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2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2讲

 

  《广论奢摩他32》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5-02

  闻法动机

  首先思惟要圆满达成一切众生的事情之故,因此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得到圆满的佛果,就得到圆满的佛果而言,应该是从开始的依止善知识这个段落的证悟产生,地道功德的证悟逐渐的产生,要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之后才能成就佛果,应该是这个样子。

  从最初依止善知识的证悟产生,逐渐的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一直到无学道,这中间地道功德的产生,这个证悟大大小小不管是如何,全部都是要靠上座的实修,下座的实修。靠着这个实修,而能够产生证悟的。这其中当然以上座的实修最为主要。就上座的实修而言,加行、正行、结行三个段落之中,又以正行做为主体,是主要的部分。

  当我们在进行正行实修的时候,主要是安住修跟思择修两种类型,这其中应该以住择双运(安住跟思择)的方式来做实修的。就像我们前面所谈到的,住择双运实修,至尊大主就是在安止跟胜观这个部分,在这个阶段、这个段落里面,细而微细,详细做了解释,因此就我们止观这部分的实修而言,应当根据这个段落,好好的做闻思,了解他实修的方式,把这个段落的开示当作典范。

  一般来讲,止跟观的解释是放在《广论》的后面,不过实际上正式实修的时候,却是要把这个拿来做实修当作典范。如果要把这个当作典范来实修的话,要听闻思惟才能够了解它实修的方式,因此之故,从依止善知识到有学双运之间的证悟,都是要靠上座跟下座的实修。

  上座的实修之中,以正行的实修为主,正行的实修又是住择双运的实修,透过这个闻思,希望住择双运的实修,我能够容易达成,证悟也能够容易得到,迅速的成就佛果,能够圆满的利益众生,把这个当作是我的目标,产生这个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复习

  我们所进行到的段落,现在的目标当然是产生正式安止的证悟,合乎资格的、正式安止的证悟要产生。现在的目标不仅仅只是一般的安住修,是希望能够产生一个很纯正、很纯粹的安止。正式安止产生的前面,要靠住心、九类的住心、九种住心的类型,这是九住心。在九种类型住心的前面,还要再得到一个无过失的等持。因此在至尊大主的书里面,这一个段落大纲,就是先无过失的等持发生之理,其次是住心的次第如何,分成这两项。

  这两项里面,我们进行到第一个项目,就是无过失的等持如何引发出来这个段落。这个段落里面要谈到三项,就大纲而言,就是专注在所缘上面。专注于所缘的前面应该怎么做?正在专注在所缘上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已经专注在所缘上要怎么做?前面中间跟后面三项,这三项里面,我们现在进行到专一、一心专注在所缘上的时候应该要怎么做?这个是要讨论,有了所缘的对境之后,我要怎么去专注,如何一心能够专注在上面。专注在所缘的对境上面的时候,因为专注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就会引发出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是这个目标的。

  如何专注的前面,当然要先选择一个所缘,要辨明以什么所缘为最好,这个前面要做一个解释说明,把这个解释说明了解之后,已经确定了要缘取什么所缘,接下来就是我怎么样一心可以专住在所缘上面,一心专住在所缘上面的意思,是指要具足两个特色、在两个条件齐备之下,来安住在所缘上面,这个是具有力量的明分,在具有力量的明分之下,还能够拥有住分。就是心要能够专一、能够安住在所缘的上面,专注的时候,内心还能够具有力量的明晰的程度,如果能够这样做到的话,逐渐逐渐慢慢就会产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我们现在就进行到这个段落。

  前面谈到无过失的等持要产生的时候,它必须具足两个特色,就是具有力量的明分,还有安住部分的住分,这两个条件都要齐备的。在这两个条件上面,会遇到的阻碍,它的阻碍力量、阻碍的情况就要分成两个了,为什么阻碍会有两个?因为无过失的等持,它必须齐备的条件就有两个,因此假设这两个不齐备的话,就形成阻碍了,阻碍就是导致这两个条件不能够齐备,所以阻碍就有两个,一个就是具有力量的明分要产生的话,怎么会挡住让它不能够产生呢?沉没!沉下去。第二个是安住的部分要产生的话,什么会导致它不会产生?就是掉举。

  无过失的等持如果要产生的话,它会遇到的两个阻碍就是沉跟掉这两个项目,在禅修的时候,要针对这两个项目来运用对治,把这两个克服,这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要运用对治法门去对付这两项,为什么非常重要呢?因为无过失的等持本身要具备两个条件,造成这两个条件不能够齐备,就是沉跟掉这两件事情,所以运用对治法门去把这两个阻碍消灭掉就变成非常重要了。

