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七)

 

  子三、一切相智相

  三、广释一切相智分三:一、结合;二、根本;三、解释。

  (一)结合:释道相智后说一切相智,名结合彼道相智后说一切相智相。

  (二)根本:前说后第三段经文,释彼经义:

  颂曰:始从四念住,究竟诸佛相,道谛随顺中,由三智分别,

  弟子及菩萨,诸佛如次第,许为三十七,卅四三十九。

  三、解释分二:

  1略示:“始从四念住”是说佛的行相究竟者,谓就一切智三类所摄的道门,以一切相智摄尽一切圣补特伽罗故。如其数类:许诸声闻有三十七相,诸菩萨有三十四相,佛有三十九相。

  2广释:1、广释随顺声闻弟子的一切相智相;2、广释随顺菩萨一切相智相;3、广释唯佛不共一切相智相。初如前所说释第一段经文,即是说一切智,二释第二段经文之义,即是说于道相智名对治道,释第三段经即是说一切相智的行相。

  3略义分二:

  一)明体性略义:此中一切相智者谓以声闻与菩萨之差别,如其次第有无漏与有漏。道智行相者谓由诸菩萨烦恼未断尽故,唯是有漏,一切相智道的行相者,以圆满正觉,烦恼所知障习气一切二相永断,则一切法不自在故唯是无漏。

  二)说明数的略义:若总合一切行相,有一百七十三种相。从彼等内谓“始从四念住”等。

  论义是说,一切相智之智相有一百一十种:谓随顺声闻弟子一切相智之智相有三十七;随顺圣者菩萨的一切相智有三十四;随顺佛圣者有三十九种故。是故,由自能得方便修一切相智加行力,所得的究竟智相,菩萨修佛圣者的意趣义能修习圆满,是一切相智智相的定相。若分有一百一十种,由能修相智行相以般若慧任持之菩萨瑜伽,在菩萨身中缘相智之法,是破除增益颠倒之增益对治的定相。

  此中于一切智,首先遍观诸法道智等文,由此释随顺声闻弟子之一切相智行相。“始从四念住,究竟诸佛相”等二颂。

  三十七菩提分法,就七类解脱,此中分二:一、略标三十七菩提分法;二、释各各体。

  (一)略标三十七菩提法分六:

  1、界与地之次第:初静虑中有一切三十七菩提分法。如《俱舍论》云:“初静虑一切,未至除喜根,二静虑除寻,三四中除二,前三无色地,除戒前二种,于欲界有顶,除觉及道支。”是说初静虑具三十七,未至定除喜根,有三十六;第二静虑除正思惟,有三十六;第三、第四静虑除喜与正思惟二种,有三十五种。初三无色中除正语与正业、正命、喜与思惟,有三十二。与欲界及有顶除七菩提支,及八圣道支,有二十二[27]。

  2、修何道:若大致为缘,初三类如其次第在上中下三品资粮道中修,根力二种如次在暖顶及上品忍位中修。菩提支在见道及圣道支修道中修。如《辨中边论》、《庄严经论》、《俱舍论》中说。

  3、差别:顺菩提分法,有三十七。即:四念住、四正勤(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圣道支故。

  4、略摄或实假之差别:三十七菩提分法就实事同类门集为十种。即: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戒、寻故。如《俱舍论》云:“此实事唯十,谓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及戒寻为体。”[28]又云:“四念住正断,神足随增上,说为慧勤定,实诸加行善。”[29]

  5、数决定:于彼菩提分法,三十七种数决定者,谓从资粮道及至佛地之间现证实事同类数决定故。

  6、释名(训释):此三十七说名顺菩提的因由者,谓尽无生智是菩提,随顺彼生起之因由作如是说故。如《俱舍论》云:“觉分三十七,谓四念住等,觉位尽无生,顺此故名分。”[30]

  (二)释各各体分七类:1、于法寻伺道;2、从精勤所生道;3、定净治道;4、现观加行道;5、现观联系道;6、现观道;7、出离道。

  第一类于法寻伺道又分:四念住,首先于遍寻伺(观察)法道,是所趣入四谛故。身、受、心、法,以自共相遍观察念住有四种。

  论义是说:于法遍观察道(有法),有多种者,谓有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等故。

  观察分八:1、所缘境;2、修法;3、修习之所为;4、体性;5、差别;6、界限;7、释名;8、修大乘念住殊胜。

  1所缘境:念住的所缘境者,谓身受心法四种故。于身有三,如非所依根的色声等五境为外身;如眼等五根为内身;根所依色等五二俱是身故。受有三种,有苦乐舍三种故。心者作为识,法者谓非受的一切心所有,及不相应行和无为诸法。[31]如《集论》云:“四念住所缘者,谓身受心法。”

