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茶禅的味道(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又名《有请菩提》)
  正慈法师 著
  黄石市佛教协会 印
  坐拥世界
  年华似水,岁月如流,来佛学院转眼就是两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虽居市内,但很清静;天地不大,但很和谐。庭院四周,苍松参天,绿荫葱郁,殿宇楼堂,古朴庄严,林荫小道,来往行人寥寥无几,清静安祥。通往藏经楼右边的小庭院又别有一番洞天,“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花木扶疏,香清淡雅。学校不大,却是中国佛教的最高学府;学生不多,但桃花芬芳学问精深。这就是北京中国佛学院。
  来自不同的地区,来自不同的寺庙,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抱着满腔热情来求学。虽是粗茶淡饭,生活清苦,但这算不了什麽。这就是佛学院。我们是生命的信仰者,读书之中的滋味亦别具情趣。喧哗的环境是一种外在的世界,那麽宁静生活就是一种内在天地,各有千秋罢了。人们所追求的事业是没有高下之分的,都是平等的。艰深的佛典广博浩瀚,愈坚定我们追求的信心,单一的生活虽然寂寞,更使我们立道心。有位哲人说:“人生并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桩十分繁重的工作。”人生的道路千条万条,虽然我们的选择有某种偶然性,但每条道路都是神圣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那就是净土。我们肩荷的是佛教的未来,继承过去,开拓未来,慈悲救世,光大佛门,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我们的道路任重道远。所以我们需要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为将来的弘法事业铺平道路。社会上有些不了解出家人的生活,认为他们除了会念经外,就像一无所事,其实不然。佛法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举世公认的。我们行的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才是佛教的精神。佛法在世间,并没有离开世间,佛教徒不仅要上报四恩还要下济三途之苦。地藏王菩萨甚至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宏愿。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高僧为了佛法大计而呕心沥血为之献身。舍身求法、为法捐躯的不计其数。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虽九死其未悔,不仅为佛教在亚洲的传播,而且为两国之间的友好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佛教亦十分注重现实,就是菩萨不学五明不能成就佛果。佛经上说:“一切世间资生事业悉是佛道”。只要有益大众的悉是佛道,所以佛法离不开人。因此学校派学生去斯里兰卡等国家去留学深造,这都是为更好的弘法利生。《华严经》上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佛教是现实主义者。我们的任务既艰巨又伟大,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92年于北京中国佛学院
  看人生
  平淡才是人生中道的生活。人生本来是一无所有。不要总是沉缅在追忆过去,不要一时地幻想着未来,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时刻。良知不昧,因果不泯,人生可怕的事情是忘记了自己的良知,迷失了自我的本性。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在人生的舞台上,做些正义的事情,做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什么可以告慰自己,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要靠自己努力。顺应自然,顺应天理,随缘而过,问心无愧,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有人在这个圈子里沉沦,不能自拔。要赶快醒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须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我认为我们应该超然世外,洒脱处事,潇洒生活,笑迎人生。让这个不健全的世界充满爱意,弥补这缺憾的人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少一点怨悔,多一点平淡,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结局。因果不昧,人生无悔。走好每一步才是重要的。
  1993.02.15日
  星夜随想
  岁月催人,光阴无情,不觉在中国佛学院已经有了十年时间。欣逢学院建校四十周年之际,作为在校的一个学僧,似有千言万语,静虑凝思,心绪纷然。
  人生四十是不惑之岁,中国佛学院在风雨之中,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四十年。今日的新气象,不知是多少先辈前贤,经历数年的竭诚努力,而取得今天的繁荣昌盛。过客人生,这一些不知名的法师,为了佛学院的成长,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尤其在这四十周年的庄严时刻。回顾一批又一批的佛教优秀人才,就是在一个个勤於教学的环境中,造就了佛教的大批龙象之才。
  树影婆娑,夜深人疏,我独自在月影之下徘徊。中国佛学院,地处市区之中,然静谧萧然;置身尘嚣之寺,心境却忘然物外。拂晓在鸟鸣声中揭开夜色的深沉,伴随着晨曦,开始一天的修学生活,升起无限的希望。傍晚在清寂无息的晚风中,结伴经行,院落寂然、滋养心地,培植出尘之志。朝夕沉浸有案前研读,游然於书山学海之中。恬静淡然,深色宜人的青青校园,宁静脱俗,情感得到了升华,青年的豪志,在这一片内心空旷、湛气若兹之勤的广袤宇宙中驰骋。无情的风物,无声息地润泽,彼此之间柔软的心田。互相促进,潜移默化。暗藏生机而又深沉凝重,气份平淡而又蕴藏无限的慈悲情怀。身在此中,感受深刻的是,莘莘学子催人奋发的时代精神。不仅如此,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也是一种很好的结合。浓郁的宗教气份,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寺院里,洋溢着时代的清鲜芬芳。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充分地体现在师生共融的情谊之间。
  一年复一年,在学院领导正确的关怀之下,通过诸位法师的努力、耕耘,一批批的学僧又在这里健康茁壮的成长起来,这是全院上下齐心协力、辛勤劳作的结果。终於迎来今天的累累硕果,桃李芳香。青年僧才遍布全国各地,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源源不绝地输送人才。虽然如此的努力,依然不能缓解当前佛教对僧青年人材迫切需要。从中亦可见佛教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喜人景象。中国佛学院虽然不是很大,却满载着当今中国佛教的希望所在。紧紧跟随时代跳跃的脉搏,关系着佛教的未来。因此,中国佛学院需要地方佛学院提供优秀的人材,以及诸山长老的积极支持,共同努力,共襄佛教百年大计,才能保障僧青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人材济济,佛陀的事业才能得以继往开来。只有树立正确的指导方针,才能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优秀僧青年,这将是成长法师摇篮的人才基地。一切都是需要全体佛教徒的理解与配合。
  教育需要时间,人材需要雕琢,佛学院是属於中国佛教徒自己,大家都要来关心她,爱护她。未雨绸缪,中国佛教只有重视教育,走出一条注重开发人才的无尽资源,那么,中国佛教发展的前景光明,如此才有可能迎来佛教的新局面,紧跟时代的文明,开拓进取,荷担如来的千秋伟业。就像法藏大师说:"张大教网,亘生死海,度人天龙,至涅盘岸"(大正藏第45卷.482.b)的恢宏气度。面向时代的挑战,群策群力,扭转目前被动的局面,发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於办好佛教事业,这样大业有援,距离佛教新时代的实现,就为期不远矣!
