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2)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16页
经藏。 释尊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对象,开示深浅、详略不同
的教法,在戒律的开遮上(特别是微细戒方面 ) 也因时地之
不同而有不同, 因此诸弟子们所忆持的经律,在微细方面就
会有出入。 例如,《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记载著︰释尊为
摄受众机, 所说的缘起法,有一缘起、二缘起、三缘起、四
缘起,乃至十一、十二缘起等多种 (注35)。掌握这一原则后,
就易明了为何南传与北传阿含经会有出入? 其一关键即在于
优波离所忆持的经文, 以释尊前中期为主,阿难所忆持的经
文,则以中后期为主。 释尊中期,将其教法归结为九分教,
晚期则归结为十二分教, 虽然阿难结集时以十二分教为准,
但也不排斥九分教之说法, 而优波离则取九分教之说,此所
以南北传有所不同之故。 毗舍离结集时,以阿难系的上座为
主持者。 华氏城结集时,以优波离系的目犍连子帝须为主持
者,将经律重新调整,并使经藏的说法与律藏一致。
今日北传的《杂阿含经》内含一三六二经(依《大正藏
》,唯其中第六○四、六四○及六四一经为无忧王经,是后
代误编入内),《中阿含经》内含二二二经,《增一阿含经》
由一法增至十一法,共四七二经,《长阿含经》含三十经。
依前述,此四阿含都是由阿难系的弟子下传,其中《杂阿含
经》与《中阿含经》由未参与毗舍离及华氏城结集的说有部
所奉持,故其内部各经的次第,并未有大的移动,其内容与
次第,保留不少第一次结集(王舍城结集) 时的风貌。《增
一阿含经》同样由会外的大众部所下传,故也未受到后来结
集移动次第,而保留了初次结集的不少原貌。至于由法藏部
下传的《长阿含经》,是否其内各经有所移动,则要由此部
派的形成来了解。在第二次的毗舍离结集,形成会内的上座
律系,此系有部分阿难系、优波离系、阿那律系的弟子。在
毗舍离结集时,只将四阿含的排列改成“长、中、相应、增”
,并集出“杂藏”,但对各阿含所含的众多经典,并不移动
次第。到了华氏城结集时,属上座律系中的阿难系弟子有的
不参与此结集,形成化地部,有的参与此结集,如法藏(昙
无德 )、末示摩。优波离系的弟子摩哂陀也参与此结集。在
法藏、末示摩及摩哂陀的带领下,分别形成了法藏部、雪山
部及铜喋部。法藏及末示摩在华氏城结集后,接受此次会议
中戒律次第的调整(分别形成四分律、毗尼母律 ),但在经
藏上,则仍接受原先自属的阿难系的阿含,未将各部阿含经
内的经次调动,因而由法藏部所下传的《长阿含经》仍保留
不少第一次王舍城结集时各经的次第。
───────────

(注35) 大正27册122上。
17页
总之,北传的《杂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
含经》及《长阿含经》,在长期下传中,字句上或有所增减,
但其内容与次第,应仍保留有不少原先的风貌。每部阿含所
含的经数,在不同时期也有可能变动,但就其次第言,并没
有大的变化。
至于南传的铜喋部,其领导者摩哂陀为目犍连子帝须的
传承弟子,帝须主持华氏城结集,依次结集出律藏、经藏及
论藏。结集律藏时,将戒条次第重新调整,在续集经藏时,
将四阿含经中所含的众多经典,依性质重新大幅度调整,因
而其次第与以往所奉持者大不相同,而异于他部。摩哂陀在
华氏城结集后,接受优波离系的目犍连子帝须对律藏与经藏
的全面调整,因而由摩哂陀传往南方师子国的阿含经与北传
各经内部的次第大不相同(注36)。了解以上的背景后,今分
析各部阿含经内部的调动情形︰
1.在王舍城结集时,已将结集的范围限定在蕴、处、缘
起、食、谛、念住等项目上,先集出“相应阿含”,接著有
“中阿含、长阿含及增一阿含”。为使经文次第易于掌握,
并有嗢柁南颂,总结经名及经义。以颂来总结经义,便形成
本母(摩呾理迦)。《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云︰
“当说契经摩呾理迦︰为欲抉择如来所说、如来所称
所赞所美先圣契经,譬如无本母字义不明了,如是本
母所不摄经,其义隐昧,义不明了。与此相违,义即
明了,是故说名摩呾理迦(注37)”。
由于相应阿含的本母保存在《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至
卷九十九中,因而使我们可以了解最初《相应阿含经》的内
容次第,从而了解其后被调动的情形。
2.整个《相应阿含经》的内容与次第,依《瑜伽师地论
》中的本母,其总嗢柁南如下(注38)︰
(1)界略教想行,速通因断支,二品智事诤,无厌少欲
住。
(2)初安立等智同等,最后当知离欲等。
(3)因同分等,唯作缘等,上品贪等,后多住等。
───────────

