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观经四帖疏》纲要(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观经四帖疏》纲要
  壹、《观经四帖疏》序
  贰、《观经四帖疏》纲要
  一、五部九卷 本疏具疏 教门行门 安心起行
  二、弥陀指授 诸佛证诚 楷定古今 尊信如经
  三、九品唯凡 观经一部 佛为凡说 非为圣人
  四、弥陀报身 极乐报土 凡夫入报 全托佛愿
  五、六字名号 机法一体 具信愿行 是正定业
  六、要弘二门 念观两宗 隐显废立 从假入真
  七、佛立空中 显彰弘愿 韦提一见 得无生忍
  八、往生正因 在深信心 信机信法 二种一具
  九、五种正行 定业称名 皆是名号 全体显现
  十、二种深信 五种正行 意在导归 一向专称
  十一、观经内容 以施开废 引圣道门 入净土门
  十二、五部九卷 一贯宗旨 唯信本愿 唯称名号
  《观经四帖疏》序
  《观经四帖疏》是唐朝善导大师(六一三|六八一)撰著,系解释《佛说观无量寿经》之书,分为四卷;第一卷名〈观经玄义分〉,第二卷名〈观经序分义〉,第三卷名〈观经定善义〉,第四卷名〈观经散善义〉。收录于《大正藏》三十七册。
  此书古来皆尊称为“楷定疏”或“证定疏”,奉为金科玉律,崇敬如经。
  此书眼目有二处,心要亦有二处;虽有二处,共明一理,知此一理,则《观经四帖疏》之宗旨,了如指掌。
  眼目之一: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第十八愿取意之文
  此文名为“要弘二门判”之文,在第一卷〈玄义分〉“七门料简”之第一“序题门”,亦即此《四帖疏》于开宗明义之“序题门”便首先将《观经》一部所说义理,分析归纳为“要门”与“弘愿门”;此不只是对《观经》的教判,同时也是整个净土宗的教判。
  “要门”是指《观经》之中十三观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所谓“定散二门”,修此功德回向,以求往生。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行,尽在此要门之内。
  “弘愿门”是指《大经》之中阿弥陀佛的本愿,亦即第十八愿。善导大师在此显明往生不是依靠自力之定散二门,回向求生;乃是全依弥陀本愿之救度,自然往生。
  由此文便可窥知此书目的在于阐扬弥陀本愿之救度,明示凡欲往生极乐净土者,都必须乘托弥陀本愿之救度,无一例外。凡乘托弥陀本愿之救度者,不论善人恶人,皆入弥陀无为涅槃之高妙报土,皆与弥陀同证光寿无量之最上极果。此即是《大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中本愿王︱第十八愿的宗旨。犹如水流原归海,月落不离天;远离弥陀本愿大海,十方众生即无归处。弥陀本愿,释尊本怀,善导大师在此予以显露无遗。
  眼目之二: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文名为“要弘废立”之文,在第四卷〈散善义〉之末尾,亦即解释《观经、流通分》之文。此是《四帖疏》之结论,此结论显明舍自力定散之“要门”,依专称佛名之“弘愿”。
  此文虽短,笔力万钧;净宗宗义,如拨云见日,朗然独照,似华落莲成,不带方便。此文是整部《观经》的核心、骨髓、结晶,是净教的宗旨、方针、目足,是十六观的千里来龙,在此结穴。《观经》一部的千开万阖,在于引导群机进入“一向专称”的一行。此“一向专称”的宣示,即是《大经》阿弥陀佛四十八之中本愿王︱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的解释,亦是前面所言“乘阿弥陀大愿业力”的内容,亦即如何乘托?“一向专称”即是乘托;善导大师以此文显示《观经》一部之目的在于导归定散诸机进入第十八愿。犹如群星拱北斗,万流归大海;若依一向专称之行,必至无为涅槃之土。
  附表如左(略)
