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刚经之研究(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杨白衣华冈佛学学报第5期页57-111
  --------------------------------------------------------------------------------
  57页
  提 要:
  《金刚经》是现存大乘经论中属于最古老的经典。本经的对告众与大品系般若经相同,是一些新发意的菩萨--在家善男信女。但这一问题一直被忽略,致使大乘佛教的渊源暧昧不清。本论文虽属导论性质,但对这一问题稍加引证。尽管本经的主题在于阐述大乘佛法的空义,但由原典看,未曾使用“空”、“大乘”等名词,这说明了《金刚经》出现当时,大乘佛教刚萌芽而尚未有定型的标语。空是原始经典无我、无常的异名,把此种思想戏曲化的是《维摩经》,叙述生命之无我无穷的是《寿量品》,叙述空无我之大悲行的是《普门品》。
  一、前言
  如周知‘金刚般若经’是部派佛教至大乘佛教最初期的经典。此经在我国流传最广,其研究也最为普遍。尤其是版本之多,注释之丰,为群经之冠。
  58页
  ‘金刚经’的原典,分为三十二节(但与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法不同),若以康斯(E.Conze)(注1)的校订本及鸠摩罗什的译本来看,内容分为二部分。即:十三节b以下与前部重复。故在第十三节的最后,佛与须菩提有下列的对话: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注2)
  由此推测,后半部可能是后代增加的部分,否则即是:有二种不同版本的‘金刚经’,于某一时期合并成为现存的‘金刚经’。此种情形并不限于‘金刚经’,其他的大乘经典也有很多相同的例子,如‘法华经’即是最显著的例子。
  本经的成立年代不明,但由内容分析,可能成立于佛灭后五百年。因此在经中,须菩提问佛陀说:
  “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否?”
  佛告须菩提说:
  “莫作是说,如来灭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注3)
  而强调五百年后,尚有人可以理解此经。
  或许在佛灭后五百年时,教团中有人怀疑当时的佛教,是否为真正的佛法?因此作者强调自己的见解,假托佛陀的遗言,说佛灭后五百年,尚有真正的佛法。佛灭后五百年,相当于西元前后。
  本经的内容,仍用佛陀住在祗园精舍时的对话形式演说。问者是须菩提,答者为世尊。
  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注4)
  文中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句,不见于笈多译本、玄奘译本、义净译本,其原文为发趣菩萨乘(bodhisat-
  59页
  tuayand-samprasthitena kvlaputrena va kuladuhitra va)。菩萨乘表示当时佛教的新动向。同时,所谓“善男子、善女人”,乃是指在家的良家子 (kual-putra)、 良家女 (kual-duhitr)。本来佛教的修行,以出家为理想,因为容易断除一切人间的牵绊,过著自由的生活。故经说:“好似在林中,不受系缚的鹿,可随心所欲到处觅食,有智慧的人,其独立自由,有如犀角独步。”(注5) 犀角独步是原始佛教的基本形态。
  以一般的想法,出家修行较易、较理想,这是原始佛教以来,迄至部派佛教时代的倾向。但‘金刚经’打破此种界限,不以出家为理想,认为只要有心求道,皆可成佛,达到解脱的境界。因此,本经藉须菩提与世尊的问答,倡导新理想。
  ‘金刚经’以善男信女为对象,诱导他们发菩提心,而成为菩萨。此种姿态,完全与‘大品’、‘小品’系‘般若经’相同。小品系的‘般若经’,首先叙述善男信女的种姓(注6),进而说新发意的菩萨、久发意的菩萨、至不退转的菩萨、达到一生补处的菩萨。菩萨的四种阶位,与大品系‘般若经’的说法相同。但大品系的‘般若经’,较重视菩萨种姓。
  大乘兴起时的‘般若经’,很重视善男信女住于种姓(gotra-stha)。因为由此发心,进至菩萨的实践阶段。大乘佛教之是否能兴盛,完全视此而定。在‘阿含经’,早有佛住三念住的说法。即:当佛陀说法时:(一)一切皆能闻法,如说修行;(二)有的信受奉行,有的完全背道而驰;(三)一切皆不闻不问。虽有此三种人,但佛陀常住正念正知,有教无类,不断地说法(注7)。换句话说,佛陀的说法并不像后代弟子所想像的那么单纯,有时也会遭遇到许多不如意事。盖信徒来自社会各阶层,因而不得不顾虑到信徒的反应,以及社会、生活之需要,绝不能仅以自己的理想为指导原则。‘大品般若经’之出现,以及其内涵不断地增广,就是由此而来。但这不是经典之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换句话说,必须在众生凡夫之具体生活中,应付种姓问题。
  60页
  大小二品系的‘般若经’,其一致部分为:从新发意菩萨至一生补处的菩萨,而大品系‘般若经’之独有部分,却是以新发意菩萨为对象而叙说方便之部分。这时的菩萨众,大多为在家菩萨。例如‘四摄品’第七八(注8)说:
  “须菩提,菩萨以二种施,摄取众生,财施、法施。何等财施摄取众生?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金银、琉璃、玻囗、真珠、珂贝、珊瑚等诸宝物,或以饮食、衣服、卧具、房舍、灯烛、华香、璎珞、若男、若女、若牛、羊、象、马、车乘,若以己身,给施众生,语众生言:汝等若有所须,各来取之,如取己物,莫得疑难。是菩萨施已,教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或教受五戒,或教一日戒,……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教众生,财施已,复教令得无上安稳涅槃。……。
  须菩提!菩萨云何以法施摄取众生?须菩提!法施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何等为世间法施?所谓不净观、安那般那念、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如是等世间法,及诸余共凡夫所行法,是名世间法施。是菩萨如是世间法施已,种种因缘教化,令远离世间法。远离世间法已,以方便力,令得圣无漏法及圣无漏法果。……。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教众生令得世间法,以方便力故,教令得出世间法。须菩提!何等是菩萨出世间法?不共凡夫法同,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分圣道分、三解脱门、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五百陀罗尼门,是名出世间法。”
  菩萨财施之内容为:金、银等宝物,及其他男女、牛、羊、象、马、车乘等。这以出家弟子而言,是不敢想像的,故在‘阿含经’(注9)视为必须远离之物。这在‘大般涅槃经’邪正品第九(注10)亦说:
  61页
  “如是种种不净之物,于施主前,躬自赞叹,出入游行不净之处,所谓沽酒、YIN女、博奕,如是之人,我今不听在比丘中,应常休道还俗役使。”
  又‘瑜伽论’本地分中声闻地第一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四(注11)说:
  “此亦名为有情数物持用布施,是诸菩萨所现行事,非此义中(声闻地)意所许施。”
  综上所述,上述大品‘般若经’所说的对象,乃是在家菩萨  无疑。
关于‘般若经’的发展过程,印顺法师在其近著『初期
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注12)中介绍日人的研究而同意说