  既为佛子,当作佛事,这才无愧於佛陀,无愧於众生。吾大乘之国度,大乘之国民,必须要发菩提之大心。面对师长,殷切期望,回首顾盼,拳拳之心,我们除了感激,知恩报恩,为佛教尽自己最大的热情与力量,就是时刻准备作一个清净、优秀的佛门弟子。把握现在,掌握未来,准备迎接二十一世纪,无限祝福,化作佛前一瓣馨香,把每一颗赤子之心,留作无穷的种子,如空中的朵朵白云,竞作无尽的风,传颂佛教对於人类生命清彻平等之爱。
  1994年于北京法源寺
  读星云大师日记《欢喜人间》感言
  读这部书才使我发现一个沉淀丰厚的精神人格,一个智慧的化身,使我从中找回了大乘佛教的精髓。一个用实际行为去实践菩萨道的行者,几十年来从不劳倦,出广长舌,没有深玄的奥义,一切都是自性的吐露。他说把自己交给了众生,但是真正能理解他的人不多,尤其是出家僧众。佛光山名扬世界,我们却无法想像它的雄壮的格调。同为炎黄子孙,生长在同一时代,在知识爆炸的社会中,佛教界竟然沉沦到如此的地步。时代呼唤宽容、和平、慈悲、安祥的一份宁静。宗教正是宣扬时代主旋律的精神产品,可是大陆的佛教莫衷一是,与时代发出不谐调的音符。星云大师的出现,给沉醉依然依恋於古老的、怀旧的、山林的出家人当头一棒。依然是富丽壮观的寺院,保守的服饰,严谨的丛规,看上去是那样的传统,原始朴素的家风,仍然是如此的浓厚。可是思想却是时代的强音,现代化的设施,现代化的管理,反而使社会上有识之士刮目相看,啧啧称叹。为了佛教,他看到的是在方法上需要改变,在思想上需要换新,古老的佛教在这样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才能发挥它伟大的震憾人心的教义。没有人理解,没有人这样认真地来苦苦思索,来把握住佛教发展前景的远大规划。星云大师数十年不懈地努力,终於使我们从迷蒙中走到人间。艰难困苦的生活,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反而磨励出大师珍贵的生命之光环。正在有人彷徨无措的时候,大师已经在默默耕耘,迈出了豪放的坚定步伐。大家正在冷眼旁观的时候,大师的风采已经为人熟晓。一个佛教先行者,一代高僧的风范,当代佛教的人生导师,时代佛教的言行、精神象征。他的精神是那么的厚实,如一座城堡,坚不可摧,那是因为他脚下是平实的土地。大师是时代的象征,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如果不能清楚地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是佛教界的悲哀。
  1996.05.13日
  我的心常游然于寂静之中
  春季的雨,夏日的风。晨曦的霞光,月夜的清凉,万物四季更替。人生无常,喜怒哀乐,生命之力量,生命之情感,时刻左右着人生的苦乐。
  走在喧嚣的大街上,心中却沉淀於古树坚挺,绿叶锦簇,花木掩映,寂静悄然的林荫小径。身在气氛热闹的人群之中,思想上却总是盘旋於一个人独自在小房间里的一份寂寥。其实在生活环境中,我亦热衷於大家群聚欢畅的场合,但是更加令人忘情的是有几个比较知己的朋友,闲坐在一道舒缓地叙事。在我的生活周围,静比动的时间多一些,独处的时间比群聚的时候长。可是一天的时间下来,总是觉得静下来的时刻还是太少了一点。因为一个人,只有在静下来的时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古人说:“非静无以成学。”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静静地来思考人生的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学习的环境当中,更加需要安静地思维。对於一个正在健康成长的青年学子而言,能不能够调御身心,安静地对待学习,对於他的成就而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有志於潜心学问,首先就得锻炼自身,静心的力量不是随随便便,唾手可得的。只有通过不懈地努力,用自己一颗敏锐的感知的心,坚韧的精神培植起来,才能渐渐地品茗自己精心酝酿出来的佳肴妙境。一颗纯净善良的心,一颗赤诚火热的心,一颗君子大度的心,一颗无缘大慈的心,是在这份静静地思维,静静地学习当中提炼出来的。
  记得有一首流行歌曲中这样唱道“寂寞让我变得如此美丽。”当时听到这句歌词的时候,令我久久回味无穷。也许是歌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些当然是题外话了。可能在一些人的体会当中,寂寞是一种无聊、落寞、孤苦、可怕面对的一件东西。其实恰恰相反,我认为寂寞是份味道清凉无比的甘泉。有福之人,痛饮三杯,无缘之士,福难消受。能承受寂寞的人,是有大福报之者。人,只有在完全寂寞的时刻才有可能深刻地知道,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是十分珍贵的一种精神财富,寂寞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精神境界。能够一个人独自在房间、庭下、林间、院落中低吟、徘徊,思考人生,认识自己,都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勇气、一种凝重的品质。
  记得有一位日本佛教学者这样描写人生的一段话:“人,独自降生人间,亦独自离开人间。自出生、生存,以至死亡,无能永远成为自己之伴侣者,即使夫妻亦然。不论二人如何恩爱,相会时独自一人,别离时亦独自一人。人生世间,不论何时、何处,永远皆是独自一人。所谓相会时、别离时皆系一人者,惟有能见到真正孤绝之风光者,方能觉悟其中之奥义。”
  “自古圣贤皆寂寞。”其实不仅是自己,当今社会的人,从古至今,凡是有所作为,没有一个人不是承受着巨大的寂寞。这使我想起如果一个人欲要攀登上高峰,饱览崇山峻岭祖国山川的幅原辽阔,就得经受寂寞的跋涉。在寂寞中反省自己,在寂寞中走过人生脚下的长路。千万不要忘记在寂寞中享受人生。一份寂寞,一份心情,一阵风去,几片落叶,在生活中都是一份快乐。有心的人,在寂寞中找到自己,原来如此,於无声处听惊雷,刻意寻找幸福的人,在追逐的过程中往往迷失了自己。不知苦与乐是在一念之中。不知幸福是一种捕捉,是一种气氛,只在瞬息之间,苦乐现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寂寞伴随着我,人生才能不会孤独。伟大的人,是最寂寞的人,这就是真理。寂寞是一种勇气,寂寞是种信心的保证。寂寞是一份无穷的力量,寂寞是一颗萌芽的种子。
  寂寞吧!不在寂寞中消亡,就在寂寞中爆发!
  1996.06.26日
  任情率直少年时
  时间就好象是一支利箭,时常射中人的内心深处;岁月就仿佛是一条小船,已经撑起风帆,驶出港口,乘载着你我。带着几分伤感,带着几分希望。
  年少时的我,一团热火,侠胆风骨,几分天真,几分幼稚。虽然今天的我,不再会有孩童儿时无理嬉戏,大悲大喜,哭笑无常,任情率真的神情。但是,我没有办法忘掉年少之时,天不怕,地不怕,那个腰悬佩剑,气冲牛斗,骨髓里透着几分笑傲江湖侠士的狂妄。那种天地间有我在行走的一份得意,伴奏出一场驰骋不羁的,一个青少年狂想曲。
  苏东坡说:“老夫聊发少年狂。”从这句话中不禁流露出一个成年人思想里面复杂的情感。虽然对於儿时稚嫩的心理往往夹杂着几分嘲弄。但是,今天的我,任性率直的个性依然刻画在心版之上。久久不忍心抛却灵魂底里的一份执求。
  数十年弹指一挥间。至今,想起年少时那种朴质、敢於向前的少年狂情,犹具有几分煽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识的增长,年龄的成熟,阅历的磨练,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之后,思想渐渐地冷静下来,对於世事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与认识,在思想上慢慢趋於成熟的阶段。知道了成年的人,总是在得意与失意之间徘徊;在成功与失败面前茫然。偶尔记起儿时陈事,无知天真的少年,豪情壮志,一任君行的忘然举动,亦觉不失为构成人生整体的一部分。
  我一直认为,回味过去并不能简单地,概括为是对於现实今天的感伤,多几分追忆,少几分得失、成败,不失为人生处世的主动性。在短短的人生旅途中,许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种缘份。但是怎样来面对现前所发生的这一切,理顺感情的伤口,怎样理智地面对人生的挑战,迎接新生活,这是一种考验,这是对於自身生命的一种升华。敢於面对,不甘沉沦,扬帆抛锚,海上日出的前方就是一团光明,照耀着你我远航的旅程。唱着儿时编写的歌谣:
  我要去远方
  美丽的家乡天地太小
  美丽的家乡天地太小
  我要去远方
  为了一个梦想
  为了一个希望
  家乡在眼前渐渐地消逝
  却突然发现
  我是如此震憾地想念着我的家乡
  ……
  1996年写于法源寺
  从宴会归来而想到的一件小事
  96年6月28日,佛学院的领导师生以及办公室的同志,参加由日本茶道里千家先生一行在人民大会堂主办的“第7回茶道里千家青年之船”观看表演,并且招待晚宴。会聚中外有关人士一千人左右,场面隆重,气氛友好。
  结束归来,大家春风照面,喜庆欢腾,无庸赘言。在闲谈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同学桌子上面放着的小木头四方杯子,一问之下,是日本人带来在宴会之上用来喝酒的。这时在身边的另外一个同学开口说道:“有个别同学喝了几大杯,有甜酒、啤酒、还有白兰地。”
  由然使我想起,在前一段时间阅读《丰子恺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92年12月第1版)其中有一篇先生“怀太虚法师”的文章。现在我想把他摘录出来,以供大家看看。原文是这样的:我在重庆与太虚法师最后的会面,是复员前几天的紫竹林素菜馆。那天我请客,邀在家、出家的七八位好友叙晤,作为对重庆的惜别。我不能忘记的,是我几乎教他开了酒戒。紫竹林的酒杯与茶杯是同样的。酒壶也就用茶壶。席上在家人都喝酒,而出家人之也有一二人喝酒。我不知道太虚法师喝不喝酒,敬他一杯,看他是否同弘伞法师一样谢绝。我心中纳罕:“太虚法师不戒酒的!”既而献樽,太虚法师端起杯子,尽量吸一口,连忙吐出,微笑地说道:“原来是酒,我当是茶。”满座大笑起来。我倒觉得十分抱歉,我有侮蔑这位法师的罪过。倘换了印光法师,我说不定要大受呵斥。但太虚法师微笑置之而已。太虚法师已经不在人间了。这点抱歉还存在我的心头。
  1996.07.01日
  清晨奏鸣曲
  黎明拂晓,月落日照。天空露出孩子般纯真的笑脸;大地上又。居住在佛学院教务处小院中的我们,身影先后出现在院子里。洗脸漱口完毕,随后点一支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为迎来崭新的一天,作好准备。
  随着斋堂前面的“火典”敲响,传来唱诵“供养咒”飘扬悠远的清净梵音。我们几个人在食堂打来稀饭、油条,还有一点咸菜。坐在庭院树下与大自然在天地之间共享这顿早餐。因为起得比较早,胃口特别好,吃起来格外地有味道。心情在这样的气氛中亦是特别地舒畅。置身於人与自然的环境,精神上受到的感染,於身体内仿佛洋溢着无穷的活力。生命之海迸发出无尽的祈愿。
