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净土与禅 果利法师 提要 一. 前言 以最简短的语句介绍净土与禅二者的大体关系,并以比喻来说明二者“是法平等,无有上下”之教无分别。 二. 净土与禅之缘起观 (一)净土的起源及其在中土的发展 从《观无量寿经》的缘起典故,介绍佛陀时代净土法门的开始,中国净土宗之创始,则由慧远大师于庐山建立莲社,后来被人们所推崇的有莲宗十三祖,在中土影响深远。 (二)禅宗的产生及其在中土的流传 介绍《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佛陀拈花示众,有迦叶比丘破颜含笑,从而得到佛陀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并成为西天禅宗衣钵真传第一人。以后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大师。便航海东来,开辟了中国禅宗,而后又“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于是禅宗便在中国这块肥沃土地上迅速发展起来。 (三)净土与禅与现实生活中的特殊因缘 说明净土与禅虽修持有所不同,一渐一顿,但其导归则一,净土与禅又是拯救现实生活中困扰的人们的一种方便法门,信奉后,可使人性得以净化,而最终达到创立人间净土之目的。 三. 禅净共修之方法论 (一)禅净互入的方便殊胜 阐述净宗大德们多以先修禅再入净,于念佛中,止灭他想,寂然忘知,深入三昧,与禅境互摄互入,无二无别,即殊胜又方便。 (二)自力与他力的善巧结合 论述禅宗法门是以自力发觉本性空寂而顿悟成佛,净土宗念佛法门则主要依靠佛力接引往生,先到不退转之极乐净土后,再依次修行,进而达到觉行圆满。如自力与他力合一,方为修行之要道,成佛之稳当。 (三)真如三昧与念佛三昧 论证真如三昧是参禅中的最殊胜境界,而念佛得定后,也达到念佛三昧,此刻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当前一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法身融合,与真如三昧融为一体,无二无别,无禅无净,此种念佛观创始于庐山莲社。 (四)坐禅念佛与念佛参禅 说明坐禅可以念佛,念佛也同样可以参禅,“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达到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忘参禅,无挂无碍,殊途回归。 四. 结语 总结禅与净土,虽一为难行道,一为易行道,但其二者最终目的,皆是令众生早出娑婆,同登彼岸,悟证其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其旨趣终无二致,也即是“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了。正确地理解并实践净土与禅,可以使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路线上迅速地开辟出一条直通无上菩提的康庄大道。 漫谈净土与禅 释果利 一. 前言 净土宗一向被人们认作“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普通法门,而禅宗则是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上乘法门教化于世。其实,普通和上乘只是迎合众生的不同根器而方便施设,绝对不是以教门的优劣来分别。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说明了这个问题。 如来一生所说之法无非都是趣向于无上菩提之意旨。人们要在佛指出的许多种方法和路线中中选择自己所适合的道路,有的同样路程亦可用于不同的方法,比如道路上设有车辆等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要是你掌握了驾驶的方法,便可以车代步更快更方便地到达目的地。净土宗即是一条通往无上菩提的宽广大道,念佛人正是此道路上行人,只要肯念下去,坚持地走这条路,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最终就必然会到达彼岸。禅宗则是路上最快捷的一种交通工具,乘上它可以最快的速到达目的地。但是,如果不懂得使用的方法,或者说根本没有驾驶的能力,亦可驰入迷途,偏离目标,还要回转过来去走更长的路程。这便是净土与禅的奥秘了。古往今来净土与禅两宗门下的高僧大德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仔细探究一下他们所行走的路程,便不难看出净土与禅两者有著至深至密的关系。 今后学十分荣幸,借此两岸禅学研讨会之殊胜场合,可以谈谈自己对于净土与禅的一些粗浅的体会,祈请各位高僧大德指教。 二. 