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及其编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及其编成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Yogācāryabhūmi and
  Hsien-yang sheng-chiao lun
  林崇安 Lin, Ch'ung-An
  法光学坛 Dharma Light Lyceum
  第六期 ( 2002 年 ) 页数 59-73
  法光杂志社 台北市
  --------------------------------------------------------------------------------
  P59
  摘要
  本文分析《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指出原先的〈本地分〉是以阿含的义理与实践为主轴,后来无著菩萨编增“菩萨地”的内容,使声闻道与菩萨道并重。到了他编著《显扬圣教论》时,则以菩萨道为主轴。文中,并从《瑜伽师地论》内部的歧义,推测无著菩萨编著《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过程。
  关键字:瑜伽师地论 显扬圣教论 无著菩萨
  --------------------------------------------------------------------------------
  P 60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structure of both the Yogacaryabhumi and the Hsien-yang sheng-chiao lun and shows that the original Pen-ti fen revolves arou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Agamas. When Asanga later compiled the Bodhisattvabhumi, he put equal emphasis on the hearer and the bodhisattva. But when he composed the Hsien-yang sheng-chiao lun, he concentrated on the bodhisattva. The process in which Asanga compiled the Yogacaryabhumi and the Hsien-yang sheng-chiao lun is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divergent teachings in the Yogacaryabhumi itself.
  Key words: Yogācāryabhūmi, Hsien-yeng sheng-chiao Lun, Asanga
  --------------------------------------------------------------------------------
  p61
  一、前言
  《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一般被视作唯识宗的要典,本文先略述汉藏所传《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译本及其内容架构,而后从《瑜伽师地论》内部的歧义,推测无著菩萨编著《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过程。
  二、汉藏所传的《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
  汉地所传的《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共100卷,分成五分:
  〈本地分〉(卷1~50),共50卷。
  〈摄决择分〉(卷51~80),共30卷。
  〈摄释分〉(卷81~82),共2卷。
  〈摄异门分〉(卷83~84),共2卷。
  〈摄事分〉(卷85~100),共16卷。 
  藏地所传的《瑜伽师地论》是“无著菩萨造”,印度人Prajnyavarma, Jinamitra, Surendrabodhi及藏人智军分组译出,也分成五分,但次第是:〈本地分〉、〈摄决择分〉、〈摄事分〉、〈摄异门分〉、〈摄释分〉。在《西藏大藏经总目录》(德格版)中的编号及其对应的内容是:
  No.4035:〈本地分〉中的“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等三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无心二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汉译卷1~20)。
  No.4036:〈本地分〉中的“声闻地”、“独觉地”,(汉译卷21~34)。
  No.4037:〈本地分〉中的“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
  --------------------------------------------------------------------------------
