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空恩师讲《广论》62讲 |
 
法空恩师讲《广论》62讲
阿弥陀佛,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做加行。(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学修听闻讲说中破除一切内外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 前面我们已经对三士道的思考题、道次引导这一章做了一些答疑.三士道的修正体系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广论中的次第就是按照下士、中士、上士三个道依次序进行的。道次引导中,三士道所有的构建成为整个论的理论框架,全论就是三士道,在三士道中普摄了一切的经论、密意和疏解,成为一个补特伽罗成佛的助缘,从而道体圆满,因此三士道的修证体系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重要的佛学思想之一。 1、三士道思想的由来 宗喀巴大师在《广论》开始篇文当中就明言,此教典就是依据《菩提道炬论》,彼造者就是此论的造者,《广论》的思想体系是来自于阿底峡尊者所著的《菩提道炬论》,阿底峡是印度后期非常著名的佛学大德,他当时应藏区阿里王坚强诚挚的邀请来到藏地弘法。当时刚刚是西藏佛教的后弘时期,佛教刚刚兴起,显密比较杂乱,修风不正,随即就造了《菩提道炬论》,因此《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体系使佛教兴盛起来了,没有衰败下去,它是正法久住的命脉呀! 《菩提道炬论》当中明确的提出了修习菩提道的三种根性士夫的不同求道的层次,具体是这样定位的:『若以何方便·唯于生死乐·但求自利义·知为下士夫。』,『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但求自寂灭,彼名中士夫。』,『如以自身苦,于他一切苦,欲求用尽者,彼是上士夫』。以不同的修道层次,划分为下、中、上三士,下士追求自我的利益,中士追求自身获得涅槃寂静,而上士的追求境界最高,以大乘的永远解脱轮回为目标,这种划分了既满足了不同修道层次,又体现了修道的阶梯,在宗喀巴大师的《广论》中直接继承并广泛发扬了三士道的修证体系。 2、修道中重要环节――发菩提心 我们知道修道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发菩提心。我们上一讲思考题189题和190题都是讲发菩提心,中下士法类当中也包括了发菩提心,只不过下士、中士是发菩提心的支分。 菩提心生起来后,为了令它坚固,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呢? 《略论释》曾经开释:发菩提心有三:一、为生起菩提心故,应先知其胜利,发起欲乐。二、为令菩提心真实显现,应修共下中士道。 三、为令身心相续中於菩提心如其胜利生起故,应修七支。故集福忏罪,在共下中士道修习皈依业果及七支等,皆为积忏之方便,亦即修菩提心之方便。 积忏非空言可得,(积聚资粮忏悔罪障并非士口头上说空话就可以得到的),必先生起积忏之欲乐,(积忏:积聚资粮、忏悔罪障),欲生起积忏之欲乐,对於下士道中业果一门,尤应注意。又如皈依三宝,恳求救护,任修何法,皆须於事前修之,如正信三宝之心,尚生不起,则菩提心更无从说起,故中下士道诸门,皆上士道之前引。再简明言之,如前说菩提心为上士道正行,共中下一切法类,即菩提心之加行,是为本论扼要处,於此应当生起定解。 菩提心非常重要,使菩提心坚固、相续,就要从讲的法义上去思惟,才能圆满成就。 191、为何而修奢摩他? 《道炬论》说:为发通故,修奢摩他。 为什么修奢摩他呢?《道炬论》说:“为了引发诸神通,而修学止。学止者,是少分喻,即阿底峡尊者亦曾于余处说,为欲引发胜观故,当修止也。 《道炬论》也给我们讲:“如鸟未生翼 不能腾虚空 若离神通力 不能利有情 具通者日夜 所修诸福德 诸离神通者 百生不能集 若欲速圆满 大菩提资粮 要勤修神通 方成非懈怠 若未成就止 不能起神通 为修成止故 应数数策励 如果鸟翅膀没有长全,他就不能腾空去飞。