  记得“奥运会的目的不在於取胜,而在於参加的意义”。这是法国体育专家兼奥运会委员卡伯丁所说的一句名言,他更说:“人生的意义,不在於成功,而在於努力。”人生的意义在不懈地努力,不断地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大乘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把人生中最圣洁、纯真、清净、无我、无私、无染、慈悲崇高的真理传播世间,造福人类。
  1996.07.07日
  生活奏鸣曲
  我们小院之中住着四个人,东院是学生的教室,西院是我和副教务长广如法师,南院是教务长助理演瑞法师,北院是教务长白光法师。如果简单地来介绍一下各自在工作之余给我留下的印象的话,那就是:白光法师除了喂鸟就是养花,演瑞法师除了早起就是散步,广如法师除了休息就是看电视,我吗这个除了聊天就是看报。
  大致情况就是这样。庭院虽不大,生活在一起,在四边有四棵茂盛的大树的簇拥下面,总是少不了在紧张的生活之余,发出开怀轻松的朗朗笑声。演瑞法师起得比较早,在寺内前后各个小院散步,回来之后找到一种感觉,讲出一串道理,戏说我们这个小院为"常寂光净土"。的确,只有这个小院最清净。老法师的乐趣则在於他亲手种植的花圃。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一有空闲,就把精力投入在这些小花朵上面。这又使我想起低年级的教室就在这个小院子中,无意之中增添了几分联想,使我发出几份诗人的感叹,哲人的几份沉思!不知有人是否也有同感?这时一个可爱的园丁形象跃然纸上。我们彼此互相尊重,十分有礼。因此我要说这个小院是“君子之国”,斯文有度,彬彬有礼。这里我最年轻,也是受益最多的,这就是我要写这段短文的主要动机。以此作为永远的纪念。
  1996.07.07日
  《八大人觉经》读后感
  本经译者是后汉沙门安世高。从时间上来说,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岁月悠悠,千古沧桑,斗转星移,今是昨非。可以说,经过了时间漫长的历史长河。从空间上来说,经文开始即讲:“为佛弟子,常於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把人的思绪,一下子从遥远的时间隧道里,返回到思想长河之上。因为经上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无论是在白天、夜晚,不要忘记诵念八大人觉经。所以作为佛子,不能迷失,千万切记。蓦然回首,原来说的就是我自己啊!阿弥陀佛!身体上强烈地涌动起来,感受到一种无比的力量推动着我。
  经上接着讲:“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多欲为苦,欲壑难填,世人皆知,可见欲为苦本。可见多欲为苦这段经文,实如警世的晨钟!”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是一个既简单而又真实的道理。只是凡夫欲罢不能。明知是火坑,还是要去。释迦世尊把这种历久常新的真相告诉了我们。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只知道愈多愈好,不觉悟愈陷愈深。因此苏格拉底看到了这一点说道——“认识你自己”。原来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凡圣之道,到这里已见分晓。众生之所以沉溺生死苦痛之中,不正是菩萨所畏惧的东西吗?“常行精进,破烦恼恶。”菩萨走过来的人生道路是充满了自信与智慧,一条坦荡光明的菩提正路。一位积极进取,勤奋好学,甘心淡泊,虚心自爱的青年菩萨,独立自强的人格形象,不就树立起来了吗?为了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事业、冲破世俗自私的藩篱。“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经过思想苦苦的追寻,肯定奉献的人生,才是快乐的人生。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以感恩的思想来回报人生。因此“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才能达到“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无挂无虑,身心安然,心系佛教。念念相继,“以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任重道远,这才是真正的——菩萨之路。是故庄子讲过一句千古动人的留言:“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
  大家不要以为这篇经文只有短短的三百七十二字,道理亦很纯朴。所以经上最后总结说:“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这样看来,如果轻慢,获罪无尽。假若大家“以前八事,开导一切,(则)令众生,觉(悟)生死(之)苦,舍离五欲(之乐),修心圣道(之法)”。故“诵此八事,於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切莫小看了八大人觉经。古人说:“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积沙成塔,积少成多,水滴石穿,尚且如此。一切的一切,就看自己的发心了。同时也证明传世之作,言不在多少、长短,而是以义理取胜。
  星云大师说:“这本入世的应用宝典,佛说八大人觉经,虽然经文只有短短的数百字,但其价值是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可以明白指出:
  本经的内容,像航海的南针,指示人生的前程!
  本经的内容,像午夜的钟声,警醒人生的迷梦!
  本经是认识迷途回归觉路的圣经!
  本经是在家弟子改善生活的圣经!
  若舟1996.07.10日
  恩师,我怎能忘记
  恩师,您走了……
  我天天不停的忙碌,一团思绪悬在心头,痛定思痛,心中对您的想念,也与日俱增,越来越重。一下子似乎什么都改变了,身与心不能安静。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切都还归于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与往常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可对我而言,一切皆和往常不同了,恩师离开了我,恩师走了,您回到了莲池海会。
  目睹着物是人非,感受到世事无常,人生如梦。正是“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恩师竟也有与我们别离的时候,现在一切只有成为记忆了。还记得我1988年考上南京栖霞山佛学院,最初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每次从学校回来,您是多么的高兴,总有说不完的话,总是谈您当初去上佛学院的往事,总反复地吩咐食堂的居士们给我弄一些好吃的,精神也格外的好。
  恩师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记忆力十分惊人,说起几十年前在江浙求学期间老法师们给您讲的经典,在过去了数十年后您都能够如数家珍,原原本本的讲给我们听。您是提醒我们要趁年轻之时多掌握些知识,不然将来拿什么教育弟子们。记得每次要返校的时候,您总是在我的房间与床边,来来回回地说话,不想让我离开。我们之间时常在谈论佛法的问题上争论,彼此互不相让,我的想法当然是以受到您的批评为止,我们之间的观点不同。有时我就提前返校去。现在想起实在惭愧,当时不通世事的我说走就走,不能够去体会恩师对弟子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
  1999年秋,在弘化禅寺、法藏寺隆重举行传授二部三坛大戒法会圆满成功后,您对我讲:“这次我有两个百分之百满意,一个是请昌明老法师上东方山,在山上召开湖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一是对这次传戒的圆满成功,百分之百的满意。”当时的我真是开心,这是恩师第一次对我工作的认可,而且是这么高的评价,让我深感意外,真有些不敢相信,真是受宠若惊,兴奋不已。可是您对我自始至终总是叮嘱,要时刻谦虚谨慎,团结大家,不能骄傲。老是这样婆心苦口的教诲。
  在您生病期间,每次我去看您时,精神始终都很好,可在我的眼中您又消瘦了许多,虽然这样,依然是十分的健谈。只能在心中暗暗为您祷告,侍候恩师的谢老居士说:“师傅经常念叨您,以往恩师也是这样,有一段时间没有过去看他,就开始念叨起来,正慈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有过来啦!”这些事情弟子忘记不了,法乳深恩,我又怎能忘记?
  我记忆中的恩师,是一位意志坚定,个性很强,具有强烈宗教情感的一位老和尚,我敬重您的人格,内心甚至有些敬畏。数十年中早晚两堂功课从来不中断,早晨四点不到必须起来,就是年高八旬,也不曾休息,每天坚持看经、诵经,听收音机了解国际时事,关注国家的发展形势。您衣食节俭,生活朴素,严格要求自己,讲话直来直去,人老了还是这样。一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忠于佛教事业,时常慨叹中国佛教后继乏人,忧国忧教,有时讲到动情处,总是以泪洗面,为佛教的未来担忧。我亦深受您的感染,这种特殊的情感,恩师对我影响太大了。这是一种护教精神的生动体现,现在佛教,缺乏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
  我读了九年的佛学院,在这九年当中的每个假期我都是回来陪伴着您老人家度过的。一切皆是因缘,人与人之间真有一种说不出来不可思议的事,仅用言语是难以表达的。如佛法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相信这就是夙世的因缘。当初离开东方山去南京上学时,恩师三天不打开方丈室的大门,我离开您一个人去求知,您一个人耐心地等我回来。等我学成归来时,您虽然不在东方山,心中却关注着东方山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为我祈祷,又无时无刻的不在为我担惊受怕,我去极乐寺您就经常说,晚上做梦又上东方山了。我想,您内心很矛盾,真正能理解您在想什么的人不多。其实,我知道,您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掂记着这个东方山,经常念着我这个不争气的徒弟,只要有一段时间没有过去,就叨念着。这一次您真的回来了,再也不会离开了,永远的长眠在此山,您真正的安心了。这个曾经令您魂牵梦绕的老地方,这个曾经令东方山子孙世世代代历练着风雨坎坷的老地方,为了这个呕心沥血的古老道场,这一次您真的不会走了,在这千年银杏旁伴随一代老人数着千年的沧桑,您睡着了,您这一次是真的睡熟了……
  可我想念您!