  心要之一: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此文名为“二种深信”之文,在第四卷︿散善义﹀之“深心释”,“深心”即是“深信之心”。此文显明“机法二种深信”,机指凡夫,法指弥陀。凡夫深信自己三业都是罪恶,永沉轮回,无出三界之力;然此凡夫是弥陀深生悲愍,为其发愿立誓所要救度的对象,此凡夫恐惧不安的心中,体悟弥陀本愿力的摄护救度之真实,而毫无疑虑地信受弥陀本愿之救度,当下即时获得往生决定,此即“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之意。亦即《大经》所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我当哀愍,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的宗旨。
  心要之二: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此“称名正定业”之文也是在第四卷︿散善义﹀之“深心释”,此文显示不论净秽,不论罪福,不论定散,心之是非,一概不论;凡夫之心,余念皆迷,非往生因;唯念弥陀,即得往生。此是第十八愿“乃至十念”之意。
  前面之“二种深信”是就信(信心)而言,此“正定业”之文是就行(称名)而言;在此显示信本愿之念佛是信行一体,信行不二,信行不离,此义善导大师之《往生礼赞》的前序亦言:
  “深心”即是“真实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
  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一念无疑的二种深信是往生的正因,不论定善,不论散善,不论逆恶,十方所有一切之众生,往生在此信心,信“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若发起此信之当时即已临终,来不及口称念佛,则当下往生极乐;若寿命延长之间,则尽形寿称名念佛。称不认称功,功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本身。
  上面所举二处眼目、二处心要,文虽有二,共明一理,一理即是信弥陀本愿之救度,称弥陀本愿之名号;亦即全部生命顶戴弥陀救度,生命与弥陀成为一体。
  善导大师于此《疏》显明《观经》之意在于引导原来修圣道门之机入净土门,并劝导净土门自力定散之机进入他力救度之法。亦即《观经》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一切众生,专凭弥陀本愿,专称弥陀名号,顶戴弥陀救度,往生极乐净土。
  所谓:
  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果。
  (玄义分、序题门)
  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玄义分、和会门)
  这是十方三世诸佛出世的本怀,所谓: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玄义分、和会门)
  此《观经四帖疏》及《往生论注》、《安乐集》等,于唐末之后即已失传,由于唐武宗(八四一︱八四六)之废佛灭法,在教史上最为惨烈,又加上唐宋之间的五代战乱,佛教典籍几已焚毁殆尽。五代之时吴越之忠懿王钱弘俶曾在中国本土寻求“天台三大部”而不能得,后来才由义寂法师远从高丽国带回;有名的天台三大部尚且如此,其他典籍可想而知。日本净土宗之幸西上人的弟子明信法师于宋朝时亦前来中国重新寻访善导大师的所有著作,却毫无所得空手而归。
  然而此《观经四帖疏》早在善导大师往生后之六十三年,亦即西元七四四年即已在日本传写弘扬,不但不曾焚毁散失,且成为日本所有净土教所珍视的主要依据论疏之一,日本净土教皆奉此《疏》为“祖典”,其尊崇之极不喻可知,对此书之深广研究,流布阐扬,致力甚深。反观中国,可谓众生福薄,直至清朝末年,此《疏》并其他净宗宝典才由日本回流,而专门研究,尚乏其人。由于缺此祖典的指导,致使千余年来,中国净宗大德之自行化他,大多疏离弥陀本愿,与昙鸾、善导等净宗祖师的宗旨相去甚远。此因当时机缘未熟,以致教法暂隐;如今机教已熟,此《疏》应缘而现,故重新分段、标点,并加眉注,欲令阅者,容易解读,速得旨归;同循净宗祖师的路线,同入弥陀本愿的大海。
  若欲掌握此书之纲要,并正确了解大师之伟迹,则请阅读拙著《观经四帖疏纲要》及《善导大师略传》。
  凡夫信本愿 与佛成一体 朝夕同起卧 出入共相随
  常忆佛念佛 三业不离佛 现生得安稳 临终生极乐
  佛历二五四三年一月十日 本愿山 慧净 谨识
  《观经四帖疏》纲要
  一、五部九卷 本疏具疏 教门行门 安心起行
