第一节“布施灭贫穷”。此节提出了以布施作为消灭贫穷的方法。对其意义加以概括说:“一切贫穷布施能断,譬如灯明能灭诸暗……现在、未来二世安隐。”此说作为一种道德行为准则,对大多数人来说或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这都反映出人的狭隘性以及贫穷的真正渊薮所在。不论是佛教理论上还是社会现实中,都充分说明,凡人悭吝自私不好助人,其眼光必然短浅,于社会中定难获得他人的信赖和维护,而堕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致使财业愈加窄小,最终难免贫穷下贱的果报。对此节的理解宜参照第三篇“六度”中“布施”的内容。 第二节“自忍贫施人”。此节说:“自忍贫苦施与他人。”此说体现出了人应有的高尚道德情操。 第三节“富贵勿骄逸”。此节以波斯匿王对富贵人大都骄逸的认识为因缘,释迦牟尼佛向他进一步阐明了富贵骄逸的恶果,从而提出了人莫因富贵而骄逸的思想要求。 第四节“富不轻贫贱”。此节说:“虽在尊位财富极乐,不轻贫贱羸瘦之人。”此说含义清晰,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极具针对性。 第五节“贫富之选择”。此节说:“吾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此说表明了佛教崇高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今日社会种种时弊孳生,其关键原因就在于欠缺佛教这样的坚定思想信念。 第六节“待贫富之法”。此节说:“若十方人贫穷者给之以财;富贵者施以异味异色。”此说指出了正确对待贫穷人和富贵人的原则和方法。前一句指出对待“十方”贫穷人给以应有的财物帮助,其所面对的是一切穷人。后一句指出对待富贵的人“施以异味异色”。“异味”义指不同寻常的饮食美味;“异色”义指不同寻常的服饰装点花色以及美丽的艺术品。给穷人以帮助在一般人心目中易于理解,而给富人以帮助则是一般人头脑中缺少的概念。 第三章 贵贱 提要 于佛教中,“贵贱”属于伦理道德问题的范畴。于政治意义上佛教反对人有贵贱之分,而于伦理意义上佛教则以贵贱作为评判人道德状况的标准或概念。 本章由十二节组成,阐释了佛教对“贵贱”的认识,依其内容差异可分为五类。第一至四节为一类,单独阐释了“贱”的有关问题。其中,第一至三节概括了招致卑贱的原因;第四节则指出了卑贱的痛苦。第五至六节为一类,阐释了众生平等无贵贱的问题。第七、八节为一类,指出贵贱的变化因素取决于善恶及骄慢与否的道理。第九节为一类,指出了于社会中存在的四种贵贱差别。第十至十二节为一类,从不同角度指出了正确的贵贱选择。 第一节 被轻贱三事 世有三事被他轻贱,云何为三?无事多言语,身著垢弊衣,不请赴他家,此三被人贱。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四,《大正藏》第二十四卷321页C15-17行 第二节 卑贱之四因 造作恶事,凶暴残害,欺诳众生,无慈愍心,以是因缘名为卑贱。 《摩登伽经》卷上,《大正藏》第二十一卷402页B4-6行 第三节 轻贱之首目 善知不轻贱,不知名轻贱; 乐法名恭敬,慢法名不恭; 不近善知识,是名不敬首。 乐行于非法,亲友生怨嫉, 与怨为亲友,是为不敬首。 如有妇女人,履行不贞良, 好与奸YIN通,作于无理行; 男子违礼度,其义亦复然, 如是等名为,轻贱之元首。 斗秤欺诳人,巧伪不均平, 苟且怀贪利,是名轻贱首。 博弈相侵欺,损丧钱财尽, 如是等名为,轻贱之首目。 嗜睡著美味,早眠而晚起, 懈怠于事务,而复喜瞋恚, 如斯之等人,亦名轻贱首。 耳铛及环钏,擎盖锦屣履, 贫穷自严饰,是名轻贱首。 财物既鲜少,爱著情欲浓, 虽生刹利种,冀求得王位, 如是愚痴人,是名轻贱首。 财宝其业大,多眷属亲友, 自食于美味,不分施于他; 受他好饮食,及得财宝利, 彼来至己家,都无报答心, 乃至不与食,是名轻贱首。 父母年朽迈,衰老既至已, 自食于甘美,终不知供养, 如斯之人等,是名轻贱首。 父母及兄弟,亲属并姊妹, 打骂出恶言,是名轻贱首。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四,《大正藏》第二卷470页B28-C29行 第四节 轻贱十种苦 人中大苦,所谓他轻贱苦,不可堪忍,种种差别,于贫穷人轻毁偏多,有十种苦: 种姓、亲族、兄弟、富人之所轻贱; 以贫穷苦; 依他而食; 绮语不实; 亲族空语; 无义之语; 依他住食; 衣服尘垢; 他人轻毁; 若入城邑,若节会日,人见轻毁。 