修行人如果离开神通力,不能利益有情。但是今生不要为了求神通而学佛,末法时期很多通病,尤其是学密宗的,很多人学密法都是为了神通。殊不知神通只不过是修行当中的一个助缘,不可为贪求神通而来修学佛法,神通再大敌不过因果,神通只不过是善巧方便利益众生的一个手段,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神通的阶段上,具足神通的人日夜所修的所有的福德,离开神通的人一百生中都积聚不起这样的福德。但是我们听了这句话不要产生我就为了求神通而修行,神通不是求来的,你只要戒持清净了,定,止观有了,自然就会显现神通,若想速疾圆满大菩提的资粮,要勤修神通,方成非懈怠,如果没有成就止,不能起神通,为了修成止,应该数数策励修习止观。没有这个,智慧发不起来。但是我们千万要记住,不是为了神通而修习佛法。 192。、试依道炬释述戒定慧三学分几? 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智慧和方便仅有一分是不会成就佛果的。)如《道炬释》说:“除修止观,学习律仪学处以下,是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为心学。毗钵舍那,是为慧学。” 如《道炬释》所说: 除了修止观以外,对于律仪学处以下,是为戒学。止是定学,观是慧学。此明自依止善知识至修胜观,总摄为戒定慧三学,自定以下为方便分,乃福德资粮。福德资粮,依世俗谛,属于广大道次。三慧为智慧分,(三慧:道种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智慧资粮,依胜义谛,属深观道次。方便与智慧,缺一不可,如自依师起直至于止,虽已修学,而不修智慧,只有报身因,而无法身因。仍未能免于缠缚,不能成佛。如专修慧而不修止以下诸方便,只有法身因,而无报身因,亦仍未能免于缠缚,不能成佛。故三士道法中,所具次第,不能逾越,须当决定。即三士数目亦当决定,不能有所增减,或二或四。 193、何为方便分?何为般若分?详述之。 复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所有之道,广大道次。发起三种殊胜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 自定一下为方便分,乃是福德资粮,依世俗谛,属于广大的道次。三慧为智慧分,乃是智慧资粮,依胜义谛,属于深观道次。 194、何谓此等次第决定,数量决定? 方便与智慧,缺一不可,如自依师起直至于止,虽已修学,而不修智慧,只有报身因,而无法身因。仍未能免于缠缚,不能成佛。如专修慧而不修止以下诸方便,只有法身因,而无报身因,亦仍未能免于缠缚,不能成佛。故三士道法中,所具次第,不能逾越,须当决定。即三士数目亦当决定,不能有所增减,或二或四。 次第决定,刚才我们讲了,你只修福德,不修智慧,或只修智慧不修福德,那么不能成就,只修慧只能有报身的因,没有法身的因,不能成佛,只修福不修慧,或者只修止不修观以下诸方便,只有法身的因,没有报身的因,还是不能免于缠缚,不能成佛。三士道当中,所具的次第,不能超越,必须要认识。三士道的数目应当有所决定,不能有所增减,或二或四。 195、云何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 福德资粮,依世俗谛,属于广大道次。三慧为智慧分,乃智慧资粮,依胜义谛,属深观道次。方便与智慧,缺一不可,如自依师起直至于止,虽已修学,而不修智慧,只有报身因,而无法身因。仍未能免于缠缚,不能成佛。如专修慧而不修止以下诸方便,只有法身因,而无报身因,亦仍未能免于缠缚,不能成佛。故三士道法中,所具次第,不能逾越,须当决定。 因为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福德资粮依世俗谛,方便智慧缺一不可。福德资粮是广大的道次第,智慧资粮属于深观的道次第,所以仅以一分不能成就,所以自依善知识起到止,虽然修学了但是不修智慧不学观,那就只有报身的因,没有法身的因,还不能成就。方便与智慧缺一不可,如专修慧而不修止以下诸方便,只有法身的因,而无报身的因,亦仍未能免于缠缚,不能成佛。