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11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11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殊胜论典《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主要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本体、生起次第以及如何让菩提心再再增长至圆满、如何行持菩萨行的殊胜窍诀。

  上课前我们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起殊胜的菩提心,那么这个菩提心到底是如何安立的?虽然整个大乘佛教对菩提心、菩萨行、受菩萨戒等都进行了宣说,但关键是我们自己内心中对菩提心的本体、修法有没有一种清晰的认知?有没有想过内心一定要生起菩提心?所以学习《入菩萨行论》就是要准确地认知:何为菩提心?怎么样生起菩提心、修持菩提心?怎么样以菩提心利益有情?现在所讲已经涉及到了真实菩提心的内容。

  现在讲菩提心的特殊功德。

  己二(特殊功德)分三:一、分类;二、本体之差别;三、功德之差别。

  第一个科判分类已经讲完,世俗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类,我们心中首先要发起愿菩提心,然后再发起行菩提心。今天我们学习第二个科判:

  庚二、本体之差别

  前面宣讲了分类,现在宣讲本体的差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具有什么体相。通过学习本体之差别这一科判所摄持的颂词,我们能够了知什么是愿心、什么是行心,此处以比喻的方式来宣讲本体的差别。

  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一般人都了知欲行与正行的差别:欲行就是想要去某个地方,比如想去某个胜地如印度金刚座等等。这种想去的心愿,是带动行为的一种总的意乐、发心。如果当时没有这个想法,后面不会有准备钱财、资具的行为。单单凭“想去”的意乐而不付诸行动,是无法到达目的地的。所以先“欲行”,后面才是“正行”——在因缘和合之后真正开始去向于自己的目的地。

  犹如人们都了知欲行和正行的差别一样,“如是智者知”:如是的道理有智慧的人应该了知;“二心次第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次第与差别。二者如何对应比喻呢?欲行对应愿菩提心,正行对应行菩提心。欲行是带动正行的总基础,同理,愿菩提心也是带动行菩提心的真实基础。

  愿心是为利益一切众生发誓成佛的心愿,是缘佛果的发心;行心是通过实践愿心,修持成佛的资粮。而成佛资粮的修法,是从如何成佛的加行、一种实践方法上进行安立的。愿心是缘果的一种发心,行心是缘因的一种发心,这个因就是六度万行等真正的修法。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要成佛的心愿是愿菩提心,为了成就佛果而行持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的重点是修持因地的布施、持戒、安忍等六度,是缘因的一种修法的决心。二心的次第是:先有愿心再有行心,二心的差别是:前者是发愿,后者是真正的实践。

  如果我们相续中有了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此时我们内心中就具足了世俗菩提心。有了世俗菩提心,此后我们的思想行为、种种修行都能安立在殊胜的正道上不断发展。修道也需要某种纪律、规范,作为大乘行人来讲,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让我们的心和行不至于流落到世间八法上,也不至于流失到小乘的自私自利上,自始至终都是在大乘的轨道上不断奋发、不断加强,此时可以说我们的行持达到了修法的标准。

  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次第对一个大乘修行者非常关键。如果没有菩提心,缺少菩提心,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修持大乘佛法。就算表面上有大乘修行者的名称,但并没有大乘的意义,因为大小乘是以有没有菩提心来区分的。阿底峡尊者讲过:“内外道以皈依别,大小乘以发心别”,内道外道以是否皈依三宝为区别,大乘小乘以有没有发菩提心为区别,发了菩提心就是大乘,没发菩提心就是小乘。我们在修持菩萨道的过程中,要再再提醒自己一定要发菩提心、生起菩提心,这是非常关键的。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到这样的教言,了知了它的殊胜性,随着深入学习《入菩萨行论》,还会学习到更殊胜的教授。

