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了凡弘法学会: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了凡弘法学会: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四)

 

  (卷四)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强取强求,好侵好夺。

  掳掠致富。

  巧诈求迁。

  赏罚不平。

  逸乐过节。

  苛虐其下。

  恐吓于他。

  怨天尤人。

  呵风骂雨。

  斗合争讼。

  妄逐朋党。

  用妻妾语,违父母训。

  得新忘故。

  口是心非。

  贪冒于财,欺罔其上。

  造作恶语,谗毁平人。

  毁人称直。

  骂神称正。

  弃顺效逆。

  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

  假借不还。

  分外营求。

  力上施设。

  淫欲过度。

  心毒貌慈。

  秽食餧人。

  左道惑众。

  短尺狭度,轻秤小升。

  以伪杂真。

  采取奸利。

  压良为贱。

  谩蓦愚人。

  贪婪无厌。

  咒诅求直。

  嗜酒悖乱。

  骨肉忿争。

  男不忠良。

  女不柔顺。

  不和其室。

  不敬其夫。

  每好矜夸。

  常行妒忌。

  无行于妻子。

  失礼于舅姑。

  轻慢先灵。

  违逆上命。

  作为无益。

  怀挟外心。

  自咒咒他。

  偏憎偏爱。

  越井越灶。

  跳食跳人。

  损子堕胎。

  行多隐僻。

  晦腊歌舞。

  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

  对灶吟咏及哭。

  又以灶火烧香。

  秽柴作食。

  夜起裸露。

  八节行刑。

  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春月燎猎。

  对北恶骂。

  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悔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

  附录:广劝流通文

  附录:印光大师开示

  太上感应篇注讲证案汇编白话节本卷四

  强取强求,好侵好夺。

  【解释】

  用强迫的方式取得财物,或用强求的方法要别人供给;或是喜欢用侵占的方式,或是喜欢用抢夺的方法。

  【分析】

  凡是财物是我本分所不该得的,却一定想要得到,这叫做强。要别人供给财物给我使用,这叫做取;使用诡计暗中取得别人的财物,就叫做侵;使用势力明取,就叫做夺;用这些方法手段所得来的财物,自己自然是难以消受;而且将来必定也会使得自己本命中所拥有的财物都失去啊!

  郑瑄说:‘据我观察,钱这个东西,是人人都喜欢的啊!而且是势所必争;骨肉之间,因为钱而开启了争端;知名之士,因为钱而败坏了声名;商人为钱而丢了性命,市井小民为钱而打斗相杀;然而钱财总是忽然的来了,又忽然的失去了,地位也是迅速的显贵起来,却又迅速的变为贫贱了;总而言之,钱财笼络驾御这个世间,大概是带给人们的福报较少,而带给人们的灾祸则较多;我曾经仔细的观察,钱这个字的形状,是一个金,旁边靠著两个戈,这钱可真正是个杀人的东西;然而人却多是不能够觉悟啊!唉!钱啊!钱啊!以我的贫穷,求你活我而不可得;我对你也是无可奈何,拿你没办法啊!以我的贫穷,你就是想要杀我,那也是不可得啊!你对我也是无可奈何,你也是一样拿我没办法啊!’

  故事一:

  赵国人卫公雄,年轻的时候,非常的贫穷,对母亲的衣食供养,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夫妇二人为此而互相的哭泣;就在第二天扫地的时候,捡到一锭银子,重二十五两,因而生活才得以稍微的好过些;后来卫公雄做了宰相,薪水有一百锭的银子;当他拿到薪水的时候,发现怎么少了一锭廿五两的银子,正要准备明天质问管钱的官员;夜里就梦到神明告诉他说:‘某年某月某日,你已经先借用了一锭银子了啊!’

  【再析】

  须知命里虽然有财,若是时运未到,尚且不可以用人力获致;何况命里本来没有财,而却用强迫的手段取得钱财呢?

  故事二:

  昆山有位姓杨的老人,有一天,他坐在自己家门前,见到一位妇人路过,掉下了一枝银簪在街道的石板路上;而且银簪掉在地上的时候,还铿然有声呢!杨老就急忙的上前查看,没想到不见银簪,却见到了一条蚯蚓;杨老就在原地纳闷,徘徊了很久都没走;忽然有一位男子走过,就把地上的银簪捡走了。杨老就高声的说道:‘这是我掉的银簪啊!’那位先生知道杨老在说假话,没理会他,就迳自离去。杨老则在后面紧追不放,那位先生只好拿出两分银子,教杨老一半用来买鱼,一半用来买酒,并且对他说:‘老先生!你就别再缠著我了,你用这银子买酒煮鱼吃,过个痛快的夜晚吧!’杨老回家之后,就叫媳妇煮鱼,他正在暖酒的时候,邻居的猫,突然冲过来把鱼衔走了,媳妇就用手杖打猫,因而把酒给打翻了;而且还把盛鱼的盘子也给打碎了!

  【再析】

  要知道银簪化为蚯蚓,杨老应该就要觉悟了;然而杨老实在是太贪心了,却仍一昧的硬要强索;所以酒和鱼他都无福消受,又怎么能够吃得到呢?唉!杨老实在也是薄命之人啊!小小的一件事,竟然就弄到这样的地步,那么其他的大事,不用问也就可以知道了啊!

  故事三:

  浙江鄞县有位姓陆的人,家中非常富有,但是为人却很奸诈;他的邻居郑氏有些家产,陆某就暗中用计侵占了郑氏的家产;拆掉郑氏的房屋,做为自己的宫室花园,只留下郑家所种的一棵好树;后来陆某生下了一个儿子,到了五岁都不能够说话;忽然有一天,儿子突然指著那棵树就说了话:‘树啊!树啊!你今天仍然还在啊!’家人听了大吃一惊,小孩说完之后,就又哑了;陆某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医治他这个儿子,但是儿子始终都不能出声说一句话;后来儿子长大之后,荒唐好色,吃喝玩乐,把陆某的家财花光之后才死;大家都说:‘这孩子是郑氏的后身,投胎来向陆某讨债的啊!’

  掳掠致富。

  【解释】

  用强力抢夺别人的财物以致富。

  【分析】

  官吏剥削百姓,私下窃取公帑,或是土豪劣绅重利放贷,这些都是掳掠的行为,用这些方法而获致财富,都是造了使人家破人离,妻啼子哭的恶业;所以用这种的手段所得来的财富,怎么能够安心的享有呢?难道没有听说过扑满的道理吗?汉书上把扑满称作‘銗’,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闷葫芦啊!它是用陶器做成的,上面有一个孔,只可以放钱进去;而钱进去之后,就拿不出来了。人们用它来存钱,等到钱存满了,就把扑满打破取出钱来,所以称它作扑满;当它在聚钱的时候,惟恐它不满,等到钱满了,就得把它打碎了才罢休;这时候扑满破了,钱也空了,两样都变成了虚无的;所以藏的愈多,丢的也就愈多,跟扑满没有两样啊!

  故事一:

  宋朝的文潞公彦博出任长安司法首长的时候,有一天到了奔牛堰,那里有一头牛,忽然说了人话:‘我与文彦博同朝做官二十年,今天我有何面目再见他啊!’管理奔牛堰的士兵,就把这件事情向文彦博报告;文彦博就命士兵把牛牵来,这条牛就伏在地上低著头,眼泪流得就像下雨一样。文彦博大声的叹道:‘我的同事,在世时因为偷偷的掠夺公家的钱,今天才会得到这个报应啊!’因此就命家中管帐的人,拿出了二十贯的钱,给这条牛添加些草料吃。

  【再析】

  须知官府的钱,是人民所纳的税金,而文彦博的同事变成牛来筑水堤,就是来偿还他欠人民的债啊!看到了这件公案,就应当要仔细的想想啊!

  故事二:

  苏州有位卖油人,有一天卖油的时候,经过了一个大富人家,看到富人家的一个五岁小孩,头上戴著红帽,胸前配著金锁,于是心中起了恶念;就把孩子抱到偏僻的地方杀了;然后取走孩子身上的金饰,于是他突然的变得富有;后来生了一个儿子,长相与他杀死的那个小孩非常的相似,他心中就很讨厌这个孩子;当小孩长到五岁的时候,正逢夏天,天气很热,卖油人偶然的睡了一觉,小孩拔下他插在发髻中的银簪,就拿著银簪在卖油人的胸膛刺著玩;卖油人以为是苍蝇在叮他,举起手来一拍,银簪就贯穿了他的胸部,当场就一命呜呼了。

  【再析】

  看到这个公案,喜欢用金饰珠宝为儿女妆饰的父母,真是应该要戒除这个习惯;就是有钱,也不能够招摇,以免引人觊觎,而惹来了杀身之祸啊!

  巧诈求迁。

  【解释】

  用奸巧诈伪的手段,来求取自己的升迁。

  【分析】

  君子之人,一旦踏入了仕途,便应当要以忠直公正清廉,当作自己分内之事;若是为了求取自己官位的升迁,而使用奸巧欺骗的手段,这种的心术实在是太不正当了啊!这种人在朝廷之中,必定不会忠于朝廷,做官也不会公正;若是出任地方的官吏,管理百姓的事务,他怎么能够廉洁自持呢?所以太上在此特别的提出了警示;况且一个人一生之中的功名利禄,生下来的时候,上天就已经注定了啊!即使他终身努力的营求,也是没有办法多加一点点啊!只会徒然的让通达明理的人耻笑,被鬼神呵斥责备啊!

  故事一:

  刘宋孝武帝的时候,戴法兴、戴明宝、巢尚之三个人,当时在朝廷中,可以说是呼风唤雨而权倾一时;凡是经过他们所推荐引用的人,没有一个被打回票不予任用;大家想,经由他们三个人的引荐,官运一定可以亨通了;惟独顾恺之不以为然,他说:‘人的官禄,上天早有安排,不是靠谋略和智巧,可以转移改变的;惟有恭敬谨慎,严守本分;若是希望企图侥幸,只是徒然的丧失了自己所该谨守的本分,跟官位的得失,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再析】

  有人看到了这件公案,就问我说:‘然而现在常常有人运用智谋而得到官位的事情发生,这是什么道理呢?’我说:‘这也是他的命啊!若不是他命里有官禄,任凭他用什么样的手段,也是罔然啊!虽然用诡诈的方式,捕获了禽鸟,只要是君子,就一定不会这样的去做啊!’

  【嘉言】

  清朝丹徒钱邦芑尝说:‘人就算是有通天的本领,也是不能够与定数相争抗衡的啊!然而惟有积阴德这个方法,则必定可以挽回定数;而且是昨天做了,今天就有效果;早上做了,晚上就会生效;冥冥中的报应,最是快速;而且神明的鉴察,也是极为的明确;这实在是最迅速的捷径了,有心人只要一试便知啊!’

  赏罚不平。

  【解释】

  赏罚若是失于轻,或是失于重,就是不公平了。

  【分析】

  若是奖赏有功劳的人,或是惩罚犯罪的人,稍微做错了一点,便是不公平;而且公道既然不存在,人心就会不服了;这样不但没有办法奖励有功惩罚犯罪,并且反而会积怨招来灾祸啊!

  故事:

  蜀汉诸葛孔明说:‘我的心就像秤子一样,不能够为人减轻一些,或是加重一些啊!’陈寿称赞他说:‘孔明可以说是一位尽忠益时的典范啊!虽然是仇人,只要有功劳,必定会奖赏;而犯法懈怠执行公务不力的人,虽然是亲戚,也必定会惩罚;倘若肯认罪便是值得原谅的,就是犯的罪很重,也必定会释放;而用巧言辩解自己的罪行,虽然所犯的罪很轻,也定斩杀不饶;所以当时蜀国所有的将领,都能够为国家卖命;虽然像魏延这种叛国之徒,当时在孔明的领导之下,也没有任何的异议;而李平、廖立两位将领,虽然遭到孔明废除官职,判罚终身流放边疆,却都没有半句的怨言;所以有权司赏罚的人,应该以孔明做为榜样啊!’

  逸乐过节。

  【解释】

  安逸快乐,应该要有节制,不可以过度。

  【分析】

  安逸快乐,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啊!礼记说:‘快乐不可以过度,欲望不可以放纵。’国语说:‘人民劳苦的时候,就会想到善;逸乐的时候,则会想到淫!’目的就是不要使百姓耽于逸乐。孟子也说:‘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是不要使人民耽于安乐;况且是过分的安乐,而且又没有节制啊!然而这个世界所谓的安逸快乐,最大的也无过于酒色财气;现在的人,嗜酒就不顾身体;好色就不顾有病,贪财就不顾亲人,斗气就不顾性命。当还没有碰到这些境界的时候,也都能够了解这种的道理,也都能够劝化别人;等到自己遇到境界现前的时候,便糊里糊涂的犯了;这就是看得破,忍不过啊!如果能够体认‘逸乐过节’四个字,则自己的习气性情,就能改变;而这些酒色财气很熟悉的境界,也就会忘掉了;修到了欲望寡心清净的时候,便可以顶天立地了啊!

  故事一:

  志公和尚与梁武帝,有一次谈论到音乐,志公和尚就请武帝命人从监牢里带出几位死囚来做试验。命令死囚每个人都捧著装满水的杯子,在殿堂下面,来回的走动;并且告诫他们说:‘谁的杯子里面的水,能够不漏出来的话,我就宽免他的死罪。’说完之后,就命人演奏音乐来吸引死囚们的注意,看看他们会不会分心;结果等了很久,居然死囚们杯中的水一滴也没漏出来。梁武帝就慨叹的说道:‘你们有没有听到音乐啊!’死囚们都说:‘没有。’志公国师说道:‘他们正在害怕要被砍头,惟恐杯中的水会漏出来,又怎么会听到音乐呢?’

  【再析】

  人若是能够像死囚一样,恒常的保有畏惧之心;则逸乐之心,自然就不会生出来了啊!

  于铁樵先生说:‘就像搬运砖瓦一样的精勤,又像临渊履薄一般的兢业,自古以来圣贤豪杰之士,都是这样的勤奋;而我是什么人呢?竟敢如此的逍遥,过著安逸奢侈享受的生活啊!’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若是不愿意自强,在还没有紧急迫切,或是对自己关系重大的事情发生时,便会想要优游自在的过日子;若是有志自强的人,则自身所应当要做的事情,就会无穷无尽了啊!只有觉得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那有多余的时间去玩乐消遣,如此自然也就不敢放逸了啊!

  【嘉言】

  宋朝的范文正公说:‘我每天晚上就寝的时候,必定会计算一下今天国家给我的俸禄,和我今天白天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相称;若是相称的话,我就能够安心的熟睡,不会感到惭愧和羞耻;若是不相称的话,就会整个晚上不能安眠。’

  故事二:

  元朝的时候,有两位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也同时考中了乡试,又是同一天选官派任;一位被授以鄂州教授的职位,一位被授以黄州教授的职位;没多久,黄州教授就死了;鄂州教授心中感到非常的恐惧,就把后事都料理完毕;但是过了几天,仍然没死。于是他就备好了礼物,前往吊祭黄州教授,在灵前哭道:‘我和你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功名出处又相同,今天你却先我而逝,就算我现在就死,也已经比你晚了七天啊!你倘若有灵,也应该托梦告诉我啊!’当天晚上,他就梦到黄州教授告诉他说:‘你因为凡事都很节省勤俭,所以你会活得很长寿;而我因为享用过度,没有节制,所以才会短命而死啊!’

  故事三:

  梁朝的时候,有位虞姓的富人,临著当街的大道建起了高楼,每天从早到晚,都与美女在高楼上面唱歌、饮宴、赌博、下棋;赌赢的人就会用手遮著嘴笑;刚巧有三位路人经过虞家楼下,这时候,有一只腐烂的老鼠从老鹰的嘴里掉了下来,正好落到他们的头上;三位路人就抬头向上看,正好看到楼上的人在掩口而笑,他们就非常的生气说道:‘虞家的人有钱,也享受得太久了;我们并没有侵犯他,而他却羞辱了我们!’于是就聚集了群众,把虞家的人全部都杀光。

  【再析】

  顾锡畴先生说:‘纵然虞氏的高楼,不是临著大街而建,也是会有奇祸的啊!所谓骄傲奢侈多灾祸,而招祸的原因并非都是一样的;然而骄傲奢侈的灾祸,其中以女色之祸,最为严重,也最为快速;所以戒女色,最是重要啊!’务实野夫也讲道:‘皮包骨肉并污秽,强作妖娆诳惑人;千古英雄多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尘。’人若是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再加上对本书的‘见他色美,起心私之’,以及‘淫欲过度’的注解,都能够深入的了解,恭敬的谨守著教法及禁戒,能够保持空性的观照,也就不会沉迷于逸乐的享受而招来灾祸啊!

  苛虐其下。

  【解释】

  苛薄虐待自己的部属或奴婢。

  【分析】

  做官的残酷虐待自己的部属及人民,或主人过分的处罚鞭打家中的奴婢,这都是苛薄虐待的行为;在上位的官员,虐待下属以及百姓的事情,本书在前面已经详细的说过了,所以现在仅就居家主人对待仆人的部分加以说明。

  佛告诉尸迦逻越说:‘一切世人对待自己的奴仆,有五件事情应当要了解。第一、应该先知道他们的冷热饥渴,然后再叫他们做事。第二、若是有病,应当要为他们医治。第三、若是他们犯错,不可以随意的鞭打处罚;应当先问清楚原因,然后再行处分;可以原谅的就原谅,不可以原谅的就教训处分。第四、他们若是存有个人些许的私财,不可以夺过来据为己有。第五、分给仆人东西,应该要公平,不可以偏心。’

  袁氏世范说:‘奴仆的天资,多是比常人要差一些,所以常会做错事情,而且又多健忘;有时候交待他的事情全都忘了。大多数的个性又很执著,常常会自以为是。有的奴仆个性还很暴躁,说话没大没小,不懂得尊卑的道理;因此做家长的,在叫他们做事的时候,应该用宽大为怀的胸襟来对待处置;多用教诲的方式,不要嗔怒生气;这样主人的心中,也会觉得安乐。即使是奴仆犯错,应当惩罚教训,也应该要平心静气的责问;既然已经惩罚责备过了,在使唤他们的时候,便应当要保持平常的脸色和口气,这样才不会生出其他的事情来。至于妇人的秉性褊狭固执任性,做家长的就应当要经常的诲喻教导。家中的子弟,也不可以擅自的责打仆婢;若是有事情发生,也应当要告诉家长。若是奴仆确实是一位顽劣粗暴不善的人,也应该要用妥善的方式把他遣走,不可以用严刻的态度对待他,恐怕这种人日后会挟怨报复啊!’

  于铁樵先生说:‘对待下人,苛薄虐待固然是不应当;而放纵他们,使他们肆无忌惮,则更是不应该啊!每每见到达官贵人家中的奴仆蛮横不讲理,而且还把奴仆捧上了天;他们外出的时候,都驾著快马,穿著鲜艳的服饰,回到家中就赌博喝酒;或有宾客上门拜访,则坐在那里不起来行礼接待;或有亲戚来访,则予拒绝,不肯通知主人;这样使得有身分地位的客人或亲戚,愤怒的离去,身分地位较差的客人或亲戚,则是饮恨难过的离开;甚至这些悍仆还会借故滋生事端,倚靠主人的权势,对外诈骗钱财,而主人却是充耳不闻;最后弄到了众叛亲离,因而得罪了多少的朋友,招致了多少的怨恨!所以千万要谨慎小心啊!

  故事一: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教戒他的儿子说:‘你每天的工作过于忙碌,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现在我派一位仆人来帮助你做些打柴挑水的工作,以减轻你的负担;但是仆人也是别人的孩子,你应当要善待他啊!’

  故事二:

  宋朝杨万里的诚斋夫人,年纪已经七十多岁了;她在每年冬天的时候,很早就起床,到厨房里亲自煮了一锅稀饭,让每一位奴婢都吃过了热稀饭之后,才教他们工作;她的儿子东山对她说:‘娘,天气这么冷,您这是何苦呢?’诚斋夫人说:‘婢女仆人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啊!冬天的清晨,又是特别的寒冷,所以必须要使他们的身体稍微有些暖气,才可以教他们工作啊!’

  故事三:

  洪州司马王简易,得到一种叫做逆气攻心的病;他病死之后又复苏,告诉妻子说:‘我从前使唤的小奴仆,有一次我处罚他,处罚的太过严厉,他因此而伤重死亡;我刚才到了阴司,就是被从前的那位小奴仆告的状,并且看样子是和解不成了;我现在得到的这种病,正是他作的祟啊!’妻子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奴仆,怎么敢如此的大胆呢?’王简易回答说:‘在阳间,人是有贵贱的差别;但是到了阴间,则是一视同仁啊!’王简易讲完之后,没多久就死了。

  恐吓于他。

  【解释】

  恐吓他人,使他人心生害怕。

  【分析】

  恐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遇到他人急难的时候,不去安慰;反而故意的作势,恐吓他人,使人心生畏惧。另外一种是为了贪图利益而虚张声势,使别人怕我,希望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曾经听说观世音菩萨在众生遇到恐怖急难的时候,能够以无畏布施给众生;因此而证得了圆通,所以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可以称为最殊胜的法门;而阎浮世界的众生,都称观音菩萨为救苦救难的施无畏者;然而恐吓别人的人,看到了观音菩萨的无畏布施,不知他当会作何感想?所以君子每每遇到他人恐怖害怕的时候,没有不认真的去安慰,使别人能够心安不再恐怖害怕。可惜世人不知道,喜欢恐吓别人的人,死了之后,马上就投生为□鹿一类的动物。而□鹿在白天的时候,看到其他的野兽,就会逃避畏惧,惊恐而逃;晚上的时候,就把头角挂在树枝上面,弓曲著身体睡觉;一旦有状况发生,就惊慌恐惧的逃散;就这样的惊吓之后再又睡,睡了之后又惊醒;从黄昏到清晨,没有一刻是安宁的,这就是它的果报啊!

  故事:

  湖州有位卖姜的小贩,到浙江永嘉去卖姜;永嘉有位叫王生的富人,因为讨价还价,和他发生了争吵;王生大怒,就痛殴小贩的背部,小贩被打得仆在地上,当场就死了过去;王生立刻帮他急救,小贩才得以苏醒过来;王生就向小贩谢罪,并且还送给他一疋绢。小贩回到江边的船上,船主就问他说:‘这疋绢,你是从那里得来的啊?’小贩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船主。船主就拿出钱来,向小贩买下了这疋绢和卖姜的篮子。小贩走了之后,船主正好在河面上打捞起一具无主的流尸;并且将尸体搬运到自己的家中,然后就跑到王生的家里问说:‘今天中午以后,有一位从湖州来的卖姜小贩,搭乘我的船要回去;但是因为被你打的伤很严重,他就在快死的时候,拜托我告诉他的父母妻子,一定要到官府去控告你;并且还留下了一疋绢,和姜篮做为证据,他讲完之后,没多久就断气了。所以我不敢不来向您报告啊!’王生听了之后,全家都哭了,并且感到非常的害怕;就用二百千的钱来贿赂船主,船主最初还故意的假装拒绝,后来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并且和王生共同把尸体埋在森林之中。而王生有一位仆人,就到县衙里控诉,王生因此而被判下狱,死在狱中。到了明年,卖姜的小贩,又来到了永嘉,并且还去王生的家中拜访,王生的儿子见到了小贩,还以为是鬼呢!小贩说:‘我并没有死啊!我今天从湖州带来了一些小土产,就是来向你家致谢的啊!’王生的儿子把小贩留了下来,并立刻将仆人捉起来,带到官府控诉,官府就把船主捉了起来;后来船主和仆人也都死在狱中。

  怨天尤人。

  【解释】

  不能够安分守己,反而怪天怪地恨别人。

  【分析】

  我们所住的这个阎浮世界,向来就是以缺陷著称;所以这个世界的人,怎么可能每件事情都称心如意呢?而这个不能称心如意的原因,必定是在过去生中所积累的功德太薄的缘故,所以这一生所享有的福报,也就薄了;因此惟有谨守著自己的本分,认真的反省思过,来修好自己天赋的福禄;这即是千古以来,处在穷困的环境中最好的方法,也是趋吉避凶最佳的方法。要知道怨天则天愈怒,尤人则人愈恨,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而且还会有害处啊!

  故事一:

  焦俊明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考取了功名;但是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升迁;他就常常怪自己的仕途坎坷而埋怨上天,而且又写了篇疏文向上天祈祷;就在他祈祷那天的黄昏,有一幅素书,忽然掉落在他祷告的香炉前面;他仔细的一看,素书上面所写的十六个字乃是天庭的文字,因而看不懂其中的意思;他听说何仙姑有道行,就前往请问;何仙姑就是不说,焦俊明就苦苦的哀求,何仙姑于是才说:‘接受五两黄金的贿赂,就会折掉十年的寿命;枉杀了一条人命,死后必定会受到处分,你有没有犯了这些错误呢?’经过何仙姑这么一问,焦俊明因此而说不出话来!

  故事二:

  宋朝的章惇,他当宰相的时候,把元祐年间曾经担任过宰相的重要大臣,全部都放逐到岭南地区;范纯仁也是其中的一位,当时他已经七十岁了;当他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就立即欣然的前往。范纯仁每每教诫他的儿子们:‘心中不可以存有一点点的不平啊!’只要是他听到了孩子们有一点点埋怨章惇的话,就一定会很生气的予以制止。在前往岭南的路上,范纯仁坐的船在江中翻覆了,而他只是弄湿了衣服而已。这时候他回头对孩子们说:‘难道船翻了,也是章惇害的吗?’

  【再析】

  范纯仁的这个公案,全都说的是乐天知命的学问啊!人若是能够明白这种的道理,就能够在逆境当中处之泰然,自然也就没有怨天尤人的事情发生了啊!

  呵风骂雨。

  【解释】

  因为风雨的失时不调,而去呵斥风咒骂雨。

  【分析】

  风和雨都有帮助天地创造化育万物的功劳,而且各有天神在负责职掌。孔子遇到迅雷和烈风的时候,必定就会变容,以敬畏的态度来面对。曲礼说:‘若是有了疾风、迅雷和大雨的发生,则必定要变容;虽然是在夜里头发生,也必须要起来,穿戴好衣帽端身而坐。’宋朝的程子,每次遇到了风雨,必定都会起身,因为必须要对天恭敬啊!而无知的百姓,雨下多了,则埋怨雨多了会伤害到农作物;晴天多了,则埋怨天太久不下雨了;风刮的太强烈,则埋怨风太暴了;却没有想到‘阴阳各有定数’的道理;或是因为政府官员的施政过于严苛凶猛,或是因为人民造作了太多的恶业,这些都是导致风雨的失时和不调,怎么可以因为风雨的失时不调而呵斥风咒骂雨呢?这样做也只是徒然的增加了违逆上天的罪业啊!

  故事一:

  真定咸宁县学里,有一位负责祭礼的斋夫名叫杨宽;有一次,在公家举办的宴会上,担任司酒的工作;他看见墙角旁边,有两阵的旋风;于是就洒了一些酒请他们享用;后来有一天,杨宽与众人一同到东岳烧香;途中遇到了两位士卒邀请他喝酒;喝完了酒,也没来得及问士卒的姓名,就各自的散了。第二天,杨宽登山的时候,走到了一间神庙,看见供奉的主神旁边,有两位士卒模样的神明,就好像昨天招请他喝酒的那两位士卒,心中感到非常的恐惧;回到旅馆之后,却仍然见到那两位士卒,士卒就对他说:‘你不必怀疑害怕,我们两人是东岳大帝的部属;有一次,我们奉命出差经过贵宝地,承蒙您赐给我们两杯酒喝;所以昨天我们就请您喝杯酒作为答谢啊!’说完之后,两位士卒就不见了。

  故事二:

  宋朝鄂州地方有位妇人,有一天,拿著沙盆到河边去清洗;忽然天下起雨来,她身上的衣服跟路面,都被雨水淋湿了;因此这位妇人就口出秽言咒骂上天;这时候,突然起了一阵怪风,把妇人卷入了河中;她的丈夫见到了,就立刻跳下河里把妇人救上岸来,而瓦盆的中间却破了一个大洞,刚好扣在妇人的头上,就跟被戴上了枷锁一样,想要脱下瓦盆,妇人就会痛入骨髓;闻风而至赶来她家观看的人,挤得是水泄不通;过没几天,妇人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就一命呜呼了!

  斗合争讼。

  【解释】

  唆使他人斗争,撮合别人诉讼。

  【分析】

  别人有了争讼,便应当要好言的相劝化解,使他们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则两家都会受福;若是因而唆使他们灶争,或是暗中挑拨教唆,或是挺身作证,或是代为捏造证词,或是替他包揽诉讼,以便于从中谋取利益;这种的行为就是在造孽啊!最后一定会招到人神共愤,等到业报现前的时候,就会不堪其苦,悔恨莫及了啊!

  故事一:

  浏愿质的背上,长了一个大毒疮,看过了许多的医生,用尽了各种的方法,都没有效果,医生就对他说:‘我们已经尽力了,恐怕你会有灾难啊!’浏愿质于是就请了道士,向北斗星君祈求祝祷;晚上就梦到神明告诉他说:‘你冒犯了天庭的法律,就是向北斗星君祈求祝祷,也是难以免除你的惩罚啊!’浏愿质就跟神说:‘我并没有犯罪啊!’神说:‘你受聘在某人的家中教书,你却无端的教唆他们打官司,致使两个家庭都受到了破坏。’愿质说:‘这是我弟弟浏愿立做的,不是我啊!’冥王就命判官再次的核对,看看是否有错;果然发现原来是浏愿立干的,才免除了浏愿质的灾难;第二年浏愿立就死了。

  【再析】

  所以教唆他人诉讼的果报,历来都是非常的惨烈;而且到处都可以看得见听得到这种的报应,确实是丝毫不爽啊!因此普劝世人,百种的行业都可以赚钱过日子,何苦去从事‘讼师’这个行业呢?近来看到娄东冥案这本书上,记载了一位讼师,被鬼卒带到了阴间,冥王说:‘你虽然做的是造作恶业讼师的职业;然而你在写状词的时候,每每都会劝人息止争讼,千万不要诬告;又在状词中,每次都会暗地里写的轻一些;因为你有这种的善念,所以姑且免除你的罪业,判你还阳续命。’看到这个公案,那么已经从事讼师行业很久又不能改行的人,应该要引以为鉴,这样才能够少造一些的恶业啊!

