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第五节 抉择解脱道之自性(道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第五节 抉择解脱道之自性(道谛)

 

  如上所言,以修三有之过患,于生死中,生起猛利欲求出离。

  《道次第》中,宗大师将修学要领归纳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其中,出离心是中士道的重点,菩提心是上士道的重点,空性见是止观的重点。可以说,整个中士道的修行,就是以生起出离心为起点,以圆满出离心为终点。那什么是出离呢?就是隐入山林,远离尘世吗?出离,首先是一种强烈的意愿,当这种意愿非常迫切时,对世间的贪著自然就会减少。就像你对某地毫无兴趣时,还会为离开而恋恋不舍,徘徊不去吗?我们之所以觉得放不下,无非是对世间还有兴趣,还没有透彻轮回的痛苦本质。

  所以,真切意识到轮回是苦,是生起出离心的根本。《道次第》中,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思惟来完成。我们需要观察轮回的过患,观察烦恼的过患,观察生死的过患。当我们对轮回没有丝毫期待,修行就水到渠成了。之前所说的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正是要帮助我们认识轮回过患。这种认识并不是随便想一想,而是要在内心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即教下所说的胜解行地。当观念真正转变之后,粗的烦恼很快会随之减弱,这是我们需要引起重视的。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总以为无分别的禅修才有实际力用,事实上,树立正见也是修行的重要前提。当我们获得正见后,再做相应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契入空性就不是难事了。

  “如上所言,以修三有之过患,于生死中,生起猛利欲求出离。”根据以上所说,我们要通过观察修认识到三有的无穷过患,由此对生死轮回生起猛利的希求解脱之心。这种思考要不断进行,一旦偏离,就会进入凡夫心的相续。即使坐在那里诵经念佛,也可能是有口无心,不得受用。这里所说的生死,是中士道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此外,猛利二字也极为重要,当我们生起强烈的出离心时,当下就是解脱的。

  因为解脱并不是外在的,不是从一个具体的牢笼中解脱出来,而是心灵的解脱,内在的解脱。所以,这种希求解脱的意愿非常重要。进一步,还要围绕戒定慧深入修学,这也是声闻乘的修行套路和次第。在三无漏学中,中士道重点谈的是戒,因为定、慧是和上士道所共,所以此处略过,在上士道的止观部分将详细阐述。那么,戒律究竟对解脱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本论主要谈到两个问题,一是以什么身份出离生死,二是以什么方法出离生死。

  一、依何身灭除生死

  以彼生死,当须灭除。如《亲友书》云:“除八无暇过,闲暇既已得,尔可务当生。”谓须于此暇满时而灭除之。若居无暇,则无灭除之时,已如前说。

  大瑜伽者云:“现在是从畜生中分出之时也。”博多瓦亦云:“昔经尔许之流转(自昔漂流,如许之久),未能自返,今亦不能自返,故急须还灭之。得还灭之良机,亦正在此得暇满之时也。”

  又若在家者,不但修法之障难甚多,且易生过咎。出家者则与彼相反,故灭除生死之身,以出家最为殊胜。若善巧者,当于出家而钦慕焉。

  《俱力所问经》(《勇猛长者请问经》)云:“居家菩萨,当愿出家(我于何时能得出家)。”此中要意(义),谓愿近圆也。

  《庄严经论》亦云:“应知出家分(身),无量功德具。胜比勤持戒,在家之菩萨。”如是非但为修解脱生死赞叹出家,即由显密门中修一切种智,亦说出家身为殊胜也。出家戒者,是三种戒中之别解脱律仪,于教法根本之别解脱戒,当敬重之。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来灭除生死呢?通常所说的身份,或是依伦理而建立,如家长和儿女的身份;或是依地位而决定,如领导和下属的身份;或是依职业而决定,如教师、工人的身份,等等。但这些身份和灭除生死并没有什么关系,从佛法修学来看,所有这些身份都同属一类,那就是在家。与此对应的,则是出家。