  逆缘沉的部分,它还有很多种类型,有粗分跟细分,粗分的里面有多种类型,细分的里面也有许多的类型。掉举的部分,也分很多的类型,粗分跟细分,粗分的里面有多种类型,细分的里面也有许多的类型。所以要把这一切粗细各种类型,全部都要完全消灭掉,消灭的时候,要慢慢的逐渐把它消灭掉,当这一切粗细的类型全部都完全消灭掉的时候,这两个特色,有一个明分跟无忘的住分,这两个项目、两个特色,就会变成十全十美,就非常圆满了。

  在无过失的等持产生的时候,要具足的这两个特色:有力明分跟无忘念的住分,这个部分已经变成圆满了,已经完全齐备了,假设不能够到达这个程度的时候,就算有力的明分(具力明分)已经有了,但是力量还不够;住分有了,但是力量也不够。那就是说还显得非常的薄弱,还是非常的衰弱,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能够把前面的那些逆缘的毛病,沉跟掉这些逆缘的毛病,不能够完全消灭掉,还没有达成。

  要把这些阻碍的部分完全消灭掉,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那么容易的,这一个部分,不是只有在现在无过失的等持产生的这个段落才做说明的,因为现在无过失的等持之所以去讨论它,现在的这个段落它的目标是朝向后面,要谈到正式的安止要产生;正式的安止产生的话,前面还要先得到九住心;九类住心要得到的话,前面还要产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按照顺序来讲,有这一个次第存在的。

  所以在无过失的等持谈到的是把它当作是初级的阶段,无过失的等持还处于初级呢!初级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不仅仅要具足两个特色:有力的明分跟无忘的住分。这样子还不算圆满,就是具足这两个特色的情况之下,要把这两个特色遇到的逆缘,粗分跟细分的部分,很多很多的部分,全部都毫无剩余,完全消灭掉,所齐备的这两个特色,就算十全十美,就非常好了。

  至尊大主谈到,关于逆缘的部分,逆缘如何灭除之理,现在不做说明,以后才要做说明。这个部分,刚刚我们的解释应该可以了解了,举例而言,当了空慧在内心产生的时后,是不是已经把谛执(谛实执着)完全灭掉呢?当然没有!事先前面,内心一定要先产生了空慧,当内心了空慧产生的时后,有没有把它的反面,逆缘的那个部分:谛执,彻底完全消灭掉呢?当然没有!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产生一个正式的安止,安止产生的前面,要先得到九住心,九住心产生的前面,要先有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所以无过失的等持,只能算初级,最初、初级的一个能力而已。

  无过失的等持,它要具足两种特色,当这两种特色产生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无过失的等持了,它有没有具足两种特色呢?当然有两种特色。这两种特色的反面是沉跟掉这二者,当无过失的等持具足这两种特色的时后,有没有办法把这个逆缘转变,沉跟掉这个部分,完全全部消灭掉呢?当然没有!当具足这两种特色的无过失的等持得到的时候,才要开始去把逆缘的部分把它消灭掉,所以把逆缘消灭掉这个部分而言,具足两种特色的时候才要开始的。

  同样的道理,了空慧也是这个样子,当了空慧产生的时后,有没有把逆缘这个谛执、阻碍的谛执完全消灭掉呢?没有嘛!要把谛执消灭掉,是现在才刚要开始呢!了空慧,就算未入道者内心也有了空慧,这个时候了空慧有了,但是谛执都还没有消灭掉呀!后面还要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到地道的证悟,逐渐逐渐的产生,在中间不断的实修,逐渐逐渐的把谛执慢慢的消灭掉,在中间都要串习了空慧,让了空慧的威力非常的强大。

  一样的道理,就了空慧而言,未入道者也有,不过这时候的了空慧威力不怎么样,威力都还不算是圆满的。现在的道理一模一样,我们现在谈到的是初级阶段的无过失的等持,这个无过失的等持要具足两种特色,就算是无过失的等持了,就是要具足有力量的明分还要具有住分。

  就算是具足这两种特色的话,这个无过失的等持威力也都还不够,威力都还不算是十全十美,虽然它仍然拥有这两种特色,不过它的能力还不到达十全十美,威力还不够。

  在无过失的等持产生的这个段落里面,就它的逆缘:沉跟掉这二者,把它消灭掉而言,其实还不太具足威力。沉跟掉这二者,要逐渐逐渐具有威力,把它消灭掉,主要应该是住心九次第,在九住心那个段落的内容里面才要讨论到,逐渐逐渐在那个段落里面,会把沉掉这些逆缘把它消灭掉的。

