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论中国的如来藏思想(果信) |
 
论中国的如来藏思想(果信)
《圣经·约翰福音》开篇宣称:“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God)。”God(上帝)创造了万物。人的生命来自于上帝,并且,人的有限存在又吁求着上帝。信仰上帝是人存在的勇气。西方的文明是在上帝的关怀下成就的。西方的上帝的确给人以终极关怀、存在的确证。其基本特征是知识理性。东方也有个上帝,它能祛除无明烦恼,给人智慧、带来光明,使人们脱离苦海、精神精进,进入常乐我净的福地。东方的上帝就是如来佛(藏)。其特征是智慧理性。 一.如来藏义解析 整个佛陀的宣说,一言以蔽之,就是如来藏思想。如来藏有其本义及方便义。那么如来藏究竟是什么? (1)如来藏究竟义。 如来藏(tathgatagarbha)是什么意思?如来(tathgata)在佛教中,是佛的德号。阿含经中有“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十称号,《维摩诘经》有“如来、应供、正遍知”等十称号。世尊的德号,广说有十,简要的,就称为如来。如来可解说为“从如中来”,就是悟人真如而来成佛的,阿含经中真如则为“如真”。“或以佛名名为如来,或以众生名字名为如来。如先世来,后世亦如是去,是亦名如来,亦名如去。……佛名如来者,……从如中来,故名如来。”(《大智度论》卷55)众生有来有去,生命本体却如是如是,没有变异。如如不变,却又随缘而来去。藏(garbha)是胎藏。如来与藏合为一词:理想地说,是作为如来法身功德的四波罗蜜——常乐我净,通俗地说,是如来在众生位——胎藏,虽没有出现,而如来智慧德相已本来具足了。“如来藏原本就是缘起,就是般若。”[1]智慧则是如来藏的本义。 (2)如来藏方便义。 从佛陀灭后百年间形成的《阿含经》可以看出:佛道德上讲“五戒”,宇宙观讲缘起;方法论上讲中道。究其一,“真谛者,谓如法也。”(《中阿含经》732页)真如是如来佛的第一义谛,是诸法实相。第一义谛不离“八支圣道”,以如是慧观,方得解脱。真如不离众生身,“我于此众生无明来,无明乐、无明覆、无明卵之所裹。”[2]“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中阿含经》第481页)此亦开启了华严宗——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之先河。“五戒”是真如的属性,缘起是其本质。如来法身作业于身、口、意,“无身恶行,亦无身恶行报;无口、意恶行,亦无口、意恶行报。”(《中阿含经》第773页)这是缘起故。“因此生彼,若无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灭者,彼便灭也。”(《中阿含经》第209页)缘起是佛陀所悟道的根本说法。缘起成因、得果、依行而就。因缘合和是我、法之因,故“所有觉、所有想、所有此见非我有,我非彼有,我当无我。……如是慧观,知其如真。”(《中阿含经》第925页)“如是此人得清净法”。所以“当学寂静,诸根寂静,心意寂静,身口意业寂静。”(《中阿含经》第77页)得成佛之果——得解脱。如来解脱慧之行——依持中道。 龙树的《根本中论》开篇提出了“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的“八不中道”说。其实这是缘起论的另一种表达法——中道观。中道之行始于大德龙树,中道之因则造在佛陀。《长阿含经》卷第十七:“法亦无善恶,无善恶报,无有今世,亦无后世。”《杂阿含经》卷第三:“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这虽属“恶趣空”,但对中道思想不无建树。中道思想成熟于大乘。《维摩诘经》卷中:“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盘,不永灭度。”肇曰:“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在涅盘,而复不灭度,是以处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盘。”一切依缘而随行。《中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空”、“假名”、“中道”是对缘起法分别从三个角度的诠释。“空”是无,是缘起的本质;“假名”是有,是假象;“中道”是实相,不著有无二边见,亦是如来藏的本意。 缘起、中道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亦是如来藏。 何谓自性清净心?《般若经》说一切法本性空、毕竟空。《大智度论》卷63说:“毕竟空即是毕竟清净,以人畏空,故言清净。”此是教化之方便,亦是依顺众人恶空爱有之常情。 《大方等如来藏经》云:“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无染污者,乃自性清净。如来藏自性清净,众生所本有,亦是众生成佛之净因。圣凡。染净一切法的建立,都必须以之依持。“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藏自性清净与无明烦恼,是一是异。《无上依经》卷上:“一切如来昔在因地。知众生界自性清净。客尘烦恼之所污浊。”清净即烦恼,烦恼即清净:清净与烦恼似乎是二物对应,犹如明月为阴云所覆,其实明月亦是因缘和合、空无自性而已,明镜为客尘所污,亦是针对根底浅者而言;又该经;“即色是如来不可得,离色是如来不可得,受想行识亦如是”,如来不离众生,“如来即在众生身内”。《维摩诘经》卷中说:“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卷下亦说:“(如来)虽生不净佛上,为化众生,不与愚暗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暗耳”。“心性常净,是超越于是垢是净的;不着垢相、净相,才是经说心性常净的意趣所在。……一般以为心本清净,而不知一切法本来清净,贪、瞠、痴等烦恼也是本来清净的,……心性本净,只是心空、不可得的别名,决不是说,心有清净庄严的功德。”[3] 涅盘、佛性是如来藏。如果说自性清净心是空无,那么涅盘、佛性即是实有。 《涅盘经》卷五:“夫涅盘,名为解脱。