(注36) 例如, 杨郁文︰《佛光大藏经》〈阿含藏〉书末之《汉
巴对照表》。

(注37) 大正 30 册 773 上。

(注38) 大正 30 册 773 上。
18页
(4)立等二谛等,以触为缘等,有灭等食等,最后如理
等。
(5)总义等光等,受等最为后。
(6)念住与正断,神足及根力,觉道支息念,学证净为
后。
此中之(1)为蕴相应,(2)(3)为处相应,(4)为缘起
、食、谛相应,(5)为界、受相应,(6)为菩提分法相应,
含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圣道支、息念、学
及证净。由上述总嗢柁南,即可明显看出相应阿含是依照蕴
、处、缘起等次第编集而成,而且每一总嗢柁南又分成“别
嗢柁南”来阐释,例如,总颂(1)以别颂十一聚来分述其内
容。
3.蕴相应之总颂(1),其十一别颂如下︰
a.界说前行观察果,愚相无常等定界,
二种渐次应当知,非断非常及染净。
b.略教教果终堕数,三遍智断缚解脱,
见慢杂染净说句,远离四具三圆满。
c.想行愚相眼胜利,九智无痴与胜进,
我见差别三相行,法总等品三后广。
d.速通自体智境界,流转喜足行顺流,
知断相想立违粮,师所作等品后广。
e.因胜利二智,愚夫分位五,
二种见差别,于斯圣教等。
f.断支实显了,行缘无等教,
四种有情众,道四究竟五。
g.二品总略三有异,胜解断流转有性,
不善清净善清净,善说恶说师等别。
h.二智并其事,乐等行转变,
请无请说经,涅槃有二种。
i.诤芽见大染,一趣学四怖,
善说恶说中,宿住念差别。
j.无厌患无欲,无乱问记相,
障希奇无因,毁纯染俱后。
k.少欲自性等记三,似正法疑痴处所,
19页
不记变坏大师记,三见满外愚相等。
以上十一别颂为“蕴相应”的经义纲要,同样,“处相
应”有八别颂,“缘起、食、谛相应”有六别颂,“界、受
相应”有四别颂,“菩提分法相应”有十二别颂。
4.北传的《杂阿含经》便是依上述总颂与别颂来排列经
文。在后代的传译过程中,难免有些错乱,但大致符合颂文
次第,部分的经文也可能在迦湿弥罗的长期结集时调动。将
上列颂文与今日北传的《杂阿含经》(属说有部) 对照,有
下列的经典被删除或调动至《中阿含经》中︰1.分别大业经
2.“业相应品”之十经3.和 (=和+心)破经4.度经5.尼干经
6.小空经7.大空经8.分别六处经9.拘楼瘦无诤经10.大因经
11.智经12.七车经13.漏尽经14.象迹喻经15.多界经16.长寿
王品说处经17.成就戒经18.师子吼经19.分别六界经20.善法
经21.诸法本经22.达梵行经23.阿奴波经24.净不动道经。《
梵动经》则移至《长阿含经》中。
5.南传的《相应部》(相应阿含)则是在华氏城结集时,
由目犍连子帝须主持,将四阿含的经文重新大幅度调整,并
将重复的尽量减除,因而将原先归在《相应阿含》中的小空
经、大空经、分别六处经、拘楼瘦无诤经、象迹喻经、多界
经、师子吼经、分别六界经及净不动道经等移至《中部》,
将漏尽经、大品说处经、成就戒经、善法经、诸法本经、达
梵行经、阿奴波经等移至《增支部》。将《大因经》移至《
长部》。
6.南传的《长部》,是将原先《长阿含经》中的第三分
移到第一分之前面(且以梵动经、沙门果经排最前),并将
第二分重新调整而成;属于增一性质的《增一经》则移走。
至于北传的第四分《世记经》及第二分中的《三聚经》为后
来法藏部另行集入,南传缺此。
7.南传的《中部》,是将原先《中阿含经》中,与增一
性质相关的经典全部移至《增支部》中或删除,以避免重复,
结果原先的十八品中的第一、二、四、五、十、十一等品,
被删移甚多的经典,将遗留下的经典依性质(如︰所说事与
说者)重新编集,并将部分的杂阿含及增一阿含的经典移入,
以每品恰为十经作原则,共集成十五品。南传的《增支部》
依传统的增一增二,一直上增的原则编成。至于《小部》,
则是将毗舍离结集时集出的《杂藏》, 重新抉择而成 (注39) 。
───────────

