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台文化--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岂页 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岂页 来源:《天台风物》 作者:陈邦设 许尚枢 智岂页 (538-597),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颖川(今河南许昌),出生于郑州华容(今湖北省监利县)。从小亲近释教,七岁就能背诵佛经。父亲为梁朝显宦,554年,西魏兵逼江陵,梁元帝兵败被杀,他目睹“家国殄丧,亲属流徒”,叹惜荣会难久,凋离易及,就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发愿为僧。次年,依湘沙(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法绪出家,受十戒,并遵师命去慧旷律师处学律,其后又到衡州大贤山隐居,潜心诵读佛经。廿岁受具足戒,成为一名正式僧人。 天嘉元年(560),智岂页 前往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拜慧思为师。慧思(515-577)以北齐慧文禅师口授的“一心三观”之理相传授。智岂页 在他门下多年,日夜诵读《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研习安乐行,并代师讲经。由于智岂页 深析经理,辩才无碍,“闻者折服”,受到老师“说法人中,最为第一”的美誉,从而奠定了天台禅智兼重、定慧双开的理论基础。 光大元年(567),智岂页 遵照慧思去南岳前的嘱咐,与法喜等27人前往陈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市)讲禅。过了二年,受请居瓦官寺。在前后八年中,他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折服“世称义虎,辩号悬流”的慧荣的问难,既开讲经论,如《法华经》、《大智度论》和《次第禅门》,写出了《六妙法门》,更创弘禅法,弥补南方佛教偏重义理探讨之不足,因而四方学者摩肩接踵而至,甚至有不远万里跋涉只求“一句益者”。朝延大臣以“德优名重”的仆射徐陵对他更是资敬尽节,极尊崇之礼。陈朝王室先后给他的敕书共十三件(细数则为三十六件)可谓结下不解之缘。 太建七年(575),鉴于京城喧闹嘈杂,不利坐禅行道,智岂页 不顾僧俗多方挽留和陈宣帝降敕留连,率领三十人入天台山。开始时常宿于石桥,后来在银地岭遇定光禅师,建草庵于佛陇。陈宣帝赐予修禅寺名。翌年,荒歉,僧众随缘,智岂页 与慧倬种苣拾橡充饥,安贫乐道。太建九年二月,陈宣帝下诏:“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今天台县)调(赋税)以充众费; 蠲两户民,用供薪水”。皇室的见重和经济的大力支持,成为佛教宗派得以创立的重要前提。 至德三年(585)三月,由于永阳王陈伯智的苦谏和陈后主的再三邀请,智岂页 再次赴京,在太极殿东堂开讲《大智度论》和《仁王般若经》,很多名僧受命参加讲座,后亲临法筵听经,百官尽敬。又为后皇太子受菩萨戒,宫内储后均受戒范。智岂页先后居灵耀寺、光宝寺,讲《法华经》。后主还效法梁武帝,入寺舍身为奴,表达对佛教的崇信。隋开皇九年(589),陈亡,智岂页上庐山留居。 翌年,隋文帝下诏问候智岂页 ,表示愿意护持佛教,希望他“宜相劝勉,以同朕心。”接着,晋王、扬州总管杨广又多次迎请。开皇十一年(591),智岂页至扬州,为杨广授菩萨戒,并命名为“总持”,而杨广奉智岂页为“智者”称号。开皇十三年,为报答故乡抚育之恩,赴荆州造玉泉寺、十住寺。此后两年在玉泉寺讲《法华经玄义》和《摩诃止观》。 开皇十五年(595)春,智岂页受杨广之请,再到扬州,撰《净名经疏》。九月,回到阔别多年的天台山。在讲经说法和著述经疏的同时,主持建造寺院。在以后两年(596-597)中完成经文三十一卷,病榻口授《观心论》。十月,杨广遣使入山迎请,智岂页将什物施舍给贫困无靠者,构画了国清寺的样图后,勉强于十一月十一日出山,走到石城(今浙江新昌大佛寺)病危,乃于弥勒佛像前端坐寂灭,时为十一月廿四日未时。后归葬佛陇(今智者塔院),世寿六十岁。 佛教传自印度,而能融合印度之学说,自立宗门,并有创造,蔚为中国化佛教的宗派,则自天台宗始。智岂页适应中国政治大一统的历史需要和佛教的发展趋势,在统一南北佛教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思想建立起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对佛教的各类经典和不同学说作出了折衷,对南北各地形成的重义理和重禅修的不同学风进行了调和,并对中印两种不同的思想学说加以融通,建立起以《妙法莲华经》为根本经典和止观并重、定慧双修为最高修行原则,以“会三归一”、“五时八教”为判教理论的完整宗派体系。该宗因智岂页久居天台山,被称为“天台大师”,以人----地名宗而称为“天台宗”,又以所信奉的主要经典而称“法华宗”。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个宗派,它具有开创性、灵活性和兼容性三个特总。智岂页虽奉龙树、慧文、慧思为祖师,实为真正的天台宗创始人。由于他第一个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过程,是开创中国化佛教的第一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亦有着深远的影响。 智岂页学行精深,著述丰富,有“东方黑格尔”之誉。主要著作有《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各廿卷,统称“天台三大部”。尤其是后者,代表其成熟思想。《普门品别行疏》《普门品别行玄义》《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疏》《观无量寿佛经疏》各若干卷,称为“天台五小部”。连同其他著作,共180卷,除小部分亲自撰写外,多系门徒灌顶据笔录整理而成。 智岂页又是菩萨戒律的提倡者。授菩萨戒成为天台宗的一项重要活动,施及帝王大臣,这也是他被“陈、隋两帝,师为国宝”的原因之一。同时他又注意与民间神灵崇拜结合,制“观音忏法”,《法华经》特奉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顺应了历经战乱、祈求平安幸福的民众心理,赢得众多的信徒。 智岂页生平建寺三十六所(在天台创十二刹),度僧一万四千人,造像八十万躯。寂灭后,晋王据其遗愿而建立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传法弟子有灌顶、法喜、法彦、波若(朝鲜人)、智越、智日希、智 等32人,以灌顶最为杰出。其后宗风远播,传至日本、朝鲜。其中日本天台宗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远孙二百五十三代。追本溯源,肇始于智岂页。正如日本天台宗座主山田惠谛长老所说:“没有天台宗开山祖智者大师,就没有日本的天台宗,也就没有日本佛教各宗派的兴起。”(按:日本拥有国内会员1680万人、国外会员30余万人的“创价学会”,信奉“日莲宗”,其宗祖日莲曾在日本佛教天台宗本总山学习天台宗教义十余年,以《法华经》为救世圣典)“日本天台宗尊奉智者大师为高祖,世世代代不忘祖师大恩。”智岂页及其开创的天台宗,在中外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