  “以彼生死,当须灭除。”生死是学佛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不论声闻还是菩萨,都要以解除生死惑业为本。声闻固然是以了生脱死为究竟,菩萨也同样需要超越生死,这样才有度化众生的能力。

  “如《亲友书》云:除八无暇过,闲暇既已得,尔可务当生。”正如《亲友书》所说:当我们通过修行断除八种无暇的过失,就能感得有暇圆满之身。既然现在有条件也有能力来听闻佛法,就应该以此成办生死大事。

  “谓须于此暇满时而灭除之。若居无暇,则无灭除之时,已如前说。”也就是说,必须把握获得暇满人身的机会,用来了生脱死、成办大事。如果感得无暇之身,就不再有灭除生死的机会了。关于此,在暇满人身这一部分已有详细说明,所谓“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因为暇满人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修行机会,而其他身份都是没有能力或条件修行的。一旦失去这个可以修法的身份,可能连解脱是什么都闻所未闻,更谈不上成办了。

  “大瑜伽者云:现在是从畜生中分出之时也。”大瑜伽者说:我们现在所获得的暇满人身,是区别于畜生道的关键。这句话非常经典。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我们具有理性思惟的能力。如果仅仅以这种能力来生存,来把日子过好一点,实在和动物没什么两样。唯有以这一身份去追求真理,了脱生死,才是不负此生的选择。

  “博多瓦亦云:昔经尔许之流转,未能自返,今亦不能自返,故急须还灭之。得还灭之良机,亦正在此得暇满之时也。”博多瓦也说:往昔,我们曾在无尽轮回中流转飘浮,不能自主,直到今生依然不能把握。所以,首要任务就是灭除生死。而灭除生死的契机,正是在于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暇满人身。如果错失此生,不知何时还能再有机会。生命是无尽的延续,如果我们不去改变现有的相续,生命就不会出现转机。过去不能自主,现在不能自主,未来还是不能自主。而暇满人身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获得一次修行机会,获得一次转变命运的机会。

  “又若在家者,不但修法之障难甚多,且易生过咎。”如果以在家身份学佛,不但障碍重重,而且容易产生烦恼等种种过患。因为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尤其在今天这种诱惑重重的环境下,人们每天都在忙于工作,忙于娱乐,根本静不下来面对自己,这些都是修行的障碍。我们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其实,法尔如是,真正末的是人而不是法。这种末,就体现在人们对物欲的疯狂,对道德的漠然。

  “出家者则与彼相反,故灭除生死之身,以出家最为殊胜。若善巧者,当于出家而钦慕焉。”相比之下,出家人与在家人的追求正好相反。所以,对于灭除生死的修行来说,是以出家的身份最为殊胜。因为他们没有生存之忧,没有家庭之累,可以专注于追求真理和解脱的生活。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向往出家生活。虽然出离的关键在于心,虽然在家居士也可以“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但事实上,真正要做到是非常困难的。出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环境的出离,解除生命内在的惑业。

  “《俱力所问经》云:居家菩萨,当愿出家。”《俱力所问经》说,作为在家菩萨,应该生起出家的愿望。即使现在出家因缘还未具足,但也要有这样的希求。如此,对世间的贪著将随之减少。就像我们打算离开一个地方时,就不会再去置办种种居家物品,以免造成累赘。有了出家的愿望,我们就不会在世俗生活中陷得太深,套得太紧。

  “此中要意,谓愿近圆也。”近圆,具足戒别名,圆为涅槃义,而具足戒为接近涅槃之法。出家的核心,就是获得比丘身份,这就需要受持比丘戒。《戒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也就是说,戒是顺应解脱的规则,是帮助我们导向解脱的保障。出家身份之所以可贵,之所以能成为修行契机,关键也在于生命内在的戒体,在于定和慧的修行。否则,不过是光头俗汉而已。