净土与禅之缘起观 古德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净土与禅同样有著它们所产生的因缘。依据经典史实特简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1. 净土的起源及其在中土的发展 据《观无量寿经》记载:在佛陀时代,有王舍城国太子阿阇世,受恶友提婆达多的唆使,将其父王频婆娑罗禁闭起来,欲将其饿死,自己作国王。频婆娑罗王之后韦提希夫人,每日以酥蜜涂身,在头上的宝冠中装入葡萄浆,趁探视国王之时偷偷地给他食用。后来终于被阿阇世发觉,怒将夫人关闭于深宫。夫人悲愁痛苦,遥望远在灵鹫山中的佛陀,顶礼跪拜,世尊便现神通出现于王宫,依其请求广说十六种观想念佛法门。这就是《观无量寿经》的缘起,也是净土宗之最原始的经典。《观无量寿经》是佛随他意之方便说,随后佛又在灵鹫山说《无量寿经》和在祗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这便是净土宗最早的三部经。如果再加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及后来世亲所造《往生论》,便合称为净土宗五经一论。 中国净土宗始于东晋,当时有慧远大师于庐山建立莲社,结社念佛。此时《观无量寿经》尚未传译。他们是依据《般舟三昧经》的思想,念阿弥陀佛而求往生。般舟是梵文音译,意为佛立或常行道。三昧亦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正、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此般舟三昧专以阿弥陀佛为法门主,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由此就能使修持者气虚朗明,思虑幽微,鉴照智慧,止寂他想,忘所缘之境,见佛身现前,达到求往生净土之目的。在种种三昧之中,念佛三昧最为功高进易。 慧远圆寂后,道昺主持东林精舍,还有昙恒,昙诜等,他们共同弘扬远师遗风。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弟子游化诸方,从而净土信仰传布各地。在不同地区,不同朝代,净土宗高僧大德层出不穷,为信众所推崇有莲宗九祖,或谓十三祖,即初祖慧远、二祖善导、三祖南岳承远、四祖五台法照、五祖新定少康、六祖永明延寿、七祖杭州省常、八祖云栖莲池、九祖灵峰蕅益等大师、近世以清朝行策、省庵、际醒和民国印光四大师为传承,加上述九祖合称莲宗十三祖。 2.禅宗产生及其在中土的流传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义的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佛说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法门,这正是《华严宗》所说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在开悟之人看来,头头是道,法法皆真。真是见色闻声,无非这个,扬眉瞬目,尽是玄机。对迷昧之人来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迷头认影而当面错过,无中生有于翳眼空华。其实,不论开悟或迷昧之人,他们所悟或所迷皆是这个禅学,由此看来,佛教的禅学确实是一切法门的大总相法门。此是发心信仰佛教之人所要达到的理想的最终目的。 中国禅宗是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其所立宗依据达摩、惠能先后传授的《楞伽经》,和《金刚经》等。禅宗最初缘起是由《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讲一桩典故发端的。有一天,佛陀行化至灵鹫山,此有大梵天王以金婆罗花献佛,并舍身为床座,恳请为众说法。可是,佛陀升坐后却默不作声,只是手拿著这束金婆罗花示众。与会百万人天大众皆面面相觑,皆不理解佛拈花示众之旨意。此时一位老比丘摩诃迦叶尊者突然破颜而微笑,灵犀相应,机教得当。佛陀立即开口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与摩诃迦叶”。迦叶即为西天禅宗第一代祖师。 摩诃迦叶为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便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是为西天第二代祖师。再由阿难传给商那和尊者,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又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付与菩提达摩大师,即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 中国禅宗的起源是达摩在接受般若多罗付嘱时,还授其说“吾灭度后六十年将引正法眼藏和衣钵到中隆佛种,普利众生”。