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明贤法师:佛身如金,清净无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释迦牟尼佛见解脱等身像

  不了解佛教的人,通常会将佛陀当成基督教上帝一样的“神”来看待,也因此将佛教信仰看成是对一位称为“佛”的“神”的崇拜。事实上,佛陀既有不同于凡人之处,也非一般意义上的“人格神”。

  佛陀降生在我们的世界,在人间修行成道,原始佛教对佛陀的认识便是基于这一由凡转圣的过程而形成的。这一理解中的佛陀是“大觉者”、“修行人”,作为一位完满的人出现在世人面前,更有着超越常人的品格。佛陀曾说:

  诸比丘,像荷花生长在水中,立于水面之上,不被水所淹没,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生长在世间,住于世间之上,不与世间同。

  佛身如金不受尘

  南传佛教《梵摩经》记载,佛世时有位梵摩婆罗门对佛陀的盛名颇为怀疑,便派弟子优多罗到佛那里,看释尊是否真的“名副其实”。他们的经典认为:具备三十二相的人如果出家就必定会成为等正觉者,度化世间。梵摩婆罗门就让弟子去观察佛是否具备这三十二相。

  优多罗来到佛弘法的地方,形影不离地观察了七个月。他对佛的相好与威仪叹为观止,发现佛不仅圆满具备三十二相,就连行住坐卧的生活细节也都极具威仪。优多罗把这些情况告诉了老师。后来,释尊游化至梵摩驻地时,梵摩婆罗门带领众弟子拜见佛,闻佛说法而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后来还证得了三果。

  当时,优多罗对其师描述释尊的相好时,其中之一便是“佛身如金不受尘”:

  彼尊者瞿昙为金色。彼尊者瞿昙有拟似黄色之皮肤,肌理甚细。肌理细则尘埃不着身。

  在佛法中,“威仪”乃入道方便,藉由观照行为和语言的威仪,使内心日渐清明微细。优多罗描述佛陀生活中的很多细节,正是佛陀内在证悟的显发于外。优多罗还说,佛的威仪远非自己的能力所能描述:

  佛行走时,迈的步子既不会过长也不会过短,既不过快也不过慢,也从不会出现身体摇晃或双腿磕绊等情况。

  佛就坐时,手脚永远摆在最合适的位置,神情泰然,绝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佛也从不“跷二郎腿”,用手撑着身体或支头而坐。

  佛用钵盛水或饭时,量总是恰到好处,吃完饭后也会感谢施主,并为大众开示,令众人普尝法喜。

  佛的法衣在身上总是不高不低,不松不紧,风吹过来时不能把法衣吹乱,灰尘也不会染到佛身上。

  佛的声音有八个特点——玲珑、明了、美妙、和雅、充满、分明、甚深、广博,对众人讲法时声音不会传到会众以外,总是令弟子得到教导、激励与欢喜……

  佛身清净无漏

  佛教使用“有漏”描述六道众生。“漏”在梵语里是“流失、漏泄”的意思,在佛教中特指烦恼。众生的烦恼如流水般,日夜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漏泄,流注不止,所以用“漏”来称呼非常形象。“有漏”在大小乘佛教的解释不尽相同,简言之,与烦恼相关的便属于“有漏”,反之则是“无漏”。如《杂阿含经》云:

  天龙乾闼婆,紧那罗夜叉,无善阿修罗,诸摩喉罗伽,人与非人等,悉由烦恼生。如是烦恼漏,一切我已舍……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着……究竟生死除,故名为佛陀。

  凡夫皆因烦恼而陷六道轮回,历经无数生死大苦,并无真正的快乐可言。但佛诸漏已尽,生于世间而不执着于世间,就像莲花长于水中却不被水所缠缚。断除了所有的妄惑,离开烦恼的染污,了生脱死,证得圆满正果,所以称为“佛”。又说:

  如来诸漏已尽……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三乘的果位之菩萨果位——十回向位

济群法师:轮回的起点在我们的心

益西彭措堪布:如何让观音菩萨听到你的心声

明贤法师:门票关乎佛教根本 不止免费那点事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与觉林菩萨偈

 

后五篇文章

往生西方净土的最低标准是什么:达真堪布

蕅益大师净社铭浅释

净界法师:三乘的果位之菩萨果位——十行位

明贤法师:十问民宗局长 强拆瑞云寺您知情吗?

达照法师:放下情执 承担业果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