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8 大乘不共法 禅波罗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8 大乘不共法 禅波罗蜜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

  伍、禅波罗蜜(p.313~p.334)

  释厚观(2002.11.6)

  一、禅定阶位(四禅八定):

  ┌─未至定

  ┌初  禅──┤

  │          └─根本定

  ├───────中间定

  │          ┌─近分定

  ├第二禅──┤

  │          └─根本定

  四禅──┤          ┌─近分定

  ├第三禅──┤

  │          └─根本定

  │          ┌─近分定

  └第四禅──┤

  └─根本定

  ┌─近分定

  ┌空无边处─┤

  │          └─根本定

  │          ┌─近分定

  ├识无边处─┤

  │          └─根本定

  四无色定┤          ┌─近分定

  ├无所有处─┤

  │          └─根本定

  │            ┌近分定

  └非想非非想处┤

  └根本定

  二、依九种定引发无漏慧

  (一)《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7c9~10:

  「九地无漏定:四禅、三无色定、未到地、禅中间,能断结使。」

  (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61,大正27.816c29~817a5;818a19~b16;《俱舍论》卷28,大正29.149b~c;《成佛之道》(增注本)p.205)

  (二)为何「初禅以上的近分定」无法引发无漏慧?

  众贤造《顺正理论》卷78,大正29,765b15~19:

  唯初近分亦通无漏,皆无有味,离染道故。上七近分无无漏者,于自地法不厌背故。唯初近分通无漏者,于自地法能厌背故;此地极邻近多灾患界故;以诸欲贪由寻伺起,此地犹有寻伺随故。

  三、(p.313)定与慧

  (一)从修习成就来说:定与慧,在修习成就的声闻、菩萨行中,是相应不离的,称为「止观双修」,「定慧均等」。也就因此,声闻及菩萨法中,每以禅及三摩地等定,来称那与慧相应的禅定。声闻法中,如空三摩地,胜义禅1等;大乘如首楞严三摩地2,如来禅3等。

  (二)从下手学习,及定慧的特殊性能来说:定与慧二者是有分别的。所以声闻法的三增上学,心增上学以外,有慧增上学;大乘法的六波罗蜜多,禅波罗蜜多以外,有般若波罗蜜多。

  四、(p.314)定与慧是大乘行果的心髓,也是声闻行果的要目。

  菩萨的修行,虽重在菩提愿,大悲心,回向等功德,但如没有定慧,这一切都是不能成就的。对于定、慧──止、观的尊重修习,为修学大乘行的要着。

  五、(p.314)「止与观」、「定与慧」

  (一)止:梵语奢摩他(Zamatha),译义为止,《经》说止是「心一境性」(《解深密经》

  卷3,大正16,698b);「内心相续」(《解深密经》卷3,大正16,698a)。所以止是安心一境而不散动的。

  定:是「平等持心」的意思。

  (二)观:梵语毗钵舍那(vipaZyanA),译义为观,《经》说观是:「正思择,最极思择,

  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解深密经》卷3,大正16,698a)。

  慧:是以观察抉择为特性的。

  有人以为明了就是观慧,这是不合经义的。

  ※止→定:平等持心。

  观→慧:以观察抉择为特性。

  六、(p.315)修习止观之次第

  (一)「修习止观者,应先修习止;止成观乃成,次第法如是。」

  1、止与观不同,若修习止观,就应先修止。这不是说:把定修好了,再来修习观慧。

  2、事实上,止与观有互相助成的作用。在没有修止成就以前,也是有散心观察慧的。

  那怎么说先修止呢?在止与观的修习过程中,一定先修止成就;止成就了,然后才能修观成就。如定心不成就,那观慧也是不会成就的。依这个意思,所以说先修止。经中说到止观,定慧,禅慧,也总是先定而后慧的。这是修习的必然次第。

  (二)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1-12

  定与慧,要修习而成。分别的说:修止──奢摩他可以得定,修观──毗钵舍那可以成慧。止是住心于一处,观是事理的观察,在修持上,方法是不相同的。但不是互不相关,而是相互助成的,如『杂阿含经』卷17(大正2,118b)说:「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依经说,有先修止而后成观的,有先修观而后成止的。一定要止观双修,才能得(浅深不等的)种种解脱界。

  『增支部』分为四类:一、修止而后修观;二、修观而后修止;三、止观俱修;四、掉举心重的,在止观中特重于修止。(《增支部》「四集」,日译南传18册,p.276;《杂阿含经》卷21,大正2,146c-147a)

  这可见,止与观,定与慧,可以约修持方法而分别说明,而在修持上,有着相成的不可或缺的关系。

  所以『大毗婆沙论』引『法句』说:「慧阙无静虑(禅),静虑阙无慧;是二具足者,去涅槃不远。」(卷134,大正27,693b)

  (三)《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4(福智之声出版社,p.344-346;佛教书局,民国70年7月,p.377-379)

  [问:]......观前修止为何耶?

