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92 |
 
禅佛相争【原文】 二僧遇诸途。一参禅。一念佛。参禅者谓本来无佛。无可念者。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念佛者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忆佛念佛。必定见佛。执有执无。争论不已。有少年过而听焉。曰。两君所言。皆徐六担板耳。二僧叱曰。尔俗士也。安知佛法。少年曰。吾诚俗士。然以俗士为喻而知佛法也。吾。梨园子也。于戏场中。或为君。或为臣。或为男。或为女。或为善人。或为恶人。而求其所谓君臣男女善恶者。以为有。则实无。以为无。则实有。盖有是即无而有。无是即有而无。有无俱非真。而我则湛然常住也。知我常住。何以争为。二僧无对。 禅佛相争【译文】 有两位僧人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是参禅的,一位是念佛的。参禅的僧人说:“本来没有佛,还有什么可以念的?就算是佛这个字,我也不喜欢听到。”念佛的僧人就反驳他说:“《阿弥陀经》上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西方有佛,名字是阿弥陀。’而且《楞严经》上也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怎么可以狂妄的说没有佛呢?”于是,一个坚决的说有佛,一个肯定的的表示没有佛,两个人争论不休。恰好碰到一位少年经过这里,听到他们的辨论,忍不住插言道:“两位师父所说的话,都好似“徐六担板”【“徐六担板”这句歇后语,就是由谚语“徐六担板,只见一边”省略其后一句而成。禅宗用以比喻执著于事理一端的偏见。】啊”二位僧人大声地责骂少年道:“你这凡夫俗子,哪知道什么佛法?”少年说:“我的确是凡夫俗子,然而以我这个凡夫俗子作比喻,多少也可以明白一些佛法呀。我是一名演员,在戏场上,有时扮演君王,有时扮演臣子,有时扮男人,有时扮女人,有时扮善人,有时扮恶人。如果有人要在这其中去寻求所谓君王、臣子、男人、女人、善人、恶人,如果认为存在,而实际上却都不存在;若说没有,戏剧里面却又实实在在存在。这里面的‘有’是由‘无’而有的,‘无’是由‘有’而无的,有和无皆不是真实的,而我自己则依然还是我自己的本身,并不因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改变。懂得自己本来就没有生灭变迁,没有变化,还有什么可以争论的呢?”两个出家人听了,这才没话可以回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