  [1]《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玄奘译,《大正藏》册30, No. 1579。
  --------------------------------------------------------------------------------
  p62
  地”,(汉译卷35~50)。
  No.4038:〈摄决择分〉,(汉译卷51~80)。
  No.4039:〈摄事分〉中的契经事,(汉译卷85~98)。
  No.4040:〈摄事分〉中的调伏事、本母事,(汉译卷99~100)。
  No.4041:〈摄异门分〉,(汉译卷83~84)。
  No.4042:〈摄释分〉,(汉译卷81~82)。 
  此中,〈摄决择分〉的内容依次决择〈本地分〉中的“五识身相应地”到“无余依地”(共十七地),在印度流传时,这二分常见被放在一起;而剩下的三分则可以分开流传,因此汉、藏译本中,五分的次第有所不同,这是可以理解的。又由早期汉地所译的片段论文,亦可看出这五分(甚至其中的部分)有时是分别在印度流传著,例如:
  《十七地论》五卷:西元550年,真谛译出,内容相当于〈本地分〉中的“五识身相应地”与“意地”。[3] 
  《菩萨地持经》十卷:西元426年顷,昙无谶译出,内容相当于〈本地分〉中的“菩萨地”。[4] 
  《决定藏论》三卷:西元569年顷,真谛译出,内容相当于〈摄决择分〉中的“五识身相应地”与“意地”。[5]
  汉地所传的《显扬圣教论》是“无著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共20卷十一品,此论藏地未译出。[6]
  三、《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略述
  《瑜伽师地论》的内容架构,可以由《瑜伽师地论释》的说明看出来:
  --------------------------------------------------------------------------------
  [2]《瑜伽师地论》,无著菩萨造,【藏文德格版】,No. 4035-4042。
  [3]《十七地论》,真谛译,今佚。。
  [4]《菩萨地持经》,昙无谶译,《大正藏》册30, No. 1581。
  [5]《决定藏论》,真谛译,《大正藏》册30, No. 1584。
  [6]《显扬圣教论》,无著菩萨造,玄奘译,《大正藏》册30, No. 1603。
  --------------------------------------------------------------------------------
  p63
  “一〈本地分〉,略广分别十七地义。二〈摄决择分〉,略摄决择十七地中深隐要义。三〈摄释分〉,略摄解释诸经仪则。四〈摄异门分〉,略摄经中所有诸法名义差别。五〈摄事 分〉,略摄三藏众要事义。”[7]
  此中指出,〈本地分〉和〈摄决择分〉在于分析和决择十七地的义理。而〈摄释分〉是说明如何解释诸经;〈摄异门分〉是解释诸经中的诸法名义;〈摄事分〉是解释诸经和律、论的义理。在后三分中所提及的“诸经”,主要便是指《阿含经》:〈摄释分〉中所举的释经例子,便是《杂阿含经》中与三学相应的经文。〈摄异门分〉便是解释《阿含经》中经常出现的“定型经句”,将白品、黑品二类的术语,给予扼要的解释。[8] 
  〈摄事分〉中的契经事,便是依照蕴、处、缘起、食、谛、界、受、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三学、证净等十七个相应,来解释《杂阿含经》的经文。[9]
  再回头来看看〈本地分〉和〈摄决择分〉中的十七地内容架构:
  〈本地分〉中的“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以自性、所依、所缘、助伴、和作业来探讨五识和意,除了部份的阿赖耶识论句外,都是阿含的观点。
  〈本地分〉中的“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等三地,以界、相、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杂染等起等五门来施设建立。此中,于不如理作意门,细述十六种异论。于杂染等起门中,细述烦恼杂染、业杂染及生杂染等三大项目。
  于〈本地分〉中的“三摩呬多地”有总标、安立、作意差别、相差别、略摄诸经宗要等五门来讨论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等四大项目。此处“略摄诸经宗要”便是将《阿含经》中有关禅定的重要经句给予详释。于“非三摩呬多地”简略探讨非定地。于“有心地”、
  --------------------------------------------------------------------------------
  [7]《瑜伽师地论释》,最胜子等造,玄奘译,《大正藏》册30,885a, No. 1580。
  [8]《阿含经》中所建构的佛教知识系统,林崇安,“佛教知识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伽耶山基金会出版,2002。
  [9]《杂阿含经论会编》,印顺法师编,正闻出版社,1983。
  --------------------------------------------------------------------------------
  p64
  “无心地”则依地施设、心乱不乱、生不生、分位及第一义等五门略予解释。以上所有的论义,仍以传统的阿含观点为主。
  于〈本地分〉中的“闻所成地”提出五明,五明中的内明与因明份量最多。内明中,以“佛教所应知处相”为重点,依次提出一法、二法至十法的法数名相,这些大都是《阿含经》的术语与义理。