  “《庄严经论》亦云:应知出家分,无量功德具。胜比勤持戒,在家之菩萨。”《大乘庄严经论》也说:我们应该知道,出家身份具足无量功德,远远胜于那些严持戒律的在家菩萨。当然,这里所说的出家身份,不只是代表剃发染衣的外在形象,而在于它所具有的内涵。

  “如是非但为修解脱生死,赞叹出家,即由显密门中修一切种智,亦说出家身为殊胜也。”佛经中,不仅从解脱生死的角度来赞叹出家可贵,也从显教和密教的一切修行中赞叹出家的殊胜。一切种智,就是成佛的修行。对于这样的修行,出家身份是最为可贵的。所以,佛陀也是以出家而非在家身成佛的。

  “出家戒者,是三种戒中之别解脱律仪,于教法根本之别解脱戒,当敬重之。”三种戒,是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出家戒,指其中的别解脱戒,也就是声闻乘的戒律。对于这一佛法修行的根本,我们应当加以敬重。这主要是针对某些大乘或密乘学人轻视别解脱律仪的现象而说,觉得直接受持菩萨戒或密乘戒即可。事实是这样吗?须知,不论声闻乘、菩萨乘还是金刚乘的修行,都离不开别解脱戒的基础。而不是某些人所以为的,别解脱戒只是声闻行者的修学内容。在当年的印度,像龙树、提婆、无著、世亲这些大菩萨们,虽然都修学并弘扬大乘,但同时也受持声闻戒。汉传佛教同样继承了这个传统,出家人大多兼受声闻戒和菩萨戒。

  这一段主要赞叹了出家身份对佛法修行的重大意义。这一身份之所以可贵,正是在于别解脱戒。戒,为防非止恶之义。从表面看,所止息的是杀盗淫妄,但在根本上,戒所止息的是贪嗔痴的相续,凡夫心的相续。因为烦恼现行是有条件的,如果我们能严持律仪,谨言慎行,就会减少引发烦恼的违缘,使负面心行的力量随之弱化。当然,降伏并彻底解决烦恼还是取决于定和慧的作用,但这一切都需要以持戒作为前提。

  二、修何道而为灭除

  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

  《亲友书》云:“纵使烈火燃头上,遍身衣服焰皆通(透),此苦虽急犹可置,求证无生较此要。尔求尸罗及定慧,寂静调柔离垢殃,涅槃无尽无老死,四大日月悉皆亡。”谓于三学当修学也。

  于此,若仅于中士道而为引导者,亦须广说以三学引导之方便。然此不尔(然此处非仅为中士说),以慧观及心学生止法者,于上士时当说,今此略言戒学耳。先须于戒之胜利数数思惟。心既决定,则勇猛增长。

  《亲友书》云:“众德依戒住(戒是一切德所依),如地长一切(如动指有情界,不动指器世界,依于地)。”

  《妙臂经》亦云:“如诸禾稼依于地,无有过患而发生(无诸灾患而生长),如是依戒胜白法,以悲水润(悲水灌溉)而生长。”当如说而思焉。

  于戒受已而守持者,胜利甚大。若不守护,过患亦甚。经云:“或以戒得乐,或以戒感苦,具戒则安乐,毁戒则苦恼。”

  《文殊根本大教王经》亦云:“持咒若坏戒,不得上悉地,中品亦不成,亦不成下品。佛于毁戒人,不说咒成就,亦非趣涅槃,境处之方际(所)。于此恶异生,何有咒成就?此毁戒众生,如何有乐趣?既不成现上,亦不成胜乐,况佛说诸咒,而能成就耶。”

  如是所示不守护之过患,当数数思之。如《三昧王经》云:“于居家白衣,我所说学处,尔时诸比丘,彼戒亦不具。”于此所说,谓比丘不能守护五戒之时,(有居士能)精进持戒者感果甚大,故当努力。即彼(前)经(又)云:“尽于恒沙俱胝劫,而以信心备饮食,并以伞幡灯烛鬘,承事俱胝由他佛。若于妙法极欲坏,善逝正教将灭(隐微)时,于日夜中行一戒,此福比前最殊胜。

