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人乘之五戒—不杀生(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人乘之五戒—不杀生(二)
 
                                       净界法师

  所以我们在判断的时候,第一个,看你的心,知道你有没有犯罪;第二个,看你的境,看你犯罪的程度,轻重程度。一个是约心,一个约境。好,我们看犯罪轻重,从这两个原则来判断。

  我们先看最重的上品不可悔罪:

    若杀父母、罗汉圣人,犯逆罪。若杀人命断,犯重罪。

    这个都是上品不可悔罪。父母是我们的恩田,罗汉是一种住持三宝的敬田,他有住持三宝的功德,这两种犯了以后,犯逆罪,这个逆罪,只要在戒律里面讲到逆罪,就很难忏悔了。不是不能忏悔,很难忏悔,这种业力太强。

  而且这一般来说,我们前面讲过,业力强的话,他会很快得果报,大概来生就得果报了,因为它太强了。如果只是杀人就犯重罪,但是不管是杀人,或者杀这个父母圣人,这个就一般的忏悔已经没办法了,要取相忏了,这是你的戒体破坏了。

  我们后面会讲到忏悔方法,这个就是要取相忏了,假设你杀人不死,你把他杀了,你本来要他死结果他没死,中品;或者你是杀天人,杀龙类的众生,杀鬼神使令他命断,但是他不是人,中品。

  如果你杀的是畜牲,虫子蚂蚁蚊子虱子等等,下品。若杀天神,畜牲虫等不死,下品。随喜,别人在杀生,你随喜赞叹,也是下品。这个杀生的重点在人,为什么呢,虽然天上的果报比人还好,但是毕竟因为人是可以学习的,他可以得到智慧。

  在经典上说天上的果报,所以我们佛法对天不是很赞叹,因为你到天上了以后,你福报太大了,变得傻傻的,傻傻的,天人傻傻的,他就是第一个,他的明了性弱,第二个,他没有记忆力。

  你看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时候,那个天人来听,听完了以后到上面全部忘光了,因为他回去以后,看到都是宫殿美女,他怎么还记得到佛法呢。因为你只有人,因为人的明了性,他能够记忆佛法,能够思考佛法。

  所以诸位,你六道轮回里面,你唯一的希望是得到人身,唯一的希望,其他都是在酬偿业力,都在还债而已。你只有做人,你的生命才能够产生大方向的改变。所以他好不容易排队排到做人了,你把他给杀死,糟了。

  现在这个时代要做人也不简单,你看大家都不想生小孩,所以这个样子,你要排班排很久,才做得到人。因为你要有业力,还要有因缘,你要跟父母有缘,你父母亲他们都没有结婚,你就糟了,你要等其他的因缘。

  所以这个做人,人身难得,得到人身以后,他才有可能会在人身里面修学佛法,产生很大的改变。比方说求生净土,结果你把他的命断了,那你对他的伤害太大了。所以佛陀说,因为人是法器,所以制重,是这个原因。

  我们再看它的附注,若见他杀,如果有人被杀了,这指的是畜牲,我们能够救就救,不能救呢,我们应该念佛持咒来回向给它,使令它不要产生这么大的恨,永断恶缘,这个就是广结善缘。所以我们在回向的时候,回向众生,广结善缘。

  我们看开缘情况,我们把它念一遍,两种情况开缘。

  无杀心而误致死。

  狂乱坏心-见粪而捉,如栴檀无异。见火而捉,如金无异,乃名为狂。虽无犯戒而世间果报不失。

  那么没有杀心,比方说你开车或者走路,压死了蚂蚁,但是你的目的只是想要到某一个地方去办事,你没有一种想要杀害这个足下众生的心情,所以这样子不能构成罪业,但是还是有因果。

  狂乱坏心就是精神错乱,什么叫精神错乱呢,在律上讲出两个定义,第一个你见到粪便你都想要去抓,把它当作栴檀香;你看到火也会想要去抓,像抓黄金一样,这样子叫做狂乱,虽无犯罪,但是世间果报不失。

  杀生麻烦就麻烦在这个地方,因为它临终的时候是怀恨而死,这一念的恨心,就产生一种力量了。在戒律里面上说,你家庭主妇在煮面条,那个热水你不能直接倒水沟,那水沟里面都是众生,你也不能倒到草丛,第一个热水,你要把它放冷了,或者加上冷水,让它温度比较适合才倒掉。

  第二个有化学物品的东西,有毒的物品你不能随便倒的,因为你水沟里面,通通都是细菌,通通都是虫类众生。即便当时你在倒的时候没有杀心,但是那个因果不失,只能够说你没有造罪,但是你来生就结很多恶缘,他看到你不欢喜,你做什么事,他就障碍你。

  在律上说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可能比较少,就是这个以前的农村,在烧柴火的时候,你这个木头,你要用眼睛看一下,如果它已经腐朽到,合理的推论已经有虫,这个木头就不能烧,有虫的木头不可以烧。所以这个地方就是点点滴滴,你要注意。

佛法修学概要——145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09讲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10讲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12讲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13讲

韩镜清:摄大乘论 第114讲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人乘之五戒—不杀生(一)

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闭关非为我、证果以利人论

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论双运书

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忍精、采铅、提点辨

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论往生之最低条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