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知足常乐(东篱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知足常乐(东篱下)

  知足常乐

  东篱下

  最近读《佛遗教经》,看到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

  由是,我想到了知足常乐这个话题。所谓知足,就是对自己现有的生活、工作以及其它的事情感到满意或满足,不苛求办不到的事情,也不强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而能够用知足、快乐的心态来接受自己的人生。而现实生活中,人之所以有烦恼,就在于不知足,整天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地追逐、计较、斗争,但结果往往并不如其所愿。但若是有了一颗知足的心,就能抵制住种种诱惑,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以一种豁达开朗的态度来生活,心境也会变得恬淡、宁静和自然,生活也就会快乐愉悦许多了。

  在《六度集经》卷八中有一个《察微王经》的故事,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古代有个国王,名叫察微,他既聪明,又有学问,经常打扮成普通的老百姓,出门巡视。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修鞋的人,就问他:

  “您说全国亡下谁最幸福?谁最快乐?谁的日子过得最舒服?”

  鞋匠连想都没有想,毫不犹豫地说:“那还用说,当然是国王!他有王后、妃子、百官侍奉,又有无数百姓奉献,要什么有什么,随心所欲,这还不是最快乐的人吗?”

  国王说: “好吧!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他请鞋匠喝了许多美味香醇的葡萄酒,没多久,鞋匠就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

  国王把他带回宫中,对妃子说:

  “这个人说国王是天下最快乐的人,我要和他开个玩笑。”趁鞋匠还没清醒过来,他们七手八脚地给他换上国王的朝服,又如此这般地吩咐后宫的王后与妃子,以及负责各个部门的官员与随从们。

  过了一些时候,鞋匠清醒了。

  那些妃子故意对他说: “大王!您刚才喝醉了,现在有好多公务都堆积起来,还有几件急事,您得去处理一下。”

  众人把鞋匠带到百官面前,宰相催促他处理政事,文官向他讨主张,武官向他要军粮,而谏官提出新的建议,史官则记下他的过失……这事那事把鞋匠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来。而且有些事情处理起来还很棘手,难以抉择,把他的思想打乱了不说,连想出去透透气的自由也都没有。他坐在国王的宝座上,朦朦胧胧地分不清东西南北,可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待在那里。只一天的工夫,他便觉得浑身疼痛,虽然宫女们送上平时连作梦都梦不到的美味佳肴,但他吃在嘴里却觉得没有味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吃不下、睡不着,连梦里也都想着要如何处理国家大事,而一睁开眼睛就已经有许多事情堆在那里必须赶快解决,这样他开始烦燥起来,且一天天消瘦下去。

  宫女们故意问他: “陛下!您的脸色怎么不如以前了?”

  他自己也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回答说:

  “我梦见自己曾经是鞋匠,每天做得辛辛苦苦的,累得腰弯背驼,有时连点饭钱也挣不到,生活真是困难啊!所以我消瘦了。”

  这话传到宫中,大家都偷偷地笑。

  晚上他上了床,辗转反侧,终夜不眠,心中疑惑着:

  “我到底是什么人?是鞋匠,还是真正的国王呢?要是鞋匠,为什么我会在宫中处理国家大事,又能有这么好的吃喝穿戴呢?如果是国王,为什么我的皮肤竟这样粗糙呢?大概我本来是鞋匠,现在到王宫中当国王,害得我心慌意乱、六神无主,才会弄得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鞋匠还是国王了!”

  第二天,王后装模作样地说: “大王今天心情不舒畅,我请乐师来奏乐,解解您心中的烦闷。”

  乐队奏起美妙的音乐,宫女们翩翩起舞,王后、妃子们围绕着他,频频向他敬酒。不一会儿,他就酩酊大醉了。

  他们又给鞋匠换上他原来的旧衣服,送他回家,放在又粗又硬的床上。

  过了很久,鞋匠才醒过来,睁眼一看,自己穿着一身破衣服,床铺又脏又硬,屋里又乱又脏,处处破旧不堪,一切都和原来一模一样。所不同的就是,浑身上下疼痛难忍,好像被人用棍棒打过一样。

  几天以后,国王又来到他的小屋。

  鞋匠对国王说:

  “我上次喝醉酒,梦见自己登上王位,文武百官都来和我商量国事,有点什么过错,就被旁边的史官记录下来,我真是紧张极了,心里惶惶不安,全身的关节都痛得厉害,即使挨顿揍,也不会比这更疼了。梦里当国王,尚且如此痛苦,若真的当了国王,可要如何是好?过去我觉得当国王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事,现在我反而觉得还是做我的鞋匠比较轻松、自在!”

