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禅解》哲学智慧通观 刘泽亮*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 华梵大学 第七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3.09 )p445-453 华梵大学哲学系, [台湾 台北] -------------------------------------------------------------------------------- p445 ﹝提要﹞《周易禅解》为明清之际蕅益智旭大师所著易佛会通的重要著作。本文拟从援易证佛的独特视角阐释智旭哲学智慧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意义。 ﹝关键字﹞智旭、周易禅解、定慧、止观 明清之际,三教合一论已然蔚为风尚。明太祖《三教论》、《释道论》,沈士荣《续原教论》、姚广孝《道余录》、屠隆《佛法金汤编》、袾宏《缁门崇行录》等均主三教调和之说。禅佛教徒以易解禅、士大夫以禅解易之风相互激荡,亦颇为盛行。智旭所作的《周易禅解》作为这种风习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值得研究。 智旭( 1599 ?1655 ),世称灵峰蕅益大师,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周易禅解》(以下简称《禅解》,下此只注页码者皆出自陈德述注释、施维点校之《周易四书禅解》团结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凡十卷,撰于明代崇祯十四年( 1641年)仲冬至清代顺治乙酉(1645年)闰六月之间,颠沛福建、江苏诸地,前后历经五年而成。智旭以为,“易”乃天地之至理,万物之根源,广大精微,无所不备。而若以思想本据观之,系儒家之易;以术数论之,系筮家之易;以因缘解之,系释氏之易。《禅解》拈示易禅会通之理、太极全体大用,揭示程、朱未及发挥之旨,是易学史上援佛解易的系统著作,也是佛学史上借易说佛的又一佳作。《周易》教人崇德广业,遏恶扬善,自强不息;禅佛教劝人慈悲为怀,自度度人,精进不止。两者在化世导俗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易理得禅道而深,禅道得易理而广,相得益彰而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易佛圆融的视角对《禅解》所蕴含的心性论、禅悟论、传释论、解脱论等诸层面的哲学智慧及其现代意义进行粗浅阐释,以就教于方家。 一、天地之心:生佛体同的心性智慧 心性是禅佛教修行的理论依据和解脱的根本原因。“称性所起觉,必能合乎本觉,故为吉之先见。”(《系辞下传》,第279页)由本觉而有不觉,由不觉而有始觉,由始觉契合本觉,是为究竟觉。智旭在这里借用《大乘起信论》的基本观念,说明称性起觉的根据在本觉、在佛性。《禅解》借易理融通佛理,系统地诠释了生佛体同的心性智慧,并以之为与易理所谓“天地之心”相仿佛。 1、佛性易理铺天匝地 易包六合,心含万有。智旭以易为心体:“盖易即吾人不思议之心体。”(《系辞上传》,第 *刘泽亮,男,1964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 -------------------------------------------------------------------------------- p446 270页)“六十四卦大象传皆是约观心释,所谓无有一事一物而不会归于即心自性也。”(《干》《象传》,第8页)他认为,佛性与易理一样“铺天匝地”,为天地之心,即便是完全断绝善根的一阐提人也不例外:“‘易’理之铺天匝地,不间精粗,不分贵贱,不论有情无情,禅门所谓‘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又云‘墙壁瓦砾,皆是如来清净法身’”“皆是此意。”(《说卦传》,第292页) 由此,他认为,一切法皆为心识所现,并以“将叛者”、“失守者”的言辞惭、屈为例,说明“吉凶祸福无不出于自心,心外更无别法”的佛理:“试观‘将叛者,其辞惭’,乃至‘失其守者,其辞屈’。可见,一切吉凶祸福无不出于自心,心外更无别法。”