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比丘尼教团
比丘尼教团的成立,为佛陀“四姓入佛,同一释姓”的平等精神做了最具体的注脚。因此,不只是在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整个世界的宗教史、人类的文明史,也都具有非凡的价值。在教团中优秀的比丘尼,或者伸广长舌,宣说妙谛,或者悲心济拔沈溺,或者建寺安僧,使弘法利生的佛教事业增添无比的光彩。
佛陀成道后第五年,净饭王安详舍报往生,摩诃波闍波提夫人便带领王宫女眷等五百人到尼拘陀树林中拜访佛陀,三度向佛陀请求出家,经阿难从旁协助请求,又以女众同样能证得圣果为由,恳请佛陀允许。佛陀终于首肯,女众得以出家,比丘尼教团因此成立。
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出家以后,称为大爱道比丘尼,她和五百尼众很快就证得道果。她本着女性天赋慈悲、柔和的特质,带领尼众热心从事佛化的社会服务以及各种赈济工作,教育儿童学佛,劝导妇女皈依,推动佛化家庭,使佛教的发展得以深入女性社会,带动社会的善良风气。
大爱道所领导的比丘尼僧团,合乎佛陀的教诫,她们依止比丘受戒,每半月举行布萨,忏悔过失。她们不议论僧团的是非,不妄语、两舌、恶口,也不滥收徒众,或随便化缘应供。她一生为佛教奉献努力,佛陀因此曾在僧团中赞叹她说:“诸比丘!大爱道比丘尼已除女人诸习气,是位有德丈夫,其圣德美行,堪为僧团大众楷模!”
在《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律部》等诸多经论中,均载明佛陀时代比丘尼众活跃状况以及弘法卫教的卓越风姿。在《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中,载有十五位大声闻比丘尼众,例如:法腊第一,威德摄众的大爱道;智慧第一,辩才无碍的善相差摩;神通第一,善德度众的莲华色;头陀第一的波吒遮啰;天眼第一的苏摩;多闻第一的输婆羯哩摩啰;持律第一的讫哩舍;说法第一的达磨提那;褔德第一的耶输陀罗等十五人。其他经典还载有精进第一的索那,宿命第一的妙贤,信心第一的芝伽罗摩多,禅定第一的难陀,观空第一的优波仙那,慈济第一的帕扎佳拉,教化第一的摩努呵利。
南传《长老尼偈》□则收有七十三位阿罗汉尼证果的诗偈及生平传略,其中刹帝利王族后妃公主计二十四人,婆罗门女十五人,富商女二十人,妓女四人,农民、奴隶女十人。例如:释迦族公主难陀、精陀、梅陀,憍萨罗国王后乌比哩,舍利弗三个妹妹佳拉、乌帕佳拉、悉苏帕佳拉均在其中。尤其阿拉沃卡国的赛拉小公主,刚满七岁即闻法出家,七日后证阿罗汉果,佛陀破格为她授比丘尼戒。佛陀对待一切众生都是这样的示教利喜,权巧方便。
在阿育王时代,仁王化世,大法弘传各国,王族多人出家,例如王弟维他苏卡、王子摩哂陀、公主僧伽蜜多,以及外孙须摩那□等。摩哂陀在阿育王敕令下,带领四位上座比丘与须摩那沙弥到楞伽岛□弘法,受到天爱帝须王的欢迎。后因王后阿努拉意欲出家,使臣阿栗吒□便至华氏城请阿育王派尼上座前去协助,僧伽蜜多乃带领十一位上座尼,同携阿育王供养的菩提树分枝前来,阿努拉王后与五百女眷随即出家受比丘尼戒,王为彼兴建象桩寺。比丘尼在楞伽国发挥其教团的影响力,对于弘法教化多有建树。她们修行的成就与智慧的卓越,备受世人景仰。
斯里兰卡传承两千多年的菩提树国宝,至今仍枝叶茂盛,而比丘尼教团却因西元一○一七年教难,未能恢复。十九世纪末虽有苏达摩加利十戒女□努力奋斗,却受到很大的阻力。
中国比丘尼教团创始于东晋时代,第一位比丘尼净检□依止智山□剃度,并求受十戒,约四十年后,昙摩竭多于泗河船上建立比丘尼戒坛,与另二十三人共受具足戒。净检所领导的尼教团,安居于洛阳宫城西门竹林寺,并且“蓄徒养众,清雅有节;说法教化,如风靡草”,为世人所敬重,也使佛教在晋朝更广为流传。
其后历代名尼,从两晋到唐宋元明清,以至现今,后妃公主等贵族阶层或书香世家发出离心者众多。这是由于佛法弘传东土,首达宫廷王家之故。
两晋七十年间尼众教团初成,以昙备□、智贤□、惠湛□、支妙音□等较为有名,受到当代帝王崇敬。南北六朝一百五十年间,比丘尼教团发展快速,庵舍讲堂小则纳众百人,多则千数以上。许多道场受到国主、高官护持,名尼辈出。隋唐宋以降,佛法逐渐普遍于各阶层,识见超卓或奇节高行的比丘尼更广见于经传。例如:东晋安令首□领众第一;六朝法宣□弘法震浙东;隋代智仙□预知杨坚为开国大帝;唐朝有智首□东度日本弘传律法;法澄□译经传千古;无尽藏□预知惠能当为龙象;如愿□为禅律元匠;宋朝法珍□断臂募刻大藏经;元朝真净□为帝后师;清代有无为萧山尼□治病“随物取与,煎服即愈”;又有传慧□创拈花社为禅宗女众丛林,带动江南比丘尼参禅之风等。
清末民初,因战乱迭起,佛法传承几近覆没,幸有高僧大德先后来台,乃有台湾佛教奇迹之开展。及至近代,台湾比丘尼教团成为世界之冠,比丘尼众弘化全球,开世纪之先风,复超卓于历朝。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佛光山在印度菩提伽耶举行国际三坛大戒戒会,共有二十三个国家一百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女众求受比丘尼具足大戒。其中,斯里兰卡有四十位杰出女青年前来求戒。此为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佛教团结在佛陀成道处,共同写下跨世纪光辉的一页。