  我们现在所需要了解的,需要知道的是什么呢?现在重点不是放在如何把沉掉消灭掉,这个不是实修的主要内容,现在这个时候实修的主要内容,在无过失的等持产生的这个部分,最主要实修的内容重点,应该是放在所缘的对境,我的心如何能够专一安住在上面,形成这个等持,这个才是主要的部分,所以消灭逆缘这个部分而言,不是这个段落的目标,不是主要的目标,现在这个段落,应该是以顺缘为主,而不是去排除逆缘为主,不是的。

  顺缘就是专一安住的等持,应当以这个最为主要,360页第四行谈到了,「沉掉乃是修止之违缘,违缘及破除之方法皆于下说,」后面才要讲,沉没跟掉举是修止主要的逆缘,不过方法后面才要讲,为什么后面才要讲,因为现在不是主要,现在主要是干什么呢?「故此当说」,「此」就是现在这个段落无过失的等持,现在这个段落想要说明的,我们要学习的应该是修安止的顺缘,这个(破沉掉)不是修安止的顺缘是引生无过失的三摩地,现在重点要放在这里。

  这个地方有一点要把它区分清楚,要生出无过失的等持这个段落里面,无过失的等持要具足两个特色,这两个特色所会遇到的逆缘,是沉没跟掉举这两项。当然是希望把沉没跟掉举这两项把它灭掉,不过在现在这个段落,这个不是主要的目标,主要的目标应该是顺缘的部分,就是成就一个等持,应当以这个当做重点。

  (这一段仁波切中文补充):你们这样清楚吗?模模糊糊的?那可以吗?要了解空性,要!要不要对治谛执?要!还没有到这阶段,这个有冲突吗?没有吧?是一样道理。

  大家对于前面所谈到的区分也明白了解了,现在重点应该放在引生无过失的等持,无过失的等持当作是安止的顺缘,就是如何产生一个安止,顺缘的部分是引生无过失的等持,「故此当说修止顺缘引生三摩地之理。」就是要产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三摩地就是等持。

  「此中三摩地者,」等持的意思是指什么呢?「谓心专住所缘,」一心专注在所缘上面,这是第一个条件。「复须于所缘相续而住。」而且对于这个专注还要持续而安住,不是说安住之后就没有了,还要持续下去,要能达到这个样子,不是只有安住在上面。「此须二种方便,一于根本所缘令心不散,」因此之故,所谓的等持,要齐备这个情况,要齐备这一个特色的,首先内心对于根本所缘这个部分,要能够不涣散的能够安住在上面,这个方法一定要有,才能够专注在所缘上面,这第一个。「二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之后,现在我的心有散乱没有散乱?将来会不会形成散乱,会还是不会呢?这个分析的力量,第二个。这两个一定要有,当这两个条件齐备的时候,具足两个特色的无过失的等持就可以得到了。

  首先,就是要让心能够专一安住在所缘的对象上面,这个方法要有。第二个要齐备的方法就是心安住之后,还要继续的安住下去,这个方法也要有。「初即正念次是正知」这两个方法就是忆念跟正知,就能够达成了,所以这两个方法就非常的重要了。

  「如《庄严经论释》云:『念与正知是能安住,一于所缘令心不散,二心散已能正了知。』」

  支持的论据,引经据典来做一个支持的说明,就是用了《经庄严论》里面的内容,《经庄严论》里面的内容就是要说明,经文里面要讲的,就是忆念跟正知,这二者非常的重要,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靠着忆念跟正知,才能够引发、能够产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所以它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但是这两项里面,忆念跟正知非常重要,以何者为主呢?以忆念最为主要了。所以接下来在经庄严论的经文引用完毕之后,后面就要谈到,「若失正念忘缘而散,」如果念力,忆念的力量丢掉的话,就会忘掉所缘取的对境,因此心思就会形成涣散。「于此无间弃失所缘,故明记所缘念为根本。」心思涣散之后,「无间」就是立刻,立刻所缘取的对境丢掉了。所以不能够忘失所缘,不会忘记所缘,心都安住在所缘上面,不忘记,不会把它丢掉,主要就是靠忆念的力量。

  后面要解释忆念跟正知,这二者有什么差别。总而言之,忆念的意思,是指对忆念的内容,并不是指对境的明晰不明晰,这个并不是一个重点。就对境而言,粗略粗略大致大致,粗略粗略出现。但是忆念的意思,是指有境心识本身抓住对境的时候,要很有力量去把它抓住。所以就是有境的心识本身,去执取所缘对境的时候,或者说去抓住所缘对境的时候,这个心是有力量去把对境抓住的。