  故事二:

  休宁有位私塾老师,家里虽然很穷,但是他仍旧很努力的向学,尤其是喜欢研究法律。村子里面有位富人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财产,哥哥就想要告弟弟,于是拿了厚重的礼金,央求塾师替他写状子,塾师说:‘我研究法律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避免他年被判刑入狱,预先作个准备罢了!我怎么会肯为您兴讼打官司呢?’塾师就为他说了许多手足之情,和兄弟相争会两败俱伤的道理和事实,来警惕他。哥哥听了之后,因此而感动觉悟;弟弟来见塾师,塾师也是这样的劝导,弟弟也被感动的心服了。兄弟两人于是就和好如初,同心协力努力的奋斗,终于致富了。有一天,兄弟两人正在贩卖沙板,忽然见到沙板上面刻有塾师的姓名,两人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并且说道:‘我们兄弟两人,承蒙塾师的劝导而止息了争讼,今天才得有幸成家立业;而塾师的大恩尚未报答,所以上天在沙板上写了塾师的名字,就是提醒我们要知恩报恩啊!’于是兄弟两人就约定好这批沙板卖掉之后,所得的利润,全部都赠给塾师。回家之后结算,总共赚了三百两的银子。当时塾师因为年龄大了,没再教学生,穷得正和儿子两个人对坐著吃麦粥;忽然见到兄弟两人手上拿著银子,走向前来向他礼拜,并且说明前来赠银的缘故;塾师开始的时候,还谢绝不肯接受,后来兄弟两人就说:‘这是上天赐给您的啊!’塾师听了之后,才接受了赠银。

  【再析】

  于铁樵先生说:‘当官的人,对于教唆他人诉讼,和善于打官司的人,都应该要痛加的惩罚和禁止;不当官退居乡里的时候,则对于已经诉讼,和尚未诉讼的人,应该要苦口婆心的劝止,这就是培养国家元气的首要工作;而这种人就是国家的大功臣,也是天地的大功臣啊!’

  妄逐朋党。

  【解释】

  不问是非可否,就随便的追逐,分朋立党,或是附社结义。

  【分析】

  大的例如是朝中的大臣,分朋结党,把持朝政,明显的排斥异己,或是暗中的倾陷他人;小的例如是社会上的一般人,附社或是结义,彼此呼朋引类、相互的支援;这些都是属于妄逐朋党,必定会招致大祸临头;因此无论是官员或是百姓,都应当要痛切的戒除啊!

  故事一:

  唐朝的柳宗元和刘禹锡,两人都是才高八斗,学问一流,而且是名冠一时;当时的顺宗皇帝得到了一种病,不能够说话;而小人王叔文骤然的就把持了朝廷的大政,柳宗元、刘禹锡两人就倾身依附王叔文;并且还轻率的互相攀附牵引,以为王叔文是伊尹周公的复出,而急切的营求,好像发狂一样;两人都被王叔文破格的提拔,升到了侍御史,满朝的文武官员都为之侧目;不久之后,顺宗皇帝就传位给太子,王叔文因而事败,谏官就交相的攻击;刘禹锡、柳宗元两人,都被贬为州司马的官职,困死在贫穷边远的地方。

  【再析】

  唉!刘柳两人若是不陷入王叔文的朋党,以他们的文章才华和人品,也是一代的名臣啊!所以一时的失足,就会造成终身的失败,为人怎么可以不谨慎呢?然而这还是小害呢!唐朝宋朝明朝三代的朋党之乱,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啊!所以身为朝廷大臣,而却植党营私,那么他的罪孽就太大了啊!

  故事二:

  有一位穷人家的子弟,不但贫穷,而且品行也不好;经常和一位演戏的伶人交往,伶人常常送衣服给他穿,因此两人的感情很好,他也知道伶人原来是个小偷;但是还是照样的穿著伶人送给他的衣服去逛街。有一次,就被失主当街逮个正著,把他捉到官府去问罪;而这个时候,伶人却早已经远走高飞了;他因此而无法为自己的罪行辩解,最后就死在狱中。

  又有一位富翁的儿子,喜欢舞拳弄棒,因此而结交了十个拜把兄弟,富翁知道以后还说:‘这样可以服乡里,以后就没人敢欺负儿子了。’并没有去禁止儿子结党;后来这十个把兄弟之中,有一位竟然做了强盗;事迹败露之后,在官府的供词中,就牵连到富翁的儿子;官府因为富翁家里有钱,竟然把富翁的儿子,处以强盗首领的罪名,富翁因此而家破;呜呼!喜欢逐党交朋的人,可要以此为鉴啊!

  【嘉言】

  元朝的余忠宣公阙曾说:‘人若近贤良,譬如一张纸;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穿鱼鳖,因臭而得臭。’我们立身处世,应当三复斯言。

  用妻妾语,违父母训。

  【解释】

  听信妻妾的话语,而违背父母的训示。

  【分析】

  妻妾的话语,甜美而又容易听得进去;父母的训示,虽然正确却是难以服从;然而妻妾的话语,没有不与父母的训示相反的啊!这就是世人所以孝顺衰微的原因啊!要知道父母的阅历既然较多,对于事情的见解,就必定会恰当;而且父母爱子的心又殷切,为儿子谋划,必定也会周详;岂有年少女子的所见所闻,反而胜过了老成练达的父母呢?而且在事实上和道理上也是如此,不仅只是为了劝孝才这样的说啊!

  张拱辰先生说:‘父母的训示,做人家儿子的就是万分的遵从,究竟而言,还是未能够遵从啊!妻妾的话语,大家都说万万不能听信,毕竟还都是用尽了妻妾的话语啊!这就是理不胜欲,因为关系太亲近的缘故,因而蒙蔽了心智,难以觉察啊!所以希望自以为不会听信妻妾话语的人,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若是心地上没有细密功夫的人,不但是不能行,而且也不能够知道这种的道理啊!’

  妻妾为丈夫的内助,若是有了善言,丈夫也未必是不可以听从;但是妇人贤明的比较少,愚暗的比较多;而且性情大多是气量狭窄,又不肯听别人的意见,也不耐烦事情;而且又善于掩盖过失,说起话来很动听,所以做丈夫的就最容易被迷惑了。而一旦迷惑了妻妾的话语,就必定会违背了父母的训示,所以太上才严格的禁戒。若是讲到离间骨肉,疏远亲戚,欺侮乡里,偏私子女,凌虐仆婢,这些的恶业源头,也多是出自于妇人;因此做丈夫的应当要随时的反省觉察,并且还要告诉她们,不可以这么做的道理。至于丈夫听信爱妾的话,而虐待或抛弃了妻子,这尤其是人情最容易偏差、最容易迷惑的地方啊!怎么可以不谨慎小心呢?

  儿子对于父母,应当要尽心竭力,无论是东西南北,都要惟命是从于父母。若是阳奉阴违,违背了父母之训,这就是根本大罪,也是不能够赦免的大恶啊!至于因为宠爱妻妾而违逆了父母,世上更是不乏这类的人,然而这种的罪孽,就更是罪加一等了啊!

  故事一:

  程彦遵事奉母亲非常的孝顺,但是他的母亲性情极为严厉,很讨厌他的妻子,就将他的妻子逐出家门;程彦遵当时正值壮年,为了顺从母亲的意思,就终身不再娶妻;而他的妻子非常的贤慧,虽然被婆婆逐出了夫家,竟然没有一点的怨言。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必定会回夫家问安;她自己则独自的居住,为丈夫守节而不肯改嫁;当时的读书人见到了这种情形,都公认程彦遵的妻子,是一位难能可贵的贤妻,并且还为她作了孝烈传,表扬她的孝行。

  【结语】

  噫!程彦遵夫妇真可以说是子孝妻贤,难能可贵啊!而那些不孝的儿子忤逆的媳妇,见到了程彦遵夫妇的孝行,能不愧死吗?

  故事二:

  文安县,有一位居民,娶了一位美丽的媳妇;但是这位媳妇的性情强悍,不愿意事奉婆婆。每次丈夫回家的时候,就向丈夫告状,说自己受到婆婆的凌虐;丈夫听了之后,始终都不回答。有一天的傍晚,丈夫就拿出了一把利刃给媳妇看,媳妇说:‘你拿刀要做什么?’丈夫说:‘你不是说婆婆虐待你吗?我们就一同持刀去杀掉婆婆,好不好?’媳妇说:‘好啊!’丈夫说:‘这样吧!你先暂且好好的事奉婆婆一个月,让邻居们都知道你很孝顺,而婆婆却虐待你;然后我们再秘密的进行,杀婆婆这件事情。’媳妇就照著丈夫的话去做,每天都对婆婆表现出和颜悦色的样子,非常认真的事奉;这样的做到快满一个月的时候,丈夫又拿出了那把利刃,在灯光下把玩,并且问媳妇说:‘近来婆婆待你怎么样啊?’媳妇说:‘和以前不一样了!’又过了一个月,丈夫又拿著利刃问媳妇,媳妇却很高兴的说:‘婆婆现在跟我非常的要好,我们以前说的那件事情,千万不可以做啊!’丈夫徐徐的握著刀,很生气的瞪著她说:‘你有没有见过丈夫杀妻子的事情?’媳妇说:‘有。’丈夫又说:‘你有没有见过儿子杀母亲的事情?’媳妇说:‘没听说过。’丈夫说:‘人的一生是以孝养父母为最大的事情,父母之恩,就是杀身也难以报答啊!儿子长大之后娶了媳妇,目的就是为了要事奉公婆,和传宗接代啊!我每次都在注意你,不能孝顺我的母亲,而且你还要我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我的这把刀,其实是要拿来砍你的头,让我母亲快心,我之所以暂时宽限你两个月的时间,使你有机会可以改过自新,能够孝顺婆婆,以尽你为人媳妇之道;这也表示了我母亲宽待你的心,使你知道错不在我母亲,也让你甘心情愿死的瞑目啊!’媳妇听了丈夫的话,吓得全身发抖,哭了出来,拜在地上向丈夫求道:‘您若是宽免我,让我不死,我一定会终生的孝顺婆婆,绝对不敢有一点点的懈怠啊!’丈夫良久之后,才答应了。经过了这件事情,她们婆媳之间就变得非常和睦;而这件事情,不久之后,也传遍了乡里。

  【再析】

  唉!这位文安县的居民,只不过是一个平常的丈夫,却能善于调教感化忤逆的妻子,使妻子转恶为良;虽然是读过书的君子,恐怕也有所不能,而比不上他啊!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又说:‘天下无不可化的父母。’这都是真话啊!

  故事三:

  刘建德的妻子又坏又强悍,刘建德制服不了她,也就只好顺著她了。有一次,刘建德的母亲生病了,妻子就命令他把母亲送往尼庵去住,母亲则不愿意前往;但是刘建德不敢不听妻子的话,也只是派了一位婢女前往尼庵,侍奉母亲服用汤药而已。因此刘建德的母亲,在临死之前,大声的骂道:‘我死后到了阴间,一定要向阎王控告你们不孝啊!’母亲死后没几天,刘建德的妻子就生病发狂,而且大声的叫道:‘我不应该把婆婆赶到尼庵去住,阴司现在正抽我的肠子,剥我的皮啊!’因而她的整个身体都变成了青紫的颜色,痛叫而死。又过了两天,刘建德也跟著发狂大声的呼道:‘我刘建德,被妻子控制而忤逆了亲娘;妻子现在已经被阴司抽肠剥皮,在无间地狱里面受罪;今天阴司又急著要逮捕我,世人应当要以我为戒啊!千万不要被妻妾迷惑而忤逆了父母。’说完之后,也就死了。夫妇入殓之后几天,忽然天雷震了一声,两具棺材都裂开了,尸体的臭气飘了出来,连数里之外,都闻得到刘建德夫妇的尸臭味啊!

  【再析】

  要知道‘罪莫大于不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至于死了之后,又被天雷诛殛,这显示了他们都是逆子逆妇;恐怕有人不知道,所以才写出来,普告天下啊!

  得新忘故。

  【解释】

  得到了新的,就忘记了旧的。

  【分析】

  无论是穿的衣服,用的器具,朋友之情,亲戚之谊,妻子侍妾,童仆婢女,说起来都有新旧的差别;若是因为得到了新的,而忘记了旧的,这种人就是属于薄情寡恩之人了。先贤曾说:‘与其结新交,不如敦旧好。’这句话的道理很深啊!从前楚王下诏,希望找回他遗失的鞋子,并且说道:‘我和我所穿的鞋子,同时一齐外出,却不能够和它一同的回来,我因此而感伤不已啊!’从此以后,楚国的人民就没人敢丢弃旧的东西了。所以楚王真是一位千古有情之人,也是一位千古明白大道的人啊!

  故事一:

  东汉光武帝弟弟的妻子湖阳公主,刚刚死了丈夫正在守寡,就想要嫁给宋宏;光武帝就跟宋宏说:‘富人有钱,容易交到朋友;贵人则有地位,容易嫁人为妻,难道这也是人之常情吗?’宋宏回答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听了宋宏的答话,就回头跟公主说:‘你想嫁给宋宏,我看恐怕是嫁不成了!’

  【再析】

  喜新厌旧,这是世人的通病,尤其妻妾之间,更是容易换人;往往在枕头上产生了嫌弃磨擦,就会在卧室之中结下了祸胎,它的害处之大,甚至是说也说不完啊!所以世人对此千万要小心谨慎啊!

  故事二:

  有一位富翁没有儿子,就抱养哥哥的儿子,养了十年;忽然富翁的侍妾生了一个儿子,富翁于是就不再认养哥哥的儿子,财产都归侍妾的儿子所有;后来哥哥的儿子以勤俭成家,而且非常的孝顺谦恭慈悲,全族的人都赞叹他。而侍妾的儿子长大之后,放荡不羁,吃喝嫖赌样样来,把富翁的财产都败光了,富翁感到十分的懊恼,悔恨而卒。

  故事三:

  仪征人景旸,贫穷的时候,与扬州的史城是好朋友,景旸过世之后,他的孩子生活更是穷困;以前的亲戚朋友们,都不再往来;史城却不忘记老友的孩子,经常的去慰问送些东西,比景旸在世的时候还要认真。景旸留下了所写的文章数十卷,史城就捐出了黄金千两,将好友的文章印制成书,流通于世。他说:‘我实在不忍心见到故人所写的好文章,随著他的过世而埋入了尘土!’后来史城官做到了很高的职位。

  口是心非。

  【解释】

  就是心口不一。

  【分析】

  心口皆是是君子,心口皆非即小人;小人大家还晓得要防他,惟有言称尧舜,心同桀纣,口誓山海而心怀陷阱的人,最是难以测度了。这种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事君必定不忠,事亲一定不孝;交朋友必定不讲信用,对待部属下人,也一定不讲道义,这种人乃是小人中的小人啊!若是使人误信了他的话,而堕入了他的阴谋之中,那么这种的罪行,在阴间的果报就比阳间罪恶还要大好几倍啊!佛经说:‘妄言恶口之人,死后堕入拔舌烊铜犁耕的地狱之中,要受过久远劫很长时间的痛苦之后,才能再投生为畜牲,经常以荆棘作为食物;若是再投生为人,则不会具有舌根,口气总是臭秽不堪;就算他说了善言,别人也不会相信;因此造了口是心非的罪业,就会获得如此的果报!’能敢不戒吗?

  明朝的薛文清说:‘易经说:庸言必信。平常所说的话,一般人都以为是不要紧的,因此而养成了说话轻率,而且又不谨慎的坏习惯;殊不知说了一句假话,便是言语上有了过失;所以能够做到庸言必信的人,那么他的道德修养,一定是很高明啊!’

  故事一:

  宋朝司马温公(司马光),在谈到刘器(刘侍制)为什么能够做到‘尽心行己’的修养功夫的时候说道:‘他的秘诀,就只是做到了“诚”而已矣!而要做到“诚”的工夫,就必须先要从不妄语开始做起。’司马温公又曾说到:‘刘器的平生,只是一个“诚”字,他能够把“诚”字做到了颠扑不破的地步啊!’当时的市民田叟说道:‘若是经过南京,没见到刘侍制,就如同经过泗州(山东曲埠),没见到大圣孔子一样的遗憾啊!’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的感动人心呢?答案也只是诚而已矣!

  【再析】

  我们看到了这个事实,就应该知道诚字怎么会误人呢?为什么人们却不肯对诚这个字痛下功夫呢?

  故事二:

  任国佐有一次生病,病了很久都没有好,就请道士设立醮坛,向上天祈求保佑平安健康;任国佐就在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听到神明对他说:‘任国佐,你平生为人,心口不一;从小到大都没做一件好事,你这一生所积的罪恶,阎王已经定了案,你的死期马上就要到了啊!’果然没过多久,任国佐就死了。

  【再析】

  须知五行之中的土并没有定位,而五行(金木水火土)却是以土为主;春夏秋冬四时也依赖著它而运行,万物必须要凭借著土才能够生长。而论到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时候,则是以信为主了。若是仁义礼智所谓四端的根源没有了信,则也不能成就其为仁义礼智了啊!所以中庸说:‘诚是万事万物的始终本末,不诚便就虚妄无物了啊!’现在人说话的时候,对人并没有真诚心,这样子怎么能够自成其人呢?若是能够从此改过觉悟,言行一致,表里相应的话;则遇到了事情,就可以坦然的面对,经常的保有余裕,做到了仰不怍于天,俯不愧于人,这样岂不是很快乐吗?然而这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啊!而且预防检讨起来,都是很难做到;所以千万不可以稍微的放松,使自己自绝于光明正直,而走入了黑暗满布荆棘的危险境界啊!

  贪冒于财,欺罔其上。

  【解释】

  因为贪图利益而冒领钱财,竟然敢欺瞒了君王长官。

  【分析】

  为人不忠不孝,竟敢欺瞒君亲长上;纵然是能够一时的富贵,大多不久之后,就会遭逢破败,而且子孙都是狼狈不堪!还不如忠诚廉洁操守好,自然可以保身保家保名声!至于官员侵吞政府的钱粮,仆人隐匿主人的税租等类种种的弊端,不胜枚举;总是属于下取上财,终归是没有智慧枉费心机;然而所取得的钱财,原来是自己命中本来就有的;但是因为来路不正,于是就导致了自己人财两失;还不如对这些来路不正的钱财,分毫都不苟取,则自己命中本有的财禄,必定会从其他方面正当的得来;在我来讲,这些钱财同样的是我取而有的,然而取的安全或是危险,那么结果就会相差的很远了啊!这是真理,人们应当要明白啊!

  故事一:

  明朝成化年间,秦纮奉命出任陕西省的巡抚,而陕西秦王府的旗校卫士,在民间横行肆虐由来已久,老百姓深以为苦,都敢怒而不敢言;秦纮上任之后,就把秦王府违法乱纪欺压百姓的旗校卫士,全都捉拿起来法办,一点都不宽贷;秦王就向皇帝上奏说:‘秦纮胆大包天,竟敢欺灭皇亲贵族!’皇帝因此非常生气,就下诏逮捕秦纮,把他关在锦衣卫所设的监狱中;并且命令亲信内臣尚亨抄秦纮的家,却只搜到了黄绢一疋,旧衣服几件而已。尚亨就向皇帝回奏秦纮家中贫穷的状况;皇上因此还亲自查阅了秦纮的家产,不断的叹气称赞秦纮的操守廉洁;就立刻下诏释放了秦纮,并且赏赐他一万锭的银子,以表彰秦纮操守的廉洁,还调他为河南省的巡抚。秦纮到任之后,太监汪直因为有事到了河南;当时汪直的威势如日中天,其他的巡抚都自贬身价,屈就去拜见汪直;只有秦纮抗礼,不肯去拜见汪直。汪直知道秦纮为官忠直廉洁,对他就更加的尊敬;秦纮于是就秘密的上奏皇帝说:‘汪直出宫到地方办事,违反规定,带了过多的旗校卫士,骚扰地方。’后来汪直回京之后,皇帝就问他:‘各省的巡抚大臣贤不贤能啊?’汪直独独称赞秦纮不但廉洁而且又能干,皇上于是将秦纮的密奏出示给他看,汪直就立刻向皇上叩头谢罪,并不断的称赞秦纮贤能;皇上因此而原谅了汪直,后来秦纮官做到了尚书。

  故事二:

  绍兴府有一位布政,很会贪污,积了数十万的家财;后来丢官之后,回到家乡,买了十万亩的良田,在郡中可算是首富了。他经常梦到祖父告诉他说:‘你就快要受到报应了啊!’布政不相信祖父托梦所说的话。他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果然整天不是嫖就是赌,结果都是短命而死。儿孙死后不久,布政就中风瘫痪,儿媳妇和孙媳妇,都不守妇道,远近皆知;很多人看她们有钱都想占便宜,布政亲眼看到了,但也是无能为力;到了布政快要死的时候,家中的财产已经全部败光了。布政临终的时候,张大眼睛大声的说道:‘我官做到了布政不能算小,田买了十万亩,也不能算少,都在我手中置的,也都是在我手中了的,我不懂这是什么道理啊!’说完之后就死了。

  【再析】

  唉!这只是现世的花报而已,布政的果报是在地狱啊!不知道还要如何的受苦呢!杨伯起说得好:‘我虽然没有丰厚的财产遗留给子孙,然而我这样能够使后世的人,称赞我的子孙是清白官吏的子孙,像这样的方式留给子孙财产,岂不是更多了吗?’

  造作恶语,谗毁平人。

  【解释】

  编造了坏话,捏作了恶事,任意的谗毁好人。

  【分析】

  别人纵然有了过失,也应当想办法为他掩护;若是一个人平白无辜,却编造了流言,捏作了恶事,去谗毁他;这种的恶毒,比刀斧虎狼还要厉害啊!因为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被一位小人谗言攻击,其他不明事理的人,也就跟随著毁谤,听到谗言的人,也实在很难以分辨出谁是谁非;导致了贤人和小人混淆不清,官位的降级和升迁,也都会因此而颠倒了,这就是君子所深恶痛绝的啊!佛说:‘恶口的罪业,死后当堕入刀兵拔舌地狱;而在生的时候,则容易受到杀害,以及受到形体残废的果报。’

  【嘉言】

  古诗说:‘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堂堂七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谗毁之害,是如此的厉害;听到谗言的人,还能不谨慎分辨吗?

  故事:

  明朝陈良谟先生说:‘我从前因公到公安县巡察的时候,有一位姓白的教谕,到京城去参加会试;他的妻子喜欢做好事,曾经用他的名字题写在疏文上,还布施给道姑一两的银子;并且还用麻丝一丈,把疏文绣在旗旛上面。刚好白教谕同事的妻子来访,见到了旗旛疏文大为惊骇,就说道:‘教书的儒官跟道姑往来,恐怕会影响官途不小啊!’白教谕的妻子听了之后,就信以为真,以为丈夫的官途从此就完了!心中因此闷闷不乐;等到白教谕京中会试落榜归来,就拿了这块麻料来做衣服,并且又剪坏了旗旛,妻子更是感到难过,因此就上吊自杀了。我刚好听到了这件事情,就去问知县,知县就把详情说了出来;我因而可怜白教谕的遭遇,更是替他的妻子感到悲哀!后来抚院林二山正在研究讨论儒官的贤否册,他竟跟我说:‘是白教谕和同僚的妻子发生不正常的关系,因此他的妻子很不高兴,就时常对他有不满的言词,白教谕一怒之下,就威逼妻子上吊自杀;这种的罪过,简直就是天地不容啊!’于是我就将我所知道有关白教谕的事情,告诉了抚院,林公听了倍感疑惑,正在沉思迟疑不决之时,我就再跟他说:‘不知有关白教谕的事情,您是听谁说的?如果这个人是位正人君子,那么他所讲的或许可以相信;如果不是一位正人君子的话,那么就请您再详细的查访。’林公听了于是恍然大悟,拍著桌子说道:‘你说的对!你说的对!’立刻就拿起笔来,涂掉刚才所写有关白教谕的资料。后来白教谕升任国子监的助教,而我调到福建担任按察使,主管福建的司法业务;在莆田见到了林公,林公就指著隔壁的邻家跟我说:‘这家的主人姓吴,曾经担任过公安县的训导,就是他谗毁白教谕;平素他就心术不正,我是因为听了你的话而顿然觉悟。后来吴训导升迁担任江西萍乡的教谕,也被其他的同事谗毁,而被罢了官;他在返回家乡,经过鄱阳湖的时候,船翻了,差点就淹死在湖里,现在已是十分的落魄潦倒啊!’

  【再析】

  俗话说:‘喜欢谈论闺门男女之事,以及谈论别人种种短处的人,必定会触怒鬼神;不是遭逢到奇祸,就必定是穷得一蹋糊涂!’何况吴训导所谗毁玷污的是一位清白之人呢?那么他的果报就应当不止如此了啊!然而听别人进言的方法,主要是在观察跟您进言的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品;这样就不会被他误导了啊!

  毁人称直。

  【解释】

  毁谤好人,却称自己为正直。

  【分析】

  士君子立身处世,必须要使自己正直没有一点的邪僻,这样才能够称为正直啊!或是本身未能做到正直,而以毁谤别人却称自己正直的人,那么他的良心早就已经丧失了啊!怎么能称做正直呢?而且真正正直的人,他的存心必定忠厚,该说的时候才会说,能使别人知道改过;而那些谗毁别人的人,污蔑了别人的名声,发泄了自己的怒气;而且自己还认为自己是正直,这种人岂不是可痛又可恨吗?老子说:‘聪明绝顶能够深刻明察的人,却又不近人情,等于是自己把自己陷入了绝境;这所指的就是喜好讥讽议论他人的人啊!’程伊川先生说:‘君子对于他人,应当是在有过中求无过,不应当于无过中求有过啊!而要求自己,则是刚好相反。’唉!世间之人,所造的口业无穷,所以太上才再三的严厉禁戒啊!

  故事一:

  明朝景帝的时候,侍郎王伟是少保于谦所推荐获升的;而王伟则趁著于谦有一次犯了过错,就向皇帝上了密奏毁谤于谦,想要以此而显示自己的正直。当时于谦深获景帝的信任,景帝就召见于谦,把王伟的密奏交给他;于谦向皇帝叩头认罪,皇帝说:‘我自然知道你的为人,你也不必因此而感到遗憾啊!’于谦晋见皇帝之后出来,王伟就迎上前去问道:‘皇上对您说了些什么?’于谦不说话,王伟又再次的请问,于谦于是笑著说:‘老夫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就当面跟我说,我也未必不会听从啊!你又何必如此的忍心,向皇上密奏揭发我的过失呢?’于是就把密奏拿出来给王伟看,王伟惶恐惭愧吓得无地自容,于谦反而还笑著安慰他呢!

  故事二:

  元朝杨铁崖的声望名重海内,临江有一座纪念王节妇的祠,杨铁崖就在上面题诗道:‘甲马驮驮百里程,青枫后夜血书成;只应刘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汉水清。’后来杨铁崖始终都没有生儿子。有一天,梦到一位妇人对他说:‘你所作的王节妇诗,虽然不能损害节妇的名声;但是你处心刻薄,上天要惩罚你绝后啊!’杨铁崖感到非常后悔,就再作了一首诗说:‘天随地老妾随兵,天地无情妾有情;指血啮开霞峤赤,苔痕化作雪江青。愿随湘瑟声中死,不逐胡笳拍里生;三月子规啼断血,秋风无泪写哀铭。’后来又梦到那位妇人对他说:‘你既然已经忏悔改过,就应当会有儿子了!’果然杨夫人生下一个儿子,杨铁崖从此以后就认真的修道,并且证得了仙人的果位。

  骂神称正。

  【解释】

  辱骂神明,却称自己有正气。

  【分析】

  古德说:‘聪明正直之谓神’,君子对于神明,都是心存敬畏;而小人竟敢肆无忌惮,自以为是正直无邪,可以使鬼神屈服;却不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私心诡计,早就被鬼神看穿了,只是徒然的自取罪孽而已。

  故事:

  镇江有一家卖糕店的老板姓于,他的小儿子因为出水痘而夭折了。于老板竟然写了状词,准备要向城隍控告痘神;于太太就把他写的状词抢走,在灶下烧掉,于老板当天晚上就梦到自己被鬼卒勾去了阴司。城隍对他说:‘你家的灶神向我陈述你写了状词要告痘神,痘神到底犯了什么罪啊!’于老板说:‘痘神向我索求祭祀,我没有答应,痘神因此就把我的孩子给害死了!’过没多久,痘神来到了殿前,向城隍报告说:‘他的儿子命该要绝,与小神无关啊!’城隍就判决说道:‘姑念小民无知,就送给杨知县处罚,责打二十大板,病一个月,以示警惕!’当时杨蜀亭担任丹徒县的县令。第二天,于老板把家门口的房门吊起来的时候;正好杨知县路过,不小心就碰破了衙役撑的大伞;因此于老板就被杨知县处罚责打二十大板;打完之后,于老板躺在病床上休养了一个月,伤才痊愈。

  【再析】

  要知道鬼神和王法,是相辅而行的;所以得罪了鬼神,往往就会触犯了王法啊!

  弃顺效逆。

  【解释】

  放弃应该遵行的六顺,而去学习六逆。

  【分析】

  周朝卫石碏先生说:‘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这就是所谓的六顺;贱而妨贵,少而凌长,远而间亲,新而间旧,小而加大,淫而破义,就是所谓的六逆;如果一个人放弃了六顺,而去学做六逆的行为,这就是自己在为自己加速的招来灾祸啊!’书经说:‘惠迪吉,从逆凶。’意思是说:顺了这个道就会得到吉祥,逆了这个道就会产生凶险。又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而学做顺的人,就会尽忠尽孝,为圣为贤;学做逆的人,就会为狂为暴,为变为贼;弃顺效逆的念头,都在一念之顷,而祸福的分判,则是有天壤之别啊!所以能够不谨慎吗?

  故事:

  霸州文安县的县民赵风子,天生就力气大而勇敢,他与刘六、刘七等人,聚结了盗贼,到处行抢;并且还分道集结了徒众,去攻打掠夺河南;当他攻进了泌阳,就把焦芳祖先的坟墓,全都挖掘开来,而且还说道:‘如果我能够亲手杀死焦芳这个老贼,那才能够以谢天下啊!’过没多久,赵风子的部从,被官兵打败,就转向六安掳掠抢夺;官兵又再度的追击,赵风子在走头无路之下,就抢了一位出家人的度牒,把头发剃光,假扮成僧人;但是却被部将赵成抓到,将他一寸一寸的剁成了肉泥。而刘六、刘七逃到通州狼山的时候,忽然遇到了飓风,所带领的贼寇也全部都被歼灭了。

  【再析】

  要知道逆有二种,一种是为人臣子背叛违逆君父,一种是盗贼横行扰害乡里;臣子的悖逆,上文中的不忠不孝,已经有了详细的说明,所以这里就专门以乱贼来做说明;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懂得安分遵循道理,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啊!