(注39) 觉音认为长、中、相应及增支的特色,依次是吉祥悦意
、破斥犹豫、显场真义及满足希求。这是依帝须结集后
的经藏内容,找出四阿含的特色,并不是四阿含依此特
色而编成。
20页
8.由于华氏城结集时,先结集律藏而后才结集经藏,并
要求前后尽量一致, 且以声闻教法为核心,将大乘色彩尽量
减除, 因而所结集出的律藏与经藏,其内容非常明确地具有
清晰的声闻教法的色彩。 帝须以优波离系为主要的传承,他
结集律藏时, 固然依优波离的说法,接著结集经藏,一方面
删除重复,一方面若有出入,便依准律藏的说法。 由于优波
离以忆持释尊前期与中期的教法为主, 因而华氏城结集所抉
择的经藏,在词句上便会比阿难所忆持的较为“古朴”。 南
传采九分教之说,而不采十二分教,便是如此形成的。 了解
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南传与北传的资料都同样值得重视。
9.摩哂陀的师资传承,以接受目犍连子帝须下的律藏、
经藏及论藏为主,虽然他出家时,除了以帝须(属圣上座部
)为和尚外,尚依大天(属圣大众部)为阿阇梨授十戒,依
末阐提(属圣说有部)为阿阇梨授具足戒,但他传往师子国
的教法,只以优波离系的帝须系统为主。故知在部派分立时
期,经藏与律藏的传承各有不同系统,其选择亦因各师之观
点而有不同。
10. 阿育王时代过后不久,于碑文有“知五部者”的字
句被刻出,明显示出有五部经典的存在,而阿育王时代所刻
的石柱,虽未刻出“五部”或“四阿含”这些字,但这并不
表示当时无五部或四阿含(以及杂藏) 的存在。阿育王的法
敕只在于劝人行善,并不须要刻出“五部”或“四阿含”等
字眼。由于散在印度以及其近邻各国的多种佛教部派,在律
藏或经藏上都至少有四阿含的传说,由前述探讨可知,必是
经由最初有一共通的结集,其后分散各区,才能保持有共通
的说法,因此,在初次王舍城结集就应已集出四阿含。在毗
舍离及华氏城结集则将四阿含次序改变并集出“杂藏”而成
五部。用此观点,才能解释各部派都有四阿含的结集的说法

11.佛灭五百年后,说一切有部结集论藏, 《婆薮槃豆
法师传》云︰
“迦旃延子共诸阿罗汉及诸菩萨简择其义,若与修多
罗、毗那耶不相违背,即便撰铭,若相违背,即便弃
舍。是所取文句,随义类相关,若明慧义,则安置慧
结中。若明定义,则安置定结中,余类悉尔。八结合
有五万偈。造八结竟,复欲造毗婆沙释之。……马鸣
既至罽宾,迦旃延子次第解释八结,诸阿罗汉及诸菩
萨即共研辩,义意若定,马鸣随即著文,经十二年,
造毗婆沙方竟,凡百万偈。毗婆沙译为广解。表述既
竟,迦旃延子即刻石立表云︰今去学此诸人,不得出
罽宾国;八结文句及毗婆沙文句,亦悉不
21页
得出国。恐余部及大乘污坏此正法。(注40) ”
依此可知,说有部对其论藏要求至为严谨,因而其所奉
持的经藏与律藏,亦不随便更动,由于说有部从王舍城结集
后,即未参与其他结集,故其经藏始终保留原先阿难所集经
文的风貌,征之有部的《杂阿含经》,确实与《瑜伽师地论》
卷八五的本母的摄颂一致,因此,今日北传存留的阿难系的
四种阿含经,其实保留不少初次结集时的原貌,不可以因为
其部分经句与南传不同,而认为一定是被更动或增益。
12. 优波离系统与阿难系统对九分教与十二分教的略广
不同,也可以比较《摩诃僧祇律》与《中阿含经》的记载来
解说︰依《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此律的传承是1.优波离
2.陀娑婆罗3.树提陀娑4.耆哆5.根护6.法高,故为优波离系
的传承,且此律在初次结集后,就不再有大的变动(在毗舍
离结集及华氏城结集时,此律属会外僧众所奉持),此律卷
一云︰
“(尊者舍利弗) 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正受三昧
,三昧觉已,作是思惟︰有何因缘,诸佛世尊灭度之
后,法不久住?有何因缘,诸佛世尊灭度之后,法教
久住?
尔时佛告舍利弗︰有如来不为弟子广说修多罗、祇夜
授记、伽陀、忧陀那、如是语、本生、方广、未曾有
经,舍利弗,(若) 诸佛如来不为声闻制戒,不立说
波罗提木叉法,是故如来灭度之后,法不久住。……
舍利弗,以如来广为弟子说九部法、为声闻制戒、立
说波罗提木叉法, 是故如来灭度之后,教法久住。
( 注 41) ”
故在优波离最初结集律藏时,其忆持诵出的字句是“九
分教”。另一方面,北译《中阿含经》及《杂阿含经》都属
说有部系统,其传承是1.大迦叶、阿难2.缺名3.缺名4.缺名
5. 末阐提及商那和修(注42),《中阿含经》卷一的《善法
经》云︰
───────────

