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禅林衲子心:信心的层次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林衲子心:信心的层次 

 

  文/见彦法师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出世法的成就,以信心为本。失去了信心,修行便失去了勇往直前的力量,有如在大海中随波逐流,了无依靠。

  信心有深有浅、有正有邪。修行需具备正信与深信,方能有所成就。然而,什么是正信呢?正信的基础,首先建立在相信因果上。相信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正如古德所云:“有因有缘事易成,无因无缘果不生。不信且看寒江柳,一经春风枝枝生。”江边的柳树,需经乍暖春日的滋润,方能冒出嫩芽。现实生活也是如此,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就,不容有任何一项配合条件出错,否则其他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相信缘起法,还要进一步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并且落实在一言一行上。如此,在因果的法则中,便能知所进退,安身立命,既使遇到了阻碍,也能够保持“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的乐观。如果对因果没有十足的信心,就容易因循苟且,从暗入暗,向下沉沦,更遑论超凡入圣。

  正信因果后,更要深信“心性本具,人皆可证,当下即是,个个成佛”的道理。所谓“精进心易发,长远心难持”。一时的感应或短暂的法喜,虽然是殊胜的顺境,但是祸福相依,百千万劫来造作的业种,随时都可能现行。顺境与逆境,总是交替出现,如果将信心建立在这些生灭的外相上,修行的路,就容易进进退退,无法在生死海中逆流向上,精进无畏。相对的,如果将信心建立在无为法上,建立在不生不灭的这念心上,那么,法喜能够如活水源头一般,汩汩不决,修行自能永不退转。正如古德对这念心的描述:“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能知能觉的心,人人都有,时时作用,不曾因年龄、地位、性别而有所差别。平时若以觉察觉照的功夫,照顾这念心,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广行六度,又能够不着相,就能够转识成智。如此,这念心中愈来愈自在清凉,愈来愈具足福德智慧,谁也夺不去,抢不走。既能体会自心与如来同一体性,具足无量的功德妙用,那么对于佛法,又怎会有丝毫的疑惑呢?由自心生起信心,不再迷惑于心性本自具足,就能够将心与信合而为一,无有退转。

  德山宣鉴禅师未参禅以前,虽然对金刚经有所深入,却未能通达,因此初初听闻禅宗顿悟法门之际,认为与佛陀本怀有所违背,便动身前往参访龙潭崇信禅师,以明究竟。一天深夜,德山禅师侍立在崇信禅师身旁,崇信禅师点了一盏纸灯交给德山禅师,并吩咐他退下休息。正当德山禅师伸手接灯时,崇信禅师吹熄了纸灯。德山禅师当下彻悟心性,并说道:“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此后,德山禅师成为一代禅宗巨擘,并以棒打等机峻的手法,接引学人明心见性而名震千古。虽然,德山禅师曾经对禅法有所疑惑质疑,一旦识自本心,便无滞碍,这才是真正的深信。

  佛法是实证的智慧,必须具备大愿大行,志坚力行,方能圆满佛果。而正信与深信,正是入道的阶基,万行的根本。后世学人如我们,能不好好地检视自己对佛法的信心吗?

 
 
 
前五篇文章

禅林衲子心: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 和解源自慈悲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 无惧于生死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 三世一毛端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 从相对论看法界无尽缘起

 

后五篇文章

禅林衲子心:受戒日记二则

禅林衲子心:大意失荆州

禅林衲子心:自信与自性

禅林衲子心:择友之道

禅林衲子心:戒的精神与意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