  背亲向疏。

  【解释】

  背离了自己的家亲骨肉,而厚待或心向著异姓的亲戚朋友。

  【分析】

  背亲向疏,不止是一端而已;例如欺瞒背著父母而私下托付给妇家,对待自己的父母,则是普普通通,而对待妻子的家人,则是十分的厚爱;对待自己的亲兄弟,则是斤斤计较;而对朋友或是外人,则是特别的慷慨;不顾自己族人的贫寒,而去冒认他人为自己的宗族;凡是自己所应当亲近的人,却是疏远了他们;而所应当疏远的人,却是亲近了他们;这些都是背亲向疏啊!孔子说:‘不爱自己的亲人,而去爱他人就叫做悖德;不尊敬自己的亲人,而去尊敬别人,就叫做悖礼。’现在有人背亲而向疏,不是因为恩怨徇私,就是从人情的冷暖变化上起了分别;这样的悖德悖礼,就非常的严重了!而且这是根本的重罪,果报必定很惨啊!

  故事一:

  周聪因为自己参加考试,考了很多次都没考上,于是就前往谯郡,拜了都吏周吉为父亲;每天都和周吉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三代的名讳,全部都用周吉的;到了明年,周聪藉此而得以考中举人,从此以后就再也不回老家了;他的父亲就作诗责备他,周聪因此惭愧而死。

  故事二:

  明朝人白希,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却去抱养了一位屠户的儿子,而不以自己的侄子来继承家业;后来白希死了以后,有一位客人晚上住宿在他家中,听到有人在奔走的声音;就起床从门缝里观看,见到有男有女,辈份很多在那里徘徊东张西望,好像饿了很久没吃东西的样子;又见到一个人,腰间插著屠刀,步履踉跄的走了进来;过没多久,像吃饱似的挺著大肚子走了出去;而这些男女数辈的人都在那跺著脚说:‘完了!我们又没食物吃了,唉!真是苦啊!’说完之后,个个神情凄然的走出屋外。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这位客人就问仆人说:‘昨天晚上,家里面在做些什么事情啊?’仆人回答说:‘昨天晚上,我家主人在祭祀祖先啊!’客人因而悟出了带著屠刀的那位,就是主人的生父;而那些男女数辈的人,就是白家的祖先,和白希夫妇啊!客人叹息了一声,就离开白家了。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解释】

  为了要表白自己没过失,竟敢把卑鄙的心怀,指天地做见证;为了要坚固期约,竟敢把猥亵的事情,请神明来鉴察。

  【分析】

  天地是无私的,神明是正直的,一切顺吉逆凶的感应,就如同响之应声一样,小心敬畏尚且恐怕还会获罪,何况是竟敢指天地引神明,来证明鉴察自己卑鄙的心怀、猥亵的事情;这简直是在亵渎天地神明嘛!而且天地神明怎么会助人为恶呢?这种人这样做,只是徒然的为自己加速的招来灾祸罢了!

  故事:

  张中的家人,非常的不和;父子、兄弟、妇姑、妯娌之间,稍微有点争执冲突,就呼天抢地指著神明,想要表示自己清白;等到分家的那天,大家争得更是厉害,互相的祭祀神明诅咒对方;从此以后,张家就有妖魔鬼怪经常的在作祟,家人也经常的生病;不到几年的时间,张中的家人几乎死光了。

  【嘉言】

  明朝高僧莲池大师说:‘世俗的人许愿,例如求儿子、求长寿、求解危、求功名、求财禄等等的事情,是不可以为了向神明祷告,而许了宰杀牲禽来祭拜神明的愿;像这种愿,就叫做恶愿,只有罪孽而无功德;乃至于许袍许旛,许造殿堂,许置供器,那也只宜用来庄严圣像和道场;普愿众生,应该要收摄心念,心生敬畏,而不可以有刻意为自己求福报的念头;因为大悲平等名为佛,正直不偏名为神;若是人但只是私心的为自己求福报,天地鬼神怎么会因为人的贿赂而有降祥赐福的道理呢?依据道理来讲,惟有自尽己心,广行众善,忠孝友悌,怜贫爱老,救灾济苦,戒杀放生,作种种的阴功,行种种的方便,随著自己的本分和能力所及,尽力的去做;这样所行的善的功德,自然就会感应天地鬼神而降福;若是不肯行善,只要一生起祈愿的非分之心,这便是卑鄙的心怀、猥亵的事情,而亵渎了神明啊!在此普遍的告知世人,应当要笃信这种道理。’

  施与后悔。

  【解释】

  施与之后,感觉后悔。

  【分析】

  布施这种事,立功最快速;然而必须要乐善不倦,方才会有进步,即使是自己的财力不够,但是也一定要常存此心;这样做才可以转掉自己心中的贪吝,不会使自己的初发心丧失掉。还没有布施就先后悔,便不可能行布施了;而布施之后感到后悔,也就不会再布施了;这样的存心,就会贼仁害义,这也就是心病的根本啊!太上之所以不写出一个人布施的善行,而却单单指出了一个人布施之后后悔的罪恶;是因为圣人所最嘉许的,就是改过迁善;而最厌恶的,就是为善不终啊!

  在布施之后感到后悔,推究他的初心,毕竟不是真心的乐做善事,不过是一时的高兴,求个好名,希望得福罢了;所以一开始就已经错了,怎么会不后悔呢?若是真心的布施,做到了‘人我皆空’,也就是要内不见布施的我,外不见受布施的人,中不见所布施的财物;这样就决定不会有布施之后,后悔的情形发生了;所以行善的人,是不可以不用心,认真的观察自己行善发心的念头啊!

  故事一:

  符雅为人乐善好施,家门口都挤满了乞丐;他常常对人说道:‘天下的财物是没有一定的啊!今天富有了,后天就变穷了,就像转动的环一样啊!若是一天不布施,我就一天不快乐啊!’当时的人,就称赞符雅说道:‘不为权兴富,宁作符雅贫。’(权兴是当时的一位富人,却是吝于布施)。后来符雅官做到了尚书令,他的子孙更是富有。

  故事二:

  奚百三非常的穷,偶然见到一位道人,在一家店铺的门前化缘,店家不给;奚百三摸摸腰间的钱袋,只剩下了一文钱,就布施给道人。当天晚上,奚百三就梦到了道人,帮他除去了面颊上的赘肉;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脸上的赘肉果然脱落了。

  【再析】

  奚百三一文钱的布施,竟然使他脱离了病苦;可见布施不在于钱财的多寡,而在于布施的心真不真诚!世人应当要尽心的去力行布施行善,劝人家一起做,尚且都还嫌迟了,何况是布施之后又后悔呢?

  假借不还。

  【解释】

  借人家的钱财物品,据为己有而不肯还。

  【分析】

  假借,是一件通有无、济缓急的好事;借的人对自己的恩德已经不小,怎么可以依强靠势,想要使诈不还呢?要知道‘没有了却的宿债,死后仍要偿还’的道理;轻的则要当他的奴婢,严重的就要做他家的驴马牛狗,来偿还自己所欠的债务啊!

  凡是借人家的东西,必须要加以爱护;向别人借东西,不是非不得已,就不要去借;借了之后用完了,就要马上的归还;这样做,别人不会感到烦厌,而自己也无愧于心。至于向人借钱,更是要清清楚楚的偿还,现在的人常常借了钱就不还;却没想到这个钱不是我的,就算留为己有,到最后钱也是会不见的;只落得徒增债务而已,这样究竟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请大家仔细的想想!

  故事一:

  清朝康熙戊午年的秋天,北京居民张元的家里养了一头驴,一天能走两百里的路;但是这匹驴却喜欢用蹄踢人,而且还会咬人;唯有张元父子三人骑它的时候,驴就显得非常的驯服;而别人则是任谁都没有办法骑这匹驴子。然而有一次,居然有一位姓杨的人,姑且尝试著借驴一骑,说也奇怪,这匹驴子就非常驯服的让杨某骑著走;骑回来之后,当晚杨某就梦到一位黑衣人告诉他说:‘我是张元家中的那头驴,我在前生向你借三百钱不还,今生应当补偿你;你昨天骑我走了二百八十里,乞求你再骑乘我二十里,那么我欠你的债也就还完了啊!’杨某就问:‘那你欠张家多少钱呢?’黑衣人显得满面愁容的说道:‘多多多,不可说。’杨某醒来之后,果然就再到张元家借驴来骑;走了稍微远了一点,驴子忽然就跳了起来,把杨某摔在地上;杨某计算所走的路程,刚好是二十里,就对这头驴子益发的感到奇特;于是对驴子很诚恳的说道:‘我明白你不让我再骑你的原因了!但是现在离我家有十里的路,我若是不骑你,那我怎么回去呢?这样好了,我骑你回家之后,就用十文钱买草料送你吃好吗?’驴子站在那里,看著杨某很久之后,才肯驯服的再让他骑回家。以后杨某故意试著还要骑它,只要接近驴背上的鞍,驴子就会用蹄踢他,用嘴咬他,而且还长鸣不已呢!

  【再析】

  朱在庵先生说:‘有的人是因为贫穷而负债,有的人富有而却负债;贫穷而负债,这是因为能力不够还债;若是依照中诫经所说的,经常认真的想要偿还债务,这样自然就没有过失了。至于富有而却不肯还债,不是假挟著自己的威势,就一定是昧了天理丧了良心!要知道欠债不还,得要生生世世的偿还,债偿完了,才能了啊!’

  故事二:

  安徽有位吴姓商人,为人处世素来就以信义自持,他在临终的时候,告诉两个儿子说:‘我所有的千两黄金,都是向符先生借来的啊!你们都要替我一一的清还,宁可忍受著饥寒,也不要作负心人啊!’儿子听了之后,就遵照父亲的遗命,把债务偿还了,兄弟两人就过著贫苦无依的日子。有一天,他们忽然在家中院子里的一口枯井中,找到了二千两银子,上面还刻有唐朝的年号;他们就紧闭著门户,秘密的把银子藏了起来,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第二天,忽然有位住在邻县的人,来到家中说:‘你们不是吴某的儿子吗?’兄弟二人回答说:‘是’,那人就说:‘你们有大财到了啊!我在几天前,因为生病,在睡梦中到了东岳府,见到岳府中的财帛司,有位押解钱财的人抵达,而且自称为井泉之神;东岳大帝就说:“这是唐朝宫中内库府的库银,上帝因为吴某处理财帛分明,他的儿子又苦苦的遵守著父亲的遗志,就把这些银子赐给吴某的儿子。吴家世世的子孙,都能够享有大富。”我醒了之后,感到很奇怪;所以特别到你家拜访,告诉你们这件事情。’兄弟两人听了之后,十分的惊讶;就把在枯井中寻获两千两银子的事情据实以告。今天吴氏富有的人很多,都是他们的后代子孙啊!

  分外营求。

  【解释】

  不依本分,分外的去钻营求取。

  【分析】

  人之所以不肯依著本分,而只认为钻营求取,就会得到益处;却没有想过:人生的富贵贫贱,都是命里注定,怎么可以分外的去营求呢?而妄心贪念徼幸的希求,不但是毫无益处,而且恐怕会因此而折福呢!何不认真的体会孟子所说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和六祖慧能大师说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的意思呢?

  故事一:

  唐朝长庆初年,负责管理新平县治安监狱的官员裴璞死了之后,他的外兄华元,当时正在陇右做客,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武官,跟随在他后面的随从很多;再仔细的一看,这位武官原来就是斐璞啊!华元又惊又喜的说:‘您不是已经过世了吗?怎么又担任武官的职务呢?’斐璞说:‘我现在的职务是西川刷掠使,专门负责管理世间财务的盈缩增减;要晓得世人的一饮一啄,都是命里注定的,更何况是钱财啊!阴司都有登记,所以一个人获得的钱财,也都有一定的限制;若是超过了限制,就会被刷掠掉;或是被自己消耗浪费掉,或是遭遇横祸,或是做生意投资亏掉,或是疾病消散,都是由我这个刷掠使所掌管;世间的农人,勤苦的耕种求获粮食,商人勤奋的经营获得的利润,读书人苦读得到的官禄,都只是得到了本分中所有的钱财,并没有增加些许本分外所没有的钱财;若是不勤劳,则连本分中所有的都会失去啊!你遇到了我,这也是前定;你应得到白金二斤,若是给你超过了二斤,则超出的部分还是会被刷掠掉,所以我也不敢多给你啊!’斐璞说完之后就不见了。

  故事二:

  刘颃的文章写得颇好,而且自认为可以早些取得功名。当时正逢诩圣真君在终南山降言,刘颃因此就向真君叩问自己功名的事情。真君说:‘你的文章虽好,但是命太薄了;你若是能够安分退守不营求,还可以保有余年;若是过分的营求,必定会折损你的寿命!’刘颃未能听从真君的劝告,最后竟然因考不取功名,过分营求而死了。

  【再析】

  要知道考取功名这件事情,能够光宗耀祖福荫子孙,怎么可以用智巧的手段去营求获得呢?只有认真的积累阴功,即可在冥冥之中获得功名,这就不是过分的营求啊!对于钱财而言,道理也是一样的。

  故事三:

  张说退休之后,返回老家居住,从此就闭门不出;此外对于一切公的私的事情,不再过问;更加的身体力行崇尚节俭,以做为子孙的表率,他曾提到揭屏间先生所说的:‘客人来访的时候,招呼客人吃饭,虽然简单,也要合乎人情;菜肴随著家中已经有的而摆设,水果随后再拿出来;虽然是新结的亲戚,也不需要用丰盛的菜肴招待;虽然是重要的贵宾来访,也不需要宰杀牲禽,这样不只是可以戒除奢侈的毛病,而且能够使得福报更加久远,也能够免除烦恼安顿身心啊!’

  【再析】

  张拱辰先生说:‘安贫守分,节俭用度,可以免得求人;也可以省事,心地保持清净;而分外营求,只是苦了自己;因为人生的福报享受,上天已有安排;而富有和贫穷,发达与不发达,也是命中注定;纵然是有人能够运用智谋而获得,那也是他时运当来应该得到的啊!能够认识看透了这个道理,心中就会感到非常的自在。若是要等到满足的地步,又有谁能够达的到呢?还不如得到多少就算多少,来得随缘自在!’

  力上施设。

  【解释】

  极尽自己力量之所能,而尽意的施威设法。

  【分析】

  尽意的施威设法,而不给自己稍稍的留些余地,势力若不使尽了,就不肯停止,这就是俗话所说:‘扯满一帆风,又添八把浆’的意思。

  例如:做官的人利用职权,而对百姓尽意的施威设法,富贵的人运用权势,而对贫贱的人尽意的施威设法,固然都是违犯了太上之戒;至于以人类的力量而对畜牲施威设法,也是不可以的;例如耕田的牛驴,骑乘的马骡,不是我前生修来而得的,就是它们欠我的债啊!应当爱护它们体恤它们;用它们的时候,不但不要用尽了它们的力量,又怎么可以说:‘畜牲是异类啊!于是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呢?’

  故事一:

  刘宋时代,奚显度担任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孝武帝曾命他负责监督领导工役,而他却是严苛暴虐不讲道理;对待工人动不动就加以捶挞扑打,不管天气多冷多热、下雨下雪,都不让工人暂停休息;很多工人因为受不了痛苦,有的就自杀而死;而奚显度在东窗事发之后,也被朝廷下令处死。

  故事二:

  华亭钱鹤滩学士在林下营造住宅,工役们都感到厌烦痛苦,乡里的人也累得生病了。有一位工人不愿意再担服工役,钱学士就很生气的责备他,工人说:‘从前黄提刑建造府宅的时候,我因为接受担任了这项工役而累得生病;今天黄宅已经屋坏墙倒,而我的病却还尚未痊愈,所以我不能够应服这项工役啊!’钱学士听了工人的话而大悟,立即就停工了。

  淫欲过度。

  【解释】

  夫妇间的房事频繁,超过了正常的限制。

  【分析】

  邪淫的罪孽,太上在前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至于夫妇间的房事,尤其必须要有节制;若是说夫妇间的房事不算是淫,那么怎么能够免除纵欲杀身的灾祸呢?因为人身体的元精,散在三焦,荣华百脉;而欲火一动,就会合聚流通,都从命门中出来;所以房事不禁的话,就像沧海那么多的水,也都会流光干掉的,所以非常的可怕啊!凡是人的精足则神生,精神足则智虑生,人就会聪明坚强,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若是少年的时候,斲丧了元精,至英气全都消失掉了,那么他一生的事业也就完了啊!

  人的终身疾病,都是从新婚的时候开始;因为年纪轻无知,往往放纵情欲没有节制,结果多变成了痨病,或是身体瘦弱,甚至因此而短命死亡;连累妻子变成了寡妇,独守空闺之苦;不想百年好合的妻子,终身都陪伴著自己;何苦从新婚开始的一个月内,就种下了一生疾病夭亡的祸根呢?所以为人父兄,遇到子弟将要结婚的时候,应当要谆谆的教诲子弟,以此为戒啊!

  俗话说:‘乐极生悲,纵欲成患。’又说:‘寡欲必多男,贪淫每无后。’孔子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老彭说:‘上士异床,中士异被,服药百颗,不如独睡。’佛陀说:‘女色是众苦的根本,障碍的根本,杀害的根本,忧愁的根本。’黄庭经说:‘急守精室毋妄泄,闭而保之可长活。’实在是因为淫欲会使人失去了本性,丧失了性命;有的人暗中受到了伤害,而自己却未能察觉;有的人明明知道淫欲之害,却是不肯回头;这就是古圣先贤为什么如此诚恳的劝导、一再提醒的原因所在啊!凡夫俗子不知道其中的利害,肆无忌惮的放纵情欲,因此淫秽之气,触怒了鬼神,种种不祥的灾祸,也就由此而招致。普愿世人能够及时的很忍,就能够得到延寿健康的益处;否则为了淫欲而牺牲了身命,这种人就没救了啊!

  任惠恭到了晚年,身体更显得健康强壮,有人就问他养生之术;任先生说:‘我是因为读了文选有了些悟处罢了!文选中说道:‘石头若是韫藏了美玉,就会使山色更显得光辉;水中若是含有了宝珠,就会使得川色更加的妩媚,就是这个道理。’程伊川先生认为:一个人若是放纵情欲而不顾身体健康,是很可耻的事情;所以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他的精神气力就和壮年的时候差不多。李觉年先生一百岁的时候,脸上的肤色如同婴儿一样,有人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说:‘我只是很早就绝欲了!’刘元城先生到了八十岁的时候,身体仍然十分的硬朗,他说自己寡欲已经三十年,所以血气精神,就如同当时一样。卢陵周和尚,九十多岁了,还能走远路,健步如飞,而且头发胡须都没白,他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是在壮年的时候,就要节欲了。太仓人张翠,九十多岁了,仍然是耳聪目明,还能作画;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平生也只是欲心较淡,欲事节制而已啊!’要知道老而强健,是人生第一快乐的事情;而能够如此的原因,不过是节淫省欲而已;而且常人学起来,也并不困难啊!彭祖说:‘一月泄两次,一年二十四次,这个原则就是谨慎节欲的方法。’素女说:‘人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应当要闭守精室而勿泄,这就是持危戒慎的方法。’而我则认为彭祖素女那个时代的人,先天的秉赋比较厚,所以才会有如此的说法;像今天这个时代,风气如此的浇薄;因此就不能够把彭祖素女的说法,认为是绝对的标准,况且是元气较弱的人,更是应当要加倍的节制小心谨慎啊!’

  故事一:

  明朝衢州有位徐姓少年,英俊潇洒才华出众,而且又颇有名气;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被朝廷选派担任松江府节推的官职,亲戚朋友都非常的羡慕他;然而他却十分的好色,娶了十几位娇美艳丽的宠妾,每天过著纵欲无度的日子,赴松江府上任不到一个多月,就虚脱夭亡了;他的十几位美妾,也全都改嫁别人了。

  故事二:

  鄞虞生这个人,长得十分的俊美,但是喜欢淫欲;有一天晚上,他梦到城隍责备他,并且计算他所犯淫欲的次数,鞭打他数十下;鄞虞生醒了之后,发现自己的两条腿,全都变成了青紫色,两腿于是就开始溃烂,而他病了一个多月就死了。

  【再析】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据说是森罗殿上千古不易的铁则,由此可知,鬼神喜欢孝顺而厌恶淫欲的心非常的强烈啊!阳世间的法网虽然有漏洞,但是却难逃阴司法律的制裁;人怎么可以触犯鬼神所厌恶的罪行呢?所以自古以来,荒淫耽溺于女色的人,没有不丧家亡身的;至于老年之人,尤其更是不应该再娶年纪轻的小妾;因为我既然管她不了,她就会恨我特别的深啊!这种的怨气所积,就会损德消福啊!而且少年的情性,很难调服,尤其更是有不止于此的,那怎么能不戒呢?况且年纪大了,就像山头落日的影子一样,自己的老命正是朝夕难保,竟仍去急求鬼使早日到来,押自己去见阎王,为何要那么笨呢?

  【附注】

  夫妻行房后,或是梦遗后,三五天之内,不可以下冷水,例如洗冷水澡,也不可吃冷饭凉饮及凉药。如果有病的时候,必须要服用凉药,也要对医师明说。夏天不可以贪凉快,冷天也不可以冒风雨;如果犯了这个忌讳而行房,男人容易得阳萎,女人容易得乳萎,而且四肢冰冷,肚疼而死。又夫妻若不谨慎小心的预防,谨守禁戒;孕妇就会容易流产,所以常常会有前半月怀孕受胎,而后半月却发生了流产的事情,并且不知道为何如此;如果妇人屡次的流产,将会使肝脉受伤,终身不会怀孕。避免的方法,就是妇人有孕受胎之后,夫妻便须要分床或是分房,不可以行房,如此才不致于流产。倘若受孕之后,依然行房,就算徼幸生下了儿子,也必定是多病体弱,难以养大成人;因为在母亲胎内的时候,就已经受伤了;所以夫妻不可以不谨慎,以免造成日后的悲伤和痛苦。又有些人为了要求生儿子,竟然用丸散置入子宫,或是服用邪门的春药,这种旁门邪术,不但不能帮助得子,而且徒然的造下罪孽,伤德又伤身啊!以上的道理,本来应该是为人父母,必须教导儿子媳妇的;但是世上的父母,却多是不便为儿子媳妇明讲,因此,在此为大家说明,但愿人人都能珍惜自己的身体,也珍惜子女的健康。

  孙真人说:人的身体是气血结合而成的,不是金银铜铁打造的;所以在色欲上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开始的时候,不觉得有害,但是久而久之,日积月累的损伤,必然会使精髓亏损,气血败坏,最后导致死亡。因为人的气血,必须每六天才能行走完身体上的六处经脉。必须七日经脉尽通(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得到纾解,气血才完成通行一周。因此每行房一次,一经的气血就会受到损伤,必须要再等七日周行到此经的时候,才能够复元。所以易经上说:‘七日来复’,就是要人休养七日的意思。但是许多人还没有到七日,便又行房,导致一伤再伤,因而百病丛生。因此特别立下限制,以做为节欲保身的基础。二十岁的时候,以七日一次为准。三十岁的时候,以十四日一次为准。四十岁的时候,宜二十八日才一次。五十岁的时候,应四十五日才一次。到了六十岁的时候,精髓血脉已经不再发生了;此时应该及早的断除色欲,禁绝房事,不可以再行房了。以上限制的日期,是专指春秋二季而言。若是冬夏二季,则因为夏季的火气极热,发泄无余;冬季的水气极寒,闭藏极密;因此,冬夏二季,最好还是以断欲为主。如果能遵照以上的限制,可以却病延年。若是违背不加节制,必然就多病减寿。

  至于夫妻间的保身立命戒期,以及天忌地忌人忌;在‘寿康宝鉴’这本书中,有详细的列举说明,倘若不戒,不知忌讳;则生子不育,形体难全,必有凶灾;况且人身的气血流行,原是和天地间的节气相应;如果在不适当的时日交泄,则容易使气血不合,精气损伤,远较其他的时日走泄,还要严重百倍。至于神明降察或佛菩萨的圣诞日,如果夫妇不守禁戒而淫污冒犯亵渎的话,将会遭受谴责,而且有损阴德。因此世上有人,虽然是循规蹈矩忠厚老实,却常常会有多病不长寿的祸患,以及功名被削,年寿被减的恶报;这些往往都是由于在夫妇闺房之礼上,不遵守戒忌的原故啊!

  心毒貌慈。

  【解释】

  心意恶毒却又面貌慈祥。

  【分析】

  心意恶毒,已经使人难以防范,却又面貌慈祥,更是令人不可测啊!人没有不躲避虎狼而畏惧蛇蝎的,就是因为它们都很毒啊!若是一个人心毒而貌慈,表面上令人觉得可以亲近,但往往是乘人不及防备而肆其恶毒,那么他的阴险恶毒,比起虎狼蛇蝎就更要严重啊!这种人死了之后,必定会堕入三途,速度就跟箭一般的快啊!而且他生生世世所招到的果报,必定是受苦无穷啊!

  故事:

  蔡元度对待客人满面春风,虽然有的是他所讨厌的客人;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一视同仁;因此他的心思,令人难以猜测,大家只好视他为笑面夜叉。后来蔡元度被贬官,流窜到远方而死。

  【再析】

  像蔡元度这种人,在社会上到处都有,我们应当以义自处,以礼相待;而且要用一昧平等的态度来与他相处;则他虽然是阴险毒害,也是拿我没有办法啊!

  于铁樵先生说:‘凡是人的眼光下视,不发一言;而且他的眉宇之间绝无一丝毫的道德凝静慈祥之气,则必定是一位心地恶毒之人;这种人千万不可以做朋友,而要远远的避开他啊!从前有一位僧人,白天睡觉的时候,神识从鼻孔出来,化为一条黑色的毒蛇在地上爬来爬去,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件事情;后来僧人死的时候,全身都迸裂开来,变作了蛇皮。因此,我们交朋友应该要远离的人,就是这种人啊!如果他能够知道自己的心地恶毒,痛切的加以洗涤忏悔,就像良医医治毒疮一样,一定要把疮毒全部都拔除尽了,才算治好,这种人未尝不可以入道,然而他一定不肯这样的做啊!真是奈何!实在是悲哀啊!’

  秽食餧人。

  【解释】

  用污秽的食物卖人或给人吃。

  【分析】

  污秽的食物,或是因为造作的时候不清洁,或是经过虫吃鼠咬,或是天热过夜,颜色味道已经变了;或是存放的太久,过期发霉腐坏等等;吃了之后,足以致病伤人;若是用秽食卖人,或给人吃,别人必定会生嗔恨,神明也会感到厌恶;至于家中的婢女仆人,浪费水浆,做了过多的食物;吃不完就丢到厕所水沟里面,尤其是属于大孽啊!这种的罪孽大半都要归咎于家庭的主人,没有教好管好婢仆;所以彼此都要互相的以此为戒啊!

  故事一:

  杭州市场中,有一家卖烧鹅的酒店。有一天,酒店中的一只烧鹅被毒蛇围绕,正好被一位在私塾教书的蒙师看见了;蒙师心想:‘这只烧鹅,若是卖给人吃,吃的人必定会中毒啊!’于是就要买下这只烧鹅,和店主讲好了价钱二百文,但是身上只有一百文钱,就再向邻居的熟人借了一百文,就买下了这只烧鹅;三人就一同前往附近空旷的地方,埋掉了这只烧鹅。正在挖土的时候,从土中启出了一大锭紫色的金子,邻居说:‘这锭紫金是我藏的啊!’店主则说:‘紫金是我掉的啊!’刚巧县令经过,问得了详情之后,叹了一声说道:‘这明明是蒙师的善念所感应的结果嘛!而你们两人却都想要争占蒙师的利益,这就是逆天啊!’于是县令就下令,把店主和邻居用杖责打了一顿,而将紫金归给了蒙师所有。

  故事二:

  虔州有位官吏,名叫李基,他为了要广为收取放债的利息,就派了一位仆人到外面,代他索讨拖欠的债款;有一次,仆人讨不到钱,就把对方绑在树上,用粪水灌对方,对方才肯拿出千文的钱来还债;忽然这位仆人,就在普安寺的前面被雷劈死;仆人的钱因为藏在腰间,钱就进入到仆人的肉里面,而皮则蒙在钱的上面。

  【结语】

  这个公案,不独警示用秽物给人吃,也在警惕恶仆仗势欺人啊!因为有的恶仆,倚仗著主人的势力索债,有的甚至直接就进入了别人女子的卧室之中,直接的侵犯了妇女的身体,往往造成了大祸;这就是雷斧为什么常常在恶仆头顶上面的原因啊!

  左道惑众。

  【解释】

  用旁门左道来蛊惑众人。

  【分析】

  于玉陛先生说:‘道,是人们所共同遵循的正路啊!儒释道三教都是圣人之道,虽然三教表现在外面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最高的目标,都是要使人能够明白自心,见到本性;其次的目标,则是要使人能够改恶迁善;所以三教圣人的说法,都是如出一口;从来就没有喜欢故弄玄虚,以迷惑世人的事情啊!然而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就拿三教中的某些道理来加以曲解,用以迷惑世人,这些都是所谓的旁门左道而非正道啊!例如汉朝的张角,晋朝的孙恩、卢循,元朝末年的红巾、刘福通,近代的无为皇天,以及白莲教等等的邪法都是啊!这些倡导人,立心不端,动机不良,用旁门左道来蛊惑愚民,违逆君王,背逆亲恩,造下了弥天的大祸,种下了三途的恶因,这都是乱臣贼子的行径,国家的法律,必定是要将他们屠灭的;而阴间的报应,尤其的严重,而且是永不超生啊!’

  故事:

  隋朝的宋子贤,精通许多的幻术,就在他居住的楼上放光,变化成佛的形象来迷惑众人,并且还自称自己是弥勒菩萨降生出世,来拯救世人;又在厅堂上悬挂了镜子,只要有来拜访的客人,就以幻术照出客人的来生将变作蛇兽的形状,再教客人参拜之后,才能现出人形。宋子贤因此而聚集了数千人,就开始带头作乱;官兵前来追捕他的时候,绕著他所居住的屋旁,看到的都是火坑,因此没有人敢向前进,主帅就说:‘此地向来没有火坑,这只是妖法骗人而已!’官兵听了之后,才敢前进;果然发现并没有火坑,于是就把宋子贤捉了起来,一寸一寸的斩割处死。

  【再析】

  明朝颜茂猷先生说:‘得到妖术可以欺世而不传的人,他的福报就极其的大啊!’古人说:‘得到了隐形术,三年都不去试的人,必定可以成仙啊!’又说:‘拥有道家炼金术,而却不用,这种人的心地相当的纯厚,必定可以入道啊!’因为修真的人,以韬光养晦,度人救世为主;若是仗恃著自己有些小伎俩,就来迷惑世人,便是自己的名利之根尚未脱除,想要入道,那还差得远呢!何况是那些使用旁门左道为非作歹的人,就更不必说了啊!