到了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达摩乘海船至广州,随之梁武帝派人专程迎至金陵(今南京)。梁武帝虔信佛法,而其所做功德皆名相之事,且又不领悟达摩所说上乘大法,二人谈话不契,机缘相违,达摩便脚踏芦苇渡江,隐住嵩山少林寺,深入禅定,面壁九年。此即是“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接受达摩衣钵者为二祖慧可大师,其本名神光,早年儒学造诣至深,出家后精研大小乘教义,悟解力很高。因为轻慢妄心,初与达摩会面时而错过良机,便生大惭愧心,负荆请罪,断臂求法,终于得到摩的真传。慧可又传三祖僧粲,僧灿传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弘忍传六祖惠能。这叫做“灯灯传焰,奕叶相承”。中国禅宗可算是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派。这个宗派是由五世纪初达摩大师开始的,一直到惠能大师,形成为中国独特的禅学思想体系。 早在东汉末年,安息国高僧安世高法师来到中国,他从桓帝建和二年(148年)至灵帝建宁年间(168-172年),约二十年翻译了《安般守意经》、大小《十二门论》等三十多部典籍,多是介绍小乘禅学的。后来又有鸠摩罗什法师翻译大乘经典,传播最上乘禅学。从汉末到两晋南北朝的百年间,许多外国法师来中国翻译佛典,中国许多高僧大德也进行翻译和注释佛典,出现了大量的佛典疏论,特别是东晋道安法师,大力提倡禅学,习禅之气兴盛起来。由此可见,达摩大师于南朝梁代来中国时,禅学已在中国流行,所以他所倡导的禅学自然很快发展起来。 3.净土与禅现实生活中的特殊因缘 基于上述,禅宗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由此彻见一切众生一念之心性,正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只是被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碍智皆得现前,这就必须随顺机宜,说种种法,令其断除妄想执著,以复本有心性(本来面目)。但是,众生根机不一,若宿根成熟,则由禅门所主顿悟,即刻超凡入圣。若非宿根成熟,难于即刻断惑证真,于是便开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可见,净土与禅虽修持有所不同,而其导归则一,皆能使惑业不期断而自断,福慧不期满而自满。因此,诸佛、诸大菩萨、著大祖师,以至诸法师、诸善知识,皆以净土与禅为弘法利生之第一要务。 净土宗强调摆脱娑婆世界之浊恶苦难,到达极乐世界美妙境界;而禅宗则主张通过众生之内自观照,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不论是习净或参禅,达到心境空寂,定慧不二,断惑证真,入涅槃城,心中呈现净土,从而达到心佛圆融。《维摩诘经.佛国品》说:“若菩提欲得净土,寻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就把净土与禅合在一起了。净土与禅在修持虽有所不同,而佛法却是圆融无碍的,不同法门是共成佛道的。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佛,即是无上深妙禅。”净土宗之义理知难而行易,其目标超情离见至为高远,经典所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至善至美,使人不胜向往。但是,却是超出凡夫的视听心量之外,未有可靠的验证使众生见信,终难升起决志求生净土的愿心。此一问题则由禅宗之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弥补之。净土与禅宗的历代祖师,以共同的修证成就向世人提供殊胜的验证:西方极乐世界确切实有,经典佛语真实不虚,习净或参禅必定往生或见性。这种伟大而崇高的见证,强有力地激励著一代又一代禅净行人,出离生死轮回,成就佛道者不可胜数。 净土与禅是拯救现代人的最主要的法门。基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发达,人们在高度的物质享受中,或迷于乐境,或苦中作乐,或以苦为乐,在三界火宅中嘻怡流连,难以生起厌离之心。禅宗以“禅即生活”为契机,从山林走向社会人群,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惠能大师在《坛经。般若品》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就易于使迷惑世人接触佛道,把西方净土大门向广大众生敞开。工作无碍净,劳作中更易于触机开悟。现代人造业多端,而执迷不悟,更需念佛和参禅来消逝宿业。人生之净化,世间便呈现出净土。人们一走上净土与禅的无上大道,便生起厌离娑婆而欣求乐土之心,拔除贪爱之桩,斩断情执之缆,视三界如牢狱,睹家园如桎梏,见声色如鸠毒,瞥名利如缰绳,看一切良辰美景如梦幻泡影,唯有习净和参禅为出世之急要。