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第一个能知能觉」就是「原点」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第一个能知能觉」就是「原点」

   我们都知道「千里之行,必起于第一步」,这话用在修行成道亦然。成道之路更何止于千里,但依旧是必起于第一步,所以与「原点」的连结很重要!「原点」即最初的第一个感觉,修行者必须要「慎其初念」,与原点建立关系就是在修行。

  每一个人的「初发点」一定是他的第一个知觉──第一个「能知能觉」;那个「能知能觉」就是他的「起点」。

  这第一个「知觉」有两个部份:一个是「被知被觉」,一个是「能知能觉」;所谓的「第一个知觉」,指的并不是「第一个被知被觉」,而是「第一个能知能觉」;而这「第一个能知能觉」就是「原点」。「原点」用佛法的语言来说,就是「第一义谛」。

  我们常常会有很多的感觉、感受、认知,这些常常离开我们那个「第一个能知能觉」──也就是「原点」,其实已经很远了。举例来说:我心里有一个认定──我认为佛法才是最好的,其它的宗教都没有我们佛法好。假设一个人有这么一个认定,你可不可以分辨得出来它跟「原点」其实已经隔了好远哦?你必须能够感知到与「原点」的距离,你才有办法回溯到「原点」!不然,你就会认为佛法就是你的「原点」。

  有人认为:「佛法很好,比世界上其它宗教都还要好!」那么我问你们:什么是佛法?每个人的答案会不一样的!有的人以为佛经就是佛法;有的人以为自己所皈依的师父是佛法;有的人则以为法本是佛法……。如果这样子认为,大家就还不懂得真正的「原点」是什么!

  那么,我们要怎么去鉴别、感知我们的认知与「原点」的距离呢?用「十二因缘」来看,上面叙述的佛法可能还在「名色」层次,与「原点」之间还隔了「识」、「行」和「无明」。事实上,光是「识」这一层就很复杂了,它不是薄薄的一层;而「名色」距离「本明」更远,你们要有能力去感知自己所谓的佛法到底在那个层次。

  如果有人感受到真正的佛法就是慈悲喜舍──而他的慈悲喜舍是心、是feeling,那么他就不是在「名色」层次,而可能是在「行」这里;如果,他会觉得佛法只是一个本愿──是一个救度众生的菩萨大愿,他感受到这个愿力──无始的清净大愿,他这样的佛法就在「无明」、「阿赖耶识」这里;如果他所认为的佛法是「入陀罗尼门」、是一个清净的本觉,这时他所认知的佛法就跟「原点」更靠近了;如果,他会觉得这个地方是「觉而不觉」,那就又更靠近了。

  对于这些诸多层次的差异,你们要能够体察出来,才会知道和「原点」的距离有多远。

  其实,我们心中任何起心动念,都可以察觉到它在那里?与「原点」的距离为何?唯有如此,你才能够知道怎么回到「原点」。我们虽然不知道「原点」是什么,但是可以知道「被知的心念」与「原点」的距离──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学佛要从feeling入手。只有当你能够从feeling入手,你才能与「原点」比较接近。(摘录自20070326周一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前五篇文章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从修行看癌症──细胞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修行让人脱胎换骨──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连结的机制就是同体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连结就是与学习的对象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掌握「主动权」,「皈

 

后五篇文章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只要觉醒,就可以回到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意调伏,如说行-从四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用十二因缘来觉察与原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不再贴「我相的膏药」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我相的勋章」亦有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