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3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3课

 

  略论·8月04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6、智慧学处

  (1)、智慧自性

  文:"总言慧者,于所观境,事物或法,能具拣择,此通于五明处善巧之慧也。"

  解:智慧自性,对于一切法,能善于观察事相或道理,具有判别境界、事相差别和功德过失的能力,这种心所有法,就是智慧体相。依《菩萨地》,善巧通达五明学处,就是智慧相。换种说法,对于三性法,依教依理分别思惟,对于功德、过失,最后生起决定心,就是智慧体性。在推度中没有决定时,不是智慧。

  (2)、智慧差别

  文:"慧差别中,有通达胜义,通达世欲,及通达有情义利之三慧。一、通达胜义者,无我之真实义,由总义门而为比度,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也。二、通达世欲者,即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三、通达有情利者,即了解有情现后无罪义利,如何修行之理也。"

  解:智慧差别分三:一、通达胜义慧,二、通达世俗慧,三、通达利益有情慧。一、须见解清净离去过染,二、即世间慧,三、通达如何始决定利益有情之清净慧。慧之差别,不止这三种,这是为观待菩萨学处而说这三种慧。一切智慧,胜义世俗包尽,为什么要说利益有情智慧?因为菩萨以利益有情为重,所以在真俗二慧中开出利益有情的智慧。

  (一)通达胜义慧。通达二无我真实空慧。没有实证二无我,根据教理的说明而能够比量了知,比如说见烟就知有火。或者不仅得比量,而在禅定中观察觉而实证空性的现量,如掌上观纹。(二)通达世俗慧。通达五明的智慧。菩萨为调伏众生,应通达世俗的智慧,故须通五明。《庄严经论》说,因菩萨不仅当于念念相续中安住空性,亦当于后得智中通达世俗,双具二谛智慧。除《庄严经论》所说外,菩萨为调伏外道众,须知因明声明,解决疑惑而折服外道,引入正法。为摄受内道众,须知工巧医方明,使内道众欢悦。为通达胜义,须知内明。这是针对菩萨有情说,若于内明一切经教不能闻思修,而耽沉在声、工、医等明,所得的不过是世间名闻利养而已。由此而荒废道业,无大意义。菩提道次为开示人生大意义,须衡量轻重。(三)通达利益有情智慧,利益有情,为成佛时成就报身,必须先能通达什么是对有情最大的义利,就最大义利而行,才能培植最大福德,成就报身。   (3)、身心生起之法

  文:"第三生起之法,应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过患。初者,《般若百颂》云:'见不见功德,慧是其根本,由修此二故,当摄持智慧。'菩萨于乞者,虽施身肉,如取之于药树,无慢怯等之分别者,盖以智慧现证真实之故也。又以见三有涅槃衰损之慧,为利他而修戒令戒清净。以慧通达不忍及忍之损益令心调伏,不为邪行苦楚所夺。又以慧善知精进之事,于彼精进,趣道甚速。又安住真实义静虑之殊胜喜乐,以依道理之慧而成办,故能清净施等五度者,由般若而得自在也。显现相违之二事,以具慧故成不违者。如菩萨若为四洲之转轮圣王,而不为增上欲尘所转者,是具足慧忍之力。如是虽见悦意有情,慈心猛利,然不致渗合少许之贪著。虽于有情之苦,有猛利恒常不忍之悲愍,然无忧逼,致起为善不勇之懈怠。虽具欢喜无量,然心于所缘,无散乱之跃动。虽常具平等大舍,然于众生义利刹那亦不弃舍者,以具慧使然也。又于能为彼等同等力之障碍,亦以慧而灭故。如《赞所应赞》云:'不舍于法性,而随顺世俗。'谓诸相缚所执之事,虽微尘许亦不可得,而于得大决定之法性亦不须舍,然与内外因缘出生别别之果,心得决定之俗谛,亦不相违,而且随顺。故于诸无慧力者最极乖违之事,而于具慧者不违且顺。又如彼论云:'开许及遮止,佛语或一定,或时则不定,彼此亦无违。'谓大小乘及显密二中,开遮不同,有其多种,彼等以一补特伽罗受持二种,寻求无量经教之密意,无慧力者虽成相违,然于善巧则不相违。亦是以慧而为之也。"

  解:正修智慧法分二,一、思惟智慧如生,有何功德?二、如不生,有何过患?龙树造的般若四百颂云:"见不见功德,以慧为根本。"见,现世功德;不见,二世功德。又见,为现量功德,不见,为比量功德。菩萨为圆满菩提果,必须有二无我的智慧。前五度加波罗密多,缘由就是具无我慧。所以说"菩萨持诸度,皆由持慧度,由此得度名,亦得智慧名"。菩萨对乞肉者布施身体,如断药树之枝,没有自矜自慢之心。凡人和外道一定生矜慢,谓唯我能施。又菩萨布施身肉,也没有自怯自弱的心,说我不能,菩萨能完全无慢无瞋无怯而作清净布施,都是因为菩萨的智慧已经了达空性。施度是这样,戒度等也是这样。由菩萨以智慧见小乘涅槃,虽断生死流,而住于清净寂灭的空性等持,因此不能断所知障,遍所知境,不能普利众生,圆满菩提道。因此,为利他持戒,故戒能清净。是戒之能净,亦由於慧。又菩萨由智慧了别忍和不忍的损益,调伏自心,不为邪行苦楚所夺,令忍坚固。又菩萨以智慧善知应精进之事,比如说欲向菩提果而进发,但不知进入菩提道果的基本何在,就不能速即进入,必须了达圆满无倒,才能迅速圆满佛果,这是由于有空慧,这是对精进度说的。又菩萨以智慧,依教依理了别真实义谛而一心专注,才能证得真实空性定,得殊胜安乐,这是从禅定说的。总之,欲清净五度,圆满五度,均须由慧。