  恩师!
  2001.12.02日
  五祖寺《同戒录》序言
  辞亲出家,淡泊世情,志求解脱,以戒为师。受戒乃出家人生中的一件重大之事。求受具足戒,必须依法行持,首先要学习戒律。按佛制,五夏学戒,何其严格。今则流于形式,不明戒之为何,不通戒相者,比比皆是。由此亦见佛教为何难兴盛的原因吧。
  所谓“毗尼久住,正法久住。”三学之中,戒为基石,直接关系僧团的领导地位,僧团内部是否清净,保持僧人的本色问题。也就是说,戒是维系僧团稳定的防腐剂。佛在入灭之际最后说法,一开头就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这就是我们佛教的根本精神,佛子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四十二章经说:“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正是“道不远人”,道在平常日用之中,让我们一道在生活中体验佛法,用佛法来感受生活吧!
  是为序。
  2002.10.28日
  读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有感
  在书店买到钱先生(钟书)的这本《选注》,心情很好。在我好几年前就想得到一本,买回来就如获至宝,其实也没有怎么认真去翻阅。大凡爱书的人,也有不少的人有这种习惯吧!
  至于我本人,一直有随意拾起一本乱翻书的习惯,因为我的房间只有书最多,可以说,都是我喜欢的各类书籍报刊。偶尔几次翻读这本书,也没有引起强烈的感受,近日读唐庚的一首宋诗: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对于《栖禅暮归书所见》这首小诗的描述,我看过后,真的是爱不释手,说不出的一种味道。这本书一下子使我离不开了,出门时都不能忘记带上它。他的另外一首《醉眠》: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他这首诗又把我仿佛带到80年代那时我在东方山弘化禅寺的情景,勾起我无限的思绪。后四句又仿佛是现在的心境。古人云:“读书使人芬芳。”我在读《选注》的时候,渐渐地进入佳境,希望我能更进到一种圣境之中。自勉、自慰!
  2003.04月指迦于三楚书斋
  读《智顗评传》感言
  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情,小心认真地捧读着潘桂明老师著述的《智顗评传》。仔细地读着大师们生活过的时代和大师的生平及其著述,心情渐渐地不平静……
  大师在我所了解的伟人当中是乘愿再来的大菩萨。想当初“九旬谈妙”是何等潇洒的风采。他无碍的辩才被后人尊称为“东土的小释迦”。天台宗的创宗及其完备的思想体系,教观双美,止观双修与中国的华严宗,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增色无限。
  大师的修学经历也是后人津津乐道学习的楷模。在其与慧思初次见面,就深得其师十分赏识,以为“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在《别传》写道:“经二七日,诵至《药王品》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其法供养。”深入禅定,身心豁然。后又写道:“恩师叹曰:'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大师随师左右前后共七年之久。三十岁奉师训,与同道法喜等二十七人来到陈都金陵。自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弘扬佛法的活动。太建元年被朝廷请住进瓦宫寺,受到陈宣帝的特殊礼遇。随后周武帝毁佛,在陈宣帝太建七年,智者谢绝宣帝等人的挽留,与慧辨等二十余人,入天台山隐居,昼谈义理,夜习止观。历时九载,天台宗是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形成于陈、隋之际,发展于隋、唐时候。天台宗的形成,为隋唐其他佛教宗派的建立提供了榜样。
  陈后主至德三年再度来到金陵,早在此前,陈后主曾七次遣使邀请智顗入京。隋开皇十年隋文帝亲自下诏。翌年,晋王杨广在扬州慕其盛名,致书累请,遣使诏引,在“三辞不免”的情况下,向杨广提出四个要求。晋王答应于杨州金城殿千宿会,请智顗为他授菩萨戒,并请授法名“总持”菩萨晋王回送智顗“智者”大师称号,随后智顗便提出返回庐山的要求。
  虽经晋王挽留,但他仍不为所动,逆流而上。开皇十二年,他先重返庐山,来到故乡荆州。开皇十三年,为报答生地恩,智顗在家乡当阳县玉泉山建立寺庙,隋文帝闻知,敕赐寺额,先赐号“一音”,后改赐“玉泉”。这玉泉寺便成为智顗在荆州大开讲席的基地。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智顗于玉泉寺完成《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的讲述。至此,“天台三大部”宣告完成,天台宗的宗教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完善。
  智顗在荆州的弘法活动,使天台宗除了天台山以外,从此又有了一个新的根据地。据智顗自述,“荆州法集,听众一千余僧,学禅三百。”据道宣《智顗传》载,智顗回到荆州时,“道俗延颈,老幼相携;戒场讲坐,众将及万。”
  晋王杨广于开皇十五年又一再遣使邀请他去扬州。其时,“江淮道俗,再驰欣戴”,智顗又因“频辞不免”,迫不得已而前往,仍住禅众寺。
  开皇十六年春,智顗再度回到天台山。开皇十七年冬,晋王遣使者高孝信入山迎请。智顗奉命,随使者成行。行至石城寺(在今浙江新昌),“乃云有疾”,不久即入灭。时智顗年六十,僧腊四十。翌年,晋王给智顗建立寺庙,初名“天台”,大业元年改名"国清"。
  智顗一生经历了梁、陈、隋三朝十帝,世事动荡,人生坎坷。他的一生经历,是当时政治生活和佛教现状的真实写照,是这一时代种种不幸的缩影。
  近人谈壮飞先生,在《智顗》一文中指出,“我们只要仔细地分析一下他临死前给晋王写的遗书,再联系他生前的活动和有关史实去思考,就有许多使人产生疑窦之处。”通过分析论证,他得出如下结论:“把各种事实连串起来看,智顗的死,肯定不是正常的病故,而是迫害身亡的。”此后,谈氏又特撰《名僧智顗死之疑》。接着发表类似见解的是张哲永《智顗的生平与死因》一文。张文在有关智顗之死的直接原因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认为智顗因绝食而亡。他写道:“他一面不愿出山,一面迫于杨广的严令急使,又不得不出山;更重要的是,他为了佛教天台宗的发扬广大和国清寺的早日建成,就不惜借出山为名,行捐躯之实,以达到生前无法达到的目的。”根据“这个必死的决心,”“智顗先后共绝饮、绝食了六日。”这是对谈氏“气恼而死”或“服毒自尽”说的修正。
  智顗除了为杨广主持授戒法会,“授律仪法”之外,既无说法讲经,又无其他佛事活动的记载。“香火事讫,泛舸衡峡,”“既值便风,朝发夕还。”(〈别传〉)其心情之急切,可以想见。并且,面对杨广的挽留,他以此前所提“四愿”为由,指出:“先有明约,事无两违,”甚至“拂袖而起”,致使杨广“不敢重邀,合掌寻送至城门。”其倔强不化的个性和傲慢不羁的态度跃然纸上,在强大王权面前再度维护了作为高僧的尊严。荆州玉泉寺等因有晋王作檀越,也有了可靠的物质保证。佛教天台宗的两个重要活动区域天台山和荆州。天台宗的幸存和发展,是以智顗付出的沉重代价为条件的。正是智顗在石城遗书中向晋王表达妥胁和屈服,才换来天台宗的转危为安,并在其弟子辈获得发展。
  综上所述,石城遗书反映了一代高僧智顗临终前的复杂心情,从中暴露了智顗与隋王朝关系的实质。
  智顗既是出世的高僧,也就决定了他对佛教事业的忠贞不渝。这种强烈的感情,通过遗书的反覆申述、辩解、恳请表达出来。这意味着,为了维护佛教,他愿含垢忍辱,乃至以宝贵的生命殉自己的事业。这是他通过理智的思考和严肃的反省作出的决策。从历史经验中智顗早已认识到,佛教事业的发展还得有赖于新王朝支持。他完全超越了个人的生死烦恼,摆脱了世间的一切执著,从菩萨行的高度将自己交付给了佛教事业。有理由认为,智顗在思想上始终与隋统治者保持着距离,他没有美化隋王朝的意图,也没有为隋王朝作神学论证的可能。智顗的圆融哲学与其说是为统一王朝效力的。毋宁说,智顗的佛学,是对现实社会苦难原因的哲学探索,是对末法时代人性堕落的深刻反省,是对解脱之道的孜孜追求。
  在历史长河的沧桑巨变,作为一名佛子后学读罢,仍然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大师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涌上心头,不能自抑,敬仰大师真正不愧为佛门中的大丈夫,不愧为一位人天师范。我由衷地仰止不已!感叹不已!