  安立彼四种所缘的因由者,谓诸愚(凡)夫于身执为我所依事;于受执为我受用事;于心执为我事;于法贪著我等杂染,是为断除贪著等信等清净故。如《集论》云:“我所依事,我受用事,我自体事,我染净事。”

  2修法分:共与不共二种。一共:如何修法者,于身受心法,以自相共相各二观察,是能修故。如《俱舍论》云:“为观修念住,以自相共相,观身受心法。”是说以止观修四念住,观无常苦空无我是共相;及一切有为法无常,一切有漏皆苦,一切法空名无我,于差别事与差别法结合说为共相。《俱舍论》云:“依已修成满胜奢摩他(止),为毗婆舍那(观)修四念住。如何修习四念住耶?谓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一切有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为共相。身自性者,大种造色,受心自性如自名显,法自性者,除三余法。”是故,自相亦于身大种及大种成身的体;于受是领受的体;心是能缘的体;法是心所等各各的体。二不共分三:1所缘:诸声闻独觉唯缘自身等;诸菩萨缘自他二身故。2作意:由诸声闻独觉作意无常等,诸菩萨于一切法相能修不可得等故。3诸声闻独觉唯修离有漏身等故,诸菩萨与彼有漏离与不离二俱皆非,为成办不住涅槃,能作修习故。

  3修习之所为:如是修习有所为者,是为趣入四谛取舍故。由修身念住了知有漏身粗重苦性;由修受念住,谓苦乐受者,是欲离和不离之爱因故,就果门分别,爱亦是集的主要,彼是能断除;心念住我执所依事,由观心无常等遮止贪著。是故,由断我无疑能作证灭而不畏惧;由修法念住,若了知一切杂染法为所治,及一切清净法是彼所治之能对治,了知遮止损害的方便后,能生起之理趣,由彼趣入四谛故。如《辨中边论》云:“粗重爱因故,事故不愚故,所入于四谛,修习于念住。”

  4体性:于身受心法,由自共相二二观察后能修之念与般若慧随一所摄入道的智,是念住的定相。《集论》说体为慧念,《俱舍论》说念住慧。

  5差别:若分有身念住等四种。

  6界限:从资粮道乃至佛地。

  7释名:由般若慧所缘念境安住不忘,名为念住。

  8修大乘念住殊胜:大乘念住(有法),胜出小乘念住最殊胜者,谓修彼大乘念住以十四种殊胜故。1、所缘大乘;2、依般若慧;3、能对治十六种邪行;4、入修四谛;5、缘自他一切身等;6、身等空性作意;7、离有漏身已当得无漏身;8、受持六波罗蜜多相顺;9、摄受声闻独觉等相顺;10、知身如幻;11、知受如梦;12、知心如虚空;13、知法如云;14、思念受生三有作转轮王等,若自性利根修念住则不同于小乘作意等修法,当成就无余涅槃等具足故。如《庄严经论》中所说[32],广知别处所说。如《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圣行品第七所说。《大般若经》卷四一五,念住品所说。

  第二类从精进所生道,四正勤(断),遍观察法道之后,说从正勤生起道的因由者,谓就身等法自共相门观察,能生起趣入断与对治取舍的精进故,即彼念住之后由生起精勤,从勤生起之道。不善与善,已生与未生等如其次第正断与不生,增长与生起之因,有四种正断。

  论义是说,从勤所生之道(有法),有多种者谓善法未生令生,已生增长,不善法未生令不生,已生令断除之正断等故。

  观察分八:1所缘境;2如何修法;3所为;4体性;5差别;6界限;7释名;8修大乘正断殊胜。

  1、所缘境:善法清净与不善法杂染,已生未生有四种。即是彼之所缘境。

  2、如何修法:谓不善法未生令不生,已生令断除;善法未生令生,已生等为增长故生起希求,精进勤奋,善持于心,能善安立于心故。经说:生起欲乐,发起精进,善持于心,善安住于心。如《集论》云:“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

  3、所为:能坏无余所治品;能增长无余对治品;净治念住之垢染;速疾引发神足是有所为故。

  4、体性:于断与对治能作取舍,喜发精进入道之智,是正断的定相。是说精进为体,如《集论》云:“何体性谓精进”,《俱舍论》说:“安住正精进。”

  5、差别:差别有四种。

  6、界限:从资粮道至佛地。

  7、释名:若由正断所断,即名正断。

  8、修大乘正断殊胜:大乘正断胜出小乘正断,特别超胜。如《庄严经论》云:“诸坚固正断,诸有身无等,由于修念住,诸过能对治。”