近代研究而可为一般学者所容认的,应该是先有
‘小品’而后扩展为‘大品’说。日本椎尾辨匡的‘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解题’,‘佛教经典概说’,以为
由‘大般若经’的第四分--‘小品’,渐次增广为‘
大品’。第六分以下,‘金刚般若分’与‘大品’同
时,最迟的是‘般若理趣分’。铃木忠宗的‘关于般
若经之原形’,也以为先有‘小品’,并推论为近于
‘唐译第五分’。囗芳光运的‘原始般若经之研究’
,以广泛的比较,而推定‘小品’为在先的。并考定
‘般若经’的发展体系为:
原始般若经→道行经系统→放光经系统→初会系统
文殊问般若经----------→第八会
金刚般若经------------→第九会
在二部、三部、五分中,推定为:从‘原始般若’
而‘道行般若’--‘下品’;从‘道行般若’而‘
放光般若’--‘中品’;更从‘放光般若’而发展
为‘初会’般若--‘上品’。这一‘般若经’的发
展过程,我完全同意这一明确的论定。”
62页
“小品”之发展为“大品”,必然有其不得不如此的内
省工夫。诸如六波罗蜜,“小品”仅列举其名,而“大品”
则细说其内容,并且课为久发意、久行的菩萨必须实践的德
目。这在“小品”乃完全阙如。尔来,“大品”的立场一直
贯通整个大乘佛教史中。例如:‘瑜伽论’卷第三十五、本
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种姓品第一(注13)就有如下
的记载:
“若诸菩萨,成就种姓,尚过一切声闻、触觉,
何况其余一切有情?当知种姓无上最胜。……又诸菩
萨有六波罗蜜多种姓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萨
,谓:施波罗蜜多种姓相、戒、忍、精进、慧波罗蜜
多种姓相。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种姓相?……于其种
种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金、银等
宝,资生具中,心迷倒者,能正开悟,尚不令他欺罔
于彼,况当自为?其性好乐广大财位,于彼一切广大
资财,心好受用,乐大事业,非狭小门,于诸世间酒
色、博戏、歌舞、倡伎、种种变相耽著事中,速疾厌
舍,深生惭愧,得大财宝尚不贪著,何况小利?如是
等类,当知名为菩萨施波罗蜜多种姓相。云何菩萨戒
波罗蜜多种姓相?……于诸众生,性常慈爱,于所应
敬,时起奉迎,合掌、问讯,现前礼拜,修和敬业,
所作机捷,非为愚钝,善顺他心,常先含笑,舒颜平
视,远离颦蹙,先言问讯,于恩有情知恩知报,于来
求者,常行质直,不以诏诳而推谢之,如法求财,不
以非法,不以卒暴。性常喜乐,修诸福业,于他修福
,尚能奖助,况不自为?……于他种种所应作事,所
谓商农、放牧、事王、书印、算数、善和诤讼、追求
财宝、守护储积、方便出息及以舍施、婚姻集会,于
是一切如法事中,悉与同事,于他种种囗讼、诤竞,
或余所有互相恼害,能令自他无义无益受诸苦恼,如
是一切非法事中,不与同事,善能制止所不应作,谓
十种恶不善业道,……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戒波
罗蜜多种姓相。”
这早在‘阿含经’中,要求:“如法求索财物”(注14)
,或列举得财五因,乃至说明增殖既得之财的三法,
63页
更述说起策具足、守护具足等四法 (注15)。 由此不难推测
,后代的大乘是根据‘阿含经’中的经验事实作为菩萨修行
的德目了。当然,这是对一些殊胜的在家菩萨而言。小品‘
般若经’早已叙述:善男信女由发心成为初发意菩萨,而经
久行或久发意,成为不退转、一生补处菩萨的实践德目。故
说:“若人于初发心菩萨随喜,若于行六波罗蜜(大品般若
谓久发菩萨)、若于阿毗跋致、若于一生补处随喜,是人为
得几所福德。”(注16)这若与‘瑜伽论’卷第四十六之“何
等菩萨勤修学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当知菩萨略有十种:
一住种性,二已趣入,三未净意乐,四已净意乐,五未成熟
,六已成熟,七未堕决定,八已堕决定,九一生所系,十住
最后有。”(注17)加以比较则可见其一贯思想。菩萨道之以
布施为首,菩萨之多以在家身出现,可能暗示这一思想的来
源。
二、金刚经的版本
‘金刚经’的版本很多。这经德国(后归化为英国人)的
马克斯缪勒博士(Fviedrich Max Muller)之努力,收集了许
多版本,并加以校订后出版。其中,竟有三种梵本(传于日
本、西藏及我国)。此外,另有流传于中亚的梵本与于阗本
、汉译本等多种。其详情如下: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姚秦(四○二年
)鸠摩罗什(Kumarajiva)译 (大正藏,八、No.235)。
普通称为‘金刚般若经’或‘舍卫国本’。这是流行
最广的版本,也是最古的一本。通常所说的‘金刚般
若经’、‘金刚经’,是指此经而言。本经之英译本
如下:
(a) E.S.Beal, in Journal of Royal Asiatic
Society, N.S.I., pp.1-24,1864-1865.
(b) William Gemmel: The Diamond Sutra,
London, Trubner 1912.
(c) Wai-tao,in Buddhist Bible,ed.by Dwight
Goddard, Vermont, The Oxford 1931, pp.
64页
87-107. Enlarged edition1956.
(d) A.F.Price:The Jewel of Transcendental
Wisdom, London, the Buddhist Society 1947.2nd
edition, The Diamond Sutra, 1955.
(e)Daisetz T.Suzuki, Manual of Zen Buddhism
, 1934, pp.43-56.(部分英译)
(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元魏 (五○九
年) 菩提流支 (Bodhiruci) 译。 (大正藏、八、No.
236.)普通称为‘婆伽婆本’,内容与(1)大体相同。
唐代学者多半依用此经。‘大正大藏经’收录载于丽
本、元本、明本之‘金刚经’与载于宋本之‘金刚经
’一种。此二者之间,字句颇不相同。
(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陈(五六二年)
真谛 (Paramartha)译。(大正藏、八、No.237.);亦
名‘祗树林本’。
(4)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隋 (五九
○年)达摩笈多(Dharmagupta)译。(大正藏、八、No.