  「由此正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谓如前说明观所缘。若能现起最下行相,」

  所以当内心抓住对境的时候,是有力量的,有威力,有力量的,紧紧有能力,有力量把它抓住,这种情况之下,称之为「令心坚持,令心策举,即此而住莫新思择」「令心坚持」就称之为忆念,就是心能够很坚固的抓住在对境上面。「令心策举」就是心很振奋的去抓住对象,没有说力量很薄弱,不是这个样子。

  所以这种心能够很坚固的去抓住所缘,而且抓住的时候,心还是很振奋,不会丢掉它的力量,这种情况称之为忆念,这是把忆念的意思做一个解释说明。我们上次就讲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很重要,所以做一个复习。现在才要进到后面的内容,这是接着后面的内容。

  正讲

  因此之故,前面解释了忆念的重要性之后,要把忆念做一个解释,称之为念,「念」要引用无着的经文来做说明,「如《集论》云:『云何为念,于串习事,心不忘为相,不散为业。』」「云何为念」,就是什么叫做念,它的定义、界定是什么?「于串习事」,事是事物、万事万物,于串习的事物,「心不忘为行相,不散为业。」

  「此说具足三种差别,一.所缘境之差别,」第一个是所缘对境之差别,这是第一项,依着所缘对境的差别。再过来,第二个是「行相差别」(在倒数第一行),这是第二个差别。第三个是作用力的差别「作业差别」(361页第三行)。

  在引用的经文里面,无著菩萨所写的《集论》里面的经文,实际上后面至尊大主所做的解释,要把它分成三个差别,就是念本身要具足三个条件,三个特色:一个是所缘对境是什么内容?一个是它的行相是什么内容?一个是它作用力是什么内容?如果从这三个段落来区分的话,要看一下《集论》里面的经文讲的,「于串习事」,这讲的是所缘境的差别,「心不忘为相」,讲的是行相的差别,「不散为业」讲的是作用力的差别。要把这三项,我们配合在一起来详细说明的话,就会了解的。

  三种差别的第一个,是所缘对境的差别,所缘对境的差别是指所缘的对境应该是什么?这里面谈到「先未习境,念则不生,故说于串习事,」串习应当是前面已经熟悉的对境,假设前面没有串习,没有熟悉的对境的话,那忆念就不可能产生,这不能形成忆念的。所以应该是前面已经串习过的,《集论》里面所谈到的,已经串习过的,已经熟悉过的事物了。这就是《集论》里面经文讲的「故说于串习事」是指《集论》里面的句子。

  《集论》里面谈到「于串习事」就是对于已经熟悉的事物,这对于已经熟悉的事物指的是,「此中」在我们现在这个段落讲的话,「即令现起」现起,要出现。「先所决定所缘之相。」前面已经决定了所缘的对境。它的「行相差别者,」它的行相要在我的内心产生出现、现起,就是出现了。这我们前面谈到过了,修安止的时候,前面的阶段要先决定,我到底要缘哪一个对象?是什么样子的佛像?什么形像?前面都要先做一个决定。已经决定完毕了之后,就把决定的对象,当做我所缘的对境,不要再改变了。

  前面已经仔细思惟,决定过的那一尊佛像,要祂的形像当做所缘的对境,之后继续的在我的内心里面出现,这称之为「先前所决定的」。这个对境是我们修安止的所缘,前面已经仔细思惟过了,已经决定了,就是已经决定的形象,我要去缘取它,然后让这个形象在我的内心里面出现,所以是前面已经习惯、串习过的事物。这是第一项,所缘对境的差别。

  其次是行相方面的差别,或者说是执取方式的差别,这个上次我们也谈到过了,谈到行相的时候,都是指有境,谈到执取的方式而言,都是指有境,对于对境而言,有境本身去执取对境的时候,他是用什么方式去执取它,所以执取的方式讲的都是有境,行相讲的都是有境。

  上次我们有举这么一个例子,执取的对境,譬如说声音,有境本身去执取声音的时候,可以执取对境做为「它是恒常」,就是心里面声音是恒常,这是一种;也可以执取为「它是无常」。对境都是一样的,都是声音,不管你把他认为恒常也好,无常也好,对境都是声音,不过执取的方式不一样。

  有境的心识本身,去执取声音,执取的方式是什么呢?把它执取为「它是恒常」,这是一种执取的方式。那有一种人,一个心识去执取声音,不过把它执取为「它是无常」。所以对境是声音,把它执取成为恒常,把它执取成为无常,这(行相)就称之为执取的方式,就(不)是思惟的方式。

  思惟的方式不一样、有不相同,对境都是一样、都是声音,可以把它思惟成为是恒常,把它思惟成为是无常,就是执取的方式、思惟的方式有点不太一样。思惟声音是恒常也好,思惟声音是无常也好,这个部分就是行相。所以行相不相同,是指有境的思惟方式并不相同,也可以说是有境去执取对境的时候,它执取的方式并不一样,是这样来讲的。