(《系辞下传》,第287页)“妄计心外有法,而欲求其故,所谓困于石也。不知万法唯心,而执有差别,所谓据于蒺藜也。”(《系辞下传》,第277页)“一山之中具有天之全体,一念心中具摄十世古今。揽五时八教之前言,该六度万德之往行,以成我自心之德。”(《大畜》《大象》,第128页)所谓十世,是说三世各有三世,九世法又容融为一念即为十世。五时八教之说为天台判教思想。智旭在这里将十世古今、五时八教、六度万行总摄于一念之中,体现出智旭在诠释佛性层面上以净土会归禅教的思想倾向。 2、乾道佛性常住不变 智旭借乾卦说佛性本体,并假干六爻的潜藏变化阐说佛性变化,对佛性特质作了高度概括。他说:“佛性隐在众生身中,故曰‘潜藏’”(《干》《文言》,第14页)“此常住佛性之乾道,虽亘古亘互今不变、不坏,而具足一切变化功用,故能使三草二木,各随其位而证佛性。既证佛性,则位位皆是法界,统一切法无有不尽,而‘保合太和’矣。所以如来成道,首出九界之表,而刹海众生,皆得安住于佛性中也。”(《干》《彖》,第8页) 此常住之乾道佛性具有至虚、至实亦至刚的特点。“吾人现在一念心性亦复如是,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未来,觅之了不可得,可谓至虚;天以此无以为覆,地非此无以为载,日月非此无以为明,鬼神非此无以为灵,万物非此无以生育,圣贤非此无以为道,体物而不可遗,可谓至实。”(《中孚》,第237页)此至实之心性亦至刚,名“金刚心”:“金虽至坚,同心者尚能断之,此所谓金刚心也。”(《系辞上传》,第258页) 3、同人体应共证佛性 智旭将易之同人阐释为众生同证本有佛性,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十法界不出一心,名之为‘几’。知此妙‘几’,则上合十万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故‘上交不谄’;下合十方六道一切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故‘下交不渎’。” (《系辞下传》,第279页)正因如此,“本在凡夫,未证法身,名之为柔。今得入正位,得证中道,遂与诸佛法身乾健之体相应,故曰同人,此直以同证佛性为同人也。既证佛体,必行佛德,以度众生,名为乾行。”(《同人》《彖传》,第84-5页)正位即无为涅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以同证佛性为同人”一句,易卦有“同人”,禅修有“同证”,真乃天作之合。既表述了众生佛性平等的思想,又传达了众生由凡夫终得解脱的理念。 -------------------------------------------------------------------------------- p447 4、德业俱备全性起修 以修显性,性中有修,“修显性则性有修。”(《姤》《彖传》,第185页)“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大有》,第90页)“佛性名为天地之心,虽阐提终不能断,但被恶所覆而不能自见耳。”(《复》《彖传》,第121页)佛性本有,然为浮云所覆,必有待于止观定慧的修持功夫方可显现出来。故有以修显性的必要。“若非止观定慧,不见心体;若不见心体,安有止观定慧。”(《系辞上传》,第270页)全性起修,就易理来讲则不出乾坤。干为智慧、坤为禅定,故以修合性的心性修持功夫自然也就不外定慧止观。“万物虽多,不外天地;易卦虽多,不出乾坤。圣人体乾道而为智慧,智慧如男;体坤道而为禅定,禅定如女。智如金声始条理,定如玉振终条理。智则直心正念真如,故易知而无委曲之相。定则持心常在一缘,故简能而无作辍之歧。正念真如,故吾无隐乎尔而易知。持心一缘,故无入不自得而易从。易知,故了知生佛体同而有亲。易从,故决能原始要终而有功。有亲,不惟可大而又可久,即慧之定也。有功,不惟可久而又可大,即定之慧也。德业俱备,以修显性,故得理而成位矣。”(《系辞上传》,第251页)“以修显性”方可“德业俱备”,得易佛融通之理而方可断烦恼、入涅槃。 二、刚柔之德:以修显性的禅悟智慧 禅悟是基于生佛不二的心性本体而趋向解脱的重要津梁。智旭《禅解》借乾坤刚柔二维阐释定慧止观,以彰显由修显性的禅悟智慧。“德行者,体乾坤之道而修定慧,由定慧而彻见自心之易理也。”(《系辞上传》,第270页)而性刚修柔、刚慧柔定:“佛法释者,刚是性德,柔是修德。”