(注40) 大正50册189上。

(注41) 大正22册227中。

(注42) 参阅注2。
22页

“云何比丘为知法耶?谓比丘知正经、歌咏、记说、
偈陀(=口+他)、因缘、撰录、本起、此说、生处、
广解、 未曾有法及说义, 是谓比丘为知法也。
( 注 43) ”
由于说有部所奉持的经藏,直接上承阿难,且此部不属
上座律系 (注44),未参与毗舍离及华氏城结集,对经藏的变
动不大,由《中阿含经》及《杂阿含经》等的记载,可知阿
难在王舍城结集经藏时, 其忆持诵出的字句是“十二分教”
而不是“九分教”。 由于释尊中期归结其教法为“九分教”
, 后期则为“十二分教”,故优波离及阿难所分别忆持的“
字句”便有不同,但同样源自佛说。 在华氏城的结集,将经
藏中的“十二分教”改成“九分教”使与律藏一致。 在其他
以阿难为传承的部派, 例如说有部,可能是在迦湿弥罗结集
论藏时,将律藏的九分教改成十二分教,使与经藏一致。 由
以上分析, 可知九分教与十二分教虽都源自佛说,但由不同
传承及结集的缘故,后代形成不同的说法。 同样,九缘起与
十二缘起等南北传的异说,也是如此形成的。 至于南北传各
部经典数目的不同, 以及经文的出入,在印度长期的口诵下
传中, 难免有所增减,但要大幅度的改变也不容易,因为必
须经由结集的僧众所共许,才能正式的更改。
七、大乘经典的源流与开展
明了声闻经典的结集过程后,再回到释尊时期的教法,
就易看出大乘经典的源流以及其后的开展情形,今归结如下

1.释尊四十余年的教化,因材施教,其教法之内容,在
中期归结为九分教,在晚期归结为十二分教。
2.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都含有“方广”这一分教,此
为南北传说以及各部派的记载上所共许。
3.“方广”这一分教,就是大乘经典。由于王舍城结集
限于以蕴处、缘起等相应的“事契经”为结集的内容
,所以未将“方广”这些大乘经典结集入内。因而,
方广经是在会外下传。而会内此时只传著声闻的事契
经(四阿含)及律藏。
4.释尊第一、二代的弟子,对大乘方广经不会排斥,因
为大都曾听闻佛陀说过,《三论玄义》卷下云︰
───────────