人道之中,有如是等无量轻毁大苦。 世间之人,无薪之火住在心中,谓轻毁火,亲里、知识、兄弟火烧最为尤甚…… 于人道中,轻毁最重,得他轻毁,一切身分犹如中毒……如是轻毁,过于死苦。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八,《大正藏》第十七卷342页C4-19行 第五节 平等无贵贱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贵贱尊卑之异。 《菩萨善戒经》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十卷992页B11-12行 第六节 四姓无贵贱 譬如有人生育四子,各为立字。一名安乐;二曰长寿;三名无忧;四名欢喜。虽一父所生皆同一姓,而有四名差别之异。世间四姓亦复如是,虽同业报烦恼性欲而有四名,言婆罗门乃至刹利、毗舍、首陀,名虽不同体无贵贱。 《摩登伽经》卷上,《大正藏》第二十一卷403页A5-10行 第七节 贵贱因善恶 一切众生,贵贱不定。虽有尊贵而为恶者,犹名下贱;若卑贱人能为善事,便名豪胜。 《摩登伽经》卷上,《大正藏》第二十一卷404页B19-21行 第八节 贵贱在骄慢 不慢后尊贵,骄慢则卑贱。 《分别善恶所起经》,《大正藏》第十七卷522页C20行 第九节 世有四贵贱 有四贵亦有四贱。一者道贵人贱;二者珍宝贵人贱;三者官位贵人贱;四者黠贵痴贱。 《三慧经》,《大正藏》第十七卷702页C20-21行 第十节 不自贵贱他 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大正藏》第一卷561页B3行 第十一节 我贱众生贵 观诸有情是佛身,唯我独处于凡类; 一切众生等尊贵,我为僮仆居卑贱。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卷313页C5-6行 第十二节 贵贱之选择 宁为天仁贱,不为豺狼贵也。 《六度集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卷26页C10-11行 略解 第一节“被轻贱三事”。此节提出了遭受他人轻贱的三件事,所谓:“无事多言语,身著垢弊衣,不请赴他家。”这三件遭受他人轻贱的事,除了人们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外,也是因为社会经验不足造成的。 第二节“卑贱之四因”。此节说:“造作恶事,凶暴残害,欺诳众生,无慈愍心,以是因缘名为卑贱。”此对“卑贱”的界定,完全是以人思想行为的恶业为依据的,这也就使得“卑贱”成为一重要的伦理概念。 第三节“轻贱之首目”。此节提出了应该遭受人们轻贱的不良行为。“首”义指头首,“目”义指“名目”。此节提出了应遭人轻贱的十一类问题,具体内容有二十一个方面,对现实人生的道德问题极具针对性。 1、“善知不轻贱,不知名轻贱;乐法名恭敬,慢法名不恭;不近善知识,是名不敬首。”于此第一类中前后提出了三种轻贱问题。前两句为一种,从正反两面表明“善知”为不轻贱,“不知”为轻贱。之所以将此问题置于首位,在于显示人善于知晓善恶是非与不知善恶是非的根本区别和意义。中间两句同样指的是使人轻贱与否的问题。后两句“不近善知识,是名不敬首”,其义是指作为一个人,不能去亲近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自我既无从提高德才,其人生也就自然会变得低贱。“不敬”是“轻贱”的另一表达方式。 2、“乐行于非法,亲友生怨嫉,与怨为亲友,是为不敬首。”此第二类的前三句分别指出了使人变得轻贱,不能使人尊敬的三个问题。 3、“如有妇女人,履行不贞良,好与奸YIN通,作于无理行;男子违礼度,其义亦复然, 如是等名为,轻贱之元首。”此类分别指出了男女违背生活行为准则的YIN荡问题,属一个问题。 4、“斗秤欺诳人,巧伪不均平,苟且怀贪利,是名轻贱首。”此类分别指出了有贪心的人在商业活动和思想上的轻贱表现,属于一个问题。 5、“博弈相侵欺,损丧钱财尽,如是等名为,轻贱之首目。”此类指出了人因赌博致使钱财损失丧尽的轻贱问题。 6、“嗜睡著美味,早眠而晚起,懈怠于事务,而复喜瞋恚,如斯之等人,亦名轻贱首。”此类提出了使人生变得轻贱的五个问题。 7、“耳铛及环钏,擎盖锦屣履,贫穷自严饰,是名轻贱首。”此类提出了贫穷者不切实际自我装饰的行为属于轻贱的问题。 