  现在这个段落谈到,忆念本身去执取所缘的时候,它的行相,或者执取的方式,它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差别在于就我们前面谈到了,譬如说前几天才知道,声音是无常,得到一个新的了解,内心里面执取声音是无常,这样一个思惟的方式、执取的方式。在那个时候是一个新的了解,但是过了明天后天,我再取这个内容的时候,是不是执取前面声音是无常的内容呢?是不是这样子呢?这不能称之为忆念,忆念的意思是指我前面已经了悟了,几天前我已经了悟了,声音是无常,前面已经得到一个新的了解,已经出现过了,几天之后,我再去思惟声音是无常的时候,就忆念而言并不是去思惟了悟到的行相,就是证悟声音是无常,不是这个,而是把声音是无常的部分不忘记它,所以行相是指不忘失、不忘记。

  对于所缘的对境,我没有把它丢掉,把它丢掉忘记,这个称之为行相。(360页倒数第一行)「行相差别者,谓心不忘,即心明记其境,此中谓不忘所缘。」「心明记其境」心明白记住对境,「此中谓不忘所缘」是指不忘所缘的对境,这个称之为它的行相。

  对境声音把它执取为无常,这是最初了知的时候,最初知道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行相,或者称之为执取的方式是什么呢?对境是声音,有境执取对境的方式,执取的行相是无常,“是无常”就称之为有境的行相,或者是它执取的方式。

  现在讲把声音执为是无常,这是最初知道的时候,最初了悟的时候,这是刚开始的时候,可是过了几天,再思惟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会不会又有一个新的了悟,啊,声音真的是无常,声音是无常啊!会不会再有一个新的了悟呢,不是嘛,因为前面几天前早就已经知道了。所以几天之后,再去思惟这件事情的时候,那不可能说是一个新的了悟了,前面早就已经知道了。几天之后,再去思惟这件事情的时候,就称之为忆念了。

  忆念的意思就是指对前面已经知道的事情,不要忘记它,还记得它,没有忘记还记得,这就称之为忆念的行相。这个时候忆念本身去执取对境的时候,不可能说是无常,因为前面早就已经知道了。不会说再过几天又新知道,那不可能嘛。所以忆念的意思就是指过了几天之后,对前面已经知道的那个部分不忘记它,所以不忘记,就是忆念本身它的执取的方式。所以这个时候,当忆念的去执取对境,不会再是一个新的了知了。不会说新的认知,说声音是无常,这种新的认知,不能称之为忆念,因为前面早就已经知道了。

  所以对于执取声音是恒常也好,无常也好,那个时候是新的了知,最初的了知,过了几天之后,不会再这种新的了知了,是把前面已经知道的部分,不忘记它,还能够记住它,所以不忘失,能够把它记住,这就是忆念的执取方式,它的行相,可见是不一样的。

  就忆念而言,类型也分成非常多种,我们现在谈到的是在进行观修安止的时候,所要依靠的忆念。平常我们都谈到要忆念跟正知,这主要是谈到身口心三门的行为,一定要靠忆念跟正知的力量,好好去防护它,好好的保护我的身口心三门不要造作恶业,要守护戒律。

  所以不是只有在禅修的时候才需要,而是下座的时候,下了禅座之后走到外面去,来来往往,跟人碰面的时候,跟人物交接来往的时候,身口心三门的行为,我要有忆念跟正知,去防护我的身口心三门不要造作恶业,要好好的守护戒律,都有谈到这样一个内容。

  忆念本身而言,念力在上座也谈到一次,在下座也谈到它,可见它类型就不太一样了,很多种类型了,《入菩萨行论》第五品里面详细说明了忆念跟正知,解释的非常多,那就表示忆念跟正知,实在是非常重要。第五品里面谈到,假设不好好依止忆念跟正知的话,不能够保护自己的身口心三门,三学(戒定慧)大概就不能够学好,我们详细讨论过了。

  第五品所讲到的忆念,跟我们现在上座禅修安止的时候所谈到的忆念,显然不太相同,这一点一定要了解的。忆念要具备这三个特色,主要差别在哪里呢?应当是在执取的方式,那个段落有所不相同,执取的方式是不忘失、不忘记,做为它的行相,忆念的行相是不忘记。但不忘记这个部分,应当有很多的类型,就忆念而言,当然也有很多种,凡是忆念一定要具足这三种特色,三种特色里面的第二项,不忘记做为它的行相,这个部分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因此忆念就分成好几种,现在就要把这个疑问给它厘清楚。

