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世界本来如此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人居署的邀请,去肯尼亚做名为“环境与绿色建筑”的访问。会议之余,我们参观了肯尼亚的著名景点。
  
阿布代尔国家公园里最著名的是树顶酒店。晚上在酒店的阳台,可以看见成群的大象和野牛来到酒店楼下吃盐(人工撒在地上)和其他矿物质,各种动物亦纷纷到水塘边喝水。酒店在公园深处,从中转站进入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才能抵达,酒店工作人员一般下午才上班,第二天早上跟着离店的客人一起离开。
  
纳库鲁湖以火烈鸟闻名于世,据说全世界1/6的火烈鸟都聚居在纳库鲁湖,远远看去,在红色火烈鸟的覆盖下,湖面都已经变成火红色,蔚为壮观。这里不仅有火烈鸟,狮子、大象、长颈鹿等等也是随处可见,我们一行自然是兴奋异常,长枪短炮一通狂拍。最令人抓狂的是,成群的狮子在酒店门外嬉戏,对人和车都视若无睹。


  
乘车途经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大裂谷是约3000万年前,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而形成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如美国大峡谷般壮丽。远远望去,是一道绵延数十公里的河谷地带,其间早已被人开垦居住,但实际上,大裂谷南北纵横6000公里,我想在飞机上看它就会感叹上帝的神奇了。路上不经意就穿越了赤道,按中国人的做法,那必定得有个宏伟的纪念碑,结果不禁大失所望——只是在乡村公路旁有个铁皮牌子,还是一个专做游客礼品生意的黑店为了招揽生意立的。不管怎样,大家照例在赤道线上拍照留念。
  
奈瓦沙湖是肯尼亚最美的淡水湖之一,湖边有大片纸莎草沼泽,我们入住湖畔的“乡村俱乐部”。坐在传统英式度假园林里,喝着下午茶,懒懒地晒着太阳,惬意至极。乘小艇到湖对面的一个半岛,据说这个半岛被一个白人买下独居,岛上有若干长颈鹿、斑马、野牛等动物,这位也着实活得明白,活得痛快。
  
马塞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与坦桑尼亚接壤,始建于1961年,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动物繁多、数量庞大,约有95种哺乳动物和450种鸟类,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著名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的许多镜头拍摄于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所有听说过的大型动物:狮子、金钱豹、大象、长颈鹿、角马、野牛、犀牛、河马、鳄鱼、羚羊、狒狒……成群结队,悠闲自得,视人为无物。
  
我很喜欢草原,以前对草原的印象主要源于内蒙古。蓝天、白云、绿色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和蒙古包点缀其中,身处其间,你会感觉自己和自然如此和谐地相处。而肯尼亚的草原,则另有一番景象。这里的草原不是绿色的,而是土黄色,草有半人多高,和沙地混在一起,走起来不一会儿就已满身尘土了。如果说内蒙古草原让你感受到人融入自然的美丽,这里则是蛮荒的壮丽!


  
在这里,动物随处可见,而且数量惊人,没有攻击扑杀的时候,各种动物都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或木讷沉稳、或精灵鬼马、或独来独往、或灵巧矫健……在这里,我最强烈的感受是原来它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人类只是偶尔不请自来的过客。依稀想见人类文明没有这么发达之前,原始的地球本应是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太阳升起落下,日夜轮转,捕食、繁衍,明知是死亡,也要大迁徙,你吃我,我吃它,发情了就交配,到时候了就生育,这就是动物生命的全部。我们很难用人类的情感、价值和道德观来度量动物和自然的世界。动物之间的一切行为,包括捕杀和交配,都显得那么自然,我们很难用凶残、狡猾、愚蠢、贪婪这些词来形容,你只会感觉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如此自然而又那么有序。
  
而我们人类习惯把世界二元化,看做是对立和矛盾的,好与坏、强与弱、黑与白、大与小……我们经常用“这是个好人、那是个坏人”这样二元对立的标准来描述或评价一个人。有了对立,人就有偏向,就会不自觉地站在某个立场来看待对面的事与物,就会有喜有悲,就会有得与失的起伏。但看了动物的世界后,我有点怀疑这种思维方式,甚至觉得幼稚可笑。什么贪婪狡诈,什么荒YIN纵欲,什么冷酷无情,那好像是人类自己的矫情。如果动物看我们,是否会觉得我们大惊小怪,世界本来如此啊!
  
我们不过都是大自然的臣子,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其实我们至今也无从知晓大自然运转轮回的密码与规律,我们绝不要妄想成为世界的主人,主宰和肆意操纵这个世界,违反自然,人类怎能生存呢?


  
在马塞马拉,我们探访了原始马塞部落,尽管因为发展旅游业,有些矫饰,但仍然原始得让我吃惊。满村的牛粪味,无窗的土墙房子,让我依稀看到原始社会时的人类生存状态。他们的房子为什么这样局促?后来琢磨,应该是为了防止大型动物侵入,所以没有窗户,只有鸡蛋大小的透光孔。没有门,门框小得人都要侧身才能进去。伴着车尘滚滚,马塞村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直至隐没在茫茫的非洲大草原中。我想,人类到底应该怎么居住?是城市?是乡村?还是城镇?
  
什么是城市?记得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中,详细描写了一个市镇的产生历程,很精到。首先是“市”,贸易、交换需要集中,从临时的“赶集”到天天开业,就需要建市场,就需要仓储,要居住,收的钱需要银行,人老在这儿住,就需要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需要娱乐,需要医疗,生育了就需要教育,地方越来越大,就需要交通,再多,还需要电话之类的通讯设施……人越聚越多,越多就能交换更多的东西,市最终成了聚集人的城。城市就此产生。
  
现在的都市人时常抱怨城市,向往乡村,仿佛城市是污秽不堪的囚牢,乡村才是释放心灵的真我家园。但果真如此,人都应该选择散居在乡村啊,何必憋在城市里自讨苦吃?如果长住乡村,哪怕是美丽的别墅,你都会感到诸多不便,还会感到寂寞难耐。最关键的是除了耕作,你几乎无所事事,更不要谈创造与享受了。从中,我们可以比较出城市的价值与魅力所在。如果计算和比较两种生活方式的碳排放和物质消耗,由于效率的原因,结论可能是城市还更集约。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城市是更富有、更舒适、更节约的生活方式。
  
每次飞机起降,从空中俯瞰,感觉城市是自然世界中的一个个人类孤岛,世界上更广大的还是自然的森林、草原、沙漠、湖泊、大海。如果说现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攫取、占有的话,那城市显然是侵占最小的方式了。不可想象,未来90亿人一家占有一大片土地散居在乡间,地球会是什么景象?那一定会崩溃。想起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此言不虚。
  
不管是城市、城镇,还是乡村,人类都应该构建新的环境伦理观了。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使得人以为从此可以成为自然的主宰,可以肆意掠夺和篡改。以人类之渺小、之脆弱,想违反自在怡然的大存在、大道理可能是行不通的。不管是出于自我生存的功利之心,还是人类本我存在的善良,我们都应该重构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属于全人类的环境伦理观,这比人权、民主、自由更具有普世的意义和价值。

 
 
 
前五篇文章

匡正人类与自然关系

转基因种子进入中国,将导致数亿农民失业

印媒:备受争议的转基因大米在中国获得绿灯

生态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钙,你不可不知的

 

后五篇文章

网民期待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英国:清洁能源发电盈利超出传统方式10倍

拒绝吃狗肉 西方国家亦如此

让你告别饥饿的魔力食物

春节家宴选择几类蔬菜可助营养均衡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