  [答:]如《解深密经》说:若以观慧而修思择,最极思择,乃至未起身心轻安,尔时但是毗钵舍那相应作意,生轻安已乃名妙观。故先未得止者,仅以观慧而修思择,终不能发身心轻安所有喜乐。若得止已,后以观慧思择而修,轻安乃生,故观须止因,下当广说。故若非仅由住一境,即以观慧思择之力,若能引发轻安之时,乃是成办毗钵舍那。虽缘空性为境,若但由其住一所缘引生轻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非此即毗钵舍那。

  又未得止者,先求了解无我之义,次缘此义数数思择,由此思择不能得止。若不思择安住而修,由此为依虽可得止,然除修止之外而无修观之法,更须修观,故仍未出先修止已次修胜观决定次第。若不以思择引发轻安建立为观者,则先修止,次乃修观,全无正理。若不如是次第而修,亦不应理。《解深密经》说要依奢摩他乃修毗钵舍那。又「依前而生后」说六度中静虑与般若之次第,及依增上定学而生增上慧学之次第,皆先修止而后修观。

  又如前引〈菩萨地〉文,〈声闻地〉亦说当依奢摩他而修毗钵舍那。《中观心论》及《入行论》、《修次三编》、智称论师、寂静论师等,皆说先修奢摩他已后修胜观。故印度少数论师,有说无须别求正奢摩他,最初即以观慧思择,亦能引生毗钵舍那者,违诸大辙所造论典,非诸智者可凭信处。

  又此止观次第,是就新生之时应如是修;若先已生,则无决定次第,亦可先修毗钵舍那,次修奢摩他。

  [问:]何故《集论》说有先得胜观而未得止,彼应依观而勤修止耶?

  答:此非说未得第一静虑未到定所摄之止,是说未得第一静虑三摩地以上之止。此复是说证四谛已,次依此观而修第一静虑以上之止。《本地分》云:「又已如实善知从苦至道,然未能得初静虑等,于此无间住心,更不择法,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又为便于立言说故,于九住心通说为止,思择等四通说名观。然真实止观如下所说,要生轻安乃可安立。

  七、(p.316)修定之目的

  (一)《成佛之道》(增注本)p.316

  声闻人大乘行人

  1、得现法乐住1、引发身心轻安。

  2、得殊胜知见2、引发神通等功德。

  3、得分别慧3、能深入胜义。

  4、得漏尽解脱4、作饶益众生的种种事业。

  (二)《大智度论》卷47,大正25.400a5~8

  如佛说有四修定:一者、修是三昧,得现在欢喜乐;二者、修定得知见,见众生生死;三者、修定得智慧分别;四者修定得漏尽。

  (三)《俱舍论》卷28,大正29.150a16~18

  契经复说四修等持:一为住现法乐、二为得胜知见、三为得分别慧、四为诸漏永尽修三摩地。

  ※参见:《法蕴足论》卷8〈修定品第14〉,大正28,489b-491b。

  (四)印顺导师:《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p.11~19(摘录)

  1、得现法乐住:「现法乐」是现生的,不是来生的。修习禅定者,能得到现生的禅定乐,不但是心的明净、轻安,身体也随定而得轻安。

  2、得殊胜知见:得胜知见,又可分三类:

  (1)修光明想:在修定中,如修光明想,能依光明相而见天(神)的形色,与天共会、谈论,进而知道天的姓名,苦乐,食,及天的寿命等。修光明想成就的,能见天人,生于光天4、净天5。