故三士道法中,所具次第,不能逾越,须当决定。即三士数目亦当决定,不能有所增减,或二或四。 196、何为三种殊胜慧? 三种殊胜慧者,是为般若分及智慧之资粮,依於胜义谛,甚深道次第故。 三种慧:一是通达胜义的慧,谓由总相觉悟或由现量的无我的实性。二是通达世俗慧,为通达五明的智慧。三是通达饶益有情慧,就是通达引领有情现法后法无罪的义利。三种慧都属于般若分及智慧资粮当中的。 197、云何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趣密乘? 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圆满二资粮故。 就是以诸共道净身心以后,决定应当趣入金刚乘。因为入金刚乘能迅速圆满二种资粮。(帕绷喀大师说,虽然应该先修共同道,然後入密宗之门,但是我们却不按部就班,往往是一开始就学密宗。在不守护三昧耶的情况下,纵然我们看起来好像能修二次第,实际上却与求生金刚地狱等无差别。《掌中解脱》405页)。所以说共道要走,出离心要有,菩提心要发,清净知见要有,正知见要有,空性正见要具足。从依止善知识起到止观双运这都是共道,显密共同要走的。修到这了,才能趣入密乘。有的人一听就说了,我不敢修密法了,害怕了,但是你也要注意,别以为念几个咒语,看几本密宗经典你就在修密了,那还差的远呢,这是对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来说的。 198、入密乘者,应如何作? 若入密咒者,则依知识法胜出前者,依咒所说应当随行,以总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说故。次以根源清净续部,所出灌顶成熟身心。尔时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仪,应宁舍命如理护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虽可重受,然相续已坏,功德难生,故应励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又应励防诸支罪染,设受染者,亦应悔除,防止令净,以三昧耶及诸律仪,是道本故。 如果你趣入密乘修密法,应该依止善知识法胜于前面的,依咒所说来依教奉行,总之一切乘中,特别是密乘中,特别郑重的宣说这一点。其次要接受灌顶,善知识(上师)给你受的三眛耶戒,要求授灌顶人和法都要清净的灌顶,因为灌顶可以成熟我们的身心。那个时候得到三昧耶戒,应宁舍命也要如理护持。特别是如果受戒以后根本戒有犯的话,虽然可以重受,但是加持已经坏掉了,功德很难再生起,所以应该努力守护三眛耶戒,不要犯根本罪。还应该努力防护其他支分的罪(轻罪)也不要犯。假若犯了,应该马上忏悔清净,不令再犯,因为三昧耶戒和所有的律仪,都是道的根本。 我们受了什么戒就要把什么戒持好,防护好,这是一切成就的根本。也是密乘当中非常重要的。有的人说密宗吃肉不受戒律等等,那是对密法的邪见,实际上真正密法里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在承事上师上,另一个是严持戒律 。承事善知识方法讲究的就是发菩提心,长久坚固。严持戒律,如果你不能严持戒律就不能有所成就,一切成就,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密法里面最重视戒律。宗喀巴大师说:“在密法中要严守大小乘的一切戒律,不可有所毁破”。 次于续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随其一种善导修学。此坚固已,若是下部无相瑜伽,或是上部满次瑜伽,随于其一应善修学。 转入金刚承的人,如果有相瑜伽就是下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或者无上部的生起次第,随其一种好好的修学,修坚固以后,由下三部密进入无相瑜伽,然后由生起次第进入圆满次第,这就是次第修学,应该明了。这个道理不明确,修学密法不好成就。密法成就的殊胜好在:次第明了、步骤稳固。就象到一个地方一样,路线弄清楚了,按这个路线走一定能到达目的地。成佛也是一样,你不按次第走想到达目的地是不可能的。 