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HT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基础佛学问答 |
 
HT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基础佛学问答 基础佛学问答—一 海涛 辑 壹、「信心」在佛教中代表什么意思? 1.佛教鼓励人们修学佛陀的教法,并且亲自去实验它。从实验中,我们建立信心、信仰和信赖。佛教提到三种信心: 一、单纯的、仰慕的信心。我们由认识三宝的特质而敬仰三宝。 二、有希求的信心。藉由对三宝的认识,强烈地希望能和他们一样。 三、信服的信心。藉由检视教法,并将教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因而产生信服,确信教法是有效的。 2.我们内心的转化不只是因为受到三宝(加持)的影响,还缘于我们的修行与开放的心胸。 贰、有可能无私地爱众生吗? 1.「慈」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得到快乐,「悲」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远离痛苦。以不执着的态度,我们接受所有生命体,尽力帮助他们,并不在乎从关系中得到回报,这是佛法的一大重点。 2.佛教的「慈」是希望所有众生(任何有心识但尚未完全觉悟的生命体)都能得到快乐及快乐因;佛教的「悲」是希望所有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因。 3.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培养这种对众生的感觉,而且是不论亲疏的众生——包括自己,以及我们所认识及不认识的人。 4.慈悲能够利益自己和他人。由于慈悲,我们感受到与所有生命体相关联,疏离与绝望的感觉会消失,进而被乐观进取所取代。 5.我们以慈悲处世,周遭的人事物会因为身边有一个亲切的人而立即受益,我们的家人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氛,同事、朋友、白天遇到的人也都会感觉得到。 6.慈悲的养成,是我们对世界和平有所贡献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慈悲让我们在心相续中留下好的印记,提升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以更宽广的胸怀了知觉悟的道路。 基础佛学问答—二 海涛 辑 7.佛教谈到要无偏私地爱众生,有可能吗?是可能的。这需要做到超越表面的形貌而深入去看众生的心,认识到每个众生都跟我一样,都急切地想脱离痛苦,得到快乐。 8.从这个角度去看,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用这样的角度不断地熟悉我们的心,就会消弱我们喜欢挑别人毛病、爱批判的心。 9.例如我们基于对外在表面的形貌而做错误的假设,只会加深我们的偏见,以及对别人的疏离感。 10.如果我们训练自己的心去深入观察,认知到每个人都跟我一样希望快乐,不想要痛苦,就会觉得自己与每个人有着共同的连结,就能平等地希望每个人都事事如意顺利。 11.要具有这样的态度,长期的练习培养是不需说的。我们不可能只是想了几次,就期望所有的偏见马上消失殆尽。 12.人是习性的产物,所以要抽离习惯性的批判别人、习惯性的情绪反应与动作,非常困难,我们需要努力去做。 13.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一次可以试验、不按习性行事的崭新机会。我们每次遇到一个人,就有一次与人联系、付出、亲切交流的机会。只要我们能醒悟过来,善用每个机会,每天就能有好多机会学习无偏私地爱众生! 参、悲心与怜悯有什么不同? 1.悲心是希望所有康生都能远离痛苦及痛苦因。慈爱、悲心的产生,都是基于平等地重视每个人的快乐与痛苦。 2.然而以怜悯来说,却有高下优劣的心态分别,而悲心就没有这种分别存在。怜悯是因为我们自视高人一等,以屈尊俯就的姿态及虚假的关怀,同情那些我们认为比我们低劣的人。 3.相反的,悲心是既直接又平等的。在悲心下,不论是谁的痛苦,我们都要除掉;只要有机会帮忙,不管是举手之劳的小忙,或事关重大的大忙,我们都会去做。 基础佛学问答—三 海涛 辑 4.举例来说,若我们踩到一根刺,会伸手把刺拔出来,再把脚包扎好。手不会对脚说:「脚,你真笨!我叫你走路时要看路,可是你不听,害我现在得打点你。别忘了,你欠我一份情。」为什么手不这么「想」?因为手和脚都是身体的一部分,自然会不假思索地互相帮忙。 5.