  (2)修净想:也就是「净观」,如「白骨观」,或如「十遍处」6中的「前八遍处」──地遍处,水,火,风,青,黄,赤,白遍处,都是净观。如地遍处是观大地的平正净洁,没有山陵溪流;清净平坦,一望无际的大地,于定心中现前。水,火,风,也都是清净的。观青色如金精山,黄色如瞻婆花,赤色如赤莲花,白色如白雪,都是清净光显的。净观是观外色的清净,近于清净的器世间。光明想与净色的观想,是胜解作意(假想观),而不是真实观。是对于定心的增强,烦恼的对治,而不是引向解脱的胜义观慧。如专在色相──有情(佛也在内)与国土作观,定境中的禅心明净,色相庄严,与禅定的「现法乐」相结合,不但远离解脱,更可能与见神见鬼的低级信仰合流。

  (3)发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等五通。

  3、为得分别慧:修学禅慧的,依佛法说,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学。深入禅定而定心明净的,出定以后,有定力的余势相随,似乎在定中一样,这才能语默动静,往来出入,触处历历分明,不妨说语默动静都是禅了。这是修定者所要得到的;在初学进修中,这就是「守护根门」、「饮食知量」、「觉寤瑜伽」、「正知而住」的「正知而住」了,如《瑜伽师地论》(大正30?414a-417a)说。

  4、为得漏永尽:生死的根源是烦恼,所以只有净除一切烦恼,才能证无学,得究竟的解脱。

  八、(p.316) 『依慈住净戒』,为修定所不可缺的资粮。

  《成佛之道》(增注本)p.118-119:

  修习禅定,不可不先有两项准备,否则可能会弊多于利。

  一、依于慈心:修定,不是为了好奇,不是企图满足无限的欲乐,延寿长生,或者为了引发神通来报仇;要存着慈念,就是利乐众生的意念来修定。有慈心,心地就柔和,容易修习成就。成就了,也不会利用定力通力来娆乱众生,如聚众作乱等。

  二、住于净戒:必须受持净戒(十善等),身口有善良的德行。如行业不端,修定就会招魔着邪。成就定力,也是邪定,结果是成为魔王眷属,自害害人。

  九、(p.316)调身、调息、调心

  《成佛之道》(增注本)p.120:

  调摄的对象,有三事──身、息、心,如《小止观》等说。

  调身:身体要平稳正直,舒适安和,不得随便动摇,也不使身体有紧张积压的感觉。闭目,闭口,舌抵上颚,也不可用力。

  调息:呼吸,要使之渐细渐长,不可有声,也不可动形,似有似无,但也要渐习而成,不可过急。

  调心:使心系念缘中,不散乱,不惛沉,不掉举,心意集中(归一)而能平正,自然安定。

  三者有相互关系,以心为主,在身体正常的安静中,心息相依,而达定境。

  十、修定之前方便:

  (一)《成佛之道》(增注本)p.192-199:

  1.密护于根门(守护六根)。

  2.饮食知节量。

  3.勤修寤瑜伽。

  4.依正知而住。

  5.知足。

  6.心远离。

  ※(1、2、3、4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3-24,大正30,406b-417a)

  (二)《成佛之道》(增注本)p.199-202:

  1.离五欲:(1)色、(2)声、(3)香、(4)味、(5)触。

  2.弃五盖:(1)欲贪盖 ---- 修不净想。

  (2)瞋恚盖 ---- 修慈悲想。

  (3)惛沉睡眠盖 -- 修光明想。

  (4)掉举恶作盖 -- 修止息想。

  (5)疑盖 ----- 修缘起想。

  (三)《天台小止观》二十五方便(《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46,462c-466c)

  1、具五缘:(1)持戒清净、(2)衣食具足、(3)闲居静处、(4)息诸缘务、

  (5)得善知识。

  2、呵五欲:(1)色、(2)声、(3)香、(4)味、(5)触。

  3、弃五盖:(1)贪欲盖、(2)瞋恚盖、(3)睡眠盖、(4)掉悔盖、(5)疑盖。

  4、调五事:(1)调节饮食、(2)调节睡眠、(3)调身(4)调气息、(5)调心。

  5、行五法:(1)欲、(2)精进、(3)念、(4)巧慧、(5)一心。

  (另参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2,大正46,484a-490c)

  ※《大智度论》卷17 →十五方便:(1)呵五欲、(2)弃五盖、(3)行五法。

  ※有关修定之前方便,另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2~卷25,大正30,401c-423b;《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4:福智之声出版社,民国78年,p.346-347;佛教书局,民国70年,p.379-380。