  弥陀示现之善导大师的撰著,现存的有世称“五部九卷”,其中《观经疏》一部四卷收录于《大正藏》三十七册,余之四部五卷收录于四十七册。
  《观经疏》一般称?《观经四帖疏》,具名《观无量寿佛经疏》或《观无量寿经疏》;而从其内容意味来看,也称?《楷定疏》或《证定疏》。此外又有称?《观经义》、《观经要义》、《观经义疏》等。由其名称之多,可窥知此疏被引用之广与尊崇之高。
  《观经疏》于五部九卷之中称?“本疏”或“经疏”,也称?“教相分”、“解义分”、“安心分”,属于“教门”;与此相对,《观念法门》以下之四部五卷称?“具疏”,也称?“行仪分”、“起行分”,属于“行门”。
  一 文前玄义 玄义分
  二 依文释义
  一 教 门 观念法门
  二 依文释义
  二、弥陀指授 诸佛证诚 楷定古今 尊信如经
  《观经》的主题很奇特,令一般圣道门诸宗师难以理解。
  亦即韦提希夫人是个平凡女性,十足凡夫,?苦恼所逼;然而在一睹阿弥陀佛住立空中相的?那,立刻往生决定,悟无生法忍。
  又经末〈流通分〉说:“但信弥陀本愿,称弥陀佛名,必定往生极乐。”(意译)
  而下下品之极重恶人,临终苦逼,狱火来现,仅以十念亦得往生。
  这几点是很难让圣道门自力根性的行者理解的,以证悟而言,单单破见惑,若非宿世积功累德行诸难行,是不能达到的。而韦提希夫人生长王宫,恣意五欲,何曾一日修行?然而?那之间,心灵一转而登法忍之位(体悟弥陀救度信心不退之意)。又,远离三涂六道的轮回岂是易事,然而极重恶人,无善无行,但念佛名,亦得长揖娑婆,高超极乐。如是之事,迥出凡夫知见。
  因此之故,圣道诸师竞相注解《观经》,而误判韦提希夫人?大菩萨,宿世已曾积功累行,方能于此一会即得无生法忍。并谓十念往生是“唯愿无行”,但作远生之缘,未能今世即生。如是错解,则《观经》的正机不是凡夫而是圣人,将使《观经》的正意隐而不彰,我辈浊恶求出无门。
  这种错解一言以蔽之:不知《观经》的目的是在显彰弥陀本愿、恶人正机;亦即不知净土门本愿他力,执著圣道门难行自力。
  因?圣道门须以自己的修行力量救度自己的生死轮回,然而这是自力难行,故《大集经》言:“亿亿?生,无一得者。”若完全依靠弥陀本愿的救度,则不论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往生极乐,不再轮回,故本疏言:“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增上缘 ”又言:“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自力他力迥然不同,而《观经》正是净土他力往生之经,弥陀本愿救度之法;非?圣者所说乃是?凡夫所说之经。以佛力故,凡夫之韦提悟无生,极重之恶人生极乐。这全靠弥陀他力本愿,丝毫不靠凡夫自力自得。所谓佛法有五种不可思议,其中佛力最不可思议,而佛力之不可思议正是指弥陀的大悲本愿救度之力。
  如今善导大师的《观经疏》之所以被称?《楷定疏》,正是大师完全站在弥陀本愿他力的立场楷正了圣道门古今诸师的误解,判定其是非。大师于跋文言:
  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
  所谓古今之“古”是“古说”之意,指善导大师以前著作《观经疏》之净影寺慧远、嘉祥寺吉藏、天台宗智顗等之论说;“今”是“今说”之意,指大师之时代继承净影嘉祥等论说之人及摄论家之说,大师称呼以上诸人谓之“诸师”。“楷”是楷正、规范,“定”是决定义理之是非;亦即决定义理之是非,作?后世之范本谓之楷定。
  由于净影寺等古今诸师以圣道门自力教的观点解释净土门他力教的《观经》,不能把握《观经》的真实义;因而《观经》真义隐晦,释尊本怀不彰,弥陀本愿不显,净土弘传受阻,凡夫往生之道闭塞。善导大师见此情形非常痛心而言:“自失误他,?害兹甚。”乃向弥陀、诸佛乞求冥加以撰写此书,判定古今对《观经》所解释的是非,以显明《观经》之正意;果然正当开始撰写此书之时,每夜梦中都有一位圣僧前来指授玄义科文。故此书一出,《观经》真义犹如杲日当空,朗朗然彻照大地,释尊素怀,弥陀本愿,彻露无遗,念佛之人如雨后春笋遍满长安。是以古德言“善导独明佛正意”,亦即在当时佛教界中只有继承昙鸾祖师、道绰禅师之正脉的善导大师显明释尊宣说此《观经》的真正目的及《观经》的正确意趣,因此大师之疏称?“楷定古今之疏”。
  又,此疏是诸佛所证明勘定之书,故亦名《证定疏》,其跋文云:
  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
  法然上人赞云:
  善导《观经疏》者,西方指南,行者目足。
  又说:“梦中有僧指授玄义,僧者恐是弥陀应现;尔者可谓此疏是弥陀传说。”又说:“举世称证定疏,人赞之如经法。”
  此《观经疏》既是弥陀指授之玄义,诸佛证诚之妙释,不可不珍重敬信。
  三、九品唯凡 观经一部 佛为凡说 非为圣人
  诸师对《观经》的解释,影响最大且又最显而易见的误解有四点:
  一、韦提圣人论:判定韦提希夫人是大菩萨。
  二、九品唯圣论:判定九品往生机都是圣者。
  三、化身化土论:判定弥陀是化身,极乐是化土。
  四、别时意趣论:判定下下品之十念往生是唯愿无行。
  大师于《观经疏》之第一卷〈玄义分〉七门分科的第六“和会门”就此四点谬论一一纠正之,并举出下列七论作?楷定古今之正论。实际上这七论是《观经疏》楷定古今的重点:
  一、观经唯凡论:佛说观经,但?凡夫,非?圣人。
  二、韦提凡夫论:韦提希夫人是凡夫非圣人。
  三、九品唯凡论:九品行者都是凡夫不是圣人。
  四、报身报土论: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
  五、愿行具足论:六字名号具足愿行,信心称名必得往生。
  六、凡入报土论:使一切善恶凡夫平等无差别地往生报土与弥陀同证光寿无量是净土门的本意。
  七、信佛本愿论:一切善恶凡夫的往生报土,没有一个不乘托弥陀本愿力。
  《观经》之下下品说到一生造恶之凡夫,临终苦逼,遇善知识教以十声念佛,当下花台迎接,非常庄严的往生极乐。像这种佛说,这种胜景,不是一般常识所能理解的,昙鸾祖师说:“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所以佛怎样讲就要怎样信,直心是道场。若以常人之耳测度非常之言,甚至?了作凡夫合理的解释而曲解佛说,则是自失误他,?害不浅。如今诸师及摄论宗徒曲解《观经》,以合己意,以?既是凡夫,又是极恶,怎能往生?若能往生,必非凡夫恶人;因此以圣者判定九品往生机,如左图:
  上 三 品 积大乘修行之圣者
  中上中中品 积小乘修行之圣者
  中 下 品 积世间善根之圣者
  下 三 品 始学大乘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
  诸师判定九品往生机是圣者,凡夫无份,完全失去净土门“凡夫?本”的旨趣,灭却佛说《观经》的真意。对此大师慨然纠正之,大师于〈玄义分〉“和会门”首先以道理立论显明其非,其次就《观经》之文以凡夫?本位的经说证明之而作结论说:
  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九品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
  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
  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
  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
  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如左图:
  上 三 品 遇大乘教凡夫 遇大
  中上中中品 遇小乘教凡夫
  中 下 品 遇世间善凡夫
  下 三 品 遇恶凡夫 遇恶
  又,大师于〈散善义〉中一一辩定九品之机位,如左图:
  上 上 品 大乘上善凡夫人
  上辈  上 中 品 大乘次善凡夫人 大乘凡夫
  上 下 品 大乘下善凡夫人
  中 上 品 小乘上善凡夫人
  中辈 中 中 品 小乘下善凡夫人 小乘凡夫 九品唯凡
  中 下 品 世间上福凡夫人
  下 上 品 十恶轻罪凡夫人
  下辈 下 中 品 破戒次罪凡夫人 遇恶凡夫
  下 下 品 逆恶重罪凡夫人
  依大师的判定,九品都是凡夫不是圣者,且整部《观经》是释尊?未来世的五浊凡夫所说,非?圣者;大师说那种圣者是:
  三涂永绝,四趣不生。
  身居生死,不为生死所染;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
  神通自在,转变无方。
  更忧何事,乃藉韦提为其请佛,求生安乐国也?