(《姤》《彖传》,第183页)著重强调禅定(柔)与智慧(刚)及其并重的必要性。 1、刚慧柔定不偏估 智旭借“乾坤其易之蕴”阐释佛法定慧的工夫。“有易理即有乾坤,由乾坤即通易理”(《系辞下传》),“干即慧,坤即定。”(《系辞上传》,第270页) 智旭依据易理申述了“定慧相资”(《睽》上九《象传》,第165页)、兼济的重要性,警示初学者不可偏枯一边。“男慧女定,不使偏枯,乃可以成万德矣。”(《系辞下传》,第279页)“定亦不可偏多,故曰‘不可与长’也。”(《姤》《彖传》,第184页)“刚不中正,执性而废修,恃慧而弃定,犹世宰辅,居上而远民也。方其高谈理性,正逞狂慧,不知其为凶,临命终时,地狱相见。”(《姤》九四《象传》,第185页)他还以《无妄》卦“正慧直进”、“正定治习”、小有定慧“不中不正”、“慧而有定”、“刚健中正”、“不中不正,恃性德而不事修德”等六爻次序等种种境况之不同,例示定慧中正之要。指出“六爻皆悟无妄之理,而为修证者也。”(《无妄》,第127页) 2、止观双运不偏胜 同时,止观教法亦为乾坤修持法门:“干即观,坤即止。”(《系辞上传》,第270页)止观 -------------------------------------------------------------------------------- p448 双运,“如饮食调适”(《需》《象传》,第52页)不可偏胜(《姤》《彖传》,第184页)。周敦颐“一部《华严经》,只消一个艮字可了”的说法,将《华严经》之主静归约为艮卦静止之义。智旭《禅解》对艮卦止观之义有更为详尽的解释:“夫人之一身,五官备于前,而五脏司之;五脏居于腹,而一背系之。然玄黄朱紫陈于前,则纷然情起,若陈于背,则浑然罔知,故世人皆以背为止也……。身本非实,特以情欲锢之,妄见有身”。(《艮》,第206-7页)并借《观》卦六爻爻辞阐释天台化法四教(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由浅至深、由权至实的止观之法。藏教说不空,为小乘;通教说体空,兼通藏教和别圆二教,故名为“通”;别教说中道,有别于藏通二教,亦有别于圆教,故名为“圆”;圆教说三观圆融,圆满之教,故为“圆”(《观》上九,第109页)。智旭以此三教之说牵合易大有、观卦之理,阐说修证之要,浑然天成。 3、三学十度修显性 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即戒定慧三学。智旭在阐释《易》“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一句时,借易象思维巧为穿凿,说:“‘禽’喻惑,‘器’喻戒定,‘人’喻智慧,解之‘上六’。独得其正,而居‘震’体,如人有慧,故能以戒定断惑也。宗门云:‘一兔横身当古道,苍鹰才见便生擒’,亦是此意。”(《系辞下传》,第277-8页)人以智慧戒定断惑,即如易道所示之以器射禽一般,与宗门所示之苍鹰擒兔相类。又如,《大有》约三学“秉教进修”:“初九秉增上戒学,故不与烦恼相交;九二秉增上心学,故于禅中具一切法而不败;九三秉增上慧学,故能亨于天子。然此慧学,坐断凡圣情解,扫空荡有,每为恶取空者之所借口,所以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小人弗克用之,用则反为大害。”(《大有》,第90页)戒可修善,定可摄神,慧可显性,乃佛道至要的实践纲领,智旭以《大有》初三爻表诠之。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由凡夫至佛的六种途径。他认为“坤之六爻,皆约修德定行而言”(《坤》初六,第20页)“即表六度”:布施如“履霜”,持戒则“直、方、大”,忍辱为“含章”,精进如“括囊”,禅定如“黄裳”,智慧如“龙战”。(同上,第20页)他具体引易之“藉用白茅”说忍辱“‘苟’,诚也。诚能从地稳放,即禅门所谓‘脚跟稳当’者也。‘白茅’洁净而柔软,正是第一寂灭之忍。”(《系辞上传》,第259页),“第一寂灭忍”为五忍中之最高之忍,是修持中第十地及妙觉间诸惑断尽达到涅槃寂灭之位。此外,他还以周易河图之十数配佛法之十度(《河图说》,《周易禅解》,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第583-4页)。正是这种以易附禅、以禅释易,从而使得禅易在互释互动中得到双向发展。 4、禅修不离经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旭特别强调禅修必须借助于“看经”即学习经典,否则,弃教参禅则不可能得道。