  十一、(p.316)禅定之障碍及其对治方法→依八断行灭五过失。

  八断行五过失│《成佛之道》页数│《菩提道次第广论》页数

  1欲─┐│ │

  2精进├─A对治懈怠│ p.317-318│ p.349-350【p.383】

  3信│││

  4轻安┘││

  5正念──B对治忘圣言│ p.318-326│ p.350-365【p.384-400】

  6正知──C治惛沉掉举│ p.326-327│ p.365-368【p.400-403】

  7思───D对治不作行│ p.327-328│ p.367-372【p.403-407】

  8舍───E对治作行│ p.328│ p.373【p.408】

  ※参见:

  1、世亲:《辩中边论》卷中(大正31,471b-c)

  2、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4-15(福智之声出版社,未载明出版年,p.349-375;

  【】所示者为:佛教书局,民国70年7月,p.381-410)

  十二、(p.317) 依「1欲、2精进、3信、4轻安」→对治第一种过失「懈怠」。

  「懈怠为定障,信勤等对治。」

  ┌ 4身心轻安────────无疲厌、懈怠尽除。

  (一)│ 2精进修学禅定─────引生身心轻安。

  │ 1强烈愿欲修学禅定──方能起精进修学禅定之心。

  └ 3于禅定功德生坚信心─方能起希求愿欲修学禅定之心。

  (二)3信(欲之因)→1欲(勤之所依)→2勤(能依)→4轻安(勤果)→对治懈怠(信为欲依,欲为勤依)。

  (三)深信禅定功德:

  a、得现法乐住,身心轻安,于善所缘心随欲而转。

  b、息灭颠倒散乱,诸恶行皆不得生,随所修善皆强而有力。

  c、由止为依,能引神通变化。

  d、由止为依,能生毗钵舍那(观),能速断生死根本。

  (四)《菩提道次第广论》p.349-350;【p.383】:

  若不能灭不乐修定,乐定障品所有懈怠,初即于定不令趣入,纵一获得亦不能相续,速当退失,故灭懈怠为初切要;若能获得身心轻安,喜乐增广,昼夜行善能无疲厌,懈怠尽除。然生轻安,须于能生轻安之因妙三摩地恒发精进。然生精进,须于正定具足恒常猛利希欲;欲乐之因,须由观见正定功德生坚信心─故应先思正定功德,数修信心。此等次第修者,观之极显决定,故应认为最胜宗要。《辨中边论》云:「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所依谓欲勤所依故,能依谓勤或名精进,欲因谓信深忍功德,勤果谓轻安。

  此中所修正定功德,谓由获得奢摩他已,现法乐住,身心喜乐及由获得身心轻安,于善所缘心如欲转。

  又由息灭于颠倒境散乱无主,则诸恶行皆不得生,随所修善皆有强力。

  又止为依能引神通变化等德。

  尤由依止能生通达如所有性毗钵舍那,速疾能断生死根本。

  若能思惟此诸功德,则于修定增长勇悍,生勇悍故恒乐修定,极易获得胜三摩地,得已不失,能数修习。

  十三、(p.318) 依「正念」对治第二种过失「忘圣言」(住所缘时应如何修)

  「正念曾习缘,令心不余散,明记不忘念,安住而明显。」

  (一)正念 = 使心安住于同一境相,不令散乱(于所缘令心不散)。

  (二)圣言 = 圣者所开示的法义,在此指修止(禅定)的所缘。

  (三)曾习缘 = 曾经惯习了的所缘境。

  ※以「正念」为主、「正知」为助来修习,使心能明白的记忆所缘┬─安住。

  └─明显。

  (参见:《菩提道次第广论》p.350-365;【p.384-400】)

  十四、(p.320)所缘(修禅定时心所住的对象)之二大原则

  「圣说是所缘,能净惑障者,或顺于正理,能向于出离。」

  (一)能净治惑障:(五种净行所缘)

  1、不净观:对治贪欲。(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6,大正30,428c-429c)

  2、慈悲观:对治瞋恚。(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6,大正30,429c)

  3、缘起观:对治愚痴。(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0a)

  4、界差别观:对治我执(我慢)。(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0c)

  5、数息观:对治寻思散乱。(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0c-433c)

  (二)契顺于正理:(五种善巧所缘)

  1、蕴善巧。(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3c3-434a3)

  2、界善巧。(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a3-11)

  3、处善巧。(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a11-22)

  4、缘起善巧。(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a22-b6)

  5、处非处善巧。(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b6-12)

