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福德日记:6月14日─思惟慈、悲的意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福德日记:6月14日─思惟慈、悲的意义

 

  世尊成道后,应梵天之劝,为世人说法,令众生离苦,这是出自慈悲之心。如经、论所说「佛灭一切漏,无比大慈悲」、「除于二边为说中道,佛以慈为首」。

  佛就是以慈悲来救度我们这些凡夫,所以世尊被称为「谋最上利益的悲者」。

  因此,慈悲是佛道的根本。如《大庄严论经》所说:「如来教门、大慈为本。」慈悲是佛教实践上的中心德目。所以凡是皈依三宝之佛弟子都必须修学慈、悲法门。修行者必须是「住于慈者」,特别是出家修行者,更必须为世人「依慈悲,依同情,依怜悯,为他人说法。」比丘、比丘尼不是因为背弃世人才出家,而是由于真正的爱世人才出家的。

  慈与悲的差别──传统上说「慈」是「带给众生利益与安乐」;「悲」是「除去有情的不利益与苦患」。对受苦者起同情时就是慈,决心拔除其苦时就是悲。简单地说就是「与乐曰慈,拔苦曰悲」。

  《大智度论》记载:「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不仅如此,行者还必须深入思惟:「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十地经论》也有同样概念:「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与「乐」还包含给予众生「乐因」,拔苦还包含去除众生「苦因」。如此思惟才算是彻底、完全地掌握慈、悲的意义。

  「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出《大般涅槃经》。

 
 
 
前五篇文章

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十二、第12讲 第六章 经部

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十三、第13讲 第六章 经部

福德日记:6月15日─诵四无量心

福德日记:6月16日─慈善根力

福德日记:6月17日─时时为众生祈愿

 

后五篇文章

福德日记:6月13日─禅修时应有的观念(下)

福德日记:8月14日─供养袈裟的功德

福德日记:8月13日─袈裟功德衣?无上福田衣

福德日记:8月12日─烟供法的利益

福德日记:8月11日─认识烟供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