在中国方面,现代比丘尼著名者甚多,如中国大陆有北大毕业出家弘律的通愿;一生头陀苦行,舍利大如橄榄的弘定。台湾有传授三坛大戒的妙然、圆融;建设寺院、创办佛学院的如学;为中国佛教开创出国际化道路,在世界各国创建寺院的慈庄;肩挑教育、文化大任,创办西来、佛光等四所大学的慈惠;热心慈善事业,擅长活动组织,负责国际佛光会推展委员会,在世界各国成立一百多个佛光协会的慈容;主编《佛光大辞典》□的慈怡;创办华梵大学的晓云;授课于柏克莱大学的耶鲁大学博士依法;日本驹泽大学博士达和;台湾师范大学博士依空;日本爱知大学博士依昱;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妙净;创立香光比丘尼教团的悟因;创立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护法卫教热心的昭慧等。以上均为有德硕学的比丘尼代表。此外,佛光山的比丘尼对文化工作的推动不遗余力,例如《佛光大藏经》□的编纂,历数十年默默耕耘,不求闻达,为佛教文化的弘扬流传开创新页。
此外,世界各国现代杰出尼众:西藏有住持男女二部僧团,地位仅次达赖、班禅的多吉.菲格摩□;泰国有法身寺蒙昆贴牟尼法师的嗣法门人詹孔那雍八戒女□,教育出汤玛猜优等法身寺一代住持;斯里兰卡有苏达摩迦利,被尊为“斯里兰卡女性之光”;新加坡有创办女子佛学院的广平;菲律宾有创办第一个施诊所嘉惠民众数十万的广仁;韩国有全国比丘尼会教育部长的光雨□;加拿大有杜登卓隆于美加弘法;美国有国际佛教妇女会创办人卡玛勒西卓摩;德国有阿雅克玛在欧洲弘禅。
比丘、比丘尼教团有如鸟之双翼、人之双足,缺一不可。比丘尼教团源自两千六百年前佛陀亲自组织成立,传承至今日,法脉遍布各国,杰出尼众辈出,或本份默默耕耘以利生,或承担艰钜的弘法重任,比诸僧众,各有特长。面对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佛教走向人间,佛法与生活密不可分,正是佛教动员团结的时代,各国佛教界应及早更进一步的合作,尽速建立世界性的比丘、比丘尼教团,同时各国男女二众教团亦应力求健全圆满,四众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共处,使全人类同沾法益,幸福安乐。
[注释]
□巴利小部经之一。内容收录佛弟子中长老尼的偈颂。记载六十九位长老尼修持生活上的体验。
□僧伽蜜多之子。
□位于印度半岛南端,今斯里兰卡。谓佛于此说《楞伽经》而得名。
□阿努拉皇后之弟。
□出身斯里兰卡(锡兰)贵族家庭,其一生为成立比丘尼僧团而奔走呼吁,也积极提升妇女的教育程度,以大无畏的丈夫行赢得时人的尊敬,为女姓扬眉吐气,可称为“锡兰佛教女性之光”。详见《佛教.弟子》页七六一。
□详见梁宝唱撰《比丘尼传》卷一。
□罽宾僧,于晋怀帝永嘉末年(三○七-三一二)来中土弘扬佛法,至东晋元帝建武元年(三一七),西行返回罽宾。佛图澄来到中原,曾盛赞智山德业。
□受到晋穆帝司马聃与章皇后敬仰,为造永安寺。详见《比丘尼传》卷一。
□前秦苻坚因其冰雪戒行,特制宝袈裟一袭供养。详见《比丘尼传》卷一。
□感化盗贼放下屠刀,得司空何充崇敬。详见《比丘尼传》卷一。
□博学内外典籍,善文章,受晋孝武帝、太傅等崇敬。详见《比丘尼传》卷一。
□中国比丘尼教团初立,安令首随净检受具戒后,二百余人依其出家,寺规严整,秀拔辈出,另随学者无计;又造精舍六所,“道学莫不宗焉”。详见《比丘尼传》卷一。
□受吴郡张援、颖川臾咏、汝南周顒、会稽守萧照胄、衡阳王元简崇仰。详见《比丘尼传》卷四。
□隋文帝杨坚诞生之日,忽至,为命名那罗延(如金刚不可坏之意)。又以“此儿来处异伦,俗家杂秽,自为养之”,直至杨坚十三岁。详见《续比丘尼传》卷一《同州般若寺尼智仙传》。
□随鉴真和尚东度日本弘律。详见《续比丘尼传》卷一《藤州通善寺尼智首传》。
□三国吴帝孙权之后,华严三祖法藏大师高足。法藏大师每谓徒众曰:“住持佛法者,即此师也。”造《华严义疏》三卷,重译《盂兰盆经》、《温室经》等多种。详见《续比丘尼传》卷一《长安兴圣寺尼法澄传》。
□六祖惠能大师自黄梅得法后,回村安居,而人无知者,无尽藏尼因请问《涅槃经》义,知六祖为非凡之人,乃遍告里中耆德:“此有道者,宜请供养。”由此集全村之力,重建宝林古刹,礼请六祖住持。详见《续比丘尼传》卷一《韶州曹侯村尼无尽藏传》。
□陇西李氏女,唐太宗氏族女,有“月照千潭,寒松万岭”之德风。详见《续比丘尼传》卷一《长安真化寺尼如愿传》。
□详见《佛教.弟子.断臂刻藏法珍比丘尼》。
□高昌人,八岁入宫,受真懿顺圣皇后提携。出家后,内而妃主,外而王公,皆事以师礼,称“八哈石”,即“老师”之意。年六十四寂,赐号“真净大师”。详见《续比丘尼传》卷三《元京师妙善寺舍蓝蓝传》。
□二十出俗,三十游方,专修净土。嘉靖年间,宫中时疫行,奉诏治愈,赐号“无为心禅师”。详见《续比丘尼传》卷三《萧山某庵尼无为传》。
□首参淮安湖心南庵老人,示以话头,悟后机辩纵横,老参宿纳不能挫其锋。传以大僧籍,隐迹金山大彻堂,司至维那,人无知者。后于淮安创拈花社为女众丛林,上堂法语录于《廪山正灯录》。详见《续比丘尼传》卷四《淮安拈花社尼传慧传》。
□《佛光大辞典》自一九七七年开始编纂,至一九八八年完成。由“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集千百万资金,聚数十人之力,搜千百种资料,共二万二千六百条辞汇,七百余万言。
□共分十六部,乃采集各版藏经,加以考订,并将经文分段,逐句标点,注释名相,经题解说,是一部现代人人能读、易解、能信、易行之佛教圣典。目前已出版有《阿含藏》、《般若藏》、《禅藏》、《净土藏》等一百四十三册。
□有关多吉·菲格摩之资料,详见《一九八一年佛学研究论文集.西藏妇女之地位》,佛光出版社出版。
□詹孔那雍优婆夷在慈父逝世后,拜在蒙昆贴牟尼法师座下修习,后带领麻猜优法师等创建法身寺。
□曾任一九九八年佛光山举办之印度菩提伽耶国际三坛大戒戒会的尊证阿闍黎尼。
[习题]
一、简述比丘尼教团成立的因缘。
二、《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中有那些大声闻比丘尼?