  「处

  <lb n="0434b07"/>非处善巧,当知即是缘起善巧差别。此中差

  <lb n="0434b08"/>别者,谓由处非处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

  <lb n="0434b09"/>平等因果道理,则善不善法有果异熟。若诸

  <lb n="0434b10"/>善法能感可爱果异熟法,诸不善法能感非

  <lb n="0434b11"/>爱果异熟法。若能如是如实了知,名处非处

  <lb n="0434b12"/>善巧。」(《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b6-12)</p>

  ※出世断惑的总相所缘: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性空。(p.321)

  十五、(p.321)《瑜伽师地论》谈到的四种所缘

  《瑜伽师地论》卷26-27,大正30,427a-435b:

  (一)遍满所缘┬─ 1、有分别影像。(观)

  │2、无分别影像。(止)

  │3、事边际性┬─ a尽所有性。7

  │└─ b如所有性。

  └─ 4、所作成办。(止与观的修行成就)

  (《瑜伽师地论》卷26,大正30,427a-428c)

  (二)净行所缘┬─ 1、不净。

  │2、慈愍。

  │3、缘性缘起。

  │4、界差别。

  └─ 5、阿那波那念。

  (《瑜伽师地论》卷26-27,大正30,428c-433c)

  (三)善巧所缘┬─ 1、蕴

  │2、界

  │3、处

  │4、缘起

  └─ 5、处非处

  (《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3c-434b)

  (四)净惑所缘┬─ 1、世俗道净惑所缘┬─ a、厌下地 - 粗、苦、障。

  │└─ b、欣上地 - 静、妙、离。

  │(《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b-c)

  └─ 2、出世间道净惑所缘 - 苦、集、灭、道四圣谛。

  (《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4c-435b)

  十六、(p.322)念佛法门之类别

  (参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54-868)

  (一)称名念佛

  (二)观相念佛┬─ a念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色身相。

  └─ b念佛五分功德法身、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法身相。

  (三)唯心念佛

  (四)实相念佛

  十七、(p.322)念佛之功能

  (一)浅一些,念佛有忏业障,集善根的功能。(戒)

  (二)深一些,就缘相成定,更进而趣入证悟。(定、慧)

  十八、(p.322)在大乘五净行中,早就有以「念佛」来替代「界分别」。

  (一)《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之五净行所缘:1、不净;2、慈愍;3、缘性缘起;4、界差别;5、阿那波那念。

  (二)大乘之五净行所缘:1、不净;2、慈愍;3、缘性缘起;4、念佛;5、阿那波那念。

  十九、(p.322)大乘定学之特色:(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212)

  (一)菩提心相应(萨婆若 = 一切智)

  (二)方便力→入禅而不为禅力所拘。

  (三)大悲心→教他人入禅。

  (四)无所得般若相应→「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波罗蜜」、「不见法若乱若定」。

  ※《大品般若经》卷5,大正8,250a:

  云何名禅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自以方便入诸禅、不随禅生;亦教他人入禅;以无所得故。

  二十、(p.323) 念佛法门应注意事项

  (一)「念佛由意念,真佛非像佛。」

  1、《成佛之道》p.323 ~324:

  系念佛为所缘而修习时,应知这是由意念的。一般散心的称名念佛,也还要重在意念,何况缘佛相而修止?……

  修止成定,是定中意识,不是属于五识的。所以如眼识取色相而修,就是心『由外门转』,这是怎么也不会入定的。……在修时,应觉得所念的是「真佛」,并非木石等「佛像」。这才能修习成就时,佛现前住,放光说法等。如作为佛像而修,就失去这些功德了。

  2、《菩提道次第广论》p.357-358;【p.391-392】:

  「所缘处非是现为画铸等相,要令现为真佛形相。以三摩地非于根识而修,要于意识而修。妙三摩地亲所缘境即是意识亲所缘境,须于意境摄持心故。」

  (二)初修念佛时必须专一所缘,切勿念此念彼随易变更所缘。

  初取佛相而修习时,勿急求明显,勿急求微细,否则反成定障。

  ※(参见《成佛之道》p.324;《菩提道次第广论》p.358-359;【p.391-393】)