  这个颂词看似简单,但在深入探讨时,对菩提心的本体、分类、所缘、一乘道的修法,实际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像《现观庄严论》里面有发菩提心的内容,印藏大德对此有很多不同的辩论。针对一般初学者来讲,辩论过多有可能让我们搞不清头绪,因此有部分大德告诉初学者或在家修行者:尽可能了知菩提心各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了知之后每天串修,力争在内心中体会菩提心,这也是一种方法,把主要意思掌握之后就要去实践。

  如果通过很长时间学习,虽然把菩提心的本体、不同的分类、到底佛地有没有发心等等问题搞得非常清楚,如果没有实践的话,内心中还是没有生起菩提心。换一个侧面讲,了知没有那么详细、圆满,但是了知关要之后,好好串修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慢慢修持内心就会生起感受,最终还是可以产生殊胜的利他之心、舍弃心中自私自利的作意。针对不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上师在讲记中提到了一些辩论,如菩提心是属于心王,还是心所?世俗菩提心即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到底纯粹是凡夫人行持的,还是圣者位以后行持的?这方面的辩论很多。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在凡夫位就必须要学习、实践的,到了圣者果位就有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不是通过仪轨而是通过证悟法性生起的。愿菩提心是一种分别念,是缘善法产生的善心,可以通过仪轨、训练的方式生起并再再增上。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的两个侧面,就是一个本体、不同的反体。从一个本体的不同侧面来安立为一个缘果、一个缘因的修法。

  寂天菩萨以容易理解的比喻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愿心、什么是行心。我们要了知:愿心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自己发誓成佛的心态。要利益一切众生发誓成佛,但是观察自己的内心——业障很深厚、福德很浅薄,这样的心态很难利益众生,怎么办呢?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我们就要去修持布施、持戒等等六度万行,这就叫做行心。通过这种比喻的方式,我们能够了知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不同次第和差别。

  注释中讲:〖就像想要去往某地一样,为了他利而想获得菩提的意乐即是愿菩提心。〗用发愿想去某地比喻愿菩提心是为他利获得菩提的意乐。菩提心有两种心态:一是悲心缘众生为他利。菩提心真正的内涵就是一心利他,以利他为重点;二是以智慧缘佛果。为了利他要怎么做呢?为了利他就要获得菩提。为什么一定要获得菩提呢?因为只有获得了菩提果位,才能够圆满地成办利他;如果没有获得菩提果位,利他的能力是不圆满的。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众生我们能利益,有的众生我们无法利益。我们凡夫人看到很多受苦的众生,虽想救度他们但是只能干着急,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利益他们的能力,所以只能在内心好好发愿,愿自己累积资粮成就佛果之后再来广大利益众生。虽然如此发愿,并不意味着利益众生一定要等到成佛之后,而是因为成佛之后利他的功德、利他的能力是最圆满的。修持菩萨道时,我们内心的功德会逐渐增上,利益众生的能力也在不断增上。所有利益众生的能力当中,获得佛果之后能力是最强的。所以为了普遍利益所有众生,我们要发誓成佛,这就是愿菩提心。我们要牢牢记住愿菩提心的体性是一种作意:以大悲缘众生、以智慧缘佛果。

  〖如同正式启程前往该地一般,踏上能获得佛果的正道并且渴望修持此道,就是行菩提心。〗有了想去某地的想法之后,接下来就是准备资具、钱财等,计划好就开始正式启程,以走路、坐车、搭飞机等方式开始前往该地,这就是正行。以此比喻踏上能获得佛果的正道,并且渴望修持此道。要成佛必须具备很多的因缘、很多的资粮,(佛陀非常慈悲,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获得佛果的方法。)此处以已经有菩提心为前提,菩提心当然是获得佛果最不可或缺的因。