238. )本来经题为‘金刚断割般若波罗蜜经’,后人
改为“能断”。此经为逐字翻译,故又名直本。即:
依照梵文文字之顺序,一句一句译成相当的汉字,故
仅看汉文乃完全无法通读。
达摩笈多于后翻译无著著作之‘金刚般若波罗蜜
经论’(大正藏第二五卷、No.1510.)时,译出此经经
文颇多,其经文已改为易读之汉文。
(5)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唐 (六
四八年) 玄奘译,一名‘室罗筏城本’,未收入‘大
正大藏经’中,而收录于‘频伽藏’第四○册中。
(6)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
一卷(第五七七卷),唐(六六○--六六三年)玄奘译。
(大正藏、七、No.220.)
65页
重复很多,为后代版本,接近梵本。依经录,曾
译出二次,此为初译,而第二次本已逸失。
(7)‘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唐(七○
三年)义净译。(大正藏、八、No.239 )
一名‘名称城本’。
(8) ‘ ( 能断 ) 金刚般若经’ (
Vajracchedikaprajnaparamita-sutra)。
本经有多种原典之出版、翻译及其研究。
原典之出版:
(a) Vajracchedika-prajnaparamita-sutra, ed.
by F.Max Muller, Anecdota Oxoniensia, Aryan
Series, vol.1, part 1, 1881.Text pp.19-46. 此
系根据北京本(在北京印刷的赤字版)、西藏本 (梵文
、西藏字音译、西藏译)、日本传写本(收于慈云尊者
之‘梵学津梁’第三二○卷者,与高贵寺伎人戒心师
抄写之写本), 而由马克斯缪勒出版。以今日观点来
看,有种种不正确之处。
(b) F.E. Pargiter, in A.F.R. Hoernle,
Manuscript Remains of Buddhist Literature
Found in Eastern Turkestan, 1916, pp.176-195.
此系将斯坦因在东土耳其的Dandan Uiliq发见,而由
赫恩烈认定的梵文断片,由F.E.Pargiter刊行,有若
干缺漏。较现存之梵本简洁,接近(1)罗什罗本。
(c) N.P.Charkravarti, in G.Tuci, Minor
Buddhist Text, Part 1. pp.182-192, Serie
Orientale Roma IX, Roma, Ismeo, 1956.吉尔结写
本,有若干缺漏。相当于‘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论颂’一卷,无著造、义净译、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No.1514.
(d) 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a, ed, and
transl.by Edward Conze, with introduction and
glossary. Serie Orientale Roma XIII, Roma,
Ismeo, 1957.Text pp.27-63. 根据马克斯缪
66页
勒本(a),并参照其他诸本。
翻译:
(a) F.Max Muller, in ‘Buddhist Mahayana
Sutras’,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vol.49.Part
2,1894,pp.111-144.
(b) E.Conze,op.cit.pp.65-92.(英译)
(c) C.de Harlez,Journal Asiatique, 8 ieme
strie, tome 18,1891,pp.440-509.(法译)
(d) Max Walleser, Prajnaparamita. Die
Vollkommenheit der Erkenntnis, 1914, pp.140-
158. (德译)
(e) 南条文雄‘梵本金刚般若经讲义’东京光融
馆、明治四二年。
(f) 渡边照宏“现代语译金刚般若经” (‘在家
佛教’第三○号以下、照和三一年九月、一○月、十
一月、十二月、照和三二年一月、二月、三月号)。
(g) 宇井伯寿“金刚般若经和译” (‘大乘佛典
之研究’岩波书店,昭和三八年七月)。
(h) 中村元、纪野一义“金刚般若经” (般若心
经、金刚般若经岩波文库、昭和三六年十一月。右页
上段为(1)罗什译,下段为日译,左页为根据梵本(康
斯本)之日译)。
(1) 长尾雅人“金刚般若经”(‘世界名著2大乘
佛教’中央公论社、昭和四二年十二月。前半 (至第
一六节)之节译)。
其他:
(a) 西藏译--请参照(9)。
67页
(b) 于阗语译,由Ernst Leumman,Sten Konow出
版。
(c) 粟利语译,部分的由H.Reichelt, F.Weller
出版。
(d) 蒙古语译:收录于康斯(Conze)本。
(e) 满洲语译,由 C.de Harlez,将其原文与法
译出版。
(f) 梵汉对照之研究。即春日井真也、横山文纲
、香川孝雄、伊藤唯真共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诸译
对照研究’大阪少林寺、一九五二年、油印本。
(9)‘圣般若波罗蜜多能断金刚大乘经’(Hphags-
pases-rab-kyi pha-rol-tu phyin-pa rdo-rje gcod-
pa shes-bya-ba theg-pa chen-pohi mdo.)、 东北
目录No.16. 北京 No.739, vol.21. 依此西藏译,有
寺本婉雅、青木文教、阿满得寿之日译、 A. David-
Neel之法译、I.J.Schmidt之德译。
(10)‘金刚般若经’,仅梵、汉、藏就有一五种
注译书。请参照Conze, pp.67-70.。
(11)日照三藏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
不坏假名论’中引用经文之处颇多,其经文部分亦应
视作一译加以参考。
三、金刚经各种版本的比较
汉译‘金刚经’的版本,依清、通理述‘金刚新眼疏经
偈合译’上卷之说,有下列的不同点(注18):
第一:罗什本与菩提流支本之间,有五种不同。即:一
、起问不同;二、有无不同;三、答问不同;四、详略不同
;五、立分不立分不同。其详情如下:
68页
一、起问不同:魏本有一问“云何发心?”、二问“应
云何住?”、三问“云何修行?”、四问“云何降心?”等
四问(注19),但秦本合四问为二问。即:“应云何住?”与
“云何降伏其心?”(注20)