何为有相瑜伽与无相瑜伽,即修习本尊法时未修空性者,是为有相瑜伽。於空性中修习本尊法者,是无相瑜伽。无相瑜伽就是空性中修习本尊法。有相瑜伽就是修习本尊法的时候,没有修空性。 转入金刚乘人,菩提心力应较显乘为大,精进力应较显乘为强,即守戒亦应较显乘为胜。如果由下三部入,则须依有相瑜伽而为引导,身心有所得已,即转入无相瑜伽。 如由无上部入,则须依无上部生次瑜伽而为引导,身心有所得已,即转入满次瑜伽。 199、若中下士诸法,是上士道之前加行,单说上士道次既谓已足,何须别立中下士道次名耶? 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二大义:一为摧伏增上我慢,谓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许我是大士。 二为广益上中下心,广饶益之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脱。故于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乐,无有过失,起功能故。 若是下品补特伽罗,虽令修上,既不能发上品意乐,又弃下品俱无成故。 遵循三士道引导有两种殊胜利益,一个就是摧伏增上慢,就是对于共同中下士的心量还有有生起来,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士了。 二是为了广泛利益上中下三士,广泛饶益的道理就是上等根器的人,同样希望得到共中下士,所以对于所引导的上士也好、中士也好,二类的有情,让他们修习共中下士的意乐,不但没有过失,而且还有功效。 如果是能力比较差的有情,虽然让他修习上士,既不能发上品意乐,又弃对下品修习,这样就不会有成就。所以说佛说的任何一个法门都是三根普被,就是为了引导不同根器的人所说。 复次为具上善根者,开示共道,令其修习,此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当生起。若生下下,可导上上,故于自道非为迂缓。 其次为具有上等善根的人,开示共道,让他修习,这个功德,无论先前已经生起来了,或者前面没有生,都能很快的生起。如果从下面的开始,可以引导我们增长到最上面的,自己要修的上乘也绝对不慢,不会转大圈子,共同会趣入,我们在修道当中不要说自己的根器好,前面的共道我不修了,或者只在前面的共道上停留不前,次第一定要明了。这样才能已经升起的可以增上,没生的可以升起 。 200、试述龙猛,无著等诸大德建立道次第决定诸说? 龙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后起,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此说增上生道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圣者无著亦云:“又诸菩萨为令渐次集善品故,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次第利行。” 大依祜龙猛菩萨说:“引导的次第是先说增上生法(共下士),然后说决定胜(共中士、上士)。因为得到了前面的增上生,慢慢就可以得到决定胜。”这是说明增上生的道理和决定胜的道理的次第引导。圣者无著菩萨也说:“对于诸菩萨要想修行善品的话,对于所引导的众生,先要仔细的观察。了知所引导的众生的根器,是下等的比较差的,为他们说浅法,跟他们相应的教授教诫。如果所引导的众生的根器是中等的,那就为他说中法,跟他相应的教授教诫。了知所引导众生的根器是上等的,就为他说深法,跟他相应的授教诫。这是菩萨引导有情的次第步骤。” 201、何谓四颠倒?此中讲者何种颠倒? 四颠倒为:常、乐、我、净。也就是“执无常为常,以苦为乐,无我为我,不净为净”是修行人应破除的。第一个损害之门就是常。如是于其有暇身时·取心藏中有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即是第一损害之门。就是说现在有了有暇的圆满人身,需要修行的时候又存在一个障碍――四颠倒,本来你得到暇满的人身,可以成就,但用功修行,又存在四个颠倒。 1、常:这里所说的第一个颠倒就是把无常执着为有常,对我们来说这是第一个损害之门。 