  发了菩提心之后怎样去圆满资粮呢?佛陀告诉我们六种圆满资粮的方法: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通过六度圆满福德和智慧二资粮。前三度即布施、持戒、安忍是圆满福德资粮的因;后二度禅定和智慧是圆满智慧资粮的因;第四个精进度是能够帮助圆满福德、智慧资粮的共同助缘——有了精进才能在福德、智慧资粮方面继续修持、圆满修持。这就是能够圆满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的六度修法,也是佛陀告诉我们的获得佛果的正道。所有菩萨都要修六度。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广传》中,全都是以六度作为修持成佛之道的殊胜方法,其他的修法无一不包括六度的修法,而且渴望修持此道。一方面是踏上此道,另一方面是非常渴望、对修持此道非常有兴趣。为什么?因为只有通过此道才能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最大程度利益众生。菩萨利益众生的心愿如此迫切,所以对于修持六度之道充满了渴望,作为一个真正的菩萨,以怎样的意乐修道非常关键。菩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修道,而只有佛果才是最圆满的利众之道,因此菩萨对于能够获得佛果的方法没有一点厌倦,充满了希求之心。这是初发心菩萨必须要了知的,内心要向这个标准看齐,虽然这个标准现在而言对我们是高了点,但我们要争取达到。如果为了利益众生、修持佛道可以舍弃一切,把所有的精力事业全用于修持菩萨道,自己就会变成一个标准的菩萨,能够有这样的修行,就是行菩提心。

  〖希望成办自他二利的智者,通过了知这两种比喻的差别,同时就会明白愿行两种菩提心意义的不同顺序。〗“希望成办自他二利”,此处“他利”就是利益众生,“自利”就是成佛。希望成办自他二利的有智慧的人,通过了知欲行和正行这二种比喻的差别,就会明白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不同次第、意义。有智慧的人也通过对照比喻和意义,同时明白此中所诠释的殊胜含义。

  这个以上讲了第二个科判:本体之差别。下面讲第三个科判:

  庚三、功德之差别

  前面讲了本体,即二心的体相或定义:什么是愿菩提心、什么是行菩提心。下面讲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有怎样的功德,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相比较哪一个功德更大,这就是第三个科判所宣讲的功德之差别。

  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

  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愿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大。前面我们讲成佛都是以愿菩提心为基础的,因为只有想要度化众生、想要成佛的心愿一直存在,才有修持一切菩萨行的动力,如果中间你的愿心退失了,或是已经失毁了,就没有修持的基础了,那么所有的行为就没有兴趣再继续下去。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愿心是一切成佛的根本、是核心的基础。愿菩提心最终的功德是牵引众生趋向于佛果,这是很明显的。即便不说获得佛果,在生死流转中也能够获得巨大的功德,生起广大的果报。所以说“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这个广大的果报是什么呢?在各种注释、讲义中说,愿菩提心可以获得人间、天上的果报。因为愿心是非常强烈、纯净、所缘非常广大的善法,按照业果不虚的规律,所有的安乐无一不是由善心、善功德引发的,而此愿菩提心善功德法,远远超胜其余世间的一切功德法。如果世间当中以自私自利的心态所摄持的善法都能够引发广大的果报,那么如此清净的、广大的愿菩提心一定能够引发更广大的果报。广大的果报具体是什么呢?注释中提到:在天界可以获得梵天、六欲天等天界天王、天人的果报。天人所依的世界非常清净、优美,受用具足无需勤作,天人相貌端正、身体圆满,心态非常快乐;在人间,愿菩提心也能引生如国王、施主、富翁等果报。当然菩萨的心愿并不追求这些人天果报,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单纯追求人天果报属于三士道中最下等的下士道发心,连小乘都不愿意追求人天善果,何况处于三士道中的上士道,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怎么可能去追求人天果报呢?所以,菩萨自己是不追求的,但是因为其菩提心的的确确是一个很广大、很清净的善心,通过业果的缘起规律,它一定会成熟,不追求这些也会成熟。再说从现在发心乃至于成佛之间,我们在轮回中还会转生很多世,因为内心有清净的愿菩提心,所以在此过程中,所转生的世界、受用、身体都是非常清净、圆满的,所以愿菩提心在生死中可以产生很大的快乐果报。第二句颂词“虽生广大果”的“虽”和下句颂词的“行心”有连接,愿菩提心在生死中虽然能够产生很广大的果报,但是“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还是比不上行菩提心能够相续不断地增上福德。“相续”就是不间断的意思。这是二者功德的差别。