  2003.04月于三楚书屋
  我们能为佛教做些什么
  一
  弘法利生,兴办教育,是当前与今后佛教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要大力倡导的大事。弘扬人间佛教思想,走人间佛教之路,少不了兴办佛教教育事业,培养有志于弘扬佛法的僧青年人才。这也是当前一直困扰着佛教事业发展的难题。一心思索着怎样求发展,但佛教要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和口号,喊一喊就会有人才自然而然而来。而是要我们下大功夫,在思想观念上,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痛下决心。绝不只是说起来重要,其实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我们可以算一笔帐,每个地方在建设寺庙的投入与在每一个地方在兴办教育的投入作一比较,就不难看出,两者之间可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看出来是少得太可怜了。再拿僧众的个人素质、文化程度、自身修养、思想品德,以及他们所享受的生活待遇,可以说是极不相称的。我们对佛教教规教义所掌握的,无论在哪一个方面,不能不说有愧,扪心自问,我们又为佛教作了一些什么,我们能为佛教做些什么呢?这些问题我们问过自己没有,身为一个佛门弟子,应该为佛教做些什么,我应该为佛教做什么样的贡献,如果我们时常能够认真去想一想,那么,如来的家业何愁不能兴盛,怎会没有希望。在此呼吁我们佛教界不能只是坐而论道,一味的把老祖宗抱着不放,一味的吃老本,当真的要为我们的下代人多想一想,他们将来怎么办?
  二
  倡导人间佛教,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传播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宗旨。以“三归、五戒、四摄、六度”等教规教义,引导人们走上信仰之路。不要在匆匆岁月里,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虚度光阴,迷失了自己。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之余,适当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让疲惫的身体、烦躁的心情稍微停息下来。静心思维,问一下自己,我今天的心情怎么样,我的生活当中是不是充满阳光和喜悦,还是对一切都无所谓的样子。如果心情上和身体上昏昏沉沉,倒不如练习一下佛教的“自净其意来降伏其心。”提一口气,做一下深呼吸,万念放下。不妨轻松一下,学会“善用其心”,体验一次佛教创造人,释迦牟尼启迪人生智慧的心路旅程,学会佛教的宽容,尝试着以大海浩渺一样的胸怀来审视人生、包容众生,人生的道路何尝不是洒满阳光。
  三
  静夜深沉,外面下着瓢泼大雨。趺坐床前,一盏台灯照亮着我,聆听大自然滴嗒浑然的音声,啊,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作为生长在新时代的僧青年,时刻面临着抉择的难题。是欣然面对现实的无奈概叹,还是探索走自己的路。人生的道路,谁主沉浮;是苟且偷生,随波逐流,还是静养潜修,励精图治,千丝万缕的思绪,困惑着沉重的灵魂深处。佛法如大海博大精深,身在其中,往往醉心于不可思议的精神境域,叹为观止,不能自拔!深深的体会到:这是一种高品味的精神食粮,人生的理想、愿望,精神的、物质的,可以说,都能令你满足。这是一座宝藏,取之不尽,如果你选择了其中的一件,受益终生,决不反悔。这是每个人的精神宝库,但是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来发掘、整理、研究、奉献。这是一件繁重而又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首先在知识领导阶层中尤其需要达成共识。因为这是一项佛教的精英工程,跨世纪的伟大构想蓝图。这不是梦,可是,似乎离我们又十分的遥远。虽然不可能很快去实现,但我坚信这就是我们佛教--人们心灵的归依地。
  星移斗转,人生变迁,这种迹象已经在有些地方冉冉升腾,似乎不再是太远,不再是漫长的等待,其实仅仅是需要一种观念的改变,投注入人才的力量,支持人才的培养,转变思想,改变观念,树立新风,重视教育,着重培植僧青年的素养,建立机制,健全制度,规范行为,造就人才。建立基地,试点规模化,修学一体化,管理科学化,大胆任用有识之士,思想开放,思路新颖,适应有时代气息,培养有时代精神的专业文化素质的青年僧格形象,竖立起时代的形象,一种时代精神,现代僧青年的时代形象,只有团结才有力量;不然谈佛教的希望是渺茫的。这也是每个僧青年的悲剧了。
  四
  佛教当前存在乱建小庙现象,在内陆不少省份愈演愈烈。乱建小庙的问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新问题而备受重视。政府这些年在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法规的同时,对乱建寺庙也制定了一些政策。但是,这股风气还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住。应该说,此风不可长,佛教界应该着眼未来,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加强自身建设,这个关系到佛教事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很显然,没有合格的僧才,素质跟不上,建造这么多寺庙,没有信众,怎能续佛慧命?现在不少寺庙作主的不是出家人,且素质参差不齐,完全受地方的控制,作为出家人,我看如同世人打工差不多!
  寺庙是弘扬佛法的精神道场,出家乃是革新自我,修行办道,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中树立新的形象。在言行举止、方式上运用佛法的义理,转化以往种种的不良习气(习惯)做到进退有礼、动止安详。把佛法的教规、教义作为一面镜子,时常照一照,提醒自己,提起正气,把握当下调整心态,把精力和心思投入到用功办道上。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佛者的形象,会使人耳目一新。真正的佛教是积极上进的、是充满活力和充满智慧的。
  因此可以说,在对一个有自己信仰的人,这颗心永远是年轻的。有了正知正见,觉悟者的行列,菩提大道在脚下从新开始,一路上用爱心和慈悲照着回归于生命的归宿。
  2003.05.21日楚人于东方山狮子楼
  如果多一点佛法的感悟
  心情或许会好一些
  在生活当中,对佛法多一些感悟,心情也许会释然许多。我所指的是在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时候,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审视权衡,烦恼的心情会减轻不少。
  当代人不论老少贫富,面对人生的选择与社会的压力,无疑都显得有些憔悴,以为自己十分坚强之人,其实内心也不觉有些落寞。总而言之,来自外界的重负,对于每一个人,都必须去面对,可能有的人显得比较坦然,有的人可能显得有一些惊慌,甚至于有的人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惊乱。
  不过,人生几十年如弹指一挥间,有时独自想一想,过去发生的事情,竟清晰得如同昨日发生似的,恍然如梦。其实学佛就是做人,佛陀启示我们:做一个内心充满爱心和身上散发出智慧芳香的人。讲得直白一些,就是要努力去做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不要做一个糊涂的人。
  人生苦短,去日苦多。只有远离怨恨和嗔怒,人生才有可能快乐起来,内心才会感受安宁、安祥。人生好比一个人独自品茶,苦尽甘来;如同登山,爬山的过程很辛苦,但一览众山小的景致却大不一样,人生更多的是体验,领悟其中的种种感受。
  佛法如同大海,虽仅尝一滴水,却知道了海水的味道,如《金刚经》上所说:舍利弗问世尊,如何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世尊慈爱的告诉舍利弗,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等。佛陀是觉者、智者,我们是一个渴望能得到求助的有情众生,在饱尝佛法的甘霖滋润下,空荡干涩的灵魂一下子会找寻到归依处。过度绷紧了的神经,会发生润滑缓和的作用,在对佛法的渐渐领悟里面,失落的情绪,会趋于平静、平和。浮躁、不安的心态慢慢地安下心来。佛陀是医王,佛法是药方,三宝是医生,为众生把脉治疗。佛陀是救治人们心灵的药剂师。众生有苦难,佛法就如明灯,伴随着你我,共同度过人生的旅程,直至尽头。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吧!
