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1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1讲

 

  《广论奢摩他31》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4-25

  今日从科判的角度来进行复习,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菩萨的修行主要是后二波罗多,禅定度及般若度。最后主要学习的也是此二度,不过不代表我们开始学习不能够学此二度,不管行者是菩萨或是修行者是下士夫也好,中士夫也好,对于止观的修行皆是非常重要。因此我们不能误解,特于后波罗蜜多,刚开始不可以修止观之意;譬如菩萨修行时,刚开始是依次第修布施度、持戒度等,但不表示止观刚开始不能够学习。

  我们从宗大师第一与第二科判看得出来修习止观之胜利。显示此二摄一切定,一切定指我们在打座禅修时,有不同的修行方式。例如说各种的闭关、各种的成就,譬如修密续或本尊的修行,生起及圆满次第的证悟等等。显教里有六神通,修很多种不同的禅,因此要对一切定有如此的理解。以精进的修行者而言,整个修行禅定的过程,都涵盖在止观里面,也可以说是一种随顺止观。

  第一个修习止观之胜利:一切的功德不管是下士道、中士道、连依止善知识都是依靠修习随顺止观而来。因此修习止观能够生起一切的证悟与证量,所以对一位菩萨而言,祂要生起布施度、菩提心的证量。还未到禅定度、智慧度之前,也需靠修习止观,所以菩萨行者,一开始修行也修习止观。菩提心的证量也靠修习止观的证量,而下士夫、中士夫心中要有一些证量,也需修习止观。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听时不可误解,意思是最后重要是它,刚开始也要修,后面非常重要,但不是后面才要修之意。这点要区分清楚;止观自性、理须双修。次第决定、各别学法共六个科判。就以胜利的部份先修习止观后面才有胜利。最初不是真正具有止观的证悟,而是修随顺止观之意;宗大师主要以解深密经为主。

  (我中文好一点的话、我不会那么辛苦。仁波切笑得好开心)

  引完《修信大乘经》之后,无散乱心,谓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正思法义、谓妙观慧就是本身心一境性,然后我们的观是什么样的一种慧呢?正思法义谓毗钵舍那品妙观察慧,正思法义之后宗大师有一个成立,用这个道理成立,成立什么呢?「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观思择而修及于所缘心一境性」。所缘上面不可跑乱掉,所缘要对的是止的作用,止不可以让心放在对境上面,让心乱跑(心不可以跑掉)。慧呢?它是在这个上面还更加理解,要先有信心,之后理解才有定解。因此止与观二者本身都是禅定;止与观二者帮助很大,「心一境性」帮助心不可以跑掉、心不可以掉举,不会跑到烦恼上面,而善住境的时候,虽然我们的心住在善的上面,不过心却没有力量。因为我们不懂这个道理、没有感觉,因此用慧去理解这个道理,理解到达了一定程度叫定解。心就会接受、相信它、并且非常喜欢,欢喜接受这样,心就可以改变,所以只有心一境性的话也是没有办法。第一个:心一境性,第二个:对境非烦恼境是清净境,内心很欢喜,可以感觉很欢喜(内心与境一直走)。

  心对境的道理是否可以理解,有无定解、生欢喜,这些若没有慧,是没有办法的。二者很重要的,任何法都靠修习止观而来,大小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因此先了解修习止观之胜利,主要是心一境性及观慧。一切的证量即可生起,缺一都不行,以上是从科判中去理解,止观之胜利;大师从《解深密经》、《修次下编》、《修次中编》引经与论;前面提到要有一切「证量」,是以果的角度来谈。修习止观的重要性,一切的功德皆从此出,有此二者才可生出胜利。而后用此修行的方式、方法来了解止与观。

  所以不管上、下座都很重要,于所缘心一境性与慧,在任一个修行阶段很重要的。心不可与烦恼境相应,靠的是于所缘心一境性与清净境、善境。何时可以使此善境更加深入的理解呢?即是慧!上期提到忆念与察知(正知)(不用正念、这样会与八正道混淆)。念──忆念、所缘心一境性,察知─慧,二者在修行上很重要。(平常我们常用正念正知),心不可离开善境,别忘记要有念力。(于所缘心一境性)不仅不忘,进一步的深入去观察,这就是察知,是有一种慧的作用。虽然不是正式的止与观,不过、用随顺来表达与理解(随顺的范围比较大。)

  正知与正念(忆念)随时随地具有相当重要性的,对于我们修行而言,平时心对境保謢六根(根门),需要有密謢根门的作用,下座时仍需有正知与正念(忆念);此二摄一切定:就以所有修行方法、角度而言,涵盖在止观。此二科判、都是谈修习止观的重要性,二科判目标是一致的。

  接着是第三个科判-止观自性:自性表定义

  宗大师引《解深密经》,来破除支那堪布的见解,修空性并非是无分别,什么都不用想。方法是用毗钵舍那,用胜慧修空性。胜观是慧,要有区分,要想的。宗大师在解释慧时顺便破除支那堪布,不只释迦牟尼佛在《解深密经》讲的清净传承,弥勒菩萨《经庄严论》的解释,无著菩萨的《菩萨地》等等解释是相同。

  我们若想当修行人的话,于所缘心一境性及胜慧都是常重要。第一个先要具足心一境性,修所缘行相,是修所缘?还是修行相?例如:刚才说于所缘心一境性,修行相或者修所缘?定之义是已经了解了,缘已捉到了,心不定会跑掉。第一阶段(对)境有了,第二阶段有境会不会安住在上面,行相的问题。譬如说:一个很爱学习者,学新的一直学新的,新的一进来,旧的便放掉。所缘一直有,行相却没有修。(行相是不可以离开境)有了(对)境,还要有更了解境上的道理,二者关系愈来愈熟悉它,这些称为行相。

  对一位修行者而言,注重所缘心一境性,称为行相,有境心可否安住在清净境上,不断学习,让心一直安住在上面。对有境而言要愈来愈深入去体会,是修行相:从对境中学到之后,有境去培养它,如何培养呢?例如有境包括定力、胜慧、正念(忆念)、正知,要理解胜利及培养才能产生功效,不仅只是停留在理解胜利而已,还要去培养及增长它的作用。

  问题:仁波切!我无法缘在境上面,容易很杂乱,大部份是烦恼的关系。如仁波切前面所说,一直学习新的,却一直放掉旧的,是我们不满足的关系?我们要如何对治它?心可以安在境上稳定,而不杂乱呢?