  如何修学之法者,谓于四种生罪因中,无知之对治者,应听闻诸学处而了知也。放逸之对治者,于取舍之所缘行相不忘忆念。及数数观察三门,了知于善恶何转之正知。以自或法为增上,于罪生羞耻之惭,及念为他所呵而起羞耻之愧。怖畏恶行之异熟,而生防护之心。不敬重之对治者,于大师及彼所制,并诸同梵行者,皆当敬重也。烦恼炽盛之对治者,观察身心,何种烦恼增上,当努力从而对治之。若不如是励力,意谓违越少许,其过轻微,于所制而放纵者,最后结局唯得苦恼。

  《戒经》中云:“若于大师悲悯教,以为轻微少违越(稍微越),由彼彼苦得自在,如折篱坏庵摩罗。世间有违王重敕,或者犹获不治罚,非理若违能仁教,如堕傍生医波龙。”

  以是故应努力,勿令罪染。设有染犯,亦莫不念而弃置之,于堕罪还出之仪轨,应如说励力而作。如是守护之法,虽是具别解脱律仪者,然于修密咒者亦同之。

  《妙臂经》云:“以我所说别解脱,净戒调伏而无余,居家持咒唯除相,及轨则外余应行。”谓居家持咒者,唯除少数出家衣相之类,及羯摩轨则并单制之轨则外,其余从调伏中所出之戒条,犹须行也。则出家持咒者,更何待言哉。

  康隆巴云:“若饥馑时,则一切事皆注向于青稞上去,如是一切亦皆辗转于戒上去(显密诸乘,一切精神集中于戒),是故于此当勤修学。然欲戒清净,不思业果必无成就,故思惟业果是(守戒之)秘妙教授也。”

  夏惹瓦亦云:“总之,生何善恶皆依于法。于佛法中,若依戒律所说而依止行之,则无须犹豫。内心既净,则常喜乐,后亦善妙也。”

  善知识敦巴亦云:“一类依律而舍咒,或则依咒而弃律,而不知咒为律助,律为咒伴也。若非我师所传之语,则无如是教授。”(刘衡如所记笔记谓此数语宗喀大师作有颂文云:“一类执咒而谤律,一类执律而谤咒,随偏废一不成佛,应具二者方圆满。”)

  又阿底峡尊者亦云:“我印度或有大事,或有非常事时,则集诸受持三藏者,问:三藏中无遮耶?不与三藏相违耶?抉择已,即如彼而作。于莲花戒寺,更加问:菩萨行中未遮耶?不与彼相违耶?凡有一事,皆以律师(文)为依据而处理焉。”

  已释共中士道修心之次第竟。

  这一段总的介绍了解脱道的修行内涵,告诉我们,以什么途径才能了生脱死。

  “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究竟应该修习什么法门,才能使我们灭除烦恼、超越轮回呢?

  “《亲友书》云:纵使烈火燃头上,遍身衣服焰皆通,此苦虽急犹可置,求证无生较此要。”无生,无生无灭,为涅槃之义。《亲友书》说:纵然烈火在头上燃烧,周身衣服已被火焰点燃,这样的痛苦固然危急,但比起轮回之苦还是次要的,还可以稍缓一步再来解决。这是以比喻说明灭除生死、证得涅槃的重要性。对世人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会比大火在身更迫切的。但我们要知道,色身之苦是有尽的,而生死之苦却是无尽的。在解除这一痛苦之前,我们将尽未来际地沉沦其间。当然,如果现实中真的发生这种状况,我们还是要把火扑灭了再说。

  “尔求尸罗及定慧,寂静调柔离垢殃,涅槃无尽无老死,四大日月悉皆亡。”尸罗,戒律。垢,烦恼。殃,灾难。这一段仍是《亲友书》的偈颂。怎样才能求证无生?就是通过持戒、修定、发慧,使内心寂静调柔,远离热恼和灾难。这里所说的寂静,不仅是烦恼的息灭,同时也代表生命内在强大的安静和喜悦。世间一切终归都是无常的,即使是日月星球,也要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唯有涅槃是无尽的,没有老死或生灭的变化。所以,我们应以涅槃为乐,而不是以世间欲望为乐。