同样的,如果把众生想成跟我们是一体的,我们一定会伸出援手,就像他们就是我们一样。这就是悲心的表现,我们经由修行来养成。 6.爱自己很重要。佛教并没有用悲心的名义要我们忽略自己,以致于变成别人的负担,还要受别人照顾。 7.我们应该以健康的方式,而非过度关爱的方式去爱人、照顾人;要保持干净,身体健康;要有愉悦的态度,才能善意地、精神百倍地为别人付出。 8.对自己慈悲,并不表示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得放纵,或是凡事先想到自己。自我着迷与自爱是非常不同的。 9.如果我们太在乎每一件发生在身上的小事,并放大每一种感受的情绪,我们会变得很敏感、很容易被触怒,这样会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惨。 10.曾有修行者说:「如果你要自私,就要自私得明智一点,去爱别人!」如果我们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别人所在意的,或把别人排在自己之后,别人一定会不高兴,于是我们住在一个不快乐的环境,因而阻碍了我们的快乐。 11.如果我们关爱别人,让别人感受到快乐,周遭环境就会生出一种很好的感觉,那会反过来帮助我们感觉到快乐。 12.另外,出于关注自我的动机所做出的行为,会在我们的心相续中种下负面的业力种子,然后产生不愉快的感受;出于关爱别人的动机而做出的行为,会种下好的业力种子,将会带给我们快乐的果报。 基础佛学问答—四 海涛 辑 13.要脱离轮回、证得涅槃的决心,也是对自己的悲心。由于不想继续在轮回中受苦,我们于是生起脱离的渴望。这种对自己的悲心,对我们的精神提升是需要的。 肆、为什么贪着会有碍于修行? 1.佛教对贪着的定义是:由于夸大了对方的优点,或从内心投射出对方根本没有的优点,然后就去粘附对方。 2.在这种执着的心态下,我关爱别人是因为对方让我高兴,给我礼物,赞美、帮助并鼓励我。 3.在慈爱的心态下,我希望众生都能得到快乐及快乐因,只因为他们和我一样,都是真有生命的生命体。 4.当我对别人有执着,便看不清楚对方是谁,因而对他们有许多期望,认为他们应该喜欢这个,应该做那个,于是,当他们不能达到我认为的「以为」、「应该」时,就会觉得受伤、期望破灭及愤怒。 5.当我们慈爱他人,我们不会期望任何回报。我们接受对方,尽力帮助他们,但并不在乎从这关系中可以获得什么利益。 6.真正的爱,不是嫉妒、占有,或只限于少数几个亲近的人,而是全然无私地针对所有生命体。 7.在佛教的观念中,「不执着」表示一种不粘着依附的平衡态度。当我们不执着时,不会对别人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不会出于害怕他人不在时的痛苦而粘着他们。 8.不执着是冷静、实际、开放、接纳的态度;不是敌对的、慌张的、孤僻的。有着平衡的态度,并不表示排斥我们的家人、朋友,而是指以不同的方式维持彼此的关系。 9.在贪欲和执着的怂恿下,我们不断造作各种恶行——往往带有广泛、长远及破坏性的后果。 10.当我们不执着时,跟别人的关系是和谐的,而且事实上,我们对他们的感情会更深厚。 基础佛学问答—五 海涛 辑 伍、什么是「珍爱他人更甚于自己」? 1.爱护、照顾他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动机: 一、我们以一种很不健康的方式去关心别人,看起来像是牺牲自己,实际上却是出于害怕或执着而去做。 (一)那些执着于赞美、名誉声望、关系等等的人,当他们害怕失去这些东西时,可能看起来像是忽视自己的需要而去照顾人,但事实上,他们是以一种徒劳无功的方式在保护自己。 (二)他们的关怀不是出于真诚的爱,而是出于以自我为中心、想要快乐的企图,而那样的企图只会让他们更不快乐罢了。 二、照顾他人的动机是出于真诚的感情,这才是佛陀所鼓励的。 (一)这种对他人的情感和尊重,并不希求任何回报,这样的动机根源于「别人都和我一样想要快乐,不要痛苦」的认知。更何况别人都曾经在今生或前世,藉由在社会上从事各种工作而帮助过我们。 (二)将我们的心一直沉缅于这种想法中,自然会对别人感觉很亲切,而帮助别人的动机也会基于真诚地希望对方快乐。 (三)当一方是爱支配人、依赖的、苛求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就不会产生。这是牵涉到二至二人以上的执着、价怒、害怕,以一种不健康的方式,互相混杂在一起而产生。 (四)如果一个人能够不执着,并且依真挚的慈悲观而行,即使别人有意或无意地想要支配掌控他或她,这个有着清楚动机的人,也不会掉进不健康的互动模式中。 陆、什么是禅修? 1.禅修是一种心灵活动,能够转化我们的想法与观念,让想法与观一念更慈悲,与现实更一致。并不是双腿盘坐、背脊挺直、脸上带着神圣的表情,就是禅修。 2.