  361页谈到「言不忘者,」为什么特别谈到不忘记做为行相这个项目呢?就是因为从这个地方分成好几种类型,「言不忘者,非因它问或自思察,仅能记忆师所教示所缘如此,」仅能记忆上师所开示,所缘想的内容,是这样子,「是须令心安住所缘,相续明记无少散动,」持续的记住,无少散乱,才是这里谈到的不忘记,所以这里谈到的不忘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我们一般谈到没有忘记,是指别人问我的时候,我想起来,马上给他做一个回答。或者说自己过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想一想,又想起来了,欸,我没有忘记啊,我们都这样子讲。所以别人问了,马上可以回答,就说我没有忘记了。或者说过几个礼拜,把自己读过的内容,上师所开示的内容,内心想一想,又想起来了,噫,我没有忘记啊。我们都会这样子讲没有忘记,所以没有忘记,是这个意思了。

  这个是指粗分的没有忘记,粗分的没有忘记,是我们在守护学处那个时候所谈到的,对自己的身口心三门,要靠忆念的力量,还有正知,这个是指要经常的忆念,不要忘记上师所开示的内容,书本里面所谈到的内容,如何去防护自己身口心三门不要造作恶业,这些内容我都没有忘记它。上师开示,书本里面开示,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讲了很多,我全部把它记起来,别人问,我马上可以回答。过了一个月、两个月之后,我想一想,也想起来了,可以说我没有忘记。

  可见这一个没有忘记,其实它的类型很多,不过前面所谈到的那种类型,却不是这里谈到的类型,这里谈到「言不忘者,」「非」就是我们刚刚前面谈到的,上师讲的内容,书本里面所讲的内容,一个月、两个月之后,我心里想一想,马上想起来,别人问我,能够马上回答,我都没有忘记,这不是现在我们所讲的内容,我们这里谈到没有忘记,应该是「是须」怎么样、怎么样,这才是这个段落所谈到的没有忘记。

  我们现在所谈到的不是只有前面谈到的这个样子,不是说自己想起来,别人问我就可以马上回答,这就称之为不忘记了,现在的不忘记不是这个意思,现在的不忘记是「令心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而且持续的安住,没有稍微的散乱」,这个是指心要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心要绑在所缘的对境上面。譬如说像这个狗,有一根绳子把它绑住,狗就不能离开了,因为它被绑住了嘛。

  所以心要整个绑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心要绑在所缘的对境上面,还要整个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内心的力量完整的、整个的,全部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这个跟前面的不忘记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自己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后想起来课本里面的内容,欸,我没有忘记,我还记得;或者是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后别人来问,我马上可以回答,因为我没有忘记嘛。这中间有没有忘失,心有没有离开对境呢?当然有!心散乱掉了嘛!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回想起来,这中间我的心需不需要整个全部放在对境上面,完全都没有散乱?不需要!我只要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之后我回想它一次,想起来,我就可以说我没有忘记了。

  一个礼拜之后有人问我,我马上可以回答,我就可以说我没有忘记了,是不是?这中间需不需要我的心整个全部放在对境上面,丝毫的散乱都没有呢?不需要嘛!我可以回想起来就可以了。过了两三个礼拜,别人问我,我可以回答就可以了,我就可以说不忘记了。

  现在这里不是这个样子,是心整个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面,而且内心的力量,全部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面,完全没有散乱发生,「能生散乱其念便失,」如果说内心散乱的话,那忆念就不存在了。上次讲的内容,一个礼拜之后我还可以想起来,这中间我心的力量,不需要完全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但现在这里不是,现在是内心的力量,要全部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而且无稍散乱,一点散乱都没有发生过,假设内心有一点点散乱产生的话,这个忆念就不存在了。可见这里谈到的忆念,跟前面谈到的别人问我,我能够想起来,那个忆念就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谈到的忆念(不忘记),是细分的部分,如果不是这样,是粗分的行相的话,就算是对于所缘的对境,内心已经散乱掉的话,也不能说他是忘记嘛,对不对?也不能说他念力已经消失,也不会这样子讲。可是我们现在这里谈到的忆念,假设对于所缘的对境,「能生散乱其念便失」,散乱如果产生的话,就称之为忘记了,忆念就不存在了,可见这两者有差别的。

  忆念要具足三个特色里面的第二个特色,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就不忘记而言,它可以分成许多不同情形的。这个地方所谈到的不忘记,前面所解释过了,它应该是比较细分的,没有产生散乱的。只要散乱的话,忆念就已经不存在了,这样一个(不忘记)忆念,我如何能够产生,怎么去使它继续维持下去,怎么使它出现的呢?底下就要讲了,「故」因此之故,这样子的一个不忘记,不忘失的行相,如何能够有呢?现在讲它的关键了,「故于所缘安住心已,」首先心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面,「所缘安住心」是心已经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面,心已经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面之后,「须起是念」内心就要产生这么一个想法,「已住所缘,」心已放在所缘上面了,「次不更起重新观察,」后面不再去重新进行其他的思惟了,「相续将护此心势力,」就是已经放在对境上面这一个心,我继续把它维持下去,让它的威力继续维持下去,这称之为念,「是修念心最切要处。」这个是修念心的最重要的一个关键了。