二、有无不同:魏本后半谓:“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
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
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者,
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注21)但秦本无此段,因此后
人依襄阳石刻补入,说此乃罗什之漏译。
三、答问不同:秦本后半有:“须菩提!于意云何?可
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前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
相观如来。”(注22)对此,魏本答言:“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注23)。后四译皆同魏本,但应以秦本为是。
四、详略不同:(一)魏本之偈颂有:“若以色见我,以
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彼如来妙体,即法身
诸佛,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第八句(注24),但秦本
只有前四句(注25)。其他四译皆同魏本。罗什认为以前四句
反显后四句即可,因此省略后四句。(二)秦本之偈颂只有: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六喻(注26),但魏本有九喻:“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注27)其他四本同魏译。罗什
以为六喻即可摄诸法,故未有九喻。九喻看似较为周详,但
事实上六喻可以含盖九喻。
五、立分不立分不同:魏本将节文分为十二分,但其余
五译皆不立分。秦本之三十二分,乃为梁昭明太子所立。
除上述五点之外,仍有小异之处,但意义大致相同,故
不赘述。
第二:罗什本与真谛本之间,有下列四种不同:
一、起问不同:对秦本之只有二问:(一)“云何应住?
”(二)“云何降其心?”;陈本则有三问:(一)“发菩提心
行菩萨乘,云何应住?”(二)“云何修行?”(三)“云何发
起菩萨心?”(注28)但其余诸本皆末问降心之事,这可能是
真谛将降心误译为发心而来。
69页
二、有无不同:秦本在前半卷内有:“我从昔来所得慧
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注29)一句,但陈本则在此句下
加:“何以故?世尊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故说
般若波罗蜜。”等三句(注30)。魏本则只有前二句:“何以
故?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注31)。
其他译本均与魏本相同只有二句。
三、答问不同:秦本在“若以色见我……”偈颂之后,
续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注32)
,但陈本在“须菩提”下加“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相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须菩提!汝今不应作如是见,如来
以具足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段(注33)。
四、详略不同:此与魏本同。
第三、罗什本与笈多本。笈多本正如彦琮所说“未及练
覆”(注34),故不大流传。不过,直译本可帮助理解他本之
疑问,故说:“然以余本求之,亦皆小异大同,存之在藏,
为备参考,倘余本有疑未决,亦可取之旁通,厥功不泯。”
(注35)
第四:罗什本与玄奘本比较,二本之起问相似,玄奘本
于第一问“应云何住?”第二问“云何修行?”第三问“云
何摄伏其心?”第三问中,多了中间的“云何修行?”一问
(注36)。又罗什本说四相,玄奘本则说:“无有情想、无命
者想、无士夫想、无补特伽罗想、无意生想、无摩纳婆想、
无作者想、无受者想转”等八想(注37)。可见四八开合稍异
。又罗什本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注38),玄奘本则谓
:“言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毕竟不生增
语”(注39)。而玄奘本与罗什本之答问不同,则同魏本。又
玄奘本与魏本同有八句偈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彼生履邪断,不能当见我,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
非所识,故彼不能了”(注40)。又偈颂之后,另有长行。后
颂之九喻亦与魏本相同。其余则与罗什本大致相同,但玄奘
本敷演之句较多,不若罗什本之易以背诵。
70页
第五:义净本的经名与起问大致上与玄奘本相同,但与
秦本不同。秦本在:“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
重似佛”(注41)之下另有奉持一段,而魏、陈、隋、奘四本
亦大致相同,但义净本无此段,但于后段言及,即:“妙生
(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
尊!我从生智以来,未曾得闻如是深经。世尊!当何名此经
?我等云何奉持?佛告妙生,是经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如是
应持”(注42)。秦本在“色见声求”偈颂之后,唯恐有断灭
见,故补充:“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注43)叙说诸法断灭,承上接下,颇得道理
。但魏、陈、隋、奘四本,各添长行说明。至于义净本,乃
在偈颂之后有:“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其所有法是断灭不?
”(注44)的问话。这与秦本不同,但见诸余本似有所缺。义
净本若能除去浮词,则有罗什译本之妙。
以上就罗什、流支、真谛、笈多、玄奘、义净之六译,
以罗什译本为中心,比对其异同处。然并未发现太多的差异
。由此可见,初期大乘教徒的态度,是如何地谨慎。
四、金刚经的注释
在印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注释,究竟有多少,虽