  (三)意识所现起的佛相,必须与原来之所缘因果相应。

  1、显色相应→若欲修黄,而现为红则不相应。

  2、形色相应→若欲修坐,而现为立则不相应。

  3、数量相应→若欲修一,而现为二则不相应。

  4、形体相应→若欲修大,而现为小则不相应。

  二一、(p.324)数息观

  (一)(p.325)息依缘身心而转。

  《瑜伽师地论》卷27,大正30,430c5~26: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

  入息出息有二所依。何等为二?一身;二心。所以者何?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若唯依身而息转者,入无想定、入灭尽定、生无想天诸有情类彼息应转。

  若唯依心而息转者,入无色定、生无色界,彼息应转。

  若唯依身心而转非如其所应者,入第四静虑、若生于彼诸有情类,及羯罗蓝、頞部昙、闭尸8等位诸有情类,彼息应转,然彼不转,是故当知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

  (二)(p.325)六妙门:

  1、数:以息为所缘,如念佛的捏念珠一样,使心在息──所缘上转,不致于忘失。以做到一息一息的不加功力,忆念分明为限。

  2、随:久久心静了,不再会忘失,就不必再数,只要心随于息,心息相依,随息而上下,觉息遍身等。这样,连记数的散乱,也离去了。

  3、止:久久修息渐成,心与息,如形影的不离。忽而心息不动,身心泯然入定,也就是修止成就。

  4、观。

  5、还。

  6、净。

  (参见《六妙门》,大正46,549a~)

  (三)(p.326)错误的出入息:

  1、风:息出入时,如风的鼓荡一样,出入有声。

  2、喘:虽然出入无声,但不通利(艰濇),如刀刮竹一样,一顿一顿的有形可见。

  3、气:虽然通利了,但口鼻仍有气入的感觉。

  正确的出入息:

  4息:离此风相,喘相,气相,微密匀长,『若存若亡』,才合于息相的标准。

  二二、(p.326)以「正知」对治第三种过失「惛沉、掉举」(住所缘后应如何修)

  「觉了沉与掉,正知不散乱。」

  (一)抉择惛沉、掉举之相:

  1、掉举:掉举是贪所摄,是染着可爱境、心不自在、引起心的外散。

  2、惛沉:惛沉是痴所摄,是身心沉重,引起摄心所缘的力量低弱,不大明显。

  (二)生起觉了沉、掉正知之方便:

  1、如在修习中,觉得影像不安定,不明显,或觉得心力低弱,不能猛进,这就是微细沉、掉存在的明证。

  2、只要「正念」安住,相续忆念、绵密的照顾就能生起「正知」。

  (三)生起正知:

  1、惛沉、掉举生已,能立刻生起正知,如实了知。

  2、惛沉、掉举未生将生,能以正知,预为觉了。

  (参见:《菩提道次第广论》p.365-368;【p.400-403】)

  二三、(p.327) 以「思」对治第四种过失「不作行」

  「为断而作行,切勿随彼转。」

  (一)「不作行」:虽以「正知」觉了惛沉、掉举,但若以为此惛沉、掉举微劣短促不能造业、放纵它而不加以断除,此即称为「不作行」。

  (二)「思」:以「正知」觉了惛沉、掉举之后,以强烈之意志力欲断去惛沉、掉举,此种作意(意志力)即称为「思」。

  (三)去除惛沉、掉举之方法

  A、去除惛沉之方法:

  1、如惛沉不太严重的,那么沉相现前,就举心而使他明了有力;或修观察。

  2、如沉没重的,应作意诸可欣事。(如观佛功德,思惟三宝及菩提心之胜行。)

  3、修光明想。9

  4、读诵惛沉、睡眠过患之经论。

  5、以冷水洗面。

  B、去除掉举之方法:

  1、如掉举不太严重的,那么掉相现前,那就下心而使他舒缓;或专修安住。

  2、如掉举重的,应作意诸可厌事。(如思惟无常等。)

  C、若惛沉太浓厚或数现起,若掉举太猛烈或太延长:应暂舍正修先求对治,待沉、掉除已,后乃修习。

  (参见:《菩提道次第广论》p.368-372;【p.403-407】)

  二四、(p.328)以「舍」对治第五种过失「作行」

  「灭时正直行,断于功行失」

  (一)「作行」:灭除惛沉、掉举之后,仍如前策励而修是谓「作行」。

  (二)「舍」:惛沉、掉举已灭之后,不加功用,让心在平等正直的情况下自由进行。

  ┌ 1、受舍 - 不苦不乐受。(三受之一)

  ※舍┤ 2、无量舍 - 舍无量心。(四无量心之一)