他认为,看经亦应持守“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的原则。智旭结合《师》卦说,“田中有禽,妨害良禾,喻心有烦恼,妨害道芽也。利执言者,宜看经教以照了之也。然看经之法,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若能深求经中义理,随文入观,则如长子帅师;若但著文字,不依实义,则如弟子舆尸,虽贞亦凶。此如今时教家使不当也。”(《师》六五),第61页) 智旭借乾坤二卦阐说解行并重之理。“解行并重”为佛门古训,然偏枯一隅则使成道者如凤毛 -------------------------------------------------------------------------------- p449 麟角。“乃世之重力行者。往往昧其本性,是‘仁者见之谓之仁’也;世之重慧解者,往往不尚修持,是‘知者见之谓之知’也。‘百姓又日用而不自知’,故君子全性起修、全修显性之道,鲜矣。”(《系辞上传》,第255页)他以此来解释当时佛门的不振,孔子的仁智互见之理在这里被活泼、恰当地展现在阐说佛教之中。 三、训蒙之道:应病与药的传释智慧 传释是依据要根机不同,借助权便的言说以诠释佛教性修不二之理。“统论一传宗旨,乃孔子借释彖爻之辞,而深明性修不二之学。”(《干》《彖传》,第8页)所谓“性修不二”,是指乾坤二卦,干示佛性,坤明修行。乾坤不二,性修亦不二。智旭借《蒙》阐释接引童蒙的训蒙之道。智旭借蒙卦反复申述所谓“训蒙之道,原无实法系缀于人”(《蒙》上九《象传》,第51页)“训蒙之道”,即说不可说的方式,是应病与药的“去翳法”。“所谓但有去翳法,别无与明法。若欲以我法授设,则是为寇;若应病与药,为其解粘去缚,则是御寇也。” (《蒙》六五《象传》,第51页)将佛法应病与药的权便巧妙之说,巧喻为易理御寇之道。 1.伏羲阴阳之象:世界悉檀 世界悉檀,为随顺世间之法,即以世间共通的观念与语言来说明缘起的道理。“伏羲但有画而无辞,设阴阳之象,随人作何等解,世界悉檀也。”(《上经》,第2页)智旭以《周易》伏羲阴阳、太极之象诠述佛教寂照一体、止观双行之道。“佛法释者:寂照一体,名天地睽而其事同。止观双行,名男女睽而其志通。万行不出正助二行,二行不离性具,如万物不出阴阳二爻,二爻不离太极,名万物睽而其事类。”(《睽》《彖传》,第162页)净土宗于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往生正行中,以称名为往生净土的正行,余四为助行;性具,即众生本具之真如法性,为天台宗的基本主张。正如万物不出阴阳、阴阳不离太极一样,万行不出正助二行,二行不离性具。这显然是以《周易》之瓶装禅道(天台、净土)之酒。 2、文王彖辞之义:为人悉檀 为人悉檀,系应众生各别的根机,说各种出世实践法,使众生生起善根。“文王彖辞,吉多而凶少,举大纲以生善,为人悉檀也。”(《上经》,第2页)如否卦所示:“强软二魔,人每畏惧,故泰传极庆快之辞,以安慰之,令无退怯;顺道法爱,人每贪恋,故否传极嗟叹之辞,以警策之,令无取著。”(《否》《彖传》,第81页)当人畏惧二魔之时以“极庆快之辞”安慰,当人贪念法爱之时以“极嗟叹之辞”警策,目的无非是“使人生善”。 3、周公爻辞之理:对治悉檀 对治悉檀,是针对众生贪、嗔、痴等,应病与药一一加以对治,使众生断除诸恶。“周公爻辞,诫多而吉少,尽变态以劝惩,对治悉檀也。”(《上经》,第2页)如未证真实法性之顺道法爱(又 -------------------------------------------------------------------------------- p450 称相似法爱),是修持中常出现的一种必须克服的状态,对此,智旭指出,“佛法释者:顺道法爱,非阳刚智德不能拔之。初六法爱未深,而居阳位,若能从此一拔,则一切俱拔,故勉以贞则吉亨,劝其志在于君,君即指法身实证也。六二法爱渐深,故小人则吉,大人正宜于此作否塞想,乃得进道而亨。六三法爱最深,又具小慧,妄认似道为真,故名包羞。九四刚而不正,虽暂起法爱,终能自拔而志行。九五刚健中正,故直入正位而吉。然尚有四十一品无明未断,所以位位皆不肯住,名其亡其亡,从此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证念不退,名系于苞桑。上九阳居阴位,始亦未免法爱,后则智慧力强,故能倾之。”