  〖愿菩提心在我们身处生死轮回期间,可以产生广大的果报,《华严经》中云:“善男子,譬如金刚宝纵然坏损,亦胜过所有上等金饰,且不失金刚宝之名。善男子,同理,发菩提心之金刚宝纵然离开勤奋,亦胜过一切声闻缘觉功德之金饰,亦不失菩萨之名,复能遣除轮回之一切贫困。”〗我们发了愿菩提心之后,不是马上就成佛,还要在轮回中待很长时间。因为有了愿菩提心摄持的缘故,在轮回流转的过程中,完全不同于之前没有以利他菩提心摄受的、纯粹属于业力的流转,所以在身处轮回期间,以愿菩提心的加持可以产生非常广大的果报。前面介绍过,在天界可以感得天王的果报,在人间可以感得富翁、长者、国王、转轮王等殊胜的果报,菩萨可以利用这些殊胜的善趣身份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发了菩提心的人虽然得到很多财富、拥有很高的地位,但是不会像一般的世间人用这些财富、地位进行自我享受,与凡夫完全不同,菩萨有高位、名声,就会利用这种优势利益众生,将众生安置于殊胜的福地。从这个角度讲,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有财富也可以,有高位也可以,有名声也可以。而没有利他心的凡夫,有财富高位等等都会成为自我膨胀的因,对自他都没有任何利益。

  “《华严经》云:‘善男子,譬如金刚宝纵然坏损,亦胜过所有上等金饰”:金刚宝(有的讲是金刚石、金刚钻石)虽然已经坏损了,但它还是胜过所有上等黄金打造的装饰品。“且不失金刚宝之名”:即使坏损之后其名称还是金刚宝,这是其殊胜之处。“善男子,同理,发菩提心之金刚宝纵然离开勤奋,亦胜过一切声闻缘觉功德之金饰,”此处把愿菩提心和金刚宝做一个对照,愿菩提心的金刚宝虽然离开了勤奋,“离开了勤奋”是指还没有真正的生起行菩提心,只是内心中有一个很强的愿望:要度化众生!要成佛!还没有真正去实践。前面 “金刚宝虽然坏损”对应的就是 “离开勤奋”。“胜过一切金饰”就是说虽然愿菩提心还没有开始勤奋用功修行,但是也能胜过所有声闻缘觉的种种功德。此处“声闻缘觉”所指并不是刚入声闻缘觉道的人,也不是声闻缘觉的有学道,而是指声闻缘觉阿罗汉,即已经在声闻缘觉道达到究竟的圣者。虽然他们的果位非常殊胜,但是没有发起缘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而凡夫人发了一念愿菩提心,虽然还没有开始实践,通过发心的力量就已经超过了阿罗汉。“亦不失坏菩萨之名,”即便还没有真正地加行,也不会失坏菩萨的名称。“复能遣除轮回之一切贫困”就好像破损的金刚宝,可以遣除轮回里所有的贫困一样,发了愿菩提心的菩萨,通过愿菩提心的能力也能够遣除乏少功德的各种贫困,逐渐引导众生成佛。