  佛教的三皈说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中至为要紧的就是中间的佛法啊!佛在世的时候,就以此法来教导度脱众生;佛灭度之后,即垂示此法以度众生;佛说法,僧传法,若不皈依僧,从何而闻法?若是不得法,仗何而修行?然而依照佛法自修,依照佛法教人,以了生死证菩提为怀的,才是僧啊!若是自己不依照佛法修行,裨贩如来以求取名闻利养误人的人;虽然外表是方袍圆顶,很像出家人的样子,实际上则是魔子魔孙啊!而人身难得,佛法难逢;既然得到人身,就务必要皈依佛;然而古时候,可以从僧而求法,在现代,则必须先要以法来验僧;既然觅得僧矣,就要死心蹋地的受教修行;那么法在何处呢?法在经典中;请先从莲池大师所著的云栖法汇入门。’

  短尺狭度,轻秤小升。

  【解释】

  私自非法使用短尺狭度,轻秤小升,来贪利占便宜。

  【分析】

  这是讲奸商小人贪利的事,尺度升秤之类的度量工具,是用来平定物价、统一人情的;世间的人或有两样,竟然在买卖的时候,使用短尺狭度而大入小出,或是使用轻秤小升而重入轻出,论究他们的设心,也只不过是想要占便宜罢了!怎么会知道占人家半分的便宜,却损了自己一分的福德啊!况且损人利己,必定会有天殃雷火之焚等等的报应,或许有的主人并不知道,而负责管理货品出入的子弟奴仆,私下偷偷去做,而这种的罪过,终归家中的主人,所以做主人的不可不明察啊!

  故事一:

  元朝荣敏公,节俭又正直,乐善好施,家中所使用的称量工具,都是一样的规格;他曾在每个称量工具的上面刻字说道:‘出也是这样,入也是这样,子孙永远是这样!’果然他的后代子孙,都能够诚敬的遵守世间的法律,子孙世代都非常的贵显。

  故事二:

  广陵有位王老姥,使用短尺卖布帛,死后托梦告其子说:‘我平生用短尺来欺骗人,冥司就罚我投生在西溪浩氏的家中为牛,这条牛的腹下有个王字。’她的儿子就找到了浩家,浩家的母牛,这时候果然生下了一头小牛,小牛的腹部有白毛,长成王字的形状,儿子看了就把这头小牛买回家;给它吃精细的食物,它就不肯吃,而给它草料,它就肯吃;背负重物辛苦的耕田,牛就会显得安心的样子;若是闲养著它,它就会百般的跳撞,显出非常不安的样子;昧著良心贪利的人,知道此种的业报吗?

  故事三:

  明朝万历年间,扬州有一家大南货店,店主人在临死的时候,吩咐儿子说:‘我平生起家,全靠这个秤,这个秤乃是乌木合成,中间空的地方藏有水银;秤出的时候,就将水银倒在秤头;秤入的时候,则将水银倒在秤尾;这样的入重出轻,就是我致富的原因啊!’儿子听了之后,心中就怪父亲不公平,但是不敢说出来。父亲死了之后,儿子就把乌木秤烧毁了,而在烧秤的烟中,化有一条龙升天。后来无缘无故的,他的两个孩子都死了,因此他就埋怨的说道:‘我的父亲用心不平,反而获得了平安;而我今天出入公平,不敢欺骗别人,反而死了两个儿子,天道难道是这样的吗?’他说完之后就去睡觉,忽然之间,好像到了一个官府,府内的主官就告诉他说:‘你父亲平生做生意,都是轻出重入,欺人自肥;所获得的利益虽然很多,也都是他命中本来就有的财禄;但是因为他欺心造业,获罪于天;上帝就派遣了破耗消散二星,做你的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就要花费你的财产,然后你家又遭火烧,这样你就会财产散尽,儿子死光绝后了,以显示你父亲造孽的报应。今天你改掉你父亲的恶习,遮盖他所犯的过失;而且事事公平,对人和善;上帝因此将破耗消散二星收回,不久之后,将换两个好儿子,来光耀你的家,所以你更应当要勉力的为善,不要妄自的埋怨责怪啊!’儿子醒了之后,就一一的记下了梦中天官对他所说的话;愈加努力的做善事;三年之中,连生二子,长大之后,都考中了进士;而且又多子多孙,非常的兴旺。

  【结语】

  张拱辰先生说:‘我在邗关的时候,与此公的后人交情很好,所以这件事情我能够知道的很详细,我之所以不说出他姓名的原因,就是为了要使他的亲朋好友,避讳说出长辈过去所犯的过失啊!’

  以伪杂真。

  【解释】

  把假的货物,杂在真的里面。

  【分析】

  近来市面上卖有许多假货,几乎是仿冒的要多过真的了!这也是世道人心在变啊!凡是饮食、药品、金帛等器物,稍微的有点欺骗误失,则会丧心害人莫此为甚啊!至于使用假银伪钞,罪恶更是深重;所以遭到上天的谴责,尤其是快速啊!

  故事一:

  清朝康熙庚戌年,有一位福建人顾某,住在江阴县,偷偷的卖假银;他带著假银到市场上,居然没有人能够辨得出真假来;但是假银是无法超过十天的,若是超过了十天,假银子就会现出本质来。某甲知道内情,就用六两的金子,跟顾某换取二十两的假银,然后就用假银到阊门去买纱缎;买完之后就乘船返回,在夜里经过华荡的时候,突然天起大风,把船给吹翻了;某甲所买的纱缎和随身的行李,全部都沉入了水中;幸而某甲善于游泳,才没有被水淹死,只好光著身体回家。而顾某就在当天被雷震死,而制造假银的炉锤,也被雷震的粉碎。

  【再析】

  唉!真是愚笨啊!顾某以奸术诈骗世人遭受天诛被雷打死,这是理所应得的;而某甲却因一念之贪,以至顿然的失去本有的六两金子;而他的衣被行李,更是不知道值几两的金子了。做生意做到了这种地步,可以说是亏本亏到家了啊!而且还差一点就赔掉了老命,淹死在波浪之中,实在是太危, 险了!所以无知的小人,就是如此的可怜!

  【嘉言】

  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谋生啊!而我要谋生,难道别人就不要谋生吗?我要养家活口,难道别人就不要养家活口吗?况且欺骗自心违逆上天的人,报应昭昭,没有不身死而害家灭口的啊!所以这不是做生意人的本心啊!

  故事二:

  孙蜃川尚书的祖父,有一天卖货的时候,得到了二两的银子;后来发现这银子有些不对,就拿给别人看,结果证明是假银;蜃川的祖父想到:‘这银子既然不可以用,怎么可以留著误人呢?’于是就走到东河的河边,再走入河中数十步,才把假银投入河水深的地方。后来他的儿子考取了功名,官做到了副使;他的孙子,也就是孙蜃川。

  【再析】

  蜃川的祖父得到了假银,丢弃在湖中,他的存心就跟吕洞宾的存心相应了,所以他的子孙显贵,这还只是小的果报呢!

  故事三:

  宋朝庐山有位叫卢常的人,以卖油烛为生,他暗中却用鱼膏搀杂在油烛中来卖。建隆观的黄禹,却以牛脂入油,做成蜡烛来卖,这两个人结果都被天雷震死。

  【结语】

  唉!今天卖盐的搀沙,卖酒的搀水,这些人应该要以卢常、黄禹的下场,做为自己的借镜啊!

  【嘉言】

  明朝张安国担任抚州地方长官的时候,发现当地的人多卖假药,就写了一张告示,提醒大家说:‘陶隐居(陶宏景)、孙真人(孙思邈)因为写了本草药书、千金方,能够济物利生,积了许多的阴德,因此而名在列仙。自此以来,行医卖药诚心救人而获得福报的人,实在是非常的多啊!姑且不论方册上面所记载的;就只是最近,这种的效验,尤其的多呢!有的只是卖真药,便能够家财万贯;或是自身平安荣显,享有高寿;或是子孙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而改换了门户;所以善恶的报应,真的是如影随形,绝对没有半点的差错啊!我又曾亲眼见到卖假药的人,在最初的时候,积了一些家业,还认为自己很聪明,有计谋;却不知道冥冥之中,自己应得到的财禄,都被扣除减少了!或是自身多遭横祸,或是子孙吃喝嫖赌,而破家荡产;还有遭到天火,被雷震死的啊!因为买药的人,多是因为家人疾病,心中感到急切,才会拿钱来求医告诊;这些孝子贤孙,只希望买的药,亲人吃了之后,能够一服见效;但是却被假药给误了啊!不但服了无益,而且反而伤身;平时杀了一只飞禽走兽,都还会有因果;更何况在万物之中,人的命最为尊贵,若是遭到此种祸患,这样的痛苦,是无穷尽的啊!这样的罪业,更是难以忏除的啊!怎么能不戒除卖假药呢?’

  采取奸利。

  【解释】

  采取奸诈的暴利。

  【分析】

  人若是为了要采取奸利,则其用心必定是无所不用其极啊!现在所谓的□船头、撞木钟,说事过付之类这种敲诈蒙骗的事情,统统都是属于采取奸利;所以不必独独的指责私铸私盐,才叫做采取奸利!而且在白领阶级之中,也多有人犯这种的大恶,所以怎么可以独独的指责市井小民呢?

  【嘉言】

  古诗说:‘越奸越巧越贫穷,奸巧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巧得,世间呆汉吸西风。’

  故事:

  张奉的口才和文笔非常之好,而且又对辖内的田赋及户口了如指掌;他能够使田地很多的人,一下子就变成了贫困而无立锥之地;因此张奉拥有很多的土地,在他管辖境内的老百姓,都感到非常的痛苦,而且还不敢说出来;如果早上说,晚上催缴税赋的人就会上门了。张奉尤其是精于剥削百姓的方法,凡是长官莅临视察的时候,经常都召他来问;只要过没多久,询问他的长官就会和他握手言欢,最后还全都得听他的使唤;他每天都教长官,如何才能够取到人民的钱财;而取到钱财之后,长官只能分二成,七成都归他所有。当时的巡抚大人唐公,是位操守廉洁的清官,知道这个状况之后,就派了一位武功高强的壮士,将他捆绑起来,押到巡抚衙门审讯;在押解的途中,张奉就用重金,企图贿赂壮士,而壮士不肯答应;于是他就设计逃走,壮士也追他不到;当时四野空旷,万里无云;突然之间,东边响起了一声恐怖的巨雷,而张奉则被打死在西边;肚破肠出,内脏流得满地都是;大家见到了,也都不愿意为他收尸掩埋;甚至连野狗和野猪,也都嫌他的肉臭而不愿吃呢!

  压良为贱。

  【解释】

  用势力压迫良家子女,使他们成为卑贱的婢妾奴仆。

  【分析】

  今生做人家奴婢的人,都是前生造业积恶,超过了一千八百个过失的人。而有的其实并非奴婢,原本是良家子女;而我却以势力强制,使他们成为奴婢,这就是压良为贱啊!至于卖良为娼,乃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那就更不必说了。

  故事一:

  漳州的周祥与薛纯,两人是很好的朋友,薛纯很穷,只有一个儿子;他死了之后,儿子就归给周祥;周祥竟把薛纯的儿子当作奴仆来用,稍微有点不顺,就会痛加的鞭打。有一天,周祥在路上遇到了薛纯,吃惊的问道:‘你不是已经过世了吗?怎么会来到人间呢?’薛纯说:‘我是来看我的儿子,顺便一并催迫你啊!’周祥听了吓得冷汗直流,就跟下雨一样;回家之后,突然就暴毙了。

  【再析】

  常常见到富贵之家的亲戚族人,因为生活困苦无依,就前来投靠他们;而他们每每就使唤亲戚族人去做僮仆的事情;甚至还大声的呵斥,这也是太上所要禁戒的啊!然而这等人在最初的时候,多半是存著赒济同情亲戚族人的心,后来却做出了欺侮压迫亲族的事情来;这样做,不但没有功德,而且还会损德,这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故事二:

  浙江省的广济库,每年都要征召杭州城的大户人家,充任该库的库役,专门负责出纳的工作。有一个被征召充任库役的人,因为侵占了官府的库钱太多,无法偿还;府判大人王某,于是就拘拿他的妻妾子女到官府来,他还是还不出钱来。王某于是就命人用小船,把他的妻妾子女载到西湖,供游览西湖的人们作为侍者来使用,所得到的工资,全都缴纳给官府;后来王某的子孙,有的竟然沦落为娼妓。

  【再析】

  有一等的父母,不得已而做出了丧心无耻的事情,竟把子女卖去当奴仆,然而我们的心忍得下去吗?而急公好义有财力的人,应当帮助他救急,而保住良家的子女,此乃盛德之事啊!即使是不能做到,我也不要去侮辱他们;虽然不免会卖给了别人,但也不失我已经尽了心啊!

  良与贱,原来并没有一定的,只不过是穷人的子女卖给了富人,于是就名之为贱了,其实都是良的啊!现在人对于自己的子女,珍惜的就跟掌上宝珠一样;让他们吃好的,穿好的;而对于婢妾奴仆,则是为了一点点的小事,就痛加的鞭打;让他们吃坏的,穿坏的,挨饿受冻,而他们也是父母所生的孩子啊!为何要如此的不公平呢?却没有想到,富人也会变成穷人,而穷人也会变为富人啊!而且天道正未可知,谁又能够保证良人不会转变成为贱人,而贱人不会转变成良人呢?

  【嘉言】

  待人接下,须是处富贵之地,悉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思念衰老的辛酸;居安乐之场,体恤患难的景况;处旁观之境,原谅局内的苦心。

  谩蓦愚人。

  【解释】

  使用诡计来欺骗愚人上当。

  【分析】

  凡是使用诡计设骗,令人堕入了他的圈套之中,就叫做谩蓦;而又加诸在愚人的身上,则尤为可怜。即使是愚人不能够报仇,但是冥冥之中,自然会有代为报仇的人啊!在愚人来说,并没有受到损害,而我却先受到了损害啊!

  【再析】

  袁氏世范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购买财产的人家,应当知道这个道理。况且人之卖产,或是因为缺食,或是因为负债,或是因为疾病死亡、婚嫁争讼;因为需要百千之费,所以才卖百千之产。而买产之人,务须从宽从厚,就给他所卖之产的价值;虽然他在转手之后,钱就没了;但也足以了却他一桩事情啊!然而为富不仁的人,却是专门喜欢使用诡计骗人,明明知道对方有急用,却是表面上装出一副拒买的样子,而暗地里却是想要买,于是就重重的杀价;而在买卖成交之后,又拖拖拉拉不肯一次付清;或是用米谷他物,以高价来抵偿给他;或是约定期限,而零星的付给他;而卖出产业的人,随即就消耗散尽了,而又不能了却他的一件事情;而往返的取索,人力的浪费,又已经居其泰半;买产的富人,正在私下的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用了好计谋;却不知道天道好还,有的是报在他本人的身上,有的则会祸延子孙;而人却多是迷而不悟,这又是为什么呢?’

  贪婪无厌。

  【解释】

  贪得无厌而不知足。

  【分析】

  以口取物叫做婪,就是形容人的贪心,就如同口对食物一样,永远都没有厌止,没有穷极啊!老子说:‘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的人,就是贫贱也很快乐;不知足的人,就是富贵也很忧愁,世人的贪求,等到了数满的时候,终会归于消耗散尽的啊!这个道理固然不必再说,而且还会落下一场的灾祸和罪孽,则更是难以了结了啊!

  故事一:

  唐朝代宗皇帝的时候,中书侍郎元载(也就是当时的宰相),纵容他的几个儿子替人关说,收受贿赂;京师及地方都受到了影响,而开始排挤忠良,进用贪赃枉法的小人;而元载家中,奢侈豪华的享受,就连皇宫都比不上啊!皇帝曾经提醒他要注意收敛些,但是他依旧不改;后来皇帝发怒,就下诏将元载收押起来,并且赐死;而元载的妻子,也被赐死;并且还抄他家,没收他的家产;抄到没收的钟乳,就有五百两之多,皇帝就下诏,分别赐给了中书、门下台省的官员们;而得到的胡椒,竟有八百石之多;其他的物品,也是多得难以计算啊!

  【嘉言】

  郑瑄说:‘自古以来,位居宰相的人,何曾死于饥寒;而每每却死于财货,也真是令人可笑啊!’

  故事二:

  明朝天顺年间,浙江嘉兴人李铭,得到了一个宝壶;富人曹瑗就用二十石的米,要跟他交换宝壶,李铭不肯答应;就再拿去给吴汝辉看,吴汝辉就出价一百石的米,李铭方才答应准备成交;但是刘祝却建议李铭说:‘我有一个计策,可以使你获得大利;你若是把宝壶投献给镇守张太监,向他谋求取得同意,将嘉兴一郡的盐钞交给你来经营管理,那么你就可以获取百倍的利益啊!’李铭于是答应了,刘祝就帮忙他牵线找关系,办成了这件事情;计算总共得到三千多两银子的利益,刘祝就分给李铭三分之一;李铭领了盐钞后就乘船回家,在船过江的时候,却翻了船,结果盐钞全都弄湿毁坏了。此时嘉兴太守杨继宗,正在派人急迫的追捕盐钞;结果李铭被捕下狱,死在狱中;而刘祝则变卖了所有的财产,来偿还盐钞的损失。

  【再析】

  古话说:‘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计。’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贪得无厌之求呢?难道是在为自己的子孙算计吗?却不知道俗话讲:‘子孙不如我,要钱做甚么?子孙强如我,要钱做甚么?’

  汉朝的疏广曾说:‘我岂是老糊涂了,不为子孙打算呢?我有旧田庐,子孙只要勤耕种,就能足以供衣食;若为子孙增赢余,是教子孙存怠惰;贤而多钱财,则会损其志;愚而多钱财,更增多过失;而且富者众之怨,我既然没有什么学问以教子孙,就不希望增加子孙的过失,而使子孙成为众人怨恨的目标啊!’由此观之,司马温公积金不如积德的家训,我们怎么可以不熟背而力行呢?

  咒诅求直。

  【解释】

  在神明前告状、发誓或诅咒,求神马上证明他的道理是对的。

  【分析】

  向神明咒诅发誓,不一定要形诸文字奏牍;凡是与人忿怒争吵的时候,妄自的呼唤召请神明,就都算是咒诅啊!按照咒誓章说:‘凡是一个人在咒诅的时候,则周围的人,也多会诅咒他,而一切凶恶之鬼,也就得以乘虚而入行其祸害了;若不是诚心的忏悔,恭请天神降临解除的话,那就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断除咒诅的祸害了。’所以怎么可以咒诅呢?

  故事:

  明朝万历初年,西华的里役王著,与缴纳赋税的人家,在为所积欠税钱数目的多寡而争执时;王著就向城隍发誓说:自己是对的;当天晚上他就睡在扬善寺;半夜忽然听到喝斥开道的声音,就起床查看,见到一位官员,站在火炬下面;戴著头巾,穿著红衣,旁边还有许多的卫士拥护著;官员大声的命令,二位壮士就拿著刀走向王著;这时候,王著立刻拿起了茶几上的墨砚向壮士丢掷;但却被壮士手中的刀给刺中,口颊都流著血,寺里的僧人被惊醒;而起身探视,却是不见一人,这才知道刚才王著见到的官员其实就是城隍爷啊!第二天早上,王著就穿著囚犯的服装,到城隍庙向城隍爷谢罪认错;看到庙中的神像,就跟昨晚梦中所见相同,而在城隍右边的那位拿刀的侍卫,身上竟然还有墨汁的痕迹呢!过了一个月,王著口颊上的刀伤才痊愈,但是刀痕却是很明显。

  【再析】

  要知道事情和道理,本来就是有曲有直的,道理若是直的,则社会上的舆论就很难将它泯灭;日子久了之后,自然就会明白,何苦去跟别人计较呢?道理若是曲的,自己反省起来,都会觉得不对,怎么还敢对神明咒诅责怪别人呢?况且凡事都应当要依循著道理去做,安分守己才是;一旦向神明咒诅,则会被鬼神厌恶,而且必定会遭到天谴,所以能不戒慎小心吗?

  嗜酒悖乱。

  【解释】

  嗜好饮酒而常醉,违背情理而乱性。

  【分析】

  酒能乱性,如果一个人嗜酒成性,那么他所遭受的损害就非常的大啊!看到了前人对于劝诫饮酒所作的酒诰,就知道古人的顾虑,非常的深远;看到了酒颂,就知道古人的寄情,意境之高深。就如礼上所称的一爵之献,宾客和主人,相互的交拜,目的就是在预防酒后失礼。世人嗜好饮酒,而又没有节制,于是就形骸颠倒,礼法丧乱,座上叫骂,醉卧街道,违法犯上,久而久之,就会丧心失德;而使得读书人败坏名声,做官的人失掉官职,农夫荒废了田地,商人丧失了资产,严重的甚至会丧命亡家,这岂不令人痛心吗?宋朝的范鲁公(质)教诫儿子说道:‘戒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类。’曹月川说:‘养性勿贪昏性水,成家宜戒破家汤。’而且一切的淫乱之源,多是起因于酒;所以四戒之中,以酒为第一戒啊!(小学绀珠儆戒类里面称:酒、味、美色、高台坡池为四戒)

  酒醉的人,善念都不见了,而恶念却是炽然的勃发;清醒时绝不敢做的事情,也绝不敢说的话,在醉的时候,就全都敢做敢说了;所以饮酒而能够节制的人,就称酒为太和汤,或是忘情友;而饮酒不能够节制的人,就应视酒为柔魔,或是甘毒了。

  酒乃是淫欲的薪火,放纵喝酒而不会放纵淫欲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啊!当心火正在炽盛,淫欲怒发的时候,都很难加以防止了;何况是纵酒之后,岂不是更加重了他的心火啊!而在酒醉饭饱之后行房,会使得五脏反覆,因此而得病不小啊!对此尤其应该要痛惩才是;更有人因为酒醉宣染淫秽之事,因此而受辱丧命,这时候就是要后悔,也是来不及了啊!

  世间最可笑的事情,莫过于在酒筵上争胜负了。我们为人处世,每件事情最好都要懂得退让才好;况且是朋友之间偶尔的欢叙,行酒令、互猜拳,这只不过是一时的意兴罢了;胜了也不足以光荣,败了也不足以耻辱啊!输了也没有损失,赢了也没有得到什么啊!正如同下棋的专家所说:‘胜利了,固然是值得高兴,而失败了,也是值得可喜啊!’有的喝酒的人,不懂得这种道理,糊里糊涂的,一定要争到胜利才肯停止;以至于弄到了不醉不休,这种人真是笨到家了!又有的人,自夸酒量很大,以为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才是豪举;而不知道自己的道德文章、科第功名,正是样样多不及别人啊!而却偏偏以自己的酒量大来夸示别人,这不是错的太离谱了吗?更有一种人,自夸酒政严明,而且颇为得意;却没想到酒是用来合欢联络情谊的,应该是随著个人的酒量适可而止,何苦一定要去勉强别人多喝,以至伤害到身体的健康呢?俗话说:‘苛政猛于虎。’我则说:‘酒政苛,也是一样的猛于虎啊!’如果在筵席之间,有这种人,就要赶快的回避他啊!

  在大智度论中,列出了饮酒有卅五种的过失:一、现世的财物空虚耗尽。因为酒醉之后,心没有节度限制而花费无度的缘故。二、产生众病的根源。三、打斗诤讼的根本。四、全身赤裸,就如同牛马一样没有羞耻心。五、醉后跳舞骂座,恶名在外,令人讨厌嫌弃,不尊敬他。六、蒙蔽了智慧。七、应该得到的东西而却得不到;已经得到的东西,而又遗失了。八、匿事全都说了出来。醒了之后,则又追悔。九、种种的事业因而荒废做不成功。十、醉酒为忧愁的根本。因为醉中造了许多的过失,醒了之后,则又觉得惭愧忧愁。十一、身体变得软弱无力。十二、身体的健康脸上气色都变得很差。十三、不知道要尊敬父亲。十四、不知道要尊敬母亲。十五、不知道要尊敬沙门。十六、不知道要尊敬婆罗门。十七、不知道要尊敬伯叔及尊长。都是因为醉了以后,精神恍惚,无法分辨的缘故。十八、不尊敬佛。十九、不尊敬法。二十、不尊敬僧。二十一、与恶人结党闹事。二十二、疏远贤明善良的人。二十三、变成破戒的人。二十四、没有惭愧之心。二十五、喜怒哀乐爱恶等六种感情,没有办法控制。二十六、放纵色欲而无节制。二十七、为众人所厌恶,大家都不喜欢见到他。二十八、被家族之中重要的亲属和世间的善知识们所共摈弃。二十九、做了不善的事情。三十、舍弃了善法。三十一、不为有智慧的人所信任,就是因为酒后放逸的缘故。三十二、远离了涅槃。三十三、种下了痴狂的恶因。三十四、身坏命终之后,堕入了三恶道,乃至地狱中。三十五、若是得而为人,精神时常狂乱。酒醉之后,就会有像上面所说这样种种的过失发生,所以不能饮酒啊!

  故事一:

  福建有一位姓刘的读书人,平时一向都是律己甚严,他的学生很多;平日他在教诲学生的时候,都会告诉学生一定要戒色;有一天,他喝醉了,竟与朋友在争夺妓女;醒了之后,大感后悔;羞愧再见到学生,因此,就闭门静思三天,搜集了许多古今受到酒害的事例,做为自己的警惕,并且称之为‘百悔经’。又有一位浙江的读书人叶某,非常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有一天酒醉之后,却与弟弟争吵,互相的对骂,父亲出来调解劝说的时候,他竟然当著父亲的面,说出了一两句不敬的话;早晨酒醒之后,妻子就告诉他醉后的情形;他听了之后,悔恨欲绝,就急忙到父亲的房前,叩头哭泣,跪著等候向父亲谢罪;父亲的怒气方才得以消除。

  【再析】

  唉!这两位读书人的本性,都是非常的纯厚,尚且不免在酒醉之后行为放肆;若是素行放荡邪僻的人,酒醉之后,就更不知道会放肆嚣张到什么程度了啊!酒名祸泉,这是真话!

  故事二:

  宋朝的吴育,担任枢密使;当时陈执中被免除宰相的职位,就推举吴育代替自己当宰相;吴育因为陪侍皇帝饮宴,喝醉酒睡著了;但吴育却突然的拍床,并且大声的呼叫随从;皇上因此而发怒,就把他贬官,降为西京留台。又郭贽担任参政的时候,有一次,皇帝有事召他,他却酒气冲天,熏到了皇帝,因此被贬官,调到了南京。

  故事三:

  酒后失言,每每常会得到大祸。从前江苏无锡县有一位名士,年纪很轻,才华又高;有一次,他在酒醉之后,当面揭发别人闺房的丑事;而那位被他当面羞辱的人,却是坦然的笑著说:‘他喝醉了,说的是醉话啊!’露出一副毫不计较的样子。在座的人看到了,都非常佩服这位受辱人的心量;但是在场有位老成之人,等到受辱的人走了以后,就跟同桌喝酒的人说道:‘像刚才这样的被人羞辱,会生气则是正常现象;不生气反而笑的人,那就令人莫测高深了啊!’这事过了半年之后,那位年轻多才的名士,竟然被人暗中谋害了;因此大家都怀疑,操刀杀他的人,就是从前曾经被他当面羞辱过的人。

  【再析】

  唉!酒祸居然会如此的严重!若是因为喝醉而跌到河里,掉到坑里,跌破了头脸,遗失了财物,泄露了机密,触犯了鬼神;这种种的罪过灾殃,都是酒闯的祸啊!人还能不戒吗?

  故事四:

  宋朝的学士苏易简,有一次,因为喝了太多的酒而口鼻出血,感发疾病,就这样的过世了。又王全为殿中丞,也是因为大醉之后,肚脐裂开而死。

  【再析】

  须知酒为狂药,若是长期大量的渗入人体,很少人能够不生病的;酒毒发的早,则病得比较浅,酒毒发的迟,则病得就深了,未有不致于死的啊!所以历观古今能够享有长寿的人,都是不喜欢饮酒的人;为什么有的人竟然以先人遗留给他有用的身体,付托在醉生梦死与酒为伍的生活中啊!

  故事五:

  浦江郑氏人家的家规说道:‘子孙的年龄,未满卅岁的,酒不许入唇;壮年的人,虽然准许饮少量的酒;但是耽溺酗酒,和酒后喧闹的人,则必定要加以鞭打处罚。招待宾客,最重要的是要诚恳,不要勉强客人喝酒;家中的妇女,不许与客人共同饮酒;但是年龄超过了五十岁以上,就姑且从其便了。’这些规定,可以作为居家的参考。

  【嘉言】

  古人说:‘酒是一种触媒,若是接触到好事,就会成就了好事;若是接触到坏事,就会成就了坏事。酒也是一种造作善恶的因缘,若是造作善的因缘,就会成就了善事;若是造作恶的因缘,就会成就了恶事;对酒而言,酒的本身不能够决定人的是非善恶,而是人自己决定是非善恶的啊!’所以节省两个字,对酒来讲,怎么可以省略呢?

  骨肉忿争。

  【解释】

  父子兄弟骨肉至亲,在忿怒的争吵。

  【分析】

  唐朝的张公艺,九代同堂住在一起,靠得只是一个忍字;而忿怒争吵,就是因为不能够忍的缘故;父子兄弟骨肉之间,若是执著道理,便会伤到感情,而伤到了感情,也就不是道理了啊!所以骨肉之间,怎么可以随便的忿怒争吵呢?然而忿怒争吵的起源,多是出于妇人在居间挑拨;因为妇人心不公平,常常怀著嫉妒,又她所谓的公公、婆婆、叔叔、伯伯、和妯娌之间的同辈,也都是因缘假合之下,不得已才勉强称呼的;原来就不是属于自然的天伦之情,所以才会轻易的割爱,且容易发生忿怒争吵的情形;只要经过两次的传话,就会积怨成恨了;家庭之中,因此而变故丛生,所滋生的事端,更是多的不胜枚举;惟有天伦笃厚高明又有远大见识的人,才能够明察秋毫,不听信妇人的谗言;自然家庭之中,就会和和气气,相处融洽,怎么可能会有骨肉之间,忿怒争吵的事情发生呢?