(《否》,第83页)对顺道法爱之诸病状予以一一揭示,以寻找对治之法。同此者,还有比(63)、小畜(67)、泰(80)、同人(87)、大有(90)、谦(93-94)、豫(97)、随(100)、蛊(103)、观(109)、噬嗑(114-5)、贲(117末)、解(171)等。 4、孔子十传之学:第一义悉檀 第一义悉檀,即破除一切语言,直接以第一义诠明诸法实相之理,使众生真正契入教法。“孔子十传,会归内圣外王之学,第一义悉檀也。” (《上经》,第2页)智旭在《系辞上传》之首,对孔子十传之旨作了说明:“孔子既为《彖传》、《象传》以释之。今又统论伏羲所以设卦,文、周所以系辞,其旨趣纲领、体度、凡例,彻乎性修之源,通乎天人之会,极乎巨细之事,贯乎日用之微,故名为‘系辞’之传,而自分上下焉。”(《系辞上传》,第250页)他认为,《系辞传》“由天地万物而为易书,由易书而成易学,由易学而契易理。”(《系辞上传》,第250页)显然,易理即是他所谓的“第一义悉檀”,即非常人可以领会。再以此为基础,将世法与出世法涵化为一:“《序卦》一传,亦可作世间流转门说,亦可作功夫还灭门说,亦可作法界缘起门说,亦可作设化利生门说。在儒则内圣外王之学,在释则自利利他之诀也。”(《序卦传》,第295页)世法内圣外王之学与出世法自利利他之道,本有差异,在《禅解》之中却被智旭毫无隔阂地统一起来。 伏羲阴阳之象的世界悉檀,文王彖辞之义的为人悉檀,周公爻辞之理的对治悉檀,孔子十传之学的第一义悉檀,且各各互具悉檀,已然构成了一个多层的传释系统,是契理契机地借用、融通易理弘化禅佛教思想的范例。准此,与象彖爻传的四悉檀相类,智旭借易说禅的如是禅解,又何尝不是一部化导众蒙、体现其卓越传释智慧的佳构呢? 四、富有万德:自利利他的解脱智慧 解脱是佛陀设教化导、自我修行的必然结果。“古佛省四土之方,观十界之民。设入教之网以罗之,如风行地上,无不周遍也。”(《观》《象传》,第107页)但自我解脱之后,还必须“广益众生”:“裒佛果无边功德之山,以益众生之地。了知大地众生,皆具佛果功德山主。称物机宜,而平等施以佛乐,不令一人独得灭度。”(《谦》《象传》,第91-2页)自证是小乘,兼顾利他则是大乘。智旭以易理之“富有万德”相比拟。 1.究竟即佛感佛说法 天台就佛而判“六即位”,六佛虽因悟迷之深浅而有分别,然其体性为一,彼此相即,故为“六即佛”。智旭以《井》六爻释之。初六“理即佛也。”九二“此是名字即佛,薄有闻熏,未成法器。” -------------------------------------------------------------------------------- p451 九三“此是观行即佛,圆伏五住故井渫,未证理水故不食,宜求诸佛加被,则可自利利他也。”六四“此是相似即佛,从思慧入修慧,御二边之污,而洁中道之泉。”九五“此是分证即佛,中道理水,自利利他。”上六“此是究竟即佛,功德满足,尽未来际,恒润众生。”(《井卦》,第196-7页)以天台“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之说牵 合井卦六爻,旨在说“未成法器”时尚须自内求证,功德圆满时则须“恒润众生”。 而众生与功德圆满之佛本有感应。“约佛法者,艮为生,兑为佛。众生感佛既专,则佛说法应之。约观心者,艮为观,兑为境。观智研境既专,则境谛开发而得悦矣。世出世法,皆以感为成事,故可以见天地万物之情。”(《咸》《彖传》,第143页)感应,又称应感。《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七:“感即众生,应即佛也。谓众生能以圆机感佛,佛即以妙应应之。”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应之而来。众生之根性有百千之多,故诸佛之巧应亦有无量之数。据《法华玄义》,众生佛陀感应道交,共有冥机冥应、冥机显应、显机显应、显机冥应等六万四千八百的机应。“柔而得正,为兑之主。内依止德,外宣四辩,为咸其辅颊舌之象。说法无尽,诲人不倦,故曰滕口说也。”(《咸》上六《象传》,第145页)四辩,指四种自由无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又称四解、四无碍,因著重于言语表达的无碍而称“四辩”。 2、涉生死大川示悟众生 智旭借《家人》上三爻说三德:六四“即缘因善心发,富有万德,名为解脱。”九五“正因理心发,性修交彻,显法身德。”上九“了因慧心发,称理尊重,名般若德。”