  又凡见相违者,皆由无慧所致。智慧通达后,不见相违而转成道用。比如菩萨为转轮圣王,五欲尘福报,无慧则为欲尘所转,不见清净功德,如具慧,则不惟不为欲尘所转,而反以欲尘为道用。具慧则见欲尘无自性、无意义、不可贪著,不为所转。具慧更进一层,能以欲尘为成佛道用,因此不见相违。无慧则刚好相反。又例如,见一切有情如独子,生起猛利慈心,不具慧者必生贪染;菩萨具慧,只有悦意慈心而不贪染。因为菩萨慈心常与清净功德和合。又例如见一切有情痛苦,生起不可抑忍悲心。在不具慧者,沦于忧悲,乃至懈废善法,如见人病重,只知悲痛,对于医药培福等,都想不到。菩萨具慧就不是这样,虽起恒常悲心,而不为悲所困迫,勤行六度四摄。常人功德与烦恼俱,菩萨功德不与烦恼俱。常人遇喜事,心动入于散乱,得意忘形。而在菩萨之喜无量,所缘仍不乱。菩萨具平等舍,而于有情义利刹那不舍。常人于中庸一境,虽略具平等舍,但又如秦人之视越人肥瘠,不生拔苦与乐之心,不过亦不作损害而已。菩萨于慈悲喜舍功德生起时,不生起同等力之障碍,如慈即不生同等力之贪著,悲即不生同等力懈废,喜即不生同等力散乱,舍即不生同等力漠视,所以然者,皆由具慧,以慧灭障故。所谓唯具慧,才能二谛圆融,不舍法性而随顺世俗。不仅功德与过失不相混,更能使法性与世俗和合。因为菩萨具空性慧,心境常时安住于空性,但对于有此因生此果的缘起法不紊不违,常相随顺,使缘起与性空,相得益彰。

  这种善巧安立二谛不违随顺功德,皆由具慧的缘故。从中观自续派以下,多见真俗相违。一派认为非有非无,作模棱之见;一派则认为一切不应作意,住于空性定一面。这都由于无慧,不能同时安立二谛。论中又云"若开若遮止,佛语或有定,或是不决定,然皆不相违"。因佛语有开(许作)、有遮(不许作)、有应行(非作不可)三类。所谓有定或不定者,指遮中有开,或开中有遮。若不具慧,则不知其实不相违。例如为小乘人示现应速求自利的清净涅槃,而为大乘人示现应速求利他的无上菩提。又如为显乘禁十不善,为密乘则或谓应受乐欲,应行不净行,乃至饮酒亦不为犯。此四表面似违,而在成佛意义上,就成佛时间之不同,及所由之道次第也不同,应其各别所需,皆不相违。当知佛语皆为教授,凡一补特伽罗,不问小乘法、大乘法,或显或密,皆为其成佛方便,皆应取学,不应谓何者当学,何者不当学。不过须具慧者,乃能对于无量经论寻求密意闻思,依时节因缘而开遮受持,不具慧者则反是。又寻求密意属闻思,受持属修。必具慧者才能合闻思修以为学。如果认为佛说的经教为修而说,专注于修,而认为寻求经论密意为了讲辩,无慧一类也。又寻求经论密意,而不知何者先修、何者后修、具足次第、迅速成就,而使闻思修枉费,则为不善巧修学,亦为无慧一类。又下、中、上每次第中,均有其修学关键处所,自道炬论至本论而益显,不知关键者,亦为无慧一类。总括言之,现前和究竟二利皆须具慧,才能成办。

  文:"次、慧不生之过患者。若离智慧,则施等五度及见不成清净,《摄度论》云:'若无智慧而求果,布施自性不成净,利他舍施说为胜,余是增财之加行。'又云:'不以明慧而除暗,彼不能具清净戒,多以无慧诸戒等,以染慧成烦恼浊。'又云:'由邪慧过扰其心,不信解住忍功德,分别美恶持不善,如无功德王名称。'又云:'于诸智者胜赞叹,较彼深细更无余,以欲过失不能障,意正无慧不可成。'又云:'于慧无勤心若执,彼见不成遍清净。'其中王名称者,谓无功德之王,虽偶一次而起名闻,随即失也。以是之果,须生智慧,彼因亦于清净之经典,与心之能力相称而为听闻。《摄度论》云:'寡闻盲汉不知修,无闻彼当何所思,故当勤闻从彼因,如思以修广生慧。'至尊慈氏亦云:'三轮诸分别,许彼所知障。悭等诸分别,许彼烦恼障。远离彼诸障,除慧更无余,胜慧闻为本,是故闻为胜。'《集学论》亦云:'应忍当求闻,次应住林薮,当精进等引。'前贤亦云:'须先闻诸法而铭于心,数数思惟筹量分别。若将法忘已,纯一执心,则于修学无有助伴。故上修者由闻上,中修者闻亦中耳,有几许修习,须如尔许了知法而渐次增大也。若如是思惟决定了知坚固者,于恶友说一切善不善意乐皆是分别,悉应断弃者,则念法中未如是说,善知识亦不如是认许,便不随彼口而转矣!若无般若,仅有些微信心,见哭而哭,见笑而笑,犹如流水,任决东西,随彼所说,认为实在而随转耳!'修学慧时,具足六度者,自住慧已,安他于慧,是为慧施,余者如前。"