三、中国历代有何杰出的比丘尼?试举实例。
四、举出现代著名比丘尼,并说明其事迹、贡献。
五、比丘尼在僧团中有何重要地位?
第十七课 六和敬
僧众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乐清净的僧团始能实现,而僧团的融洽健全,又以和合为基础。所谓“和合”,即指“理和”□与“事和”□,亦即僧众在真理与行事方面都能和谐相处的意思。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六和敬”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略述如下:
一、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顾,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二、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僧团大众,共同信佛、赞法、敬僧,必须做到语业清净,说话恳切,言语柔和,和平共处。
三、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开展。僧团大众,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须做到意业清净。日常生活中,不违不犯,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当下的净土。
四、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僧团大众受持戒法,进退有节,仪礼有据,行住坐卧之中,威仪庄严。
五、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就是思想的统一。僧团大众对于出世圣道,能如理通达,舍去分别执着,彼此见解一致,达成共识,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六、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就是经济的均衡。僧团大众,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表现。身业的实践,如法共住;语业的谈吐,和雅高尚;意业的动念,清净无染。和乐清净的僧团,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础,因此,经典中以破和合僧□与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同为“五逆重罪”。
“僧”是佛法的住持者,割爱辞亲,舍离世乐,以弘法为家务,以利生为事业,他们的生活与常人无异,但以耕耘心田为要务,耕耘自己的心田,也耕耘众生的心田,更做众生的福田□。出家法师也称为“开发心灵能源的工程师”。佛陀教示人人皆有佛性,僧团奉行佛陀的教法,以绍隆佛种、教化众生为己任;因为有僧团住世弘化,因而得以“续佛慧命”,因此,僧团就是佛陀的真身。
僧团因为奉行“六和敬”,因此能和乐清净。广义而言,一个家庭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美满安详;一个团体只要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发挥团体的力量;一个社会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就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一个国家若能奉行佛法,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为一个富强康乐之邦。
放眼当前的世界,到处充满缺陷、斗争与是非,例如:种族歧视、宗教分歧、国际纷争等,加上近百年来科技发达,武器的发明日新月异,人类对战争的畏惧愈深,渴望和平的呼声愈高。各强国间,虽有禁武、限核等高峰会议的举行,然而这些外在的措施却无法杜绝战争的发生。
当初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树立了佛法的平等风范,无疑是一帖止诤的良药,因此,“六和”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
[注释]
□指僧团大众所断除的烦恼,所证得的真理,相同不二。
□指僧众在身口意三业上,应共同遵守“六和敬”,和合无诤。
□破坏和合之僧伽。
□意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
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称佛、僧、父母、悲苦者为福田。
[习题]
一、何谓僧团?
二、试简述六和敬的内容。
三、什么是和合的本质?
四、僧团的功能与重要为何?
第十八课 声闻僧与菩萨僧的区别
佛门行者,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名为“佛”;未成正觉,皆名为“僧”。依《大智度论》卷三十四载,“僧”有“声闻僧”与“菩萨僧”二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则举出“凡夫僧”□、“声闻僧”□、“菩萨僧”三种。本课主要介绍“声闻僧”与“菩萨僧”。
狭义的声闻僧是指佛世时的出家弟子,他们听闻佛陀教法,了知世间幻化无常,由此而彻悟四圣谛,修小乘□戒定慧,以解脱生死烦恼,进而证得阿罗汉果位,脱离三界,证入涅槃。这中间最迟须历经六十劫,才能修行圆满,并非一蹴可及。广义而言,凡剃发染衣,现出家形相,而修习小乘戒定慧三学者,都名为“声闻僧”。
菩萨僧即大乘戒定慧的修行者,他们或现在家相,或现出家相,例如文殊、普贤、观音诸大菩萨即现在家相,弥勒、地藏则现出家相。以上二例都是“菩萨僧”。
声闻僧的风姿,是谦逊、温和、勇敢、热情、活泼,是积极进取的圣者风范。声闻僧的性格,是无诤、忍让、知足、少欲,甘于淡泊寂寞,具有养深积厚的涵养,但是却热心坚守于求道的立场。声闻僧的修行,依据个人根器不同而力行实践四圣谛、十二因缘或三十七道品;由于修行境界的不同,证得的果位有初果须沱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等四种。托钵乞食□、宴坐习禅□、奉持戒律,是声闻僧每天重要的生活功课。世俗的纷争,多为名誉、利益而争,这是一种强烈的我执□、我爱□;声闻僧的诤论,却是为了显扬自己所受持的佛法真理,这是因知见的不同而产生的法执□。
声闻圣果需要长久修行才能完成,好比世间上完美无瑕的艺术品,要经过艺术家呕心沥血加以锤炼,才能成为不朽的作品一样。南传的《弥兰陀王问经》记载,人天师范的出家人,必须具备二十二种特质,诸如忍耐、柔和、惭愧、无执着、精进、正行等,这些都是声闻圣者的修养。