  └ 3、行舍 - 不加功用、任运而转。

  (此处以舍对治作行之「舍」为「行舍」)

  (参见:《菩提道次第广论》p.373;【p.408】)

  二五、(p.329)九住心(从初学的摄心到成就正定的修习过程)

  ┌─ a安住所缘的过程┬─1、内住────┐

  ││2、续住(等住)┴─力励运转作意

  ││3、安住──┐

  (一)─┤└─4、近住│

  │b降伏烦恼的过程┬─5、调顺├───有间缺运转作意

  ││6、寂静│

  │└─7、最极寂静┘

  │┌─8、专住一趣────无间缺运转作意

  └─────────└─9、等持──────无功用运转作意

  ※参见:《成佛之道》p.329-331。

  《瑜伽师地论》卷30,大正30,450c-451b。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6,p.376-380;【p.411-416】。

  (二)九住心之定义《成佛之道》(增注本)p.329-331

  1、内住:就是要收摄此外散的心,使心住到内心所缘上来,不让他向外跑。

  2、续住:心住内境,相续而住,不再流散了。

  3、安住:虽说相续而住,但还不是没有失念而流散的时候。但修习到这,能做到妄念一起,心一外散,就立即觉了,摄心还住于所缘中。

  4、近住:这是功夫更进了!已能做到不起妄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了,先为制伏。这样,心能安定住于所缘,不会远散出去,所以叫近住。

  ☆前四住心,是安住所缘的过程。

  5、调顺:色、声、香、味、触──五欲,贪、瞋、痴──三毒,加男、女为──十相,这是能使心流散的。现在心已安住了,深知定的功德,也就能了知『欲』的过失。所以以静制欲,内心柔和调顺,不会因这些相的诱惑而散乱。

  6、寂静:十相是重于外境的诱惑,还有内心发出的『不善』法,如不正寻思──国土寻思、亲里寻思、不死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等。五盖──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对这些,也能以内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他,免受他的扰乱。到这,内心是寂静了。寂静,如中夜的寂无声息一样,并非是涅槃的寂静。

  7、最极寂静:上面的寂静,还是以静而制伏寻思等烦恼,还不是没有现起。现在能进步到:寻思等一起,就立即除遣,立刻除灭。

  ☆从五到七,就是降伏烦恼的过程。

  8、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动乱,临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阶段。就此努力使心能专注于同一,能不断的,任运的(自然而然的)相续而住。

  9、等持:这是专注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修习止而到达这一阶段,就是要得定了。

  (三)九住心与六种力、四种作意(《瑜伽师地论》卷30,大正30,450c18-451b8)

  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1、云何内住?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

  2、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粗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

  3、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

  4、云何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

  5、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

  6、云何寂静?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

  7、云何名为最极寂静?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

  8、云何名为专注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是故名为专注一趣。

  9、云何等持?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

  当知此中由六种力,方能成办九种心住: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忆念力,四正知力,五精进力,六串习力。

  初由听闻、思惟二力,数闻数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于内境住,及即于此相续方便澄净方便等遍安住。

  如是于内系缚心已,由忆念力数数作意,摄录其心令不散乱安住、近住。

  从此已后由正知力调息其心,于其诸相诸恶寻思诸随烦恼不令流散调顺、寂静。

  由精进力设彼二种暂现行时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由串习力,等持成满。

  即于如是九种心住,当知复有四种作意:一力励运转作意,二有间缺运转作意,三无间缺运转作意,四无功用运转作意。

  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

  于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

  于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

  于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四)由六力成办九住心《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6,p.377-378;【p.413】。

  由六力成办。力有六种: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忆念力;四、正知力;五、精进力;六、串习力。此等能成何心者?