……真解脱者,名曰远离一切系缚,无有生,亦无和合。……又解脱者,名为寂静,纯一无二。”“涅盘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也。”(《涅盘经》卷三)此无为法也,法性真如不由因缘所生。佘者一切皆为有为法,《金刚经》末文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缘尽,诸法灭。但无为不舍有为。“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维摩诘经》卷上)“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华严经》)有为法如何通达无佘涅盘?“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知不见。是故应当勤修方便,断坏烦恼。”(《涅盘经》卷七)“涅盘实有。……涅盘离有离无。……涅盘常住不与邻虚同相异相,邻虚等是有分别故。……涅盘常住。……若离涅盘,无有一法。”(《佛性论》卷三)涅盘即真如法性,即如来藏。 佛性,亦作佛界、如来藏等解,即众生觉悟之因、众生成佛的可能性。《佛性论》卷二:“如来法身是常等四波罗蜜。以如来法身一切烦恼习气皆灭尽故。是名极净。一切我无我虚妄执灭息故。故名大我。意所生身因果究竟尽故。故名大乐。生死涅盘平等通达故。故名大常。”常、乐、我、净,是众生成佛的依持,亦是佛性的实质性内容。如来法身不无,“若法身无者,则诸正行皆应空失。”(《佛性论》卷三)如来法身即众生身,“故经说无一众生出如来法身外者,如无一色出虚空外者故。……故说一切众生为如来藏。”(《佛性论》卷四) 平等不二是如来藏。《维摩诘经》卷上:“菩萨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上清净。”《华严经》倡: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涅盘经》卷五:“如来视于一切众生犹如一子。”《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无上依经》卷下:“一切佛土处无所阂。一切如来随顺平等。”《佛性论》卷二:“凡夫圣人,及诸佛五分别。……众生界不异法身,法身不异众生界。”所谓平等,须就因位、行位、果位分别厘清:众生在因位无平等可言;行位上,由于众生根机有利、有钝,亦无平等;平等只就果位上去掉无明烦恼而言,如在因位上即言平等,众生就懈怠、不精进,亦无须修行,始终在六道轮回。一阐提皆得成佛是就果位而言的。 因缘是成就我法之因、得如来之果之所依,中道亦是依缘起之智而行,自性清净心、佛性、涅盘、平等则是缘起之境界。其间一以贯之的就是缘起性空之真如实相——如来藏。 印度佛教如来藏思想已孕育生成,但还未形成理论化的体系。 二、中国佛学的如来藏 佛学东渐,“或时有言,佛若虚妄,谁为真者,若是虚妄,积功累德,谁为其主。”(慧兽《喻疑论》)此实针对印度佛学的无我说而发问,于这一问题,竺道生给出了答案:“无我本无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佛性(我),即泥洹,即真如实相,即如来藏。生公曰:“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法华疏》)(如来)佛与众生不一不二;众生不见佛性,则菩提为烦恼,众生见佛性,则烦恼即是菩提。中土的如来佛性论应为道生所首倡。“《法华·方便晶》首言开佛知见。众生有佛知见,道生以后,每解作为众生皆有佛性也。”[4]如来佛性系统的建立,则有赖于《大乘起信论》。 印度佛重业感缘起、阿黎耶识缘起。中土《起信论》则重真如缘起,实即将如来藏思想中国化、系统化、理论化。 基督教讲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起信论》亦讲一心二门三位一体。“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起信论》15,第16页)“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起信论》第17页)“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起信论》第25页)一心、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及阿黎耶识关系如何呢?“一心”:就因位来说,它是众生心、凡夫;就果位来说,它是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心生灭门”通达众生心,亦属因位,心真如门通达自性清净心,亦属果位。阿黎耶识则直贯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是心(识)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真如)而常恒不变。”(《起信论》第61页)其实,真如在因位、果位、行位,亦是三位一体的。 《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这个格局非常有贡献,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个公共的模型,有普遍的实用性。所谓‘一心’就是指如来藏自性清净心。”[6] 此后的中国佛学无不是对《起信论》的注解,其重点则是落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即佛性说上。《维摩诘经》卷上说:“一切众生皆如也。”《涅盘经》卷七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涅盘经》卷十六又说:“唯有如来法僧佛性,不在二空,何以故?如是四法常、乐、我、净。是故四法不名为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因佛性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此回应,故《起信论》得以把佛教的般若空,经涅盘学转变成了如来佛性实有说。这一如来佛性实有说,从此也就成了中国佛教的主旋律。 天台宗的“一念(心而)三千(法界起)”及其倡导的(真如)不变即(万法)随缘(起),究其实,乃“一心开二门”的展开。