  于“思所成地”中,有自性清净、思择所知、思择诸法等三门,此中以思择诸法中的“伽他”之义为主题所在,引用胜义伽他(一长颂)、意趣伽他(一长颂)以及体、义伽他(体伽他有十三颂,义伽他有二十七颂),这些都是《阿含经》中的重要“伽他”(偈颂),于此一一思择其要义。
  于“修所成地”中,广说七支:1.生圆满,2.闻正法圆满,3.涅槃为上首,4.能熟解脱慧之成熟,5.修习对治(内含十想),6.世间一切种清净,7.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以上所说,不出传统阿含的义理。
  于〈本地分〉的“声闻地”中,分成四瑜伽处。于初瑜伽处中,有种性地、趣入地、出离想地等三门,其重点是十二劣缘(1.自圆满,2.他圆满,3.善法欲,4.正出家,5.戒律仪,6.根律仪,7.于食知量,8.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9.正知而住,10.乐远离,11.清净诸盖,12.依三摩地)和世出世间离欲道之十四资粮(1.自圆满,2.他圆满,3.善法欲,4.戒律仪,5.根律仪,6.于食知量,7.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8.正知而住,9.善友性,10.闻正法,11.思正法,12.无障碍,13.修惠舍,14.沙门庄严)。其内容虽多重复,但都是阿含义理中资粮道的要义所在。
  于“声闻地”第二瑜伽处中,有补特伽罗品类差别、所缘、教授、学等十七门,其重点在于瑜伽之所缘(分成1.遍满所缘,2.净行所缘,3.善巧所缘,4.净惑所缘)以及瑜伽修(分成1.想修,2.菩提分修)。这些也都是都是《阿含经》中,瑜伽师的核心所缘和修法。
  于“声闻地”第三瑜伽处中,有往问、庆慰、审问、安立等四门,其中,以安立“心一境性、障清净、修作意”作为重点,详述九种心住、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以及对初修业者教诲不净观、慈愍
  --------------------------------------------------------------------------------
  p65
  观等。
  于“声闻地”第四瑜伽处中,对已得作意的瑜伽师教导修习世间道、出世间道。以上的论义,都是顺著《阿含经》的义理,来说明不同根器者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修持过程。
  于〈本地分〉中的“独觉地”,略述独觉之种性、道、习、住、行。
  于〈本地分〉中的“菩萨地”,共分四瑜伽处二十八品:1.种性,2.发心,3.自他利,4.真实义,5.威力,6.成熟,7.菩提,8.力种性,9.施,10.戒,11.忍,12.精进,13.静虑,14.慧,15.摄事,16.供养亲近无量,17.菩提分,18.功德,19.菩萨相,20.分,21.增上意乐,22.住,23.生,24.摄受,25.地,26.行,27.建立,28.发正等菩提心。此中第28品总结前27品之修行次第。以上“菩萨地”的长篇内容,是依据《阿含经》以外的大乘经典所编成。
  〈本地分〉的“有余依地”和“无余依地”,只是略述阿罗汉苾刍的果事。
  以上共有十七地,前九地属“境”,中间六地(闻、思、修、声闻、独觉、菩萨地)属“行”,最后二地(有余依、无余依)属“果”。
  〈摄决择分〉依次决择十七地之疑义,对“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等三地”、“声闻地”、“菩萨地”有很长的义理决择。此中,在“五识身相应地及意地”中,特别论证阿赖耶识的存在。于决择“菩萨地”时,从“胜义谛”开始,广引《解深密经》的原文(胜义、瑜伽、地波罗蜜、如来成所作事了义之教)。
  〈摄释分〉?述解释经典的轨则,并引《阿含经》的例子来说明(汝等苾刍应当安住修学胜利,慧为上首,解脱坚固,念为增上)。
  〈摄异门分〉直接解释《阿含经》中成串的经句,例如“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
  〈摄事分〉中的契经事,则依次解释《杂阿含经》蕴品、处品、缘品和道品的经文要义。
  --------------------------------------------------------------------------------
  p66
  〈摄事分〉中的调伏事及本母事,则分别解释《别解脱戒经》及杂染清净法的摄义。
  至于《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共分为十一品,依次为摄事品、摄净义品、成善巧品、成无常品、成苦品、成空品、成无性品、成现观品、成瑜伽品、成不思议品、摄胜决择品。
  于摄事品中,共摄一切、界、杂染、谛、依止、觉分、补特伽罗、果、诸功德等九事。此中,一切指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等五法。
  于摄净义品中,先说四净德、二谛,而后分别论述闻、归依、学、菩提。最后,解说多种圣行、无上乘、大菩提、功德、异论、论法、释。    
  于成善巧品中,解说蕴、界、处、缘起、处非处、根、谛善巧事。
  于成无常品、成苦品、成空品、成无性品中,依次成立无常、苦、空(指众生无我)、无性(指法无我)。
  于成现观品成立入于现观之次第。于成瑜伽品中,解说菩萨所修因力。于成不思议品中,解说远离九不思议处。
  于摄胜决择品中,决择一切、界、杂染、谛、依止、觉分、补特伽罗、果、诸功德等九事。
  四、瑜伽五分之间的异义
