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六) 

   比丘记事(之六)

  6、

  僧团里的法师上课时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深受启发。

  佛陀因故制了一条戒,比丘不能和沙弥住一个房间。有一天夜里,年幼的沙弥罗睺罗因天气的缘故不能在树下住,就去敲比丘的房门,希望能暂住一夜,躲避风雨,那时候,沙弥没有房间。比丘们知道这个情况,但为了持戒,纷纷予以拒绝。不幸的小沙弥罗睺罗只好蜷缩在厕所里。半夜几乎被毒蛇咬到,佛陀将他带回自己的房间,睡下,自己坐了一夜。

  第二天,佛陀召集所有的比丘,批评他们说,你们这些愚痴的比丘……

  为此,佛又制戒,比丘可以和沙弥同住两到三个晚上。这样一来,小沙弥们就可以在不同的比丘房间里休息。

  法师让我们好好参一参这个公案,特别是要参一参佛陀为什么会用“愚痴”这个词来批评比丘。

  这个故事非常高级。他解决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很多问题。在学习戒律的过程中,学习到,戒律总的来说就是不许做的和必须做的。恶的不能做,善的一定要做,我们即将要受的戒有三个,一个叫沙弥戒十条,一个是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最后是菩萨戒,受戒的仪轨是在一个叫“戒坛”的地方进行,所以叫三坛大戒。

  戒律的内容非常多,戒相也非常多,学习不好或者领悟不够的话,就会导致两个后果,一个是持着持着觉得太难或者太麻烦干脆就什么也不持了,还有一个就是非常机械地在戒相上抠,利益众生的事情就不想做也做不乐。

  这是法师告诉我们的,我们都很认同。

  持戒不是我们以往想象的那样,背下戒条,然后一条条地遵守就可以。要是那么简单,就不能叫智慧的佛教了,佛陀希望我们把持戒律的精神,按照一定的次第,学习和持守,培养和锻炼出高度的智慧,在轻、重、缓、急等等各种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判断、取舍,在种种缘起条件下,通达开、遮、持、犯,以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戒律持守境界越高的人就越自在。当然,这种自在不是什么都不管的那个“自在”。

  引导我们的法师常告诉我们,戒律的精神就是慈悲。

  自在、慈悲。多么温暖的词。

  所以,戒不是束缚,不是牢笼,更不是枷锁,而是我们修道前进过程中的舟船车马。当然,这样讲还只是限于理论层面,真正要了解和持守戒律,就需要深入学戒,精严持戒。在种种自利利他的境界中点滴地去体会,非常值得用一生来学习、身体力行、光大弘扬。

 
 
 
前五篇文章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七)

紫虚:佛说八大人觉经——一部简短扼要对修行大有帮助的经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八)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九)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十)

 

后五篇文章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五)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四)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三)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二)

比丘记事:比丘记事(之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