  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

  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

  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这个颂词主要宣讲行菩提心的功德。行菩提心是怎样一种受持的决心呢?“何时未度尽,无边众有情”,就是说自己发愿乃至于虚空存在、众生存在之际,立誓要度尽一切“无边众有情”。发了这种根本不退转的志愿,为实现这个志愿开始修持种种资粮,受持行菩提心。这种决心非常坚固,非常迫切地就想一心利益众生,所以在行为上开始实践:调伏自己的身语意、修持布施、持戒等六度四摄法,就开始受持了行心。这个颂词可以理解为行心的殊胜相状:为了度化一切众生,立志不退转,并且开始真实去做利益众生的种种福善之行。究竟来讲,菩萨是以福善之行希求成就圆满佛果,以便最广大地利益众生,在未成就佛果之前,菩萨也会以此福善之行利益众生。所以修持行菩提心的时候,这种因地的善行能够利益众生,也愿以此因地的善行成就殊胜的果位,再以殊胜果位的殊胜功德利益众生,就称之为行菩提心。

  下面直接宣说行心的超胜之处:“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即自彼时”就是从受持行菩提心这一刹那开始,纵然在睡觉过程当中(一般来讲睡觉、吃饭都是属于非善非恶的无记法),因心中已经有了利益众生的坚定行菩提心的缘故,虽然没有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但仍然会增长福德。或者偶尔放逸,在参加一些聚会、看一些娱乐节目的过程中,内心中行菩提心的功德还在不断增长,如后面颂词所言“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即便在睡眠或放逸当中,福德都在不断产生,更何况在没有睡觉、放逸的情况下,在真正思维利益众生、实践利益众生的时候,其福德更是相续不断地产生,犹如虚空一样,即“量多等虚空”。我们从发心到成佛,需要三无数劫的时间,看起来非常遥远,需要的时间很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有了这种清净的行菩提心,每一刹那都在不间断的增长福德,如此相续不断地增长,我们相续中总有一天会累积圆满成佛的资粮,这就是行菩提心的殊胜利益。

  我们要得到这样的功德也不是非常困难。一方面我们要发起利益众生的心、发起成佛的心,这是愿菩提心;发了愿菩提心之后,为了成办所发的愿、为了真正利益众生,开始去布施、持戒,听法、修持、念咒、念佛,都可以算是行心。首先发了愿菩提心,然后为了成就此愿望开始去做准备、开始修行,都可以算是行菩提心。有了这种行心而且没有中断的话,的确就像颂词所讲的一样“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下面讲注释:〖然而,它并不是像行菩提心那样连接不断产生福德,从什么时候起,为了能使无边无际所有众生界从业惑的束缚与轮回的牢狱中解脱出来,在生死轮回没有空无之前,怀着义无反顾的利他心真实受持行菩提心。〗前面已经介绍了愿菩提心的殊胜功德,愿菩提心的功德虽然如此广大,但是相对于行菩提心而言,还是有所不足。因为愿心只是一种发愿,而发愿离真实地利益众生和成就佛果还有很长的距离,中间必须要依靠行心来连接。行心不单单有发愿而且还有行为,从这个角度观察,愿菩提心不如行菩提心,因为它并不像行菩提心那样可以连续不断的产生很多福德。

  “从什么时候起,为了能使无边无际所有众生界”,首先我们发菩提心,要了知所利益的众生(即所缘对境)不是一两个众生、几百几万个众生,而是无边无际的众生。除了我们能够看到的、感到的、想像到的,实际上无边的世界还有无量的众生。菩萨发心的时候,就是要让所有无边无际的众生都获得解脱。

  怎么解脱呢?要从业惑的束缚中解脱、从轮回的牢狱中解脱。业惑的束缚属于因,轮回的牢狱属于果。众生被业惑所束缚,没办法修持超越轮回的殊胜之道。业惑有业和惑两层含义,惑就是烦恼,业就是通过烦恼而产生的种种的业、种种的行为。众生被业惑所束缚,没办法真正获得解脱。因为有了业惑的缘故,一定会显现轮回,这是因。此处把轮回比喻成牢狱,牢狱中有不自由的痛苦、被打骂的痛苦、缺衣少食的痛苦等等,因为有了业惑,一定会感受轮回牢狱的痛苦,这是果。为了让众生从因的烦恼和果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菩萨发起了非常猛烈的誓愿:“在生死轮回没有空无之前,怀着义无反顾的利他心真实受持行菩提心”,即在生死未尽、轮回未空之前,菩萨怀着非常猛烈、义无反顾的利他心,真心实意地利益众生,受持殊胜的行菩提心,实践种种布施、持戒等六度万行。