2、乐:第二个损害之门就是乐。一切世间是苦的、短暂的乐,但是我们把它执着为永恒的、长远的乐,不把他看成无常的乐,总认为是永恒的快乐。 3、我:修行当中需要无我,可是众生却执着有我,这也是一个大的障碍,破除我指的就是中士,我是轮回的根本、无明的我执。 4、净:就是指我们修行当中,除了我以外还要破除无明,无明是众生无始劫以来的大病,众生因无明颠倒于生死。 所以我们要破除这四种颠倒,执着世间是有常的,执着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执着世间是永远快乐的,《广论》上也说了:《四百论》亦云:“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彼若安然睡,岂有暴于此?”我们要知道三界中都是火宅,无有一个地方是安乐处,不可执着这些,执着这些东西会使我们不能究竟解脱。 四颠倒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四颠倒为:“执无常为常,以苦为乐,无我为我,不净为净。”《略论释》279页。这是我们要破除的,不破除的话,自己的信心不容易生起,道业不可能有所进步。 道前基础十项的思考题我们已经给大家讲完了。 下面就进入一下章: 正宗分:共下士道――念死无常 成佛之道详细开示是三士道各别范围的相关详细开示。 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教法是十分清晰、明白、系统、条理鲜明的教法。在共下士道部分,首先讲修学内容,然后讲授判断生起共下士道之准则,最后破除对此部分教法之常见误解。 共下士道之修学内容 某一事件的成就,必须先有希望做成此事的心,然后依正确方法进行。所以,共下士道修学内容先教授利益来生之必要性,才教利益来世的具体方法。 利益来生的必要性 前面讲过,人身十分难得及珍贵。可是,如果有一样宝物很难得、很珍贵但却可永久拥有,我们便并不急切地需要利用它。人身却并非如此。它不但宝贵而难得,而且极快便会消失,也就是暇满难得易失,我们珍惜世间的金钱、名利地位,比在乎自己的人身还要重要,得到人身而不珍惜,就像自己有宝物一点也不迫不及待的利用一样,未来生的处境很难预测,我们常讲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你今生失去了人身,下一辈子如果你处在三恶道,想想三恶道的处境是什么?很可怕呀! 现在我们先讲解人身快将失去的道理,然后才带领大家分析未来生的处境。 生死无常 区别佛教弟子与非佛教徒,要看是否真心皈依。区别是否大乘行者,要看其人有否菩提心。区别是否真修行人,要看他有否念死无常。所以,思维生死无常是极重要的修行。在现今年代,有许多人自视为佛教徒、修行人或大乘行者,但他们却并无皈依心、念死心及菩提心。许多汉人尤其忌讳谈及死亡,但其实死亡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生与死之间并没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谈及死亡并不会令你早死,避免这话题也不会令你延寿。一个要上路的人,会提早打点行李;同样地,既然我们必然会死亡,不是很应该提早对它有所理解及准备吗?多念及死亡,会有许多利益。不念死无常,对修行人来说,会有很多损失。 1、不念死无常的损失 对修行的道路来说,不念及生死无常,有许多大损失,它们可被归统为六点。 (1) 如果不念死,我们便不会有修行的决心。有生必有死亡,这道理仿佛谁都明白,但事实上是否真的如此?恐怕不是!我们总会在心底里避开这个令人不快的话题,仿佛自以为永不会死,终日忙忙碌碌地做许多与今生名、利、衣、食、住、行有关的琐事,天天围绕着财色名食睡,一天到晚为名为利争斗不息,耗费一生光阴,挣了不少钱,得到了很高的地位,但是头发已经白了,把一生的精力统统用到了名利、吃穿上面太不值得了,浪费了这个千千万万年也难得一遇的人身,这就跟动物没什么区别了,动物的生活也只不过这样而已,人身的价值也太低劣了。 (2) 不念死无常的人即使念经或修持,也不感到其迫切性,而只会一味拖延,空有一个薄弱的愿望,最终一无所成。以前曾经有一个大师,他在老时感叹说:“最初二十年,我根本从未想及修行;‘我该马上开始修行!’