禅修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即使姿势做到完美无缺,如果心思不定,想着贪着、生气的事,就不算是禅修。 基础佛学问答—六 海涛 辑 3.现今的禅修经常和其他活动混淆。 4.禅修不只在放松身心,也不是在幻想自己是个有成就的人,拥有丰厚的财产、良好的关系、受人仰慕和著名的名声,这纯粹是对所执着的事物做白日梦。 5.禅修也不纯粹是一种专心的状态,例如我们在画画、阅读或做自己有兴趣的活动时,也可以有专心的状态。 6.禅修也不单单只是在任何时刻都清楚地觉知自己在做什么。 7.藏文「禅修」叫做「功」(gom),根源于「使习惯」、「使熟练」这个动词。因此,禅修的意思是:让我们对积极的、实际的、有益的情绪与态度养成习惯。 8.禅修会养成心灵的好习惯,能够转化我们的想法与观念,使想法与观念更慈悲,与现实更一致。 9.禅修有什么好处? 一、经由禅修养成心性的好习债,会逐渐改变我们的行为,生气的频率降低了,比较能做抉择,而且变得知足,不会焦躁不安,这些禅修的结果,当下就能体验。 二、不过,我们还是应该试着以更宽广的动机来禅修,而不是只为了当下的快乐。 三、如果禅修的动机是为了未来的生命做准备,是为了脱离轮回不断地精进努力,或为了利益众生而要成佛,这样我们的心性自然地会平和,而且还能够达到这些崇高的目标。 四、似有规律的静坐修行,即使只是每天以很短的时间来做,都是非常有益的。 五、如果禅修对我们有帮助,就应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即使不想做,每天给自己一段「安静时刻」也是很重要的。 六、我们需要时间让心静下来,好好地思考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需要阅读佛书或做一些唱诵,我们想要快乐,就要学会与自己为伴的独处。 基础佛学问答—七 海涛 辑 七、在现代社会大家普遍都很忙碌的情况下,能腾出一点安静时刻尤其重要,最好能安排在早上,也就是一天的活动开始之前。 八、我们总是有时间滋养身体。我们很少会漏掉三餐,因为我们知道三餐对身体很重要。同样的,我们应该保留一些时间来滋养自己的心灵,因为心灵的健康对我们也很重要。 九、毕竟随着业力带到来生的,是我们的心灵而不是身体。 十、修行佛法,不是为了佛陀的利益,而是为了自己。佛法已经描述了如何创造快乐的因,既然我们都想要快乐,就应该尽己所能地照着佛法所说的去修。 10.如何学习禅修? 一、现在有许多人在教授禅修和心灵修养之道,我们应该好好地检验他们,而不要立刻兴奋地加入。 二、有人认为不需要跟随一位技巧熟练的老师,自己就可以发明一套禅修的方法,这是非常不智的。 三、如果想禅修,一定要先跟随一位资格纯熟的老师才行。 四、能够听闻像世尊这样可信靠的来源,是我们的优势,因为世尊的教法已经经过几世纪来学者们的研究,以及获得证果的修行人的验证。 五、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教法和禅修的传承是令人信服并值得去修的,这样的修行就不只是根据于某人的作怪或奇想了。 六、禅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止修,一种是思维修。前者是为了培养专注,后者是为了养成深刻的了解。世尊依这两种类型教授了各种禅修技巧,这些教法的传承至今仍流传着。 七、止修的其中一个范例是:集中心念于呼吸,同时看着呼吸时所发生的任何觉知,这样能使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不像平时般焦躁不安,并且能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祥和,不会有太多忧虑。观想佛陀的形相也可以让我们止住散乱的心念并练习专注。 基础佛学问答—八 海涛 辑 八、思维修则是藉由对他人养成正面、实际的态度,帮助我们控制愤怒、贪着和嫉妒,这些便是思维修或称「观察修」的范例。 九、其他思维修的范例,如仔细思考我们珍贵的人生,无常、空的法义,这样的思维修是为了得到正确的了解而练习有架构的思考,最终则必须超越这些概念性的思考。 柒、无常与痛苦 1.思维无常、死亡和不满足感的目的,并不是要令人感到沮丧,也不是要把欢乐从我们的生活中抽离,而是要摆脱我们的执着及错误的期待。 2.接受困顿和痛苦,并不表示我们变得冷淡、认命于痛苦,而是我们在某一特别时刻的感受,就是那个时刻当下的实相。 3.「苦」这个字并不是一个很正确的巴利文或梵文翻译。梵文的发音是「度卡」(dukha),有「不满足的感受」的涵义,意指在我们的生命中,所有事物都不是完全美好的。 4.虽然多数人并不觉得自己一直在受苦,但是都会同意在我们的生命中,并不是每件事都完美。 5.