  解:二、慧不生之过患,无慧则五度不净。如马鸣菩萨摄度论说:"若无智慧而求果,布施自性不成净,利他舍施说为胜,余是增财之加行。"盖无慧者为求自利而施,故不净,仅能增财,无大意义,亦无大果。又云:"不以明慧而除暗,彼不能具清净戒,多以无慧诸戒等,以染慧成烦恼浊。"持戒最要为开、遮、应行三者,无慧则於三者不能明辨,故持戒多所违犯,而戒反为烦恼浊染。又云:"由邪慧过扰其心,不信解住忍功德,分别美恶持不善,如无功德王名称。"由于邪见,其心浊乱,不信忍德,更不能分别善恶,而执於不善一边;本无功德而自以为功德,则如无德而徒有虚名之王。又云:"于诸智者胜赞叹,较彼深细更无余,以欲过失不能障,意正无慧不可成。"空性为一切智者所赞,最为深细。无余,不能超越,不为欲所障蔽,正直无倒,如是甚深道,无慧不能住。又云:"于慧无勤心若执,彼见不成遍清净。"如认为慧不必勤修者,见即不净。故欲令前五度清净,如其次第直趋佛位,则当以智慧目光为导,否则如盲千百,无导岂能引至涅槃之城,由是知生慧为要。

  生慧之因,世间医者亦可以药物使人生慧,但不是正因。应该依清净经论(外道典籍,不为清净),与自己能力相称者(不相称则不能消融得其受用),依而闻思。藏中每法皆有广、中、略之分。如道次略论为中,能受固然很好,不能受则有功德四十颂,又更加简略,可以依之而闻。闻而取修,则又有朗忍马扯,最易在心受持。于受持马扯与四十颂后,心有轮廓,再闻略论。如欲更加广求,再闻广论。由是推而广参诸大经论。所以己力相称这句话,是藏地古德相传教授法,就劣慧钝根言。假如遇上慧利根,则以宗喀大师为准,所谓先务广大求多闻。关于听闻,不问利根钝根,皆所必须。大德开示,闻,为入法之门。简单说,能分别何者应取,何者应舍,皆由多闻。由闻生起闻慧,以所闻慧而深思磨链,乃生思慧。以所得思慧而修,乃生修慧。闻多则思广,修亦广,闻少者反是。故云"寡闻生盲不知修,无闻彼当何所思,故应精勤求多闻,因此思修慧广生"。慈尊云"三轮诸分别,是名所知障,悭等诸分别,是名烦恼障。除慧无余因,能除此二障。闻为胜慧本,故闻为第一"。以三轮分别执实,许为所知障,是中观自续派说。应成派则以二相习气亦归入烦恼障。至悭等为烦恼障,各派皆同。总之,不问何障,均须无我胜慧始能破除。而闻为慧因,故闻第一。由此可知,成佛之事,并不是任便就坐闭目而修就可以破除世间一切妄说。集学论云"应忍求多闻,次当住林薮,精勤修等引。"凡学法皆应忍耐诸苦,而忍耐中应先求多闻,次乃依所闻而住林薮以修思慧。由思慧得决定后,乃勤修等引,一心而修。故欲所修无倒,即应先求所思无倒。欲所思无倒,即应先求所闻无倒。世人或不闻即住林薮,甚至即修等引,与上述程序相反。佛经亦有多闻住林薮,次修决定义。上修者闻上(上修包明师、广闻二者),中修者闻中,仅缘心修定者,即舍教持心派。狮子问经云:"善男子,汝欲伏四魔,应修慧度。欲慧发生,以闻为本。"宗喀大师关於闻与慧所引教义,根本即在此经。末法有情,几将闻思修分而为三。霞惹瓦云:"吾人未成佛以前,均以闻思为主。必成佛已,乃舍此药。"如不需闻思而唯取修之一分,则犯弃舍佛语过,且犯佛说法四十九年皆无益於有情,即犯不利有情之佛乃至轻法等过。又应当于所闻几许,即思修几许,闻思增大,修亦增大,乃为善学。若舍闻思而修,则所修愈小。且愈修而慧愈减。若能依所闻而思,则愈思愈获决定。了知必先有闻思而后有增慧。如是生起思慧已,纵遇邪友说善不善思惟,都是分别,悉应舍弃,就能知道佛与善知识绝无是说而不妄从。如无慧而仅有信心,见哭则哭,见笑则笑。世有歌者,且歌且笑,闻者亦随之而笑,乃至手舞足蹈,无慧也这样。修之根本,应依具足大小显密要义之法,以闻思修并用。若不如此,则成佛之道无能迅速趋入而圆满。又须以忏积为靠背,以末法修行易生魔难故也。

  学慧而具足六度,自住於慧,住他於慧,是为慧施。学慧不为自利,是慧戒。学慧而不惧苦,是为慧忍。学慧增进不已,是为慧进,一心学慧,是为慧定。学慧而空三轮,通达无我,是为慧慧。