  〖从此以后,如果没有失毁这一行菩提心,那么即便处在睡眠或陶醉等放逸的状态中,齐天洪福也会连续不断屡屡产生。〗从受持行菩提心开始,如果没有遇到违品,也没有想过要抛弃行菩提心,没有生起不想再精勤利益众生的发心,只要没有出现这些明显的心态及行为,即在没有出现行菩提心的违品之前,菩萨即便在睡眠时,中断了善法的修行;或者有时放逸,没有真正处在正知正念的状态中,齐天洪福也会连续不断的产生,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非常巨大。

  我们看到这些颂词之后,应该让这些文字打动自己的心,应该相信愿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巨大,行菩提心的功德更是大得不可思议。从而如是发愿:我一定要生起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一定要获得如是的殊胜功德!那么接下来自问:我能具足吗?仔细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发起利益众生的心、成佛的心,受持愿菩提心;然后每天尽己所能去修习身语意的善法,受持行菩提心,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虽然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有不同的层次,初发心菩萨的愿心和行心不能和加行道的菩萨相比,更不能和初地以上菩萨相续中的行心相比。相续中修行功德越圆满,行菩提心的状态也就越殊胜。但是相应于我们现在的心态也可以实践愿行菩提心,大菩萨们也曾经与我们一样是凡夫,不能因为现在和大菩萨相比有差距就放弃。我们应尽己所能在自己当下的境界中,尽量发展自己的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这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

  上师在讲记中说,行菩提心的功德这么巨大,那么天天睡觉、放逸,是不是也可以增长功德呢?认真观察下来,不能这样想、更不能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行菩提心之所以能在睡眠和放逸的状态中连续不断地产生功德,主要原因就是它产生了强烈的要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要修持善法的心态,此心态非常之强烈,导致即便在偶尔放逸、睡眠时,这种行持善法的强烈决心并没有消失。反过来说,如果天天睡觉、放逸,内心中早已失去了这种强烈的决心,相续中失去这种强烈的利他心时,就再也没有支撑功德屡屡产生的因了,基础已经不存在了,产生功德的推力不存在时,天天睡觉放逸,内心中利他心、行菩提心的力量只会逐渐变弱,最后就没有了。如此还想在睡眠、放逸时连续不断产生功德是绝对不可能的,之所以能够在发了行菩提心之后于睡眠或放逸中产生功德,是因为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利他心、成佛的心、实践利益众生的决心非常强大,因这个心态很强大的缘故,可以连续不断产生功德。反过来讲,如果这种很强大的决心已经失坏了,天天睡觉是绝对不可能有强烈的行菩提心的,因为失坏了行菩提心的缘故,怎么可能连续不断产生福德呢?从原因上分析的时候,应该知道这种差别。

  戊二(具功德之合理性)分二:一、教证之合理性;二、理证之合理性。

  己一、教证之合理性

  首先讲第一个科判教证之合理性:

  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

  如来自宣说,其益极应理。

  此处以教证和理证进行宣说。首先通过佛陀在《妙臂请问经》中所宣讲的教证说明行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巨大,然后再通过理证推理行菩提心的利益非常巨大。