  2003.04.21日于三楚书斋
  生命中的随缘
  人生旅途,谁不想作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对于未来,谁又不想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人总是要活在希望之中。希望明天比今日过得好一些。希望明年比今年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总而言之,希望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对于自己、生活、事业等各个方面希望能有一个新的开始。将来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佛陀教诲众生要学会随缘,一切随缘。就是说顺乎自然。乍听之下,许多人可能不以为然,这样是否太消极了吧!一般情形下,大都是这么认为。
  然而经历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之后,再回过头来想一想,啊!随缘吧!在坚持你信念的同时,保持平和随缘的心境,未曾就是不好。学会随缘一点,海阔天空。心存凛然之气,超然物外,领略人生无限风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们在追逐世间五欲(财、色、名、食、睡)之乐的得意时刻,往往容易忘乎所以。不知“刀上之蜜虽甜,而有割舌之患。”所谓“知足者常乐”是矣。“不知足者,虽在天堂犹觉不快,知足之人虽睡地上,亦觉为足。”走过人生,遍尝人事,随缘一点又何妨?古来祖师有言:“随他去吧!”随缘的日子,一切随缘,众生老是心有牵挂,心有不愿。不甘随缘,不安分守己。烦烦忧忧,不肯随缘,佛教是要人们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安祥心境。从容应对,不慌不忙,在随缘的日子里不要轻易改变了你的初衷,不变的永远是你的思想。
  生活何妨悠然一些,不然活得太累;生命是属于你的,不妨随缘一点的生活着。
  2003.08.04深夜24点于三楚书屋
  写在邓来送老居士一书的序言
  “令我早登无上觉,於十方界坐道场。”邓老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居士。充分的发挥他在文字般若的优势,来弘法利生、觉悟人生。现在的他,生活得很欢喜,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就是再忙再累,总是热心地参与慈善、奉献爱心等活动,总不见他生活的烦恼。可不同的,他忙得十分的开心,我认为是一种真正学佛者的一种境界,是人生的觉悟,是有一颗金子般乐于奉献的心境,我从内心里受到一种感动!
  我认识邓老居士其实时间不算很长。曾记得那是在1999年东方山传授具足戒的时侯而结下的佛缘。当时他是《时珍国药》杂志的主编。后来接触慢慢多起来,对他学佛的因缘也有了更多的了解。95年因为身体的健康原因,经医院诊断邓老患上了肺癌。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信仰佛教的老伴指引下,到黄石广法寺做佛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身体从此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是这么一段不同寻常的殊胜因缘,而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96年出差到洛阳闭关半月。最初主要是以接触佛教的密宗,并于同年报考四川省佛学院举办的佛学函授班,于今秋取得函授研究生学位。作为年逾古稀之年的长者,在短短的八年里,他以坚强的信念,一鼓作气,圆满完成了学业,在佛教界的众多居士中,是不多见的。他的这种求学、求法的学佛精神,尤其是在当前佛教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形下,是值得我们去倡导学习的。
  “法门无量誓愿学”,他不仅仅只满足于函授的修学。在这八年期间,他在全国不同的佛教刊物如《上海佛教》、《洛阳佛教》、《台州佛教》、《浙江佛教》等佛教报刊杂志先后发表文章60多篇。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只争朝夕,邓老就是这样写作过来的。现在经过大家的鼓动之下,支持他出版这本书,并要我为之写序。我既高兴,又感不安,高兴的是,这是黄石佛教和黄石居士的骄傲。据我了解,这是我省居士当中单独出版佛学书籍的第一人。现在叫我来写这个序文,我欣然答应,这同时也激励我,要深入经藏,学习邓老“夕阳无限好,何须怅黄昏”的积极进取的学法精神。我在想,邓老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每一位学佛的青年僧众都是一种现身说法的最好写照。希望我们读完这本书的同时,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为佛教作了些什么?《楞严经》上云:“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我们一道来发愿,作一个知恩报恩的佛教徒吧!是为序。
  2003.08.13晚22:40分于东方山三楚书斋
  与世无争一心念佛的常公上人
  极乐寺这座小道场,位于城市的山边。南边是高高耸立的青山。黄石电视发射塔和月亮山的雄姿映入眼底。北边是长江滚滚东逝水,黄石大桥横跨江北散花洲上。眼前城市上空万家灯火,如夜空的繁星点点。不远处钟楼的钟声,不时在耳畔回荡。
  想着上人离我而去已经有两周年了。睹物思人,无限兴叹。抚今思昔,物是人非。望着修建起来的汉白玉灵塔,想起恩师的慈容,一切又仿佛是在现实生活里面,历历在目。又好像是在梦境之中,时常触动着我的心底。从出家(1983年)至今(2003年),追随恩师近二十年来,受其各方面的影响甚深。他与人不同的最大特点应该说是与世无争、虔诚念佛。
  青年的常公,出家于东方山弘化禅寺礼上青下云师公座下。随后辗转就读于宁波观宗寺佛学院,天台山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等。文革期间,因嫌疑与香港有书信往来而受牵连,含冤至残。菩萨保佑,劫后重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重返东方山,住持佛教事业。
  晚年归宿于极乐寺。这原先是破败不堪的东土庵,扩建起来的一座小道场。十几年过去了,在常公的引导下,信徒与日俱增,每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个观音佛七法会,弥陀生佛七法会,上来参加念佛的人把寺庙挤得满满的。每次活动都是如此。在佛七之中,他一个人讲开示,大家认真的听。他老人家讲得也十分认真,听讲的人和讲话的人,都感动在佛法的世界里面,现在许多人时常回想怀念过去的许多旧事。
  一年复一年,以佛七这种形式,带动了黄石地区的寺庙,念佛之声不绝于耳,蔚然成风,信佛之人,与年俱增。在日常生活中,恩师凌晨三点半钟准时起床、上香、上殿,哪怕已经是八十几岁的高龄,从不间断。哪怕是在病中,也要坚持。白天诵《金刚经》、《地藏经》等,有时阅读《法华经》、《楞严经》等。一念向佛、一心念佛。不与人争。数十年如一日。
  “愿离娑婆、愿生极乐、愿离苦海、愿成正觉。”他的四愿已经功圆果满。但是他传下来的规矩没有改变,每年的几个佛七法会信众愈来愈多,秩序越来越好。这些都归功于常公的倡导、归功于常公对于佛教的弘法利生精神,我相信这种精神会继续影响着下一代人的信仰生活,我感谢恩师,感谢恩师对我深远的影响。
  2003.10.18日8时40分于极乐寺
  我心底的原乡
  古人云:“开卷有益”。没有什么太多事情的时候,一个人静坐下来就浮想联翩,思绪万千。要不然找上几本书随意翻阅。这样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了。
  这两年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不过我记日记是因为事情太杂。有时一下子就把事情搞忘记了,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无意之中翻开今年才写完的一本日记,上面记录了几段。其中有一段是:“哈佛的学生说: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当时随笔记了下来。今天收拾房子。智摩也翻开看到,我把这一段话读给他听,我们感觉不错。我不知道他的真实感受,我可是真的很喜欢。故乡,那里曾经是我儿时玩耍和伴随着成长的地方,假如一百年要是还活在人世,永远都无法忘记。这心底的故乡,这是我长大之后,内心为之矛盾,痛苦,烦恼不安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而奋发,自强不息。久别的相逢,还是为了回家。人长大了,仿佛迷失了方向,离开了父母,也就迷失了自我,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才明白付出的所有,原来是为了回家,我好想回家,我写到这里,要回家的心情更加迫切。
  书本是最好的老师,这时就像一个小孩子四处乱翻书。这些年,买书翻书,前一段时间买了一本,法国卢梭的《孤独散步者的遐思》。其中说:“在一天当中,只有这孤独和沉思的时刻,我才充分体现我自己,自由自在地属于我自己,能毫不含糊的说,自己正是大自然所希望造就的那种人。”我是一个个体的存在,是相对独立的。不错,人是群居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但独立的人格个性是必不可少的。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人孤独的降临人间,在人世间生活几十年后,又一个人孤独地离去。
  人应该怎样追求人生的真谛?在佛经里佛陀告诉我们:早发菩提心,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言:于诸痛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饶益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大悲,发菩提心成等正觉。
  2003.11.09日 下午14:59分于东方山三楚书斋
  茶禅的味道(下) 
  正慈法师 著
  好想拥有这一份宁静
  纷繁的世间,杂乱的思绪,夹杂着数也数不清的烦恼事情,消耗着人们的身体和精神,无休无止的杂念和欲望,填满了人们的脑子里。问世间人们到底在寻找什么东西,难道真正有这么多问题不能使自己安静下来吗?