  “谓于三学当修学也。”《亲友书》的这段偈颂告诉我们,对于戒定慧三学,应该如救头燃般精进努力,这样生命才有希望。

  “于此,若仅于中士道而为引导者,亦须广说以三学引导之方便。然此不尔,以慧观及心学生止法者,于上士时当说,今此略言戒学耳。”如果单独将中士道作为完整的修行内容来介绍,应该按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全面介绍。但从《道次第》的建构来说,中士道只是成佛修行的组成部分。所以,关于空性慧和定学的部分,将到上士道详细阐述。此处先简单介绍戒学的内容,其中,又以别解脱戒为重点。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主要是为了纠正某些密乘学人轻毁戒律的错误行为。

  “先须于戒之胜利数数思惟。心既决定,则勇猛增长。”首先,必须对持戒的殊胜利益反复思惟。通过思惟,加深对持戒的认识。若能对此达到坚定不移的程度,必然会勇猛持戒,精进修行。因为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否则生命就没有退路。任何一个法门,只要在认识上真正确定,就会有强劲的动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亲友书》云:众德依戒住,如地长一切。”《亲友书》说,戒律是一切功德依托的基础,就像大地能够生长万物一样。关于戒的作用,《成实论》也赞叹说:“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心城,以戒为郭。”以持戒作为支撑修行的梁柱和保护禅定的城墙。

  “《妙臂经》亦云:如诸禾稼依于地,无有过患而发生,如是依戒胜白法,以悲水润而生长。”白法,善法,清净法。《妙臂经》也说:禾稼要依于大地才能生长,在此期间,还不能发生任何灾难,否则就可能造成损害。而一切功德善根都是依托清净无染的戒法,并以大悲水浇灌而成。也就是说,布施、忍辱等一切善行都要建立在戒的基础上,才能成为解脱和菩提的资粮。否则,即使做一些善行,但因为没有戒的规范,往往还会夹杂很多染污。

  “当如说而思焉。”我们要对以上经论所说的法义反复思惟。唯有认识到持戒的意义,在持戒的基础上行布施等善行,才能长养善根,使所修一切善行变得清净如法。

  “于戒受已而守持者,胜利甚大。若不守护,过患亦甚。”如果对我们所受的戒律能够严加守护,秋毫无犯,将感得殊胜的功德利益。反之,如果对戒缺乏重视,不加守护的话,过患也是极其严重的。

  “经云:或以戒得乐,或以戒感苦,具戒则安乐,毁戒则苦恼。”佛经中说:有些人因为持戒而感得乐果,也有些人因为毁戒而招致苦果。如果我们具足清净戒行,就能身心安泰,怡然自得;如果我们轻毁戒律,则会身心热恼,痛苦不堪。因为持戒是在止息生命内在的不良相续,自然会带来安乐的结果。反过来说,毁戒就是在张扬贪嗔痴的相续,是制造痛苦的根源。尤其对受戒者来说,更会带来内心的挣扎和悔恨。但这种悔恨也是促使我们持戒的动力,因为不想再陷入悔恨和懊恼之中,所以要对“此应作”和“此不应作”认真抉择,严加防范。

  “《文殊根本大教王经》亦云:持咒若坏戒,不得上悉地,中品亦不成,亦不成下品。佛于毁戒人,不说咒成就,亦非趣涅槃,境处之方际。”上悉地,佛果。中品,解脱。下品,八种共成就。《文殊根本大教王经》的这段引文,讲述了持咒和持戒的关系。持诵咒语和真言,同样需要戒的基础。如果毁犯戒律,非但不能得到上等成就,甚至中品和下品的成就也不能得到。所以,佛陀对于毁犯戒律者,不说持咒就能够成就。也因为犯戒破戒,所以无法证得涅槃的境界。

