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苦的思索(廖乐根) |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苦的思索(廖乐根) "苦"的思索 廖乐根 绪 言 佛陀一代时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可谓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往往让学佛者望而生畏,不知从何下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千经万论,说来说去,无非是要我们认清和解决一个基本而核心的问题――"苦"。这一点,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本论是宗喀巴大师的杰作,是指引茫茫众生走出黑暗与苦难的一盏明灯。它直指佛佗的本怀,依循龙树、无著二大论师的轨道,总摄经、律、论三藏法要,按下、中、上"三士道"的次第由浅入深而展开。"三士道"是指修行的次第,而非指人的根机,其意在于说明无论哪一种根机的人,从初发心到最终成就佛果,其间修学佛法所必须经历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知苦、了苦的过程。下士道不忍现世人生的种种病苦,因而修习念死无常、观恶趣苦、皈依三宝,思维业果等法门,其目的是希求后世的人天安乐。中士道明白人天安乐并不可靠,因而进一步修习苦、集、灭、道四谛法,从而生起坚定的解脱轮回之苦的出离心。上士道则是发菩提心,为了让一切有情众生都能真正离苦得乐而修六度万行。 由此可见,整个菩提道次第始终是以"苦"为核心而展开的,这也是佛陀的本怀所在。为了解决从生的生、老、病、死之苦,他毅然放弃了富贵的生活和美满的家庭,选择了追求真理与解脱的修行之道。成道之后,他又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无非是要让众生正视苦、认识苦、超越苦。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都必须时时提醒自已:学佛究竟是为了什么?一谈起苦,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常识,自以为很了解,因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问题之所在。佛法绝不只是单纯的学术,更不是谈玄说妙,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与痛苦。因此,学佛必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和灵魂深处,真诚地面对自已及其他所有众生的苦难。本文将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苦"作一个比较全面的剖析。 一、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是指身心感到逼迫而呈现苦恼的状况,与"乐"相对。它有"嫌恶"、"空虚"两层含意,也就是"令人厌恶"、"难以忍受"、"无法满足"。苦在佛法中有多种分法,如八苦、六苦等。但基本上可以总括为三种:苦苦、坏苦种行苦。 1.苦苦 "苦苦"又叫苦中苦,这是任何人都能亲身感受的痛苦,它来自自然、社会和个人身心各个方面。如:严寒、酷暑,天灾、人祸,动乱、战争,饥饿、疾病,衰老、死亡等等。这些痛苦,非常普遍,无时不在发生,只是有时我们习以为然而似乎有些麻木了。 2.坏苦 "坏苦"即变易之苦,没有稳定性。如:爱会变为恨,乐极会生悲,狂欢之后便是寂寞,青春潜伏着衰老,美味过度导致疾病,钱财带来杀身之祸,名利地位也会引起更多的麻烦等等。在这个无常变易的世间,我们无法找到永恒的快乐,在缺陷之中追求完美,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即便我们真的找到一点快乐,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其至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这就是坏苦。 3.行苦 三苦之中,最难理解的是"行苦",因为它细微而不易觉察。《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以下简称《略论释》)中说:"常人能知苦苦,而不易知坏苦,外道能知坏苦,而知行苦。如四空天至有顶天,终不能解脱者,乃由贪于彼乐,不知行苦尚存故。如色界诸天,则有能知行苦者?quot; 行苦之"行",是指生灭变化的东西,以至于整个现象的世界,存在的整体。行苦包含于一切事物之中,换句话说,世间万物的存在本身就是苦,因为一切都是迁流变化的。因此,从根本上说,行苦就是由于对宇宙人生的实相和本性的无知与迷惑而必然导致的痛苦,因为我们总是执着于生灭无常和没有实在本质的事物,并把它们当作是"我"或"我所有",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关于这一点,后面将会作进一步的解说。 