8、“财物既鲜少,爱著情欲浓,虽生刹利种,冀求得王位,如是愚痴人,是名轻贱首。”此类分别指出了少财而悭吝贪爱和位卑而妄想为王的两种轻贱问题。 9、“财宝其业大,多眷属亲友,自食于美味,不分施于他;受他好饮食,及得财宝利,彼来至己家,都无报答心,乃至不与食,是名轻贱首。”此类提出了富有财产而不惠施于亲眷,受人好处和恩德而不回报的两种轻贱问题。 10、“父母年朽迈,衰老既至已,自食于甘美,终不知供养,如斯之人等,是名轻贱首。”此类指出了面对父母年老体衰生活难以自给,作为子女自己享乐而不予照顾的轻贱问题。 11、“父母及兄弟,亲属并姊妹,打骂出恶言,是名轻贱首。”此类指出了虐待亲人的轻贱问题。 以上十一类轻贱问题,除前面两种同时关系到出家人和僧人外,其余九种是完全针对社会的,有很现实的道德意义。 第四节“轻贱十种苦”。此节对人道中“轻贱”的问题作了剖析,以为“人中大苦,所谓他轻贱苦”,而在各种轻贱的痛苦中“于贫穷人轻毁偏多”。此节概括出了贫穷人遭轻贱有“十种苦”。其中,第一种苦“种姓、亲族、兄弟、富人之所轻贱”,这是贫穷人遭受轻贱的四个方面的社会关系;第四种苦“亲族空语”义指亲族对贫穷的同族因为轻贱只会说空话。此节最后概括说:“世间之人,无薪之火住在心中,谓轻毁火,亲里、知识、兄弟火烧最为尤甚。”在此将“轻毁”比喻为内心的“无薪之火”,这反映出佛教对人们精神道德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关切。 第五节“平等无贵贱”。此节说:“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贵贱尊卑之异。”此节是以平等作为认识对待一切人的标准,从而形成“无有贵贱尊卑”观念的。佛教这一思想并非否定人伦长幼的秩序,而是为了打破政治压迫形成的等级差别。 第六节“四姓无贵贱”。此节针对古印度贵贱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而作的批判。此节以为世间虽有不同名称的四种种姓,但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又用譬喻说,如有人生了四个儿子,各给起了一个名字。四个儿子虽有名称上的差异,但都为一父所生。所以,佛教始终主张“天下一种”,并无自然的贵贱差别。研习此节时可参阅第二十五篇“种姓之批判”。 第七节“贵贱因善恶”。此节说:“一切众生,贵贱不定。虽有尊贵而为恶者,犹名下贱;若卑贱人能为善事,便名豪胜。”此说以人善恶德行的有无作为衡量贵贱的重要标准,其思想意义和道德价值都是重大的。 第八节“贵贱在骄慢”。此节说:“不慢后尊贵,骄慢则卑贱。”佛教认为,人在不骄慢而谦下的情况下因其德而尊贵,若骄慢不能善待于人则变得卑贱。 第九节“世有四贵贱”。此节说:“有四贵亦有四贱。一者道贵人贱;二者珍宝贵人贱;三者官位贵人贱;四者黠贵痴贱。”此说出自《三慧经》,原经文显示,有关社会对贵贱问题的认识,释迦牟尼未加评判。关于此四贵贱的认识,即使于今天仍然如故。以佛教思想加以评判,可以说: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人无贵贱;二、钱财贵人贱是颠倒见;三、官贵人贱是错误;四、有智慧的人贵、愚痴的人贱,须细分析,如人有智慧有善行则为贵,如愚痴有恶行则为贱。 第十节“不自贵贱他”。此节说:“不自贵不贱他,是谓真人法。”“自贵”与“贱他”也是一体两面的问题,如能做到“不自贵不贱他”,此人必有平等之德。“真人”义指证得真理的人,在佛教中往往是指“阿罗汉”或“佛”。“不自贵,不贱他”既是修证佛教圣果的方法,也是佛教伦理的一个重要思想范畴。 第十一节“我贱众生贵”。此节可分为两部分:1、“观诸有情是佛身,唯我独处于凡类。”此部分将众生看待为信仰上的佛,将自身独自置于凡夫类的境地,这既是种良好的伦理思想行为选择,也是为后一部分贵贱选择作为铺垫的。2、“一切众生等尊贵,我为僮仆居卑贱。”此部分所表明的彼此贵贱位置的确立和选择,除了其重要的伦理意义外,对构建和谐社会而言也是人们必须具有的心理基础。 第十二节“贵贱之选择”。此节说:“宁为天仁贱,不为豺狼贵也。”“贵贱”主要指社会地位。此说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1、宁可为天仁之德者而卑贱,也不为豺狼之恶人而尊贵。2、宁可为成就天仁之德而卑贱,也不愿成为豺狼般的恶人而尊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