  五、学行四摄成熟他有情(卷五终)

  文:"学行四摄,成熟他有情:一布施者,如前说波罗密多学处时所说。二爱语者。于所化机,宣说诸波罗多。三利行者,于如是宣说诸义,令其起行,或令正受。四同事者。诸余安立于何义利,而自住于彼,与彼相顺修学也。《庄严经论》云:'施同示彼令受持,自亦随行之诸义,是即许为爱悦语,及为利行并同事。'何故于四摄而决定耶,为令徒眷于善修行,故于摄受中,首须令彼欢喜,此亦必待以财施已,于身绕益而后欢喜。如是喜已,为令入道,先须令彼知如何行,故亦须以爱语而为说法。由弃舍不知及疑惑已,为令无倒受持义故。若如是知已,以利行而令受善。苟自不修,于他教诫行止,须如是作者,彼即诘云:汝且未行,何故教他,汝今犹须为他所教也,即不受教。若自修者,彼即念云:令我所行之善,彼自亦住彼行,若修此者,于我成就利益安乐,以是而新进修。诸已修者,亦坚固不退。故于彼中须同事也。此是诸佛说为成办一切所化诸义利之微妙方便,故诸摄受徒眷者,须依于此。颂曰:'诸摄徒眷者,于此当善依,成办诸义利,善方便极赞。'彼等于定动中,云何修习之法者?如阿底峡尊者云:'菩萨广大行,六波罗密等,出定之瑜伽,坚修资粮道。'受菩萨戒之初业菩萨,住资粮道者,无论定动所作,不越六度,六度有于定中修,有于后得中修习,谓静虑体奢摩他,及慧体毗婆舍那,于定中修。前三度,及静虑般若之少分,于后得中修。静进者,通于定动之二。忍之一分,于甚深法决定思惟者,亦于定中修也。阿底峡尊者云:'于出定诸时,如幻等八喻,观诸法而修,定后修分别。学方便为主。于诸等引时,止观分平等,常应相续修。'如是希有难行,诸未修习闻之心生忧恼者,当知诸菩萨于最初亦未能受持,但由渐修为愿求之境,后则不待努力,任运而转,故于修习,最为切要。若见不能实行,即弃舍彼等净心之修习,则于清净之道极为迟缓。《无边功德赞》云:'若有闻已亦于世间生损害,然汝自亦长时未能自受行,诸行以汝串习后时成任运,故诸功德若不修义难增长。'是故诸受菩萨戒者,无不学行之方便。诸未以仪轨受持行心者,亦当励力修欲学心,若于所行增长勇悍而受律义者,极为坚固,故应勉焉。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净修愿心及于菩萨行总修学之道次第竟。   解:仅发菩提心远远不足成佛,必加学行。学行分二,一为自成熟,学行六度。一为成熟他,学行四摄。四摄,一、施,如六度中施度所说。二、爱语,于所化机,宣说六度。三、利行,于所说法,令诸有情依之净修。四、同事,令有情所应行之事,自取同行。简言之,劝人学法为爱语,令人行法为利行,自亦行法为同事。

  为什么定为四摄?凡摄眷属令修善行,必先使发起欢喜,欲令欢喜,必先施之以财。有情所爱乐,首在身命,先以衣食住等饶益其身命,始生欢喜。既欢喜已,劝之以善,始能接受。根已熟者,令入究竟道;钝根者,先令入现近利乐道,继令入究竟利乐道。现近利乐,指人天乐果,为皈依三宝、明业果、知取舍,再加上八圆满十无暇之因。究竟利乐,为出世乐果,依出离心,勤持别解脱戒,加上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令诸有情先知如何修法,以爱语宣说正法,除其无知,断其疑惑,令其无倒受持法义。既了知已,即以利行,令修善行。倘自不修,则对彼所说教诫行止,彼不信受,反启讥难,谓汝不行,何教我行。若我自修者,彼便信受,谓所教我者,彼亦自行,依之而行,定能益我。如是则能使未修者新修,已修者不退,是故有须于同事。总之,菩萨以成熟他有情为目的,安置他有情於地道诸果。欲安置他有情於地道诸果,必须先自安立地道诸果。自成熟已,以财摄之使喜,以法开之使知,再令依法修行。但自如不行,即等于自盗而欲禁人为盗也。   再财施关键,为使所化机合于法器故。爱语关键,为使所化机于所说法生胜解故。利行关键,为使所化机,於已生之胜解法能受持不弃舍故。同事关键,为使所化机,于所受持法能恒久故。再爱语一分,不局限于说法,凡欲使所化机生喜,舒颜平视,含笑先言,慰问四大调适否等,乃至世间积财等法,一切不与正法相违之语皆是。利行一分,也不限于修法,如令如何积财等,不与正法相违者,也可导之。同事一科,亦不限于正法,即如积财,亦须曾经亲历,乃不误人。过去诸佛成熟所化有情诸种义利,皆以四摄为微妙方便,如颂曰:"诸摄眷属者,当善依此理,能办一切义,赞为善方便。"又四摄总分为财施、法施,财施为初,余三属法。