  这几天住在极乐寺。这是一座小庙,普通得很。一连住上好几天,思想十分轻松,心情很惬意。几个小师傅,几个老居士,早晨上完早殿,吃饭扫地,把周边的环境整理得干干净净。大家忙着劳动,庙内的佛堂,庙两边的东西收收捡捡,几个人忙着自己的事情,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度过。
  吃过午饭,晒着太阳,散步在院子里,互相交流在一起说话玩耍,便回到房间里午休。几个老居士他们仍然在忙碌着庙上的事,他们也不休息,看得出来他们心里面没有装着烦恼,思想上没有背着包袱,在这样简单重复的日子,过着自在的生活,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看着他们,我也想呆在这里,与他们一道生活着。我想人的活法有许多种方式,但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2003.11.14日18:43于黄石极乐寺
  藏在大山里的天湖净寺
  一路风尘
  12月5日凌晨,我们一行11人其中有法藏寺的住持指清、华藏寺的果忠法师和智禅以及几位居士等。租了一辆稳得福公司的东南得利卡面包车从黄石出发,起程前往福建的天湖净寺。晚上行至福建顺昌,夜宿该县委的招待所。次日,途经金溪、资溪、沙县的金茂镇,径直上山,只见远处群山绵延数百里,一路上不见人烟,浓郁的树木丛中,疑是迷了路。上次曾经来过的居士们是夜晚赶上山去的。这里的植被保护得完好,空气清新、心怡人清。中午抵达天湖净寺。一路之上果忠法师脱口而出,出口成章的笑话不断,还有她的歌声,伴随着大家一路上笑声不断,冲淡了旅途上的劳累和疲惫。
  短暂停留
  天湖净寺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清静洁净。院内的建筑,格调清雅,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的庄严,这里可以说是真正的一尘不染,是绿色环保的无污染地带。
  湖北在这里学习的有宗华、头智、莲因等,他们高兴地把我们带领到客堂,知客师十分热情,照客师忙碌着彻茶,大家的兴致很高,客堂中央悬挂着莲宗十三祖印光老人的巨幅照片,“竭诚自可转凡心,念佛方可消宿业。”庙里面正在打佛七,十分地安静祥和,我们都想到庙里去看一看,知客师过来告诉我们先去吃饭,再安排我们去参观。
  在大雄宝殿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殿堂上层的释迦牟尼八相成道一组巨幅油画,和镶嵌在墙体上的石雕十六尊者以及石雕的龙凤石窗,和下面的组合画,大殿里外全部都是石头的圆柱,庄重古朴,很有气势。地上摆放的拜垫看上去十分有味,整整齐齐、落落大方。对于她们的般若堂摆设和设计,显出简单实用,脱鞋上去,矮矮的桌子,在地板上盘腿而坐,讲台上供奉华严三圣像,法师们开大课全体参加时在这里上课。
  这里佛学院有三个班,学僧的精神面貌很好,学习刻苦、勤奋好学,他们法师讲结束一部分,就考试一部分,学习气氛浓厚。据说有的学生夜里打着手电在被子里偷偷地学习。道风很是严谨,自己种菜。法师、执事带头劳动,以身作则,晚上九点钟准时熄灯。
  归来感言
  这里是在一座破旧的小庙基础上修建起来的新道场,它远离尘世间的喧嚣。在大山深处。从高处俯视,小巧明亮。寺庙管理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常住学生共有一百多人,不见人影,没有嘈杂声。一片清寂,一尘不浸。这里学生学习刻苦,努力勤奋、道风严谨、礼仪有节。执事个人能力强,住持心亮法师领导有方,环境幽静宜人。这主要归功于几位尼师的精进不退的护教的信念和亲和力。这里没有响亮的牌子,学生们却慕名而来。这里没有太大的名气,大家心向往之。总之,这里很有规矩,大家愿意留在这里发心学习,理由只有一个,在这里可以学到他们需要的佛法。天湖净寺抓住了学生们的心,这是最主要的一点。
  2003.12.15日15点03分于三楚书斋
  重整联合 复兴佛教
  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复兴,首先应该是提高僧伽自身的素质,建构这样的一个平台。然后才是佛教在今日社会的影响问题。有或抱怨是环境不好,然而回顾佛教历史,亦不尽然,如在民国期间,中国曾经出现一批高僧如虚云、印光、弘一、慈舟等,影响至今。有人说是资金问题,没有资金,怎么利生弘法?那么在大陆内地许多庙宇修建的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又作怎样理解?近些年来,佛教不能从根本上复兴,无论是从自身素质,自身建设,社会民众,国内国际上发挥佛教更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问题主要的根源是在佛教内在的体制问题,如信仰、道风、组织、人才、教制、体制方面的不健全,不完善所限。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没有很好的办法和措施,来回应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摆在佛教面前的只有一条出路,必然重整联合,才能复兴佛教,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步,与国际接轨。这样,亦无愧于“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的美誉。
  2004年写于东方山
  在日常生活之中领悟“善用其心”
  今日社会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生活忙碌、工作紧张。起早晚睡每个人难得有静下来的时刻。即使有亦难得有一份清净的心境。不见古人“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亲近大自然陶然自乐的自在心态!即使是清净的寺院,亦难觅前人的那份闲庭信步。这就是现代社会的人情世态。绝大多数的人对这样的生活,早已习已为常,见怪不怪了。不能独自坐下来,泡上一杯清茶,焚起一支清香,俨然的面对自己与心灵对话。回归到精神世界中来,反省一下自己的举止言行。
  在出家的丛林生涯,经过数年的努力,悟出使身心清凉的道理,就是持诵《普贤菩萨行愿品》。一个人虔诚朗诵着,最好是宣纸木刻的经卷,深藏着浓厚的书香芬芳,在缓急有序的朗读声中,身体的疲备不堪,一会儿功夫化为乌有,许多烦心的事随着诵经的清净声中消除。沉浸在典雅、优美的经文章句里面,洗却埋藏在灵魂深层的俗气,奴性的习气。冲击着对内心求出世、厌离脱俗的佛教教义而感动。精神遨游于佛经上的宽容、慈悲、广渺、深邃的世界,上下驰骋、左右逢源。
  在现实缺憾的人生,领悟人生短暂,懂得去珍惜,用自己真诚的心换取对方的友善之心。如《华严经》净行品云:“善用其心”。敞开心灵的窗户就能包容天地万物,用心灵的眼睛来观察世间。“善用其心”感动着我,廖廖几字,其意甚深,其义可见。善待一切先从善用其心开始,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一切都会由于你的善待而变得人人都能用善待的心去善待一切人。
  2004.02.21日于三楚书斋
  书境 禅境
  靠在床上想着离传戒的日子,渐渐临近,弘化禅寺和法藏寺的对联、横幅等书法字画一件都没有落实,内心十分着急。想请书画院的人来写,他们都很忙,难得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虽然开过几次会议,都因其它的事情而把这件事一直搁下来了。现在离4月24日(农历三月初六)不到一个月了,看来不写是不行了。今天终于铆足了劲,信手提笔写了起来。一直忙到中午11点钟,才写出两副对联,就听到中午吃饭的板响。时间过得好快,人也感觉有些疲劳。这两副对联一副是:“妙解真如,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本无凡圣之别;法明心镜,物来自彰、物去自隐,哪有来去之分。”另一副是:“净地清幽无尘世,了知一切有为皆是幻;梵音嘹亮历耳根,顿觉万缘俱寂总归真。”继续写客堂的对联是:“客路溪山,过眼便休君莫恋;堂中岁月,狂心好向佛前销。”写完之后,过去看效果,接连写两副之后,无论怎么瞧,也找不到前两副的整体感觉了。
  可能也是碰巧,外面竟下着朦朦细雨,山上浓雾迷漫,格外显得清净,也没有什么人。不过谈起书法,其实就是写毛笔字。要讲起来,那是八十年代在弘化禅寺当小和尚的时候,最早在黄表纸上练字。这是敬香的香客来庙上香的钱纸。我们就地取材,用它来练字。回想起当时主要是受师兄正耀、李声高老师和恩师的影响。师兄正耀的行书,写得最流畅、饱满的。李老师是每年春节必定上山写春联,我是帮着铺纸、磨墨的作好服务工作。后来有樊老一同上山,无论再忙每年如斯。恩师那个时候是用毛笔把字写在黄表纸上作皈依证,现在条件好了,都是铅印的。不过,现在看到一些老居士把旧皈依证拿出来换新证,他们都执意把旧证留下来作纪念。因为这是师父亲笔所写,珍藏了这些年,感情上舍不得。写到这里,又想起一位叫陈祥胜的青年人,他想出家,但最终没有成功。当时他每天总是用描红的方法练字,我始终不习惯,总以为这样太拘束。不愿意这样描,所以我的毛笔字写得总不见长进。还有正勤师兄,他并没有多少文化,可我觉得他的软笔字写得好看,当时他每天数好抽签文的钱上交师父的时候,用黄表纸包好,恭恭敬敬地写上现金数额,现在想起来挺有意思。
  1988年,我考上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因为佛学院开设书法课,我选择了写柳体,可怎么写都写不像。当时我对隆相法师的毛笔字羡慕不已。可是我怎样写也不对劲,怎么看都不受看。隆相法师总爱开玩笑地讲:指迦(在南京叫指迦)的字倒着看很好看。我自己反过来看,反正是笑语,自己倒觉得真有点像,现在想着也真是好笑!