菩萨僧的“菩萨”一词,并不仅仅限于圣贤菩萨,凡有心趋向觉道者,人人都可以称为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意即“觉悟”,或指“正觉的智慧”;“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因此,将菩萨意译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觉有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能够精进向上,追求无上菩提的“觉悟的有情”,亦即自受用、大智慧的完成,为“求道的菩萨”;一是能够修持种种波罗蜜□,普利三根□,“使众生觉悟的圣者”,亦即他受用、大慈悲的显现,为“化身的菩萨”。菩萨一面怀抱有声闻追求真理的出世性格,另一面也充满佛陀悲愍众生,救拔倒悬的入世热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能够自利利他的圣者。
菩萨僧的性格是无我与慈悲□,菩萨僧的思想是般若与空性□,菩萨僧的精神是坚忍与精进□,菩萨道的实践是循序到圆满□。
菩萨僧与声闻僧同样要修行、断惑才能臻于解脱的境地,他与声闻僧最大的区别在于:菩萨僧具有大慈大悲的性格,当菩萨看到众生受苦痛煎熬时,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发出拯救众生出离三涂之苦的大愿;声闻僧看到世间的纷扰与生死轮回的痛苦时,便生起畏惧厌离之心,只求早日出离娑婆,证入涅槃。因此,在佛教中,称菩萨之道为“大乘”,称声闻之道为“小乘”。通常以大船(车)、小船(车)代表菩萨与声闻的不同精神,也就是说菩萨以“大船”帮助众生渡过苦海,声闻则自乘“小船”脱离苦海,目的虽同,而精神则有分别。
[注释]
□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的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人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称凡夫僧。
□如舍利弗、目犍连等为声闻僧。
□小乘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所以为自调自度的声闻、缘觉之道,而不同于大乘自利利他兼顾的菩萨道。
□又称初果、预流果,或称入流、预流,亦即逆生死之流,而入圣贤之流。须陀洹者仍须七次降生人间,七次出生天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经过七番生死,才证得涅槃。须陀洹果者已经断除我见结、戒禁取结、疑结等三结,明了四谛的道理,而得无漏的清净法眼,再也不堕落于三恶趣。
□又名一来果、二果。还须一生天上,再来人间受生一次。二果者虽已断除前六品的修惑,但是尚少分地薄有贪瞋痴三毒。
□又名不来果或不还果。此果的阿罗汉已经断除欲界修惑九品中的余三品,不再来欲界受生,而生于色或无色界,故称不来果或不还果。
□又作极果、无学果、第四果。指已断尽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转的阶位。阿罗汉果者是声闻四沙门果中,最终的理想境界,已超出三界,四智已经圆融,已无他法可学,故又称无学果。此果者已断除一切烦恼,无论行住坐卧、衣食语默,或者人情来往上的处世接物,乃至个人的毁誉得失、衰老病患等,在这一切境界上都能提起正念,时时照顾,永生安住在解脱境界之中。
□托钵乞食法在原始佛教僧团中,是每日必行的修行之一,僧伽们双手捧钵,不分贫富,不拣精粗,无论净秽,向信众次第托乞日用所需,让一般人能够种植福田。托钵乞食有别于世俗上不事生产的乞讨生活,其中有很深的道理。沙门向世间的人托钵,接受物质方面的供养,而出家人则为信徒们讲说佛法,一为财布施,一为法布施。信众以物质来供养沙门的色身,而沙门则以佛法来长养信众的慧命。托钵使佛教和社会接触在一起,产生密切关系,使佛教的真理能够散播于人间,而不是少数人退隐山林的调剂品。而沙门在托钵时,次第乞食,主要在培养平等心、忍辱心,对于对象的贫富、食物的甘美或粗劣,不敢妄生差别,以惭愧心来接受信施,以慈悲心将佛法还施于信施。借着托钵的制度,佛陀成道后,住世的四十九年之中,宣说了无尽的妙法,度化了不少的大众。从佛陀推行托钵乞食之法来看,佛法是属于社会的、大众的道理,是不难明白的。
□声闻僧喜欢在寂静的地方,或者在林中,譬如佛陀当初领导诸弟子在迦兰陀竹林的精舍中修行,在尼拘陀树林中教化弟子如何去瞑思宇宙的真理。他如阿罗那、跋提、金毗罗三位尊者,结伴在波利耶沙罗林中共同修持佛道,过着和合无争的生活。声闻僧有时也在水边禅坐,如在恒河边或尼连禅河边,或者在洞窟里观想,譬如十大罗汉中的伐那婆斯尊者,终日坐在岩洞里,世间的喧嚷、烦恼都被远隔在洞窟之外,侵扰不了他的心。又如优波先那比丘尼在岩洞中证悟空无自性,虽然被毒蛇咬啮,却毫无痛苦,安详地进入涅槃。有些修行十二头陀的声闻僧,则更远离愦闹,在渺无人烟的冢间旷野宴坐,并且胁不就席,行不倒单,如大迦叶尊者,终年累月参禅于白骨累累的坟间,不以为苦。宴坐习禅,是对自己真如佛性的一种观照,在心念荡涤尽净之后,平等一如的法性智慧才能够显现出来。
□又作人执、生执。即执着有实我之存在者。众生之体,原是五蕴之假和合,若妄执具有主宰作用的实体个我之存在,而生我、我所的妄想分别,就称我执。
□为四根本烦恼之一。即我贪,指对于所执之我深生耽着。
□又作法我执、法我见。简称法我、假名我,是我执之对称。将所有存在(法)之本质认为是固定不变、有实体之物,称为法执。
□又作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达涅槃解脱之彼岸。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航度无极。
□众生的根性有上中下三等,称为三根。上根者(又作利根),根性伶俐,速发智解,堪忍耐难行,能证妙果;中根次之,下根(又作钝根)最劣。《摩诃止观》卷六载,“下根断惑尽,方能出假,佛于法华中破其取涅槃心,勤发无上道,起方便慧□□。中根者,断见惑已,生死少宽,思任运断□□。上根者,初心闻慧即能体达见思即空。”
□菩萨的性格里,充满慈悲的本质,菩萨心中,没有个人,只有众生的存在。众生需要什么,菩萨都会毫不吝惜的付出;无论是钱财、产业、妻子、儿女,甚至耳目、肢体、肝脑、生命,也毫不怨恼地施舍。菩萨悲愍一切众生,包容众生一切愚痴罪业,甚至牺牲、忘我,乃至于无我,颇有“若为众生故,一切皆可抛”,至死无悔的大无畏精神。《法华经》上说:“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菩萨透过累劫的修行,一切烦恼都已断除,一切梵行均已成办,本来可以证得清净涅槃,然而菩萨为了怜愍众生,不住涅槃,不断生死,乘愿受生六道,怀抱慈悲,广开甘露,转无上法轮。菩萨之所以为菩萨,正由于慈悲的性格。慈悲,是菩萨度化众生的原动力,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从无我智慧中产生,其力无比!