  “于此恶异生,何有咒成就?此毁戒众生,如何有乐趣?既不成现上,亦不成胜乐,况佛说诸咒,而能成就耶。”异生,指见道以前的众生。《文殊根本大教王经》接着批判说:那些造作恶行的众生,难道还有什么咒语可以使他们获得成就吗?所以说,毁戒者是不会有乐趣的。因为毁戒就是在纵容欲望,纵容不善的相续,既不能得到今生的现法乐,也无法成就究竟的涅槃乐。即使是诸佛所说的咒语,因为不持戒的缘故,也无法使人由此成就。

  “如是所示不守护之过患,当数数思之。”所以,对以上经典所说的不持戒的种种过患,我们要反复思惟。

  “如《三昧王经》云:于居家白衣,我所说学处,尔时诸比丘,彼戒亦不具。”佛陀在《三昧王经》中说:在末法时代,有很多出家比丘不持戒律,甚至对我为在家居士制定的五戒等学处,都不能完整受持。

  “于此所说,谓比丘不能守护五戒之时,精进持戒者感果甚大,故当努力。”根据经中所说,当出家人不能如法守护五戒的时候,如果有人能够精进持戒,将感得无量功德。所以,我们对此应当特别努力。也就是说,持戒所感的功德和它的难度是成正比的,越不容易持戒的时候,持好戒的功德就越大。

  “即彼经云:尽于恒沙俱胝劫,而以信心备饮食,并以伞幡灯烛鬘,承事俱胝由他佛。若于妙法极欲坏,善逝正教将灭时,于日夜中行一戒,此福比前最殊胜。”恒沙,恒河沙,比喻数量极多。俱胝,意译为亿,印度数量名。由他,又名那由他,相当于亿。善逝,佛陀十大名号之一。《三昧王经》又说:哪怕在恒沙俱胝劫那么多的时间,以恭敬心准备饮食,并以华盖、幢幡、灯明、烛光、花鬘等种种庄严供养之具,供养无量诸佛菩萨。由此感得的功德虽然巨大,但如果在佛陀正法将要失去传承、逐渐式微的时代,仅仅于一日夜中行持一条戒,所获的功德,也超过之前无量供养所感得的果报。因为再多的外在供养,也比不上如法修行的供养,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如何修学之法者,谓于四种生罪因中,无知之对治者,应听闻诸学处而了知也。”四种生罪因,无知、放逸、不敬重、烦恼炽盛。怎样才能更好地持戒?就要了解犯戒的四种原因,并在源头加以对治。对治无知的手段,是听闻并了解戒律的开遮持犯,从而加深认识。有些人受戒后,根本不知道戒相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怎样才能如法地受持戒律。因为不了解,就无法对行为进行调整。就像社会上的法盲一样,因为无知而触犯法律。

  “放逸之对治者,于取舍之所缘行相不忘忆念,及数数观察三门,了知于善恶何转之正知。以自或法为增上,于罪生羞耻之惭,及念为他所呵而起羞耻之愧。怖畏恶行之异熟,而生防护之心。”对治放逸的手段,是时时忆念“此应作,此不应作”的规范,依照戒律,对行为正确取舍。同时反复观察身口意三业,如理了知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什么是持戒,什么是犯戒。有了正见作为标准,才能如法而行。其次要心怀惭愧,所谓惭,是依自增上及法增上,以羞耻过恶为体,断无惭障为业。所谓愧,是基于社会公德,想到作恶会被他人呵斥、轻贱而生起羞耻之心。第三是害怕恶行招感的异熟果报而生起防护之心。因为作恶不仅今生要受苦,还会影响到生命的未来走向,将我们导向三恶道的深渊。