  为了澄清《瑜伽师地论》是由弥勒菩萨或无著菩萨所著作,或由无著菩萨所编集,一个方法是先分析瑜伽五分之间义理是否一贯。今选出一些实例来说明:
  (一)〈本地分〉与〈摄异门分〉的异义
  〈本地分〉中的“菩萨地”(卷38),对善逝及无上丈夫调御士的解说是:
  “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
  “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说名无上丈夫调
  --------------------------------------------------------------------------------
  p67
  御士。”[10]
  而在〈摄异门分〉(卷83)的解说是:
  “言善逝者,谓于长夜具一切种自利利他二种功德故。”
  “无上丈夫调御士者,智无等故,无过上故。”[11] 
  此二分对如来十号的功德、智慧描述,显然略有出入;但这出入,并不是哲理上的出入。
  (二)〈本地分〉与〈摄事分〉的异义
  〈本地分〉中的“声闻地”(卷26)说:
  “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膨胀、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
  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
  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
  若于散乱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12]
  而在〈摄事分〉(卷98)中,对于贪的对治则是:
  “又于此中,青瘀想为初,膨胀想为后,对治美色贪。
  食啖想、分赤想、分散想,对治形貌贪。
  骸骨想、骨锁想,对治细触贪。
  观无心识,空有尸想,对治承事贪。”[13] 
  此二分中,以何种想来对治何种贪,在配对上就有所出入,这表示二者的资料来源有所不同。
  (三)〈摄决择分〉与〈摄事分〉的异义
  〈摄决择分〉中的“声闻地”(卷70)说:
  “云何于身观集法住?谓观此身从过去世及诸饮食现在而生。
  云何于身观灭法住?谓观此身于当来世是死灭法。
  云何于身观集灭法住?谓观此身于现在世由饮食缘,增长久住,
  --------------------------------------------------------------------------------
  [10]《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499b。
  [11]《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765a。
  [12]《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429a。
  [13]《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865b。
  --------------------------------------------------------------------------------
  p68
  必当破坏。”[14]
  而在〈摄事分〉(卷97)中,则说:
  “又于未来,当知安住集法随观。
  于过去世,当知安住灭法随观。
  于现在世,生已无间,尽灭法故,当知安住集灭法随观。”[15] 
  在这二分,对于集、灭、集灭三法的配对,并不相同。
  (四)〈摄决择分〉与〈摄异门分〉的异义
  〈摄决择分〉中的“声闻地”(卷70)说:
  “由二因缘有窣堵波:一证坚住故,二有可依故。
  由二因缘名有可依:一依智不依识故,二大师是如来应等正觉故。
  由二因缘,大师是如来应等正觉:一断一切疑故,二邪行不可得故。” 
  而在〈摄异门分〉(卷83)的说法是:
  “由有窣堵波者,一切外道天魔及余世间不能倾动故。
  言有依者,具足四依无失坏故。
  大师是如来应等正觉者,谓所说教善清净故。” 
  此二分的解说,虽似有关联,但仍可看出来自不同的资料。
  (五)〈本地分〉与〈摄释分〉的异义
  佛法十二分教中的“因缘”,或译作“缘起”,其意义在〈本地分〉(卷25)中是:
  “云何因缘?谓于是中,显示能请补特伽罗名字、种性,因请而说;及诸所有毗奈耶相应有因、有缘别解脱经,是名因缘。” 
  在〈摄释分〉(卷81)中的解说是:
  “缘起者,谓有请而说,如《经》言:世尊一时依黑鹿子,为诸
  --------------------------------------------------------------------------------
  [14]《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686b。
  [15]《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859b。
  [16]《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687c。
  [17]《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761c。
  [18]《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418c。
  --------------------------------------------------------------------------------