  那种圣者可说已经远离三涂六道,安乐无忧,不用佛?他们愁出离之道,不用弥陀?他们发救度之愿。倒是佛去世后的五浊凡夫,?烦恼贼所害,浊恶不善,五苦所逼;如斯苦者,犹如溺水之人,常没常流转,是弥陀悲愍,?其建立本愿完成净土急须救度的对象,所谓“弥陀本愿、恶人正机”;弥陀之本愿是以救度五浊末世?烦恼贼所害苦恼不堪的我辈凡夫恶人?目的,若不以救度如斯恶机?急务,则佛之悲愿不够圆满,而?生之沉沦永不超升。然而阿弥陀佛之五劫永劫的大悲愿行,十劫以来的不停招唤,正是以救度如斯恶机?急务。故大师说: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又说:
  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
  世尊定为凡夫,不为圣人。
  证明如来说此十六观经,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
  由此可知整部《观经》之定散十三观及散善九品都是释尊?五浊恶世常没凡夫所说的,与圣者全无关系,故不只九品不是圣者,定善之机也不是圣者;即使韦提希夫人,虽然诸师断定她是大菩萨,大师也首先于〈玄义分〉依据“汝是凡夫,心想羸劣”之佛说楷定韦提希非大乘圣人乃是博地凡夫而言:
  正明韦提是凡非圣,由非圣故,仰惟佛力冥加,彼国虽遥得睹。
  其次于〈定善义〉言:
  韦提实是垢凡女质,不足可言;
  但以圣力冥加,彼佛现时得蒙稽首。
  又于《般舟赞》言:
  韦提即是女人相
  贪嗔具足凡夫位
  总之,整部《观经》始终都是?了救度五浊凡夫、常没恶人所说的经典,是显示净土门正所被机以凡夫?本,?如斯凡夫所说的经典,是说明一切凡夫但信弥陀本愿皆得往生极乐世界的经典,是释尊观见机教成熟而说的一部末法浊世机教相应的经典,是弥陀本愿之光、凡夫得救之道的经典。
  四、弥陀报身 极乐报土 凡夫入报 全托佛愿
  有关弥陀净土是报是化的问题,诸师或谓之应化土,认?既是凡夫能往生的净土,应是劣等的应化土;或谓之凡圣同居土,认?既是凡夫圣人都能往生的净土,应是凡圣杂处而居的下等净土。
  对此道绰禅师已于《安乐集》第一大门之〈三身三土章〉纠正之,而说明弥陀净土是报土非化土。今大师亦于〈玄义分〉之“会通二乘种不生”的一节断定弥陀净土既非应化土,也非凡圣同居土,而是极?高妙的报土,所谓“是报非化”,同时举出《大乘同性经》、《大经》、《观经》等三经证明是报非化之义。
  然而像如此高妙的报土,凡夫如何往生呢??了显明此义,大师特别设立问答的方式而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这便是有名的“凡夫入报论”:弥陀净土是高妙的报土,而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往生,其所以得生之因,系全托佛愿他力,而非凡夫自力。
  诸佛的报土虽也是胜妙的净土,然凡夫、二乘自不用讲,高级菩萨也无法进入;如《仁王经》〈教化品〉所言:“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可是弥陀报土是酬报第十八愿“十方?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成就的净土之故,既是高妙报土,同时也是十方?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逆谤阐提——都能往生的无比无伦的报土,是超胜诸佛报土的报土;这也正显明弥陀本愿力的特别殊胜。
  此问答中,“报法高妙”等是问弥陀本愿力所成就的报土是法性身土,是弥陀本身的境界,大乘圣人、小乘圣人以自己之力尚且不能进入;烦恼炽盛,业障深重的凡夫怎能往生呢?对此大师答以垢障凡夫以自力信自力行不能往生(信机),但由于完全乘托弥陀本愿力(信法),致使五乘——人类、天?、声闻、缘觉、菩萨——机类同生报土。
  在此大师说明弥陀救度之机很低,是恶业凡夫;往生之土很高,是高妙报土。如此胜益,皆因托佛愿力,显示弥陀本愿是五乘齐入,万机普益之法。
  “五乘齐入”之“齐”是“同一”之意,在此显出“一因一果”之义。若论五乘,凡圣善恶各不相同,因既千差,果亦万别(多因多果);然而五乘同舍自力,同托佛力(一因),同生报土,同证法身(一果)。
  十方?生有等觉菩萨,也有五逆谤法,若依自力,则各人果报千差万别;若依弥陀愿力,则上下无别,一同往生高妙的报土,一同证悟光寿无量的极果。
