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禅是什么?(圣严法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是什么?(圣严法师)

 

  正确地回答: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

  因为,凡是有形的、存在的,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生理的、心理的,只要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追求的、可以依靠的、可以想像的,都不是禅的本身。所以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不可思议”。任何可以用语言、文字、符号来表达、说明的,都仅是一种现象,而非禅的内容。禅,既非物质现象,亦非心理活动,仅可勉为其难地说它是一种心法、一种普遍的事实。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

  禅,起源于印度,原系一种定的修行与修行经验。传到中国,演化成为一个代号,代表着能在生活中活用的,既非如此的,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可以称它是“无”,亦可名其为“空”。既然是“无”,既然是“空”,就不该是通过见、闻、觉、知来接触感受的现象了。

  中国禅的功能,在其能使人于修行之后,达到“开悟见性”的目的。佛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许多人都希望悟佛知见,见到佛性。何谓“佛性”?就是空相、空性。相,指一切有形的,可用思维或五官接触到的现象,包括我们的生理、心理,以及身心以外的世间所包含的一切物理现象;性,则是不变的本质、一切现象的根本。佛性不是有形的存在,亦非可被描述的任何现象,但其存在于一切现象之中的任何一点。因其没有定相,故以空为相;没有定性,故以空为性。

  这些理论,既“空”又“无”,听来似乎落于消极,其实不然,如果真是消极的话,我不该在此与诸位结此法缘,也不应挑灯埋首地著述不辍,更不会孜孜不倦地奔波于东西两半球弘法利生,也不致有逾百次的演讲,风尘仆仆于全美各大学府。因为相空性空,故慈悲与智慧跟一切众生不能分割。

  二、进阶修行达到空无境地

  如果仅仅谈空、论无、说佛性,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便会脱节,沦于空谈,不切实际。因此,还得借助于层次的说明,由每个人现在的情况,一步步地进阶,达到开悟见性的境地。因此,我们接着以层次的分析来理解禅法。

  首先,我们以修行的层次来分析由“有”至“空”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层次是尚未修行禅法,包括没有接触过禅法,或已知禅法而尚未开始修行的人。

  第二个层次是正在修行禅法,但尚未开悟见性的人。

  第三个层次是已经修行禅法,且已开悟见性的人。

  现在不说第一层次,但举第二及第三层次的例子如下:

  《六祖坛经》里有两个众所皆知的偈子,第一个是五祖的大弟子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另外一个偈子是六祖惠能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的偈子,意指我们的心就像明镜台一样,身则如菩提树一般,我们应常以“持戒”清净我们的身体,以“修定”清洁我们的心念,才能使身心不受染污,而得清净。身心清净,即得解脱。所以,在没开悟前,必须持戒、修定,常常地拂拭、清理身心。这是一个正在修行,而且是很努力地修行的人所见的层次。因此,五祖看了,便令门人焚香礼敬,照着修行,免堕恶道,得大利益。

  六祖惠能的偈子,则已见“空性”,故否定了菩提树、明镜台等身心的存在。既没有像菩提树的身,也没有像明镜台的心,那用功又用到哪儿去呢?根本不须洗啊、擦啊、持戒啊修定的。既然是“空”的,就是无罣无碍,哪儿来的尘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脱,也是悟后见性的境界。

  三、念头的起灭即是我

  禅宗论“无”,常引生误会;事实上,就众生而言,“无”的实证,是从“有”起修的。因此,我们接着将以“我”为题,分成三个段落来介绍说明禅法由“有”到“无”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认识“小我”。

  不论是西方人也好,是东方人也好,若离开了“我”便无事可谈了,人都是以有我为基础的,无法骤然接受无我的观念。可是,究竟什么是我?就是自私。中国有句谚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不自私,根本不能生存。所以,有我的自私,并非坏事,自私而害人则是不该,但个人自私而不害人的“我”,是正常的生存条件。