  p69
  苾刍宣说法要。又依别解脱因起之道,毗奈耶摄所有言说。又于是处说如是言:世尊依如是、如是因缘,依如是、如是事,说如是、如是语。”[19]
  〈本地分〉依“有请而说”、“毗奈耶说”,而〈摄释分〉则多出“依因缘”来说明“因缘经”或 “缘起经”的内容,虽差异不大,但此二分的资料来处不同。
  (六)〈本地分〉中“声闻地”内部的异义
  除了不同分的异义外,在同一分内也有不相同的解说,如“声闻地”中的第一瑜伽处(卷28)说:
  “若缘自中身发毛爪齿等相为境,是名于内身住循身观。
  若缘他中身发毛爪齿等相为境,是名于外身住循身观。
  若缘内表身变异、不变异青瘀等相,及缘外表身变异、不变异青瘀等相,相似法性、平等法性为境,是名于内外身住循身观。”
  “如是若缘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为境,随其所应,当知即是住循(受、心、法)三观。”[20]
  而在“声闻地”的第三瑜伽处(卷32)则说:
  “汝应先于内身所有三十六物,始从发毛乃至小便,善取其相……复令其心于内寂静,如是名为于内身中修循身观。……
  次应于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复令其心于内寂静,如是名为于外身中修循身观。……
  后复应于自身内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又于他身内外不净,善取其相,……复令其心于内寂静,如是名为于内外身中修循身观。”
  “汝复应于四无色蕴,由闻思增上力分别取相,于其三分发起胜解:一于奢摩他品,二于无散乱品,三于毗钵舍那品。(以下依此三品于所缘受等四无色蕴)发起胜解,如是(依次)名为于内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于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于内外受、心、法修循受、
  --------------------------------------------------------------------------------
  [19]《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753a。
  [20]《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441b。
  --------------------------------------------------------------------------------
  p70
  心、法观。”[21]
  此中,有关内、外、内外三组的四念住修法,在这二个瑜伽处中有多种说法,但这三组能有相同解说的,并未出现,这也表示即使在同一分内,仍有不同的资料来源。
  以上这些例子,在于说明《瑜伽师地论》是由许多不同的资料所编集而成,而其间的异义,并不是“宗义”上的不同哲学主张,而只是解说上的小出入。掌握这个义理上的小歧异,我们可以试著「推测”《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编著过程。
  五、《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编成
  从佛灭(约西元前486年)到无著菩萨出世(西元310-390年)的漫长时期内,佛陀的教法在印度仍然代代相传著,除了原始的阿含经论外,也流传著大乘的经论。西元四世纪时,无著菩萨是这一时代教法的集大成者,其一重要贡献是将《瑜伽师地论》流通于印度,使当时的佛教徒在义理和实践上有所依据,促成佛教的复兴。今由前述瑜伽五分的不同义理,推测《瑜伽师地论》的编成如下:
  1.佛法在历代下传中,有注重实践的瑜伽师们将实践的要领编集起来,由于各有所重,因而有多种不同的重要资料,无著菩萨将这些编集、补充而成〈本地分〉(五十卷),共分成十七地。《瑜伽师地论》(卷1)一开始就说: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22]
  此处表明:《瑜伽师地论》最早的内容就是十七地,无著菩萨将
  --------------------------------------------------------------------------------
  [21]《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461c。
  [22]《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279a。
  --------------------------------------------------------------------------------
  p71