  菩萨万行,总为六度四摄。定中动中如何修?阿底峡尊者云:"六波罗密等,菩萨广大行,由本后瑜伽,坚修资粮道。"(本,谓根本;后,谓后得)。初业菩萨,指初发菩提心者,受菩萨戒后,即应住资粮道。如何住法,六度皆应修,而于智度胜观,尤应勤修,即为入资粮道。勤修胜观而於空性有证,即为入加行道。证入空性后,不分定动,均真实见得空性;即为入见道位。真实见到空性,而与空性相违品渐断,即入修道位。入修道后,对于六度不须再学,即入无学位。故自发心受戒后直至无学位(成佛),均不离六度四摄。定中与动中,以六度四摄相互参杂而修。定中除布施外,其余定、戒、进、忍、慧均可修。施属动中修。住资粮道。六度均修,而慧度则分胜观空性与非胜观空性,资粮道仅能通达非胜观一分。又定慧二分在定中修,前三度及定慧二度之一分,在动中修。进度通于动定二位。忍度之一分,关于定思深法者,在定中修,其余忍耐诸苦在动中修。戒,除动中修外;无论比丘居士,入定时均不许失戒。尊者云:"起根本定时,遍观一切法,修幻等八喻,能净诸分别,应正学方便。于根本定时,应恒常修习,止观分平等。"动中不但应与空慧相应,观诸法如幻,更应学菩萨六度诸方便行。定中最殊胜,为止观双运,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应恒常修。观八喻,为如幻修法,止观双运为如空修法。

  八喻者如幻、如梦、如水月、如像,如谷响、如影(阳焰)如伪装(傀儡)、如寻香城等。幻者,谓幻师以咒药力所幻出之象事等假相。梦,谓梦中所见假相;水中月,假相。谷中响,假相;镜中影,假相;阳焰,假相;伪装,假相;海市蜃楼,假相。菩萨善用功,见一切法皆如八喻,相似实有,而性无实有。如是六度等希有难行,诸未修习,心生忧恼。应知诸菩萨众,初亦未能,先由作为愿境,渐次修习,久习之后,自能任运而行。故初业者纵有所不能,亦不应失愿。如见不能,并愿而舍,即无从进入清净道。如无边功德赞云:"若由闻何法,令世间生怖,久未能实行,然遵习其行,时至任运转。是故诸功德,不修难增长。"次句谓佛初亦长时未能实行。三句谓佛能长时串习而成任运。故受菩萨戒者,无不学行之方便。如未受行心者,亦当励力修欲学心。若于诸行勇乐修学,再受律仪,即为坚固。

  总之,菩萨于六度,皆应修学。止,摄於定度,观,摄於慧度。然不能说一切止皆摄于定度,一切观皆摄于慧度,因为止观乃内外道所共。此处所讲,特别指大乘不共功德的止观。应从下士道起,直至已受持菩提心之后,而修菩提行中之止观,故系大不共止观。否则一切外道所修之止观,亦皆摄于菩萨行中的禅定度和胜空观。故虽真实菩提心未能生起,而至低限度于相似菩提心亦应能具,而后修止观为合量。别修后二度法,见下一章。   第十章 止观的修学(卷六始)

  一、止观自性

  文:"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一切三摩地皆于止观中摄。所言止者,谓内正住已,即于如是善思惟法,作意思维,令此作意内心相续。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为止。总之轻安所持,于善所缘心一境性之定,即止自性。观自性者,经说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舍离心相。即于如是善思维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为观。总谓安住止中,由观察所缘之力,引生轻安所持之观慧,即观自性。《庄严经论》云:'正住为所依,心安住于心,及善思择法,应知是止观。'

  止观必须俱修,如夜间观画,须灯明亮,复无风动,方能明了见诸色相,随缺其一便不明显。如是观甚深空性,亦须无倒了解真实之慧及随欲安住之止,方能明了见真实义。《月灯经》云:'由止力无动,由观故如山。'"

  解:止,内心专注于所缘境而不散乱,远离昏沉掉举,心于所缘境上安住,专注在所缘境上。专注一趣的更进一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无散乱的相续而住。待生起身心轻安喜乐,就名为得止。止只是令心于所缘境上不散乱,内心摄持,即能生起,不是了达空性。修止的方便过程,不会超越九住心,不外乎九住心的法门。

  观,在轻安的心一境(止)上,随着定力的加深,必须用自己在闻思上建立的知见,一层一层破除在修止时心行上所产生的种种觉受、种种执著(舍离心相),就是善思择诸法,就是观。在整个观心的过程中,经过粗细观察后,生起无疑无怯(无所畏难)之心为忍;生起兴趣意乐为乐,于诸种种心行清晰分别为觉,心见胜境为见(生起能见功能),最后对于观境生起耽著,亦即对于所观正理不舍为观。   总之,一心专注为止,於一心专注之止上,善思择诸法,即观。再者,正住心,即九住心,依第九住心定力而生起普遍身心轻安(即欲至定),即为正住心。于正住心后,内心摄持而修,所得乃为止,于止上善思择诸法,所得为观。菩萨地中亦如是说。修次中编亦云"外境散乱既止息已"。大师引如是经论,不嫌繁复,在注重使人了知何者为止观。有些人以为空性即观,空性不须分别,即以为修观不须分别,而不知观为觉刚,须有观察也。止息外境散乱,即屏绝外缘,于内所缘,恒常相续,任运而转者,即内摄所缘,使其相续安住。欢喜轻安之心者,即生起轻安,是名奢摩他。由安住如是奢摩他时思择真实,名毗钵舍那。