  一般的人,虽然有一个自私的我,可是对此自私的我,欠缺了解,自己对自己没有办法处理,时时发生矛盾,跟人亦常常发生冲突,以致烦恼不已,麻烦不少,常感身不由己、心不由己。那么,究竟是由于外在的因素,使得我们身不由己及心不由己,还是自己没有办法主宰自己呢?由于对自己本身的自我不清楚,所以,感觉好像是有外在的力量控制着我们、支配着我们。因此,作为一个禅的修行者,首先要用禅的观念与方法来了解、认识这自私的“小我”是什么。

  若用禅的修行方法,如数息、念佛、或专门注意自己呼吸的出入等,慢慢、慢慢地,首先会发现有许多的杂念,渐渐、渐渐地杂念亦越来越少,到最后,便知道了那不能控制的“我”究竟是什么。所谓“我”,无非是一连串的过去与未来,一连串的自己与环境所发生的关系,在心理所产生的作用而已;除此而外,所谓“小我”是不存在的。到这程度时,已经了解了所谓个人的“我”,实际上就是念头,念头的起灭即是“我”,也即是“心”。因此,到了这个层次,便可以做到心不被环境所动摇,会用方法,要不动心便能不动心,便不会有心不由己的烦恼发生了。

  这是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把心理活动的念头,从散乱的、妄念纷飞的、心猿意马的状态,渐渐地稳定下来,而至一心不乱的状态。普通人,若能修到这种状态,他的性格应该是已经平稳成熟,我们可以说,这种人是比较有涵养的,不会随便闹情绪,也不会被环境影响而产生喜怒哀乐形之于色的情况。修行能达到这个层次,就已很有用了。

  四、前念后念统一——见山不是山

  第二个层次是经验“大我”。

  大我是由小我衍生而来。当我们能够很清楚地认清小我之时,就会更安定、更稳定地使用修行的方法,一旦方法与用方法的念头统一时,便达成统一的心,便是大我。

  如果你用的方法是数息的话,要数到没有数目可数之时;如果是参话头的话,要参到没有话头可参;如果是念佛的话,要念到没有佛号可念。就好像一个骑术高强的骑马师,骑了一匹伟骏的千里驹,马跑得飞快,已经忘掉了有人在骑它,而骑马的人也忘掉了是骑在马背上。到了这种地步,就是内在的自我与外在的环境统一了,自己的前念与后念连成一串了。

  有人说尚没有修行的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正在修行的人,待修到得力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修到开悟见性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内外统一的境界,即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为什么?因为自己的身心与外边的环境统一,前念与后念统一,没有念头的起伏,所见到的看起来完全一样,所以骑在马上,感觉上没有马的存在,因此见山不是山,骑马不觉得有马。

  有人问修到这个程度,是否会有麻烦?上街去,看到所有的人,大概都不知道是人;或者想到父亲,所有的人都是父亲,想到妻子,所有的人都是妻子了呢?

  这只是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情况。发生上述情况时,不会上街,也不能工作。可是,有这种经验之后又恢复到正常的情况时,会感觉到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和平,那么的可爱,你希望能帮助所有的人,因为觉得一切众生,乃至一草一木,都像是自己的身体一样,你会感觉到,这世界是如此和平、亲切、可爱,不期然地有一种责任感,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情愫油然而生。许多宗教徒到了这种程度时,就变成为伟大的宗教家,自然流露出救世救人、悲天悯人的心量。

  五、彻底粉碎——瓦解自我中心

  但是,这还不是禅悟,因为还有“我”的存在,只不过是把自我扩大到涵盖世间的一切,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我。在这阶段时,虽有非常恳切的责任心、使命感,却也同时产生了我慢的副作用,把世间的一切,当成是自己所有的财产般来支配,救济人的时候,有些人不愿意接受他的救济,他也非得强迫他们接受救济不可,以自己的思想,以自己的观点,强求所有的人都要变成跟他一样,若不一样,便很可能采用强制的手段。宗教上的强迫性、独断性、排斥性、征服性等问题,便因此而层出不穷了。