(注43) 大正1册421上。

(注44) 参阅注2。
23页
“复有信大乘者,有三因缘︰一者,尔时犹有亲闻佛
说大乘法者,是故可信。二者,自思量道理应有大乘
,是故可信。 三者,信其师故,是故可信。(注 45) ”
因此,佛灭百年内,并没有大乘是否佛说的疑问。
5.释尊入灭后一百年的毗舍离结集,将未曾集入四阿含
的佛经开始收集,并集出“杂藏”(小部 )。结果,会外各
部也各收集,并发现有庞大的方广经典的存在,有的部派接
受,有的部派排斥。因而,佛灭一三七年起,开始有大的法
诤。接受大乘者,以“五事”来批评声闻罗汉之未到究竟;
排斥大乘者,则倡导“大乘非佛说”。在大乘教法的冲击下,
以及各部派对义理阐释之不同,终于有四圣部(圣上座部、
圣犊子部、圣说有部、圣大众部)、十八部派的形成。最初,
大乘经典有小乘部派之外下传著,法诤之后,接受大乘教法
的有圣大众部的各部派、圣上座部的法藏部、雪山部以及部
分的圣犊子部。由于方广大乘经典包含有密咒的思想,因而
这些部派也都接受“明咒藏”。
6.依《大智度论》所述,方广经有1.般若波罗蜜经2.不
可思议解脱经3.诸佛本起(因缘)经4.云经5.大云经 6.法华
经7.华手经8.大悲经9.方便经10.龙王问经11.阿修罗王问经
12.法云经13.六波罗蜜经等。依《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
,诸大乘经有1.般若波罗蜜经2.妙法芬陀利迦经(法华经 )
3.金光明经4.金刚手藏经5.首楞枷摩三摩地经6.幻喻三摩地
经7.大神变三摩地经8.集诸功德三摩地经9.还如来智印三摩
地经10.具诸威光三摩地经11.宝台经12. 集诸菩萨三摩地经
13.诸佛摄受经14.集请问经15.梵王问经16.善吉问经17. 勇
猛问经18.能满问经19.海龙王问经20.无热恼龙王问经21.树
幢龙王问经22.宝掌问经23.宝髻问经24.虚空音问经25.虚空
吼问经26.幻网问经27.宝女问经28.妙女问经29.善臂问经30.
师子问经31.猛授问经32.金光女问经33.说无尽慧经34.说无
垢称经35.未生怨王经36.谛实经37.那罗延经38.佛华严经39.
莲花手经40.千佛名经41.无量光众经42.极乐众经43.集净华
经44.大集经45.入一切道经46.宝幢经47.宝聚经48. 宝箧经
49. 彩画经 50. 高顶王经 ( 注 46)。 以上这些大乘经典大
致归类为般若部、华严部、大集经部、宝积部等。
───────────

(注45) 大正 45 册 8 下。

(注46) 大正 49 册 14上。
24页
7.至于佛经是否限于佛陀亲口所说?《摩诃僧祇律》卷
十三云︰
“法者,佛所说、佛印可。佛所说者,佛口自说。佛
印可者,佛弟子余人所说,佛所印可。(注47)”
说一切有部的《十诵律》卷九云︰
“法或是佛说,或是弟子说,或是诸天说,或是诸仙
说,或是化人说。(注48)”
依据《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云︰
“于如是等正法藏中,或是佛说,或菩萨说,或声闻
说,或诸仙说,或诸天说,或智者说。(注49)”
因此,佛经主要是佛所说;诸弟子与诸天等所说,并经
佛印可的,也都属佛经。大小乘的经典,其来源是相同的。
在后代的结集中,有的经典(如《长阿含经》卷七之弊宿经)
虽未经佛亲自印可,但其内容随顺法戒,也被集入;在佛法
的不断开展中,经典文句难免有所出入,但就整体而言,都
能维持合乎四法印(或三法印)而为僧众所接受。
8.佛灭四五百年后,大乘的突然兴起与展开,是由于一
批大乘行者所推动,《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
“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岁,(文殊) 当至雪山,为五百
仙人,宣畅敷演十二部经,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
不退转。(注50)”
此中的五百仙人,指修行菩萨道的大乘行者。达喇那他
的《印度佛教史》第十三章也记载著︰在迦湿弥罗结集后不
久,有五百名阿阇黎出世,如大德阿毗达卢伽
───────────

(注47) 大正22册336上。

(注48) 大正23册71中。

(注49) 大正49册14中。

(注50) 大正14册480下。
25页
、 毗伽多罗伽度婆阇、提浮耶迦罗崛多、罗怙罗蜜多罗、阇
那多罗、大优婆塞僧伽多罗等, 经由文殊、弥勒、观自在菩
萨等教导,而传出大乘教法。 西方的罗叉湿婆王(相马王 )
兴建五百伽蓝, 迎请这五百位说法者传法并大量抄写大乘经
典 ( 注 51),因而促成了大乘的全面兴起。过了二三代,便
是龙树、提婆的时代, 经由造论,将大乘中观思想阐扬出来
,大乘教法终于遍及全印。
八、结语
由上述的探讨,可看出以往的许多传说是可信的,例如,
《分别功德论》卷二云︰
“昔佛在世时,为四部说法,或说四谛,或说六度,
随前众生所应闻者,各为敷演,无有常量。 (注 52)