《略论释》云:"三界乃至有顶,皆由染污染性而成,又复能增长染污,谓依烦恼贪著现蕴(染污)招取后蕴(染污)故名取蕴……取蕴一成,即有行苦性,行苦之行字,含有不能自主之意……谓如吾人由先业摄今生之蕴,非自在而得,纯由惑业所引,又复招引后来之惑业……又瑜珈以无记受(舍受)为行苦性,中论以有漏蕴即行苦性,不过立名之不同,实义则一?quot;关于认识行苦的意义,《略论释》进一步指出:"不了行苦性,不能生厌离,即不能出三界,由自不知出三界,更不知令人出三界,故不识行苦性者,大小乘道均不能生。八苦中,对于生苦行苦,应特别思维,如专思老死等苦,不过令心生悲惨,尚不能破有漏蕴出世间也。"可见,正确把握行苦的意义非常重大,应认真思维。 二、从四谛看"苦" 四谛是佛法的高度概括,它包括了世出、世间两重因果。四谛是以苦为中心而展开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当我们思索苦谛时,不可能离开苦之因(集谛)、苦之灭(灭谛)以及灭苦之道(道谛)。 1.为何佛陀先说苦谛? 四谛之中,为什么佛陀最初说的是苦谛呢?这其中自有密意所在。可以说,这充分体现了佛陀的慈悲与方便善巧。《略论释》云:"蓋所化有情,若不令其生起无倒解脱之心,则解脱之根本断绝,无从引导,因为一切化机,为愚所蔽,对于生死圆满倒执为乐,沉溺其中,不知生死无一不是苦,纵有少数乐,亦属有漏,仍不不离苦,故为说多种苦相,令生厌离……苦不厌离世间,纵勤闻思修,仍为轮回因。而厌离世间,必须从思苦谛入手。倘求解脱之心真实,如囚思脱,刻不容缓,则任何所作,均非轮回所牵也,乃说明思苦谛之要如是?quot;这就好比医生给人看病一样,先指出病相(苦谛),然后说病因(集谛),再说病因可断(灭谛),最后说治病之药方(道谛) 2.苦的根源――我执 为什么众生会遭受受如此众多、难以忍受的痛苦呢?苦究竟从何而来?《略论释》告诉我们:"集谛门中,所有次第,须先知凡苦皆是由造作而来;造作由于烦恼支使;烦恼有八万四千。不能一一拔除,须求其根,如断树然,根断则枝叶皆萎。烦恼根唯一,即为我执。吾人于顺逆境,无时不有我执心与之俱行,如能断除我执,即断烦恼根本?quot;由此可见,我执即是烦恼之根,众苦之源。所谓我执,就是执着一个本来不存在的永恒不变的、独立的实体或自性。我执是根本无明,也就是对于真理与实相的无知。因为世间一切都只不过是各种因缘条件的和合而已,并没有一个本质不变的实体存在。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等都是我执的表现。 一位藏传佛教大师曾经说过:"痛苦起于我们不明白自己的本性是没有痛苦的。"这句话有着极为深夜的含义,应该深入体会。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当我们谈论无我时,并不是说先有"我",然后才说"无我",因为本来说是"无我"。"我"只是一种假相,由于众生的无明,以假为真,把自己创造出来的"我",当成是真实的存在,并加以执着,从而带来无穷的烦恼和痛苦。 我执总是执着有个真实存在的自我,它是十分顽固的,因为自我极为"聪明"、狡猾。自我创造了一个非常精密的生存体系,并发展出坚固的模式,一旦自我觉得受到了伤害,就会想尽办法来保护自己,并力图证明自我的真实存在,修道之难也就在此。可以说我们无始以来的主要思想和精力,都是用来建立、扩展和巩固这个自我的。当你爱上一个人时,也许你认为自己正在深切在关怀对方,但事实上,爱只是自我寻求证明自己的另一种方法。自我只爱自己,它没有留下空间来爱别人。如果一个人能彻底在爱别人和其它的众生,它就不会有痛苦,因为他没有"我",他与众生融为一体。世俗之爱与恨、嫉妒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和真爱相反,只是自我对安全和真实身分的追寻,是自我的一种游戏而已。 也许不少人会这么认为:既然"我"是那么自私、丑陋、卑鄙,那么,修道的目的就一定是征服"我"和消灭"我"。他们力图除去"我"的压制与束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努力只不过是"我"的另一方种表现而已。因为这同样是一种执着,一旦执着产生,痛苦就随之而来。佛法告诉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须要消灭和去除的,有的只是我们认为自我真实存在的幻觉,我们相信并执着这种幻觉,以为它是真实的。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避免痛苦,追求快乐,这是人的天性。不幸的是,我们总以为自己在追求快乐,而结果往往是痛苦,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快乐的真正原因。这好比一个人为了摆脱失恋的痛苦,而又迫不急待地投入另一次新的恋情之中。他认为这个新的痛苦是快乐,结果却大失所望。我们要快乐,所以相信贪欲能带给我们快感、愤怒能帮助我们离开讨厌的事物,并认为我们能忽视那些既不可爱、又不讨厌的事物。事实告诉我们完全错了,因为贪、瞋、痴所带来的必定是恶行,而恶行必将引发一切痛苦。 3.苦的止息――灭谛 什么是灭谛呢?简单地说,灭谛即是痛苦的止的。它是无为法,经典中用"常、乐、我、净"来形容。灭谛告诉我们,痛苦并没有自性,其本质是空性。假如痛苦是真实存在的,有自性,那么,它就永远无法消除。这样一来,任何修行都毫无意义。正因为痛苦并非本质的存在,所以我们坚信通过对佛法的修学,必定能息灭痛苦,获得永恒的快乐――涅槃 4.灭苦之道 修行之道或禅修即是道谛,也就是离苦得乐之道。