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亲近善士」:

  甲四以正行教授引导弟子的方法:

  第四,「以正行教授引导弟子的方法」分二: (一)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的方法。(二)亲近善知识后的修心步骤。

  乙一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的方法:

  亲近善知识(藏: dge ba’i bshes gnyen)的方法分二: (一)为令生起定解略作广释。(二)略说修习之法。

  丙一为令生起定解略作广释:

  阿底峡尊者于《心髓摄要》(梵: Hrdayaniksepa-nama。藏: Snin-pones-parbsdus pa shes bya ba。又作《摄诀定心藏》)说:

  住于大乘种性的补特迦罗,应当亲近善知识。

  还有,铎巴(藏: Dol ba)所整理的《博朵瓦语录》(藏: Po to ba’igsung sgros) 亦说:“不舍善知识”是一切要门教授(藏: man ngag)之中的根本教授。

  因此,善知识是一切现前、究竟功德的根源,最初能令弟子心中生起一种功德,减少一种过失,最后具足一切证德。所以,最初依止善知识的方法是极为重要,如《菩萨藏经》(梵: Arya- bodhlsattva-pitaka-nama-mahayana-sutra。见《大宝积经》第十二品)所说:

  总之,获得圆满一切菩萨行,并同样获得圆满一切波罗密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藏: gzungs。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慧力。又作陀罗尼。梵: dharani)、回向、愿、辩才及一切佛德,皆是依仗上师而有。上师是它们生起的根本,上师是它们的生处及作者,它们依上师而广大增长,它们依于上师,上师是它们的因。

  博朵瓦亦说:

  对于追求解脱的人来说,是没有任何事情比上师更重要。试看现世那些可由观摩别人而学习的事情,没有导师尚且无法学成,何况我们刚从恶趣转生过来,而且还要前往从未到过的地方,又怎能无师自通?

  因此,亲近善知识的方法分六: (一)所依善知识的德相。 (二)能依弟子的德相。(三)弟子依止善知识的方法。(四)依止善知识的功德。(五)不依止善知识的过失。(六)总结上述五者的意义。

  丁一所依善知识的德相:

  总之,经论均从各乘的观点宣说多种善知识的德相。但此处所说的,乃是能教导弟子三士道次第,引领弟子趣入大乘成佛之道的善知识。弥勒菩萨于《大乘经庄严论》(梵: Mahayana-sutralamkara-karika) 说:

  应依止具足:调伏、寂静、极寂静、德胜、具精勤、教富饶、达实性、善巧说、悲悯、离厌的大乘善知识。

  意指弟子必须依止其备这十种功德的善知识。

  未能调伏自身者便没有调伏他人的条件,所以能调伏他心相续的上师,必须先能调伏自心相续。那么他们要怎样才能调伏呢?假如只是随便修持一下,就说获得证悟功德,这样便全无益处可言。他们必须拥有一种能与总体佛教相配合的调心方法,而这种方法定非「三学宝」莫属,而弥勒菩萨在论中是以「调伏」、「寂静」、「极寂静」这三个名相来代表它们。

  论中所说的「调伏」是指「戒学」。《别解脱戒经》(梵: prat imoksa-sutra。比丘、此丘尼于每月十四或十五,与二十九或三十的其中两日,举行布萨诵戒时,必须念诵这部律典)说:

  意马不停四处奔驰,不断努力仍难驾驭,而别解脱戒便是录满尖钉的缰绳。

  《律分别》(梵: Vinaya-vibhanga。即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亦说:

  这是未调伏的弟子的缰绳。

  上文是说,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犹如野马,令我们不停追逐邪境。正如练马师用优良的缰绳驯服野马一般,善知识学习戒律,调伏根门,以极大的毅力令行为改邪归正,所以善知识必须把野马般的心相续调伏。

  「寂静」是指成就「定学」。心意内摄,静寂安住的心境便是「定」这是依仗守护戒律,舍弃恶行,修习善行的正念、正知而获得。

  「极寂静」是指成就「慧学」。这是依仗心得堪能的奢摩他,专观「真实义」而达成。

  然而,仅拥有调伏心相续的三学证德并不足够,善知识还要真备圣教功德(教正法)。所以「教富饶」就是能对「三藏」等教法博学多闻。善知识敦巴(仲敦巴大士)说:

  大乘上师在说法时,必须令弟子获得深入了解。在修持教法时,必须显示出在圣教衰微时 (修持正法)能有什么利益,在当时的情况下能有什么用处。

  「达实性」是指通达「法无我」的殊胜「慧学」。或可以这样说,善知识若能现证「真实」(藏: chos nyid,debzhinny id,yang dag nyid。又作法性、真如性、实相。)固然最好,假如不能的话,由教理通达「真实」也可以。

  善知识纵能具备教、证功德,但是,其功德若比弟子低劣或与弟子相等,仍不足够,所以他的功德必须胜于弟子。《亲友书》(梵: Mitra-varga)说:

  人们若依止比自己低劣的人便会退步,依止同等的人则同等,依止比自己优胜的人则会优胜。所以要亲近胜过自己的人。你们若依止具有殊胜的极寂静、具戒及胜慧的人,便会成为比那些殊胜者更殊胜的人。

  朴穹瓦(藏: Phu chung ba。迦当派祖师)说:

  当我听闻大德的生平传记,便会生起见贤思齐之心。

  塔西(藏: mTha’-bzhi)说:

  我是以热振寺(藏: Ra-sgreng。是迦当派的根本主院)的上座大德们为榜样。

  所以,我们必须效法那些功德胜过自己的人。

  以上六种(调伏、寂静、极寂静、达实性、教富饶、德胜)是自己所要具备的功德,其余(真精勤、善巧说、悲悯、离厌)则是摄受他人的功德。有说:

  「能仁不能以水洗净罪过,不能以手去除众生的苦恼,也不能把自己的证德转移给别人,而是向众生开示法性真谛,令他们得解脱。」(钦一切智mchims thams cadmk hyen pa于《阿毗达磨俱舍论疏》 mchims mdzod gyi ’grel pa mngon pa’irgyan 说此颂是出于慧铠论师Prajnavannan 所造的《法句经道品释》Marga-varga 及《法句经优陀那品释》Udana-varga。待考。参见《广论》英译本: 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Enlighten ment。)

  所以,诸佛除了以无谬开示道轨来摄受众生外,可没有以水净除他人罪过等这类事情。

  在四种摄受他人的功德之中,「善巧说」是指在说法时具有清净的发心动机,意指善知识是以慈悲发心说法,而非为了求取利养、恭敬等等。博朵瓦(藏: Bo do ba。迦当派教传派祖师)曾对慬哦瓦(藏: sPyan snga ba。迦当派修传派祖师)说:

  黎摩(藏: Li Mo)之子(慬哦瓦)!不论我说了多少教法,从来没有对一句感谢赞叹的说话感到欢喜,因为一切众生无不处于无助的苦境之中。

  所以,善知识也应该像这样。

  「具精勤」是指以利他为乐事,永无间断。

  「离厌」是指能忍受说法的艰苦,屡屡讲说,永不厌倦。

  博朵瓦说:

  三学、悲悯、达实性这五种功德是最重要。我的轨范师向尊(藏: Zhang btsun )既不博通经教,亦不能忍受挫折,就连感谢他人帮忙的话也不会说,但是,由于他具有这五种功德,所以凡是来到他面前的人皆能得益。宁教(藏: gNyanston)是个极为不善辞令的人,他每次进行供养回向时,只会这样想:“这里没有一个人能明白我的说话”。但是,由于他拥有这五种功德,所以凡是亲近他的人皆能得益。

  所以那些仅以称赞、宣说学处的功德来谋生活,而不能精进修行这些学处的人,便不适合作为善知识。这种毫无实义的虚言,就像有人以演说旃檀木的好处来谋生一般,当有人问他「你有没有旃檀?」,他却回答「没有」。《三摩地王经》说:

  末世的比丘多无戒律,徒尚自夸博学多间,他们虽然赞叹戒律,但是不会精勤守持自己的戒律。

  经中对于定、慧、解脱也有这样的说法:

  有些称赞旃檀的好处者,大谈旃檀是怎样芳香朴鼻,但是,若有人问他们.「请问有没有你口中所赞的旃檀呢?」他们却回答:「没有,我只是靠称赞这种妙香来谋生活的。」同样,在末世会出现一些不勤修习瑜伽的比丘,他们也是靠称赞戒律来谋生,但本身却不具戒律。

  所以,经中对定、慧、解脱三种功德的说法悉皆相同。

  能帮助我们达成解脱的上师,便是究竟意乐(成佛意乐)的根本,所以凡是希望依止上师的人必须认识这些德相,并要尽力寻求具备这些德相的人。希望为人师者,也要知道并力求具足这些德相。

  在这个浊世时代,极难获得十德俱全的善知识,假如不能求得这样的善知识,应怎么办?应如《妙臂请问续》(梵: Ar ya-subahu-pariprccha-nama-tantra。又作《圣贤臂所问续》。汉译名为《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属于「事续部」的经典)所说:

  正如独轮车一般,即使有马匹亦没法在道路上行走。同样,若无修行的助伴,有情便不能获得成就。修行的助伴应拥有智慧,形貌端正纯净,种性高贵、心向教法,具足自信,坚毅不拔,诸相调伏,言语和悦,能行布施,有悲悯心,能忍饥渴苦恼,不拜婆罗门及外道天神。他们应要专注熟练,知恩图报,敬信三宝。由于具足这些功德的人,在「门诤时」极为稀有难得,所以,咒师可依止能具备其中的半数、四分一数或八分一数的人为助伴。

  文意是说,助伴应完全具备这些德相,最低限度也要具备八分之一的德相。在铎巴整理的《博朵瓦语录》中,提到大依怙(阿底峡尊者)曾说:

  上师的德相也是与此相同。

  所以,这里所说的各种易得及难得的上师德相中,能具有八分之一便是上师德相的最低标准。

  丁二能做弟子的德相

  圣天论师(梵: Aryadeva,又作提婆。)于《四百论》(梵: Catuh -sataka)说:

  正住、具慧、精进的人才是闻法法器。这样说法者的功德便不会转变,听众的功德也不会转变。

  圣天是说能真备这三种功德的人,才适宜闻法。又说若我们具足这些功德,说法者的功德便会现为功德,而不会现为过失。不仅如此,对于这种具足功德的补特迦罗而言,听众的功德亦能现为功德而非过失。月称(梵: Candrakirti )在论疏中(指月称论师所造的《四百论疏》。梵: Bodhi sattvayogacar ya-catuh-sataka-tika)提到听者若未圆具这些法器德相,即使说法的善知识极为清净,但是也会被听者本身的过失影响而变成有过失,而且还会把说法者的过失视为功德。所以,即使我们能获得一位德相圆满的善知识,但是仍难以认识它们(指善知识的功德)。因此,若要认识具备一切德相的善知识而作依止,弟子必须具备这三种德相。

  三种德相之中的「正住」是指不偏袒﹒假如怀有门户之见,便会被自己的偏见蒙蔽,不能认识功德,从而无法得知善说的真义。清辨论师(梵: Bhavaviveka)于《中观心论》(梵: Madhyamaka-hrdaya-karika)说:

  偏袒令心意苦恼,永远不会证得寂静。

  偏袒的意思就是贪着自己的宗派及敌视他人的宗派。应当反观自心,把这种偏执舍弃。《菩萨别解脱经》(梵: Bodhisat tva-pratimoksa-catuska-nirhara-nama-mahayana-sutra。即是大乘菩萨戒本。)说:

  应舍弃自己的成见,尊敬并安住于亲教师及轨范师的论点。

  仅具有一种德相便足够吗?假如我们缺乏辨别善说正道及邪说相似道的慧力,纵能「正住」仍不适合闻法,所以必须具有认识正邪二说的智慧,才能去芜存菁。

  只具有这两种德相便足够吗?即使能够具备这两种德相,但是,假如我们像画中所绘的听法者一般,毫无生气活力,那么仍不适合闻法,所以,必须具有大精进心。月称论师于《四百论疏》说:

  在三种弟子功德之后,加上“专注”及“尊敬教法•法师”两种功德,总数便有五种。

  这五种功德又可归纳为四种:

  (一)于教法极为精进希求。

  (二)在听法时善能令心专注。

  (三)对教法及法师具有大恭敬心。

  (四)舍弃恶说,受持善说。

  「具慧」是引生这四种功德的顺缘,「正住」则能远离偏袒违缘。

  应观察这些令我们堪受上师指导的特质是否齐全,如果齐全,便要修习欢喜心。若未齐全,便一定要尽力在后生之前获得能令它们齐全的因缘。所以便要知道听者的功德,假如不知道这些德相,便不会察看它们是否齐全,于是便会失去我们的大目的。

  丁三弟子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具备这些合宜法器德相的人,应善观察上师是否真备上述所需要的德相,然后即应向真相善知识领受教益。然而,格西仲敦巴及桑朴瓦(藏: gSung phu ba)的传记却不相同。桑朴瓦有多位上师,而且凡有说法便会前往听间,所以,当他由康区前来时,甚至在途中听闻一位在家居士说法,众弟子对他说这种闻法方式实不恰当,但桑朴瓦答道:

  我已获得(闻法、随喜)两种利益。

  格西仲敦巴的上师甚少,其数不多于五位。某次博朵瓦与公巴仁青(藏: Gom ba rin chen )讨论这两位上师的作风是哪一位较好,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在未曾修心,容易看见善知识的过失而失信心时,应以格西仲敦巴的作风较为妥善。这种说法颇为切实,所以师长不宜过多。

  总于曾经领受法恩,别于以全圆道轨教授善巧指导我们的善知识,应如何依止的方法分二: (一)意乐依止之法。(二)加行依止之法。

  戌一意乐依止之法:

  前者「意乐依止之法」分三: (一)总示依止善知识的心态。(二)别明修习信心根本。(三)念恩起敬。

  己一总示依止善知识的心态:

  《华严经》(梵: Ganda-vyuha-sutra)说有九种亲近承事善知识的心态,能包含一切依止善知识的心态的关键扼要。这九种心态可略摄为四种心态:

  (一)如孝子心-即是把己的自主放弃,顺从上师的意愿。孝顺的儿子会懂得鉴貌辨色,顺从父母的意愿或说话而行事,不会坚持己见,看待善知识的态度也要这样。《圣现住佛前三昧大乘经》(梵: Arya-pratyutpanna-budd ha-sammukhavasthita-samadhi-nama-mahayana-sutra。汉译名《般舟三昧经》)说:

  如法亲近善知识的弟子,绝不要自作主张,必须按照善知识的意愿行事。

  经文的意思是对向德相圆满的善知识而说,可不是说任人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二)如金刚心-意指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坚固亲密,不会被任何魔鬼、恶友等拆散。同经(《圣现住佛前三昧大乘经》)说:

  要远离交情和颜面的无常变迁。

  (三)如大地心-即是为上师担起一切事业的责任,绝无懈怠,不负所托。博朵瓦对慬哦瓦的弟子说:

  你们既能遇见我这位如菩萨一样的善知识(此指博朵瓦的同侪慬哦瓦,而非仲敦巴大士),且能如教奉行,实有极大的福德。今后应以此为荣,切勿认为这是一种负担。

  (博朵瓦、慬哦瓦、朴穹瓦三位迦当派的大善知识,是(仲敦巴大士座下的三大弟子,世称「三昆仲」。)

  (四)承担责任的方法-这里又可分为六种心态:

  (1).如山岳心(旧作如「轮围山心」)-不论生起什么苦恼,绝不为其所动。慬哦瓦住在汝巴(藏: Rug-pa)一地时,公巴云丹坝(藏: sGom pa yonTen’bar)的健康因严寒而转差,于是便请教依怙童称(藏: gZhon nu grags) 应否离开当地,但是,童称对他说:「我们曾多次住在庄严舒适的帝释(梵: Indra)天宫,但是只有今天才能亲近大乘善知识,听闻正法,所以留在这里才是最正确的。」

  (2).如世间仆使心-即使要从事最低贱的工作,亦毫不犹豫。例如,班智达(阿底峡尊者)与他的译师们一同住在后藏时,该处有一滩泥泞,格西仲敦巴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清扫污泥,又不知从何处找来干净的白土把泥潭覆盖,然后还在阿底峡尊者之前堆设了一个曼达。尊者惊喜地说:「啊呀(藏: ah re,表示欢喜的呼声)我在印度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弟子。」

  (3).如除秽人心-意指要完全断除一切慢心(梵: mana。藏: nga rgyal)及优越感(法尊法师译作「过慢」梵: atl-mana),对于上师应自居低下。

  正如格西仲敦巴所说:「我慢高峰上,难积功德水。」慬哦瓦亦说:「应看看青草在初春季节是从山顶开始滋长,还是从山下的谷地开始滋长。」

  (4).如地基心(又作「如车乘心」)-上师的事情即使极难处理,亦能乐意承担重任。

  (5).如犬心-被上师贬抑或责骂时,不可心怀怨愤。如朵垄巴(藏: sTod Jung pa) 每次碰见善知识拉索(藏: dGe bshes lHa bzo)也会责骂他。拉索的弟子勒摩瓦(藏: Nyag mo ba) 说:「这位阿阇黎很不喜欢我们师徒。」但是,善知识拉索却告诉他: 「你认为他在责骂我吗?但是在我看来,我每次被他责骂时,就像得嘿噜噶 (梵: Heruka。即是本尊胜乐轮)加持了一次。」《八千颂般若波罗密多经》(梵: Aryasta- saha srika-prajnaparamita-sutra)说:

  即使说法师对求法者贬抑忽视,我们也不要介意计较,应该百折不挠,精进不退,殷勤求法。

  (6).如舟船心-不论要来回奔走多少遍,只要是上师的事情,便不会感到厌烦。

  己二别明修习信心根本:

  《宝炬陀罗尼》(藏: Arya-ratnolka-nama-dharanimaha yana -sutra。全名《圣宝炬陀罗尼大乘经》)说:

  信心就像母亲一般,是产生一切功德的首要因素,能守护功德,令功德增长。能去除疑感,救度我们脱离四大暴流(欲暴流、有暴流、邪见暴流、无明暴流),令我们处于安乐妙善的大城之中。信心能破除暗冥,令心明净,信心能断除慢心,是恭敬的根本,是珍宝及宝藏。信心就像我们的双手,是搜集善法的根本,是趣向解脱的神足。

  《十法经》(梵: Dasa-dharmaka-sutra)亦说:

  信是最胜的车乘,必定能把我们载至佛位。所以,有智慧的人应以信心为前导,缺乏信心的人不能生起善法。试问被火烧焦的种子,又怎能长出青绿的苗芽。

  经文是依有信心和无信心的得与失来说明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格西仲敦巴曾对阿底峡尊者说:「西藏有许多修行者,但是却没有证得殊胜功德的人。」尊者说:「大乘所包含的一切大小功德,均是依仗上师出生。你们这些藏人仅把上师视作常人,又怎能够生起功德? 」又有一些人向尊者高声大喊:「阿底峡,请传教授。」但尊者笑着说:「哈哈,我的耳朵还不错。我传给你们的诀窍教授便是 “信!信!信”。」由此可知,信心是极为重要的。

  总之,信心是有多种,如:信三宝、信业果,信四谛,但是这里所说的是信上师。至于弟子看待上师的方式,如《金刚手灌顶续》(梵: Arya-vajra pany-abhiseka-maha-tan tra。全名:《圣金刚手灌顶大续》)所说:

  若问:「秘密主(金刚于菩萨vajrapani),弟子应怎样看待阿阇黎? 」答案便是要像看待世尊薄伽梵一样来看待他们。若弟子能这样看待阿阇黎,便能时常修习善法,快速成佛饶益一切世间。