  三、第三类定净治道四神足:正勤所生之道后,说定净治道之因由者,谓具足断与对治能做取舍之精进具足者,由定令心堪忍,能引生殊胜功德事故。具足精进者能令心业堪忍,是定遍净治之道。分为欲、勤、心、观之行相应的神足有四种。

  论义是说:定遍净治之道(有法),有多种者,谓有欲神足、精进神足、心神足、观神足故。

  观察(分析)分八:1所缘境;2修法;3所为;4体性;5差别;6界限;7释名;8修大乘神足殊胜。

  1、所缘境:一身变多身、多身变一身等神变事业,即是彼所缘境。如《集论》云:“四神足所缘者,谓已成满定所作事。”

  2、修法:能依八断行对治五过患。如《辨中边论》云:“五过八断行,从依止因生。”五过患者:1谓趣入修定时的懈怠障碍;2修加行时忘失教授过患;3正修时昏沉掉举;4沉掉生起时不能作对治;5离沉掉后于定不精勤,入任运时能对治行故。如《辨中边论》云:“懈怠忘教授,昏沉与掉举,不行与能行,许彼过有五。”

  八断行者谓有:欲、精进、信、轻安、正念、正知、思惟、舍等故。初四种是对治懈怠,后四种是后四过患的对治。彼四如其次第,建立能依所依及因果关系。欲乐者谓以勤为前行,即是彼之所依;是故勤者是能依;所依欲的因是信,因为深信因果若有信心,许为等至作业故,能依勤的果者,即是轻安。因由精勤造作,令身心轻安生起安乐故。

  3、所为:能作种种变化,获得一切世间出世间一切富饶有特殊所为故。如《慈氏问品》说:“世尊,彼等是何果?佛言:是慈心清净的果、般若清净的果。”

  4、体性:依对治五过患,修八种断行成为定的入道之智,是神足的定相。如《集论》中说:“体性是三摩地。”《俱舍论》说是“神足定”。

  5、差别分:欲、勤、心、观四神足。1依身加行精进,触心一境性三摩地;2依相续加行精进,触心一境性三摩地;3依前行修习定,触心一境性三摩地;4依此生由他所教的般若慧,触心一境性三摩地。如《集论》云:“助伴者谓欲勤心观。”

  6、界限:从资粮道至佛地。

  7、释名:就神变门说具足能往无量佛刹的功能神足,名为神足。

  8、修大乘神足殊胜:大乘神足胜出小乘神足特别超胜。如《庄严经论》云:“坚固诸神足,性相殊胜四,自体及他等,诸义成就生。”

  四、第四类现观加行道五根:净治三摩地道后,说现观加行道的因由者,谓所净治欲等心能得谛现观,由生起暖顶作如是说故。所净治心由出生暖顶加行,于现观加行道是暖顶体性,即是信、精进、念、三摩地、般若慧根的行相。

  论义是说:现观加行道(有法),是多种者,谓有三十七菩提分之内的信等五根故。此中亦如前有八种:

  1、所缘境:彼即是四谛故。此等以圣道加行所摄,即是四谛的行相故。如《集论》云:“五根所缘者谓四圣谛。”

  2、修法:依修所生瑜伽,以忍可四谛取舍之信,于所缘行相受持不忘之念,相续能修故。如《集论》云:“修习者谓信根于诸谛起忍可行。”

  3、所为:谓速疾圆满暖顶,速疾获得上品忍有所为故。如《集论》云:“修果者谓速发谛现观,及能修暖顶引发忍世第一法。”

  4、体性:能生起自果圣道自在智,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内根的定相。

  5、差别分:信根、精进根、念根、三摩地(定)根、般若慧根有五种故。如《集论》云:“自体者谓信、精进、念、定、慧。”1忍可四谛取舍之信;2精进所通达四谛;3由彼为缘于所缘行相受持不忘;4于彼四谛义心一境性;5拣择彼等各各行相。

  6、界限:从加行道暖位至佛地。

  7、释名:于生起自果圣道,若成自在即名为根。

  8、修大乘五根殊胜:修大乘五根胜出小乘五根特别超胜。

  五、第五类现观联系道五力:现观加行道后,说与现观相系属之道的因由者,谓得暖顶体性五根,以生起忍及世第一法之体五力,作如是说故。已得暖等以生起忍与世第一法,即是与现观相属之道,即是忍与世第一法的体性,谓有信、精进、念、定、慧力五种。