禅修对于何一个追求佛法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佛法不是空洞的理论与说教,它是可以通过实践来证明的。佛陀就是在菩提树下通过禅修最终解脱而证得无上佛果的。 真正的禅修是出"我"之道,因此,首先不要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未来的成就与觉悟上。过分寄望于未来,我们便会失去当下就有的洞察与觉照。一位禅修大师曾说过:"只要你想要开悟,你将永远无法开悟。"整个禅修主要是以此时此地的现状为基础而展开的,任何真正的禅修,都是专注当下一刻: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与细节;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时刻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提醒自己――没有"我",也没有"我所",这是禅的关键所在。 三."苦"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们对"苦"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必须进一步探讨"苦"的意义与价值。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苦"的思索。 1.思苦功德 思维"苦"有哪些功德呢?《略论释》明确告诉我们:"一能生厌离心,二能摧傲慢心,三能发大悲心。" 首先,痛苦会让人看清生命的真相,让我们清醒地面对人生。知苦是解脱的第一步,是出离的前提,是修道的动力。一个人如果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轮回的本质即是无限的烦恼与痛苦,他将永远不可能踏上修行之道。因此,思苦能生厌离心。 其次,思苦能摧傲慢心。傲慢是修道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我执的表现。傲慢的人自认为高人一等、目中无人。只有当我们真正体认到痛苦无所不在,在"苦"面前人人平等,并且傲慢本身就是导致痛苦的重要烦恼之时,傲慢之心才会逐步被摧毁。 再说思苦能发大悲心。所谓大悲心,就是愿为一切众生拔除痛苦的心,它是菩提心的根本。如果我们仔细的思维就会发现,轮回中的每一个众生都同我们一样,始终处于生、老、病、死等永无休止的痛苦的煎熬之中。佛法告诉我们,在无始的生死轮回中,每一位众生都曾是我们的亲友眷属,我们怎能仅仅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与安乐而无视其他所有受苦的如母有情众生呢?因此,一种强烈的大悲心便由然而生。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似乎有些麻木不仁,总觉得别人和其它众生的痛苦与自己无关,对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 2.化苦为道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苦难,有来自自然的,也有来自社会、家庭的,有肉体的伤痛,更有精神的折磨与心灵的摧残,当突如其来的痛苦和不幸降临到们身上时,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必须接受它,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直接和间接的原因,而不是无缘无故的,再说事情已经发生,你无法回避,回避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痛苦。从心理上完全接受任何痛苦事件的发生,包括死亡的到来,是非常重的,接下来便是如何对症下药了。 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苦难不但不会对他构成威胁,而且他会心平气和地接受它,然后化苦为道。他不但不抱怨痛苦,甚至他会感谢痛苦,因为他觉得痛苦给了他修行难得的机会。在他看来,痛苦与不幸并不一定是坏事,相反,它们对于一个追求生命的终极价值的修行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明白,没有痛苦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他理解"烦恼即菩提"。这当然不是一般人的境界,但也绝对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有一个关于名为嘎秋仁波切的真实故事,十分感人,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仁波切是如何利用"苦"来修行的。在每一次被押到批斗会场之前,他就开始发心:"今天我要为渡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发心修安忍波罗密多";批斗会开始了,人们打他、污辱他,而他便安住于空性的禅修之中;批斗结束后,他默默地回向:"将此功德回向给所有打骂我的人,也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他把我"我"完全放下了,此时,苦就转化为道。 3.