  在大乘的经典之中也说应生起视上师如大师(佛陀)的想法,而律藏的经典亦有这种说法。经中的意思是说,我们若能把某人视如佛陀,便会注意此人的功德而不会观察他的过失。同样,应如《金刚手灌顶续》所说,要完全舍弃分别上师过失的念头,学习观察上师功德:

  应执持阿阇黎的功德,不应执着他的过失。思念阿阇黎的功德能得成就,但执着他的过失却不可能。

  即使上师功德多而过失少,但是只要我们观察这些过失,即会障碍我们自己的成就。相反,假如裁们能对他的功德一心修信,不观他的过失,即使上师过失甚多,我们亦能获得自己的成就。

  所以不论其人的过失是大抑小,只要此人是我们的上师,便要思维观师过失的害处,由屡屡思维来把这种心态断除消灭。假如当我们被放逸或强盛的烦恼影响,对上师产生寻求过失之心,便要尽力忏悔,誓不再犯,这种念头的影响力便会逐渐减弱。

  还有,应该着眼于上师的戒律、多闻、净信等功德,并要思维这些功德。能依此修习的话,即使发觉上师有一些小过失,但是,由于我们是着眼于功德之上,所以便不会对我们的信心做成障碍。譬如,虽然我们看见自己不喜欢的人具有多种功德,但是由于我们的见过失心十分强盛,于是便会把见功德的心遮蔽,又譬如我们虽然察觉自己具有许多过失,但如果见己功德的心十分强大,便会把见己过失的心遮蔽。

  还有一个同类的例子,大依怙(阿底峡尊者)是奉持「中观见」,而(他的上师)金洲大师(藏: Ser ling pa)则奉持「真相唯识见」(藏: mam bden pa)。虽然阿底峡尊者的见地胜于他的上师,但因为尊者是依仗这位上师才能获得菩提心及总体的大乘道次第,所以在尊者的所有上师之中,金洲大师被奉为无与伦比的上师。

  即使我们仅从他们听受了一句偈颂,也不可以有轻重的分别,又即使他们是有犯戒等过失,也应该思维他们的功德,不要寻找求他们的过错缺点。《宝云经》(梵: Arya-ratna- megha-nama-mahayana-sutra。全名:《圣大乘宝云经》)说:

  假如知道依止上师能增长善法,令不善减少。那不论我们的亲教师是否多闻博学,持戒是否圆满,也会生起他是“大师”(藏:ston on。即是佛陀)的想法。对于亲教师亦会像对轨范师一般,产生敬信景仰。想到尊敬侍奉轨范师,便能圆满成佛的资粮,能把仍未断除的烦恼断现,便会感到欢喜雀跃。所以对于上师所教善法应当奉行,对上师所教的不善法便不应奉行。

  《勇猛长者所问经》(梵: Arya-grhapati-ugrapariprccha- nama maha yanasutra。全名:《圣郁伽长者所问大乘经》,即汉译《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第十九)说:

  长者,有一些菩萨会精勤求取圣教口授及精勤诵读。他们若从轨范师听闻教法,获得口传或开示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等积集菩萨道轨资粮的四句偈颂,即应由于这些教法而尊敬轨范师。轨范师所说的偈颂有多少名词、多少句子、多少文字,他们便会以多少劫时间来恭敬侍奉轨范师,供养各种各样的供物。长者,虽然他们是以轨范师应得的敬重方式来侍奉轨范师,但是尚嫌不足,何况不恰当的恭敬方式。

  己三念恩起敬:

  《十法经》说:

  对于善知识应这样想:我在生死轮回长时流转时,他们到处寻找我。我被愚痴障覆长时昏睡,他们能唤醒我。他们把我救出深不可测的 “有海”(三有深如大海)。我误入恶道时,他们为我揭示善道,令我脱离“有狱”(三有如囚牢)的束缚。我被病患长时侵损时,他们是我的良医。我被贪等(指各种烦恼的)烈火焚烧时,他们是息灭烈火的云雨。

  《华严经》亦说:

  善财童子(梵: Sudhana),善知识能救护我们脱离恶趣。他们令我们了解“法平等性”-切万法皆是名言安立,本无自牲,所以本性平等)。他们为我们开示安乐之道或不乐之道。他们教导我们“普贤行”。他们给我们指示通向“一切智城”(即是佛位)的道路。他们令我们趣入法界大海。他们为我们开示三时(过去、现在、未来)法海。他们为我们揭示圣众的曼陀罗。善知识能增长我的一切善法。想到这里便会感激流泪。

  应依此经所说忆念善知识的大恩,在每一句赞颂善知识恩德的经文之中的「他们」改成「善知识们」。然后,在善知识的画像之前,诵读经文,一心专缘文义。先前所引的经文(《十法经》)也可这样处理。《华严经》说:

  我这些善知识是宣说正法,普示诸法功德,圆满开示菩萨行的人,我善财一心为此而来。他们能令我生起这些功德,犹如母亲。他们能赐给我功德乳汁犹如乳母。他们能教导我彻底修习菩提支分,这些善知识能遣除有害的事情,他们令我解脱老死犹如良医。他们普施甘霖犹如帝释天王。他们令贤善白法满盈犹如满月。他们明示寂灭之道犹如日光。他们对于亲友与怨敌犹如山岳。他们的心意稳定犹如大海。他们不遗余力地救护我犹如船长,我善财便是因此而来。这些菩萨能令我发起觉心(菩提心),他们能成就菩提犹如佛子,所以诸佛皆称赞我的善知识。我善财便是怀着这种善念而来。他们救护世间犹如勇士,他们是大商主、怙主及皈依处,他们是赐予我安乐的眼睛。我便是怀着这种想法来恭敬侍奉善知识。」

  应唱诵这些颂文来随念善知识的恩德,诵时可用自己的名称代替「善财」。

  (据《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所载,善财童子是福城长者之子,在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名善财。善财曾南行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学念佛三昧法门,又先后参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五十五位善知识,听受种种法门,最后得过普贤菩萨而成佛道,证入无生法界。善财是大乘佛教即身成佛的榜样,他的求法过程是代表华严入法界的次第。)

  戌一加行依止之法:

  马鸣菩萨(梵:Asvaghosa)在《上师五十颂》(梵: Guru- panacasika)说:

  何须多说!应尽力观察两种事情:凡是上师欢喜的事情便要去做,凡是上师不欢喜的事情便要断除。须知世尊金刚持曾说,成就是由如理依师所生,所以一切事情务须令上师欢喜。

  总之,我们必须尽力达成令上师喜悦的事情,并断除任何令上师不悦的事情。能令上师欢喜的方法有三种: (一)以财物供养、(二)以身语侍奉、(三)依教修行。(一)以财物供养-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说:

  「要以恭敬、财物、服务、修行来亲近善知识。」又说:「坚固者只要依师所教修行,即能令上师喜悦。」

  《上师五十颂》说:

  妻子、儿女及自己的性命等不可以施予的事情,尚应用来供献誓句轨范师,何况其他身外的财物。

  又说:

  时常供养誓句轨范师,即是时常供养一切诸佛,供养师长便是福德资粮,由福慧资粮能获得殊胜的觉悟成就。

  拉梭瓦(藏: Lag sor ba)也亦说:

  假如我们拥有好的东西却供养下劣的东西,便会违犯三昧耶戒。除非上师喜爱又或我们只拥有下劣的东西,才不会违犯。

  《上师五十颂》也有类似的说法:

  希望求取无尽果位者,应以任何喜爱及最殊胜的东西供养上师。

  还有,弟子与上师的立场是有分别的,就弟子的立场而言是必须这样供养的,因为上师是弟子积集福慧二资粮的无上福田,但是,就上师的立场而言,却是绝不可以计较供养的。霞惹瓦(藏: Sha ra ba)曾说:

  “上师"这个名称是用来称呼那些喜爱修行,绝不计较财物供养的人。与此相反的人便不足以作为求解脱者的上师。

  (二)以身语侍奉上师-即是沐浴、按摩、擦身除垢、照料疾病等身体行为,与及赞誉上师功德的语言行为。

  (三)依教修行-最重要的就是遵照上师的教导实行,绝不违背。《本生鬘》说:

  报答恩德的供养便是依照我的教授实行。

  假设我们必须遵照上师所教实行,可是我们所依止的上师要引领我们走向邪道,又或命令我们从事一些违背三种戒律(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戒)的事情,那我们应依他的说话去做吗?功德光论师的《律经》曾说及这个问题:

  假如亲教师的教导与正法不符合,便要拒绝。

  《宝云经》亦说:

  善事应当遵照上师的说话实行,恶事则不应遵照上师的说话实行。

  所以,我们不应听从不善的教授。《本生鬘》第十二品亦明确开示勿作不应理事的意义(佛陀于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转生为婆罗门,一天他的师长故意宣说恶法来考验众弟子,但是弟子们对师长的说话毫无异议,只有菩萨直言其非,因此得师长褒扬称赞)。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以此为理由,对上师做出种种不敬、轻蔑、斥责的不当行为,应该委婉地推辞,而非依教奉行。《上师五十颂》说:

  假如不能遵照上师所教而行,则应以委婉的语言推辞。

  还有,在我们这样亲近上师时,是要获得上师的一分正法,如《大乘经庄严论》所说:

  我们依止善知识是为了获得功德,分享上师的一分正法,而不是为了获取财物。

  博朵瓦曾说:

  阿难尊者(梵: Ananda)担任大师佛陀的侍者时,由于念及后世的学佛者,所以立誓在侍奉佛陀时,不论任何情况,既不会取用佛陀未穿着的法衣,亦不会食用佛陀剩下的食物,让自己能在任何时间自在亲近佛陀(求取正法)。反观,我们这些现今的学佛者,对于佛法毫不重视,但是却对上师给我们的一碗茶汁斤斤计较,以此来衡量自己在上师心中的地位,这正是一种堕落的表现。