□般若即指对世间的能所、物心、主客等差别相对的现象,观彻其虚妄性,泯除物我对待的执着所产生的“无分别智”,也就是指宇宙与我同在,众生与我一体的“空性”。对菩萨而言,般若的修持是重要的功课,菩萨摄取般若的醍醐法味,渐渐成为果净圆满的圣者。获得般若空慧之后,则可以泯除污秽,而到达自性清净的无心境界,发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等当体即空的“性空”境界。
□菩萨追求佛道若不历累劫多世的修持是无法成就的。在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中,马拉松式的长跑竞赛,最足以考验运动员的耐力与毅力,而菩萨在普化有情,追求佛道的过程中,就是这种马拉松式长跑精神的显现。经上曾说,菩萨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勤持种种法门之后,还要历经一百劫庄严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积聚菩提道种,才能成佛。换句话说,在真理的道路上,菩萨必须一步一步耐烦地、坚忍地前进不懈,历经长期的考验,始能成等正觉,也就是说菩萨的特色就是要具有刚毅坚忍、勇猛精进的精神。
□佛教是一个重视躬身实践的宗教,也是充满伦理性质的哲学。大乘菩萨道的实践,正是佛陀根本精神的实践。大乘菩萨道的实践是循序渐进的,如同世间接受教育一般,由幼稚园而小学而中学而大学,乃至于研究所,菩萨道的修行就是如此,由烦恼的凡夫而至四双八辈的阿罗汉,而至断除习气的等觉菩萨,都有一定的次第。菩萨在三大阿僧只劫中,修持三十七道品、四摄法、六波罗蜜,乃至实践十波罗蜜,渐渐超凡入圣;自初发心的菩萨而至久发意的菩萨,而至阿鞞跋致不退转的菩萨,而一生补处的菩萨,并以百劫庄严相好,三只圆满福慧,终而登上等觉佛地。因此,菩萨道的完成,非一蹴可成,是必须循序渐进,并且经久不断的修持,才能一阶一阶地登升上去,其间每一阶段的完成,都是永恒的喜悦!
[习题]
一、简述狭义的声闻僧。
二、声闻僧的性格为何?菩萨僧的特性为何?
三、菩萨僧与声闻僧最大的区别为何?
第十九课 结夏安居
佛陀作有系统的说法,大都在夏安居的时候,因为在夏天约九十日期间的雨季,不便到外面去乞化度生,所以就集合各方弟子于一处,讲述修行法门及宇宙人生的真理。后来大乘经典的结集,大都是佛陀夏安居时所说的言教。
安居制度的制定,始行于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后为佛教所采用。这是由于地处亚热带的印度,气候燠热多雨,夏天的雨季长达三个月,虫蚁繁殖迅速,草木生长繁茂,出家人为避免出外托钵行化时踩伤虫蚁与草木之新芽,招引世人讥嫌,于是规定在雨季里避免外出,聚居一处,安心修道,称为“结夏安居”。在《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等,记载佛陀与弟子安居修行的事迹。《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等,则列举佛陀于四十五年间坐夏的地方。
安居□的起止可分两种,通常视雨季来临的早晚而定,第一种为前安居、后安居。前安居开始于五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后安居开始于六月十六日到九月十五日。另一种为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前安居开始于四月十六日,中安居开始于四月十七日到五月十五日,后安居开始于五月十六日。
安居时必须划定区域以为结界,僧众不必外出托钵,日常生活所需皆由信徒供养。若无重大事故,不可走出界外,应集中一处,精进禅坐修行。安居的地点并无一定,小屋、树下、山窟、聚落等处皆可。据《五分律》规定,不可在无救护处、冢间、空树、露地处等安居,恐毒蛇、虎豹之类的侵袭。
中国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但并非完全沿用,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古德按气候及风俗民情的实际状况而定,一般以每年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而此时期正值中国的夏季,故称夏安居,又称雨安居□,或结夏□、坐夏、坐腊□、结制□等。
中国行安居的制度是开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的传译,都详细解说安居的作法,中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唐宋以降,安居制度逐渐成为禅宗丛林道场的清规之一。此外,丛林寺院参照“结夏”的制度,以每年十月十六日到翌年正月十五日间,也进行“冬安居”□。近代有些寺院道场更进一步实行“结冬参禅”、“结夏讲经”的“冬参夏讲”制度。
结夏安居是僧众修行制度之一,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元代以来,安居仪式都在安居开始前一天举办,由长老大德讲解各项礼仪,以令僧众于安居期内能专心精进修道。近代安居仪式大多订在四月十五日当天举行,先行“受筹法”□,其程序为:一、洒扫敷座□;二、晨斋预白□;三、鸣钟集僧;四、入堂恭摄□;五、受筹羯磨□;六、行筹白数□。受筹法圆满后,第二天为安居正式开始(四月十六日),也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如受筹法一样,要洒扫敷座、鸣钟集僧、行筹白数等,然后大众依序入座。首先由二位上座到别屋,互为答问,叙说安居事宜,其余人等再依序到二位上座处说安居之事;说毕返回大殿,等所有僧众作法圆满,共同礼佛回寮,如此安居正式开始。
安居期中,如遇下列情形,始可迁移,否则犯戒。即:一、起火燃烧;二、毒蛇骚扰;三、水淹;四、国土不准处;五、盗贼;六、眷属骚扰处;七、有女难处等。
安居圆满则称为解夏□、解制或安居竟。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犍度》载,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即安居九十日的最后一晚,大家仍齐聚一堂,检讨各人在三个月期间,言行有无违反戒律,也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失。若有犯戒者,则要当众忏悔,这一天就称为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
佛世时,弟子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常随弟子,或因本身还无法独立,必须时常跟随佛陀学习;二是菩萨弟子,自己修学有成,能够住持一方,弘扬佛法,但仍须不断上求佛道,因此需要参加夏安居,随佛陀共住三个月,听闻佛陀说法,与同参道侣互相切磋,交换修行心得。在这段期间,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因此,夏安居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工夫,也是养深积厚,自我沈潜的修行。
中国古代的丛林律寺,一向注重安居生活。尤其在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以前,禅僧大多居住在律院中,禅门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坐禅,因此可以说天天都是安居。乃至今日,一般佛教学院的生活,每日阅藏读经、禅修念佛,实质上也就是一种的安居修行生活。
[注释]
□据《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四载:“形心摄静”为安,是指将身心收摄于静的境界;“要期在住”为居,是指将身心安于一处。
□安居的时期,刚好是印度的雨季,故安居又称为雨安居。到目前为止,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佛教,仍然称之为雨安居。
□夏安居的开始阶段,为结夏,时间在每年阴历四月十五日。
□又作法岁、夏腊、戒腊等。指僧侣经过一个夏安居,出家就算又多了一岁,亦即以安居来算法腊。
□即团结起来共同奉行佛陀所定的制度之意。
□汉化佛教仿照雨安居的办法,每年从阴历十月十六日到翌年正月十五日,在丛林中也结制安居,叫做“冬安居”。冬安居在体制、形式上与夏安居相同,安居期间除病丧外,僧人一律不准离寺外出,同时不招待外地的云游僧。但冬安居的修行内容、方式,与夏安居不同,各有特色。
□“筹”,梵语音译为“舍罗”,是指以木制成的计数器物。行受筹法即指集合大众,清点人数。
□于大殿或戒场内,洒扫洁净,依照上、中、下座与东、西两序排列座次。
□早斋或午斋结束后,由维那师向大众宣布翌日安居事宜。
□大众齐集,礼佛梵唱等,然后入序就座。
□指僧众依照僧律进行受筹之事,一般由担任羯磨师的上座主持。
□指由维那师行筹、收筹、上座清点,统计人数。
□为夏安居结束,圆满解除之意。一般在阴历七月十五日。
□即夏安居之圆满日,僧众举出各自言行所犯的错失,于大众中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
□结夏安居圆满,僧众精进修行有成,十方诸佛心生欢喜,称为佛欢喜日。
[习题]
一、安居又名什么?起源为何?