  “不敬重之对治者,于大师及彼所制,并诸同梵行者,皆当敬重也。”对治不敬的手段,是对佛陀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乃至我们周围那些严持戒律的修行者,都生起敬重之心。有些人觉得,戒律是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制定的,早已过时,不再适用;也有人觉得,戒律不过是一种生活制度而已,对修行并没有多少作用。如果有了这些心态,自然容易犯戒。佛陀灭度前曾告诫弟子,当以戒为师,这是我们必须谨记不忘的。

  “烦恼炽盛之对治者,观察身心,何种烦恼增上,当努力从而对治之。”对治烦恼炽盛的手段,就是观察自己的身心,看看究竟哪种烦恼的力量最强大,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对治。经典中,佛陀也根据众生根机制定了相应的法门,如多贪者修不净观,散乱者修数息观,多嗔者修慈悲观。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对治要在平时就着手进行。如果想在烦恼现前时才临阵磨枪,是很难产生作用的。以上是障碍持戒的四种主要原因。

  “若不如是励力,意谓违越少许,其过轻微,于所制而放纵者,最后结局唯得苦恼。”违越,违反,背离。如果不这样努力对治的话,以为犯一点小戒也没什么大碍,只是轻微的过错而已,那么对佛陀制定的戒律就不会认真执行,最后必然是逐渐放纵自己,导致痛苦的结果。

  “《戒经》中云:若于大师悲悯教,以为轻微少违越,由彼彼苦得自在,如折篱坏庵摩罗。”《戒经》说:对佛陀以悲悯心为我们施设的教法,不论制教(戒律)还是化教(经教),如果我们因为心存轻视而稍有违越,表面看起来似乎很自在,其实是在纵容烦恼,纵容痛苦之因。就像折断篱笆之后,那些原先受到精心保护的庵摩罗就会被损坏。同样,戒律就是防护身心的篱笆,如果失去它的保护,将使身心受到染污,使善根功德随之损减。

  “世间有违王重敕,或者犹获不治罚,非理若违能仁教,如堕傍生医波龙。”敕,帝王的诏书、命令。能仁,释迦牟尼佛。世人如果违背了国王的旨意,还有可能获得特赦而不受惩罚。如果我们违背佛陀的教法,是必定招感恶果的,就像堕为旁生的医波龙那样。医波龙,迦叶佛时,有比丘曾因当门有树妨碍出入而断其枝,虽然只是犯了遮戒,还是感得龙身,头上生树,每逢风吹树枝,便痛苦难当。这并不是诸佛或僧团要对他作出制裁,而是由业感果的规律使然,没有侥幸逃脱的可能。

  “以是故应努力,勿令罪染。设有染犯,亦莫不念而弃置之,于堕罪还出之仪轨,应如说励力而作。”所以,我们应当努力遵守戒律,不令罪业染污清净戒体。如果有所违犯,切莫置之不理,而要对忏罪还净的仪轨全力而为,令其清净无染。

  “如是守护之法,虽是具别解脱律仪者,然于修密咒者亦同之。”对于戒律的守护问题,比如怎样持戒,怎样对治犯戒等种种规则,虽然属于声闻乘的行为规范,但密乘行者也必须这样去做。如果以为修密乘者不必依教奉行,那就大错特错了。

  “《妙臂经》云:以我所说别解脱,净戒调伏而无余,居家持咒唯除相,及轨则外余应行。”《妙臂经》的这一偈颂,说明密乘行者对别解脱戒应有的态度。佛陀告诉我们:对于我所说的别解脱律仪,尤其是关于调伏身心、断除烦恼的止持部分,必须全部受持。在家密乘行者,除出家人特有的外在形相和羯磨仪轨外,其他戒条也应严格受持。

  “谓居家持咒者,唯除少数出家衣相之类,及羯摩轨则并单制之轨则外,其余从调伏中所出之戒条,犹须行也。则出家持咒者,更何待言哉。”也就是说,在家的密乘行者,除了律中少数关于出家人着装或威仪形象的要求,以及僧团履行的各种羯磨、仪轨外,其余那些佛陀为调伏弟子身心而制定的戒条,都是必须遵循的。至于出家的密乘行者,那就必须全部行持,没什么可以特殊开许的。