不甚明确,但根据汉译所传,至少有下列三种:
一、(1)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 一卷 无著菩
萨造 义净译
(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三卷 天亲菩萨造 菩
提流支译
(3)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三卷 无著菩
萨造颂 世亲菩萨释 义净译
二、(1) 金刚般若论(丽本) 二卷 无著菩萨造 达磨
笈多译
(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宋元明本) 三卷 无著
菩萨造 达磨岌多译
71页
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 二卷 功德
施菩萨造 此婆诃罗译
第一种之三译中,菩提流支译(论)与义净译(释),为同
本异译。依义净之著作‘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说:无著
于睹史多天,从弥勒菩萨受‘金刚般若颂’八十颂,后传与
世亲加以注释。弥勒菩萨的‘八十颂’,即为上述之论颂。
世亲的注释,即是上述之‘论释’三卷,故无著菩萨造颂,
实为弥勒菩萨造颂。
(一)无著菩萨造‘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
、唐、义净译。
此书由义净译之‘论释’ (三卷) 来看,仅译七十七颂
。本书有西藏译本。 近年本书之梵本,被杜慈博士 ( G.
Tucci ) 发见后,附录西藏译、汉译、英译等四译对照,乃
于一九五六年发表 ( Serie Orientale Roma IX. Minor
Buddhist Texts. Part I Section I. The Trisatikayah
prajnaparamitayah karikasaptatih by Asanga)。这是杜
慈博士在尼泊尔、西藏旅途中所发现。 梵本是写在很小的
Palm-leaf manuscript,共三叶。可惜第二与第三,特别是
第二叶的右边,因虫蛀而欠缺。但可对照汉译、西藏译加以
判读。杜慈博士英译后,对照莲华戒(Kamalasila)之‘金刚
经释’(西藏译)与世亲之‘金刚经释’、‘般若七门义释’
,加以比较研究。
(二)天亲菩萨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元魏、
菩提流支译。
本经论译出时,于各节列举经文,故收载整个经文。此
与 (3)之义净译相同,为弥勒菩萨所造。弥勒将七十七颂授
予无著,无著再传与世亲,而由世亲加以注释(注45)。
本书的异译本有:
无著菩萨造颂、世亲菩萨释‘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论释’三卷、唐、义净译。
关于此‘论释’,义净于其所述‘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
述’之卷首记载说:
72页
“西域相承云,无著菩萨昔于睹史多天慈氏尊
处,亲受此八十颂,开般若要门,顺瑜伽宗理,明
唯识之义,遂令教流印度。……然而,能断金刚(经
),西方乃有多释。考其始也,此颂最先,即世亲大
士躬为其释此。虽神州译讫,而义有阙如,故复亲
核谈筵,重详其妙,雅符释意,更译本经。
世亲菩萨,复为般若七门义释,而那烂陀寺盛
传其论。但为义府幽冲,寻者莫测。有师子月法师
造此论释。复有东印度多闻俗士其名月官,遍检诸
家亦为义释。斯等莫不意符三性,不同中观矣。更
有别释,而但顺龙猛,不会瑜伽。瑜伽则真有俗无
,以三性为本,中观乃真无俗有,实二谛为先,般
若大宗,含斯两意。”(注46)
这可能是义净当时在那烂陀寺的传说。所谓‘八十颂’
,事实上,归敬颂二颂及结论一颂,为作者所造,故只有七
十七颂。由弥勒授予无著的就是此七十七颂。
所谓‘般若七门义释’,乃指世亲‘金刚般若经’之七
门义释。 对此师子月 (Simhacandra) 有‘论释’,月官 (
Candragomin)有‘义释’。义净时的那烂陀寺,中观派与瑜
伽派虽然相对立,但般若大宗乃由此两派钻研。
世亲之‘七门义释’,西藏译名为‘七义广注’,与下
列达磨笈多译的‘金刚般若论’二卷相同。
(三)无著菩萨造‘金刚般若论’(丽本)二卷,隋达磨笈
多译。
此书与同为达磨笈多所译、无著菩萨造之‘金刚般若波
罗蜜多论’(别本)三卷,均收于大正藏释经论部第二十五册
,三卷本之经题与卷数,与菩提流支译本相同。可见笈多有
二卷本及三卷本二种译本。但二卷本在释中引用经文时,仅
举略文,未举全文。对此,三卷本在各节先举经文再加以注
解,故全经均收录于此。其所载的‘金刚经’均为菩提流支
译,而非达磨笈多所译。查阅大正藏经二卷本的校订栏乃注
明:“此金刚般若论上下二卷,与宋、
73页
元、明三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上中下三卷相当矣。但内容
大异。今以宋、元对校明本,别附卷末”(注47)。三卷本之
脚注则说:“此论明本与宋、元二本对校”(注48)。大正藏
经系以丽本为底本,对校宋、元、明三本,因三卷本存于宋
、元、明三藏,故以明本为主,对校宋、元二本,而加以上
述之脚注。
此外,有唐窥基(六三二--六八二)撰‘金刚般若经赞述
’二卷,一般说是伪作,同时窥基又有‘金刚般若论会释’
上中下三卷。这是达磨笈多译二卷本‘金刚般若经论’的注
解。又唐圭峰宗密(七八○-八四一)有‘金刚般若经论疏纂
要’二卷,这是罗什本‘金刚经’的解释。其中会释的‘无
著论’,乃是依据二卷本。现行本是经由宋长水子璇治定的
。子璇(一○三八)另有纂要复注‘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七卷
。这与纂要不同,乃是根据三卷本的‘无著论’。
由此可见,迄至唐代八四一年圭峰宗密之寂年左右,皆
使用二卷本。而从八四五年武宗会昌破佛后,于八四七年宣
宗复兴佛寺、至宋太宗(九七六--九九七)、真宗(九七八--
一○二二)之年代,始改用三卷本。
如此,由唐末至宋代,二卷本收录菩提流支译的‘金刚
经’全文,经过整理后成为三卷本(注49)。
笈多译无著菩萨造的‘金刚般若论’二卷,传有西藏译
,题名为: Hphags-pa bcom Idam-hdas-ma ses-rab-kyi
pha-rol-tu phyin-pa rdo-rje gcod-pahi donbdun-gyi
rgya-cher-hgrel-pa(Arya-Bhagavati-Prajnaparamita-
Vajracchedika (yah) -Saptartha-tika) ( ‘圣薄伽梵
般若波罗蜜多金刚能断七义广注’ ),但著者作为世亲 (
Dbyig-gnen, Vasubandhu)。
(四)世亲菩萨造、金刚仙论师释‘金刚仙论’十卷、元