现代人一旦行持了净土与禅,便具有崇高而深远的宗教胸怀。把佛教生活化和生活佛教化普及于人间。不学而知谓之良知,不虑而能谓之良能,良知良能即佛性的呈现,久而久之即成为习惯,亦成为日用常行,如为病患者消灾,为婴儿祈福,为狱罪忏悔,为青年男女佛化证婚等等,把佛陀的悲宏誓愿渗透至人间和山河大地,随著人们的共业和别业逐渐消失,大家便能在一片和谐温馨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生活,此种理想境界即人间极乐净土。 通过亲证念佛而摄禅归净,应是最适用于当今物欱横流社会的修持方式。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中说:“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一念厌苦”即由定发慧,由厌欣心至于净土。净土先净念,净念之始基在为一切善行,积无量善行功德便呈现出净土相。近代以来的诸高僧大德多以此修持,其成就给我们留下对机合宜的规范。如圆瑛大师、虚云和尚、杨仁山居士等,皆通过离念断惑,导归净土为果。他们拓展了净土与禅的含义,由自净其意的自身修持,发挥至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他们针对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反覆宏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教诫,通过利乐有情,广度众生,实现社会环境和人性的净化同登极乐,直达西方净土。 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给予弘扬净土与禅以阻力,实际上也是机遇。人们在饱食酒醉之后,物极必反,必然会思考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物质文明的弊端对人们的困扰,使之心绪茫然,必然会产生寻求心灵安顿之念。这样的社会心理,适用于各种根器之人的净土与禅,必然具有无上之魅力。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净业即禅境,由此感召众生,令迷途知返,齐抵净土涅槃彼岸。时代的要求,众生的渴望,是净土与禅能长期繁盛的根本原因。 三. 禅净共修之方法论 禅宗与净土虽同属于实践的宗派,但一主自力,一主他力,其基本见地以及修学路线,则显然有所别异,永明延寿曾作(参禅。念佛四料简偈),可作为禅净双修之准则,为修行人确示之要道,四料简:(一)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二)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三)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四)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永明四料简,乃为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但先须认准如何是禅,如何是净,如何是有,如何是无,然后逐文分剖,则知字字得当,无一字能移易。禅者,即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即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即无能无所即叔即照之离念灵知,是超言说,超理论的,所谓直接的经验,顿悟的境域;在修证上,被认为必须是上根利智者,始能领悟,并不是普通根器的人随便可以参到的。因此,其他宗派往往用尽言辞、比喻、分别解说,结果都是归结到“语言道断,心行处灭”;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这是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本来面目,明心见性。有净土,即真实发心,生信发愿持名号,求生西方。禅与净土,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是约机约修。一理一事,理虽如是,须如理起行,行极证理,务使理圆融,互契互入。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忽忽,敷衍行事,或行虽精进,而因地不真,心恋尘境,乃至求来生富贵,生天求乐皆不得名为有净土。 1. 禅净互入的方便殊胜 净土法门随著佛教经论传译到中国以后,逐步得到发展。虽然不同于禅宗和其他宗派的直系传承,但由于它的影响很大,收机甚广,容易令人信解修证,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朝代,净土宗的高僧大德层出不穷。但我们若仔细考究净宗祖师们行履时,不难发现他们大都是先为禅师而再入净土的相同过程。