  论义是说,与现观相属之道有多种,谓有三十七菩提分之内的信等五力故。

  观察(分析):1所缘境者如前;2修法者谓以前前因,趣入后后故;3所为者谓生起见道,及速圆满加行道后二忍与世第一法有所为故;4体性者谓由自己的所治品不能屈服的智,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之内清净力的体性故;5差别者分: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6界限:从加行道忍位至佛地;7释名者问:何故名力?谓不能由自己所治品所屈伏义,即名为力。根力二者是有差别,清净根能对治不信等所治品相互生起,另外与彼不混合生起能对治体性故。如《广释》云:“五根五力有何差别?谓不信等所治品,与信等能对治二者相互和合生起者名根,以所治品不混合,唯独生起能治者名力。”

  六、第六类现观道七觉支:联系现观道后,说现观道的因由者,谓得现观与加行相属道的体性暖等有四,现观道的体性是新生起谛现观的见道,如是说故。由通达暖等四生起见谛之道。于现观道有: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觉支七种。

  论义是说:此处所说的现观道(有法),有多种者,谓念菩提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等故。此中分九:1所缘境;2修法;3所为;4体性;5差别;6成为支理;7界限;8释名;9支喻结合。

  1、所缘境:四圣谛即是彼的所缘境。如《集论》云:“七觉支所缘者,谓四圣谛如实性。”

  2、修法:由念觉支所缘苦谛,寻求彼之寂静(远离)而住;缘集谛寻求远离贪欲而住;缘灭谛寻求作证而住;缘道谛能寻求修习而安住故。如《集论》云:“修习者谓依止远离、依止无欲、依止寂静,回向弃舍修念觉支。如念觉支乃至舍觉支亦尔。”

  3、所为:断见所断一切有所为故。如《集论》云:“修果者谓见所断烦恼永断。”

  4、体性:能作自果菩提因,圣者身中的智,是菩提支的定相。

  5、差别:此中有七。如《集论》云:“自体者谓:念、择法、精进、喜、安、定、舍。”

  6、成为支理:彼七支亦合为五者:1住(所依)支;2自体支;3出离支;4利益支;5最后三支是无烦恼(不染)支故。如《集论》云:“念是所依支,择法是自体支,精进是出离支,喜是利益支,安定舍是不染支。”如《辨中边论》云:“自体支住支,第三出离支,第四利益支,三种无染支。”

  7、界限:从见道至佛地。

  8、释名:若是成为自果菩提的因,即名为菩提支。

  9、支喻结合:此七支喻转轮王七宝与法相等者,谓如其次第:1诸未战胜所知境能胜;2能摧毁一切相执分别;3能成办神通等诸功德;4诸法显现增长能令心欢喜;5解脱胜粗重障碍生起轻安乐;6依止三摩地成就一切所欲义;7依止根本定摧毁诸所断,依止后得智受持正理功德故,如《庄严经论》所说。

  七、第七类出离道八圣道支:现观道后说清净出离道的因由者,谓先未见谛新得真实见道,生起修道清净体性出离道,作如是说故。由遍知见谛以生起修道,于清净出离道分八: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此即八圣道之八种。

  论义是说,清净出离道(有法),有多种者,谓正见道支等有八种故。此中如上分九:

  1、所缘境:四谛即是彼所缘故。如《集论》云:“八圣道支所缘者,谓即此后时四圣谛如实性。”

  2、修法:如前故。如《集论》云:“修习者如觉支说。”

  3、所为:断除所断烦恼,及根本智所见义,后得位能遍观察;能了知正法;能令他信;能清净根本烦恼障;能清净功德定自在障的果具足故。如《集论》云:“修果者谓分别诲示他信。”

  4、体性:成为自果圣道的因,圣者身中的智,是圣道支的定相。

  5、差别:谓正见圣道支、正思惟圣道支、正语圣道支、正业圣道支、正命圣道支、正精进圣道支、正念圣道支、正定圣道支有八种。如《集论》中说“正见”等故。

  6、集合支理趣:彼八种集合为四者,如《集论》云:“正见是分别支;正思惟是诲示支;正语、正业、正命是令他信支,见戒命清净性故;正精进是净烦恼障支;正念是净随烦恼障支;正定是能净最胜功德障支。”后三支合为一支。当见《辨中边论》及《庄严经论》所说。略义:谓正见者是分别(观察)支,是观察通达根本定故。诲示支者,由彼为等起以语能(诲示)令他了悟故。彼后三支是令他信支者,谓由名言相属言说教诲能令见清净,由不作非业能令戒清净,由命(生活)以依如法允许法衣等受用,能令他信用具减缺故。后三合为能对治支者,谓由精进能对治修所断烦恼,以念能对治随烦恼昏沉掉举,及以定引发神通最胜功德,能对治自己的所治品故。