在"苦"中磨练、成长 佛法是中道观,既反对过分的享乐,也反对极端的毫无意义的苦行,因为仅凭苦行并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解脱。但勇于吃苦的精神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在痛苦中磨练看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孟子说得好:"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锇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禅学大师铃木大拙也说过:"你遭受的痛苦愈多,你的性格就变得愈深沉,而由于性格的深沉,你就更加透入生命的奥秘。所有伟大的艺术家、宗教领袖和社会改革家,都是经过勇敢奋斗,经常伤心落泪的剧烈挣扎而产生出来的。除非你尝过忧愁滋味,否则便无法体会真正的人生。"这些都从一侧面说明了苦难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修学佛法的人来说,生活应该尽量简单一些,物质条件太优越,生活过于富足,对修行是很不利的,因为人人都有贪心,都有惰性。人要上进很难,堕落却很容易。所谓"富贵修道难"就是这个意思,人太富有,享乐的机会就多,因而不容易体验到生活的痛苦,修道的动力就随之减小。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有关"苦"的误解及说明 由于人们对佛教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对佛教所说的"苦"也就产生了种种误解。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现作简要的说明。 1.认为佛教强调苦,是一种消极、悲观的思想。 显然,这是对佛教与"苦"的无知。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佛就是要我们认识苦,勇敢地面对苦,并为我们指出了苦之因及灭苦之道。佛教并不否认世间存在相对的快乐,但从根本上说,这种快乐的本质仍是痛苦,因为它是短暂而非永恒的,是虚幻而非真实的。佛教的一切理论与修行都是建立在现实人生、现实社会的基础上的。因此,佛教说"苦"没有任何消极和悲观的成分,相反,它却是积极和乐观的。 2.认为"苦"是许多宗教与哲学的共同命题,佛教所说的"苦"与其它宗教、哲学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也是对佛教缺乏了解的表现。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很复杂,在此只能引述两位佛学大师的话略作说明。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佛陀不只关心那些明显的、切身的、容易认出来的痛苦,他对痛苦的定义又还包括了我们长期的不安定性――'人无我'以及'法无我'――这些我们平常都没有觉察到,而它们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佛教中所谓的痛苦,就是不明白事物真正的本性而去做、体验和拥有这些事物的过程。"佛使尊者说:"早期导师亦曾教过关于人生多苦的道理,但却不能彻底的把此道理的真理性质完全揭示于众,并且不能圆满地指示激发痛苦之正确原因,而且也不曾指示彻底灭苦之?quot;。由此可知,佛教关于"苦"的阐述与其它宗教、哲学相比,有许多不同与独特之处。 3.所有的宗教无非是教人行善去恶,佛教也不例外,因此认为仅凭善行就可以解脱痛苦。 世间的宗教大多数只要我们单单避免罪恶而强调善行,但佛教排除所有的执着,包括对善的执着。佛教认为,仅仅只有善行是不能彻底消除痛苦的,善行主要是福德资粮,学佛必须福慧双修,悲智双运,两者缺一不可。再说世间的善行,往往都是有缺陷而不完美的,我们必须超越一般的善行,修习无我与空性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结 语 "苦"是佛法的根本观念,"有漏皆苦"是佛法的重要观点。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地把握苦的含义。透过对苦的剖析,我们知道,"苦"尽管难以忍受,但并不意味着悲观失望、无可奈何,相反,它会带给我们勇气与信心。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受、去体验自己、他人以及其它所有众生的苦难吧,它会逐步扩展我们的心胸,增强我们的道念,开发我们的智慧,它会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主要参考书目: 《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宗喀巴大师造 昂望朗吉堪布释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宗萨钦哲仁波切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创巴仁波切 《给人类的一本手册》 佛使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