  这些编集、补充而成《瑜伽师地论》的〈本地分〉,由其内部义理的小出入,可以看出其编辑的痕迹;由于不同的资料各有足取之处,故将之全部或大部份保留下来。此中,最核心的编集部分有二,一为编集与阿含义理相涉的“声闻地”,一为补充与大乘义理相涉的“菩萨地”。在编集“声闻地”时,无著菩萨将资料分成四个瑜伽处,每一瑜伽处内有多项论题,由于材料多,难免前后有所出入,但也保存了许多早期瑜伽师有关修行的教授、教诫。至于“菩萨地”的编成,则同样分成四瑜伽处,摄集大乘经典的要义,特别是菩萨戒的阐述。“菩萨地”之后是“有余依地”“无余依地”,只略述阿罗汉苾刍的果事,这是上接“声闻地”而来的果证,因此,可以看出“菩萨地”是后来扩充编成的。至于在“声闻地”之前的“五识身相应地”、“意地”这二地是有关内六处的基本论题,自成一单元,是瑜伽师们对“境”的理解。“有寻有伺等三地”广述杂染等义理,也自成一单元。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无心二地,讨论与禅定相关的论题,也自成一单元。而后,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另成一单元,此中,将五明编入闻所成地中,其中的因明,广谈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这一论题,无著菩萨也将之编在自著的《显扬圣教论》(卷11)中。在“有寻有伺等三地”中,详述十六种异论,这一部分,无著也编入《显扬圣教论》(卷9、10)中。在闻所成地中的内明,略释佛教的一法至十法;在思所成地中,举出偈颂,并解释其意趣所在;在修所成地中,探讨修习对治、世间一切种清净、出世间一切种清净等,都是瑜伽师所应有的闻、思、修慧,有其价值,因而无著将之编集成一单元。以上〈本地分〉中的十七地,除“菩萨地”,及一部分的阿赖耶识的观点外,其义理大都依据《阿含经》。〈本地分〉中十七地内的许多资料是由无著菩萨编辑而成,有些论题则是他所著作,但要如何严格区分二者,自属不易。
  2.无著菩萨又针对〈本地分〉中的十七地,一一给予决择、补充,而编著出三十卷的〈摄决择分〉,此中,有许多他的主张,例如,在
  --------------------------------------------------------------------------------
  p72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中,以八相来成立有阿赖耶识的存在;这一论题也被纳入他的《显扬圣教论》内。在决择“菩萨地”时,无著则广引《解深密经》来补足菩萨道的内容,也解释了《宝积经》的十六法门。
  3.如何解释《阿含经》呢?释经的规矩是如何呢?无著菩萨依据印度佛教的传统,编著出〈摄释分〉(二卷),以五相随顺解释一切佛经,并举《住学胜利经》来做例子。这一论典,无著菩萨也将它编入自著的《显扬圣教论》卷12、13中。
  4. 另一方面,从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为了解释《阿含经》中成串的术语,便有“异门”将之归类并解释,这种简要的论典由师徒相传,最后到了无著菩萨的手上,纳入《瑜伽师地论》中的一分,成为〈摄异门分〉(二卷)。
  5.同样,佛弟子们为了掌握《杂阿含经》的义理,依照〈蕴品〉、〈处品〉、〈缘品〉、〈道品〉的内容,依次决择其要义,而有“契经摩怛理迦”(契经之本母)。这一论典最后到了无著手上,编入《瑜伽师地论》中〈摄事分〉的契经事。另外,还有决择《别解脱戒经》的“毗奈耶事摩怛理迦”(律之本母),编入〈摄事分〉中调伏事,最后,无著菩萨补上“分别法相摩怛理迦”一短文,来略摄流转、还灭、杂染、清净法。如此,便编成了《瑜伽师地论》中的〈摄事分〉(共十六卷)。至于最初由谁来决择这些经律的要义呢?一个传说是由大迦叶尊者所决择。
  《瑜伽师地论》的汉、藏译本,五分中的〈摄释分〉、〈摄事分〉二者的次第互换,不外表示早期在印度这二分是分别流传著。
  总之,无著菩萨先编集以瑜伽师修行为主的〈本地分〉,再一一给予决择而有〈摄决择分〉,最后编入〈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而成庞大的《瑜伽师地论》,使其内容显示出声闻道与菩萨道并重。
  至于《显扬圣教论》的编著则以菩萨道为主,从《瑜伽师地论》中的〈本地分〉抽取要义,编成“摄事品”卷1至卷4和“摄净义品”
  --------------------------------------------------------------------------------
  p73
  卷5至卷8。又将〈本地分〉中的十六种异论,编入《显扬圣教论》的“摄净义品”卷9、10中。将〈本地分〉中的因明,编入《显扬圣教论》的“摄净义品”卷11中。将〈摄释分〉编入《显扬圣教论》的“摄净义品”卷12、13中。接著编写短文:“成善巧品、成无常品、成苦品、成空品、成无性品、成现观品、成瑜伽品、成不思议品”,依次编属卷14至卷17前段。最后将〈摄决择分〉的要义编写成“摄胜决择品”卷17后段至卷20,达成“显扬圣教”的目的。
  六、结语
  由以上的初步探讨,可以看出无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的编著过程中,一方面将旧有以阿含义理与实践为主的重要资料给予编辑、保存,一方面给予决择、补充,特别是“菩萨地”的长篇论述;使得原先以声闻道为主轴的〈本地分〉,变成与菩萨道并重。到了无著菩萨编著《显扬圣教论》时,则完全以菩萨道为主轴。至于无著的资料来自何处?最可能是来自一位当时名为弥勒菩萨的大瑜伽师,因此,汉译本说:《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弥勒菩萨并使无著走向菩萨道,而有大量大乘论典流传后世。《瑜伽师地论》的编著时期,是无著菩萨正处在转向之时。就资料的内容而言,《瑜伽师地论》中保留了许多传承下宝贵的阿含义理与实践要领。《显扬圣教论》则展现出菩萨行者对圣教所应修习的义理与实践的核心内容。这二本论著,不愧为印度当年划时代的要典。

 
 
 
前五篇文章

天台宗之理事觀

放生行善,众教奉行

胜鬘夫人开示的启示

依止善知识和积累福慧资粮

四阿含经:“六大”、“十八界”、“五蕴”、“十二因缘”

 

后五篇文章

准提佛母与密教兴起之渊源

因果教育——地狱篇(1)

唯识学的两次译传 《大乘起信论》为昙延所造

三性与唯识

中国思想与大乘佛教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