二、简述安居的种类。
三、简述“冬安居”的由来。
四、略述安居的仪式。
五、安居结束后应作那四事?
六、何谓“僧自恣日”?
第二十课 弘法利生
第二十课 弘法利生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弘法利生是僧信的责任与使命,历代高僧大德,有的以讲说度众,有的以慈悲济世,有的用梵音弘法,有的以苦行□示范,所谓方便善巧,随缘度化,这便是弘法利生最佳的写照。今从各个层面列举弘法利生的人物特色及贡献。
在诗□、词、书□、画□方面,历朝人物中知名者众多,例如:唐朝王维□的“诗趣禅机”,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末八指头陀寄禅的“洞庭波送一僧来”□一诗堪称绝作;宋朝苏东坡的“焰口召请文”,道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东晋王羲之的行书《遗教经》;南唐李后主□的词章凄美,描述世事苦空无常,哀怨动人;唐朝怀素有“书法草圣”之称,所书《金刚经》一卷,被喻为稀世之宝;唐朝柳公权的楷书《心经》,清末林则徐缮写的“行舆日课”等,均流传于世。另外,八大山人□等明末四大画僧□的书画,唐末贯休的“十八罗汉图”,民国丰子恺的《漫画护生画集》,民国张大千的“洞窟临摹佛像画”,皆为绘画艺术的瑰宝。
在文学□方面,如: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谢灵运的《辩宗论》、唐朝白居易的净土诗词,以及北宋欧阳修的撰文向佛,皆使文学蕴含信仰,启迪人心。
科学方面,唐朝一行禅师制订“大衍历”,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因而被尊称为中国四大科学家之一□;民初王小徐发表《佛法与科学的比较》、尢智表以《一个科学家研究佛经的报告》,以及李恒钺教授《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等,在在证明佛学的理论无不符合科学的观念。
在历史方面,有梁代慧皎、唐代道宣、宋代赞宁、明代如惺等所著作的高僧传,合称为“四朝高僧传”,使佛教僧传史渊远流传。民初汤用彤□撰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蒋维乔编撰《中国佛教史》,这些著作都很有系统的建立了中国佛教史的架构。
在地理方面,有晋朝法显的《佛国记》、唐朝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他们在西行求法时传播中国文化□,都做了弘法利生最大的奉献,并且改变了世界史地学者对中亚、南海的印象。
在学术方面,民初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梁启超撰述《佛学研究十八篇》,章太炎□、吕澄□、梁漱溟□、蒋维乔□等在佛学上努力的耕耘,为佛教学术留下丰硕的成果。道安□、慧远□、鸠摩罗什□,乃至民国的太虚□、月霞□、倓虚□及大醒□、慈惠□等诸法师,致力于人才的教育,延续了佛门的法身慧命。
在致力于文字般若传播方面,有发愿刻经助印流通的明朝紫柏□、日本铁眼□、民初杨仁山□及孙张清扬□等大德,虽备尝艰辛,却使后代佛子有机缘亲炙佛陀的言教。佛光山为了使经典更加普及,慈怡□、永明、永进等为古版的藏经重新标点、分段、编排印刷;首创光碟版的《佛光大辞典》;出版佛教书籍,并翻译成多种语言;慈容□成立“佛光卫星电视台”,使佛法传播无远弗届。从经典书刊的平面弘法,到声光彩电的立体传教,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嘉惠全球,利益法界众生。
此外,也有祖师大德以艺术、文化来宣扬佛法,绵延了佛教无价的精神内涵及跨越时空的宗教生命。创作于外的有石窟□大佛壁画:如龙门石窟、前秦乐僔的敦煌凿窟、僧佑的栖霞山千佛崖石窟、昙曜的云岗石窟、道凭的宝山石窟硃砂洞、灵裕的响堂洞,静琬的房山石刻等,皆留下千古的美誉。
在佛法内学的开展上,有将茶道□汇入佛法大海者,如:茶神陆羽“宿栖霞寺,研茶事,着《茶经》”、赵州禅师的“赵州吃茶”、如宝禅师的“饭后三碗茶”□,以及日本禅僧珠光的“无心之茶”、千利休“以茶道谏君主”□等。
更有以佛教音乐□发挥净化心灵之功者,如三国时代魏国曹植的“渔山梵呗”、梁武帝的“忏仪唱颂”、东晋慧远的“梵乐弘法”等,成为千古传唱。乃至悲智双运,刚柔并济的佛教武术,也是护国卫教的方便法门,历朝有降虎的北齐僧稠、辅佐唐太宗征战的少林武僧昙宗、志操、惠瑒,以及清朝时与倭寇作战的月空等。
历代佛教人士于修身律己之外,也关怀民间,福利社会,入世教化;在公益环保及福利事业方面有:植树造林的宋朝明远大师;垦荒辟田的唐朝百丈、普光、永净禅师;凿井施水的吴越德韶、唐朝慧斌、澄观大师;整治河川的宋朝明远、道遇大师;兴建水利的宋朝维溪、师振大师;筑桥铺路的宋朝道询、普足、觉先、道遇大师。此外亦有搭建凉亭、点挂灯火、利济行旅、经营碾磑□、设佛图户□等,以佛教公益事业纾解国家经济、社会问题者。
在公益活动方面:近年来,国际佛光会为重整道德,举办了“净化人心七诫运动”□、“反烟毒运动”、“监狱八关斋戒修道会”、“慈悲爱心人运动”□、“世界佛学会考”□、“三好运动”□等,藉着佛法的力量来净化社会的活动。
在慈善济世方面:有唐朝昙选、鉴源大师的赈灾施粥;有慈愍好施而感动帝王赠粮的隋朝昙延大师;有以劳役做工所得捐助贫苦的隋朝法纯大师;有研究医术,救护病苦的东晋佛图澄、南北朝宝象、隋朝智顗大师等;现代的台湾,有慈济功德会的设立,专职做慈善救济的工作;佛光山的云水医院、急难救助、下乡施药、器官捐赠、冬令救济,乃至养老育幼等老人精舍、育幼院的设立,为人的一生做了全面的照顾,更是圆融佛教六度的慈善事业。
