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十五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十五讲

 

  第十五讲  九月九日

  此所取分别二种九,初于所断上起,次于所修上起。故于前者当注意应断之事,于后者当注意应修之事。第二所取分别,所谓转依者,依即身心,转依、谓心心所种子转变,即唯识所说转识成智之义。

  第一、转依应识趣向所依之境。《附讲》文略,不能概括。

  初修菩提心,至少应依皈依发心摄要颂实修。广,应学瑜伽师地论菩萨戒品,宗大师抉择著菩提宗道论,法尊法师译依法相,汤芗铭译文浅易解可自学。藏文有广颂,汉文无。往年曾依藏文集出菩萨戒颂。凡大小乘混淆之处,宗大师重点依弥勒菩萨地论根本,从三聚戒分科,故无偏弊。知菩萨戒与声闻戒,相得益彰,并无冲突。若不发大乘心,悲心不具,则不能具足持别解脱戒。若离别解脱戒,则菩萨戒唯有空文。菩萨戒必以别解脱戒为体,宗大师言之痛切。地论列十一种高贵大行。此高贵者,自尊不亚于佛之心;大行者,菩萨之行。无高尚心不能学别解脱戒,离别解脱戒亦无法令人高尚。此十一种通大小乘。能完全摄持宗道之义,则发心有办法。

  第二、以佛往昔六度万行为所缘境,助菩萨戒,教理加行一致,令菩提心起作用。

  第三、声闻仪范如阿含经中说薄拘那,以无欲念为增上之心亦无,四圣种者,不在饮食衣服住处上著眼,惟一心精进。言勿太自苦,为正等人说。上智之士必由四圣种。有四圣种则别解脱戒易持。杜多行十二,由四圣种开出,较为易行,但不可徒具外貌以炫异。摄取于僧为别解脱戒宗旨,不是但能于一条二条戒不犯便已尽持戒之能事。要废者能兴,缺坏者能补,完好者能发扬光大。初能作意谓发愿,次能现行谓实现,令自他平等出离,方为菩萨之出离心。

  第四、缘觉好学,如禹闻善言则拜,但要是于身心有益之学,不是收买一切佛法。

  第五、菩提心未生者,由于般若波罗蜜未善修故。必依般若经论,圆修三乘之法。若声闻善根未成,大乘亦不能成,成亦缓慢。

  第六、所缘无者,观境不起,或起而不能相续,为少修故。如偶一见面之人,则不能忆。日常习见家中什物,极琐屑亦能记也。观不起,多观。所缘分别,地论有专科。学此法者,以三智、八法、七十义为所缘,应于止观境上深修。所缘如作战之敌情地形,不可不知。初地菩萨乐正法所缘,不缘于杂事也。

  第七、真谛上一切尽扫,所缘亦是生灭法。但若先从法空修,辄多空兴诤论。六十二见身见为首。佛以身念处引人入胜,次于身念处修无所缘,易有收获。

  第八、久修行者,或以随便过日为无修无证,或已修多种法门而无成就便绝意进修,修行到无路之时,便要放松,亦可于无门处找出门来,所谓山穷水尽柳暗花明也。若回头走就坏了,但亦先要有学修次第,不可乱遍。

  第九、正观决择之力,由甚深八法中练出,自出主意,决不可用。须有前八种之修习,方有此第九。

  【狮子贤义疏】:

  复次,于彼第二教示中,能取之行相分别,初者:

  颂云  设施有情境  安立法不空  贪着分别体  实能作三乘

  功德不清净  破坏于正行  此第一能取  由经说应知

  如是颂云者:

  一、随有情士夫中人等之安立。

  二、显现少尽漏故移于法中安立。

  三、一切行动故,一切种智性等之法,不是空性。

  四、一切种种现法失实,是未断法上贪著。

  五、于无自性之法上、作极细微之分别,

  六、小的所作未能作,真实大的所作谓为能作。

  七、于色等中无所缘故,三乘决定出生。

  八、正真炽然契入性之功德不清净。

  九、于施等所缘成就、实行、行相错乱。

  如是前者能取行相分别,是修道加行住位品中,行境类具有之九种也。

  【清凉记】:

  次能取分别即内我执,断此者即内慧行刻意。此皆有学修者于修学上所变生之微细我执也。

  第一、有愿有勇之人,常在人我成就高下上计较,起我慢心,应学不学,应教不教。四果、十地、亦只是修行过程之安立,钝根熏习久,则变成利根。但不可坐待转变。

  第二、显现是密教名词。持戒对境能识,亦是显现。境界现起,必有其因,或由修行,或由加持。循其故道再再修习,则显现能数数再现,方名升(生)起。近得者,邻近获得,不可便下断语以为真得,盖棺论定。尝见有人幼年出家,培福很多,后来办医院用女护士,六十五岁还舍戒还俗。别解脱戒好好修,细规矩注意,就闲话也没有。不依戒,迷离惝恍,正不正不知,业障烦恼,不可思议,如积薪遇火即燃,如薄拘那方可无事也。

  第三、佛性与空性是一。但须修证,非唯知解。

  第四、现法失实,即不合实际。贪佛微微,贪法亦尔。为名闻利养学法,终不得法。

  第五、初学为破自执,亦应分别,但要有归纳旨趣。康萨仁波卿不多著述,以为前人著作已多,多作无益,反使后人增加负担也。

  第六、小中之小尚未修,求成就大中之大,必不可能。小乘不要,大乘更作不起。

  第七、不讲教,儱侗五蕴空,必不能证。

  第八、炽然者,如烈火不可向迩,莫之能御。八地以后,我执身见不起,方能炽然利他。见道以上,未至八地,亦唯随顺利他。炽然利他,从坚稳自行起,故大般若必须与戒合修。凡夫度生,方便有时而穷。如我等欲教化畜生入圣道,便不可能。佛及诸大菩萨方能普于六道度生。

  第九、般若实行,归于六度。不依戒及次第,不达三轮空,行六度亦处处成病。

  此九者皆依微细我执起也。

----------------------------------------------------------------------------------------------------------------

更多能海上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后五篇文章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