  “康隆巴云:若饥馑时,则一切事皆注向于青稞上去,如是一切亦皆辗转于戒上去,是故于此当勤修学。然欲戒清净,不思业果必无成就,故思惟业果是秘妙教授也。”青稞,大麦的一种,主要产于西藏、青海等地。康隆巴说:在饥荒年代,吃饭就是头等大事,所有事都要以粮食为核心。对于显密一切法门的修行来说,也必须围绕戒律这个基础。因此,我们要对所受戒条努力行持。如果我们想要持戒清净,就必须思惟业果之理,思惟持戒的胜利和不持戒的过患,否则是难以成就的。所以说,思惟业果是令我们持戒清净的窍诀所在。

  “夏惹瓦亦云:总之,生何善恶皆依于法。于佛法中,若依戒律所说而依止行之,则无须犹豫。内心既净,则常喜乐,后亦善妙也。”夏惹瓦也说:总之,我们生起任何一点微小善行或造作任何一点微小恶行,都是因为对法的依从或违逆。在修行过程中,对于戒律所说的各种规范,我们要毫不犹豫且一以贯之地遵行。这样做的话,既可保持内心清净,常生欢喜,更能使后世获得殊胜果报。换言之,持戒能为我们带来现法乐和涅槃究竟乐。

  “善知识敦巴亦云:一类依律而舍咒,或则依咒而弃律,而不知咒为律助,律为咒伴也。若非我师所传之语,则无如是教授。”我师,指阿底峡尊者。善知识登巴也说:有一类人只懂得持戒而不懂得持咒,还有一类人却只懂得持咒而不懂得依戒修行,这都是有失偏颇的。他们不知道,持咒和持戒是互相增上的,持咒将有助于更好地持戒,而持戒也有助于更好地持咒。如果不是我的上师阿底峡尊者这样传授,就不会有这样殊胜的心法。这段话虽是特别针对密乘修行而言,但对戒定慧三无漏学也是同样。比如戒和定就是相辅相成的,不持戒就无法生定,而没有定的基础,想要把戒持得清净如法也不容易。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严持戒律,就不会接触不该接触的环境,使心保持安祥,有利于定的修行。若能具备相应定力,烦恼相续的力量就不会太大,持戒自然也会变得容易。

  “又阿底峡尊者亦云:我印度或有大事,或有非常事时,则集诸受持三藏者,问:三藏中无遮耶?不与三藏相违耶?抉择已,即如彼而作。于莲花戒寺,更加问:菩萨行中未遮耶?不与彼相违耶?凡有一事,皆以律师为依据而处理焉。”阿底峡尊者也曾经说过:在印度,如果僧团要处理一些重大或特别的事件,都要召集精通三藏者,询问他们:此事在经律论三藏中有没有遮止?与经律论三藏是否违背?经过抉择之后,才按照经典或律典的规范而行。在莲花戒寺,更要增加一项:在菩萨行中没有遮止吗?和菩萨行不相违背吗?总之,任何一件事都以律文为依据进行处理。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僧团“以法摄僧,以戒摄僧”的特点。以上,广引经论及大德开示,说明了戒律对于修行的重要作用。不论在家还是出家,如果依戒律生活,就能身心清净,和合安乐。

  “已释共中士道修心之次第竟。”中士道的内容,到此就讲完了。中士道的重点是出离心,目标是解脱。那么,如何才能发起出离心?这就必须深刻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了解苦的成因,了解惑、业、结生相续的过患,由此生起追求解脱之心。为了成就解脱,则应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其中,侧重强调了戒的重要性。定和慧的内容,待上士道止观部分进一步展开。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 上士道修心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 上士道修心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 上士道修心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五章 上士道修心

格鲁派大德传记:宗喀巴大师传

 

后五篇文章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

济群法师: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论 第三章 共下士道修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