  7、界限:大致从修道(至佛地)。

  8、释名:成为自果的圣道支,若由能行即名圣道支。

  9、支喻结合:此圣道八支分二:(一)如经说:如转轮王的轮宝是与法相等者。谓彼于所化众生身中渐次转移,彼轮从他境转移他处与法相等,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和正念四者,合为增上慧学,由彼若摧毁自己的所治品,则能断的车轮辐条与法相等。正语、正业、正命三支合为增上戒学,彼三者能作一切功德事所依,即是能令所依轮的中轴与法相等。正定者是增上定学,由彼若能摄收心所缘,即是能收集的毂辋与法相等故。

  (二)如《宝性论》中所说:八支具足水者,由流入水器之差别,转成为甜酸苦味皆具足。此八圣道支以大乘中乘小乘联系之差别,成为妙(上)中后(下)三种。如《宝性论》及《庄严经论》中所说。七觉支与八圣道支,此二虽正建立在见修二道,但从见道当获得圆满三十七菩提分。解说彼等略义,如是于诸声闻弟子,是一切智的道所依,即三十七菩提分法。

  二、广释随顺菩萨一切相智相有三十四:明道相智的行相分二:一各各解释;二略义。

  (一)各各解释说道相智等;(二)略义:如是于诸菩萨道相智之道所依的行相有三十四种。

  (一)各各解释分六:1对治道;2变化道;3现法乐住道;4出世间道;5断道;6佛道。

  1、(第一)对治道分三:1以道相智对治的道由见作为对治;2以彼因由思惟的对治;3于三界愿的对治。如是体性如其次第谓空无我相之体性者是解脱门为第一;灭与道谛之体性者为第二;无常、苦、集谛行相之体性为第三。如是三解脱门有三种。

  文义:自所遣除增益执,就通达无境门,自所遣除由能摧毁增益执所显的智(有法),是此中所说对治道的定相、是彼之能立三法具足故。此中所说的对治道(有法),汝有三种者,谓于汝有三解脱门的智有三种故。

  1、观察分:《俱舍论》、《庄严经论》和《集论》所说理。初如《俱舍论》:“空(空三摩地)谓空非我,无相谓灭四(灭谛四相为无相三摩地),无愿谓余十(无愿谓缘十谛行相),谛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即缘灭谛四相,缘余十谛谓色等五,男女二种,三有为相(除住相),缘十相三摩地者谓无相解脱门;缘苦空无我三摩地者谓空解脱门三摩地;缘其余诸谛行相三摩地者谓无愿解脱门三摩地。[33]

  2、如《庄严经论》卷十一云:“三三昧行境,二种无我相,我见所依者,彼等名寂灭。无分别背舍,恒常具欢喜。”是说空解脱门、无相及无愿解脱门。三三昧有三种所行,一人法、二无我,是空三昧所行;二彼人法二执所依五取蕴,是无愿三昧所行;三彼依毕竟寂灭,是无相三昧所行。彼三种所取体为三种境界,彼三能取体为三种三昧。其义谓空定无分别,是空三昧义。无愿厌背生者,厌背义是无愿三昧义。无相恒常具欢喜乐,彼依常寂灭者,乐得义是无相三昧义。

  3、如《集论》云:“十六行相中,空摄几行相谓二,无愿摄几行相谓六,无相摄几行相谓八。”是说缘苦谛有空无我二行相,缘苦谛下无常、苦,及缘集谛下的因集生缘四行相有六,缘灭谛下的灭静妙离,及缘道谛下的道如行出总有八行相。如其次第谓空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此说与释相顺。通达一切法的体性、因、果三法谛实空的三摩地,名空三摩地解脱门、无愿三摩地解脱门和无相三摩地解脱门,说明了知三解脱门。

  2、(第二)变化道分为:于变化道有色想相不坏,行相坏故,如其次第有内色,及由非色,名见诸外境色,能对治变化的障碍,此解脱有二;于色净与不净变化,如其次第,谓喜与不喜,杂染等对治的净解脱门,身作证已圆满安住,名一解脱,如是解脱门有三种。

  论义是说:变化(有法),有三种,谓于有色(具体的色)观色解脱,于无色观色解脱,遣除障碍净解脱故。

  观察分五:一解脱所依;二能依解脱的自性;三彼之修法;四释名;五所为。

  1、解脱所依:谓身所依,由得大乘资粮道的菩萨,及不还身作证,俱分解脱的声闻罗汉修习解脱,因为由此等为得色静虑八解脱故色三解脱,依色身修习后,修无色四解脱皆依三界身修(修八背舍转名八解脱)。如《俱舍论》云:“无色依三界,余唯人趣起。”是说灭定解脱,通依三界所依身修起故,余唯人趣起,由教力故异生及圣者皆能现起。心所依者谓依极边际四静虑等生起。