  可知往生西方不是靠自力,乃是全靠佛力,故不论?生的身份资格: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缁素贤愚,不论罪之轻重,不论行之有无,不论心净不净,不论念一不一,一切不论,但凭本愿,必得往生;亦即但凭弥陀不思议的本愿力,十恶五逆,谤法阐提,皆得往生。故往生极乐,不论自力,只论他力。
  欲生净土之人,应先知弥陀本愿,弥陀已预先?我等成就极乐世界,预先?我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资粮,也预先?我等承担偿还旷劫以来我等所负一切业债;由于我等不知不信,故未能领受弥陀功德,因而继续虚受轮回。今日信知,乘弥陀愿力,定得往生;此信一信永信,始终不二,始终如一,贯彻一生,更不再疑。
  若不乘弥陀愿力,等觉菩萨不能往生,何况凡夫;若论凡夫,尚且无力脱离六道轮回,何况往生高妙报土。五乘自力非入报土之因,唯托本愿才是正因。所谓:
  愿力成就之报土 自力心行不能到
  大小圣人皆共同 唯托弥陀本愿力
  不论根机,不论善恶,往生报土,唯依弥陀本愿之力,不依行者自身之力。
  ?生皆是杂毒之心,虚假之行;唯有弥陀是清净之心,真实之行。因此,不论?生修行之力,只论弥陀本愿之力。
  不可依?生的资格论生不生,应该就弥陀之本愿问信不信。信者得生,疑者不生。
  本愿法门是恶人正机,他力信行,报土往生。亦即极恶最下之人,依极善最上之法,生极高最妙之土。
  九品皆凡 极乐是报 凡夫入报 全托佛愿
  五、六字名号 机法一体 具信愿行 是正定业
  大师于〈玄义分〉言: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
  云何具足?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南无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发愿回向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必得往生
  归  命 信
  六字三义 发愿回向 愿 往生净土三资粮
  阿弥陀佛 即是其行 行
  归  命︱信
  六字三义 发愿回向︱愿
  阿弥陀佛 即是其行︱行
  此名?“六字释”,大师以此“六字三义”诠释“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名号所具备的德义,是《四帖疏》中最重要的释义之一,此文最能发挥楷定古今的精神。
  ?了显明十声称佛愿行具足的原因,而言“云何具足”等,就法体举出具足之义。
  此六字三义所包含的意味有“机法门”与“愿行门”,六字有信愿行之义,信与行相对便成机法门之义,南无即是能信之机,阿弥陀佛即是救度之法,此名信行,或名机法;而信之中有愿之义,愿与行相对便成愿行门;故法体六字之中,机法一体,愿行具足。法体六字本来具足愿行,故不待?生修行回向,如实称名之中,一声一声都具足愿与行,故必得往生。
  此六字释的起因是由于当时隋唐时代的摄论宗徒以《观经》下品下生之五逆恶人临终遇善知识教以十声称佛得生极乐之事谓之“别时意趣”的方便说,亦即以?一生造恶未曾修持,直至临终虽有“往生愿”,然仅十声称名不成“往生行”,此是“唯愿无行”,不能即时得往生,佛所言往生是方便说,真正往生是远在未来世的“别时”,不在今世的即时。以上是摄论宗徒以《摄大乘论》所言之“别时意趣”错解《观经》下下品之往生,他们将下下品的十声称名与一般称念南无大日如来、南无多宝如来等相提并论,这是他们不知净土门教理与圣道门教理的分际,而以圣道门的自力信、自力行来看《观经》,故生此错解。这种主张阻碍净土门的弘通,很多人一听便不修净土了;《释净土群疑论》说:“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此别时意之谬见已于道绰禅师之《安乐集》第二大门第二章纠正之;今大师也奋然著作《观经》的注疏,于第一卷便设立“会通别时意趣”之一节,以破斥摄论宗徒的唯愿无行之论难。
  此六字释之文有内外两面,外对圣道门中摄论宗徒的来难,显明愿行具足的弘愿念佛义;向内究明弘愿一乘的源底。亦即说明十声称名愿行具足之旨,并发挥念佛往生的深义。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等二十六字是说明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中具足愿行,其中“南无”之二字从机(?生)的立场说明,“阿弥陀佛”之四字从法(弥陀)的立场说明。