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之结社念佛,是依念佛三昧法见佛而求往生,当时《观无量寿佛经》尚未传译,所以其思想是基于《般舟三昧经》以三昧是专思寂静,则气虚神朗,自发鉴照之智,得透幽微。然而种种三昧中,念佛三昧最功高进易,因为如来是穷玄极寂,体神合变,随宜应物,所以使入此三昧者,寂然忘知,就所缘之境,成就鉴智,此是说明若一心专念,止寂他想,则鉴照之智自发,而得见佛之境界,所以慧远大师的念佛法门完全与禅境相融合,故念念与禅,禅中念佛。其师道安大师也是一代著名禅门龙象。 蕅益大师主张念佛有念他佛、念自佛、念自他佛三种,以庐山一派之净土念佛,名为念他佛,达摩所传之禅及南岳天台所传之观心,名为念自佛,永明一派之事理双修,名为念自他佛。因此大师念佛法门犹为灵活,念佛修禅,修禅念佛,无挂无碍,由禅入净,由净入禅方便自在。 念佛之法门风靡天下,禅师之兼净业者多。我们可以仔细一看,净土宗和禅宗的大德高僧都有很多牵连的关系,有的先修禅宗弘扬禅,然后归心净土,弘扬净土,而在归心净土后又不离禅境,弘扬净土中,又主张由净入禅之殊胜方便,像这种情况,历代以来,不乏其人。 唐代时期就有善导,道镜二人合集的《念佛镜》二卷。到了五代末,杭州永明寿禅师撰述《万善同归集》三卷,《神栖安养赋》一篇,宋朝初期亦有禅宗许多高僧,除弘扬本宗之外又兼弘净土,就像云门宗的天衣法师,义怀法师和他的弟子慧林等等,著有《劝修净土说》,曹洞宗的长芦法师撰有《净土集》。到了元,代大力弘扬净土的法师也很多,就像宋末元初,临济宗的明本禅师,他把禅宗律宗经和密宗融会在一起,修行净土礼净土忏法,还有普度大师著有庐山《莲宗宝鉴》,到了元末明初,就有性澄大师撰述《阿弥陀经句解》一卷,大佑法师著有《阿弥陀经略解》一卷。幽溪大师著有《净土生无生论》一卷。到了明末,就有莲池大师、憨山大师、蕅益大师和他们的弟子,大力提倡禅净一致,就像莲池大师一样本来是修禅宗,后来又在云栖一心念佛,专修净土,憨山大师在年轻时代,也是致力于禅教,到了后来也专修净土,二六时中一心念佛,著有《憨山大师梦游集》。 综上所述,古今祖师大德们的行持或由禅转入净土,或由净土转入禅境,皆是那样运用自如,无挂无碍,修禅虽需上根利器之人方可入门,而净土则钝利全收,上下兼被。修禅之人如感自身资粮不足,吃力难行,不妨转入净土念佛消业,补充营养,再向高速路上行使。而念佛之人,日长月久,有了很深功力,佛声、馨声、鱼声融为一体,能所俱空,不知念佛者谁,到了这种火候,不妨进入禅定自观,这样才恍然大悟,方知山外有山,无处不是禅。 2. 自力他力的善巧结合 佛道有二力,自己所修之善根为自力,佛之本愿力加被力为他力,修行别的法门,光凭自己的力量,经过长久时间,加上环境恶劣,很容易退堕到这个娑婆世界。再要努力修行,修得信心具足,善根成熟的时候,才能不退。可是念佛法门,凭借自己修行力量之外,更仗佛力的加被和护持,佛的光明时时照耀著我们,很容易得到不退,只要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圆证三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同时那里都是助道因缘,而永远没有退堕和障碍修的因缘。在这种超胜美好的环境里,就自然而然地一步一步地前进,很快就会成佛得道。总之,只要一心专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念念相续,没有间断。就是我们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中,也不离这一声佛号,提起能念的心光,照著所念的佛号,要心佛相应,心佛不离。一定要念到心中唯有佛,佛外更无心。只要诚心诚意地念,绝对可以成就事一心不乱。正如中国近代高僧圆瑛法师说的“欣修净业念弥陀,莲芯标名在刹那,慧照分明心即佛,功成禅指出娑婆。” 念佛到这种境地,能够不住著于有念念佛,更进一步要做到终日念佛,终日无念,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来是空,所念之佛,也是不可得,念到境寂心也空,也不住著于有念。从这里又进一步念到无念而念,了知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真是无念而念。能念之心,心即是佛,也不存在心相。所念之佛,佛即是心,也不存在佛相,所谓能所双亡,心佛一体,即是由持名念佛而深达实相念佛,得到理一心不乱。因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愿力、净行之力。另一方面更要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有了自他二种力量,纵使自力不够,还有佛力可以依靠,所以说修行以禅净双修最为殊胜和稳当,自力的开发就要靠禅观自性,内自挖掘,由定生慧,破除无明,自性本来是佛。坐大道场,如如不动,无去无来。无所不在,所谓“于一毛端现三千大千世界,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然而凡夫未证实自性,迷茫愚痴,一时不能发现自身宝藏,此时急需名师指导引路,加之自己身体力行,方能早日明心见性,得见弥陀。