  2、能依解脱的自性分三:一定相;二差别;三界限。

  (1)定相:依自己增上缘极边际定,随类解脱定障,能示现种种变化所显的智,是此处所说变化道的定相。

  (2)差别:差别有三种。

  (3)界限:以大乘为缘从资粮道皆有。

  3、彼之修法:依极边际根本静虑,于自己瑜伽建立有色想,如欲能修诸色好坏大小等,于自己瑜伽建立非有色想者如前修法,缘外色贪瞋分别,观待净不净等诸色,以自体成就遣除分别后,能修随欲显现一切净色,如欲修无色解脱灭解脱定五种。

  4、释名:此中说解脱的因由者,谓解脱一些定障作如是说故。

  5、所为:如是修习(有法),有殊胜所为者,因解脱能障变化的障碍等,自他利益易于成就有所为故。

  3、(第三)现法乐住道:住解脱相顺道的自性,无色定有四种;住寂灭道的自性,灭受想定一种,如是有五种。

  论义是说:见法乐住道有五(现前安住法味五根静虑),于无色解脱有四,灭尽解脱有一种故。圣者菩萨于此定(有法),有所为者,谓自己从现法乐住门,安立他成熟解脱有所为故。是故得解脱任持的补特伽罗身中粗烦恼未坏的智,是现法乐住道的定相。差别有五:1灭尽定与2灭解脱是一义,谓3八解脱诸圣者菩萨能生出世道的体性,4由灭定出世道力,5说为所得的世间道。

  4、(第四)出世间道:谓出世间道四静虑及四无色、灭尽定有九种。

  论义是说:出世间道从言诠正理门分有多种,此中有出世间道的四静虑、出世间道的四无色,及灭尽定等故。观察此处,有声闻部解释、唯识宗解说、及应成宗解说、自续宗解说有四宗。(此处不录)

  此中分四:一定相;二差别;三界限;四释灭尽定的建立。

  一、定相:所破事细微意识上,破除粗分所破相应所显的住种类,圣者身中的定属不相应行,是灭尽定的定相。

  二、差别:就所依身门有:声闻、独觉和大乘三种灭尽定;就体性门分有渐次灭尽定和超越灭尽定二种;就受异熟理趣门分有已生受、及数次他受、及不定出现异熟三种。

  三、界限:从不还身作证乃至佛地。

  四、释灭尽定之建立分八:1 以何补特伽罗入定;2依何定;3依何道;4以何作意;5破除何所破;6观察是何体性;7定若干时间;8于何界入定。

  初三种是说所依身及所依心的时间。

  4以何作意:诸小乘以粗受想厌倦意,苦与忧愁等受,及诸颠倒行所见病疮疾苦,灭彼等之寂灭者犹如涅槃,就观察门入灭定,为涅槃的义利入此定故。如《集论》云:“由住寂灭想为前行作意。”诸大乘者以慈心悲心的意乐入灭定故,菩萨唯独利他入定故,获得勤三摩地圆满已,为了于他宣说教法不颠倒义,入彼灭定故。

  5破除何所破:在欲界入灭定时,灭定的所破是六识聚,色界四识聚,无色唯一识。是说欲界六识聚,色界除鼻舌二识有四识,无色界除一切根识,唯有一识故。

  6观察是何体性:灭尽定者谓有漏与无漏二者内是无漏。如《集论》云:“灭尽定者应说为无漏。”彼就假实二者内是假有故,如《略论》云:“应知是假有。”彼就善不善无记等三种之内是善法,是善等起心(出发点)故,由善等起心力所得故,《俱舍论》中说是“善”。

  7定若干时间:诸小乘自己引发若干时间中入定,诸菩萨不决定时边,由彼以所化众生的意乐相顺而入灭定故,譬如法涌菩萨说,常啼菩萨为正法生起稀有甚深等想故,乃至七年中入一三摩地灭定故。《大悲白莲华经》中说:“一生补处菩萨以入灭定心,能超过十劫。”如是说法有多种。

  8于何界入定:有依三界身入灭尽定者,谓非坚固,诸入灭定的识有六识聚、四识和一识,如其次第有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5、(第五)能断道:断道无间道的行相,谓以四谛所摄不具烦恼的定相有四。

  论义是说:此处所说的断道(有法),有多种者,谓有所缘四谛无间道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四相故,是故成为自己面前所断的障,能正对治的无漏智,是无间道的定相。成为自己正受,在无间道前(方面、面前)解脱障的根本智,是解脱道的定相。