  经中说三乘一切功德都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一切三摩地都由止观所摄。因此,凡修行者必修止观。单独修止或修观均为不足,二者必须兼修。如夜间燃烛观画,灯光明亮,又无风动,则诸相朗晰能见,反之效果就不好。如是,欲观察甚深空义,应当具足对于真实义无倒的决定慧(在闻思上建立的够用的中道知见),及在空性上欲安住不动者,才能明见真实。若有心不余荡安住无分别的三摩地,而没有够用的通达真实无倒的智慧,则于三摩地任作几许修习,终不能通达真实。反之,若仅有通达空性的见地,而没有坚固专注三摩地者,好比泥做的土坯,容易变形。所以,止观必须兼修。《月灯经》说:"由止力无动,由观故如山。"

  二、学止法

  (一)、修止法

  1、加行

  文:"《入行论》云:'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不贪世修成。'故当先求修止。复应先备修止资粮。如《庄严经论》云:'具慧修行境,谓易得善处,善地及善友,瑜伽安乐具。"易得谓易得衣食等顺缘。善处谓无猛兽怨魔等恼害。善地谓不引生疾病。善友谓具如法良友。瑜伽安乐具,谓远离喧闹。是谓随顺处所。修止之人,复须少欲,不求众多上妙饮食等,略有粗劣便能知足,复不营商谋利,弃舍医卜等杂务,及与他人往还之因缘。严持所受净戒,思维诸欲过患与无常等理。具备如是止资粮已,于安乐座端身正坐,足结跏跌,双手定印,先调息等。如是所说加行六法,及下士中士法皆应先修。尤应善修大菩提心。   解:止观二者,何者应先修。依次第,定先修止。唯观无止,不能断诸烦恼。修止必须准备资粮。资粮有六种。一、顺缘,易得无大劳苦得衣食等顺处;无猛兽等凶恶众生及无怨敌等居住;善地,不引生疾病之地;善友,谓戒见相同的道友;善相,白天无多人夜静声寂。二、修止的人还必须做到少欲--不贪众妙衣食。三、知足--少粗衣食便足。不知足则多求,使心散乱。四、离诸杂物杂事--如买卖等恶事,自应断除。往返应酬,医卜星相,诗词亦应放置,以其烦扰分心故。五、严持净戒,戒律清净--别解脱戒与菩萨戒性罪遮罪一切学处,俱不应犯,设放逸犯,当速追悔,如法忏除。六、远离五欲五尘上的贪著,思惟无常之理。资粮准备妥当以后,于安乐座上结跏趺端身正坐,双手结定印,调好呼吸,对前面所说的六加行至菩提心等次第,即自难得人身至菩提心道次,应修轮廓。如无大乘薰染,则虽修大乘法,不入大乘。道次有总语,大乘法为重要,大乘人尤为重要。修法人无大乘心,不得大乘功德。菩提心源于出离心,无出离心而欲得菩提心功德,不可能。出离心源于下士道畏恶趣苦,皈依心等,如无此等心,欲得出离心功德为不可能。凡学法者,最初即须具为后世心,为后世的长远眼光尚无,而专为现世著眼,未入闻道之门,如何能修内道之法。故欲学大乘止,即须学上士道菩提心为加行法,而中士出离,下士业果,又为菩提心的加行法,不能轻视。纵不能生起真实菩提心,假相造作菩提心亦须生起,方可修止,不经此步,辄入坐修定,即入于无想无记法中,以此混过人生,没有利益。   2、正行

  (1)、明住心所缘

  A、总明所缘

  文:"总有四种所缘,谓周遍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初中有四,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就能缘心安立二种影像。初谓有观察分别之毗钵舍那所缘,次谓无观察分别之奢摩他所缘。言影像者,谓非所缘之自相实事,乃是心中所现之影像耳。第三是就所缘境安立,如思惟于五蕴中总摄一切有为法,于四谛中总摄一切取舍所知,即于彼中数量决定,是谓尽所有边际性。如思维诸法本性如是,更无他性,是谓如所有边际性。第四是就所修果安立,谓由多修止观之力,便能引生轻安等,成办所作之果。此四名周遍所缘者,谓此四种,非离下诸所缘别有异体,复能遍彼一切所缘也。第二净行所缘有五,谓多贪者缘不净,多嗔者缘慈悲,多痴者缘十二因缘,多慢者缘界差别,多寻伺者缘出入息。第三善巧所缘亦有五,谓善巧色等五蕴,眼界等十八界,眼处等十二处,无明等十二缘起,从善业生可爱果为处,从不善业不生可爱果为非处。第四净惑所缘有二,谓从欲界至无所有,观察下地粗相,上地净相,暂伏烦恼种子。及修无常等四谛十六行相永断烦恼种子。   解:所缘分四种。一、周遍所缘。周遍止观之境分四:有分别、无分别、事边际、成所作办。有无分别依心安立;事边际依境安立,包括如所有,尽所有;成所作办依果安立。又无分别属于止之所缘,有分别属于观之所缘。当一心专注所缘时,心不须分别,故称无分别。当用观时,心须分别寻伺,故称有分别。心住所缘时,其心对于其余不起分别,故称无分别。修观时,对于所缘用心观察,通达其为性空,故称有分别。事边际者,以尽所有性言,异门甚多,摄之为五蕴。一切有为法不在五蕴内者,故称边际。决定了知有为法无有出五蕴边际者,于此心安住不移,即为有为法所缘事边际。又一切有为法摄之为色与无色,包括无余,心得决定,专注不移,亦称事边际。有为与无为,摄之为十八界,包括无余,心得决定,专注不移,亦称事边际。总之,一切有为法觉无边际而摄之为五蕴等,包括无遗,心得最后收摄决定,即为事边际。又以如所有性而言,不问法无我或人无我,经任何观察之后,发现无自性理是最后归结点所在,觉其包括无遗,心得决定,专注不移,称为如所有性事边际所缘。成所作办所缘,即已得止者之所缘。又依于有分别、无分别、尽所有、如所有、为所缘而修,由未得轻安之心转变而为已得轻安。成就此转变而得轻安之所作,即成所作所缘。有分别、无分别中,各有如所有、尽所有。如所有,尽所有中,亦各有有分别与无分别。故周遍所缘包括极广,可谓遍一切所知境。   二、净行所缘有五。不净所缘,对治贪习重者。慈心所缘,对治瞋习重者。缘起所缘,对治愚痴习重者。界别所缘,对治我慢习重者。数息所缘,对治散乱习重者。这五种观法亦称为五停心观。