  故事:

  明朝浦江郑濂,他的家人,已经有两百年都不离开老家,迁移到别的地方居住;大家都称呼他所居住的里,叫做义门;当时的太守,还送了一块匾额表扬他家说:‘天下第一家。’明太祖即位之后,就召郑濂到京城,并且问他说:‘你家开伙的时候,有多少人吃饭啊?’郑濂回答说:‘有一千零几个人。’太祖说:‘果然真是天下第一家啊!’当时马皇后在屏风后面听到了,就跟太祖说:‘陛下之有天下,是以一个人举事而成功的;今天郑濂他家竟然有一千多人,若是举事起来的话,岂不是更容易就得到天下了吗?’太祖听了马皇后的这句话,著实的吃了一惊,就再问郑濂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而使亲族和睦的相处呢?’郑濂就很巧妙的回答道:‘我没有别的方法,就只有不听老婆的话而已!’太祖听了不觉得大笑起来。当时河南正好进贡香梨入宫,太祖因此赐给郑濂两枚香梨;郑濂就用双手把香梨举在头上,走出了宫廷,于是太祖就命人跟踪监视;郑濂回家之后,就召集了族人,向皇宫所在的方向叩首谢恩;并且还用了两大缸的水,把香梨打碎之后,放入缸内;因此全族的人,每个人都吃到太祖所赐的香梨。太祖听到这件事情,非常的高兴;后来有人揭发郑家与权臣串通,想要谋反,太祖就说:‘郑家没有这种人,而是别人诬告郑家啊!’后来太祖又下诏,命令郑家挑选年龄超过卅岁以上的子弟到京城,朝廷并且还授以官职;郑家的宗长郑渶,来京到皇宫谢恩,太祖还亲自到达奉天门,亲笔写下了‘孝义家’三个大字赐给他;而且还盖上了玉玺的大印呢!

  男不忠良。

  【解释】

  男的不忠厚善良。

  【分析】

  尽己谓之忠,方正称为良;人是万物之灵,而人又是以男子为尊贵;既然得到这个男子灵贵的身体,而却奸佞不忠,不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险僻不良,不能够方正的做人;这样不但是辜负了己灵,更是辜负了上苍啊!

  故事:

  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在两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年龄稍长之后,就挺身自立;昼夜用功读书,静坐默思;这样经过了六年的时间,就精通了六经;在廿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担任河中的地方首长;他为官公正廉明,治家有条不紊,善于恩威并用;对于布施济贫救苦种种的善事,更是不遗余力;因此范仲淹不但能够名振一时,而且又为百世所景仰;所以‘男子’二字,对范先生而言,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啊!

  女不柔顺。

  【解释】

  女的不温柔和顺。

  【分析】

  礼记曰:‘男子率领女子,女子跟从男子。’又说:‘女子年幼,跟从父兄;出嫁之后,跟从丈夫;丈夫死后,跟从儿子。’颜氏家训说:‘妇人的责任,只是主持家中的饮食与服饰的礼节;如果女子具有聪明才智,则只应当辅佐丈夫,帮助丈夫的不足;若是凌驾在丈夫之上,干预外面的事情,便如同早晨鸣叫的牝鸡,长舌多嘴的鸱鸮;家道之所以不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啊!’

  故事:

  宋朝程□的夫人侯氏,极其谦和柔顺,虽然是很小的事情,必定要向丈夫禀告之后才去做;她治理家庭很有方法;决不打骂奴婢;孩子们或对奴婢有所诃责,她一定会告诫孩子说:‘人的贵贱,虽然有所差别,但是人格却是一样的尊贵啊!’程□发怒的时候,她一定会在旁好言相劝,让丈夫能够息怒释怀,心情变好;惟有孩子犯错,则不会替他们掩饰,她常说:‘孩子所以不肖,都是母亲在袒护掩饰,以至于孩子犯的过失,父亲都不知道啊!’后来她的两个儿子,程颐、程颢,都成为宋朝有名的大儒,地位非常的显贵;而且死了之后,还能够享有配享孔庙的尊荣。

  【嘉言】

  紫霞造福诀说道:‘凡是女子修善,和男子并没有两样;但是女子没有其他的事情,若能够做到三从四德,才算是位好女子;如果有善行,不若劝父母丈夫去做比较好;所以父母有三件的善事,则妇女就分有一件;丈夫有两件的善事,则妻子就分有一件;若是经过妻子预先思量而劝化的,就与丈夫的功德一样了。若是能将妇女劝化为善,这种的功德比起妇女自己为善要更加的珍贵;姊妹妯娌之间,若有善行,彼此要互相的赞叹,这个功德也是可以相等的;最重要的是发欢喜心一同行善,不能够生妒忌心啊!妇人若是能够做到孝敬和顺,相夫教子,尽了自己的本分;再加以深信因果,吃素念佛;则现生自然就会身心安乐,子孙昌盛;临终一定蒙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所以妇人只可以在家潜修,不应该向外面奔驰;这样就不会耽误自己宝贵的时光,也可以避免引起别人的非议。又例如子孙有病,祈神祭祷保佑,动辄花费不少的金钱;何不自己平日就行善放生,自然就会得到神明的保佑;所以说闺门之内,自然就能够修善培福,希望妇女同胞,要互相的勉励,努力的去做啊!’

  不和其室。

  【解释】

  丈夫与妻子不和。

  【分析】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古人讲:‘夫妇和而后家道昌。’妇女若是未曾读书明理,若有不对的地方,丈夫便应该明白的为她开导解释;固然不可以放任妻子,也不可以立刻就生嗔嫌。但是丈夫若是遇到了强悍的泼妇,则会受她的欺凌;而遇到了柔弱朴实的妻子,则又加以凌辱虐待;如此的欺善怕恶,岂是丈夫所应为?更有愚蠢的丈夫,宠爱小妾而侮辱元配,迷恋妓女而欺侮妻子;甚至还殴打怒骂妻子,这种的丈夫,尤其不得善终啊!

  故事一:

  顾恺对待妻子十分的有礼,他经常早出晚归,妻子很少见到他的面;有一次,顾恺病得很重躺在床上,他的妻子出来看他,顾恺就命令旁边的人将他扶起来;并且戴好帽子披上外套,与妻子互相的问候,行礼完毕之后,才叫妻子回房。

  【再析】

  由此观之,则夫妇之间,怎么可以一刻无礼呢?若是夫妇能够以礼相待,怎么会导致夫妇失和呢?然而遵礼岂会有困难呢?只要做到和而有节,爱而相敬,也就可以了啊!

  故事二:

  洛城王八郎,性狠爱打妻,狎昵一妓女,家财快荡尽。他的妻子已经是饥寒交迫了,王八郎却反而打得愈凶;妻子不得已,只好拜托亲戚邻居来帮忙处理;王八郎就命令妻子住到别的地方,自己则与妓女同室而住。过没多久,王八郎就身染重病,而财产又已经用光了,这时候妓女却飘然迳自离去。王八郎没有办法,于是就想再投靠妻子,此时妻子则是躲避著他;而王八郎却突然暴毙,不久妻子也跟著就死了,亲戚邻居们只好把他们两人的尸体放在一起;到了夜里,忽然听到屋子里面有打斗吵架的声音;打开房门一看,王八郎夫妇的尸体,却是背对背的站在那里。

  不敬其夫。

  【解释】

  妻子不尊敬丈夫。

  【分析】

  古人说:‘夫者妇之天。’丈夫是妻子终身所依靠的人,因此妻子怎么可以不尊敬丈夫呢?不尊敬丈夫的妻子,不是悍妇,就是荡妇;或是恶言抵触丈夫,或是咒诅丈夫;却不知道,凡是投胎作女人,多是因为在过去生中造作恶业的缘故;若是再欺侮丈夫,来生就会堕入三恶道啊!至于丈夫刚刚过世,尸骨未寒,便想要改嫁的妇人,视自己与丈夫所生的子女,如同路人一般;甚至连丈夫死了,都不会感到哀伤的妻子,那么她在丈夫在生的时候,又怎么会尊敬丈夫呢?

  故事一:

  杜企为人十分的胆小懦弱,他的妻子张氏,向来就轻视他;他晚年的时候,经常生病,妻子都不理会他、照顾他;说也奇怪,张氏却比杜企早死,张氏入殓以后,棺材突然的破了,张氏化为一条蟒蛇,迳自地奔窜进入树林里面。

  【再析】

  唉!古人说:‘夫者妇之天也。’所以轻慢丈夫,就等于是轻慢上天啊!难道上天可以轻慢吗?请为人家妻子的人,仔细的想想啊!

  故事二:

  后汉人梁鸿,娶孟家的女儿为妻,孟光嫁到梁鸿家的时候,身上穿金戴银,装饰的相当高贵阔气;过了七天,梁鸿居然不跟她说一句话;孟光于是就把头发挽起来,束在头顶上,换穿布制的衣服,做起家事来;梁鸿这时候才欢喜的说道:‘这才真正是梁鸿的妻子啊!’于是就偕同妻子隐居在霸陵山中。后来因为避难而前往吴国,寄居在皋伯通府上旁边的小屋中,受雇替人做舂米的工作;梁鸿每次工作完毕回到家中,妻子已经为他准备好了饭菜,端到他的面前,并且不敢抬头仰视,态度十分的恭敬。皋伯通看到梁鸿妻子举案(碗)齐眉服事丈夫的情形,说道:‘梁鸿在我这里,只不过是位舂米的工人,居然能够使妻子对他如此的恭敬,他一定不是一位普通人啊!’于是就请梁鸿夫妇搬到他家居住。

  【再析】

  妻子尊敬丈夫的方法,没有比为丈夫尽节、善于教导孩子,这两件事情,还要更大的了。所谓‘烈女不事二夫’,寡妇为夫守节,连鬼神都会对她尊敬;例如明朝学士黄观,在靖康之难的时候,为国殉难;妻子翁氏和两个女儿都被捉住,翁氏为了避免自己和女儿受辱,就乘机拉著女儿投水而死,翁氏为丈夫尽节的行为,千秋万世为人景仰;所以至今在秦淮河边的庙里,仍然奉祀著翁氏的神位。而宋朝欧阳修的父亲,在他四岁的时候就死了。母亲郑夫人为夫守节,生活相当的穷苦,除了工作赚钱养家之外,还得亲自教导欧阳修写字念书,茹苦含辛;因而感动了欧阳修奋发向学,终于成为宋朝贤明的宰相。郑夫人也累次的被朝廷赠封为越国太夫人、魏国太夫人;这两件公案都是敬夫的典范,凡是为人妻子的,应当要以此自勉啊!

  每好矜夸。

  【解释】

  每每喜欢骄傲自夸。

  【分析】

  老子说:‘不自以为是的人,他的思想才能够显著;不自夸的人,他的功劳才会被肯定;不骄傲的人,他的事业才能够持续的发展。’易经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就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的;就要使他受害,而谦虚的就要使他受福。如果位居尊贵而谦虚的人,他的道德就更显得光明;如果位居卑下而谦虚的人,他的道德也是不可以超越的;所以谦虚是君子始终保持的美德啊!’大禹不骄傲不自夸,并且说:‘就是愚夫愚妇,也有长处胜过我啊!’所以大禹不骄傲不自夸,终于能够排除万难,疏通江河,整治了洪水,而功被万世;而周公才华盖世,不但不骄傲不吝啬,而且还非常的谦卑恭敬勤政爱民,终于完成东征的统一大业,为周朝奠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所以说真正的大圣大贤,都是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的地方,一点一滴做出来的啊!例如大禹和周公都是圣人,他们何曾以自己的道德向人矜夸呢?然而现在的人,随意的就向别人骄傲自夸,不知道是何用意?事实上,也只是被别人见到他不过是夜郎自大而已!

  汉朝的顾雍,封侯已经三天了,而家人却不知道;晋朝的谢安和客人正在下棋,而淝水之战胜利的捷报传来,客人却没有发觉。宋朝的大将曹彬,攻克江南回京入见皇上的时候,合门所进的榜子,只称是‘奉敕江南勾当公事回’。宋朝的贤臣文彦博,于宋仁宗至和年间,首先建议策立英宗为太子(英宗在位四年);等到神宗皇帝继位的时候,文彦博只说全是韩琦的功劳;皇上因此而知道文彦博不自夸自己的功劳。以上所说的这几位贤人,都是人品一流,对国家的功劳贡献都非常之大,他们尚且能够如此的谦退不骄傲,而人们为什么却不知道应该要效法他们呢?

  器量大的人,福泽必定厚;器量浅的人,福泽必定薄;而谦虚和骄傲,则是祸福的分际,所以怎么可以不小心呢?而且富贵才能又有什么足以为恃的呢?若是以此来骄人,姑且不论他会不会因此而有灾祸,首先就已经丧失了自己的心而不知道羞耻了啊!

  故事:

  晋朝的石崇与王恺,两个人在斗富,看谁比较有钱。王恺作了紫丝步障长四十里,石崇就作了锦步障长五十里,为的就是要胜过王恺。王恺曾经拿出皇上赐给他的径尺珊瑚,向石崇夸耀;石崇就拿起铁如意把珊瑚给打碎了,王恺因而勃然大怒,石崇就拿出了家中所珍藏的珊瑚,都是长达二三尺高,就以一株赔给了王恺。至于其他的珍奇宝物,两个人都在那里争胜,看谁的比较好。后来石崇因为犯罪,将被砍头的时候,就叹气的说道:‘你们杀我的目的,不就是想要得到我的家产啊!’

  【再析】

  唉!石崇临死之前所说的话,是那么的具有智慧啊!但如果他能够早些知道的话,必定就不会自夸了啊!而骄傲自夸的灾祸,就是如此的残酷;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怎么可以不谨慎小心呢?

  常行妒忌。

  【解释】

  经常争宠妒忌。

  【分析】

  男人女人都有妒忌之心,男人见到别人有功名就妒忌,见到别人富贵就妒忌;别人的位子逼近了自己就妒忌,才能胜过了自己就妒忌,这些都是因为自己心胸狭窄所造成的啊!至于妇人为了争宠而结怨,往往会给家庭带来了灾祸,甚至会绝嗣,这种的罪过,就更加的严重了;以至于在世的时候,人人都对她切齿痛恨;死了之后,更是永远的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以偿还他所造的孽债;所以正心修身、为人表率,难道都是男人的责任吗?

  【再析】

  周朝的时候,魏国的将军庞涓,因为妒忌孙膑的才华,就把孙膑的双足砍断,后来却被孙膑所杀;唐朝的宦官鱼朝恩、程元振,妒忌郭子仪的功高官大,每次都想毁谤谋害郭子仪,而最后却反而都被判罪;鱼朝恩被杀,程元振被贬而流窜到远方。宋朝的奸臣韩侂胄妒忌朱熹升任焕章阁待制,于是就结党驳赤朱熹为伪学;一时之间,君子都被排斥,和遭到压制,后来韩侂胄被史弥远所杀。北齐释明琛,只要见到比他高明超过他的人,就会非常的妒忌;后来释明琛在树林中变为一条蟒蛇,向山谷中爬行而去。而梁武帝得到止妒方,旁边的人就向武帝建议说:‘愿陛下将止妒方广赐群臣,这样可以使得没有才干的人,不会妒忌有才能的人;怀有私心的人,不会妒忌没有私心的人;不清高的人,不会妒忌清高的人;贪财的人,不会妒忌廉洁的人,这也是一种劝化的方法啊!’梁武帝就欣然的同意。从以上这些历史公案看来,妒忌的毛病,岂只是妇女而已,男人也是一样会妒忌的啊!

  故事一:

  周朝的时候,宋国苏鲍的妻子名叫女宗,事奉婆婆非常的孝顺;而苏鲍则在卫国做官,一做就做了三年,而且在卫国又娶了一位妻子。苏鲍哥哥的妻子,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女宗。女宗说:‘妇人事奉丈夫,是以专一为贞,以善从为顺,而不是以专丈夫之爱为善啊!按照礼的规定:大夫可以娶三位妻子,士可以娶两位妻子;我的丈夫是士,所以他有两位妻子,不是很好吗?而且妇人有七出(古时候男子休离妻子的七个条件),妒忌就是第一个被丈夫休离的条件啊!你不以妇人应有的居室之礼来告诉我,反而要使我妒忌,而使我犯下被丈夫休离的行为吗?’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这件事,就下令表彰她,称为女宗,以做为妇女的典范。

  故事二:

  卢弁的伯父担任湖城县县令,卢弁就前往湖城看望伯父。晚上睡觉时,作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到了一个处所,那里有十枚的大磨,而大磨旁边,则有无数的妇人;大磨一直不停的在转动,牛头鬼卒就用大畚箕把妇人抄起来,丢进大磨的孔洞中;而妇人的身体就随著大磨辗压转动,骨肉全都被辗得粉碎了,痛苦的叫声,令人不忍卒闻;卢弁看到伯母也在其中,两人相见,既悲又喜;卢弁就问伯母在这里受罪的原因?伯母说:‘这都是因为生前妒忌,死后就到这里受罪啊!’唉!妒忌的地狱果报,竟然是如此的可怕啊!

  故事三:

  晋朝贾充的妻子郭氏,天性善妒,她曾生了一个儿子;有一天,乳母正抱著儿子,贾充就乘机吃乳母的豆腐,刚好被妻子撞个正著,郭氏就用鞭子把乳母活活的打死。而儿子因为想念乳母,竟然哭死了,贾充因此而绝嗣。

  【再析】

  贾充是误国的大奸臣,所以上天就让他娶了一位妒妇,以灭绝他的后代;然而世人因为妒忌而遭到绝嗣报应的,也正不少啊!而这些妒妇,纵然不知道自己的罪恶深大,死后难逃地狱的果报;至少要恐惧眼前遭受绝嗣的报应,骨肉分离的痛苦,和以后没人祭拜的凄凉啊?所以凡是妇人,应该及早的想到,妒忌果报的严重可怕,自然也就不敢再妒忌了。我们再细细的探究贾充这个公案,绝嗣的报应,本来就是上天所注定的,而他会娶到妒妇郭氏为妻,也是属于恶报的巧妙啊!所以男人怎么可以不思积德以挽回天心,而独独去责怪妇人的妒忌呢?

  故事四:

  后魏杜昌的妻子柳氏,很会妒忌,有一次,杜昌洗头之后,就叫婢女金荆帮他理发;柳氏看到了非常的生气,就截断金荆的手指;过没多久,柳氏就被狐狸咬到,双手的指头因此而脱落了。又有一位叫玉莲的婢女,很会唱歌,杜昌很爱她,柳氏就把玉莲的舌头割断,使她不能唱歌。后来柳氏的舌头生疮腐烂,情况非常的危急,就向稠禅师忏悔,禅师说:‘夫人您截断婢女的手指,您自己的手指也因而脱落了;又割断婢女的舌头,现在您的舌头又将要断了;因此您一定要至诚的忏悔,这个灾难才可以免除啊!’柳氏就向禅师顶礼诚恳的哀求;经过了七天,禅师就令柳氏张大嘴巴,然后向著柳氏的口念咒;这时候有两条蛇就从柳氏的口中慢慢的爬出了一尺多来;禅师念咒念得更急,于是蛇就落在地上,柳氏的舌头因此而平复,以后再也不妒忌了。

  【再析】

  所以悔过改恶,神人都会欢喜,就算曾经作过无边的恶业,只要从此悔过不犯,从前所作的罪过,就能够立刻冰释了。

  【结论】

  俗话说:‘妇人的怨恨,是不容易停止的;妇人的性情,也是容易与人结怨的。’所以惨毒阴贼的事情,妇人就是亲身去做,也不会感到疑惑啊!惟有在女子未嫁的时候,父母兄弟就要预先的教导她;已经嫁人,则要委婉的制止她,而不可以助长她的气焰,这样她的妒忌之心,才能够稍微的减少一些;而居中调停感化的责任,则又落在她的丈夫身上了。若是丈夫贪图女色喜好邪淫,致使妻子河东狮吼,君子则以淫夫之罪贯在他的头上,这还算是特别的轻呢?

  无行于妻子。

  【解释】

  丈夫对待妻子不义不慈。

  【分析】

  对待妻子的态度,应该要和气尊敬;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要严肃端正;若是对妻子不能够以礼相待,则失去了夫唱妇随的义理;若是不能够用道理来教导孩子,则伤害了父亲生育子女的恩德;而不义不慈,就叫做无行;今天许多做丈夫的人,对待妻子,不是刻薄寡恩,就是亵狎无礼;对待孩子,不是姑息太过,就是苛责太甚,自己本身就不义不慈了,又如何能够去责怪妻子呢?

  故事一:

  后汉人张湛,为人严谨庄重,而且非常的好礼;经常对自己的妻儿,讲说为人处世的道理,就好像君王在领导群臣一样;所以他的妻子也能够和他互相的勉励,彼此的督促;因而在乡里之中颇有声望。张湛的榜样,可以作为教妻教子的典范。

  故事二:

  史堂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娶了妻子,后来考上功名,就常常的恨自己不能够娶到有钱人的女儿为妻,因而感到非常的后悔;于是就不再理会妻子,也不再跟妻子同房;史堂的妻子因此而闷闷不乐,久而久之,就生病了;一病就病了几年,史堂连看都不看一下;妻子因而感到非常的痛心。在她快要死的时候,就在隔壁呼唤史堂说:‘我都快要死了,难道你忍心不看我最后一面吗?’史堂竟然狠心到连最后一面都不去看妻子。妻子死后一年,冥司因为史堂对待妻子刻薄寡恩,无情无义,就削去了他的寿命和福禄,史堂突然的就病死了。

  故事三:

  涿州王瑶非常溺爱他的两个儿子,结果养成了孩子的恶性;自己管不住儿子,只好告到官府,后来两个儿子都死了,王瑶于是就绝了后。等到王瑶死了以后,就在第二年二月十五日的夜晚,涿州城隍庙的司祝刘进,看到有一个人手里持著状子,在向城隍请求清明祭祀,城隍很生气的说道:‘王瑶,你有儿子却不能好好的管教,弄到自己断绝了后代,谁会来祭祀您呢?’城隍说完之后,就命令鬼卒把王瑶驱走,王瑶只好大哭而去。而第二天庙主就到王瑶的家中拜访,才知道原来王瑶已经死了一年多了。

  【再析】

  古语说:‘孔子家儿不识骂,曾子家儿不识斗。’这都是习以成性的缘故啊!又说:‘养子弟就如同养芝兰一样;既要积学以培养子弟,又要积善以滋润子弟。’父亲不可以过分的溺爱儿子,子弟从小就要严格的管教,长大之后,就不会有儿女不肖的遗憾了。又说:‘家中有几个孩子,饮食衣服就要公平的分配,长幼尊卑的礼数,一定要严格的执行;是非善恶好坏,一定要分辨的清楚;在子弟小的时候,教他们要公平,长大之后,就没有争夺财产的祸患;从小严格的管教,长大之后,就没有犯上傲慢的祸患;从小教以分别善恶邪正,长大之后,就不会有变成流氓土匪的祸患。再加上前面所说的合起来看,就知道该如何的做了。’

  失礼于舅姑。

  【解释】

  媳妇对待公婆,不孝顺不恭敬。

  【分析】

  媳妇事奉公婆,就像儿子事奉父母一样;态度要和颜悦色,柔声下气;要关心公婆的冷暖疾病和痛痒,出入也要相扶持,对待公婆稍微有些失礼,就是不孝;而且这种不孝的罪恶通天,甚至会遭到雷火殛毙的报应。唉!媳妇与公婆的关系,是因为和丈夫结婚所形成的;而儿子和父母的关系,则是天生血缘的亲情啊!自古以来,儿子不孝父母,而媳妇却会孝顺公婆的,恐怕没有这种的道理吧!所以凡是媳妇失礼于公婆,这都是儿子造成的;所以鬼神岂会只是专门责罚媳妇不孝而已;希望做人家儿子的,一定要深思啊!

  故事一:

  明朝崇祯五年三月廿二日,淮安山阳县毛继宗的妻子冯氏,天性至孝,婆婆年事已高,而且病得很严重,毛继宗刚好又运送粮食赴京城;冯氏没有办法,夜晚的时候,就沐浴更衣,向上天请求,代替婆婆而死;于是就取刀刺□,肝脏的尖端露出了出来;这时候忽然听到儿子呼叫,怕会吵醒婆婆,就用手帕暂时先掩住伤口,进入房间安抚儿子;后来又担心只有一点点的肝,恐怕不足以治好婆婆的病,就虔诚的祷告后再割;那时候月亮尚未出来,而天空忽然变得光明清净,星星都灿烂得发光,照在冯氏的身上,如同白天一样的明亮;冯氏就再割下一片的肝脏,立刻煮成了羹汤,送给婆婆吃;婆婆刚吃入口,便觉得甘美异常,还问她说:‘这是什么东西啊!怎么这么好吃呢?’冯氏就假托称道:‘邻居捉到了一头鹿,这是鹿的肝啊!’婆婆就把肝汤全部吃了,说也奇怪,病竟然就好了。冯氏当时因为至诚所感,所以伤口也不觉得疼痛;但是血迹则难以掩饰,而被小姑察觉到,全家人惊传此事,婆婆方才知道是媳妇救了自己;感动得痛哭流涕,更加的疼惜媳妇;当时里中的读书人,就决定把这个事迹写出来,准备呈给皇帝;但是却苦于官员的需索无度,而未能够将这件事情上达天子知晓;所幸徽州有位读书人江天一,写了一本‘奇孝惊天集’,才把这件事情留传下来。

  故事二:

  宋朝贾耽担任滑州节度使,当时有位民妇,事奉婆婆不孝,婆婆因为年老眼睛看不见,民妇就以污秽的食物给婆婆吃,婆婆觉得味道怪怪的;当儿子从外面回来时,就拉著儿子问,儿子看见妻子居然用秽食给婆婆吃,就仰天大哭;忽然之间,雷震疾发,就把民妇的头截断了,而以狗头接在她的颈子上。贾耽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下令把民妇牵出来,在辖内游街示众,以警惕不孝的人。

  【再析】

  唉!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说妇人的性情像水一样的善变,所以很难收到马上教好的效果;像这种的说法,实在是毫无道理啊!今天生为女人,父母既然已经失去教养的方法,嫁作别人的媳妇之时,而愚笨的丈夫,又没办法作为妇人学习的典范;于是就觉得妇人忤逆淫妒的恶习,无法抑制了;如果女孩的父母,从小到她出嫁,就以孝顺公婆、尊敬丈夫、要柔要顺的道理,开导她、教育她,就算她嫁给没有才能的丈夫,也可以知道自己要如何的站起来,帮助丈夫成立家业;如果她所嫁的是位值得学习的好丈夫,那就更能够发挥贤妻良母的德能了。所以教育女儿和教育儿子是同等的重要,这种道理,应当为普天下的人说清楚啊!

  轻慢先灵。

  【解释】

  轻视怠慢祖先之灵。

  【分析】

  祖宗、父母死了以后,他们的阴灵常在,就叫做先灵。凡是殡殓无礼,居丧违制,安葬不迅速,斋祭不诚恳,拜扫不勤劳,祠堂不整洁,香火断断续续,这些都是轻慢先灵。水有源头,木有根本,为人岂可忘记先人之灵呢?若是于此而有失,那么就不足以称为人了啊!

  故事一:

  梁朝的昭明太子萧同,天性仁慈孝顺,他的生母丁贵嫔过世,他伤心的连水浆都不入口;每每哭到伤心处就昏倒了。梁武帝就告诫他说:‘人的身体虽然死了,但本性是不会消失的,我还活著,你怎么可以这样的伤害自己的身体呢?’于是太子才勉强的吃了一点点的食物,从武帝告诫之日起,直到丁贵嫔出殡下葬的那天,太子每天只喝麦粥一升而已;太子的身体向来都很强壮,腰带有十围之宽,至今腰围却减少了一半以上;所以他每次入朝的时候,官员和百姓见到他,这副消瘦的样子,莫不为他伤心落泪。

  【再析】

  功格说:‘父母亲过世以后,若三年内不下葬,只要延迟一个月,就为十个过;埋葬不尽心力,或是因此而导致父母的遗体遭受到侵坏,为一百个过;发觉之后,又不立即改正的,只要拖延一天,就为十个过。’又说:‘祭祀先灵,不遵守时间,就是不敬,为一个过;若是因为游乐而遗误了祭祀的时间,则为五个过。’

  故事二:

  邓左名每次扫墓的时候,必定会留连在墓地,直到第二天才回来。他说:‘一年之中,到墓地的日子没有几天,所以我不忍心随便的看看就离开了啊!’

  【再析】

  这真是至性之言啊!今天世俗之人,每年仅有在清明节的时候才去扫墓,其余的时间,都置亲于荒郊野外而不闻不问;祭拜的时候,就率领了兄弟亲友一大票人,放情的游览,尽欢而归;所以清明节变成了不是去扫松,而是去赏梅;不是去省墓,只是去踏青而已;唉!供养不及于父母,妻子饱食又有何益?父母在生的时候,供养若是有亏,死了之后,花再多的钱埋葬,又有什么用呢?

  违逆上命。

  【解释】

  违背了上面的命令。

  【分析】

  凡是一切处在下位的人,受命于上,都叫做上命;例如臣子受命于君王,儿女受命于父母,弟子受命于先生。而这些上对下的命令、指示、吩咐、差唤等,若是不合道理不可行的,也应当要婉转的说明,先期的劝谏,表明自己不敢受命的原因;若是合乎道理应该做的,而奉行不力,尚且有罪,更何况是违逆呢?而违逆上命的人,也就是将来成为乱臣贼子的开端啊!

  故事:

  明朝的陶安,是安徽当涂人,明太祖命令陶安负责治理黄州,并且告谕他说:‘你要好好的照顾黄州的百姓啊!’陶安于是就恭敬的秉承了皇上的命令,到了黄州之后,就免除赋税,节省徭役,勤于教育,减轻刑罚,百姓对他的施政,都感到心悦诚服。朝廷又召他为学士,迁调他担任江西省的参知政事,陶安对每一件事情,都是尽心尽力的去做,以副皇帝的命令;陶安死的时候,皇上还亲自的为他撰写祭文吊祭他,并且还赠给他谥号,以福荫他的子孙;陶安的儿子孙子,也都考上了功名,做到卿佐的职位。

  【再析】

  现在管理地方百姓的父母官,都是仰承国家托付给他治理地方的重责;有的竟然不尽责任,残害百姓,一点都不体会君王元首希望他能够好好教养百姓的苦心,这种违逆的罪过,实在是罪大恶极啊!在百姓来讲,固然对他是莫可奈何,那里会知道上天的鉴察是丝毫不漏的;所以百姓是不可以虐待,而上天更是不可以欺骗啊!

  作为无益。

  【解释】

  所作所为对自己毫无益处。

  【分析】

  世间的万事,转头就空了;惟有自己积德行善,为社会兴利除害等等的事情,自己才能够世世生生,随身受用而没有穷尽,这才是有益的事情。若是建大的房屋,买好的田地、衣服、车子,以及收集一切的诗画古玩等等的事情,都是无益的作为,而且还会丧志累身,一点益处都没有;至于张灯结彩、歌舞演戏、喝酒抽烟、赌博嫖妓等等的事情,不但没有益处,而且还有很大的害处啊!