这句话,说著、说著就过了另外二十年;‘现在很迟了,再不修就没机会了!’这句话,我又说了二十年。就这样,光说修行但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光阴就这样一年一年的过去了,我虚度了一辈子,至今尚未开始修持!”我也有很多老弟子,七八十岁的弟子都有,在师父身边修行的时候就说:“我趁年轻再做几件生意,或者等儿子成家立业,或者把孙子照顾大了,闺女嫁出去了,儿子取了媳妇了,再说修行吧,或者在做点买卖挣点钱,然后再好好坐下来修行!,我听到以后总感到他的想法很可笑,你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呀,你还打算那么长,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能成就吗?一个是死决定,二是死无定期,啥时候死谁能知道呀,你还想的那么多,所有的事情都办了、挣了钱以后再修行,恐怕阎王也不放过你。黄泉路上没老少,刚生下来的孩子他也要,死是无定的呀,死不是排号,排到你你才死,也不会提前给你打招呼,让你准备一下,我们要想想,今天我们脱了鞋明天都不知道穿不穿了,这就是无常呀,死无定期呀! (3) 有些人虽不念死,但也偶尔作少许像修行的事。可是,如果没有生死无常之觉受作为动力,他们的修行只是为了世间之目的,并非真的修持功夫。所以,不念死的人,他的修持也只是表面功夫,算不上真真正正的修行。因为死无定期,生缘少死缘多。 (4) 如果不念死的话,就算我们尝试作修行,也无法决绝地痛下苦功认真修行。 (5) 如果没有生死无常的觉受,我们肯定贪著现世,为了名利而争斗,马上就会生起种种烦恼和业。为了得到名闻利养,为了得到权利、地位、金钱,不择手段造恶业,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6) 造恶业以后,在最後临终时,如果一生中没有念死而修持正法,必定会后悔,后悔莫及,而且还要面对死亡的极大恐惧,心里想,我要死了,后悔在身体强壮的时候做过的一切恶业,心生恐惧懊恼,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迎接你的就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善趣,一个是恶趣,你做善事,你往生善道,你做恶业,你就去三恶道。 2、念死无常的利益 前述不念死的损失有六点,念死无常的利益也有六点。佛陀在印度鹿野苑初次说法时,便开示了生死无常的道理。在佛陀于印度拘尸罗什临入灭时,他最后的教授亦是生死无常的道理。由此可见,生死无常是特别重要的教法。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49年,说法300余会,度化众生无量,最后在拘尸罗什示现涅槃时说:“我要告诉大家就连我也脱离不了死。”告诉大家生死无常的道理,任何一个人都逃脱不了死亡,不论你是富贵还是贫贱,绝对平等,没有一个例外。 (1) 不论是三士道之最初部分,乃至密法之最高部分,无一不依赖于念死无常作为动力而成就。因为这个原因,佛陀在《大涅磐经》中说:「在一切野兽的脚印中,以大象之足迹为第一;在一切佛法的体悟之中,以体悟生死无常为第一!」在僧人的浴室中,会依戒律而绘上骷髅图案,亦是因为念死无常的利益极大之缘故。 (2) 念死不但利益大,而且是极为威猛的一股力量。 (3) 在初入门时,念死是牵引我们修持的因。为什么我们要修行,因为我们知道无常的道理,人身难得的道理,谁都有死亡的时候,什么时候死不知道,就是因为这种力量策励我们修行。 (4) 正在修持时,念死是我们持续的动力。刚开始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时间长了就会麻木,就容易懒惰懈怠,所以在正修的时候要时时刻刻念死无常,这样可以持续我们努力修行。 (5) 快成就之际,念死是那最后的策励,在背后推我们一把,令我们踏入究竟成就之门。 (6) 念生死无常的人,自然会好好地修行,一点时间都不会浪费,知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令自己在临终时无憾、没有恐惧而往生西方净土。 