  “南无者即是归命”:南无是归命之意,归命是归顺阿弥陀佛的敕命,亦即是“二河喻”所言之“信顺二尊之意”,故归命即是“信心”。法体之名号有使?生成?信心的功能,因此解释?“南无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发往生之誓愿谓之“发愿”,回转自力归向他力(弥陀的救度)谓之“回向”,“义”是德义之意。归命之信心具有愿生的内涵,亦即之所以归命乃是?了愿生。
  在此归命谓之“即是”,发愿回向谓之“亦是”,这是因?“南无”的本身是“归命”,故说“即是”,“即”是“当体全是”、“当下直接”之意,亦即是“等于”;而“发愿回向”是南无所具的德义,另外的一种含义(义别),故说“亦是”,而不说即是。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即”是等于,当体全是之意,所归之法体的本身是“行”,故说是即,其行之“其”字是指前面的南无归命,阿弥陀佛之名号是?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圆满万德之洪名,以此洪名作??生往生之行业。?生一旦归命之时立即拥有此行,故亦名信行不二,机法一体。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由于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洪名具足愿与行,故必定于今世往生极乐净土,昙鸾祖师谓之“业事成办”。
  “愿行具足”有三重之义:
  1、法体名号具足愿行:愿是救度?生的大愿,亦即弥陀于因位之时五劫之间所思惟发起的大愿;行是成就此愿的行业,亦即是弥陀兆载永劫之间所苦修完成的大行。愿行圆满而成南无阿弥陀佛,因位的大愿大行之功德都具备于名号中,故此六字名号毫无欠缺的具足此愿与行。在此能具的是名号,所具的是因位五劫永劫的愿行。
  2、归命信心具足愿行:?生闻其名号之威德时,名号成??生的信心,此谓之他力信心,此信心自然具足名号所具的愿行,故说信心具足愿行。在此能具的是信心,所具的是名号中的愿行。
  3、称名念佛具足愿行:?生既然获得信心,则能相续称名,其称名是信心全现的称名,亦即信心之体的名号当体显现于口业,故一声一声的称名都具足愿行,在此能具的是称名,所具的是信心中之愿行。
  法体名号具足愿行有这样的次第之故,大师说明名号之中具足愿行;法体之名号既然具足愿行,则信受之后的称名,一声一声都具足愿行;并非?生自身之力发愿励行而后具足。
  依前面所述名号六字之全体愿行具足故,以愿而言六字全体是愿,以行而言六字全体是行,不过大师将其分开解释,以南无是愿,阿弥陀佛是行,这是顺其意义的切近处而说的。
  又,所谓“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并非一声称名具足一愿一行,二声称名具足二愿二行,十声称名具足十愿十行;这是显示法体之名号具足愿行,故一声的愿行与多声的愿行都不离弥陀所回施的愿行,弥陀所回施的愿行即是往生的业因,业因既已圆满,故一声不减,多声不增,一声声都是弥陀法体名号的显现。
  要之,所谓十声称名具足愿行,并非称念之时才具足,是称名之中具有信心所具的愿行,故十声的称名当然具足愿行。譬如波之润物,并非成?波才能润物,而是本来水就具有润物的作用,此作用波亦具足,故波能润物。
  大师之六字三义名号释甚受法然上人及其门下弟子的重视,由于深受大师的?发,而各从不同的角度注解发挥六字三义的内涵;有以“六字机法”解释,有以“六字全法”或“六字全机”等解释。
  首先,《教行信证》〈行卷〉之文云:
  “归命”者:本愿招唤之敕命也。
  “发愿回向”者:如来已发愿回施众生行之心也。
  “即是其行”者:即选择本愿是也。
  “必得往生”者:彰获至不退位也。
  图示如左:
  归 命…本愿招唤之敕命……………归 之 命︱回施之相状
  发愿回向…如来已发愿、回施众生行之心…如来之大悲心︱能回之悲心
  即是其行…选择本愿是也……………… ︱所回之智慧
  必得往生…彰获至不退位………………
  归 命 敕 命 能回向之相
  六字三义 发愿回向 大悲心 能回向之心
  六字释 即是其行 名 号 所回向之行
  利 益 必得往生 现 益
  在此六字三义完全就弥陀本身解释,亦即以“六字全法”的方式,说明信愿行三义完全是弥陀本愿的回施,显明六字名号全体即是阿弥陀佛救度?生之“法”,弥陀爱心的礼物。
  “回向之相”是指阿弥陀佛呼唤十方?生归顺其救度之意。所谓“归命者本愿招唤之敕命也”的“本愿”是指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誓言:“十方?生啊!你们要信顺我真实的救度来生我国,乃至十念必定往生。”