  故事:

  宋朝的张咏,镇守成都的时候,考虑百姓恐怕会因为生活艰困,铤而走险当强盗,就实行一种平抑米价的措施;自从实行这种的措施之后,虽然遇到了荒年,或是收成不好的时候,老百姓也不会饿肚子没饭吃了。陈尧佐在担任广南漕运的时候,发现当地土人的风俗,生了病却不吃药,反而向鬼神祈祷求病好,结果很多人因此而病死;陈尧佐就搜集了许多家中珍藏治病的验方,刻在驿站馆舍的石头上面,供人参考;土人照著药方服用之后,病就好了;因此而改变了土人生病求鬼的不良风俗,当地百姓的健康情形,也因而大有改善。苏东坡在担任杭州知府的时候,疏通了两条河流,修好了六口深井,建筑长堤,并且在长堤上面种植杨柳树,以增加堤防的功能和益处,当地的百姓因此就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喻仲宽担任顺昌知县的时候,当地的风俗,在生了女儿之后,多把女婴溺死;喻仲宽就作了一篇劝戒的文章,并且召请了当地的父老到府中,殷勤的招待慰劳;拿出了所写的劝戒文,非常诚恳的劝导父老们,盼他们能够协助,改变这个不好的风俗,果然当地溺死女婴的风俗,真的就因此而改变了。

  【再析】

  以上的作为,都是有益的;因此要知道君子处世,贵在能有益于人,和有利于物;而不只是高谈阔论,实际上却没有真实有益的作为啊!至于我们则更应该修身正己,反省过失,改掉坏毛病;当知每天的时间,都快不够用了,那里还有时间造作种种无益的行为呢?这都是因为不知道,我们这个虚幻的身体,和这个虚幻的外境,在倏忽之间,就会消散磨灭的啊!惟有我们这个圆明的本性,纵然是经历了万劫的时间,却是依然不变的存在,本来就没有生,也没有灭啊!现在的人,与其每天闲著无聊,打发时间混日子,何不向自己的心性,稍稍做些工夫呢?

  怀挟外心。

  【解释】

  暗中怀藏著外心。

  【分析】

  臣子欺骗君王,子女违逆父母,妻子背叛丈夫,兄弟彼此贼害,朋友互相倾陷,这些行为都是怀藏著外心所造成的啊!然而怀藏外心,并不需要等待形诸于事实;只要这种的心念一动,别人虽然不知道,然而鬼神早就已经在谴责他的心了啊!

  故事一:

  宋朝的奸相秦桧,企图与金人暗中串通,所以极力的主张和议。只要宋朝的将领与金人作战的时候,稍微有点胜利,他就下令班师回朝;因此宋军所占领的城市,随即就失守了。又将岳飞害死在狱中,后来有人到地狱,见到秦桧在无间地狱受苦。今天杭州的岳王墓,铸有秦桧夫妇的铁像,跪在岳王的坟前;到这里的游客,每次都会拿起木头做的手掌,批打秦桧夫妇的铁像,有的人甚至还对铁像尿尿以泄愤呢!

  故事二:

  明朝的时候,越中地方有位先生,对待他的妻子非常的专情;然而妻子却喜欢上邻居的少年。两人经常偷偷的眉来眼去,虽然妻子和先生同处一室,但是心里面却老想著隔壁的少年。后来先生病死了,守丧的期间还没守完,就急著嫁给了邻居的少年。晚上就梦到前夫跟她说:‘我死了你再嫁,姑且不责备你;但是我在世的时候,你却怀有外心,实在是可恨啊!’于是就拿起了铁锤,捶她的背;不久之后,这位妻子竟就吐血而亡了。

  自咒咒他。

  【解释】

  自己诅咒自己,而又诅咒他人。

  【分析】

  这句是说诅咒而又没有正当的道理可以诉求的人。凡是心中怨恨难平,而自己诅咒自己死,而又诅咒别人死,这就是小人、女子招来灾祸的先兆;往往就会在还没到死的时候,却如自己所诅咒的,马上就死的情形发生了,所以怎么能够不谨慎呢?

  故事:

  堰典的妻子,曾经与人私通;而且又偷了邻居的一条手巾,邻居因此而责骂堰典的妻子不要脸。堰典听到了非常的生气,于是就诅咒自己,又再诅咒邻居说:‘我太太如果与人通奸,以及偷了你的手巾,我就被雷打死;否则你就必会被雷打死。’没过多久,堰典就真的被雷打死了,胸胁下面还出现了‘痴人保妻’四个字;而他的妻子也被雷打死,胸胁下面也出现了四个字—行奸为盗;意思是说:与人通奸而又偷窃。

  【再析】

  周朝的郑子罕先生曾说:‘有诅有咒,就是动乱的根本啊!’要知道每个人的生死,都有一定的命数;并不是爱他,他就能够生,恨他,他就能够死;现在却有人自己咒自己死,而且又咒他人死,实在是迷惑到了极处,愚笨到了极点啊!

  偏憎偏爱。

  【解释】

  所憎所爱,有了偏差。

  【分析】

  偏憎或偏爱,所指的范围很广,凡是君王之于臣子,父亲之于儿子,丈夫之于妻妾,主人之于仆人,这种的情形,常常都会有;而惟独妇人对于前妻所生的孩子,和自己所生的孩子,偏憎偏爱的情形,特别的严重。所以从前曾子在他的妻子死了之后,终身都不再娶。曾子说:‘殷高宗因为后妻的缘故,而杀了自己的儿子孝己;周朝的大臣尹吉甫,也是因为后妻的缘故,而杀了自己的儿子伯奇;我既比不上高宗,也比不上吉甫,我怎么可能不会犯下他们这种的错误呢?’善哉!善哉!曾子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曾子就是恐怕自己会有偏憎偏爱的过失,而能够保全为人父亲恩德的最佳典范啊!然而在妻子过世之后,就不再娶,这也是人情很难做到的啊!惟有求于再娶之后,能够经常的体认曾子的话,或许就不至于因为偏憎偏爱,而犯下了大错啊!

  故事一:

  东海人徐甲,与前妻许氏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铁臼;许氏死了之后,徐甲就再娶了陈氏为妻,陈氏的个性凶悍又妒忌,想要杀掉铁臼;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就取名叫铁杵,意思就是要以杵来捣臼;铁臼因为常常的被陈氏毒打,挨饿受冻而死;死的时候,才十六岁。铁臼死了十多天,他的鬼魂忽然回家说道:‘我是铁臼啊!我妈妈已经向上天诉冤了,而且得到天庭的符令回来报仇,要使铁杵也病死,并且跟我受痛苦的时间一样长啊!’陈氏用尽了方法祈求鬼神消灾,但是却都无法解除这个仇恨;到了铁杵六岁的时候,忽然肚子就胀了起来,全身感到疼痛,并且变成了青紫的颜色而死。

  故事二:

  周朝的时候,魏国有位慈母,她是孟阳的女儿、芒卯的后妻;她生了三个儿子,而芒卯的前妻则生有五个儿子,但是都不爱这位后母(也就是慈母);然而慈母待他们,却是非常之好;可是这五个儿子,却仍不爱慈母。慈母于是就命令她自己所生的三个儿子,不可以和前妻生的儿子享有一样的待遇;无论是衣服饮食,起居进退,都相差很远;虽然如此,前妻的五个儿子还是不爱慈母。没多久,前妻的第三个孩子,因为违犯了魏王的命令,即将被魏王处死;慈母非常的忧愁悲伤,从早到晚都十分辛勤的想救这孩子。有人对她说:‘前妻的儿子那么的不爱你,你为何还为他忧愁悲伤,拼命的想救他呢?’慈母说:‘我的亲生儿子,虽然不爱我,若是闯了祸,我也一定会救他,替他除罪的;今天我若是对前妻所生的孩子不能这样做的话,那么他们不就等于是没有母亲一样了吗?他们的父亲,是为了他们失去了母亲,而娶我当他们的继母;继母做了人家的母亲,而不爱她的儿子,可以称做慈吗?疼爱自己所生的孩子,而忽视前妻所生的孩子,可以称做义吗?做人若是不慈不义,怎么能够在这世上立足呢?他们虽然不爱我,而我怎么可以忘义呢?’于是就去游说魏王,魏王被她的人品行为所感动,于是就赦免了儿子的罪,放他回家了。从此以后,前妻的五个孩子对慈母非常的亲切,就像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一家人都和乐融融。因此魏王就常以慈母用礼义来训导八个儿子的范例,来教诲魏国的官员。

  越井越灶。

  【解释】

  跨越了井灶。

  【分析】

  井对人类的利益甚为广大,并且有泉神在负责职掌,泉神名叫观,长得就跟美女一样;而且井水可以供给人类和动物禽鸟饮用,更可以用来祭祀神明供养佛菩萨,怎么可以亵渎轻慢呢?而且在五种祭祀的神明中,灶神是其中的一位,也就是太乙火神,姓张,名卓,字子郭。负责掌管一家人命运的好坏,专门察查善恶长短,预先知道吉凶祸福;若是跨越了井灶,则是轻慢侮辱了神灵,罪过非常的大;而且不只是跨越而已,例如坐在井栏上面,或是用脚踏踩灶门,以及在灶的上面烘烤污秽的东西等等的行为,都是触犯污辱神明啊!

  故事一:

  张孝先每次喝酒喝醉了,就喜欢跟人玩跳井的游戏。有一天,井中有一位金甲神,拿矛刺了他一下,张孝先就感到肚子痛得不得了,好像是枪在戳一样的难受,于是就虔诚的祈祷,肚子才不痛了。

  故事二:

  清朝的吴湛,在县衙里面做事,家则住在荆溪的旁边。荆溪有口泉,泉水非常的清澈,附近的人饮用的水,都是依赖这口泉水;吴湛就很谨慎的在泉水的源头处,筑起了篱笆保护,不使脏东西掉到泉水中;有一天,忽然在泉水的旁边,捡到了一只白螺,于是就把白螺带回家里,放在瓮中。从此以后,每次他从外面回家,厨房里面的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吴湛心中感到十分的诧异。有一天,他就偷偷的潜回家中察看,看见一位女子从白螺的壳中出来,亲自下厨为他做饭,吴湛就急忙的趋步向前,这位女子大为困窘,一时不知所措,来不及回到白螺壳中;就坦白的告诉吴湛说:‘我乃是泉神,上帝因为你恭敬保护泉水的源头,而且知道你的太太已经过世,就命我为你准备饮食,你吃了我所做的食物,应当就会得道了啊!’女子说完之后,就不见了。

  故事三:

  汉朝阴子方,为人极孝顺;不但有仁心,而且又厚道;有一天早晨煮饭,刚好是农历十二月的腊八日;忽然见到灶神现在他的前面,阴子方就向灶神恭敬的礼拜,每年逢到腊八日的时候,就虔诚的祭祀灶神;从此以后就变得非常富有,跟皇帝的财富不相上下。他孙子名叫阴识,阴识的妹妹居然当上了皇后(也就是阴丽华,汉光武帝的皇后),阴识于是就被封侯;因此阴氏的子孙,世世代代都祭祀灶神。

  跳食跳人。

  【解释】

  跳过食物和跳过人的身体。

  【分析】

  食物为养活生命的资粮,而人为三才之一,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因为人能够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的功德,才能够与天地并称为三才),所以跳过食物和人的身体,都是有罪过的啊!

  故事一:

  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官员,进入山中,走到了人烟绝迹的地方,忽然见到一间酒店,就买酒来喝;卖酒的妇人先向他收钱,再进入屋内打酒;过了很久,方才提酒出来,酒的颜色,就跟血一样的殷红,喝起来非常的甘美;官员喝完之后,还想再喝,妇人就哭著向他说道:‘我不是阳世间的人啊!因为我在生的时候,奢侈浪费,饮酒没有节制,吃剩的饭菜,就用脚践踏之后,再给别人吃,所以才受到这个报应;每次遇到有人来买酒,我就挤出身上的血,供给客人当酒饮用!’官员听了大吃一惊,吓得立刻下山,急忙的返回家中。

  【再析】

  要知道高山之中,那里会有酒店啊!想必是这位官员平素不尊重饮食,阴司特别借他的遭遇,来警惕教化世人啊!

  故事二:

  宋朝的翟林,曾经送正叔先生向西边迁移,在途中借宿僧舍;翟林坐的位置,偶而背对了圣像,正叔先生就说:‘把椅子转过来,不要背对著圣像。’翟林说:‘那只不过是一尊佛像而已,难道我们也应该要如此的尊敬吗?’正叔先生说:‘只要是具有人的形态相貌,都不应当轻慢。’龟山听到了正叔先生的这句话,大加的赞赏,欢喜的说道:‘看到像人的形象,尚且都不敢轻忽,那么他对于人,也就可以知道了啊!’

  【再析】

  由此可知,背对著人,尚且不可,何况是跳过人的身体呢?

  损子堕胎。

  【解释】

  损害已经生下来的小孩,堕掉仍在胎中的胎儿。

  【分析】

  人的身体至为尊贵;得到人身,更是非常的困难。而且人当出生的时候,诸天的天神称庆,司命之神定算,可以说是惊天骇地,实在尊贵的难以形容!而且小孩刚刚出生,到底亏欠了父母什么?但是有的狠心父母,竟然敢把婴儿杀掉。又与人淫奔的女子,怀孕之后就堕胎;这种的行为简直就连禽兽都不如,没有办法开导晓谕啊!至于有人因为家中贫穷,而厌恶孩子生的太多,就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而溺杀,或是在未出生的时候就堕胎;要知道杀人的罪业,是莫可忏赎的啊!物命至为微细,尚且想要放生戒杀,况且是自己的儿女啊!凡是今生没有孩子,或是生了孩子养大就死了,或是临老的时候,孩子反而先死;这些都是过去生中,造下了这种的恶业,所招到的果报啊!

  故事一:

  钱邦伟在担任贵溪县县令的时候,因为当地的习俗生了女儿之后,多不肯养,就把女婴溺死,于是钱邦伟就恩威并济,重赏重罚,严格的禁止溺杀女婴;若是杀掉女婴,五家都要受到连坐的处罚,因此而救活了许多的女婴。钱邦伟后来升任汀州太守,并且享有很长的寿命,子孙都很发达。

  【再析】

  像钱邦伟禁止百姓损子堕胎,就能够获得如此的福报;现在的人应当随时的劝导他人,不要犯此恶业,功德也不小啊!

  故事二:

  从前郭印的女儿郭引凤,被两个鬼追摄她的魂魄,□历了十八个地狱;她看到最后的一个地狱,有位冥王坐在殿上,大殿的下面,则有数百名的妇人,依序排列的站著;而且每个人都有小孩,抱著她们的脚在哭泣号叫:‘还我命来!还我命来!’这些妇人,有的是因为女儿生多了,就把女婴溺死;有的是因为家里贫穷,生了孩子养不起而杀掉;有的是因为妻子妒忌妾有身孕,就把妾腹中的孩子打堕掉;有的是因为怀了私胎,于是就把胎儿毒死;有的是因为争执打斗,触动了胎气而使胎儿流产;有的是因为讨厌孩子啼哭,殴打或丢摔孩子,至使孩子死亡;有的是因为照顾孩子不谨慎,而使孩子死于非命;冥王都一一的加以诘问。每位妇人的身上,都被戴上了枷锁,而且面容憔悴,身体瘦弱,看起来十分的可怜。郭引凤返回阳间之后,就把看到的情形,都告诉了父亲。郭印就把这件事情,写在天宁寺的墙壁上,以警惕世人。

  故事三:

  妇人杨阿剩,自幼贫又病,晚年更狼狈,临终的时候,她自言自语说道:‘我前生的时候,本来是一位医生,帮病人看病的时候,没有注意详细的检查病情;有一次,有位妇人自称肚子里面长了毒虫;我也不能分辨她已经怀有了身孕,就马上给她服下芫花酒,这样就可以把毒虫打出来;结果妇人服下芫花酒之后,与肚子里的双胞胎一起都死了。因为我看错了病,给错了药,因而就杀死了三条人命啊!阴司的冥官,就以这个杀人的罪名来处罚我,我在阴间的苦受满之后,又处罚我投胎作女人,这一生已经是第三次了;而且生生世世都要做下贱的奴隶,必须经常的忍受贫穷饥渴的煎熬,几乎很少有安宁的日子;我的这种遭遇,可以告诉世间做医生的人,一定要以我为戒啊!’说完之后,杨阿剩就死了。

  【结语】

  文昌帝君说:‘儿女不孝父母,自然会有天律来责罚诛戮;儿女无罪而父母却杀掉儿女,这就等于是杀天下的人民啊!而且父母欲杀儿女,为何不节制自己的欲望呢?竟然敢杀人而不顾天理;今世像这种的人,怎么能保证没有呢?我看在酆都鬼城中受罪的人,有很多都是犯了这个罪啊!因此盼世人要急急的反省觉悟,不要使自己加速的招到天谴啊!’

  行多隐僻。

  【解释】

  行为多是不光明不正大。

  【分析】

  行为隐僻,例如奸盗邪淫等类的事情,凡是不可与天知,不可对人说的都是啊!然而其中比较大的,必定是属于淫秽的事情;所以太上把行多隐僻,写在损子堕胎之后,是有祂的道理啊!

  故事:

  明朝冒起宗先生说:‘浮梁邑北有位叫张明三的人,随同父亲官职迁调到琼崖上任,所住的官舍就在李指挥住宅的隔壁;李指挥的两个女儿,十分的漂亮;张明三就暗中的与她们发生了奸情;后来张明三要回浮梁老家,就偷偷的带著李指挥的两个女儿一齐私奔,先把她们藏在船里,将要渡海的时候,李指挥急速的追赶而至;张明三这时候无计可施,就很快的把两姊妹推落水中淹死了。十年之后,张明三患了腰痛的毛病,就请了孙医师帮他治疗;在服了孙医师开的药之后,他腰痛的毛病就好了一些;当天晚上,孙医生就梦到自己,在里之梅附近的海滩捕鱼,海水中忽然有二位女子,裸露著身体向他走了过来,捉著他的衣服说道:‘我们两姊妹是海南地方的人,专程来这里为张明三治病的,难道你想要抢我们的功劳吗?’因而就把孙医师拉入水中。孙医生惊醒之后,已经是吓得汗流夹背了。第二天的早上,孙医师就把昨天晚上的梦境告诉了张明三,明三就拍胸叹气的说道:‘唉!我的罪业已经现前了,难道我的死期快到了吗?’果然一个多月以后,张明三就死了。

  【再析】

  这是男女间的行多隐僻,而且是互相的受到报应啊!张明三与两姊妹,最初偷偷的幽会,而后又一齐暗中的潜逃;然而两位姊妹竟然死在张明三的手中,而张明三在十年之后,又死在两姊妹的鬼魂报复索命下,可以说是报应的实在太巧妙了,而且丝毫不爽啊!大抵奸淫他人的妻女,和害人家的功名,这两件事情,是最隐僻了,也是最伤人心和最伤天理啊!所以奸淫别人的妻女,自己的妻女,也必定会被别人奸淫;而害别人功名的人,自己的功名,也一定会被别人所害啊!俗话说:‘暗室之中,做了亏心的事情;而神明的眼睛,就像电一般的明察啊!’所以怎么可以做坏事呢?

  晦腊歌舞。

  【解释】

  在晦腊之日,唱歌跳舞演戏。

  【分析】

  晦是阴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乃是司命灶君向上天奏报世人功过的日子。腊有五腊,乃是天神校定世人善恶罪福,荣禄寿算,和吉凶生死等事情的日子。正月初一是天腊,五月初五为地腊,七月初七叫道德腊,十月初一为岁腊,十二月初八为侯王腊。凡是遇到这些日子,万一有了过失,被天神记在黑簿上面,就很难赎罪了啊!况且酆都北帝,太阴天君,也是在这些的日子里,引出了阳间世人久远的祖宗父母和眷属,乃至于幽狱的鬼魂,询问他们住在阴间年代的远近,以及犯了什么罪才到阴间受罪,和所埋葬的坟墓现在在何处?子孙的姓名是什么人?既然得到了子孙兄弟亲戚九族的名和姓,就开始攒集校定,以为阳世子孙的罪状。如果是久远劫以来,阳世的子孙还没有超荐的话,则一定会连累到阳世的子孙。况且在这些的日子里,祖先和眷属的阴灵,都被释放出来,各自的回到本来的家中,受领子孙的祭祀;而作为子孙的人,自然应当凭仗著法力,来祭祀先灵,追赎先人以往所犯的罪过;若是任意的唱歌跳舞,就是得罪天地祖宗了啊!所以说,在晦腊的日子里,应当是追荐祖先呢?还是应当唱歌跳舞呢?

  【嘉言】

  于玉陛先生说:‘世人应当在晦腊之日,较量自己平日积累的功德,自我检讨反省,发奋励志进修。’所以祖师常常劝人说道:‘自己若是不预先做好一番准备的功夫,腊月三十到来的时候,保管你会取到一场热闹(也就是临命终的时候手忙脚乱)。’又说道:‘你们各位,不妨试著自我检点一下,看看从小到老,从生到死,自己的心与五欲六尘、烦恼业识、打成了一片,混作了一团,究竟会有何结果呢?那个才是回头的一著呢?(也就是你们有没有反省检讨过呢?)就在忽然之间,呼吸停止了,眼睛紧闭了,自己死后的这个游魂,就要随著平生所造的善业恶业而去受报了啊!像这个样子,自己在人间岂不是白白的空走了一回,这就是所谓的虚生浪死啊!’在云栖莲池大师警老的仪式中,都是在阴历每个月月底这一天,提醒众人说道:‘人命是无常的,甚至比呼吸还要急促啊!就像是正在加沸中锅子里的鱼儿,很快的就要被煮焦煮烂了啊!又像在风前的灯,刹那之间,就会被风吹灭了啊!况且这个身体不久之后,必定就会走向死亡;而前面的道路,则是一片茫茫,不知道何去何从?怎么可以不猛然的反省体悟,生命无常的道理呢?所以必须要战战兢兢的自我警惕,自我策励,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啊!’祖师是如此苦口婆心的劝化警惕大家,我们怎么可以还在晦腊之日唱歌跳舞呢?

  故事:

  淮阴人强富,平生持身相当的谨慎,待人接物也非常的谦和。每到了初一、十五和腊日的早晨,就读诵佛经,礼拜天地神祇,始终都不间断。有一次,元旦正月初一天腊的早晨,有一位小人乘著酒醉辱骂强富,强富就把门关上,不理会他,家人和左右的邻居听到都快忍不住了,强富却说:‘当此佳节的时候,那一个人不喝酒呢?而酒喝醉了发狂,也是人之常情啊!若是与他计较,岂不是显得自己的心量太小了吗?’强富的这些话,却感动了天神;当天傍晚的时候,他假寐了一下,梦到自己到了一个地方,见到一位戴著金冠、穿著紫袍的人跟他说:‘你能在元旦天腊的早晨,忍人家所不能够忍受的羞辱;上帝因此而嘉许你,赐给你福报和长寿,你的子孙,代代都会享有功名。’就在这个时候,强富被家人叫醒;后来强富果然活到八十多岁,两个儿子一个孙子,都是以贡生的身分而被推荐做官;他的重孙玄孙,也都是在教育界享有很好名声的读书人。

  【再析】

  强富的这个公案,就是在晦腊之日反省自己的果报;如果在这天狂呼唱歌

  跳舞,纵情饮酒行为放荡的人;既然已经触犯了上天的戒条,那么自我修省的心念,也必定就失去了;这种的恶业,实在足以消磨他的福禄,折除他的寿算啊!

  朔旦号怒。

  【解释】

  在每月初一和每天清晨的时候,大声的呼号,忿怒的叫骂。

  【分析】

  一月之中的所作所为,是以初一为基础;一日之中的所作所为,是以早晨为基础;在这个时候,正应当要澄净心思,才能够与道相应;如果大吼大叫愤怒生气,则浊气就会随著肝火而升起,真气就会随著声音而散掉;于是人就会变得神昏气浊,善念都消失了啊!古诗说:‘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临机如对镜,妙处在光明;佛语求无诤,儒书贵不争,好条快活路,世上少人行。’佛经说道:‘嗔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应当要急速的舍弃,不可以使它增长啊!’所以号叫发怒,严重的影响和拖累世人;因此平常的时候,就应当要谨慎小心,况且是在初一和清晨的时候呢?

  故事一:

  陈英的妻子赵氏,个性强悍喜欢争执;每次遇到初一的时候,情况就更加的严重;在她家进出往来的人,多只听到她呼喊叫骂的声音不绝于耳。忽然有一位道士来到她的家中,赵氏就向道士说:‘你来我家做什么?’道士说:‘我是来卖灵丹的,只要服下我的灵丹之后,就可以长命百岁啊!’赵氏听了非常欢喜,就买了灵丹,吞了下去,于是赵氏立刻就变成了哑巴。

  故事二:

  汉朝的司空第五伦,因为母亲年老,不能够到官邸跟他同住;因此他每次遇到了晦腊朔望的日子,就会想念母亲而常常悲伤的流泪;向上天礼拜,祈求母亲长寿。

  【再析】

  唉!古时候的君子,是如此的感时怀亲啊!而那些在晦腊之日唱歌跳舞呼号忿怒的人,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原因呢?况且前面所讲到的追远超度先人的事情,非常的详细,为什么不肯稍稍的自我反省一下呢?

  对北涕唾及溺。

  【解释】

  对著北方擤鼻涕、吐痰、吐口水、小便。

  【分析】

  北方,乃是北斗星君所居,北极,则为天的枢纽所在,三界十方,万灵众真,都是附属于北极,是以中天斗极,号为至尊;因此宅尊所在的地方,又怎么可以触犯污秽呢?按照礼上的规定,儿子媳妇不可以在父母公婆的身旁,哕呕、喷嚏、吐口水、擤鼻涕,因为这样做就是不敬啊!况且对北为神的方位所在,擤鼻涕吐口水尚且都不可以,更何况是小便呢?

  故事一:

  从前吴国地方,曾经有人晚上睡觉因为尿急,醒来之后,起身走到门外,裸露著身体朝著北方小便;忽然见到整个天空都布满了黑色的旗子,看到真武现出了像来;他吓得从门外爬进了屋里;因而就躺在床上,病了好几个月;后来经过忏悔,病才好了过来。

  【再析】

  长生经上面说道:‘春天的东方,夏天的南方,秋天的西方,冬天的北方,这些都是月令所指的方向,也就是北斗七星斗柄运转的方向,都是触犯了北斗柄;因此而减除寿命最是快速了。’再看到上面的这个公案,才知道随方有戒,不只是正北方而已啊!

  故事二:

  江苏常熟县钱氏,是当地的一个大家族;在明朝正德年间,钱氏家族的房屋,被大火延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然而在连排整幢的房屋烧毁的灰烬中,独独却有三间的小楼阁,竟然没被烧到;原来是钱氏的小四房,婆媳两人寡居所住的小楼阁。当时大火四面烧来的时候,婆媳二人被火逼得无处可逃;因为她们两人一向都敬奉斗神,只知道向斗神拼命的叩头求救;忽然见到有七位穿著朱色衣服的人,站在屋檐的下面,举起袖子向火挥去,火就立刻的散去,因此婆媳两人,才能够安然无恙;而四面的房屋,被火烧得连一根木头都不留啊!婆媳二人祷求北斗,因而能够安然无恙的奇迹,感化了当地的人士,都虔诚的事奉北斗。

  【再析】

  凡是崇敬北斗,因而获得延长寿命、免除疾病、保住性命、度过灾难、赐给幸福、绵延子嗣种种的福报;以及水灾、火灾、盗贼、妖魔、鬼怪、瘟疫种种灾害不侵的例子,可以说是多得不胜枚举;明白这种种的道理,岂会有对著北方擤鼻涕、吐口水、以及小便的事情呢?

  对灶吟咏及哭。

  【解释】

  对著灶歌唱和哭泣。

  【分析】

  黄帝灶经说:‘炉灶的地方,不可以唱歌、吟诗、哭泣、诅咒、怒骂和叫喊。’而且吟□与哭泣,哀喜不相同,但都是轻慢神明的行为,必定会被减除财禄和寿命;而今人在官府面前,尚且不敢高声的说话,或是打妄语,为何却对神明竟敢肆无忌惮呢?这些都是每个人所应当要切戒的啊!至于尊敬和亵渎的福祸,前面都已详细的说明了。

  又以灶火烧香。

  【解释】

  又用灶火来点香。

  【分析】

  按照天师门下科令说:‘灶下的灰火,叫做伏龙屎。’所以不可以用灶火来点香。而在教典之中所说的香火避忌,又不只是这一件事而已。例如使用不干净被油渍污染过的纸捻当作火种,来燃烧金纸,这就叫做枉积蜡钱;这种枉烧的蜡钱,在东岳那里垒积的就跟山一样的高;而且天地阴阳诸司,都不愿意接受啊!又例如供养真武,夏季的时候,不可以用李子;冬季的时候,不可以用石榴;而延请上真降临,不可以烧乳头香。另外檀香叫做浴香,月季叫做不时花,金桐叫做鬼花,凡是这些都应当要避忌;与其因为不避忌,而自取冒犯的罪过,何不如恭敬的遵守教中的规定呢?

  诸经集要说:‘因为有了事相,才能够悟出道理,所以必须要藉著事相,才能够导入真理;而瞻仰圣容,依靠著花香来供养。佛说:‘如来灭度之后,如果有人能够以一华一香,用来供养三宝,用一掬的净水,将供品洗除干净,秉持著恭敬的心来到佛前;称念一声南无佛,这个人若是堕入了三恶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啊!’净名疏说:‘香是离开污秽的名称,而且有宣芬散馥腾馨的作用。’感通传说:‘人间的臭气,上熏于天空,达四十万里;而诸天清净,没有不讨厌人间的臭气啊!但是因为接受了佛的付嘱,佛命诸天要护持佛法,佛尚且跟人在一起生活,因此诸天不敢不来人间;所以在佛法中,香在佛事中,堪称第一了。’华严经说:‘在忉利天的善法堂中,有一种叫做清净庄严的香;若是烧了一丸清净庄严的香,就能够普熏诸天,使得诸天心念于佛,得到念佛三昧。’然则用灶火来烧香,难道可以不戒吗?