  一由听闻力成内住心,谓唯随顺从他所闻,于所缘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内境,非自数思数修习故。

  由思惟力成续住心,谓于所缘先所住心,由数思惟将护修习,初得少分相续住故。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近住二心,谓从所缘向外散时,忆先所缘于内摄录,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从所缘境不令散故。

  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谓由正知了知诸相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流散过患,令于彼等不流散故。

  由精进力成办最极寂静、专注一趣,虽生微细诸恶寻思及随烦恼,亦起功用断灭不忍,由此因缘,其沉掉等不能障碍妙三摩地,定相续生。

  由串习力成等住心,谓于前心极串习力,生无功用任运而转三摩地故。

  二六、(p.331)止成就

  (一)一直到第九住心,能无分别,无功用的任运,还只是类似于定,不能说已成就定。

  (二)要生起身心的轻安乐,引发身心精进,于所缘能自在,有堪能,才名为止成就,也就是得到第一阶段的『未到地定』。

  (三)发定时,起初顶上有重触10现起,但非常舒适,接着引发身心轻安:由心轻安,起身轻安。这是极猛烈的,乐遍身体的每一部分,彻骨彻髓。当时内心大为震动,被形容为『身心踊跃』。等到冲动性过去,就有微妙的轻安乐,与身相应;内心依旧无功用,无分别的坚固安住所缘,这才名为得定。

  二七、(p.332)通遍的定德

  (一)明显:心极明净,所缘于心中现,也极为明显,如万里无云,空中的明月一样。

  (二)无分别:心安住而自然任运,了了分明。→但有人误以为是无分别智的证悟。

  (三)微妙身心轻安乐:于欲境自然不起染着。→但有人误以为是断烦恼了。

  (出定后,定的余力相随)→但有人以为是动静一如,常在定中。

  二八、(p.333)「定」依「观慧」而成差别

  (一)得未到定后,如修欣上厌下的六行观11-→世间的色、无色定。

  (二)以无常为观门,渐入无我、无我所观--→声闻乘的定。

  (三)观法性空、不生不灭,与大乘般若相应-→大乘禅定。(三轮体空的禅波罗蜜)

  1 胜义禅、真实禅,参见:《杂阿含经》卷33(926经),大正2,235c27-236b11;印顺法师《杂阿含经论会编》(下),p.616-618。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79-284;p.636-637;p.1213。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80-83。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41-42。

  2 参见:《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大正15,631a18-632a9;《大品般若经》卷5〈问乘品(摩诃衍品)第18〉,大正8,251b13-14;《大智度论》卷47,大正25,398c27-399a2。

  3(1)《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大正16,492a13-24:

  「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

  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

  [01]行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2)印顺法师《华雨集》(三)p.185-188。

  4 光天:二禅天有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极光天)。

  5 净天:三禅天有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6 十遍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遍处。

  7印顺法师《学佛三要》p.172:「如所有性:是一切诸法平等普遍的空性,或称寂灭性、不生不灭性。尽所有性:即尽法界一切缘起因果、依正事相的无限差别性。」

  8羯罗蓝,译作凝滑。指受胎后之七日间。

  頞部昙,又作阿部昙。意译为疱、疱结。指受胎后第二个七日间。

  闭尸,又作蔽尸、萆尸。意译为凝结、肉段。指受胎后第三个七日间。

  9 《菩提道次第广论》p.370;【p.404-405】:

  《声闻地》说:「威仪应经行善取明相,数修彼相及念佛、法、僧、戒、舍、天六中随一,或以所余清净所缘策举其心,或当读诵显示惛沉睡眠过患之经论,或瞻方所及月星等,或以冷水洗面。」若沉微薄或唯少起,励心正修;若沉浓厚或数现起,则应暂舍修三摩地,如其所应,修诸对治,待沉除已后乃修习。若心所取内外所缘相不明显,内心黑暗随其厚薄,若不断除而修习者,则其沉没极难断除,故应数数修能对治诸光明相。《声闻地》云:「应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净俱心,无暗俱心,修习止观。汝若如是于止观道修光明想,设有最初胜解所缘相不分明,光明微小;由数修习为因缘故,于其所缘胜解分明,光明转大。若有最初行相分明,光明广大,其后转复极其分明,光明极大。」此说最初所缘分明者,尚须修习,况不分明!应取何等光明之相?即前《论》云:「应从灯明,或大火明,或从日轮取光明相。」

  10 有关禅定的「触」,参见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5,大正46,509b23-511a9。

  11 六行观:厌下:苦、麤、障。欣上:静、妙、离。

----------------------------------------------------------------------------------------------------------------

更多厚观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9 大乘不共法 念佛观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10 大乘不共法 色即是空·空即是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11 大乘不共法 般若波罗蜜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12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13 大乘不共法 性空唯名系(摘要

 

后五篇文章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7 大乘不共法 大乘菩萨行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6 大乘不共法 大乘通说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5 三乘共法

圣严法师:圣严说禅 春有百花秋有月

圣严法师:圣严说禅 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