魏、菩提流支译。
依本书说,世亲著『金刚般若经论’后,更以此论传给
金刚仙论师,故金刚仙为世亲的弟子,其梵名被推定为:
Vajrarsi或Vajrasena,但康斯作为Vajrashri (注50)。
74页
本书为菩提流支所译,但未载于任何经录,只有抄本传
至日本,今收录在‘卍字续藏’与‘大正藏’中。在隋末唐
初,嘉祥大师吉藏著有‘金刚般若疏’、西明圆测著有‘解
深密经疏’,其中曾引用‘金刚仙论’,可能即是现存的‘
金刚仙论’,以菩提流支之译名在当时流通。
但,‘开元录’第十二卷记载:“又有‘金刚仙论’十
卷,寻阅文理,乃是元魏三藏菩提留支所撰,释天亲论,既
非梵本翻传,所以此中不载”(注51)。又慈恩大师撰‘金刚
般若经赞述’,对于‘金刚般若论’说:“今唐国有三本流
行于世。一谓世亲所制,翻或两卷、或三卷成。二无著所造
、或一卷、或二卷成。三金刚仙所造,即谓南地吴人,非真
圣教也。此或十一卷、或十三卷成也”(注52)。然‘金刚仙
论’第五、六、九卷题下记载:“魏天平二年(五三五)菩提
流支三藏于洛阳译”(注53)。如此,就不能如‘开元录’所
说全作为菩提流支所撰。或许原本是梵文注释书,而经菩提
流支改撰为十卷本。若然,则可说是翻译,也可说是撰述(
注54)。
(五)功德施菩萨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
论’二卷、唐、地婆诃罗译。
依大周录,译者为地婆诃罗(Divakdra)。即:日照于永
淳二年(六八三)所译。这‘大周录’卷六记载:“金刚般若
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一部二卷三十九纸右大唐永淳二
年九月十五日三藏地婆诃罗,于西京西太原寺归宁院译,新
编入录”(注55)。依‘宋高僧传’卷第二,日照三藏的传记
如下:
“释地婆诃罗,华言日照,中印度人也。洞明
八藏,博晓五明,戒行高奇,学业勤悴,而咒术尤
工。以天皇时来游此国。仪凤四年五月,表请翻度
所赍经夹,仍准玄奘例,于一大寺别院安置,并大
德三五人同译。至天后垂拱末,于两京东西太原寺
,及西京广福寺,译大乘显识经、大乘五蕴论等凡
一十八部。……天后亲敷睿藻制序冠首焉。照尝与
觉护同翻佛顶,深体唐言,善传佛意。每进新经锡
赉丰厚。后终于翻经小房,享年七十五。天后敕葬
于洛阳龙门香山。塔见存焉”(注56)。
75页
又京兆崇福寺僧沙门法藏集之‘华严经传记’卷第一(注57)
,及‘开元录’卷第九(注58)亦有日照之传记。
著者功德施菩萨的事迹不明。但如前所言及,义净在‘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说:“世亲菩萨复为般若七门义释
,而那烂陀寺盛传其论。……有师子月法师造此论释,复有
东印度多闻俗士其名月官,遍检诸家亦为义释。斯等莫不意
符三性,不同中观矣。更有别释,而但顺龙猛,不会瑜伽。
”文中虽未举其具体的书名,但寻阅‘破取著不坏假名论’
,似乎是依龙树之中论,而未会通瑜伽。例如,论中到处言
及:依第一义谛与俗谛二谛解释,最后又颂云:“我今功德
施,为破诸迷取,开于中观门,略述此经意,愿诸众生类,
见闻若受持,照真不坏俗,明了心无碍”(注59)。由此推测
,或许本书就是义净所说的别释。
著者功德施的梵名,‘南条目录’推定为Gunada,但在
Minor Buddhist Texts, Part I, p.21.,杜慈博士根据西
藏的记述,推定为 Sridatta,宇井博士推定为 Gunadatta
(注60)。
在我国,‘金刚经’的注释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下
列十种。
1晋、僧肇 (-义熙一○年,四一四)注‘金刚经注’一
卷。这是罗什译出本经后的第一部注释书。这不似后代之作
,对经文未加分段。(卍续藏、三八、四一五)
2隋、智顗 (中大通三--开皇一七年,五三一--五九七)
说‘金刚般若经疏’一卷。这是对罗什译本所作的注释。智
者大师究竟于何时、何地讲述本经,未曾有史籍的记载。书
中采用大师的五重玄义,把内容分为序、正、流通三分加以
解释。疏中所谓的教相,乃指:“一摩诃、二金刚、三天王
问、四光赞、五仁王与般若”等五部。本书因未使用五时八
教的教判,故若非大师早期的作品,即为后人假托大师之名
所伪造。(大正藏、三三、七五、一六九八号)
3隋、吉藏 (太清三--武德六年,五四九--六二三)撰‘
金刚般若疏’四卷,一名‘金刚般若经义疏’。在注
76页
疏中参照罗什译本,介绍开善及其他先德之主张,加以比较
研究。首开十重玄义叙述。十重玄义即是:(一)经意;(二)
明部党;(三)辨开合;(四)明前后;(五)辨经宗;(六)经题
;(七)传译;(八)应验;(九)章段;(十)释经文。(大正藏
、三三、八四、一六九九号)
4唐、智俨(仁寿二--总章元年、六○二--六六八)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二卷。这是依据元魏菩提流支译‘
金刚经’的注释。后记说本书为寿昌元年高丽大兴王寺奉宜
雕造,则瑜等校勘。因在南宋专用宗密的纂要与元晓的注解
,而本书难求,故圆澄经海舶前往高丽将来,并于乾道五年
开版。(大正藏、三三、二三九、一七○四号)
5唐、窥基(贞观六--永淳元年、六三二--六八二)撰‘
金刚般若论会释’三卷。这是以无著传授世亲的‘金刚般若
经’二卷(笈多译)为主,并采用世亲论加以会释的。本书与
赞述同为性相家研究‘金刚般若’时,必须研读的经书。(
卍续藏、七四、四八一)
慈恩大师窥基另有‘金刚般若经赞述’二卷。本书是罗
什译‘金刚经’的注释。在刻本书的序文中介绍各家的注解
说:“兹经,天台宗祖智者大师有疏一卷,华严宗祖至相大
师有疏二卷,三论宗祖吉藏法师有疏四卷。今此书,即法相
宗祖基法师之所撰。则四家大乘师之疏,得此而恰完矣。窃
思:我社诸子,依此经疏研寻,则一乘三乘之教义,性相二
宗之法门,坐而得之”(注61)。
然而有人怀疑本书非慈恩大师之真撰,因为此‘赞述’
所依经本,并非玄奘法师所译的‘金刚经’,而是根据罗什
译的经本。这在情理上似乎讲不过去。
传说,窥基另有‘金刚般若经玄记’十卷。根据‘东城
传灯目录’卷上,及‘诸宗章疏录’第一说:“秋篠善珠(
七二三--七九七)之‘唯识肝心记’云:玄记者基师所记,
无著金刚般若论疏是也,今行于世。”可惜此书现
77页
已不存。
6唐、宗密(建中元--会昌元年、七八○--八四一)述、
宋、子璇治定‘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二卷。此书是圭峰宗
密解释罗什译本之后,经长水子璇治定而成,这是金刚经注
疏中最重要的一本,与“刊定记”同样,受到宋代以后研读
金刚经者之珍重。
本书是宗密根据罗什译本,参照诸论加以注释。特别依
据无著与世亲论,在经的正宗分,将佛与须菩提之问答,依
二十七种断疑,设定科段。其解释虽较窥基的著述简略,但
其二十七种断疑颇具特色。(大正藏、三三、一五四、一七