  因此之故,前面谈到的不忘记,它具有这些特色,我怎么样子能够让念心产生,继续维持下去呢?首先,我们前面已经讲了,要先选择一个所缘,这所缘的对象全部都已经决定了之后,心要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面,当心最初已经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面的时候,不能称之为念,因为是心最初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面,从第二剎那开始,就称之为念。

  内心已经放在所缘对象上面之后,内心就要想,我已经放在所缘对象上面了,不要再去分析别的对境,不要再产生其它的念头,就是放在所缘对象上面的心本身,我继续让它安放的威力,继续的持续下去,不要再出现其它的念头,这样让它持续下去,让内心放在对境上的力量,继续的维持下去,从第二剎那开始就称之为忆念,能够这样子做到的话,是修忆念一个重要的关键了。

  两个特色已经讲解完毕,差别就是它的特色了。现在讲第三个特色,作业的差别,作业就是它作用力的差别,「作业差别者,谓从所缘心不于散,如是调心令住所缘。」作业的差别,是指它的作用力,作用力是指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如果内心有这种忆念的话,它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它有什么能力,能够发挥什么作用,这称之为它作用力的差别。

  如果说我们的内心,有忆念的力量存在的话,那就能够阻挡住我们的内心散乱到别的对境去,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有了忆念的力量之故,内心就能够达成不散乱,达成不散乱从何而来,就是忆念本身有这种功效存在,所以这把它称之为忆念的作用力,它的功效,它的作用力。就是我的内心如果有忆念存在的话,那心就不会散乱了。

  可见我们谈到忆念的话,前面谈到的,要防护我的身口心三门不要造做恶行,那时候靠忆念跟正知。现在谈到的忆念,显然跟前面那个忆念不一样了,这应该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忆念,就是这里所谈到的忆念,它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忆念,这个特别的忆念,它的作用力,它的功效作用力,是让我的内心不会陷入散乱之中,具有这种作用力存在。

  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忆念,它的特别性就在于第二个特色讲的不一样,就是前面谈到的「言不忘者」,这第二个特色不忘记的部分,分成好几个类型,有不同的类型。那个地方谈到的特色不一样之故,我们现在所谈到的忆念本身,它如果拥有这个特别的忆念的话,就能够防止我们的内心陷入散乱之中,所以作用力就是让我的内心不会散乱。

  具足三个特色的忆念,主要的部分在执取的方式,一般谈到执取的方式是不要忘记,现在谈到的这个地方是一个特色的不要忘记,在不要忘记之中几种类型里面,这是比较特色的一种类型。

  具足这三种特色,其中主要的是第二个部分有所差别,如此具足这三个特色的忆念,靠着这个力量,把我的内心放在所缘上面,那就能够调伏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如是调心令住所缘。」这是如是安住所缘而调心,如果把我们的心安放在所缘上面的话,内心慢慢就调伏了。所以心放在所缘上面,可以让内心调伏,或者说以忆念来调伏内心,这两句话意思都是一样的。要嘛心好好放在所缘上面,心会逐渐调伏;要嘛以忆念的力量,忆念没有忘失所缘的对象,忆念也能够让我们的内心调伏,这个都是调伏内心的一种方式。

  这一个部分要做一个比喻,就好像疯狂的大象一样,这疯狂的大象要用坚固的绳索,把它绑在大树的上面,还要用铁钩去打它,让它不要到处乱跑,后面讲的就是这个比喻,我们看这个比喻就了解了,「如调象喻,」以前的驯象师,他调伏大象的时候,怎么去调伏它呢?「譬如于一坚牢树柱」(树或者是柱子)「以多坚索系其狂象,」以多坚固的绳索来绑住这头狂象,「次调象师令如教行,」怎么教导它,牠就怎么做,「若行者善,若不行者,即以利钩数数治罚而令调伏。如是心如未调之象,以正念索缚于前说所缘坚柱,若不住者,以正知钩治罚调伏渐自在转。」这意思是指我们调伏大象的时候,要有一个大柱子或者大树,象要绑在上面,绑在上面当然要用很多条坚硬的绳子去绑它,因为疯狂的大象力气很大,绑住大象的绳索,就是我们这里所谈到忆念的力量,疯狂的大象,就是我们的内心,疯狂的意思是指大象还没调伏。