此表示释尊因材施教,开示声闻及大乘教法。又如,《
瑜伽师地论》卷八五云︰
“于十二分教中,除方广分,余名声闻相应契经。即
方广分,名大乘相应契经。(注 53) ”
由此可知,声闻与大乘方广教法,同样是源自佛说或佛
所印可。王舍城结集,只是以声闻教法的“事契经”为内容,
将有关蕴、处、缘起等事,集成相应、中、长、增一等四阿
含,大乘的方广经典则不结集在内。释尊第一、二代的弟子
,对方广经典的存在并无疑问。下传数代,到了毗舍离结集
将“杂藏”集出后,释尊第四、五代的会内弟子开始接触到
方广经典而起不同的看法,并对声闻教理起诤,形成部派的
分立。在华氏城结集中,帝须结集声闻为主的律藏、经藏及
论藏,经由摩哂陀南传师子国而保留优波离系的三藏。许多
授受大乘的部派,大都属阿难系的传承,将方广经典置于“
杂藏”或另成“菩萨藏”,而不与原先的四阿含混杂。到了

───────────

(注51) 达喇那他︰《印度佛教史》第十三章,王沂暖译,佛教
书局,1978。

(注52) 大正25册35上。

(注53) 大正30册773上。
26页
来五百大乘行者出世, 以及龙树、提婆大乘弘扬大乘中观思
想,终于导致大乘佛法在印度的全面兴起。 由释尊起至大乘
的开展,我们看到了延绵不断的一个缘起的过程。
27 页
A Study of the Collection of Agamas and the Origin
of Mahayana Sutras
Lin Chung-an
Professo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related canons of the northward-
and southward-spreading Buddhism, the collection of
`agamas` during different Councils and the origion
of the `Mahayana` `sutras` are studi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1) the initial format of
Samyukta and Ekottara has been used by Shakyamuni
Buddha in teaching Dharma. (2) At Buddha's middle
and old ages, the Buddha concluded the teachings as
nine or twelve branches of scripture which include
Vast Texts (Vaipulya). (3) In the first Council at
Rajagrha, the set of `sutra` are collected in the
order of Samyukta, Madhyama, Dirgha and Ekottara
`agamas` , then the set of vinaya are collected.
The content of the set of `sutra` is limited to the
topics of aggregates, sources, dependent arising and
so forth, whereas the Vast Texts are not included
due to their large volume and different purpose. (4)
In the second Council at Vaisali, the set of vinaya
are collected first, then the set of `sutra` are
collected in the order of Dirgha, Madhyama,
Samyukta, Ekottara and Ksudraka `agamas` . (5)After
the second Council, sanghas are divided into Four
Saint Groups (Sthaviravadinas, Mahasamghikas,
Vatsiputriyas, Sarvastivadinas) due to the debate of
the meaning of the Dharma and the impact of the
philosophy of Vast Texts. The set of abhidharma are
collected by the sthaviras of Vatsiputriyas 200
years after the Nirvana of the Buddha. (6) In the
Council at Pataliputra, the set of vinaya, `sutra`
and abhidharma are collected in succession, whereas
the set of `sutra` is collected in the order of
Dirgha, Madhyama, Samyukta, Ekottara and Ksudraka
`agamas` . The internal orders of the `sutra` in
each `agamas` are rearranged, the
28 页
overlapping parts of the `sutras` among different
`agamas` are eliminated, and the sentences in the
set of `sutra` are adjusted so that they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he vinaya as recited by
Upali. (7)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ouncils
and the difference of lineages, seen different
orders of `agamas` are formed. We note that the
school of Sarvastivadinas is not a branch of the
Sthaviravadinas of the Vaisali Council. (8) The
essential parts of the `agamas` and the `Mahayana`
Vast Texts are the words spoken by the Buddha or
agreed by the Buddha.
In this paper, related scriptures are quoted
successively support the above statements.

 
 
 
前五篇文章

唯识思想的十二缘起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开会喻:净土高妙,只有念佛才可以往生

智者的圆顿思想

《观音玄义》性恶问题之探讨

茶禅的味道(1)

 

后五篇文章

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1)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2)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1)

原始佛教

水莲——因果启示录(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