○一号)
7宋、子璇(--天圣八年、一○三八)录‘金刚经纂要刊
定记’七卷。本书是上述纂要的解释。讲读金刚经时,大多
依纂要,故本书亦受到珍视。在明清二代,将二书合刊“为
一本,称为‘疏记科会’。(大正藏、三三、一七○、一七
○二号)
8南宋、善月(绍兴一九--淳祐元年、一一四九--一二四
一)述‘金刚经会解’二卷。本书是‘大般若经’五七七能
断金刚分,别译‘金刚般若经’的注解。因受到赵宋佛教时
代诸教融合思想的影响,乃融合华严、天台、禅、唯识等四
宗教理加以解释。其主要内容以天台之三观三谛为中心。(
卍续藏、三八、七五四)
9明、宗泐、如囗同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一卷
。其跋有言:洪武十年(一三七七)十一月,明太祖令天下僧
徒习通心经、金刚、楞伽三经,昼则讲说,夜则禅定。又令
禅教僧,会于天界善世禅寺,校讎三经古注一定其说,颁行
天下以广传持。于是宗泐受敕,乃日夜努力,述平昔所闻,
辄为注释。而于翌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完成本书。本书与前
举之刊定记同样甚受研钻。
本书根据罗什译本,并且依世亲二十七种断疑分节施加
解释。宗泐在前言中说:“分三十二分者,相传为梁昭
78页
明太子所立,元译本无。又与本论科节不同破碎经意,故不
取焉。”(注62)
10明、元贤(万历六--永历一一年、一五七八--一六五
七)述‘金刚经略疏’一卷。本书是著者不满于无著,世亲
论,以及古来的注释,乃依自己独特的观点解释的注解,所
以有许多作者独得的见解。例如:对于第十七分“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的问答(相同的问答,第三分至第四分
也有),一般都认为前后的意义不同。即前者叙人空,后者
叙法空。但元贤认为前后二者,皆叙人法二空,后段的再问
是因为:“后来之众未得尽闻或虽闻而未能明其旨”(注63)
之故,并非有什么不同。笔者以为这种看法极为妥当。又第
二十一分中的“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
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
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
名众生”六十二个字,元贤认为是从菩提留支译本抄来补充
的。(卍续藏、三九、三○五)
以上是我国‘金刚经’重要注释的一端,其他尚有很多
名家的著作。如明洪莲编‘金刚经注解’(世称金刚经五十
三家注)四卷,这是受太宗之命。节录五十三家注的精华,
编注罗什译本的。‘金刚经’的注解不止五十三家,若由敦
煌所发现的写本来看,那就多得不胜枚举。
诸家之中,最受注目的是菩提达磨系的禅宗。达磨大师
以‘二入四行’及四卷‘楞伽经’,作为如来心要之法门,
传授给二祖慧可(四八七--五九三),至四祖道信(五八○--
六五一)乃改用‘般若’。此事见于‘续高僧传’卷第二六
之释道信传(注64)。即谓:“被贼围城七十余日,城中乏水
人皆困弊,信从外入井水还复,刺史叩头,贼何时散?信曰
:但念般若。乃令合城同时合声。须叟外贼见城四角,大人
力士威猛绍伦,思欲得见刺史。告曰:欲见大人可自入城。
群贼即散。”至五祖弘忍(六○二--六七五)则以‘金刚经’
为见性成佛之秘典,而传与六祖慧能(六三八--七一三),自
此以后禅宗的传承,皆用‘金刚经’。
79页
慧能有‘金刚经解义’一卷(注65),一名‘金刚经注解
’、‘金刚经口诀’、‘六祖解义’、‘六祖口诀’。其卷
末说,这是宋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六月十日,为求完本
,对照杭、越、建、陕四州等四种善本,加以校订流通的。
至清世祖顺治十年(一六五三)附加钱唐汤翼圣重刻之跋文。
最后刊载清圣祖康熙六年(一六六七)正月周超谏重刻的跋文
。由此可见本书流通之广。如此,‘金刚经’的注疏,从唐
代至明、清,流传极为普遍。
西藏译的‘金刚般若经’的注释,远较汉译为少。相当
于‘无著颂’的部分,收录在北京版藏经五八六四号,其具
名为:Ses vab kyi pha rol tu phyin pa rdo rje gcod
pa bsad pai bsad sdyar gyi lshig leur byas pa (
Vajracchedikayah prajnaparamitaya
vyakhyanopanibandhana-karika) 。可惜,著作、译者皆不
详。本经未收录于德格版 (东北目录) ,又北京版亦非收录
于般若部,而收于杂部之中。‘无著颂’的注释‘世亲释论
’,汉译有二种,而西藏译则毫无流传。三卷本的‘世亲释
论’,收录于德格版大藏经中,其末尾附记世亲造。本书与
前书相反,只见于德格版 (收录于般若部中) 而未数入北京
版与奈塘版中。
至于‘金刚般若经’的注释,有莲华戒的Hphags pases
rab kyi pha rol tu phyin pa rdo rje gcod pahi rgya
cher hgrel pa.(Arya-Vajracchedika-prajnaparamitatika
)(东北三八一七号,北京五二一六号)。此书仅传于西藏。
对于‘世亲释论’之立七句义,莲华戒则分为五句义,但在
内容上有相通之处。莲华戒本来是中观依自起派的学者,同
时也是中观瑜伽综合学派的学者。其对般若系的经典,另有
‘圣般若波罗蜜七百颂广疏’、‘名般若波罗蜜心经疏’等
注释。此外另有中观派与瑜伽行派的注释,欲藉此调和两派
的思想。
韩国有得通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收录大士
赞,六祖慧能口诀。圭峰宗密纂要、宋道川颂、宗镜提纲等
五家解。
日本的‘金刚经’注疏,有弘法大师空海的‘金刚般若
经开题’一卷,这是站在密教立场解释的,故值得注目
80页
。又有智证大师圆珍(八一四--八九一)的‘金刚般若经开题
’,但已失轶。
综上所述,‘金刚般若经’不限于一宗一派,而由瑜伽
行系、中观派系的学僧深加研究。如法相唯识系有窥基的‘
赞述’二卷,中观派系有罗什门下的僧肇疏一卷,三论系有
吉藏疏四卷,天台系有智者疏一卷,其门流注释‘金刚经’
的名家更多。华严有智俨系的宗密、子璇之注释,真言密教
有弘法大师注释,禅宗系有六祖慧能解义二卷。
五、分科
关于‘金刚般若经’的分科,异说甚多。其主要的分科
如下。
(一)智顗的十二分
天台大师智顗在‘金刚般若经疏’说:“后魏末菩提流
支译论本八十偈,弥勒作偈,天亲长行。释总三卷,分文十
二分。一序分、二护念分、四修行分、五法身非身分、六信
者分、七校量显胜分、九利益分、十断疑分、十一不住道分
、十二流通分。讲说时别一途开章耳。就此一经开为三段:
序、正、流通。)……序有通有别,正说前后二周”(注66)
。此十二分法,可能是根据菩提流支译的‘金刚仙论’而来