(《家人》六四,第159-61页)关于此富有万德的内涵,他在这里以三德之说作了涵融性的阐释。然自证法喜即自我解脱之后,必行化导之事,“自证法喜,不可不行化导,故宜建侯以摄受众生,行师以折伏众生也。又慧行如建侯,行行如行师。又生善如建侯,灭恶如行师。初得法喜乐者,皆应为之。”(《豫》,第95页)此乃自利利他,生善灭恶之事。再如示悟众生:“野是三界之外,又寂光无障碍境也。既出生死,宜还涉生死大川,以度众生,惟以佛知佛见,示悟众生,名为利君子贞。”(《同人》,第84页)寂光土为天台“四土”之一,常寂光土之略称,本为毗卢遮那如来所住之净土,这里概指佛国。 3、从假出空垂形十界 从空出假即禅悟自利,从假出空即解脱利他。“又出谓从空出假,入谓从假入空,既顺中道法性,则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能游戏于生死涅槃,故无疾也。朋谓九界性相,开九界之性相,感成佛界性相,故无咎也。”(《复》《彖传》,第122页)九界即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再加上佛即为十界,为天台宗独有之说。自我解脱并不是修行的最终目的,智旭认为,还须垂形于十界之中“果后垂化”:“初九垂形四恶趣”,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中,“故无交害而恒艰”;九二“垂形人道”,“故有攸往而不败”;九三“现行天道”,“故非小人所能”;九四“现二乘相”,二乘即声闻、缘觉,“故匪其彭”、“明辩晰”;六五“现菩萨相”,“故厥孚交如”、“威如”;上九“现如来形,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有》,第90页)以此阐述应机现形接引善根众生、折伏恶机众生等诸情形。 众生佛陀妙感巧应,佛陀诲人不倦、说法无尽,度脱苦厄无尽;自证解脱垂形十界示悟众生, -------------------------------------------------------------------------------- p452 令众生皆得解脱,方为“富有万德”之真解脱。 五、亦易亦禅:禅易互释的圆融智慧 智旭《禅解》内容上虽贯通华严、天台、禅、净土诸宗义理,然冠以“禅解”之名,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缘由和道理的。他有“禅为佛心”之说,并且其禅法承延行、梵琦、真可文字禅的道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其和会诸宗、终归净土的圆融智慧。《禅解》援易说禅、以禅证易,成一家之说,在易学史和禅佛教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我们至今研究易学史和禅佛教史仍然不可忽略的重要思想资源。所体现的圆融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哲学建构仍然具有深刻的方法论启示。 1.禅易互释:禅的易化与易的禅化 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玄学、佛学到理学从大的起落来说相互衔接,佛学“接著”玄学讲,理学“接著”佛学讲。至理学时中国哲学已然完成了包容涵化玄佛又整体超越玄佛思想的理论体系的历时态建构。自宋以降,以儒释道哲学理论共时态混融性建构特征的、由潜而步的三教合流运动也就成为逻辑与历史的必然。《禅解》不仅在儒家经学与禅佛教义学两个异质的体系建构上有了别开生面的融通,而且在儒家经学与禅佛教义学的双向丰富发展路向上推动了禅佛教的易化与易学的禅化。 一方面,修行者不可不明易。《禅解》其旨趣在禅解《周易》,然所解之文本典据既在世法之《周易》,故行文之中实有以禅佛教之理为儒家之理张目之蕴,无异于禅道易解。“圣人作易,包天地万物之理,而为内圣外王之学。”(《系辞下传》,第272页)易理所述之内圣外王之学,禅道所诠之自利利他之途本来不二;乾坤并建,性修本来不二,因而,禅易一为出世法,一为世法,同归而殊途。是以易证禅,抑或以禅证易?本为一体,实难机械地加以割裂。“若约修证者,知慧宜高远,行履宜切实稳当,故知内圣外王之学,皆于一卦六爻中备之。” (《系辞下传》,第284页)“易书不出乾坤,乾坤各有动静,动静无非法界,故得大生、广生而配于天地。既有动静,便有变通,以配四时。