念佛则是如子忆母,如病思医,久而久之,自己愿力与佛陀悲力相通,二力合一,方知自性与三世诸佛本来一体,无二无别,正如古往行者所云: 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渐朽应难住,净土虽遥尚易生, 何日如蝉新脱壳,莲花胎里产金身。 3. 真如三昧与念佛三昧 何谓真如?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谓真,常住而不变不改名如。真如即是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真如三昧即是观真如无相之理而除妄感之禅定,如《大乘起信论》云:“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而念佛则有多种。总言之有称名念佛(口称佛名),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念佛三昧有二种: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二.为此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因行之念佛三昧谓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谓之“发得”。《观无量寿经》曰:“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经》卷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 在念佛未得定前,与禅回异,因禅心非欣厌取舍,而念佛则欣取乐邦,厌舍秽上,禅心不能著境,一有所著,便失本来,而念佛则心境对待,能所宛然,禅心应远离法执,而念佛则要利用法执;禅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义,而念佛则应作死此生彼想,凡此种种,悉是禅净互异处。但是若到已得定时,则不同了,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当前一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这时便离开六识分别,与禅门的真如三昧无二无别,而变为禅净不分了,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禅,有何不可?慧远大师曾在《净土发愿文》的序中说“念佛三昧者何?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寂,应不以方”。他极力地赞叹念佛三昧。如远公定中之见净土,即是由念佛得的三昧境界。故远公以前虽有五门禅中所谓念佛观,但专以念佛为修禅的,则创始于庐山莲社。 4. 坐禅念佛与念佛参禅 坐禅为了生死,念佛亦为了生死。参禅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念佛者达惟心净土,见本性弥陀。琦示秀峰居士语云:“夫念佛者,当知佛即是心。未审心是何物,须要看这一念佛心,从何处念起,复又要看破这看的人毕竟是谁。……祖师云:‘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所言心者,非妄想缘虑之心,乃虚明圆湛广大无相之心也。三世诸佛之所证,证此心也,六道众生之所昧,昧此心也。……但将平日所蕴一切智见扫荡于净,单单提起一句阿隬陀佛,置之怀抱,默然体究,常时鞭起疑情,这个念佛的毕竟是谁,返复参究,不可作有无卜度。又不得将心待悟,但有微尘许妄念存心,皆为障碍,直须打并。教胸中空荡荡无一物,而于行住坐卧之中,至静闹闲忙之处,都不用分别计较,但要念念相续,心心无间,久久功夫纯一,自然寂静轻安,便有禅定现前。……豁开顶门正眼,洞彻性空源底,自当点首一笑,始知涅槃生死,秽土净邦俱为剩语。”(《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乙第十七套第三册) 发心信佛修行的人,要注意不要自以为是非常聪明、有智慧、大根器了不起的人。把念佛净土法门看作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法门。认为自己不必要去修念佛法门,去修禅定或其他法门。禅宗,当然是最上一乘,但是它只能适合上根利智的机。而中、下根的人,修起来就感到十分为难了。我们应该要很好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上根利智的。参禅看话头的功夫,一定要突破三关,古人说“初关容易重关难,末后牢关难上难”。这完全都全仗自力来勤修苦练,一心参究,如果三关没有破尽,绝对是不能了脱生死。因此对中下之机,但劝讲往生净土,对上机乃授参禅念佛,而德清又以为念佛与看话双修,如公言:“参禅看话头一路,最为明心切要,但近世下手者稀,一以根钝,又无古人死心。一以无真善知识决择,多落邪见,是故念佛参禅兼修之行,极为稳当法门。”