  颂词“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如来自宣说,其益极应理”就是说,为了让信仰小乘的众生趣入大乘修法,或者令他们对行菩提心的功德产生信解,佛陀在《妙臂请问经》中宣讲了行菩提心的利益。“其益极应理”:总的归纳起来,行菩提心所缘的众生是无量无尽的,一切众生都在调化范围之内,所缘非常广大圆满。广大的意思是:对境不是个别、几个众生,而是无量的众生;圆满的意思是:一个都不剩下,所有的众生都是菩萨发愿的对境,这种心态非常清净、伟大。行菩提心缘众生干什么呢?要遣除他们相续中的障碍,遣除他们的痛苦,这是无比清净的善心,所以功德很伟大。不但暂时遣除他们在轮回中的痛苦,而且也令他们究竟离开所有业惑而成佛,让众生安住在佛果的意乐当中,这个意乐非常的清净,而且时间也是连续不断的。通过很多方面观察,就知道佛陀在经典中所言的根据的确是非常应理的。下面理证还要宣讲,仅仅是利益一个人都能获得福报,何况对所有的众生都这样去利益,福报就更加圆满了。所以引用《妙臂请问经》中佛陀亲自宣讲的教证,来说明行菩提心利益非常巨大的合理性,对方也会信仰佛陀的教导,能够说明问题。

  〖行菩提心能产生众多福德这一点具有合理性,〗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很大、能产生众多福德这一点是具有合理性的。合理性有教证、理证两种,首先是教证。〖确凿可靠的依据是《妙臂请问经》。为使信解小乘之所有众生趋入大乘,〗确凿可靠的依据就在《妙臂请问经》中,佛陀宣讲了这种功德,为了使信解小乘的所有众生趋入大乘。“所有众生”需要观察,一方面从直接所化来看,是指相当一部分众生,而不是指真实意义的所有众生。按照一些大乘经典如《经庄严论》,众生可以分为几类:有些是决定大乘种姓,有些属于不定种姓,有些属于决定小乘种姓,当然小乘种姓是暂时的,并不是究竟的决定种姓。那些决定小乘种姓的人,不管谁给他们宣讲大乘佛法,暂时对他们来讲都没有办法趋入大乘,只有先按小乘的道路走到圆满的尽头,入于一万大劫的禅定出来之后才可能趋入大乘,在此之前他是不会趋入大乘的。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知道,即便是佛陀也没办法让所有小乘众生全部趋入大乘,此处所讲的“所有众生”,从当下语境来看是“很多、相当一部分人”的意思。或者 “所有众生”是就总体而言,因为所有众生都具有如来藏,现在不能趋入大乘以后也会趋入,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安立“所有众生”的意义。

  〖佛陀在此经中云:“设若我为利乐无边众生而披上盔甲,则利乐一切无边之所缘无边,善根亦无边故,即使放逸或睡眠,然于昼夜心之每刹那,善根亦增长、强盛、圆满。〗佛陀在经典当中讲,“设若我”,这个“我”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或者我们自己。为了“利益无边众生”是所缘,指无边无际所有众生。“披上盔甲”,佛经中很多“披上盔甲”实际上就是指发起了大誓愿,或是三种精进中的第一种盔甲精进,盔甲精进主要就是指发起利益众生的誓愿。古代的战士披上盔甲之后可以减少冲锋陷阵的伤亡,那么菩萨为了利益无边众生披上了誓愿的铠甲,就像战士披上了盔甲一样勇往直前,“则利乐一切有情之所缘无边”:“利”是暂时的安乐,“乐”是究竟的安乐。利乐一切有情,所缘无边的缘故,能够获得的功德也无边,善根亦无边,缘众生生起了无量的善根,为了利益众生修集了无量的善根,所以善根也无边。“即使放逸或睡眠”:即便是在放逸或睡眠的状态,在昼夜心的每一个刹那,心中善根都在再再增长,不断强盛,趋于圆满。这个《妙臂请问经》的教证讲得非常清楚。本课就讲到这里。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12课

大安法师:微教言 爱人爱钓鱼如何应对?

大安法师:微教言 坚固的自性

大安法师:微教言 自性本空

大安法师:微教言 一切生灭法都是无常的,一切有为法都不

 

后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10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9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8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7课

明贤法师:“世间伦理选择趋入道阶”的中观定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