随其动静,便为阴阳以配日月,干易坤简以配至德,是知天、人、性、修、境、观、因、果,无不具在易书中矣。”(《系辞上传》,第256-7页)既然佛法修证“皆于一卦六爻中备之”,“天人性修境观因果无不具在易书”之中,那么,修行者不知易、明易显然是不行的。 另方面,研易者不可不知禅。《禅解》重定慧止观。按男慧女定,则重乾坤二卦为其易之门,本契易理;按止观之说,则重艮观二卦,则是别出新见。在《周易禅解》之篇末,智旭不由得喟然长叹:“噫!读此一章,尤知宣圣实承灵山密嘱,先来此处度生者矣。不然,何其微言奥旨,深合 于一乘若此也,思之佩之。”(《系辞下传》,第299页)一乘即佛乘。研讨易理,实亦深得“灵山密嘱”之奥,故研易者不可不知禅。 2.亦易亦禅:禅易互释的圆融智慧 智旭综罗禅、教(法相、华严、天台、净土)、律之教义,而会归天台教观;宣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禅是佛行,同归一念,主张禅教律三学合一。以校正当时佛门分歧之流弊。然其主旨尤 -------------------------------------------------------------------------------- p453 重天台,会归净土。清代以后台家多依其经论注疏讲教,形成了教、观律归入净土的灵峰派,一直延续至今,自有其历史意义。他以易为筏、禅为岸,借筏渡岸,名《周易禅解》。“或问:子所解者是易耶?余应之曰:然。复有视而问曰:子所解者非易耶?余应之曰:然。”(《自序》,第1页)是易非易、是禅非禅的《禅解》实际上将以易说谈禅道,以禅理契入易理,易佛涵融,浑然一体。其通篇的解释方式为:“约世道……,约佛法……,约观心……”。以易为鼎炉,熔世法(“世道”)出世法(“佛法”、“观心”)为一体,别开生面地展示了禅易互释的圆融智慧。是六经注我,抑或我注六经,实难剖分析解。以易理涵摄佛法、以佛法诠释易理,是非易非禅、也是亦易亦禅的杰作。 正如吴立民先生所说:“一切外道仪式、名义、修法等等,归于般若,都变成佛法;一切佛法之修持、教化、仪轨等等,离开般若,都变成外道。如此说来,宗教根本于般若,便是佛法之宗教;哲学证入于般若,便是佛法之哲学。”(《般若与业力》序,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佛法一无所有,又无所不有;佛法是宗教可,是哲学可,非宗教非哲学可,亦宗教亦哲学可。顺著这种圆融的智慧,我们完全可以说,《周易》是佛法可,《周易》非佛法可。《周易》证入了佛法,便是《周易》亦佛法、佛法即《周易》。可见,智旭对颇富有挑战性问题的回答同样富有哲学慧见,而这正是其哲学思想的特质。 3、禅佛教易学:禅易圆融的现代启示 禅易的互融,促成了禅佛教易学的成立。冯友兰先生指出:《周易》就是一部宇宙代数学。既有儒家易、又有道家易;我认为,当亦有佛家易。佛家解易,既重理又重行。所谓理入行入俱重。智旭解易在这一点上堪当典范。既重以易理启悟慧观,又重以易诱导修行。将佛法之理与修行之要“代入”周易,可谓别开生面。这一方面增强了禅佛教的活力,另方面也拓展了易学的论域。 禅佛教易学形成的必然性,首先在于:它是佛教在中国生根的需要(圆融智慧是佛教中国化的机制,也是宋明三教合流文化现象出现的重要根据;其次是佛教中国化之后理论涵化的必然;再次是三教合一文化环境下续佛慧命的需要。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佛法无边,一真法界。《周易》形式上是一个六十四卦的封闭系统,实质上是一个宇宙代数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易道与佛理即在体上相契,而且易的时数位与佛法的修行次第即在工夫上也有相通之处。 通观智旭思想,在佛教内部,痛切地感受到门户之见的流弊,因此,他调和性相、融通禅教、折衷台禅,而会归禅土,这从《禅解》中均可见之;在外部,他则借助儒道之教作为诠说、传释禅法的权便法门,主张三教合一。这从《禅解》之称名及将内圣外王之学拟作自利利他之道的义蕴更可见之。这种特质使得他成为晚明三教圆融、禅教会通的集大成者,从而使得《禅解》具有极其丰富的哲理内涵与非常重要的历史影响,也使得他所系统阐述的禅佛教易学,无论是从传统佛教还是从传统易学来看,都具有超迈时空的哲理义涵和典型意义,是今天深化禅佛教和易学研究的一笔重要思想资源,对我们今天构建禅佛教易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