  6、(第六)佛道:佛道有施等波罗蜜多十种。

  论义是说:此处所说的佛道有十种者,谓从施波罗蜜多至智波罗蜜多十种故。是故能趣入佛地之道住种类的智,是佛道的定相。若分有十波罗蜜多的修法加行十种。

  三、广释唯佛不共的一切相智行相有三十九种。此中分三:略示;二广释;三略义。

  (一)略示:一切相智的行相者,最极殊胜生起故,是唯一不共之道。

  论义是说:佛力等七类有法,是不共一切相智的行相,是最极殊胜究竟的智故。自己能得方便由修一切相智加行力,若所得的究竟智相,佛子于佛圣者所许义(义趣、密意)能圆满修习,是一切相智之智相的定相。此分七类:一、佛十力;二、四无所畏;三、四无碍解;四、十八佛不共法;五、真如行相;六、自然行相;七、佛的行相。

  (二)广释分四:一、功德殊胜差别;二、彼等功德之自性;三、彼是何等;四、是何所为。

  {一}、功德殊胜差别分四:一、十力;二、四无所畏;三、四无碍解;四、十八佛不共法。

  第一类十力:1处非处智力;2业异熟智力;3种种解智力;4种种世间界智力;5胜根非胜根智力;6趣一切道智力;7染净智力;8宿住随念智力;9生死智力;10漏尽智力有十种。

  论义是说:于佛力有十种,1从处非处智力至漏尽智力有十种故。是故依止自己的增上缘,极边际静虑,能映蔽自己的所治品所显的究竟智,是佛力的定相。此中分:身力、语力和意力有三种。初身分:如如来身具有那罗延力(无爱子力)。《宝性论》云:“无爱子力坚固身。”《俱舍论》云:“身那罗延力,或节节皆然,象等七十增。”[34]

  2语力:如来语力具有六十种韵音者,如《庄严经论》云:“如来语者无边际,六十支音不思议。”(汉译《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中说六十四种梵音,藏文经中说六十种。)

  3意力有十: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世间智力;胜劣根智力;趣一切道智力;染净智力;宿住随念智力;生死智力;漏尽智力故。《宝性论》云:“处非处诸业,异熟胜劣根,诸界及胜解,诸趣道静虑,烦恼净无垢,宿处随念力,天眼及寂静,十种智慧力。”何故名力?谓自己的所治品不能屈服,犹如百施金刚杵之因由如是说故。《宝性论》云:“力金刚摧无明障。”十力的初六种者如百施金刚杵,由彼能摧如非天甲胄之所知障故。其三种如百施金刚杵,彼三如墙能摧定障故。其后一种如百施金刚杵,能摧如树的烦恼障故。如《宝性论》云:“力等中力六,由三一如次,所知障定障,灭除诸习气,如铠甲墙树,穿孔毁断故。”

  第二类四无所畏:一、自云我成正觉无能如法攻难,谓智无所畏;二、为利他故宣说烦恼障所知障解脱障与一切智,无能如法攻难。谓说障道无所畏;三、说一切智等道定出生三菩提,无能如法攻难。谓说出离道无所畏;四、自云我已尽一切漏,无能如法攻难。谓说自己断德圆满无所畏。

  论义是说:无畏者有四,谓以自利为缘说断德圆满无所畏,说证德圆满无所畏。以利他为缘说障道法无所畏,说出离道无所畏等故。依止自己增上缘极边际静虑,宣说正法,在眷属中无畏惧所显的究竟智,是无畏的定相。分为:在眷属中说我已成佛,同法无能攻难,为自利证德圆满无所畏。说我漏尽永断无余障碍,同法无能攻难,为自利断德圆满无所畏。说贪欲等障此等能障三乘,无能攻难,为利他断障法无所畏。由说一切智道相智的道,是出离生死与小乘,无能攻难,为利他说出离道无所畏。问:何故名无畏?谓由狮子与法相应的义,名无所畏。如《宝性论》中说:“四种无畏众中如狮子。”又云:“法身菩提皆圆满,一切障碍能灭除,说障道法说灭除,无所畏俱有四种。”

  第三类四无碍解:谓异门差别,法义,境语,法差别境,如其次第谓有法、义、词、辩无碍解四种。其义是说:无碍解有四种。此中有法、义无碍解,词、辩无碍解故。依止自己增上缘极边际静虑,所说能说,以永断贪著所显的究竟智,是为一切相智的智相之无碍解的定相。若分有:于十二分契经等能诠的名相异门差别境,无有味着及所知障阻碍转的法无碍解行相;于十二分教所诠诸法、自相共相境,即如前的义无碍解;属于六道众生的语言或境,即各各语言境,如前的词无碍解;为他宣说故,于法等现行诸法,实有假有等体性及行相所显的境,即如前的辩无碍解。如《庄严经论》云:“所要及能依,所说经善说,智慧无阻碍,顶礼善说尊。”

