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观音的美名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观音的美名尊
  观世音菩萨家喻户晓。“观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是由印度高僧鸠摩罗会第一个翻译成中文的“观世音”三字的。音译则是“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或“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
  唐太宗的“御弟”玄奘,是一位得道高僧,更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他千辛万苦到印度学习佛法,取经回国后,在翻译《心经》时,干脆将“观世音”改译为“观自在”。“观自在”的含义是:菩萨智慧无比,圆通无碍。《法藏之心经》中的说法是:“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又应机往救,自在无哭”,所以以“观自在”命名。《华严经》中有四句颂偈:“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这里所说的“观自在”,就是观音菩萨。
  按照佛教的说法,观音菩萨不分贵贱贤愚,对一切人的苦难都予以拯救,并能消除人们的烦恼。这种爱护众生、给予安乐的心称作“慈”;而怜悯众生、拔除痛苦的心则称作“悲”。因为观世音既有博大的“爱护心”,也有非凡的“怜悯心”,所以其美名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简称“大悲观世音菩萨”。
  有人认为,观音是中国佛教信徒心目中的维纳斯,既是神圣的,又是可亲可近的;不单是威力的代表,也是美的化身--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前五篇文章

中国观音文化基本结构解析

武术禅源流考

浅谈佛教戒律的道德思想

略论《大智度论》的净土思想

《坐禅三昧经》上经禅法介绍

 

后五篇文章

巨匠已逝、匠心千古——纪念华严座主应公老法师圆寂三十周

结戒十义

早期佛教的“业报轮回”问题

《六祖坛经》辑注序

佛教因果论的中国化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