  三、善巧所缘:善巧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安立所缘,善者为乐处,恶者为非处,入三恶趣。

  四、净惑所缘分两种,世间定从欲界至无所有,观察下地粗相,上地净相,暂伏烦恼种子。出世间定观修无常等四谛十六行相永断烦恼种子。

  B、此处所缘

  文:"《三摩地王经》云:'佛身如金色,相好最端严,菩萨应缘彼,心转修正定。'由缘佛身持心,即是念佛生广大福。若佛身相明了坚固,可作礼拜供养发愿忏悔等修集资粮净治罪障之田,临命终时不失佛念。若修密法尤与修天瑜伽相顺,利益极多。故当以佛身作所缘境也。此所缘境复有二取法,谓由心新想及于原有佛像想令明显。前者益大,后者通显密乘,今如后修。先当求一庄严佛像若绘若铸,数数观察善取其相,作意思维令心中现。此复当作真佛身想,不应作绘铸之像想。惟当于一所缘令心坚住,不可改换众多异类所缘。先令身相粗分略为明显,即应专一而修。尔时若观黄色现为红色,欲观坐相现为立相,欲修一尊现为多尊,则不可随转,唯应于一根本所缘令心不动。圣勇师云:'应于一所缘,坚固其意志,若转多所缘,意为烦恼扰。'以是作意所修身相时,祗要有粗分于心现起,即是获得所缘境,当缘彼而修也。"

  解:缘佛身相而摄持心者,即是随顺忆念佛陀故便能引生广大福德。如果观想佛身明显坚固,可以作为礼拜供养发愿忏悔等修集资粮、忏悔罪障的所依。临命终时,不失念佛功德,不堕恶趣。又能与密法中的本尊修法相辅相成。总之,观佛身相的利益极多,因此,修止时应当以佛身作为所缘境。取相法有两种:一是心中新起,如观空中现莲月日座佛相,或者如念佛者念到阿弥陀佛自显于眼前;二是观佛相本来现在吾前,以佛遍一切,常在众生前,有无等疑皆应屏除。应想佛在头上、面前、手中,皆可生起。如是易于修信,且顺显密乘,故应取第二类而修。前者的利益较大,后者通于显密乘,而且容易生起,所以修止的一般按后者而观修。修习之时,可以请一尊或绘或铸的工艺技术比较高的精妙佛像,反复观察,善巧地在心中摄取佛陀的"形像",在座上经过观想,令在心中显现。观佛像为所缘境时应当注意:一对所观的佛像要作真佛想,不可作绘铸之像想。二应对于一像反复观想,不可改换众多不同的所缘境,令心坚固安住。比如说,欲观黄色为红色,想观坐相为站立相,本来观修一尊而想现为多尊,这种种都不可随心而转,唯应对于一根本所缘境令心坚固不动摇。圣通师云:"应于一所缘,坚固其意志,若转多所缘,意为烦恼扰。" 所以所缘不宜多,凡未成一合量之定,都不可更改于不同种类之所缘。多移易所缘而修止,恰为得止大障。三通过观想力,佛像的粗显部分略为现起,即应专注而修。只要粗显的部分在心中现起,就算获得所缘境,应当缘彼专心修习,先粗后细,粗分明显坚固,如观佛头、手、足、黄澄澄地,如观吉金然。如作怖,则想块然蓝陀陀的。既明,乃再加若干部份,如眼现青莲色、白毫、螺纹等,逐渐增加细分,一部分一部分明显现起,散心方能摄持。   (2)、如何修住心

  文:"《辨中边论》云:'懈怠忘圣言,及沉没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为五过失。'此说由断五种过失,修八对治行而修止。初于三摩地起加行时,懈怠是过失。对治此过共有四法。《中边论》云:'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所依,谓希求三摩地之欲心,此是勤修三摩地之因。能依,谓精进。所因,谓见三摩地功德之信,此是欲心之因。能果,谓轻安,此是精进之果。由依净信引生希欲,依止希欲发生精进,依精进故引生轻安。故此四法是五过失中懈怠之对治也。