  回答:首先我们思惟胜利,思惟于所缘心一境的胜利,心一散乱、马上捉回来。要思惟胜利及过患多一点,知道之后会去排斥散乱,多去思惟功德面。

  第三个止观自性(定义):在说明时有他宗主张、如支那和尚、还有其他不同主张,例如有没有明晰?引《经庄严论》、《菩萨地》、《修次中编》、《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明之后,再从有、无明晰的角度来谈。止没有明晰、观的时候有明晰,二者区分的主张,止与观有些区分是错误的。他宗认为:止是心不散乱,没有明晰,即是止;有明析即是观,如此区分是不对。止要有明晰,若没有明晰,就会进入细的昏沈。就止而言、掉举与昏沈要去除,没有去除止未达到,止的境界是需有明晰的,假设没有的话,是在昏沈当中。明晰与慧混在一起,明晰有一点点接近慧的感觉,实际上明晰与慧不同,他宗有这种主张要破除的,主要破除支那和尚及有此主张者。

  第四科判理须双修:为何双修的理由?已达到止没有修观是很可惜的。内心没有将止当成是慧的顺缘。将止当成因、更进一步修观,这样帮助很大。

  未生起止的境界,对空性也还未了解。就缘空性的道理,内心知道最主要是修胜观,但进行的次第太快,还未达到止的境界生起的量。所缘以空性为主的话,是不对的。这样会使心容易散乱,所缘这个心要去观察,虽然想修止,更进一步想修观,次第却不对,修止时不可如此做,生起止的证量,才可以把空性当成所缘而后修行。

  问题:在禅修时很自然会进入了虚空,然后安住在虚空上,自身也会化为虚空,那所缘境还要不要把心拉回来?

  例如心缘佛像的身体变作白的,化为乌有,也化成虚空,化为一体。此时所对的境是已化为乌有还是要将境拉回。

  回答:刚刚法师所提的问题当中,你所认定的空性好像是像虚空的样子,这是一个问题!

  修禅的时候好像跟着感受走的感觉,心好像什么都不想,好像有一种离开了烦恼的境,有一种感受出现,好像都没有什么境。没有想!在这个当中有一种舒服,就认定为轻安。如果是理解成这样的话,回想我们刚刚所提,要有明晰、一定要有!明晰之意是很清楚,不是像睡觉的感觉,先有精神,也要有所缘。不是没有所缘,有一点睡觉的感觉。譬如说:想到佛,要有一种很强烈的信心出现,这时心是很有力量的,禅是如此。不是离开这种力量,修时心的力量很强,刚刚你所说虚空体性是一个是何意呢?

  法师:不是的!我要怎么形容!例如:我缘着一尊释迦牟尼佛,一直安住、缘住祂,在专注的过程,好像会得一种轻安。整个四周变虚空,就只有释迦牟尼佛。

  仁波切:你是跟着感受走了,心已经跑掉了,没有安住在世尊像上。

  法师:我的意思是本来有房子与人,这些没有了只剩我与世尊。

  如果所缘境是释迦牟尼佛,当然心清楚是世尊在心中。所缘境依然存在,可是直觉感觉所缘境也成了虚空了。

  仁波切:所以你用感觉!哈哈哈

  法师:是否把所缘境拉回来。

  仁波切:对!境要回念。

  法师:重复一次。

  仁波切:不是用眼识,是用第六识,心中有第六识。第六识对境当中,是对的;第六识当中不是释迦牟尼佛进来了,在我的心里,不是此意。不对!第六识的对境,释迦牟尼佛,祂在那里?要观想在我的面前,不是在心中,第六识的释迦世尊在那里,是观想在意识的对境面前,才是对的,境是不可离开。不能忘掉,忘掉的话要回念祂,去捉祂。

  法师:重复说明一次声音不清楚。

  仁波切:法师可能没有学习宗大师前面所说,才会有如此情况。这些境不是五根识的境,第六识不可以想佛像,他是活活的释迦牟尼佛在那里,不是释迦牟尼佛佛像在那里,不是的!这是有问题。所以我们第六识要怎么想呢?就是第六识想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活活在那里,是第六识想的。但第六识想的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所以活的释迦牟尼佛是第六识当中一个印象,这个就是把祂当所缘,把它当修止的所缘。

  法师----是否重复说明一次?

  仁波切:刚开始在那里,慢慢的祂跑掉了。刚开始第六识有想,后面好像进来我的心里,跑到别的地方这是不对的,刚开始怎么样想,后面继续想不可以跑掉。

  间题:…….

  仁波切:车祸是吗?一切都是如母有情,回向时祝福一切有情。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2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3讲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五十一讲(第9品)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此岸彼岸就是一个转念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放下自利就能感动一切

 

后五篇文章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成就的根本条件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特意来度化你的佛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众生修道得道才是佛舍利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请求自性佛不入涅槃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要摄受最讨厌众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