《见《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三十二套第二册) 自永明倡道后,悉皆显垂言教,切劝参禅念佛之修练,如《劝修净土文》云:“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参禅人正好念佛,根机或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因此,或看一话头者,谓之参禅,或坐或息念者,谓之坐禅,参也坐也,总是禅也。禅也佛也,总是心也,禅即佛之禅,佛即禅之佛。念佛法门,何碍于参禅坐禅?且参禅者,能将此阿弥陀佛四字,当做一句话硕,念来念去,反覆不舍,不言参禅,禅已在其中。坐禅者,要到一念相应,豁然如托空方为得手,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禅净相应,念到心空时,永远相应。于念佛时,不昏不散,止观定慧念念圆成,若欲别求禅,那禅当更在何处?在《净土简要录》中宗颐在论禅净之关系时云:“念佛不碍参禅,参禅不碍念佛,法虽二门,理同一致,上智之人凡所运为不著二谛,下智之人各立一边,故不和合,多起纷争。故参禅人破念佛,念佛人破参禅,皆因执实谤权,执权谤实,二皆道果未成,地狱先辨。须知根器深浅,各得所宜,……故念佛参禅各求宗旨,溪山虽异,云月是同,可谓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户透长安。(【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十三套第二册)实如宗颐所云,参禅念佛各究尽一门,其所到之田地即同。而禅净兼修,则参禅念佛融为一体,无挂无碍,殊途同归。 四、结语 禅宗与净土,由于自力与他力的不同,前者被人称为难行道,后者称为易行道。因为禅的人,更要注意到参禅用一段心光智慧来参,不是用意识来分别。智慧是没有分别的,意识是有分别的,这是分别与无分别二个根本不同的原则。如果一起分别心,妄想纷纷,扰乱自心,就不能止了,故参禅一定要用智慧来观照,绝对不能用第六意识。记得在《楞严经》里,阿难尊者请问佛所修之定,释迦牟尼佛在没有对阿难尊者开示定功之前,就先来一个破除第六意识,不但破除意识恶念的一面,而且连意识性善功德的一面也要破除,把第六意识妄想心破到片甲不留。这充分证明了第六意识对参禅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用的。永嘉禅师说:这里悟证与修证的不同,悟证只是明心见性,更需依悟进修;修证就能从体起用,妙用繁兴,不可思议。有的先悟后修,有的先修后悟,有的悟修同时,边修边悟,边悟边修。所以说“佛本是而须修,惑原空而须断”。 佛陀所说三藏十二部教典中,其最终目的,无非令众生修行,而悟证其本来之真性,禅宗把握其最后而重要的一著,直显心性,明当下是佛,据此也可以说,教的终点,即是禅的始点,教是从浅至深而渐证,禅则是循捷径而使之顿悟,禅的修证是全靠自力,凡夫众生,往往认为自己根钝,力量薄弱,以根钝力弱,而求解脱人生粗重的烦恼束缚与过多的苦迫,都认为是甚难领受,不甚修持,故称之为难行道。 净土的念佛法门,是全仗他力,他力即是佛力,佛力是不可思议的,凭念佛之力,即得佛来接引,这样远较自力的禅宗轻松多了。虽然念佛也有观相念、实相念、持名念多种,但就其容易修持方面来说,净宗是特别强调持名念佛的。即简便而易行,与禅宗恰好相反,故一般认为自己根性不是修禅法器者,即舍难行而走此易行道。故净土法门,现在仍然是极受一般人欢迎的。 总之,禅净二宗同是重实践的法门,禅者向内心参究,以达明心见性,净宗虽仰赖他力,亦要笃行念佛方得往生。其次,两者同为不重文字之法门,禅宗明显地高唱不立文字,只凭以心传心;净土虽依据弥陀经,甚至有净土三经五经,但只凭信愿持名,即可往生,并不重知解。虽然二者各有不同处,而其最终目的,亦无非令众生还证本来面目而已,所以禅净是应该可以相即相入,互摄互融的。在唐代时,两派虽曾一度相争,禅者批评净土引导愚人的“方便虚妄说”,慈愍三藏却撰文评击禅宗为狂放,而赞扬其念佛往生之说,其门人亦断弘之而抑禅宗。后来,禅宗祖师亦有赞同净土者,如法眼嫡传永明延寿大师、宋代的天衣义怀大师等,亦皆禅净齐修。其实这两条不同的道路,以其究竟证悟而言,正如西谚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其修行路线虽有不同,而殊途同归,其旨趣终无二致,这也就是佛经所说的“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了。 禅与净土,同是印度佛教流行中国,融摄中国文化之后,所产生的两大实践教派。虽然一切宗派之中,都要谈实修实证的方法,但其最主要而且最普遍的,就是“禅”和“念佛”两种,自唐末至现在,教界的主流,还是这两大派的天下;尤其到了干戈纷扰的今天,念佛法门越来越普遍,几乎成了今日佛教的代表法门。所以,禅宗与净土,为中国佛教建树功绩,同样是不可磨灭的,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也同样是永垂不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