  我们的内心,还没有调伏,就是我不能去控制我的内心,但是内心控制了我,这个不行。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要能够去控制我的内心,要变成我对「内心的我」是一个自主者,要能够去控制我的内心,而不是我受到内心的控制。所以调伏我的内心,就是我能够去控制我的内心,这个就称之为调伏内心。

  《入行论》第五品里面也谈到,将我们的内心比喻为大象,因为内心没有调伏,我们现在的内心都没有调伏,没有调伏的内心就好像疯狂的大象一样。不仅如此,比疯狂的大象还要更加危险,就疯狂的大象而言,当然非常危险,在动物之中,大象的身体非常大,它力气也非常强大,那牠又疯狂了,当然就非常危险,也会杀人,也会毁掉房子,也会把大树毁坏掉,农田都破坏掉,这危险非常大。

  没有调伏的内心跟这一样,也是非常的危险,因为会将我们内心的安乐,慈心、爱心、内心的宁静、善良的心等等,这一切全部都会被破坏掉,被一个没有调伏的内心破坏掉。所以没有调伏的内心,就像疯狂的大象一样的,《入行论》第五品里面用了这一个比喻。

  第五品里面谈到,调伏的内心之外,没有其它的净戒行,就是指调伏的内心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实修,主要的实修,就是调伏内心。密勒日巴也谈到,在密勒日巴的歌集里,《证道歌》里面有谈到戒律,调伏就是戒律,调伏的法我不知道,但是调伏内心我就知道了,这讲的是我们的实修,主要内容应当是调伏内心,这才是最重要的。那就表示我们的内心,现在还没有调伏,没有调伏的情况,就像疯狂的大象一样,这就表示它非常的危险。

  没有调伏的内心,也是不好的,它的过失、毛病要先了解一下,没有调伏的内心,表示它内心很多心所就在贪念、瞋恨、愚痴、傲慢、爱我执、还有我执等等,这些都是没有调伏的内心,在那个情况之下,这些心所都会出现的,当这些心所出现的时候,不要追逐着它而去,逐着它而去的话,这种内心,就是没有调伏的内心,就好像疯狂的大象一样。知道这是不好的,就要调伏它,调伏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忆念跟正知,要靠忆念跟正知去调伏内心。

  后面要讲支持的经文,就是来源出处,前面这种说法当然有它的来源出处的,后面也要讲到来源出处的部分,比喻跟意义要配合在一起,前面谈到调伏大象,要用柱子,要用绳索,要用铁钩等等,它的意义是什么?有来源出处,都有谈到的,《中观心论》也讲了,《修次中编》也讲了。

  《中观心论》里面谈到,内心像大象一样不正行,没有办法正确的去行为,当以正念的绳索,缚在所缘对境的柱子上面,之后以胜慧的钩子逐渐的去调伏它,这《中观心论》里面讲到的「如《中观心论》云:意象不正行,当以正念索,缚所缘坚柱,慧钩渐调伏。」这里面谈到的,都是比喻跟它的意义配合在一起讲

  「《修次中编》亦云:用念知索,于所缘树,系意狂象。」。

  《修次中编》里面谈到,用忆念跟正知作为绳索,所缘当做是大树,把心意像狂象一样把它绑住,这个又谈到了,这都是比喻跟意义一起配合说明。「前论说正知如钩,后论说如索亦不相违,正能令心于所缘境相续住者是明记念,」但是有一点点的不太一样,调伏内心用忆念可以去绑住内心,可以去调伏它,成立的根据在哪里呢?《中观心论》里面也讲过了,《修次中编》里面也都曾经讨论过了。

  不过有多出了一点,就是《修次中编》谈到的,用忆念跟正知,前面《中观心论》里面只有谈到以忆念的绳索去绑住它,但是后面的《修次中编》里面却谈到,以忆念跟正知的绳索去绑住它,多了一个正知,所以这两个前后不太一样,后面就要做一个解释,倒数第五行谈到「正知间接亦能令心安住所缘,」虽然前面《中观心论》只有讲忆念,但是《修次中编》讲了忆念,又讲了正知,来缚(绑)住我们的内心,那就有疑问了,前面只有讲忆念,为什么后面讲了忆念又正知呢?要做一个解释说明,正知也是能够透过间接的方式,绑住我们的内心,把内心绑在所缘的对境上面,所以又要做一个补充说明了,我们今天就讲述到此。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3讲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五十一讲(第9品)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此岸彼岸就是一个转念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放下自利就能感动一切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了了分明、如如不动

 

后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1讲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成就的根本条件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特意来度化你的佛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众生修道得道才是佛舍利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请求自性佛不入涅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