3、禅修思维观察生死无常的正确态度 世俗上的人都贪生畏死,不愿意与亲人、眷属、财富、地位、名利等等分离。也有些人在面对某些情况后,仿佛对人生有所改观,变得十分消极。他们心想:「反正到头来也只不过一死,我根本没必要努力做什么!」这也不是我们欲达到的觉受。单单怕死而什麽都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禅修生死无常而欲培养出的觉受,并不是世俗人贪生怕死的心。我们欲生起之心,是那种令我们积极于争取每分、每秒来修行的念死心。不是说反正要死我什么也不干了,我们修行人念死无常和世间人不一样,是为了使我们争取光阴,用在修行上,使自己的人身有价值。在这种觉受之基础上,我们并不畏怕死亡的本身,而是害怕在死亡前未能切断烦恼及业,所以便有了一种积极性、迫切性,这才是我们要培养出的对象。正确的念死觉受,不但不消极,反而正好是令我们积极精进修持的推动力。 4、禅修思维生死无常的方法 单单知道自己将死或者看一看这方面的书,并不等于念生死无常。念死是指透过禅参,令心中生起真实的觉受及体验。到底如何禅参生死无常呢?这有许多种方法,但宗喀巴祖师所教授的独特方法尤为有效。这种方法有三根,每根有三支。透过禅思这三根共九支,我们生出三种决断心。 一、 死亡之必然性,也就是死决定 第一支是禅思死亡的必然性。我们分为三方面来分析它。 (1) 不论我如何逃避,也不论我如何健康,死神必将找到我。有些人为了维持生命到太空去住,古代,秦始皇派人炼仙丹想长生不老,但是没有一个人不死,多少年以后只是留下一个名字而已,真正的不死就是究竟解脱,成佛才不生不灭,不论你怎么逃避,也不论你身体如何健康,死神必会找到我们,世上有史以来的大君主、最强的勇士,有名的人士、乃至佛教中极有神通的大师等,最终都死亡了。就连释迦牟尼佛最终都示现涅槃了,到底有谁曾战胜死神而逃离了最终死亡之命运呢?答案是没有!现在我们高高兴兴地在听法。可是,今天在座中的人,无论你是网上的还是现实中的,在五十年后恐怕所剩无几。在八十年后,在座的人中肯定无一个还活著。 (2) 自出娘胎以来,我们其实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生命之终点--死亡,这就是死决定。每一次呼吸、每一秒的过去,我们又接近了死亡一步。正在我说这句话的此刻,我又走近了一步。即使在我们的睡梦中,寿量的计时器仍然在跳动倒数,有减无增。 (3) 今生只有几十岁左右,但未来将拥有的转生却几乎无限。在今生,如果我致力于现世的福乐,顶多亦不过能享受几十年而已。可是,比起无穷无尽的未来转生,这几十年根本不算什么。在今世的福乐及未来世福乐之间,绝对是未来世的福乐更为重要。要利益未来世,便必须修行。可是,我们的寿量本来就不太长,如果我们细心盘算一下的话,更会知道自己修行的时间没有多少。假设我们活一百年,你吃饭睡觉占了多长时间,工作、发愁、生病、痛苦又占去了多长时间?所以我们用在修行上的时间寥寥无几,只是按百岁来说,也只不过几千日,如果你活不到百岁,人活七十古来稀,假如我们只有六十岁寿命,首先二十年不懂修行,再二十年忙于生活,赚钱,吃喝最後二十年老了,纵使想修也力不从心。少年不懂,中年奔波劳碌为吃为穿,老了想修了精力达不到了,既便遇到了能修,可是还一半在修,一半在打妄想,心思散乱,在一生中,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渡过,其他三分之二时间我还要上班、做饭、玩耍、如厕、聊天、看电视等等,我还剩多少时间可供修持呢?就有点修行的时间,我们是否老老实实修行过?坐在那里修行一会睡着了,念念佛打妄想了。今天中午吃什么饭呢?该接孩子了等等妄想全来了,你这是在修行吗?修行当中也在造业,修的时间根本就没多少。 透过禅修思维以上三支,我们便会生出「我迟早必死!」的觉受,而生出「我必须修持!」的决断心。不可以放逸呀!这就是第一根三支。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谈下面二根了,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回向...... 寒冬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