  于是察微国王就给他讲了这样一首偈语: “莫羡王孙乐,王孙苦难言;安贫以守道,知足即是福”。

  故事中的鞋匠曾经无比羡慕国王的生活,以为锦衣玉食、万民之上就是一种快乐,岂不知国王也有国王的苦恼,而补鞋也有补鞋的乐趣。

  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评价卫国的公子荆说: “善居室。始有, 曰: ‘苟合矣。’少有,曰: ‘苟完矣。’富有,曰:

  ‘苟美矣。’”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公子荆是个善于居家过日子的人。刚有了一点财产,就说“差不多够了”,稍微增加一点收入,便说“差不多完备了”,而当更加富有了,便说“差不多美满了”。在这里,孔子认为公子荆处处知足,这就是一个人的美德,因为从一般意义来说,人大都贪求财富,永无厌足,所以孔子就称赞他。

  其实,人只要消除了贪欲,明白自己的能力与位置,不与他人攀比,就能放下烦恼,得到快乐。否则,没有自知之明,不懂得见好就收,在现实生活中不懂得知足,即便物质条件再好,也可能不会拥有快乐。

  有一个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于田间,

  日子过得虽说不上富裕,倒也和美,快乐。一天晚上,农夫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得到了十八个金罗汉。说来也巧,第-二:天,农夫在田野里竟然真的挖到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他的家人和亲友都为此感到高兴不已,可农夫却闷闷不乐,整天心事重重,别人问他:

  “你已经成了百万富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农夫回答说: “我在想,另外十七个罗汉到哪儿去了。”

  在常人看来,农夫有了一个金罗汉,获得了也许自己挣一辈子也挣不来的钱财,应该更加“和美”、

  “快乐”了,可是,让人始料未及的却是他虽然得到了—个金罗汉,却由于金罗汉的突然出现,打破了一种平衡,唤起了他埋在心底深处更强的攫取意识,暴露了人性中贪欲的一面,而因这贪念之故,他既得陇,复望蜀,反倒失去了生活的快乐。看来,人有时摆不正自己的心态,真正的快乐是和金钱无关的。

  过富裕的生活恐怕是每个贫穷人的愿望,这与善恶无关。可是,物质上的追求毕竟不能成为一个人活着的根本目的,如果在这方面不懂得适可而止,对物质条件的追求不能有所节制,而是任由欲望发展,则很可能像洪水一样决堤,酿成祸端。

  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为什么能够流传不衰?其实也正是因为它所揭露的是这样一个普遍的人性问题:一个愿望的满足,只能维持一段时间,随着在这个新的层次上的新鲜感逐渐消退,更高的“追求”便油然而生了,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一个人不能病态地沉溺于欲望的满足,因为那是一个无底的深渊,永远也不会有“到底”的时候,人若终日被世俗的名利所缠,只为无穷的欲望而活着,那就很难有真正的快乐了。

  当然,人都希望过一种优裕的生活,吃穿不愁,住别墅,开轿车。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正是这个意思。但生活因人、因条件而异,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样的条件,光是凭着空想就未必都能如意。这就需要学会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和接受既有的现实,并且不消极,也不妒忌,要看到自己固然有不如人的地方,但也会有比他人强的地方,保持一个知足、平衡的心态。人们常说:

  “人比人,气死人”,所以即便比较,也不要和高于、强于自己的人比较,而是和过去比,和自己比,这样就比较能安稳地过好当下的生活。

  人的欲望都很高,看问题做事情总喜欢往高处比,但有的时候,也应该往低处看一看,比一比那些还不如自己的人和事,这样就会知足。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如自己骑着自行车,不比那些开轿车的人,比比那些还在步行的人。比如一起做的同事突然升了职,而你还在普通岗位上,应当想到做官的毕竟是少数,而如你一样普通的员工才是多数。又比如别人工资三千、五千,而你只有两千,那就比比那些拿一千五的,比比那些下岗待业的……如此,你的心里就会平静许多,烦恼也自然少了。

  当你得到了什么,或者已经拥有了什么,或者达到了某一目标,应该有所知足,不要总是抱着“还有更好的”、“可以更高”的心态来生活,因为这样会妨碍你对幸福、快乐的感受。培养一颗知足之心,并不是说你不能或不该想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而是说你的快乐不要过分依赖于它。我们所应当做的是着眼于现在,关注当下的每一天、每个人、每件事,学会享受现在的一切,用快乐的、欣赏的眼光对待现在的生活,做到随遇而安,顺应时代。

  知足常乐不是不思进取、消极悲观的代名词,它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知足常乐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处世之道,它让你用宽容的心来对待人生,面对世界,并用以创造生活,改变命运。而这种心态让你在物质生活上不贪婪、不奢求、不浮躁,从而达到心境平和而宁静,欣然而愉悦。

  正如开篇我们在《佛遗教经》中所看到的那样,人若要脱离烦恼苦海,就须观照知足法门。懂得知足的人,即便物质贫穷一点,但精神上也是富足的:而不懂得知足的人,是无法感觉到快乐的真谛的,他的心灵永远处于匮乏和饥渴的状态之中,因而人生也就是苦的,不幸福的。可以说知足常乐是人们在无穷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寻求平衡的基本法则,知足是一种智慧,常乐是一种境界。惟有知足的人,才能领悟到生活的精彩。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有爱的人生最幸福(常真)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包容是一轮明月(姚展雄)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我怎样做一名寒山书院学僧(妙航)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珍惜生活(恒顺)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宋代佛教世俗化演进浅析(王尤清)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莫辜负人好(常静)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灭却心头火自凉(陈荃)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放下身心如敝帚(外一篇)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苏轼的一首爱物惜生诗(张永)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教文学的奇葩--佛教楹联(阿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