  故事:

  宋朝的周开山能诵华严经,又有一位僧人能诵金刚经,两人在同一时间突然的暴毙。冥王就请开山诵华严经,而对他非常的礼敬;又请这位僧人诵金刚经,心里就不太恭敬。诵完经之后,冥王就说:‘你们两人,因为诵经的功德,都延长廿四年的寿命;而持诵华严经的开山,则更是应当要加以敬重;而且他以后也不会再来阴间了啊!’这时候诵金刚经的僧人,心里头大感惭愧;因此就问开山的住处,愿意前往拜访。苏醒之后,这位僧人就迳自的到达潞州,拜访开山,问他其中的原因?开山说:‘我每次诵经的时候,必定穿了干净的衣服,以香水洒扫净室,然后再用石头来取火,或是钻木取火来烧香。祝愿的时候,先恭敬自心,启口念诵的时候,就像面对真佛一样的恭敬,从来都不敢怠慢轻忽啊!若是没有净火,就决不敢轻易的使用其他的火来烧香。’诵金刚经的僧人就向他道谢说:‘我有罪啊!我每次诵经的时候,经常使用灶火来烧香,光是这一点,我的不敬就太多了啊!’

  【再析】

  要知道烧香的目的,就是在表示自己的恭敬心啊!所以必须要整洁清净,方才可以焚烧;万一灶里面有污秽的木柴,用这秽柴燃烧出来的灶火焚香,则恭敬心反而成为亵渎心了!所以太上才会禁止用灶火来烧香。

  秽柴作食。

  【解释】

  用污秽的木柴来煮饭烧菜。

  【分析】

  木柴虽然是在灶的下面燃烧,然而气却向上面蒸发;因为污秽的柴火不干净,致使燃烧出来的厌浊之气,触犯了灶神,这是一不可以的原因啊!既然用秽柴来烧煮食物,难免就会用来供佛供神,祭祀祖先,也都是触犯啊!这是二不可以的原因啊!秽柴所燃烧的烟气,向上直透虚空,神明见到了容易发怒,这是三不可以的原因啊!所以烧煮食物的人,切不可以使用秽柴啊!

  故事:

  宋朝政和七年,李八患了大麻疯病,病了三年,服用各种的药,都没有效果;而李八在未病以前,经常读诵大悲观世音菩萨经满三藏之多;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位僧人,给李八一个药丸叫他服用,可以治好他的病;而李八却留著药丸,不肯马上吞服。当天晚上,李八就梦到白天送药给他的那位僧人对他说:‘我乃是观世音菩萨,你因为平常用污秽的木柴烧饭作菜,因而触犯了鬼神,所以才患了这个大麻疯病;又因为你曾经诵经三藏;今天才特别赐给你一丸救苦丹,你为什么不肯吃呢?’李八醒来之后,就立刻服下了救苦丹;经过了七天,李八□身的烂皮全都脱去了,胡须和眉毛,又重新的生出来了。

  【再析】

  使用秽柴烧煮食物,会触犯神明,固然是应当要戒除的;至于用桃树柳树的枝干,作为柴火来烧煮食物,这也是触犯了灶神,这是在道教的经典中所垂戒的禁忌,也是应当一并要知道的。

  夜起裸露。

  【解释】

  夜间起来的时候,裸露著身体。

  【分析】

  正人君子,在明显有人的地方,则对人有所戒慎;在幽暗无人之处,则对鬼神有所敬畏;所以虽然是处在暗室屋漏没人看见的地方,依然是保持著恭敬的样子,就像是面对著神明一样。而且鬼神本来就处在幽暗的地方,所以是无所不在;而夜晚则属于阴,更是为百神交会窥瞰的时候,怎么可以不谨慎小心而自取凶灾罪过呢?

  故事:

  从前彭城地方,有位做官人家的女儿,出嫁未满一个月,就无缘无故的喜欢多话乱讲,脱光衣服到处乱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羞耻了。看了许多的医生,到处的向神祝祷,都治不好她的病;这时候,刚好张真人返回京城,官家的主人就致函张真人请求协助。张真人立即派遣了弟子用符咒来对治,结果弟子却踉跄的败退下来;官家的女儿依然是发狂裸奔,跟以前一样;张真人于是就亲自前往作法,召请神将现形坛下,玄帝刚刚才到,这位女子就开始改变样子说道:‘你这个民妇,竟敢在夜里裸体,冒犯了天神,这是杀头的罪啊!乃烦请上真亲自到来,现在已经赦免你的罪了!’女子讲完之后,惊吓的突然倒在地上,于是病就好了。

  八节行刑。

  【解释】

  在八节的日子里,执行死刑徒刑,或是对犯人用刑拷打。

  【分析】

  八节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日。而这些日子,乃是诸神记录世人罪福的日子;所以世人在这些日子里,应该要努力的反省,断恶修善;对上来说,才能够符合太上众神度化众生的心怀;若是肆无忌惮,在八节行刑,就会伤到天地间的和气,严重的损害自己的身家之福啊!

  在唐高祖武德三年,曾经下诏规定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以及每个月的十斋日,各级政府官吏不得行刑。又前朝曾经规定,每月初一,禁止刑罚,和屠宰牲禽;这些都是君王仁民爱物其中的一种措施,现在担任地方百姓的父母官,可曾体会到这种措施,其中所深含的意义呢?

  故事:

  唐朝的时候,窦轨为唐高祖大穆皇后的堂兄,担任洛州的都督,他的个性刚严,喜好杀人,因此而刑罚了许多的百姓和读书人;遇有判决的时候,就是在朝廷明令禁止刑罚屠宰的期间,都不肯稍加的停止。窦轨又曾经害死尚书韦云起。在贞观二年的时候,窦轨生了病,而且病的很重,忽然就说:‘有人送瓜来了啊!’左右的人都回答他说:‘没有啊!’窦轨就说:‘明明是一盘好瓜,你们怎么说没有呢?’过了一会儿,窦轨惊骇的注视著说道:‘不是瓜啊!是颗人头,来向我索命啊!’接著又说:‘快快扶我起来,跟韦尚书见面!’窦轨说完之后,就死了。

  【再析】

  八节行刑,并非是专指杀戮而已,就是连鞭打囚犯都不可以。要知道宽厚仁慈和残暴不仁,也只是心中一念的转移而已;然而所获得的灾祸与吉祥,自然就有天差地别悬殊的差异了;所以无论是居官或治家,都应当要谨慎禁戒啊!

  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解释】

  向流星吐口水,用手指虹霓,常常用手指著太阳、月亮、星星,用眼睛久视著太阳和月亮。

  【分析】

  星辰在天,过宫缠度,不时的流移,又没干预到世人,而人为什么却向流星吐口水呢?没有智慧的愚人,妄指流星以为是妖怪,认为向流星吐口水就能胜过它,这种荒谬的说法,事实上是来自于乡野上的传说。实际而言,是因为百姓的言行失德,因此天象才会显示现出变化来,以警惕世人;所以慧星的飞流,实在是人民失德所招感而来的啊!这时候正应该要戒慎恐惧加强反省,积德行善以解除灾殃,怎么可以向慧星吐口水呢?齐景公的三语之善,使得荧惑退舍(灾星远离),这就是修德的感应啊!

  赤白色的为虹,青白色的为霓,这是天地阴阳交接的时候所产生的气。诗经上说:‘出现在东方的彩虹,没有人敢用手去指啊!’春秋运斗枢说:‘星散为虹。’因此虹霓就是斗星的余气,所现出来的形状颜色啊!所以从前孔子作春秋孝经,在完成的时候,就向北斗祝祷,因而赤虹降而为黄玉刻文,谁敢说虹霓不是斗星的余气?因此用手去指虹霓,怎么会没有罪过呢?

  太阳、月亮、星星,称作三光,又叫做三辰;是上天所布用以照察于天下,而垂示法则的啊!太上说:‘若是见到了太阳、月亮、北斗、南斗,则要郑重的叩头,请求保祐,赦免宽恕过失,不可以态度轻慢,以免招致灾祸啊!’在道教的经典中,教人祭祀太阳和月亮说道:‘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一祭祀太阳,农历八月十五祭祀月亮,应当准备香、花和素食的供品,向太阳月亮礼拜祈祷,以报答太阳月亮对我们的恩德,这样可以令人增加福报延长寿命。’所以说太阳月亮星星,可以用手常常的去指,用眼睛去久久的注视吗?

  故事一:

  周洪说:在我家乡,有一次许多的乡人在一起聚会喝酒的时候,看到天上太阳的表面出现了异常的光芒,大家就用手去指;忽然之间,风雨突然的到来,从空中降下来一个长得很像猴子的怪物,它的两只眼睛炯炯有光,大家吓得全都趴伏在地上;过了一会儿,这只怪物才离去了。这时候,大家的耳朵里面都充满了泥土,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因为惊吓过度,而得到了心悸的疾病。

  故事二:

  宋朝的宰相蔡京,能够久视太阳而不会眼花,有人就说:‘这是显贵的象征啊!’然而蔡京依恃自己的眼力,敢与太阳相抗,明白道理的人就知道,他的心中已经没有君王了啊!最后蔡京果然以擅权误国被贬而死。

  故事三:

  元朝的孙瑾,因为父亲过世了而非常的哀伤,在严寒的冬天光著脚走路;父亲的灵柩尚未下葬,孙瑾忙的衣不解带;用船载著父亲的棺木渡江的时候,江上的风浪十分的猛烈,使得当时天昏地暗,孙瑾就虔诚的向太阳、月亮、星星祈祷;没多久,居然风停了,波浪也止了,连太阳也出来了。孙瑾事奉继母唐氏尤其的孝顺,继母生了疮毒,孙瑾亲自用嘴把继母的疮毒吸出来;继母的眼睛瞎了,孙瑾就向太阳月亮星星祈祷,然后用舌头去舔继母的眼睛,继母的眼睛居然能够重见光明;继母死了之后十天,将要下葬;当时的春雨正下个不停,孙瑾在晚上急得哭了起来,雨就因此而停了,天上的云和太阳也都出来了。到了墓地准备下葬的时候,已经是夜晚,没有光线了,孙瑾就再次的哀号哭泣;这时候天上的星光却灿烂的照耀;本来是没有月亮的晚上,忽然明亮大放光明,就像白天一样。

  【再析】

  从这个公案来观察,太阳、月亮、星星,对世间不但有照临的恩德,而且还能够随时祈祷,随时就能感应啊!所以日、月、星三光,人们怎么可以随便的用手去指,用眼睛久视,而使自己犯下了严重的过失呢?

  春月燎猎。

  【解释】

  春天的时候,焚烧山林而打猎。

  【分析】

  ‘射杀飞禽,逐捕走兽’,太上尚且有明文的禁戒,况且是焚烧山林而打猎,所杀死的生命,就无穷无尽了啊!然而太上在这里说到了春天,是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时期,而竟然在春天焚烧山林打猎,简直就是上逆天行,下杀物命,残忍到了极点啊!而不是说其余的季节里就不必戒的意思。

  故事:

  唐朝的时候,刘摩儿与他的儿子在同一天内死去;有一位姓祈的邻居,病死之后,又再苏醒过来;因而就向别人说出了自己到了阴间,见到了刘摩儿父子在沸腾的汤镬中,皮肉都不见了,只剩下了白骨;过了很久,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接著皮肉又消失不见了;过了很久,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这样反覆的受镬汤之罪,没有停止的时候啊!冥王说:‘这是刘摩儿父子专门喜好用火烧来打猎,所以才会受到这种的报应!’

  【再析】

  要知道众生都有佛性,怎么可以随便的加以杀害呢?打猎已经是不可以了,况且还使用火来打猎啊!这样会使得万物都被火烧得焦枯了,连各种蛰伏在地面下的小虫,都会被烧死啊!因此火猎的害处之大,实在是令人不忍心说啊!礼记月令上面,有很详细禁止火猎的规定;而太上在这里又再次的禁戒,就是因为火猎关系到太多的生命,所以才一再的三令五申啊!

  对北恶骂。

  【解释】

  对著北方恶骂。

  【分析】

  吐口水、擤鼻涕,只是小小的事情而已;但是对著北方吐口水、擤鼻涕,尚且犹有罪过,况且是对著北方恶骂呢?没有智慧的愚人,因为被自己的忿怒之心所驱使,而不暇应该要有所顾忌;却没有想到我要发泄忿怒,那么神的忿怒,又要如何的发泄呢?

  世人的口业有四种,其中以恶骂为最严重了。佛经上说:‘凡夫贪嗔痴的三毒,非常的炽盛,嗔恚之火,常常会被燃起;只要接触到境界,就生起了嗔恨,遇到了恶缘,就生起了障碍;所以说话的时候,一旦发怒,就会冲口而出,灼伤了别人的心,使别人感到痛如刀割,因此而无量苦恼!身体虽然是没有犯过失,但是若不谨慎自己的口业,也是会堕入恶道的啊!’

  故事:

  新安有位妇人,个性强悍没生孩子,就嫉妒妾所生的孩子;每次都在黄昏的时候,就对著北方恶口诅骂。有一天黄昏,她又向著北方诅咒恶骂,忽然看见一个星星坠落在地上,形状就像斗一般的大,发出来的声音,就像雷一样的响,妇人因此而吓得生病了,肚子渐渐的大起来,就跟怀孕一样;等到生产的时候,生了七天都生不出来,其实她的肚子里面并没有孩子啊!经过诚心的忏悔之后,病才好了。

  【再析】

  要知道,神明的威德,其实是无所不在的啊!为什么特别的举出了北方,就是要强调祂的重要所在啊!所以人怎么可以不时时念著,鬼神到处都有的事实和道理,而心存畏惧,加强自己修行反省的功夫呢?

  无故杀龟打蛇。

  【解释】

  无缘无故的杀乌龟打死蛇。

  【分析】

  应世真人说:‘一切的物命,都不可以杀,而龟蛇阴精;与北方的真武星宿相应,尤其是不可以杀的啊!若是无缘无故的杀死它们,必定会遭到惨酷的报应。’所以有仁慈心的人,常常会恳切的救护它们啊!

  故事一:

  岳州地方有位村民,把池塘的水弄干了捉鱼,因而捕获了许多的乌龟,就把乌龟的肉全部剔除,载著乌龟的壳板到江陵去卖,因此而获得了很多的利润。等到他回家之后,全身都长满了疮,痛的大吼大叫,令人不忍听闻;必须要用一个大盆子装水,别人帮他用手来揉搓,才能够减轻一些他的痛苦;后来他的皮肉脱落,骨头都露出来了,变成了和乌龟的样子相同,皮肉都裂开溃烂而死。

  故事二:

  有一位富翁,他住的房子旁边,有一棵枯萎的大树,富翁就准备要把枯树砍掉。晚上睡觉的时候,梦到一个人带领了许多人来向他请求,要富翁宽限一些时间,等他们搬迁完毕之后再砍掉枯树;富翁醒了之后,就派人爬到枯树上面查看;见到了枯树之中,有许多的蛇在里面蟠结在一起;于是富翁就命人放火把蛇烧死。没多久,富翁的家中,每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经常就会看见有飞火飞入了房里;起来救火的时候,则是什么也没有,像这种的情形,连续发生了许多次,大家也就不以为怪了。有一天晚上,富翁家中的一位婢女,不小心用火烧到了木柴,于是火就烧了起来;富翁的家人以为,又是和以前的情形一样,就继续的呼呼大睡;等到发觉不对劲的时候,想要逃也来不及逃了,一家人都被火烧死了。

  故事三:

  刘彦回的父亲,担任湖州刺史的时候,有人从白银坑来,献给他父亲一只大乌龟,并且说:‘吃了这只乌龟的肉,可以活到一千岁啊!’他父亲就把这只乌龟,又秘密的送回它原来住的地方。彦回的父亲过世之后,彦回担任房州的司士;突然山洪暴发,平地都被洪水淹没了数尺之深,彦回一家人无路可逃;却见到一只大乌龟在前面引路,都是水浅的地方,于是全家因此而脱离了这个灾难;晚上就梦到一位白衣人告诉他说:‘我乃是被你父亲放生到白银坑的那只乌龟,我来此地,就是要报答你父亲当初的救命之恩啊!’

  故事四:

  唐朝的孙真人,有一次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见到村民们正在打一条青蛇,因此就向村民买下了这条青蛇,并且将它放生了。没有多久,有位少年前来迎接孙真人到了一处王宫,有位穿著红衣服的人出来迎接孙真人,并且说道:‘昨天小儿子遭遇到灾难,所幸先生慈悲搭救;因此我派了长子前往迎接先生到宫里来,略表我感谢的诚意。’于是就引导孙真人进入深宫之中;这时候,有一位妃子带了一位穿著青衣的小孩,出来向孙真人叩头拜谢,再三的感谢孙真人的救命之恩。龙王就留孙真人在龙宫住了三天,把龙宫之中所有好吃的珍馐美味,华美的绢丝,珍贵的珠玉,全都搬出来任孙真人挑选,孙真人一样都不肯接受,只取了上帝所颁赠给龙宫的三十仙方,带回了世间,因此而救活了无数的病患;现在传世的千金方,就是孙真人从三十仙方里面得到的启发啊!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 解释】

  如前面所说种种的罪过,司命之神就会随著这个人所犯罪业的轻重,而夺除他的寿命;罪重的夺除寿命十二年,罪轻的夺除寿命一百天,一个人寿算若是夺除尽了,那么他的死期也就到了;而且死有余辜的话,就要殃及子孙了啊!

  【分析】

  如是等罪,是总结上文的用词;也就是指从‘非义而动’,一直到‘杀龟打蛇’等罪;而司命之神以下的文句,正是说明了随著所造的罪业,而受到果报的事实。佛经上说:‘业是从心里所生起的,而心的现象又是业力所产生的作用;业力是依凭心的造作而招感成形,心就随著业力而现出各种的境界,就像是影子跟随著身体一样!’而心的是非善恶所分,就像响回应声一样;而其中所产生报应的大小各不相同,而且是丝毫不爽的。至于说道殃及子孙,也是通说三世而论的啊!总之远在儿孙,近在本身,乃是报应昭昭不爽的事实;因为自从世人的心行变得奸诈,累积了太多的恶业,而伤害了上帝的好生之心,违背了祖宗的保护之意,于是就导致了子孙艰难,宗祀断绝的果报。有的人就把它归咎于命数,有的人则把它推托给气禀。唉!天地的大德叫做生,连草木飞禽鱼类,天地尚且不忍心见到它们绝灭;况且是人为万物之灵,天地怎么会忍心伤害人们的子孙呢?所以人若不是造下了极重的罪恶,子孙是不会灭绝的啊!然而恶报不尽而波及到子孙,则又是永远不变的事实和道理啊!

  故事:

  隋朝的大臣杨素,极力的劝隋文帝废除太子杨勇,而改立杨广为太子,也就是隋炀帝,使得隋朝的国祚产生了危机;而杨素的儿子杨元感,全家竟然被隋炀帝杀光。唐朝的开国功臣徐世绩(赐姓李),因为唐高宗想要废王皇后,改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遭到群臣反对,就问徐世绩的意见;徐世绩因曾被唐太宗贬谪流放而怀恨在心,就回答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请陛下自行做主。’因此而促成了高宗立武后的这件事情,以革掉唐朝皇室的命脉;而他的孙子徐敬业,则被武则天所杀。

  【再析】

  以上所说的两个公案,就是殃及子孙的事实啊!所谓的‘君以此始,亦以此终。’出尔反尔的报应,固然是不可以诬蔑的;然而现在的人,多是只看眼前的事实,见到了某人作恶多端,却是居然没事,于是就说:‘老天没长眼睛啊!’见到了某人作恶,却是家道兴旺,于是就说:‘作恶也可以得福啊!’要知道易经所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就是真理;而所讲到的‘余’字,所含盖的范围是很广的啊!从我们自己的身后而推算,指的就是子孙了;那里只是在指现世的报应而已!然而上帝好生,所谓余殃及其子孙,也是惩恶劝善的用意;若是孝子慈孙,修心立身,积善累功,以追赎前人所犯的罪恶,以减轻自己本身的责罚,仍是可以转祸为福的啊!这也是太上与上帝所深切盼望的啊!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解释】

  还有许多利用自己的威势而横取他人钱财的,也多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在计算;然而司命之神,也正在计算他的妻子和家人,以报应他的贪恶,使得罪报能够相当。若是渐渐到了恶贯满盈寿命尽了的时候,自身也就不免死丧;若是幸而罪恶稍轻,尚不至于死丧,就会有水灾火灾、盗贼偷抢、遗失器物、疾病医药、口舌官司等等许多的祸事发生,以当原来妄取他人钱财的总数。

  【分析】

  上文已经说明了随事受报,而本节又再次的说明横取之祸,主要是为有权有势的人而说的啊!因为这一项的罪恶,最是不仁不义,而且又是人所最不能够避免的,所以才特别的再提出来,以警惕世人啊!

  要知道横取他人的钱财,目的也多是为了要使自己的妻子家人,能够过好的生活;却不知道司命之神也正在计算他的妻子家人,以报应他的贪恶,这岂不是利之适足以害之吗?以有情的骨肉,换取了无情的金钱,这样岂不是太可惜了吗?而且自己恶贯满盈寿命被夺尽了,死期一到,则要这些的金钱,又有什么用处呢?若是想要用钱在阴间打通关节,只怕在阴间未必能够行得通啊!到了这个时候,又有谁不肯看空呢?但是总是嫌迟了一些;何不在未到此刻的时候,早早的为自己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若是罪恶稍轻不至于死的,则会遇到许多的灾祸,或是不肖的子孙,以破散他横取别人的财物。须知横取他人钱财的人,冥冥之中,定然会有夺取他横财的力量;所以钱财到了最后,终究还是一无所有啊!而遭遇到水火盗贼的惊吓恐惧,遗失东西的懊恼悔恨,疾病缠身的痛苦忧愁,口舌官司的忿怒羞辱,子孙不肖的蒙羞耻辱,自己则是白白的吃亏,却没有取偿的方法;而且还欠著多少的罪孽,不能得到自在,而且填还不尽,终究无可奈何;所以横取他人钱财的人,一想到此,不但会寒心,而且也会灰心啊!

  故事:

  唐玄宗的时候,邢寿奉命出使新罗,任务完成后,于回程之时,在炭山暂时的停留;见到有一百多位的商人,载满了几条船的货物,价值有数十万缗,邢寿就派人偷袭,把商人全部杀死,而夺取他们的货物。等到他的儿子刑寿,与王□图谋造反,被朝廷判罪满门抄斩,子孙一个都没留下来啊!而韦公干担任琼州的州牧(地方首长),靠著官府的势力,横取了许多的钱财,等到他官期任满返乡,所乘的船翻了,他所有的钱财货品全都沉入了水中,仅是保住了一条老命而已!吕师造为池州刺史,搜刮百姓的钱财,正在乘船满载而归的途中,忽然被火烧光了他的财货,只有船和人没有受到损伤。

  宋朝的奸臣丁谓,被朝廷贬官流放到朱崖,遇到强盗打劫,财产全都光了;没多久,丁谓也就死了。马襄的贪心很重,担任西川漕司,正碰到刘盱作乱,马襄就把金子藏在井中,刘盰作乱平定之后,马襄就到井里藏金的地方取回金子,却怎么找都找不到原先所藏的金子啊!而他所有的钱财,也全都没有了。胡应桂、陆一奇两人,共同串通诱惑一位官宦之家的儿子赌博,以谋取他家的财产,忽然胡应桂的一只眼睛瞎了,陆一奇的一只脚跛了,两人都变成了残废,贫困潦倒了一生啊!强怀仁用贪婪横取方法而致富,然而他的儿子不肖,喜好赌博嫖荡,胡作非为,每天都有口舌是非,与人争讼打官司的事情发生;不到十年,家中的财产就用光了;从此以后,生活潦倒困苦,子孙一蹶不振。

  【再析】

  以上所说的公案,都是横取他人的钱财,而随著灾祸的发生,以显示他们的报应,以当他们原来妄取他人钱财的总数。而其中最严重的,就是邢寿他家被满门抄斩了啊!这个世间是有不容易明了的事情,而老天却没有不报应的恶事啊!人就是再怎么的聪明善用计谋,但是上天却更是能够巧于报应啊!唉!怎么能不教人害怕啊!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解释】

  又有冤枉而杀人的,就像换刀相杀一样啊!

  【分析】

  上面说到横取他人钱财,而这里接著又说到冤枉杀人;就是因为冤枉杀人的事情,总是由于贪爱钱财舍不得钱财而引起的祸啊!而冤枉杀人的事情,大概有七种。

  第一是法官判决:法官因为接受了贿赂,竟然狠心的冤枉了人犯。

  第二是带兵打仗:将领纵容军队的士兵屠杀掳掠,冒领战功。

  第三是医生用药:医生为了贪财以假药卖人,或开错了药,医死了人,却又强辩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四是破坏身孕:为了节省费用而将女婴不养溺死,放纵淫欲而怀有身孕,却将胎儿堕掉。

  第五是衙门恶吏:欺骗长官,利用职权蛮横肆虐,诈骗钱财,陷害他人。

  第六是风水害人:收买风水专家,迁移破坏别人祖墓的风水,以陷害他人产生灾祸。

  第七是庸师误人:庸师不善教学害人子弟,而误了人家子弟的一生。

  以上七种冤枉杀人的方法,虽然都不一样;然而冤枉的杀死人,则是一样的啊!像这种的罪过,是不为天律所赦免的;不是发生人祸,必定会遭天谴;虽然说是杀人,但其实就是自杀啊!

  故事:

  宋朝有位禅师,年轻的时候喝醉了酒,在与人争夺钱财的时候,奋力的重击对方;而那位被他打到的人,立刻就死了。他因为畏罪而逃到远方,后来因为忏悔而出家勤苦修行,于是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为大禅师;并且还升座说法,学生有好几百人。在他七十几岁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早晨,他沐浴之后就升座,告诉大众说道:‘你们不要动,不要说话,看老僧了却四十年前的一桩公案。’坐到中午的时候,有一位士兵突然的来到禅寺,扳起了弓箭,想要射杀禅师。老禅师就向士兵合掌说道:‘老僧在此等待您已经很久了啊!’士兵惊奇的说道:‘我与和尚素不相识,可是为什么一见面就想杀你呢?我自己也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啊!’老禅师说:‘欠债还钱,公平交易,但请下手,不必迟疑!’并且回头对大众说道:‘我死了以后,你们请这位居士吃饭,饭后送他回家。如果你们有半句责怪他的话,就是违逆了上天,背叛了师道,不是我的弟子啊!’士兵听了禅师的话,就更加的疑惑;于是一定要禅师说个明白。禅师说:‘你因为已经隔世又轮回投胎,所以你才会忘记了啊!而我仍然在世,所以没有忘记。’因此就把从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士兵;而士兵本来不识字,忽然就大声的唱道:‘怨怨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说完之后,手持著弓箭,就站著往生了。禅师于是下座,为他落发,取了法名,更换衣服之后,就将他放入了龛中;自己也跏跌而坐,向大家道别之后,就坐化了。

  【再析】

  夫杀人于四十年之前,而偿债于四十年之后,索偿债务虽然是迟了一些,但是偿还债务则是不变的啊!幸而两个人都是具有大手段的人,所以才能够在怨家路上劈面相逢的时候;原来是恶对头,反而结成了好因缘啊!这位士兵以死威逼欠他命债的人,却因此而修行,当下就证了道;而禅师的等待催促欠他一命的债主,因此而解开了彼此的冤结,当下就坐化往生;这实在是一件千古难遇的胜缘奇事啊!如果禅师不是真正的得道,或是这位士兵没有具备了大手段,那他必定就不肯放下债权而不取啊!然则杀人无异就是自杀的道理,也就很明白了啊!上列所说七种冤枉杀人的缘故,世人应该要随事的禁戒,千万不可以乱借狠债啊!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解释】

  凡是贪取不义之财的人,就像是去吃那屋漏水浸到的肉,去喝那鸩鸟毛浸过的酒一样;这种的漏脯鸩酒都是含有剧毒,不但不能够获得暂时的醉饱,而且死期也马上就到了啊!

  【分析】

  本节又申明贪利的害处,因为世人好利的心很重,所以太上才会婆心殷切,反覆的叮咛,再三的提醒。而世人所犯淫杀凶逆等等的罪行,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够造作的,而且造作这些罪业的人,也是不多见啊!惟有在获取钱财这方面,则是千变万化,而又很难加以查问的。因为天下没有不用钱财的一天,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不取钱财的人啊!既然天下没有不取钱财的人,但是世人取财的方法,合乎义的很少,而不合乎义的则很多,这也是不用问就可以知道的事实啊!

  那么什么是义呢?义就是行事正当而合情理;凡是取人钱财,而人乐意给我的,就是近情,也就是合义;不乐意给我的,就是不近情而非义;取了而我可以告人的,就是合理,也就是合义;取了而不可以告人的,就是不合理而非义。不论取得的钱财是多是少,如果取得的钱财不合乎义,而可以用得心安理得的话,则也不妨顺人心之所好,干脆就听其自然好啦!然而太上对于此事却是谆谆的训戒,就是知道世上有非义取财的人,也就有了非义失财的人;因为一个人若是快意,另外一个人就会伤心;或是一个人快意,而却使得十个人,百个人,乃至千万个人伤心啊!

  须知天道好还的道理,上天是大公无私的,怎么可能会特别厚爱非义取财的人呢?然则在冥冥之中所积累的不幸,神明就会想要使这些事情得到公平的处理,因此,必定都会积极的加以处置了。太上知道其中的缘故,而用正大的言词警戒人说:‘不要取。’可是人们却不听;于是就婉言的晓谕世人说:‘不可得。’可是人们不相信,于是就用警惕的言词来劝人说:‘得到不义之财,不吉祥啊!’而世人也是只图目前,不想以后;因此就不如唤醒世人说道:‘得与不得,都是相同的啊!’这样世人的贪财之心,或许会因此而减少啊!所以就以漏脯鸩酒来作譬喻。因为漏脯鸩酒,都是非常的毒,只要入到口中,马上就死,人就是再怎么的狂妄愚笨,也没有明明知道是漏脯鸩酒,而却大吃大喝的啊!知道了非义之财,就是漏脯鸩酒,则虽然有千万的不义之财垂手可取,也必将会坚持的拒绝而不肯接纳啊!这不就是得与不得相同了吗?所以得到之后而不用,岂不是天下无益的弃物吗?而人们却为什么要坏尽了心术,使尽了机谋,以求取天下无益的弃物呢?