  解:开始修止时,各阶段有懈怠等五种过失生起,必须以信等八法加以对治,所以,修住心法是以八法灭五过失的方法,所谓"修八断行,断五过失"。初于三摩地起加行时,懈怠是过失。对治此过失有四法:所依,即欲心,希求三摩地的欲心是勤修三摩地之因;能信,指精进;所因,即信心,见三摩地功德而生信;能果,指轻安境,这是精进修三摩地的结果。最初准备修定的时候,对修定产生厌恶心,或者的松懈懒惰的心态,这时就应当思惟正定能引发轻安等功德,由此对修止生起真实坚固的信心,进一步对禅定具足强烈的希求心,通过精进修习,即可成就正定,获得轻安。所以,信、欲、勤、安四法能对治懈怠的过失。   文:"次精进修三摩地时,忘失教授是过失。对治此过当修正念。非仅不忘所缘便足,内心专住所缘境已,要有明了之定解方可。《集论》云:'云何为念?于串习事心不忘为相,不散为业。'谓不忘失所缘境,令心与境串习和合,即念自性。"

  解:精进修定时,以正念灭除忘失教授的过失。精进修定时,一要专注所缘境,令心不散;二心已散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失所缘,于此无间便失所缘,故不忘所缘之念为根本。由此念令心安住所缘。如前说的所缘境,若能现起,最低限度,即应令心用力摄持,使心警惕,不新观察,对境专注观想、修习,令心与所缘境达到二者和合的状态。

  文:"第三心住三摩地时,掉举沉没是过失。对治此过当修正知。由正知力,观察沉掉为生未生,见沉掉生上者迎头遮止,中者才生寻灭,下者亦须生已不久即当断除。如是沉掉二法为修清净三摩地之主要障碍。如云:"于明了分沉没为障,于专住分掉举为障,故当了知沉掉为修清净三摩地之主要障碍。"故当善知沉没掉举昏沉之行相。其中昏沉,《俱舍》、《集论》皆说所缘不明了,身心粗重为相,是痴分摄。沉没有粗细二分,粗者,令心黑暗,或于所缘虽未散动,然失明了之力,但澄净而已,微细沉没,谓有明净二分,而于所缘无定解力,略为低缓,不应误解沉没昏沉为一事,昏沉虽不向余境流散,而俱无明净二分。沉没则有净分而无明分。如云:"沉没,谓于所缘心力。放缓,不能明了缘取所缘。虽有净分而无明了取境之力,即成沉没。"又云:"有说心不向余境流散,俱无明净之昏沉为沉没者,不应正理。"由此亦可了知昏沉之相。沉没从昏沉生,有善无记二性。昏沉是痴分,是不善性或有复无记性。如是沉没起时若相微薄,仅起少次,则可策心坚持所缘而修。若沉没厚,或数数起,则应暂置所修法而修对治。其对治法,如《中观心论》云:"退弱应宽广,修广大所缘。"又云:"退弱应策举,观精进胜利。"退弱沉没之因,谓心太向内摄,或由放缓取境之力心渐低降,或由睡眠昏沉等因心觉黑暗。初之对治,当以观慧观察所缘令心广大。第二对治,应当思维三宝功德菩提心之胜利,人生义大等功德,令心策举。第三对治,亦应令心策举,及作意日光等光明相,或以水洗面。或经行等。掉举者,若心将现亲友等可意境,即是微细掉举。若忽生贪相,即粗分掉举。《集论》云:"云何掉举?净相随转贪分所摄心不净相,障止为业。"微细掉举之对治,谓心于境将流动时,即应遮止系于所缘。粗分掉举之对治,谓生已即当了知,摄录其心令住所缘。若此不能治者,则应暂停所修法,思维无常与恶趣苦等,收摄其心。待掉举灭已复修前事。又《速道论》云:"沉掉之对治,当修风心与虚空相合之教授,及强断掉举之教授。"初者,谓想自身脐间有一白点量如雀卵,从顶踊出,与虚空相合,即于彼上令心安住。第二、谓一呼一吸合为一息,于五息中持心不散而修。次修十息,十五息、二十五息等,渐渐增长,持心不散。或想上风白色,由鼻孔入,渐向下压。下风黄色渐向上提。心于脐间相合,修瓶相风。

  仅能了解沉掉之义犹非完足。要修定时以正知力。常时伺察沉掉为起未起。生此正知之方便因,谓不忘所缘之修正念法,及正念坚固之中常时侦察,心散未散,任持其心。《入行论》云:"住念护意门,尔时生正知。"又说第二因云:"数数审观察,身心诸分位,总应知彼彼,即护正知相。"沉掉之因,论说共因,谓不护根门,食不知量,不修初夜后夜觉寤瑜伽,不正知住。沉没别因,谓重睡眠,心于所缘力太缓放,止观不均,偏修寂止,心相黑暗,不乐缘境,掉举别因,谓少厌离,心于所缘执力过猛,未串习精进,思亲里等令心散乱。

  大家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菩提心妙宝 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 辗转令增长

 
 
 
前五篇文章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4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思考题

达真堪布:三想破瓦 破瓦法(一)

达真堪布:三想破瓦 破瓦法(二)

达真堪布:三想破瓦 破瓦法(三)

 

后五篇文章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30课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29课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28课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27课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26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