  此本愿的意味谓之“招唤之敕命”,“招唤”与“救度”同一意趣。佛言贵重,故以国王之命令喻之。
  “能回之心”是能回施的大悲心,指阿弥陀佛想惠赐功德给十方?生之意。所谓“发愿回向者,如来已发愿回施”等是显示招唤之敕命的内容,招唤之敕命即是发愿回向。发愿是在因位之时,回向是在果上之时,亦即弥陀于因位之时发起救度?生的誓愿谓之发愿;弥陀成就正觉之后对?生惠施往生之业因谓之回向,此往生之业因即是?生往生之行。“回施?生行之心”即是回施?生往生之业因的弥陀大慈悲心。
  “所回之行”是所回向的物体,指阿弥陀佛惠赐给?生的功德,这功德是万行圆备的本愿名号,此名号能使?生永离三界,往生极乐,直至成佛度?生,故以名号?行。所谓“即是其行者,即选择本愿是也”,“其行”两字是承接前句的发愿回向,亦即是弥陀所发愿回向于?生的往生行,显示“阿弥陀佛”之名号是弥陀赐给?生往生的行业。“选择本愿是也”是指第十八愿?“选择本愿”,以“阿弥陀佛”之名号作??生往生行业而回施给?生使?生必定往生,这是第十八愿的精神,故言“即是其行者即选择本愿是也”。约而言之“阿弥陀佛”之名号的全体是?生往生的行业,?使?生必定往生是第十八愿的精神,故注解?“即是其行是选择本愿”;此语也是照应前面的本愿招唤之敕命。
  弥陀悲愿其深无底,以五劫时间思惟“发愿”要平等无差别地救度任何一位罪恶深重的生死凡夫,并以兆载永劫的漫长时间代替生死凡夫修成本愿名号的功德之“行”,将之“回向”(惠赐)予生死凡夫,从十劫以前的正觉开始一直招唤(归命)生死凡夫信顺他的真诚,接受他的爱心礼物(名号)。
  在此六字三义的内容完全从阿弥陀佛的心情来解释。
  其次,《尊号真像铭文》就?生与弥陀两边解释六字三义,亦即以“六字机法”的方式说明,其文云:
  言南无者:“南无”即是归命,“归命”即是顺释迦、弥陀二尊之敕命,契合愿意,故言“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顺二尊之心,愿生安乐净土之意也。
  言阿弥陀佛者:是“即是其行”也。
  即是其行:是即法藏菩萨选择之本愿,安养净土正定之业因。
  以斯义故:以此义之故。
  必得往生:必使获得往生。“必”者必定也,显自然之意。自然者,自始即无造作也。
  在此“归命”与“发愿回向”属于?生,“即是其行”属于弥陀。“归命”是?生信顺弥陀之救度,领受弥陀惠赐名号的信心之“心相”。
  “发愿回向”是信心之相的另一种意义、内涵,谓之“义别”,亦即所以信顺是?了愿生净土,故信心之中包含愿生之情。
  “即是其行”是救度?生(机)的“法”,亦即救度?生的功德力用。
  ?生(机)领受弥陀(法)的功德(受法)便自然有“必得往生”的“得益”。
  图示如左:
  归 命︱心相
  六字三义 发愿回向︱义别
  即是其行︱具德 法︱行
  必行往生 证 得益
  将以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所解释的六字三义加以整理,如左图:
  法 归之命 归回之敕命
  机 归于命 归顺于敕命
  法 归之命:弥陀招唤众生任凭其救度之愿心
  机 归于命:众生信顺任凭于弥陀救度之信心
  机 南 无 受法之机
  法 阿弥陀佛 摄机之法
  南 无 发愿回向
  阿弥陀佛 即是其行
  归 命 信
  发愿回向 愿
  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行
  六、要弘二门 念观两宗 隐显废立 从假入真
  善导大师于《观经疏》一开始便于〈玄义分〉“七门料简”之第一“序题门”归纳《观经》之内容而作出有名的“要弘二门判”,所谓: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增上缘。”
  《观经》一部所说在此二门。
  “要门”即是十三观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
  “弘愿”即是《大经》之第十八愿,亦即弥陀“本愿力”。

 
 
 
前五篇文章

《观经四帖疏》纲要(2)

弥陀愿王大愿核心----善导大师独尊之五真实愿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所载度母法门功德利益

满愿消灾的圣救度佛母

雍和宫的度母菩萨

 

后五篇文章

善导大师要义(3)

善导大师要义(2)

善导大师要义(1)

《善导大师全集》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