即使当我们很快乐的时候,也无法保证事情会持续地美好,一件小小的事件就能改变我们的体验感受,所以,「不满足的感受」、「度卡」或「苦」就是针对这个意思而言。 6.世尊只是在描述我们的现状,所以应说他很实际,而不是消极的。世尊描述这些动机,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到脱离痛苦的方法。 7.禅修时思考这些主题,会让我们的心情平和、神志清明,因为它会减少我们对生活的执着,以及由于执着而造成的困惑。 8.我们的心很容易被执着造成的错误投射所障蔽,我们以一种不切实际的方式看待人与物。 9.事情其实每一刻都在改变,但是对我们来说却是一定的、不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事情破灭时会觉得苦恼。 基础佛学问答—九 海涛 辑 10.我们会说:「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可是这一番话和我们内心的看法并不一致。我们的心里总误以为身体和所爱的人是不会改变的。就是这种不切实际的观念令我们痛苦,因为我们对无法实现的事物有所期望。 11.我们所爱的人不能永远活着、人与人的关系不会永恒不变、离开了展览馆的新车不会一直崭新亮丽。当我们和所爱的人分开、当我们破产、当我们的身体变得苍老或变得年老力衰,我们就会不断地失望和痛苦。 12.如果我们对这些事情有比较符合事实的看法,能够接受事物的无常,不只是口头说说而是发自内心,也就不会有失望的痛苦。 13.佛教的「无常观」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如实观想自己可能在下一秒就会死,如此心就不会起执着,就能放下一切名利,当下就能自在。 14.思维无常和死亡还能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担忧,这些担忧会使我们无法放松,得不到快乐。 15.借着消除恒常不变的错误观念,以及由错误观念衍生出的烦恼,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清明,更能享受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更能活在当下,欣赏事物当下的面貌,而不会对事物应该怎样或可能会怎样心存幻想。 16.一般来说,当我们遭受批评或羞辱时,会不高兴;当我们的钱被偷时,会生气;别人升迁到我们一直想要的职位时,我们会嫉妒;我们对自己的外表和体能洋洋得意;以上这些态度都是烦恼,在我们的心相续中会留下有害的印记,在来世和今生继续带给我们问题。 17.如果我们思维这些事物的短暂本性,接受生命总有结束的一天,而且我们死时没有一样东西可带走。有了这样的理解后,就会停止夸大这些事物的重要性,并且不再那么困扰我们了。 基础佛学问答—十 海涛 辑 18.我们对小事会比较少担忧,静坐时也比较不会分心。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不会过于敏感。 19.贪爱与我执是禅修时最大的障碍之一,若能认清实相,便能渐渐舍离烦恼,得到正确的知见。 20.我们还在问题不断发生的循环中,当不愉快的事件发生时,由于深入思考无常和不满足的感受,我们因而较能处理并面对问题。总之,思维无常、死亡,会让我们的精神状态更为健康。 21.了解人一定会死的道理,可以激发我们深入思考生命里什么是重要的,什么要摆在优先的位置。如果我们能这样做,生活会比较光明、有活力,如此当生命大限来到时,就不会后悔。 22.很少人会在临死前想:「我以前应该多加班才对。」倒是很多人临死前才后悔自己对别人不好,或后悔没有告诉所爱的人自己爱他们,也有人临死时后悔做太少的修行。 23.由于事先思考死亡,活着的时候,就会去做我们认为重要的事,这样当死亡那一刻来临时,就能避免遗憾和后悔。 24.佛法「出离」、「舍弃世间」的意思,即我们必须要有脱离轮回、获得自在的决心。我们不需要舍弃人与物,而是要舍弃对人与物的执着。 25.世间不是本来就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烦恼。举例来说,钱本身没有问题,它只不过是纸张而已;然而我们对它的执着和渴望,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这种错误的、有害的态度,才是应该舍弃的。 26.如果我们对某事很执着时,最好还是跟那事物保持距离一段时间,让我们的执着沉淀一下。等我们培养出平衡、利他的动机,就可以实际地运用以前执着的对象去利益众生。 27.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意识,指的是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感觉,也就是对自己有信心、能在世间正常运作的自我。