  第四类十八佛不共法:如来无错失狂乱行,杂乱语(无卒暴音),损坏念(不忘失念),意不等持(无不定心),异想(无种种想),无不择舍的行相有六种。希(欲)求(志欲无退),精进(正勤无退),念(念无退),定(等持无退),慧(慧无退),解脱无退的行相有六种。一切身语意诸事业为前行随智而转的行相有三。于过去未来现在无着无障碍智的行相有三。如是为十八佛不共法的清净行相。

  论义是说:佛不共法有十八种者,以行所摄有六;以证所摄有六;以事业所摄有三;以智所摄有三种故。此处分:总示与别释三时的建立二种。

  初总示:依止自己的增上缘极边际静虑,与以下诸圣者功德种类及少许部类不共所显的究竟智,是佛不共法的定相。如分:由行所摄有六;由证所摄有六;由事业所摄有三;由智所摄有三。

  一、由行所摄(集合)有六:1如来不与醉象(黑蛇践踏)等错乱同行之身业清净;2不在稠林(道路上)发狂叫声等之语业清净;3不忘失所作迟误等念清净;4一切时中无(无时)不住意等舍;5生死涅槃或三有寂灭,于胜义中不同及持寂灭之无异想;6调伏有情时等无不观察放舍的行相者谓意业清净故。

  二、由证所摄有六:1如来于一切时中作有情利益,于大慈大悲心等法,欲乐不断生起的希求不退的行相;2为一一有情故,往来于无数世间中精进不退;3佛从三时一切有情心行,调伏方便等安立念道,其后需要意乐之念不退;4安立一切法真如平等三摩地不退;5一切有情心行说法的智无尽般若慧不退;6乃至尽生死(轮回)中作一切的利益无尽解脱不退的行相有六种故。

  三、事业所摄有三:以放光等调伏有情身业(事业);随顺一切有情意乐等教授的语业;永断无余习气具大慈心的意业,以智为先之因所生智为前行,以智俱有因智随行的行相有三种。

  四、由智所摄有三:过去未来现在所生的一切法的智无碍,以一切智无碍智的行相有三。如《宝性论》云:“无错无卒暴,证念无忘失,无种种异想,无不作择舍。由欲精进念,慧解脱解脱,智观不退失,业者智前导。于时智无碍,如是此十八,不共他功德。”何故名不共?如无为如虚空,彼四大种与性相皆住不共。与以下诸圣者功德种类,及少许部类亦皆不共,作如是说故。如《宝性论》云:“如来不共如虚空。”

  二、别释三时建立:(此各宗所说不必译录)

  {二}、第五类真如行相,彼等功德之自性:一切佛所说的真如。

  论义是说:真如常不起以为方便,根本智(有法),为一切相智的智相,是真如行相的定相,能安立彼故。一切佛所说的真如无垢清净,是由自性涅槃故,佛出世由某些所化众生的差别,仅除说一乘三乘,无不宣说真如故。

  {三}、第六类自然行相(彼是何自然行相):一切法转移自然。其义者,一切相智(有法),是为一切相智自然行相者,谓以转一切*轮获得自在所显的究竟智,即是自然行相的定相。

  {四}、第七类佛的行相:(是何所为)一切行相圆满正等菩提(觉)的佛行相有三种,其义为:一切相智(有法),此中所显是佛的行相,如所有尽所有一切法,现前一切行相者,谓现前圆满正等菩提,是证德究竟的智故,彼即是佛行相的定相。

  (三)略义:如是诸佛的行相,一切相智道所依的行相者有三十九种。

  此中一切智的行相义者,谓声闻圣者身中的一切智行相有二十七(就四谛),名无烦恼漏的因由者,谓有学声闻圣者,以所断烦恼障为主,作如是说故。圣者菩萨身中一切智行相有二十七(就四谛),假名有烦恼漏之因由者,谓圣者菩萨不以所断烦恼障为主故,因圣者菩萨身中道相智行相有三十六,假名有烦恼漏,即是因相故。一切相智的智相有一百一十(有法),唯是无漏,因为二障习气永断故。

  释圆满一切相加行十一法之二·加行

  ——《般若经》卷438·1-439·9页

 
 
 
前五篇文章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八)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九)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一)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二)

 

后五篇文章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六)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五)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四)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三)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