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法自然 禅茶一味 柏林禅寺是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名言诞生的地方、赵州禅茶文化的源头,如今被国际禅茶文化界尊为“禅茶一味”的故乡。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铃木大拙教授在欧美弘扬禅宗文化,以致在西方学界形成了“禅的故乡在日本”的错误认识。同样,由于日本茶道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一说到“茶道”,大多数人只知道日本的众多流派。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茶道的兴起,让世人再次瞩目东方茶道。 唐代赵州禅师在观音院(今柏林禅寺)留下“吃茶去”的禅门公案,催生了茶禅之道。千年来,一盏禅茶,清香四逸,飘然过海,泽被韩国、日本,后辗转传播到欧美。 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在唐代以前叫观音院,元代由朝廷赐额柏林禅寺,延续至今。她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佛教圣地,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史称“古佛道场”、“畿内名刹”。同时,也是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公案诞生的地方、赵州禅茶文化的源头,被国际禅茶文化界尊为“禅茶一味”的故乡。 唐朝时,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寺院的管理者之一)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一句“吃茶去”,一碗“赵州茶”,代表着赵州禅师的禅心。 禅的修证,在于体验和实证。语言表达无法与体验相比。参禅和吃茶一样,是冷是暖,是苦是甜,禅的滋味,别人说出的,终究不是自己的体悟。所以,万语与千言,不如“吃茶去”三字。 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开启了“茶禅一味”的先河,禅茶之道深深融入中国乃至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至今在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茶馆还悬挂着“吃茶去”的书法,供奉着赵州禅师的画像。 说到禅,人们就会想到青灯古佛、远离世事、读经打坐的佛门修持。 禅是梵文“禅那”的省音译,意译为“思维修”、“静思虑”,是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的自我的修习方法。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禅是一面镜,它可以照明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可以指引人的心路。禅不完全是生活,但禅里有生活,生活中有禅。” 而茶则是禅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生活禅”概念的提出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说:“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中的落实与升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中国的茶文化的精神可以用‘雅’字体现。‘正清和雅’四个字,四种气大致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比如在日本,茶道侧重于宗教仪式化;在韩国,茶道侧重于具体实用的礼仪化;在中国,茶道侧重于艺术表演性质。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说:“虽然各有不同,但禅茶文化的根在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