(二)吉藏的二周
三论宗的吉藏大师在‘金刚般若疏’卷一认为上述的十
二分法是:“自北土相承,(菩提)流支三藏具开经作十二分
释”(注67)。“然分虽十二,不出因果,统其始末凡有四周
。(第二)护念付属至(第四)修行分,此则明因(部分),(第
五)法身非有为分,斯则辨果益,是一周明因果也。次从(第
六)信者分至于(第七)格量(分),此则为因感得(第八)显性(
分)之果。此则次周明因果也。既明佛性,依性之修行即因
义,有因故得果。即(第九)利益分。谓三周明因果也。(第
十)断疑(分)为因,(第十一)不住道(分)为果,则四周明因
果也
81页
。然此之解释,盛行北地,世代相承多历年序,而禀学之徒
莫不承信”(注68)。
传说,此十二分出自(金刚)般若经,而为世亲释论所传
。但吉藏大师“钻仰累年载,意谓不然”。大师在‘金刚般
若疏’卷第一说:
“今请问之,此十二分为出般若经文,为是婆
薮论释,今所观经论,悉无斯意。盖是人情自穿凿
耳。浑沌之绞绍良弊于此也。问:作此分文有何过
失而汝非之?答:其妨甚多,不可具载。今略题数
过,以示其通塞也。一者作此分文则不识经之通别
。所以者何?至如序分则通序一经。如护念付属等
十分,此是正说中之别段。云何取经之通文,以例
正说之别段?斯则失之大矣。又且汝云从大千珍宝
,至舍恒沙身命名格量分,此则未识经始终,故有
斯缪耳。所以者何?此中格量凡举内外两施。外施
则有三千之与恒沙,内施之中亦有二种,一者直舍
恒沙身施,二者次举日三时舍恒沙身施。此方尽格
量之极。汝何故但取前三种为格量分,而不取三时
舍身为格量分?是以为失。又且论云:从法身非有
为分已来并是断疑,汝云何独取须菩提重问已去为
断疑分?又且此经有两周之说,经论并作斯判,汝
何故取前周之说以开多分,取后周之说合为一分?
抑大为小患之其也”(注69)。
又说:
“尔时须菩提白佛下,二周说法中此是第二。
依(金刚仙)论师十二分,此是第十断疑(分),今所
不用。何故尔耶?(金刚仙)论云:从如来非有为分
下,皆是断生疑,何得言此中始是断疑(注70)。”
吉藏说是依菩提流支之十二分而来,但对照‘金刚仙论
’这段乃为:“自此以下一切修多罗示现断生疑心等,此一
段论生起下经,凡作二意。初断生疑心,以前通生起第五段
以下讫末经中疑也”(注71)。又说:“须菩提,于意云何?
可以相成就见如来不者,此段经第五名如来非有为相分”
(注72)。这一段相当于菩提流支译‘金刚
82页
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大正藏、八、七八二、下)的经文。
又‘金刚仙论’卷第七说:“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
发三菩提心,云何降伏其心等,以下凡有十六段经文。此是
大段,中第十名为断疑分。此所以名断疑者,上从第三段来
,已广辨断疑,何故不与断疑之名,此段所以独得断疑之称
也。然众生到侧,或取著心,多闻如来说法,于一法上,起
种种疑,从第三段(住分)来至第九段(利益分),此一周说法
。于菩萨众生佛净土等四法上,次第一遍断疑。然各逐所明
,事义不同,别立名字,虽复断疑,而不名断疑分。自此以
下,还提上经,其文略同,而疑有异,答意亦异,故独得断
疑之名也”(注73)。
如此,‘金刚仙论’对第十断疑的名称有所说明。可是
吉藏从不依用‘金刚仙论’,这只不过是名称之立法不同而
已。但吉藏对于‘金刚经’之分为十二分,不表赞同。这并
非吉藏一人而已,因此说:“复有人言,十二分开之,既其
难解,取其易见裁为六章。六章者,一序分、二护念付属分
、三住分、四修行分、五断疑分、六流通分、此之分别盖是
学之劣者,过还同前,而患复更甚”(注74)。
“复有人注金刚般若开三门。从如是我闻至愿乐欲闻,
是因缘门。……从佛告应如是降伏至见诸相非相,明般若体
门。从白佛颇有众生下,明功德门。然此解释义亦不尽。流
通复属何门”(注75)。
又“有人言:开为三段,一者序说,二者正说,三者流
通说。……今谓三说开经,于理无妨,但开善(智藏之流,
不识三记起尽,故复为失。……就此三中各开二段。序有二
者,一通序,二者别序。正文有二,第一周广说,第二周略
说。流通有二,一序佛说经究竟,二者明时众欢喜奉行”(
注76)。
吉藏在解释第九释章段之后,叙说第十正释。从“如是
我闻”至“洗足已”为序分,从“敷座而坐”以下,至“应
作如是观”为正说般若分,从“佛说是经已”以下为流通分
。尤其是“敷座而坐”下后将说般若,故为入三昧之准备而
敷座,坐下后随入三昧。“时长老须菩提”以下的经文,智
藏(开善)认为犹属序分,吉藏则不以为然。
83页
又北地论师说此文属十二分中之护念付属分,其实亦不然。
就此将正说(正宗分)开为二周。第一周为利根人广说般
若,第二周为中、下根未悟者略说般若。何以知分为一周?
因经自有文,善吉(须菩提)有前问、后问,二问大略相同,
如来有前答后答,二答相类,故知分为二周也。今以论(流
支译、经论三卷)试加考察。“论”解释前经,首先答完四
问,而后次第解释玄疑、伏难。同样地解释后问之后,次第
解释玄疑、伏难,故知为两周。这有经、论二证,故绝非虚
构。或说在一轴经文有二周似烦长,但两周之趣旨不同,故
绝非烦长。正如‘大品般若’之两周,其前周明实慧,后周
辨善巧方便(善权),‘金刚经’之两周其义亦异,前周净缘
,后周尽观。这由经、论可知。就是说:前周经文说虽度众
生而无众生可度,这正教菩萨依般若作无所得之发心,以破
有所得之发心,乃至依无所得之修行,破有所得之修行,这
是尽缘。后周经文则说,无发菩提心之人,亦无修行之人,
以息四心,此乃尽观。因此‘论偈’(流支译、经论)说:“
于内心修行,存我为菩萨,此则障于心,违于不住道。”
(注77)。这是经论之作,并非“空称”(注78)。应知“此文
正息观至尽于观主,文义囗然无所疑也。此之二周非止是一
经之大意,乃是方等之旨归”(注79)。
(三)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
慈恩大师之‘金刚般若经赞述’说:此经始终有三分,
从“如是我闻”至“敷座而坐”为“由致分”;自“尔时须
菩提即从座起”以下,至“应作如是观”,是“发请广说分
”;自“佛说是经已”以下至“信受奉行”,为“喜悟修行
分”。并且依世亲之论释,细分小科(注81)。
唐、至相寺智俨述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乃依
菩提流支之译本,而作:一明教兴所由、二明藏摄分齐、三
明教下所诠宗趣及能诠教体、四释经题目、五分文解释等五
门分别,且于第五分文解释,复将经文分为序、正宗、流通
三分加以解释(注82)。
84页
又唐、宗密述,子璇治定的‘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则依罗什译本施以分科,其解释则依世亲释义,兼取无著释
义。同时,亦傍求余论,采集诸疏,题为纂要(注83)。
明之宗泐与如囗,也依罗什译本奉诏同注‘金刚般若经
’,题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将经分为三十二分,
相传是梁昭明太子所立。这是元译本所没有的分法,又与本
论科节不同,因而会破坏经意,故未采用之。这本注解专依
弥勒、世亲之偈论,取其义而不全部采用其语。因为其经释
之名词难懂,初学者无法理解之故(注84)。
古来在我国所用的经,大多依罗什译本,分节则依昭明
太子的分法。‘金刚般若经’的解释,古来依弥勒----无著
----世亲之论释为中心被理解。尔后由三论、天台、华严、
法相、禅、真言等各宗的观点加以理解、发展。现仍以罗什
译本为中心,将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节与弥勒--无著--世亲
之论释比较,列举对照表,以资理解。此种作法是在理解罗
什译本的‘金刚经’不可或缺的工作。

 
 
 
前五篇文章

金刚经之研究(2)

从分析哲学观点评述三论宗与康德哲学、天台宗、华严宗之异

三论宗之理事观

从天台智者大师的圆顿止观看病里乾坤

竺法护译《正法华经》“自然”译词析论

 

后五篇文章

宗密著「道俗酬答文集”的研究

华严经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

四阿含经:“六大”、“十八界”、“五蕴”、“十二因缘”

依止善知识和积累福慧资粮

胜鬘夫人开示的启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