总之,佛教在历代君王□、宰官□及四众弟子的护持下,得以扎根繁衍,佛陀的思想和教义的实践,得以遍布全球。历朝弘法利生的祖师大德们,证明了佛法不仅具有时代的适应性,更有文化的传承性;这也是佛教“同体”、“共生”,“尊重”、“包容”,“平等”、“和平”的精神表现。因此,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应当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念来护持正法,在浩瀚的宇宙中,发挥正知正觉的力量,为个人及大众无限的生命留下善美深远的价值。
[注释]
□泛指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行持。
□撰题蕴含佛教教义诗作的代表人物尚有印度马鸣、唐朝孟浩然、柳宗元、宋朝苏东坡 、九僧(淮南惠崇、剑南希书、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州简长、青城维 凤、江东宇昭、峨眉怀古)、李商隐等人。
□曾撰写有关佛教词作、书法的主要代表尚有南北朝智永,唐朝颜真卿、褚遂良、宋朝 苏东坡,元朝赵孟頫、明朝董其昌、清末民初印光、民国弘一、宗仰等人。□佛画主要代表尚有三国吴曹不兴、南朝顾恺之、隋朝陆探微、张僧繇、宗炳、展子虔、唐朝尉迟乙僧、阎立本、张孝师、吴道子、明末石涛、石谿等人。
□王维(七○一至七六一),字摩诘,盛唐时期田园诗人,其作品表现无常寂灭的心境,如《鹿柴》、《竹里馆》、《渭川田家》等。□此诗全文为:“危楼百尺临江渚,多少游人去不回。今日扁舟谁更上?洞庭波送一僧来。”乃八指头陀寄禅于同治十二年重游洞庭湖所作。□即李煜(九三七至九七八),南唐最后一位皇帝,故称李后主。工书善画,精通音律,多才多艺。其词作内容体现两期不同的生活情境,在后期如《乌夜啼》、《清平乐》、《虞美人》、《浪淘沙》等,表现其深沉的哀愁及人生无常的悲苦。
□系明宗室朱权后裔,本名朱耷(一六二六至一七○五),以书画著称于世。
□或称为清初四大画僧。指八大山人、石涛、石谿、渐江。
□有关佛教的文学,主要代表人物尚有唐朝皎然、黄庭坚、白居易、宋朝苏东坡、欧阳修等人。
□即:一行禅师、张衡、祖冲之、李时珍。
□汤用彤(一八九二至一九六五),甘肃人(一说湖北黄梅人),字锡予。为学术界研究中国佛教史学之泰斗。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精通梵文、巴利文、英文、日文,熟谙东西哲学与文学,曾在南京支那内学院亲近欧阳渐。其佛学造诣深湛,义理、史学皆通达。所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往日杂稿》、《魏晋玄学论稿》、《印度哲学史略》等书,皆为学术界之上乘作品。其中,尤以《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取材丰富,方法严谨,在考证、义理上颇多创见,极受国际学界重视。□除法显、玄奘、义净大师等西行取经之外,其他对佛教文化交流方面有重大贡献者还有印度阿育王须那、郁多罗,汉朝朱士行,晋朝慧深,唐朝鉴真、杯度、文成公主,以及民国法舫等人。
□章太炎(一八六九至一九三六),又名炳麟。曾提出“由佛学易天下”的救世主张,为中国近代史上佛学思想浓厚的国学大师。
□吕澄(一八九六至一九八九),字秋逸,也作秋一、鶖子。通晓多国文字,在佛学研究、教育人才、学术上都有重大成就,可谓是近代佛学的巨擘。
□梁漱溟(一八九三至一九八八),字焕鼎,其有关佛学的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唯识学与佛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人心与人生》等。
□蒋维乔(一八七三至一九五○),曾在南京大学开讲“佛教入门”、“百法明门论”等课程,其中《中国佛教史》曾被选作武昌佛学院教材。
□道安(三一二至三八五),致力于组织僧侣,科制佛经,制定戒规,以释为姓,撰注佛典,主持译经,编纂经录,纵摄佛法等,诚为中国佛教的奠基者。
□慧远(三三四至四一六),栖止庐山三十余载,学风庄严宏远,佛教著述颇多,并广纳贤才译经,使庐山成为南方一大佛教中心。
□鸠摩罗什(三四四至四一三),开辟中国译经史上的新纪元,共译出大乘经典七十四部三八四卷。当时四方义学沙门仰慕其高风义节,计有八百佛门俊彦一同参与翻译佛经。
□太虚(一八八九至一九四七),一生致力于弘法利生不辍。曾设立武昌、闽南佛学院及汉藏教理院教育僧材;创办《海潮音》、《佛化报》、《佛化新青年》等杂志以弘扬佛法,更着手组织“世界佛学院”以建立人生佛教。
□月霞(一八五八至一九一七),曾开办“华严大学”,培育佛教人才。
□倓虚(一八七五至一九三六),一生致力于“僧伽教育”,认为“佛法弘扬本在僧”,故在每个道场完成后,皆创办佛学院。
□大醒(一八九九至一九五二),在民初种种迫害佛教事件发生时,为教护法,笔耕不辍,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创办杂志、学校,大力提倡人间佛教,为太虚大师佛学思想的推动者。
□慈惠,一九三四年生,一九六五年出家。日本大谷大学文学硕士、日本国立京都大学研究员、美国西来大学荣誉博士。历任佛光山都监院院长、佛光山教育院院长、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觉世月刊》及《普门杂志》发行人、文化大学教授等职。负责筹建美国西来大学、台湾嘉义南华大学、宜兰佛光大学、大陆湖北弘道大学。于僧众教育、信徒教育、佛教行政、佛门行事等,无不娴熟,曾荣获中央党部华夏二等勋章。