“一念”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众生心),“三千法界”亦真如门亦生灭门,此亦是一心二门三位一体也。 华严宗则将《华严经》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具体化为“灵知之心”,并且用迷、悟譬众生、佛,曰:“特有迷悟不同,遂有众生及佛”(《大华严经略策》)。(真如)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皆起于一心。由此亦可见一心二门的三位一体。 《坛经》是佛教中国化、本土化的标志,中国佛教亦因《坛经》而走向了其最终形态——心性论如来藏。“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坛经》[7]第32页)第一句中的宗、体、本,即真如法身暑第二句中的“念”即《起信论》之一心,体、用即二门。“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坛经》第50页)《坛经》特重行位一心之开悟:“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坛经》第58页)万法即在自心中。天台宗也讲“佛名为觉,性名为心”,主张“反观心源”;华严宗也明言“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唯识宗更强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8]那么《坛经》与诸宗在一心上的区别是什么呢?一心实指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这是各宗的共性;《坛经》的殊胜处则在于其抛弃了传统一心的抽象性,将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安置在了当前每个现实人的心中。“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坛经》第66页)“心中众生,各于自身自性自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坛经》第44页) 基督教上帝君临人世,佛之如来藏即众生即万法;基督教上帝与人类是二元不等,佛之如来藏与一切法是一元平等;基督教上帝拯救万民,佛之众生则自度自救。 三、如来藏的世俗化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一心开二门”于宋明理学有实质性的影响。 朱熹与陆九渊于历史上有过一场争论,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性即理与心即理;(二)无极而太极。这两个问题实是一心二门的表征。 (一)性即理与心即理。张载提出心统性情。朱熹说:“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9]性是理,心不是理。陆九渊则认为,事物的理本在人心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因此心即理。其实朱子的性即理,侧重的是一心二门中的真如门:陆子侧重的则是生灭门。 (二)就朱熹的无极而太极言之,“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10]“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太极其实就是《起信论》中的一心,太极所含之理是一,太极所包之气是万殊;理与气、理一与分殊,分别就是真如门和生灭门。究其实,一而为三,三而为一,一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王阳明有个“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第一句实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第二、三句分别是生灭门和真如门;第四句则是众生心在行位的智之慧照,灭人欲,则为圣人,反之,则为凡夫。四句教非一非异。禅宗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阳明的山中之花亦是如此,“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万事万物亦然,均是“一心”——良知之呈现。 注释: [1][日]山口益:《般若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2006年版,第39页。 [2]《中阿含经》(上中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杜,2000年版,第699页。 [3]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台湾)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一年修{丁版,第86-87页。 [4]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472页。 [5]《大乘起信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引文所标页数以该版本为准。 [6]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页。 [7]《<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文中所标页数以该版本为准。 [8]赖永海:《中国佛教与哲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9]《朱子语类》卷九十八,第2513页。 [10]《未子语类》卷九十八,第2409页。 [11]《太极图说解》,引《周敦颐集》,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