  亲近上师的时间要多长,博朵瓦曾说:

  一位弟子来到我这里,我的负担便会加重一分。一位离开,我的负担亦会减轻一分。但是,若离开上师便不能获益,所以应在距离适中的地方,长期修习。

  丁四依止善知识的功德:

  亲近善知识能令我们接近佛果,诸佛喜悦,未来不会缺乏善知识,不会堕落恶趣,不会被恶业、烦恼压制,由于对菩萨行具足正念,所以不会违反菩萨行,于是功德资粮便会不断增长,能达成一切暂时目标及究竟目标。由意乐(思想)、加行(行为)侍奉善知识之后,我们便能成就自他二利,圆满福德资粮及智慧资粮。《华严经》亦所说:

  善男子,得善知识扶持的菩萨是不会堕落恶趣。得善知识思念的菩萨是不会违越菩萨学处。得善知识关怀的菩萨,能够胜出世间。侍奉善知识的菩萨,其行为是不会忘失任何菩萨行。得善知识照顾的菩萨,是不会被恶业、烦恼战胜。

  又说:

  善男子,遵从善知识所教而行的菩萨,能得诸佛世尊欢喜。对善知识言教欢喜不违的菩萨,能接近一切种智位。不怀疑善知识言教的菩萨,即能亲近善知识。思念善知识的菩萨,一切目的皆能实现。

  《不可思议秘密经》(梵: Arya-tathagatacintya-guhya-nir desa-nama–mahayana-sutra。全名《圣如来秘密不可思议大乘经》。即汉译《大宝积经》第三品密迹金刚力士会。)说:

  善男子,善女人,应以大恭敬心依止,亲近,侍奉,尊重善知识。若能这样做,你的意念便会由听闻善教而转善,从而,你的修持也会转善。由造善业而转成善行,能令你们的善友喜悦,又因你们只会修善,不造恶业,所以不会为别人或自己招感苦恼。由于能防护自己和他人,所以便能够圆满无上正觉之道,我们亦因此而有能力利益误入邪道的有情众生。由此可知,菩萨依止上师即能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此外,侍奉善知识能减轻于恶趣所受的果报。侍奉善知识的行为能减轻这些苦果,仅于现世身心感受轻微的损苦,又或在梦中感受(亦即重报轻受)。还有,侍奉善知识的利益非常巨大,譬如,其所得的利益比供养无量诸佛所生的善根更大。《地藏经》(梵:Ksitigarbha-sutra)说:

  得善知识护念的人,能净除令他们于无量俱胝劫流转恶趣的业,这些恶业将会透过在现世感受瘟疫、饥荒等种种身、心损苦而净除。又或仅由承受责骂或梦境等小苦而净除。他们在一天上午所种的善根,比向无量十方诸佛献供、礼拜及守持学处所种的善根更多。侍奉上师者能具足种种不可思议功德。」又说:「应知一切诸佛的无量功德神变,皆是由如法依止善知识所生。所以,应像依止、亲近、侍奉、恭敬诸佛一样来对待善知识。

  《本生鬘》亦说:

  有智慧的人不应远离善士,应以调伏的态度依止善士。亲近善士之后,他们的功德就像微尘一样,自然会黏着我们。

  博朵瓦说:

  我们许多人也犯了像破皮衣的过失。我们就像拖着破皮衣在路上行走一般,皮衣只会沾满污泥,而不会沾满金泥。同样,假如我们只是偶然亲近善知识,便不能沾染他们的功德,但是却会沾染他们的一些小过失。所以必须时常不断亲近善知识。

  丁五不依止善知识的过失:

  若我们已接受某人为善知识,但却不能如法依止,那不仅今生会被非人及疾病侵损,来世还会堕落恶趣,在无尽的时间之中,身受无量痛苦。《金刚手灌顶续》(梵:Vajrapani-ab hiseka-maha-tantra)说:

  世尊,毁谤轨范师的人,会招感什么果报?世尊答道:金刚手,不要问这个问题,因为它的答案会令天人和世间惊恐畏惧,但是,勇士秘密主,我也可以略说一二,应当谛听。我说这种恶业所招感的果报,便是生于任何难以忍受的地狱,还要留在那里无量劫。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毁谤轨范师。

  《上师五十颂》亦说:

  毁谤轨范师者是最极愚昧的人 ,他们将会死于毒物、魔众、瘟疫、痳疯、热病等疾病。又或被帝王、火灾、毒蛇、水灾、空行(梵: daka,指世间空行)、盗贼、非人、碍神(梵:Vighnayaka。音译毗那夜迦。又作施碍、邪引天、欢喜天)所杀,死后还会堕落地狱。绝不可扰乱轨范师的心意,若由愚痴而做出这种行为,便一定会在地狱中被烤炙,佛陀曾说,毁谤轨范师的人,将会住于无间地狱等各种可怖的地狱之中。

  大善巧成就论师宝生寂(梵:Ratnakarasanti。藏名:Santipa。又作寂静论师)在所造的《黑炎摩续难处释》(梵:Sri-krsna -yamari-maha-tantra-raja-panjika-ratna-pradipa-nama)亦引用以下的经文说明:

  即使仅听闻一句偈颂,但假如不把说法者奉为上师,将会转生为狗一百次,之后还会受生为下贱种性。

  而且,未出生的功德将不会出生,而已出生的功德却会退转失坏。正如《圣现住佛前三昧大乘经》所说:

  假如弟子对上师心存怨恨,桀骜不驯,满怀敌意,便无法获得功德。假如不能生起善知识与大师佛陀无异的想法者,同样不能获得功德。若不尊敬第三乘的补特迦罗(即是大乘的菩萨)或说法的比丘,又或不以大师佛陀或上师的想法来看待他们,那不但无法获得未得的功德,还会把已得的功德白白浪费掉。由于对这些补特迦罗不恭敬,我们心中的正法便会泯灭。

  还有,假如我们亲近恶知识及恶友伴,也会令功德逐渐减少,而各种过失则会增加,一切厌恶的事情将会陆续出现,因此必须远离他们。《念住经》(梵:Sad-dharmanusmrty-upasthana –sutra。汉译名为:《正法全处经》)说:

  恶友是一切贪、嗔、痴的根本。他们就像一棵有毒的树。

  《大般涅槃经》(梵:Maha-parinirvana-sutra)亦说菩萨不害怕狂象,但是却害怕恶友,因为狂象只能摧毁肉身,但恶友却能把善法和清净心一起摧毁。经中又说狂象能摧毁色身,恶友能摧毁法身,还说前者不能把我们掷入恶趣,而后者却肯定可以。《谛者品》也说:

  心灵被恶友操纵的人,就像被毒蛇侵袭,由于他们已舍弃像除毒妙药一般的善知识,所以纵使能够听闻宝贵的妙法,可是仍会坠进放逸的大深渊之中。

  《亲友书》亦说:

  智者不应与无信心,悭吝、说谎、挑拨离间的人交友,不应与恶人结伴同行。假如亲近这些恶人,即使自己没有作恶,也会令人产生怀疑,从而产生不愉快的事情。假如我们亲近那些不应亲近的人,自己也会因此蒙上过失,就像把涂了毒药的箭放进一般的箭袋之中,便会令其他无毒的箭沾上毒药。

  由于亲近恶知识,我们不但不能减轻先前已有的「性罪」和「遮罪」恶行,更会令新的「性罪」和「遮罪」恶行增加。格西仲敦巴说:

  下等人若与上等人同行,最多亦只能变成中等人,但是,上等人若与下等人同行,很快便会成为下等人的一份子。

  丁六总结上述五者的意义:

  所以,应知上文所说的教授便是举世推崇的「上师瑜伽」(这里所说的「上师瑜伽」是指一心修习依止善知识的法们,并把这些法门应用于修持。)然而,若我们只是修学某种所缘境一次的话,便完全没有作用可言。所以在我们至心修持正法时,必须长时亲近能无谬引导我们的殊胜善知识,又应像伽喀瓦(藏:mchad ka ba)所说:

  在依止上师时,也会有舍弃上师的危险。

  意思是说,若我们不懂得依止的方法,不仅无益可得,反会有所损失,所以这些依止善知识的法规,确是究竟愿欲的根本,远比其他一切事情重要。有见及此,本人(宗喀巴)特引用各种容易明白且具启发性的无垢经论,并以勤行经义的善士语教作为严饰,对此作出概要的说明。详细可从其他教典得知。

  我们的烦恼非常粗重,有一些闻法者虽然从许多善知识处听法,但由于他们不懂得依止上师的方法,又或知而不行,所以反而会引起无数不如法依止上师的罪行,而且难以生起忏悔过往罪行及防止未来造罪之心,所以,当我们已明了上述种种利益及过失后,便要屡屡思维它们的意义。那些在过去多生从未如法依止善知识之辈,应当至心忏悔及防止造罪,还要尽力实修那些令自己成为合宜法器的教法,反覆思维善知识的圆满德相。应广大发愿启请,积集褔慧资粮,以此作为我们在未证佛果菩提之前,能获得这种善知识照顾之因。能够这样做的话,我们很快便会变得像勇猛至极的佛子常啼,与及寻求善知识永不厌足的善财童子一般。

  (佛子常啼亦即常啼菩萨。梵:Sadaprarudita。又作普慈菩萨、常悲菩萨。这位菩萨因见浊世有情身受苦恼,所以时常悲哀哭泣,故名常啼。这位菩萨具大勇猛心,修习般若波罗蜜妙行。他在梦中得闻东方有般若波罗蜜大法,因此东行求法途中为供养其师而卖身,最后得见昙无竭菩萨,求得妙法。「佛子」又作「胜者子」亦即「菩萨」。)

 
 
 
前五篇文章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道前基础 修习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道前基础 暇满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共下士道 念死无常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共下士道 三恶趣苦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共下士道 皈依三宝

 

后五篇文章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道前基础 完结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道前基础 讲说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道前基础 听闻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正宗分 教授殊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正宗分 造者殊胜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