佛教同意这样的自我意识是实际的,也是需要的。 基础佛学问答—十一 海涛 辑 28.然而,佛教所说的自我意识其实是不实有的,这个自我意识是指一种很坚固、改变不了、独立的「我」,这样的自我从来不曾、以后也不会存在。要明白这个道理,就必须了知空性。 29.心理学上被认为自我意识薄弱的人,在佛教的说法却是被认为强烈自我执着的人。例如:一个有强烈自卑感的人,注意力可能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所感受到的不如人、没人爱、失败者,都有很强的自我独立存在的感觉。 30.从佛教观点,这种独立自我是不存在的,虽然在心理学上,一般的自我是存在的。 31.有一种禅修是观人的空性,称为四点分析法: 第一点是要辨认实有的东西不存在。做这一点的方法是:回忆一段我们处在负面情绪的时期。例如:有人冤枉我们时,会感觉有股强烈的独立自我生起。 第二点是确定是否有这样的独立自我存在。这独立自我是不是跟身或心相同,或完全与身心无关,然后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独立自我的感觉,同时一方面研究然后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独立自我的感觉,同时一方面研究、发现能不能找到这独立的「我」。 第三点是我们检视身体,看看身体的各部位是不是「我」;我们检视自己的内心,看看任一种精神状况和觉知是不是「我」。 第四点,检视「我」是否在别的地方,完全与身、心分开。确定了这样的独立自我在哪里都是找不到的,我们于是下结论说:它根本就不存在。这样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我,就是所说的人的空性,我们于是集中在这一点上。 32.在做空性的禅修时,一定要很小心,不要陷入虚无主义的极端,想着一点都没有自我的存在。虽然独立的自我并不存在,但一般的、依赖因缘的「我」还是有的。 基础佛学问答—十二 海涛 辑 捌、佛教的宗派 1.世尊说的经典可分为两类:显教的与密教的。显教讲的是关于三增上学:戒、定、慧,利他的培养,以及以利他为动机之下的一般修行;密教则描述金刚乘的独特修行。 2.世尊一生中讲了显教与密教,并指导弟子记住这些内容,后来的弟子们则以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 3.因为众生(有意识而尚未成佛者)有不同的倾向、爱好与兴趣,所以世尊给予了宽广的教授。 4.世尊从不期望把每个众生都放进同一个模子里,因此他用方便与智慧引导大家,并提供了几个哲学思考系统以及实修的方法,让每个众生都能够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倾向的东西。 5.世尊所有教法的精华都是一样的,即脱离轮回的决心(即出离心),爱、慈悲与利他(即菩提心),以及了悟真相的智慧(即空正见)。 6.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同样的食物。比如在一场大型的自助餐餐会里,我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吃的菜。虽然我们可能比较喜欢吃甜食,但并不表示咸的菜就不好,还是有喜欢吃的人。 7.我们可能比较倾向喜欢某种教法:小乘、净土宗、禅宗、密宗等,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令自己最感到自在的教法。 8.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尊重其他教派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心识愈成长,最终会了解其他宗派的基本道理,而这些是我们之前所无法了解的。 9.总之,只要找到能帮助我们过比较好的生活,我们就应该修习它;对于我们不懂的,就把它放在一边,不要批评它。 10.即使我们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的特别宗派,但太强烈地认同它也是不明智的。例如说:「我是大乘行者,你是小乘行者」,或「我是佛教徒,你是基督教徒」。 基础佛学问答—十三 海涛 辑 11.我们在留意不同的门径时,应避免胡乱地把什么都混在一起,致使我们的修行像个大杂烩。 12.最好不要在一期的禅修课中掺杂其他宗派禅修的方法,而是要在一期内忠于一个宗派所教授的方法。 13.如果我们的方法这边抓一点、那边也抓一点,对任何一派都没有好好地弄懂,就两边混在一起用,最后我们会搞混而困惑。 14.一个宗派强调的一个教法也可能丰富了我们对另一派的认识和修行。 