  所以,一定要超越这个层次而进入“无我”,才是禅法的禅悟。如何达到无我呢?还是要依赖方法。佛说法门无量,门门皆通涅槃城,公案或话头很好用,参公案或参话头,到最后,把自我中心全部粉碎、彻底瓦解。那时候,只有一切的众生,没有小我及大我;一切东西都有,就是没有自己。众生需要什么东西,便给他什么东西,而不是自己准备好了什么东西以后,一定要众生接受。消融了主观的自我,变成绝对我的存在,这就是“无我”。

  禅法不立文字,也不说有任何东西给人。《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今天我们也是一句话也没说到,可是抱歉得很,却超过了时间。以下是问答讨论,欢迎诸位发问。

  六、问答讨论

  问:禅佛教的重心在讲“我”,是否也谈到“我”与家庭、朋友、社区之关系与责任?

  答:禅的本身即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禅的修行、禅的观念也还是由生活里表现出来,一定会对你家庭里的人及环境里所接触到的人,都产生影响。我们刚刚说过“小我”、“大我”、“无我”,如果能认识“小我”的话,一定会非常的稳定,不会情绪波动,与其他的人接触时,都能带来祥和。如果能体验到“大我”的话,一定非常的热心,不仅是对个人、家庭、社会,甚至对全世界的许多运动,都会积极地参与。如果体验到了禅法是什么的话,那就会终年马不停蹄,只是为了无事而忙。

  问:修行是一种方法,是两边中的一边,但据三祖所说:“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这之间是否互相矛盾?

  答:三祖的《信心铭》,一开始便说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不可以用心拣择。所以你以为用修行的方法与《信心铭》所说相冲突了,其实,《信心铭》是在三祖开了悟以后所讲的话。在没有开悟以前,还是要有方法,否则无法开悟,连释迦牟尼佛开悟都得修行六年,六祖惠能也是听了《金刚经》的句子,他的观念才转变了,突然间开悟,那还是要用心。不用心而能开悟是不可能的。

  问:一个完全不知道禅法的人,是否可能发现佛性?

  答:有可能,但是,可能性非常少。释迦牟尼佛就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禅法而自己发现了所谓“佛性”就是空性的事实。但是,历史上也只有佛一个人是这样的,在佛之后,所有的人都是因为听到佛法的说明;所谓“佛性就是空性”,只有亲证空性才是彻底的自由、自主、解脱等。先从观念上认同它、接受它,否则的话,开悟这个事实,不容易发生。

  问:出家人的生活目的是什么?在家人的生活目的又是什么?

  答:我们的生活、生存,不管在家还是出家都是相同的。不过出家是把全部的时间用在修行上,用佛法自修,也帮助其他的人一起学习佛法。因此他自己本身除了修行佛法、宣扬佛法之外,没有另外需要做的事,这是出家人生活的目的。

  在家人要以全时间来自己修行,同时又帮助他人修行佛法,是比较困难一点。目前也有专门在研究佛法、修行佛法,并且以教授佛学、指导禅修为职业的在家人,只是家庭的生活分占了他们的部分时间,也分占了他的感情。当然,也有像维摩诘居士那样的大菩萨,身为在家居士,却能把财产、家族、所有的一切,都作为修行和帮助修行的对象,而没有自我中心在内。这必须是一个大菩萨方能做到。至于普通的在家人,那就是在家人了。

  (一九九二年五月一日讲于美国耶鲁大学,陈果纲整理)
 

 
 
 
前五篇文章

从禅诗中感受寺院的自然禅(蒋谱成)

禅道自然(通德)

禅偈中的春天(释然)

禅宗常用术语解读(远尘)

禅门宜默不宜喧(继平)

 

后五篇文章

僧人与禅修

起七——禅七的开始

略说禅修见性(真诚)

丹霞天然禅师公案评析(远尘)

曹溪一句万卷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