  然而漏脯的馨香,等于是脍炙,鸩酒的甘美,不亚于醍醐;世人见到了它们的馨香甘美,则又将起了一个徼幸之心说道:‘嗯!这不一定就有毒啊!’因此而不大吃漏脯大喝鸩酒的,就没有几个人了啊!等到吐又吐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的时候,肠子断了,皮肤裂开,很快的也就死了;而后再想要叹息的说道:‘为什么不能够早些见到这个结果呢?’这时候已经是不可能了啊!而菜汤麦饭,粗酒蔬菜,吃在嘴里虽然没有什么太好的味道,然而却能吃得饱喝得足,摸摸肚子能够怡然自得理得心安,其间的痛苦和快乐,就相差的太远了啊!这些证明的事迹,前面都有很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再附了。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解释】

  这个心起了善念,善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了吉神,跟随著护卫,希望他善行圆满而多方的赐福;或是心中起了恶念,恶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了凶神,跟随著监察,等待他恶贯满盈而多方的降祸。

  【分析】

  这里拈出了心字,就是在告诉世人:祸福之机,全在一心;希望世人在源头处,就知道必须要谨慎啊!我们仔细的推敲这个‘夫’字与‘或’字,有不是出于善就是入于恶的意思,所以应当与孟子尽心篇的‘鸡鸣而起章’一同的参看。

  佛经说:‘宇宙森罗万象的形成,都是由我们的一心所变现出来的啊!’又说:‘我们的心因为能够随著染缘跟净缘,因此而造出了十法界的差别。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总不出四圣六凡法界的范围。(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指天、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像这样的十法界,本来是没有自性的,都是由我们的一心所造作出来的啊!所以心能够作佛,心能够作众生,心能够作天堂,心能够作地狱啊!’而所谓心起者,也就是我们起心动念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念虽然非常的微细,但是却能够感动天地鬼神;人若是能够起了一念的善心,只此一个善念,就是破除地狱的灵符,斩断群邪的慧剑,渡过苦海的慈航,照破黑暗的明灯。若是起了一念的恶心,则畜牲、饿鬼、地狱三途的恶道就会现前,而沉沦其中永无止息啊!所以吉神与凶神,都是随著人心善恶的念头招感,而立即的就跟随著到来,并不须要一丝毫的等待啊!

  【嘉言】

  明朝的憨山大师说:‘念从起处须看破,事未至时莫妄生;若是能够在恶念刚起的时候,就将它一刀斩断;则业力的根本当下就消除了,妄念也就没有地方可以生起;所以超凡入圣的关键,全都是在此啊!’

  故事:

  从前元自实,痛恨缪某忘恩负义,就在早晨四点钟左右时候,带著刀前往缪家准备杀掉缪某;路上经过了一座庵堂,庵堂的主人轩辕翁,很早就起来诵经;见到有几百位奇形怪状的鬼,跟随著元自实;而且每个鬼的手中都持有刀斧,来势汹汹,脸上都露出凶恶的样子。没过多久,元自实就回来了,轩辕翁这时候却看到跟随他的人,都是头上戴著金冠,身上佩有玉佩,百十成群,香花旛幢簇拥著,十分的庄严,脸上都露出和祥喜悦的样子。轩辕翁因此就召请元自实进入堂庵问他原因?元自实于是说道:‘姓缪的忘恩负义,我刚才正要前往杀他;但是到了他家的门口,我就想到缪某虽然对不起我,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却是无辜的啊!况且他还有老母在堂,我若是杀了他,就等于是杀了他一家人啊!因而于心不忍,于是念头一转,就回来了!’轩辕翁就将刚才所见到的情形告诉他,而且向他道贺说:‘你的所作所为,神明都已经知道了,你将来必定会享有很厚的官禄啊!’元自实听了轩辕翁的话,于是就勇猛精进认真的行善,后来果然考取了功名,官做到了宰相。

  【再析】

  老子说:‘善之与恶,相去的到底有多远呢?’我对老子的这句话,曾经反覆的思考过好几次,大抵是善恶这两条路,在开始的时候,相差并不很远,只不过是在平常日用之间起心动念的对错而已!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认真的修持反省,则心地自然就会全体是善了;福德因而不断的增长,祸患也就全部都退除了啊!我们看到元自实因为一念之善,就能够转祸为福,而且速度是如此的快速;因此对于所谓心起善恶,吉神凶神就已经跟随的道理,不是就更加的可信了吗?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悔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解释】

  若是有人曾经做过恶事,后来自己忏悔改过,并且必须要断除一切的恶事,奉行一切的善事,这样行之久久,必定就能够获得吉祥喜庆,也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啊!

  【分析】

  这一节特别提出了改悔两个字,告示人们改过迁善的方法,也就是转祸为福的契机啊!改就是改过,悔就是忏悔,天下纯善无恶的人非常的少;而曾经作过恶事的人,则是相当的多啊!然而恶人可以再转变成为善人,所以太上才苦口婆心一再的说,在篇尾结出了改过忏悔的本来宗旨,目的就是要喝破迷关,使人回头是岸啊!又恐怕世人错认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妄想以一杯的水,就奢望能够灭掉一车子木材燃烧的火;所以说:‘诸恶莫作。’就是希望他能够将恶业刮磨净尽。又说:‘众善奉行。’就是希望他能够将善行积累的圆满。这样的去做,久而久之,才能够将从前所造的罪业渐渐的消释去,因此它的祸害方能够全部的消除;而后来的行持,则一天一天渐行的圆满;新增的福报,自然也就会到来了啊!

  现在没有智慧的愚人,自己知道所作的不善;或是良心发现,就想要靠著僧人道士替他礼拜忏悔,企图消除罪业;这种的行为,就像是用一小杯那样少的水,而去救舆薪燃烧的大火啊!这岂不是大大的迷惑颠倒吗?况且过去的罪过才刚刚忏悔;而后来的罪过又再次的增加,以至于终究仍然沉沦于苦海;不但丧失了身命,而且还毁灭了本性,实在是太悲哀了啊!人若是像这样的改过忏悔,岂不是大大的辜负了太上谆谆告诫的苦心吗?

  呜呼!太上教人改过忏悔的方法,这几句话相当的吃紧,而且是针针见血;所谓神丹一粒,可以点铁成金;至理一言,就能转凡成圣;所以世人应当要发誓力行,唯有这样才能够上符太上对世人的大慈大悲啊!现在就先说明忏悔的方法,然后再说明改过的方法。所谓忏悔,就是改正过去的过失,使未来不再重蹈覆辙,生善灭恶的重要方法啊!所以善根,应该要培养,则所有的善行都会因此而生出来;罪根则应该要发露出来,则所有的罪业,都会因此而消灭了啊!

  第一是要正确的相信因果。不迷信也不错信因果,这样的为善,就必定会获得福报,而为恶就必定会得到灾祸;虽然尚未有实际的行为,但是果报依然存在;因为念头虽然是念念生灭,但是业力是不会消失的。信为入道的本源,唯有智慧能够进入,这是众善的根本;用此正信,翻破了没有善根一阐提的心啊!

  第二是要忏悔罪恶。这是以惭愧为根本,惭我所犯的这个罪,不配做人;愧我所犯的这个罪,必定会遭天罚,这就叫做白法,也就是翻破了无愧的黑法啊!

  第三是要怖畏无常。人的呼吸一停止,生命也就立即的死亡;而神识就要随著业力而受报应去了,而且是轮转无穷的啊!既然体悟了无常的道理,也就是翻破了不畏惧堕入恶道的心啊!

  第四是要发露忏悔。向他人说出了自己所犯罪业的轻重;因为将罪业发露出来的缘故,罪业的种子于是就焦枯了,就像砍伐树的根部一样,枝叶就会随之而雕零飘落下来,也就是翻破了覆藏罪业的心啊!

  第五是要斩断造恶的相续心。彻彻底底勇猛果决的把恶业全部舍弃掉,就像用钢刀来斩断东西,一斩就全都断了一样,这就是翻破了造恶的相续心啊!

  第六是要发菩提心。普愿拔除一切众生的苦厄,普施一切众生的快乐,以此广大的心量,翻破了□缘一切恶业的心啊!

  第七是要修功德来补过失。勤奋精进的策勉修正自己的身业、口业、意业三业的行为,丝毫都不懈怠,这就叫做修功立德,翻破了不修三业无辜起恶的心啊!

  第八是要守护正法。不接近外道邪师而破坏了佛的正法,这就叫做翻破了灭一切善事的心啊!

  第九是要念十方诸佛的无量功德与神通智慧。恳祈诸佛哀怜摄受,加被保护我灭除罪业,这种清凉的妙药,就是翻破了我念恶知识的心啊!

  第十是要观照罪性本来就是空的。罪业是从心而生起的,也还是要从心而灭去的啊!所以说:‘心若灭时罪亦亡。’若是知道罪福原本没有自性,心的本体本来就是空寂的,只要反本还源,就能够究竟圆满清净,这就是翻破了无明颠倒执著的心啊!

  经上说:‘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所以我们应当要至心恳切的忏悔,就像百年都没有洗过的脏衣服,可以一天就把它洗除干净了;又像千年蒙尘的古镜,可以一下子就把它擦拭出原来就具有的光明啊!所以忏悔能够解除千生万劫的过失,能够灭掉四重五逆的罪业,只要能够真诚的忏悔,就没有什么恶业除灭不掉的,也没有什么善业生不起来啊!

  故事一:

  阿那律尊者在过去世中,原本是一位盗贼;有一天夜里,他到佛寺中行窃,见到佛灯快要息灭,就拔出箭来,用箭挑起了灯心,油灯忽然大放光明,而且光明非常的耀眼夺目;阿那律心中感到非常的害怕惊恐,就即时的舍恶从善,以往所造的恶业,就渐渐的消除,而所做的善业,就逐渐的圆满,于是就证得了圣人的果位。

  故事二:

  宋朝的杨仲和,本来担任许州的推司。在天圣年间,破朝廷派到蔡州担任审判的职务;因为他冤枉判案,于是被北极缴奏,即将就要受到严重的惩罚;杨仲和因此而忏悔畏惧,立即就辞去了蔡州审判的职务,并且发誓要修百善以赎罪过。每次他遇到往来的僧人道士或是穷人,以及鳏寡孤独,或是家中有死丧疾病的人,没有不布施救济的;因此在几年之间,就把家里的财产全都布施光了。而他每天早晚都诚心的事奉真武真君的香火,真君竟然因为他的勇于改过而感动,怜悯他的窘困,就化为一位道士,将十二真君灵签传授给他;使他能够赚些资财,以安顿生活,继续的修行;他死了以后,又蒙东岳大帝收录,将他补为麻溪注录主簿的神职,而且朝廷也追封他为悟本真人。

  【再析】

  明朝的冒起宗先生说:‘易经乾卦的六个爻辞,最后的结论是吉祥;在开始的时候,虽然讲到没有祸害,后来因为自满而有了过失悔恨;然而最后因为能够忏悔,因此而可以补救过失而趋向吉祥了!’

  又陈良谟先生说:‘人的贫富贵贱,长寿或是短命,乃至于一饮一食,一作一止,都有定数,而且是不能够违抗的啊!然而转移祸福的枢纽,则又决定在于个人,而且“数”也不能够限制;因为定数原是天命,而感应则是天心;上天是以利益万物为本怀,至诚无妄而且没有一丝毫的分别私心;人若是能够由衷而发一念济人利物的心,在开始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的目的而去做,则虽然只是一刹那一件小事;但是因为内心精诚之极,自然就可以上格天心,就像响应声一样,这是必然的道理。数,就是天数,天心既然已经感格,天数也就随之而转;怎么可能被限制住呢?譬如国家刑罚奖励的制度,是一定不能够随便改变的;如果做臣子的人,真正能够以忠诚而感动了君心,则虽然被贬谪流放,却又被召还;在临刑被杀的时候,而君王又颁下了特赦的命令,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喜怒的变化立刻就不一样了,又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呢?如此则知道天心跟天数是互为消长的,而古往今来许多阴德感应的事迹,的确是昭然可信的啊!’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解释】

  所以勉励力行众善的吉人,因为他的语言善,视善,行为善,在一天之中,就有了三件的善行;等到三年满了,他的善行也就圆满了;上天必定会赐福给他,增长他的寿命;而常做诸恶的凶人,因为他的语言恶、视恶,行为恶;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件的恶行;等到三年满了,他所造的恶也到了恶贯满盈的时候,上天必定会降祸于他,减除他的寿命啊!所以人为什么不肯勉励力行众善,以转祸为福呢?

  【分析】

  这一节总结了全篇,是切切实实教人行善去恶的路啊!“故”字在这里是承上启下。“吉人”就是善人,因为他行善就能得福,所以是吉人。凶人就是恶人,因为他行恶即将就要得祸,所以是凶人。而诸恶与众善,都是不胜枚举;大约来说,是指语善、视善、行善这三种,正是我们切实下手用功的地方啊!语善,例如非礼不言,乐道别人的善行,劝人做好事等等。视善,例如非礼勿视,乐于见到善人,喜欢看善书,常常见到自己的恶行,而不去见别人的恶事。行善,例如非礼勿动,非法的事情绝不去做,勇猛的行善,时时行方便,种种作阴功,提倡引导于一方,乃至于推广到四方,感化世人共同的来行善;恶则恰好与此相反。三年就是千日,也就是圆满之期,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善积而恶盈了啊!

  人心至为灵活,而且变化不常;若是一个人在三年那么久的时间,而心却没有改变的话,则他所造的善或恶,也就到了纯熟的地步啊!在这里指出了‘天’字,就是因为上天为赏善罚恶赐福降祸的大主宰,也是整篇文章的精华关键所在啊!而这里所谓的天,也就是我们的心。孟子说:‘保持了自己灵明的本心,顺养自己天赋的本性,这就是事奉顺从上天的方法。’

  这里提到的两个‘必’字,并不是必之于苍苍冥冥无声无臭的天,乃是必之于我心所发的三年语视行的善恶啊!所谓无论什么都是自己求来的,就是这个道理。高明的人乐心向道,原本不是为了求福;若是为了求福才为善,那么心就已经是涉于私了啊!所以惟有应当尽其在己,顺受于天,而不可以有一丝毫的觊望希求将迎的心啊!然而祸福的果报是由自心的善恶所感招,而上天的法则,必然会酬偿因果的;所以祸福报应的道理,本来就是存在洋溢于天地之间,而且是丝毫不爽的;有人以为善去恶,为自己本分之内的事情,这种人固然是属于上上根器的人;然而世上的常人多,怎么可能都是上根利器的人呢?所以因为恐惧灾祸想要求福才肯去恶为善的人,这也是太上所希望度化的,正是惟恐世人不肯求福啊!而孟子所谓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是益于得也’的道理,非常的正确;若是照著孟子所说的方法这样的去求,自然就不会产生害处了啊!

  所谓的降福,例如是亲身享有福禄,子孙都很善良,家道兴隆,寿命延长,万事和顺;甚至为圣为贤,成仙成佛,彻悟了自性,直接的证得了无生法忍,度人度物,立极万世,这些都是降福啊!

  所谓的降祸,例如亲身遭受大祸,子孙都很险恶,凌替衰败而亡;或是寿命短促,家道沦丧,凡事多遇挫折;甚至死了之后,堕入了无间地狱,或轮回投生为异类,永劫遭受罪苦,恶业殃及到后代的子孙,万年都遭受到世人的唾骂啊!

  呜呼!由此而论的话,祸福之道就太大了啊!实在不可思议啊!最后一句揭出了‘勉行’,这只是就众善奉行上来说的,为全篇的总关键。勉字为迁善改过最重要的方法,而行就是身体力行的意思。所以勉行就是奋励去力行,舍死都不退的意思。书经上说:‘非知之艰,惟行之艰。’俗话也讲:‘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若是知而不行,就决定没有受用;既然没有受用,不免就要向生死的大海中自作自受去了啊!所以世人若欲求生路,必须要下死功夫!朱子说:‘阳气发时,金石亦透;精神到处,何事不成!’人若是能够如此,就一定会达到行满功圆成真,或是证得圣人果位的境界。

  【再析】

  要知道没有行善就不会有福,没有造恶就不会有祸,这是天道永恒不变的真理。然而善恶的报应,有的是报在本人的身上;有的则报在子孙的身上;有的现世是恶人,而他过去生中所修的福因缘成熟了,这一生应该受祸而却转而受福;有的现世是善人,因为他过去生中所造的罪业成熟了,这一生应该受福而却转而受祸;等到前世的祸福受过之后,则今生所造善恶的报应,方才会一一的现前受报;这也只是迟早先后的问题而已,并不是说善恶的报应有了误失啊!所以说:‘阳宪速而可逃,阴宪迟而不漏;阳网疏而易漏,阴网密而难逃。’

  现在的人,偶而做了一件的善事,就想要获得善报;稍稍有些不如意,就说:‘天道难知。’怎么会知道:人只要不饥不寒,无灾无害,读书人有书可念,农人有田可耕,工人有工作可做,商人有生意可做,时时开口而笑,日日少皱眉头,难道这些不是平安的福报吗?不然的话,世人的愿求没有穷尽,世界也充满了缺陷,怎么可能人人都是富贵发达呢?世人惟有尊敬相信感应篇的道理,认真的随事奉行,自然就会福禄无量,子孙荣显昌盛;遵行了一年,万罪就能消灭;遵行了四年,百福就能到来;遵行了七年,子孙就能考取功名;遵行了十年,寿命就能够延长;遵行了十五年,万事就会如意;遵行了二十三十年,就能够名列仙籍;遵行了五十年,天神就会恭敬,而且能够位列上界。这些都是太上真实不欺的话,只怕世人不能够认真的去实践啊!

  大抵立志心向大道的人,在开始发愿的时候,就一定要自度度人,而自度度人,要在能够福慧双修;而修慧必定要在于明了修行的宗旨而见到了本性,修福必定要在于遵守做人的五伦,而在日常生活中历事练心;而且二者要互相的协调,才能够相辅相成;如此,则上帝必定以天诏等待他,诸佛一定以净土来摄受他;不只是超生上界而已,实际上则是顿然证得了无生法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然后可以入世度化众生,了却这一个大事的因缘;若只是区区的冀望得到长生、仅修性命而已;如果未能了脱生死,福报享尽了,还是要堕落下来的啊!即使是生到了天界最高的非非想天,寿命能够活到了八万四千大劫(一大劫相当于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究竟还是会堕下来,而沦落在六道当中,依旧不能够超出三界啊!而在六道轮回当中的众生,都是因为不能了悟自己妙明的真心;因为积聚了妄念而虚妄的感招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在这中间虚妄的随著七趣而沉溺(六道加上仙界叫做七趣);因为业力的招感引导,而各自的随著所造的业力受生于不同的道中。只要是彻底的觉悟了本具的觉性,那么就会明了这些虚妄的因缘,本来就是一无所有;而他普遍利益众生善行的力量,又能够圆满的持之以恒;所以才能够了却这个大事因缘,必然要归诸于福慧双修,到达了圆满的境界啊!

  故事一:

  栖云真人王志,盘山语录说:善恶:有人问道,如何才能够出得罪福的因果呢?师父回答说:‘罪福的因果,属于阴阳之壳;若是你能够出得阴阳之壳的话,则就没有罪福的报应了!’那么如何是阴阳善恶之壳呢?只要是心上有一丝毫的私欲自私的念头,便是属于阴壳;有一丝毫喜欢行善的念头,便是属于阳壳。在阴则会有恶报,在阳则会有善报;若是能够炼到了心体虚空,无善无恶,没有丝毫的挂碍,自己作得了主;则祸福就缚他不得,因果也缠他不得,这样便是一个出离阴阳之壳的真人啊!

  故事二:

  宋朝的朱子晦庵,非常严谨的力行遵守规矩,而造成了后来学习的人感到很不方便;那里知道当理学尚未透澈明白的时候,如果轻易放弃了规矩的话,就很难进入理学的堂奥了;若不是朱子坚持的力挽狂澜努力的撑持,则理学早就溃裂失传很久了!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风潮正在禁止道学,将理学归属于伪学,并且指责理学为邪道;在那时群起而闹的人,有韩侂胄的优人,有林栗之的伐异,有王淮陈贾的修怨;六经孔孟为当世的大禁,正心诚意,为在上位的人所讨厌听闻;因此正人君子,都屏气伏息不敢有所作为;而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则都改变原本所学,而冒充作旁门左道的老师;惟有朱熹却能够独自的担负道统的使命,不忧不惧;在进退之间,则一步都不敢苟且;遭受到谗谤,则百折不挠依然的自如;努力的教导后学,则许多的贤人竞相而出;严于律己,则颜子的四勿一点都不敢违背;因此儒学与理学,当时能够如日中天的兴起,就是因为朱子力行的效果啊!

  故事三:

  宋朝的范俨是仁和地方的人,在壮年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担任郡县的地方官,后来升到了卿佐的官位;他每天都必定会想到,要如何才能够忠于君王?怎样才能够福泽百姓?自己的言行举止一点都不敢苟且;虽然是在闇室屋漏没人见到独处的时候,也都保持著战战兢兢自我惕励的景象。等到儿子长大之后,他便辞官归隐,布衣蔬食,不再涉入世缘,静心入道;每天都念诵法华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并且依教奉行;有空的时候,则禅定观想,一切世俗的杂事,丝毫都不沾染,本身修行的道业,也都是顺乎自然。到了大观年间,已经九十多岁;忽然就开悟了,于是便嘱咐身旁的侍者说道:‘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场戏剧一样;当锣鼓响起的时候,剧中的生旦丑末各种角色,各自表现各人的演技;可是等到了蜡烛烧尽灯火熄灭的时候,又有什么乐趣呢?就像我来到这世间,一幌眼就已经九十年了;实在就像作梦一样的幻化,有如朝露和闪电一样的迅速啊!’幸而我悟得了这个佛性,这个佛性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也不是赤白青黄,也没有长短上下,没有嗔、没有喜、没有是、没有非、没有善、没有恶;所谓一物都没有,但却万象都包罗啊!这就是最真最上无往无来奥妙的真理啊!而它的关键,只在人能不能够至诚精进、心心相续、念念不间断罢了。三世诸佛都是从这里而出现的,这种的道理,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真实而不虚妄的道理,你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勉而行之啊!’说完之后,他就静坐合掌而化了。一时之间,异香充满室内,祥云□满空中,种种的光明,照耀著世界,这些的瑞相好几天都不散去;附近的百姓听到之后,都前来瞻仰他往生的瑞相。

  上面所列举‘勉励而行之’的各条公案,乃是分别的力行儒释道三教的道理,由下学而至于上达,同是归于穷理尽性,而达到了本性的最高境界!把这些公案录在这里,以为三教行者最好学习的范例;有志学习的人,应当要认真的效法啊!

  【结语】

  张拱辰先生说:‘一切的作为,没有不是由小而大的。’所以凡是有血气有灵性的众生,都是可以直接的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最高境界。然而这种无上菩提的最高境界,也只是从谨慎自己细微的心念慎独的功夫上面下手,把它扩展开来直到圆满而已。袁了凡先生不是说过:“从前的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的种种,譬如今日生。”所以怎么可以自己甘于自暴自弃,而把一切的祸福诿之于天命,而因循苟且的虚度了这一生呢?’

  天下至为广大,万世也至为久远;虽然是用万手万目来拯救帮助这个世界,而仍然是不够的啊!所以最为急切的事情,唯有教育人了;而且难道一定要成为圣贤之后才能够教人吗?人果然是闻善则喜,见善则乐,随时随地的讲好话、谈善事、说善报、布善书,则其中的教化就已经很多了啊!至于在教化的过程中所产生转移灵巧的变化,其中的奥妙,也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够知道的啊!而教化一般平常的人,又比不上教化豪杰之人;若是得到了一位豪杰之人加以教化的话,他就能够产生旋乾转坤的效果;并且能够承先启后,也能够产生辗转教化的功用,则这种教化就会变成非常的普及广大!

  从前的古圣先贤和经典书籍的传世,也都是这一个大事因缘啊!而本篇就是太上度化世人玄妙的真理,诸佛救护众生秘密的真谛;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奥妙到了极点,必将永远传世,照耀天地之间;凡是读诵本篇,遵行本篇,刊载本篇,流传本篇的人,也都是有一大事因缘存在的啊!因此而能够觉悟这个世间,诱导教化人民,培养社会元气,创造人类福祉;与人共同为善,天地清净安宁;而且心之所量,能够包含太虚,并且亿劫常圆,实在是不可思议啊!

  太上感应篇注讲证案汇编白话节本卷四终

  附录:广劝流通文

  劝读是获福之本

  感应篇起初是在道藏中,自从宋朝的真宗皇帝赐钱百万,命令工人刊刻,然后才大显于世;当时的贤人君子,都极力的尊行奉持。明朝的世宗皇帝,也曾经为感应篇作序,并且颁行天下。清朝顺治十三年,皇帝谕令刊刻感应篇,颁赐给群臣,并且遍及读书人,历朝对感应篇是如此的推崇奉行;然而不独是人间宝贵此书,上苍更是尊重;例如王巽病游东狱府,见到殿上大书金字感应篇,并且号之曰金章。杨道机因为疾病入冥府,冥司谕令他要广劝世人习诵感应篇。周篪也曾经被冥司告诫他说:‘你还阳之后,要将此经广为流布,能够受持的人,不但能够脱离水火盗贼病厄的痛苦,求子嗣、求长寿、求财禄、求成仙,都在此经啊!’无奈尘缘苦海,众生如醉如梦;少年豪放的人,执迷不信,到了年老之后而习性已成,就更难望其改悔了;因此而醉生梦死,轻掷了一生啊!

  呜呼!读了感应篇,就能如醉忽醒,如梦忽觉;不但能转祸为福,实在是起死回生;今劝世人:第一要发信心,第二要发虚心,具备了这两种心,方可以读感应篇。每日焚香虔念一遍,熟念之后,便有乐趣;更要念一句,学一句,念一句,改一句,每天反覆的细看;若是能够心中默念,字字反入身来,效果更是妙啊!日日都是如此,终身都能谨守,则一切的祈求,自然就能感应。前贤说:‘下根人该读,上根人也该读,天下无人不该读。’至于干干净净收拾这个心,则更为第一关啊!

  劝行是获福之宝

  感应篇读了之后,务必要做出积德累功的事情来,有财力的人可以学习推官杨旬诵感应篇,常行十种利益社会的广大善行;杨旬因为积了不少的善行,生了一个儿子杨椿,二十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状元。又例如明朝江苏如皋冒起宗,增注感应篇;他的朋友梦到一位老翁在朗诵,就仔细的聆听,乃是‘见他色美,起心私之’二句,全部的注解读完之后,老翁就说:‘该中’。那一年考试,冒起宗果然中了进士,这是用笔来行善的例子。成都王云芝口才好,通源大师就教他要积口德,从此之后,凡是利人之事,无论大小,他都极口方便,不肯错过机会;如此做了廿年,考试连连获捷,两个儿子也先后的考取了功名,这是以舌来行善的例子。

  另外顺天曹世美,家里虽然贫穷,但是却乐于行善,真诚的劝人帮人;别人出钱,他则自己出力;经过了很多年,别人见他可以信任,就推荐他为一位财主贩油,共分利益;因此而渐渐获得了五千余两金子的利润,子孙因而能够安享厚福。这是以力来行善的例子。由此可知,杨旬的十善,有钱人可以学习;而冒起宗的笔、王云芝的舌、曹世美的力,没有财力的人也都可以学习。而诵感应篇不外乎是替天推行教化的事情;至于一举一动,常常心存敬畏,用来自修其身,则不论贫富都是一样的啊!

  劝刻是获福之广

  太微仙君功过格说:‘以善书传一人,就是十善,传十人就是百善;而传给大豪杰大贵人的就是千善,广布无疆重刻不朽的就是万善。’况且感应篇尤其为天人并重的救世宝训,从来凡是刻印这本经的人,必定会获得奇报;例如瑞安黄凤刻印此书,在他命绝之后,却被冥司放还,又增加他的寿命;太谷程嘉猷刻印此经,他的阳寿已尽,而大士却令其再生;龙山姚文然刻印此经,而疟疾就顿然的痊愈;钱塘于玉陛的妻子梁氏刻印此经,而三年的危病,一朝就霍然的好了,这些都是延寿却病灵验的例子啊!

  真大奎刻印本经,因此而生了一个儿子,有了继嗣;徽州吴大祚刻印本经,而连续生了三个儿子;仙居王竺刻印本经,而死去的儿子又再次的投胎做他的儿子;归大宾刻印本经,就生了一个显贵的儿子;这些都是艰嗣而得子灵验的事迹啊!另外还有许多刻印本经而富贵福泽灵验的例子。例如华亭沈业因此而登第,黄岩杨琛因而考取了进士;江西石中璞因而家道顿兴,休宁方时可因而家财渐丰;至于刻印本经而免除水厄的,则有徽州的许允卿;免除火灾的,则有武林的杨振之和江干的徐天行。梦到关圣帝君命他刻印的,则为宁波的李燧升;梦到文昌帝君命他刻印的,则是吕律仲;更有为父母祈福祈寿而如愿的,则有钱塘孝子汪源啊!

  今劝世人读诵感应篇,务必须在佛菩萨或神前立愿,刻印布施本经,使得世间每个人都能读到;无论是小卷,或是大部,或是独捐,或是众募都无妨;必须要印赠一万部方为满愿,并且在公共场所广为布施流通,功德无量。

  劝讲是获福之深

  太上作感应篇,普度万世,就像苦海中的慈航,又如危疾时的良药;而世人讲解此经,也是由来已久啊!例如从前遂宁府周篪,每天都看感应篇,而且最喜欢对众人演说,使得听到的人都能够向善;有一天,他忽然暴病气绝了,见到阴官向他说道:‘你的命本来是在饥饿簿中,因为你常常演讲感应篇,因此而延长寿命,已经改注在寿簿中了。’又说:‘此经若是一方受持,则一方免难;天下受持,则天下丰治。’周篪醒来之后,就录下阴官的话,用来劝化世人。今天读诵感应篇的善男信女,应当抽空为大家讲解此经;使得邻里能够常常听到,因此而化做仁里,这样的阴德不可思议啊!

  今天世间的好人,应当要发心劝人为善,千万不要只是独善其身;当老师的,最好能在课余之暇,抽出一点时间,为学生讲讲做善人的根本道理;凡是小学到大学的学生,都应该要为他们讲;并且还要劝他们每天早晨诵感应篇一遍,终身的奉行,做为修身立业的助缘,这便是做老师的阴功积德啊!

  今天做父亲兄长的想要子弟贤明,保身家致富贵,就应该要时常的讲解感应篇汇编的道理和事证给子弟们听;使得子子孙孙,个个都能够好善积德,这样便是造了源远流长的福啊!

  而感应篇自己读了之后,更要劝别人也读;自己讲了之后,更要劝别人也讲;在讲解的时候,务必要反覆痛快、不厌其详、至诚恳切的讲;这样才能给使人听了之后,就会踊跃的改过迁善,而确实收到了教化的实际效果啊!

  附录: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前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十节 四光脉、中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十一节 四相(四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三章 第一节 从《圣妙吉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三章 第二节 从《文殊师

 

后五篇文章

了凡弘法学会: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三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