15.从世尊的教义中发展出如此多样的法门,正可证明世尊根据众生倾向与需求而做引导的善巧方便。 16.不要偏执、偏爱某宗派是很重要的,要尊敬所有宗派及其行者,因为所有宗派的教法源头都来自于世尊。如果我们轻毁一个宗派,就等于在轻毁世尊和他的教法。 玖、为什么各个宗派的仪轨都不一样? 1.唱诵的方式因各个国家的当地文化和语言有所不同,唱诵的乐器和礼拜方式也不一样。 2.例如,中国人是站着唱诵,有些国家是坐着唱诵,这种种的不同也是因为文化的适应使然。 3.同样的,寺庙内部的设计也会因地方而有差异。通常寺庙会把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放在中间,然后再依不同的宗派放其他佛像、菩萨像、罗汉,以及护法。 4.在景色较为荒凉的国家,通常喜欢将寺庙色彩用得丰富些,并且把里面都装饰得很精致;日本的风景因为已经很繁茂多彩,所以日本人会较偏好把寺庙内部设计得朴素些。 5.这些外在形式和做事方式并不是佛法,它们都是帮助我们把佛法修习得好一点的工具,而这些工具都是根据文化和地方而有的,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 基础佛学问答—十四 海涛 辑 6.真正的佛法是我们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的,必须用我们的意识、心灵去体验。 7.我们一定要把注意力导向真正的佛法,而不是随地点不同而改变的表面形象。 拾、什么是金刚乘? 1.金刚乘也称为密乘,以小乘佛教及一般大乘佛教的修行为基础,也属于大乘佛教的分支。金刚乘目前在许多国家普遍流传,日本真言宗的修行也以金刚乘为主。 2.金刚乘有一个方法就是要观想自身为本尊,而观环境为坛城或本尊的环境。 3.利用这样的想象,金刚乘修行者转化他们平庸、低劣的自我形相,使成为完全觉悟的佛陀,由此试着在心识中培养佛陀高贵的情操。 4.金刚乘修行者想象着对所有众生完全的慈悲,并领悟所有现象皆为空性的本质,以此代替凡夫总是封闭于自卑与没自信的感觉。 5.这样做的作用在心理上能给予能量,以及在修道上前进的能力,使修行者能确实发展这些情操。 6.金刚乘包括转化死亡、中阴身、投胎为佛的身与心的方法,还有培养定力(三摩地)的特别禅修方法,以及把了知空性的微细心识表露出来的方法。这极微细的智慧心识能快速且有力地净除心相续的染污。 7.因此,如果一个人在具有资格的密宗上师指导下修行,而成为一个具格且训练有素的学生,则修金刚乘能在当生证悟成就。 8.佛教的密宗并不是印度教的密宗,也不是在修习神通。 9.有些人写关于金刚乘的书,但资料和诠释都不正确,因此,如果想学习这个宗派,应该阅读通达教理的人所写的书,或是跟随具格的上师得到教授。 基础佛学问答—十五 海涛 辑 拾壹、道的阶位 1.阿罗汉是指已永远断除心中无知、烦恼、负面情绪(生气、执着、嫉妒、傲慢等)的众生。除此之外,他(或她)已净除了流转生死轮回的业。 2.阿罗汉住在一种很寂静的层次,称为涅槃或自在,超越了所有的不满足感受和困惑。 3.什么是菩提(或觉悟)?除了断除心中的无知、烦恼和染污行为,佛陀还断除了微细的小污达到觉悟的境界,那是所有的染污都已净化、所有好的特质都已生起的一种境界。 4.什么是菩萨?菩萨是指自然、不间断地希望利益众生,而为了要真正地利益众生,所以要成佛的众生。藉由这条修行之道,菩萨将会到达成佛的境地。 5.菩萨根据觉悟的程度而有不同的层次位阶,有的尚未脱离轮回,有的则有。已脱离轮回的菩萨,由于他们想帮助众生的慈悲力量,会自愿继续在世间投生。佛陀也可以做到。 6.经典中说过,菩萨发愿留驻在生死轮回中,不求证悟,直到所有众生都从轮回中脱离。这表示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是如此强烈,以致只要对众生有利,他们都很乐意牺牲自己的证悟而成全他人。 7.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逆境,或发生任何不幸,但也有顺境的时候。所以菩萨教化众生当忍受一切内外顺、逆、苦、乐等境,对所遭遇的种种障碍与成就,皆能安忍,不生烦恼。 8.然而,菩萨也是很实际的,他们认识到:若要有效益地帮助众生,菩萨必须自己先成佛,因为只有佛陀究竟的慈悲、智慧与方便善巧,才能够彻底利益众生。 9.因此,菩萨虽寻求究竟的证悟,但并不会独自维持在一个清净的境界而忘了众生,会善巧地化现为各种形象来帮助他人。
------------------------------------------------------------------------------------------------------------- 更多HT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