  后来到了北京中国佛学院,也设有书法课,当时是我们的教务长白光老法师教我们书法。我继续选择了柳公权的贴子,可是一直不见长进。白光老法师甚至讲:你们黄石书法家的字写得那么好,你要好好练字,像他们一样。他们是指李声高、樊稼生老师。因为我在读书时他们都去拜会过白老,看过我。
  回到东方山,有时有人要我写字说是题词,这可就把人难住了。但又不能不写,如果没有写好,自己心里很难过,十分为难。在这种窘迫情形之下,我渐渐地有意识地从被动变成了主动的行为。在2002年成立了三楚书画院,这就更加促使我要练写。这段时间在吴圣法、左党成老师的影响下,我对书法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可能是一种缘分吧!在书写的同时,渐渐地领悟到这种浸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看着这一个个毛笔字,品味着生活中的我。字如其人中国古人和今人都这么讲,我在一边写,一边感受着这种字里人生。有时觉得有一份难得的从容与平和,时而又觉得自己太缺乏灵气和悟性了。
  不过我对书法在心中自有一番所谓的理解。在这里的确包容着一种想读懂他的意趣。现在我想写,是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人生融入这字里行间去。我努力尝试着,希望这是一种可能,真希望能有一天能够拥有在书境之中的人生境界。我也知道,这种际会有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我仍然想拥有这一种属于自己的宁静。
  我之所以得益于对书道的理解,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佛教、佛法的力量。以佛教的宽容、慈悲、无我、平等、庄严、祥和的佛法。我觉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想一下子都把他们融入在我的书境当中去。因此在书写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悟到,写字的时候急不得,不可有太多的希求,尽可能地排除杂念,在这种前提下,我写字的时候,多了一些书家的宁静感、庄严感。我在追求着书境,不去追求别的什么,我想在书境中找到禅境的一些相通之处。怎样把两者都贯通起来,去追求这种书、禅的氛围。我不会放弃,我要把两者贯通起来,形成一种书禅融合的氛围,追求一种更为宽广的内在之气和书禅之境。
  2004.03.22日13时零5分于东方山
  有感于佛教文化思想
  的 回 归 现 象
  近些年来出现在佛教的经忏热现象似乎在降温了,但是修建寺庙的热潮仍然有继续升温的态势。随着寺院经济的好转,在全国一些省份每年召开的学术性研讨会也跟着升温热起一阵风,宗教学者们以极大的热情支持着教界的佛教事业,各种各样的佛教报刊也如雨后春笋,在佛教文化上形成一派百花齐放的文化景观。在各个省佛教协会的支持下,一些省级佛学院也是争先恐后,相继恢复和开办。当前的佛教文化教育可以说是欣欣向荣,形势喜人。
  在看是热闹的形势背后,我们不妨静心思考,回顾走过的历程,成绩是肯定的,不容否认。不然的话,佛教也没有什么希望。固然,硬件是要的,但仅仅是修建一座寺庙就可以满足得了吗?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拥有了一座有规模的寺庙了,不是吗?不过,有一部分人就是这样去想这个问题,这样就可衣食无忧了,不用再去操心劳力了,可以轻松地享受了。奋斗的思想垮了,因为建庙有功吗?
  2004.02.25日
  怀念太虚大师
  就是在这个静静的夜里,突然想起了倡导人间佛教思想的导师太虚大师。
  不知是为什么,也不知道是出乎一种什么样的情结。说句实话,对于他的著述,我不是怎样的喜欢去细细地研读它,但是想起这个人,精神陡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内心立即升起无限的希望,身心世界都在起反应,一是令人肃然起敬,一是神情为之振奋不已,这可能就是人们平时所讲的一种人格的力量吧!真正的不可思议。可以说是无以言表,它能够使人产生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之付出一切亦无所畏惧,毫无胆怯。
  读吟罢“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的如此为教护教的恳切情怀,又有哪一位有志的现代僧青年而不为之动容。这个时代呼唤着大师的正气长存,对于大师深沉的思想,及其敏锐洞察佛教的赤子之心,怎不撼动人心。反复的读着“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近似几乎直白的几句话,十分的朴实无华,可能与古代的祖师禅偈相比,相去太远,实在不值得一提。但是静下心来去思索,观察一下周围的芸芸群生,当今的世界,需要的就是人格的完善。在这个商品充斥的社会里,人格的力量在金钱的面前,不知有多少人深埋进这个钱窟窿眼子里,人格可以不讲了,甚至于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人性的沉沦,就是到了如此的地步,想着太虚大师的“人成即佛成”这一句话,似乎道出了人生许多的真理在里面。
  佛教来源于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佛教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对社会与个人带来的许多启示,是需要每一个人静下心来细心的去品味、咀嚼方才感受到其中的滋味的。作为一个学佛者,如何把握佛教,对待人生如何回应,最重要的是作一个有心的人,是用你的心我的心去感受体证佛法之道。正如《四十二章经》上言:“佛法如蜜,中边皆甜。”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安于平常的心境,平和地去接受,切记学佛首先是学如何把人作好。
  有感于太虚大师,有感于大师“不是比丘佛未成,愿人称我为菩萨”的豪迈气概,大师真不愧为一位近代的菩萨再来,我怀念不止……
  03.04.23日夜里于东方山上
  有感佛陀告诉我们
  “生命在呼吸之间”
  佛言:“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土。”生命对于每一个有情众生而言,太宝贵了。佛陀慈爱的提醒我们“人身难得”。想着人生的难得,想着人性的尊严,我的眼睛透过眼镜模糊了。
  联想时下肆虐流行的“非典”病,亲眼目睹在电视屏幕上亲身感受到的,这突如其来的疾病对人类的威胁。看到一双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下子在人间消失。在这场人类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疾虐面前,人们显得有些措手不及,看着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等的努力下,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恐慌。我不怕,我坚信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我们的党和政府在处理这个事情的能力和必胜的信心,我有一种信念,我坚信。
  佛陀告诉我们的生命在呼吸之间,人一口气接不上来,生命将从此结束。说明生命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人生无常,无常的人生,使我们面对明天将要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有充分的准备去应对自如。那我们只求好好把握当下,珍爱已经得到的东西,切莫轻易就说放弃。禅宗的禅师们已说过:"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是崭新的,面向未来,关注现实,相信您我应该坚强,您我也必须坚强起来,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生命之火花,一直向前,义无反顾,决不回头。点燃人生的信念,扬起生活的风帆。衷心地祝愿,普天之下的人们,享有健康的体魄,珍惜人生、珍爱生命。佛教界的法师们一道虔诚地为众生祈祷,愿菩萨保佑,保佑我们生活幸福,平平安安……
  2003.04.30日于三楚书斋
  总感觉佛教缺点什么
  佛教在应对今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总觉得缺点什麽东西似的,不知是我想得太多了,还是其他原因。总之,我们走在今天的佛教大道上,不是那麽理直气壮,不是那麽的自然。传统的丛林、禅堂、念佛堂、讲经、诵戒、安居、打佛七、禅七能够坚持的地方不是很多。只有上早晚殿坚持得比较好了,其实,也有不少人在敲打唱念上不是很过硬的,寺庙更多的是经忏佛事、放焰口、拜万佛忏、梁黄梁忏、三时系念、水陆法会等。夏令营培训班之类似乎方法并不多,且花样单一,信徒们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不高,反而觉得对于传统的佛事活动,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吸引力。我在想,佛教在对自己定位的同时,还是要加强对传统佛教的认同之后,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发展今天的现代佛教。一直有这麽一些突发奇想,一家之言而已!
  2004.07.11日楚人写于东方山

 
 
 
前五篇文章

茶禅的味道(2)

读《华严经》随想

推测慧明禅师是六祖再来的几条依据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3)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4)

 

后五篇文章

《观音玄义》性恶问题之探讨

智者的圆顿思想

开会喻:净土高妙,只有念佛才可以往生

唯识思想的十二缘起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