□紫柏(一五四三至一六○三),有感梵夹本大藏经卷帙重多,不易流传,所以发愿将刻经改为方册,其方册藏经称为《径山藏》或《嘉兴藏》。
□铁眼(一六三○至一六八二),日本黄檗宗僧。有感于日本佛教大藏经严重缺乏,因此发愿刻印,历经十余年终于完成一部总数七三三四卷的大藏经,世称《铁眼藏》,又称《黄檗版藏经》。
□杨仁山(一八三七至一九一一),名文会,创办“金陵刻经处”。其在经典的保存、校勘、刻印的成就,功不可没。他曾由日本寻回我国失佚的隋唐佛教著述,并刻印流通。并曾校刻经书二百十一种,一千一百五十五卷,佛像版共计四万七千余片,同时于刻经处开办佛学学堂,称只园精舍,培养振兴佛教人才。
□孙张清扬(一九一三至一九九二),在四十年代台湾佛教界,佛教典籍流通不易情况下,不仅开办佛经流通处、书局,更协助东初法师影印大藏经,此举关系着台湾佛教的复兴。
□慈怡,生于一九四三年,一九六五年出家,日本京都佛教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历任《觉世旬刊》、《普门杂志》主编,并主持《佛光大辞典》、《佛光大藏经》及《佛教史年表》的编辑工作。《佛光大辞典》于一九八九年获颁金鼎奖。现任临济宗大阪佛光山寺住持。
□慈容,一九三六年生,一九六九年出家,日本京都佛教大学(社会福祉学)毕业、美国西来大学荣誉博士。曾任台北普门寺住持、佛光山都监院院长、西来寺住持、台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荣誉观护人。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秘书长、《普门杂志》发行人、佛光卫星电视台总经理。一九八三年荣获好人好事代表。
□石窟的开雕,尚有河南巩县石窟,四川广元千佛崖,杭州西湖石窟、飞来洞,山东济南千佛崖,青州云门山、驼山,甘肃天水石窟,太原天龙山,辽宁万佛洞等石窟,遗存有丰富的尊像雕刻、装饰、壁画等。
□茶道最具代表的尚有日本荣西、唐朝慧寂(酽茶三两碗)、宋朝惟俨、克勤(茶禅一味)、子仪(煎浓浓茶水)、松山、本先、智常等。
□饭后三碗茶的公案载自《景德传灯录》卷十二:“门人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如宝禅师曰:“饭后三碗茶。””
□丰臣秀吉以强势命令千利休为他的茶室“插花”,千利休愤怒地用花掷打丰臣秀吉,并毅然剖腹自杀,以身殉道。千利休的弟子宗二,也用茶道的宗旨规劝丰臣秀吉放弃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政策。
□另曾以佛教音乐弘法的尚有印度呗比丘、马鸣、东晋鸠摩罗什(佛曲十首)、唐朝文淑、善本、民国弘一等人。
□寺院于其庄园或寺领地设置碾磑,用以脱谷、制粉,不仅提供当地民众就业机会,所得收入也成为寺院重要的财源。
□佛图户乃北魏沙门统昙曜上奏文所立之一种社会事业。与僧只户同时设置,为寺院经济之基础。即集重罪犯人或官婢于寺,从事寺院清扫或田地耕作。
□净化人心七诫运动乃以净化人心,建立祥和社会、杜绝毒品泛滥、敦厚伦理道德、创造全民安和乐利的生活为主旨。内容为:一诫烟毒、二诫色情、三诫暴力、四诫偷盗、五诫赌博、六诫酗酒、七诫恶口。
□慈悲爱心人运动乃国际佛光会有鉴于社会治安日益恶化,因而发起净化心灵运动,名为“慈悲爱心列车”,以环岛街头布教方式,展开全省巡回宣导,主要为散播慈悲爱心的种子,带给社会光明和希望。
□世界佛学会考由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每年举办,主要宗旨是推动佛学研究、充实生活内涵、追求灵性世界、提升信仰层次、培养正知正见。
□由于社会功利主义挂帅,导致价值观念严重偏差,造成种种脱序的现象。有人主张“乱世用重典”,但严刑重罚只能收一时治标之效,正本清源,以宣扬因缘果报的观念为治本之道,故有净化人心三好运动之发起,即: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用三好去三毒,期能收化暴戾为祥和,化嫉妒为赞美,化贪欲为喜舍,化浊恶为清净之效。
□从佛世到今日,世界上护法君王不胜枚举,主要代表有印度的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优填王、阿闍世王、阿育王、弥兰陀王、迦腻色迦王、戒日王;中国有东汉明帝、桓帝、三国魏朝陈思王、五胡十六国石虎、石勒、前秦苻坚、后秦姚兴、梁朝武帝、北魏文成帝、文献帝、隋文帝、炀帝、唐朝太宗、高宗、武则天、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世界各国如日本有钦明、敏达、圣德、圣武;韩国有法兴王、高丽太祖、宣宗王、高宗王、李朝世祖;泰国有坤蓝甘亨王、立泰王、三界王、怛莱洛迦王、颂昙王、拉玛五世、拉玛九世;锡兰有天爱帝须王、摩哂陀第四王、末罗王、度他伽摩尼王、吉祥称王师子王;缅甸有阿奴律陀王、敏东王等。
□历代宰相、官员护教者,主要代表有东汉笮融、三国支谦、东晋孙绰、郗超、南朝谢灵运、何尚之、唐朝梁敬之、裴休、张说、王维、柳宗元、白居易、宋朝李遵勗、晁明远、王随信、文彦博、王安石、苏轼、张商英、明朝宋濂、陆光祖、瞿汝稷、民初戴季陶等。
[习题]
一、试列举三种弘扬佛法的方式。
二、试列举促进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代表人物。
三、历朝佛教人物入世教化有那些贡献?
四、试举三位帝王与宰官对佛教护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