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活中的禅修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活中的禅修
  林崇安(讲于法光佛研所2000,3)
  二十多年前,我从(格鲁派)欧阳无畏喇嘛学习藏传佛教的理论,实践方面是从红教(宁玛派)刘锐之上师学习,由于根器的缘故,在生活上总觉得未能得力。五年前思考有何方式突破,开始参加禅七,也接触到内观(毗婆奢那)的不同禅修方法。从葛印卡老师所学的内观方法是较静态的,觉得在生活中尚需有所加强。两年前接触到动态的内观禅法,简称为动中禅,其方式不是闭着眼睛、不是身体固定不动,而是在生活中直接训练觉知力。我一方面从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从实践来学习,体验虽然不是很深,但从最近所办的禅修活动,从一期一期中,可以看出学员的转变,以客观方式评估效果,觉得动中禅确实可以与一般的生活结合。
  一、因果的原则
  禅修有一基本的原则,即任何的禅修开始的「因」若不同,后面的「果」当然不同。所训练的方式,其「因」若掌握正确,正确的「果」自然呈现。一开始,心怎么摆在所观察的对象上,必须掌握住正确的要领。传统的禅修是强调专注,切掉外面的讯号;一开始若是种下此「因」,后来的「果」一定偏向于一种安静,排斥外面的讯号。这样就如世尊时代早期外道修定的方法,只专注于一境,身心上产生一些喜悦,但「果」也只能停留在这里。只专注于一境,应用在生活上就有一距离。要前进的话,一定要有所转变,故一般的修法是到一阶段,又要改变另一种方式、方法。用前面的修法为基础,后面改变另一方法。密宗也是如此,一开始修生起次第,观想一尊佛的形相,令心专注,接下来修圆满次第,观身体的气脉等,转变另一方式来修;最后到大手印、大圆满,就舍弃心的专注,走入心的觉性本身。因不同,果不同,必须改变一下因,才能呈现另一结果。以上先介绍第一个基本的观念:因不同,果就不同。
  二、专注行与觉知行的不同
  第二要分辨专注式的修行(简称专注行)以及觉知式的修行(简称觉知行)的不同。专注(concentration)与觉知(awareness)不同,以走路为例子,专注行是走时内心专注一点,未觉知路旁。觉知行是心仍是开放的,可觉知旁边的状况。此二者有一共通点,都是要求没有妄念,但是觉知行可同时觉知外在状况。同样是没有妄念,但一种是专注一点,忘记旁边;一种是心是开放的,看到房子只是看到房子,但心没有妄想。
  专注的譬喻:如握紧拳头,有紧张、压力,也不能握久,握紧拳头十分钟就会不舒服。以这类专注的方式禅修,禅修者容易头痛、身体不舒服,而且不能持久,久了容易有多种副作用。
  觉知行的譬喻:如轻轻的握着拳,不费力,很舒服,要握多久就能握多久。
  二者方式不一样,专注会使内心有压力,易出状况的是专注行,而且专注一点,多少有排斥心理,例如,在禅修时有声音传来,心就不舒服,不喜欢声音,心是处在紧的状态。而觉知行是接受声音的出现、经过、消失,心只觉知而不受其干扰。分清楚二者的不同很重要,因为一开始所修的因不同,果就会不同。
  又如,在禅修训练「经行」时,来回走来走去。同样是经行,因不同,果也有不同。有一种走的很慢,每一动作皆非常慢,不知不觉即走入专注,结果变成一种专注行,身心有一种压力在;另一种虽正常地走,但很注意脚接触地面,或注意脚动作时的感受,无形中心也走入专注了。这些专注行的方法,身心容易产生变化,也容易看到光、影等禅相。觉知行则只是轻松地一直知道脚的肢体在位移,不是固定在脚的一小位置上,因而较不易产生禅相。
  三、生活中的禅修与觉知行
  由于生活中五根皆在起作用,因此生活中的禅修要运用开放式的觉知。「因」对的话,「果」自然会在生活中呈现出来。此一重要观念即是,禅修需与生活结合,生活即禅修,如此才能时时禅修而不间断。训练生活中的的觉知并不是很难,所谓心的觉知或「觉性」,是对自己动作的清楚觉知,此相当于密宗大手印、大圆满所说的「明体」,也相当于禅宗的「佛性」。动中禅便是强调觉性,一开始的重点是训练觉性及觉知力,使在生活中能成片、贯穿,一天一天增加觉性,这是第三个重要的观念:要使禅修与生活结合,以觉知行的训练最易达成。
  四、动中禅修
  接下来说明动中禅修的训练方式。如世尊所说:「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表面看是很简单,其实是很奥妙的。走时要知道正在走,停住时知道停住,坐下知道正坐下,躺时知道正在躺。这是一种很单纯的觉知,走时单纯知道正在走,过程中无妄念。一伸、一举,每一动作皆要知道,只是单纯的觉知当下的状况。
  我们在动的过程中,觉性就在里面。要使禅修结合生活很简单,因为整天人们皆在活动,因此可以时时训练觉性。在禅修训练活动中,需要比较科学式的训练,开始只知身上一部位在动、在停。例如,经行时只要一直持续知道左右脚在来回走动。第一天妄念很快跑进来,不理会它,仍只知道肢体在动。持续下来,觉知的时间就渐渐加长,妄念就愈来愈少。来回的走时,眼睛仍自然的张开着。如果前面有人经过,眼睛看到而内心仍然觉知肢体的动作,但心不与外境断绝。知道外境而心仍保持觉知。
  第一天妄念多,觉知少。第二天知道妄念渐少了,觉知增长了。第三天妄念更少了,觉性更强。这种开放式的觉知,在生活中慢慢用得上。重点是持续、再持续的练习,觉性能持续愈长,就是觉性强。可以自己检验一星期中觉性的增加与妄念的减少。经行时,若不知不觉想一件事想很久,表示妄念的时间长。训练久了,想到旁事就会愈来愈少、打妄想的时间愈来愈短。这是由于警觉到肢体仍在动,心很快就拉回来。觉性稳定的前进,妄念相对就愈来愈少。对待妄念的来临是:不排斥妄念,知道妄念升起,但心仍要一直摆在觉知动作上,不压制念头,也不随念头跑。禅修到第四、五天,觉性自然提高,妄念自然减少,觉性愈来愈能成片。经行时觉知脚在动,日常生活时手、脚皆在动,仍只选一部位觉知它。早上眼一张开,觉知眼皮在动,起床知道身体在动,走路知道左脚与右脚在动,刷牙知道手在动,从早到入睡一直训练觉性。使觉性与日常生活一体,从早到晚训练,如世尊所说,行、住、坐、卧都知道身体的状况。故生活即禅修,禅修即生活,这是开放式的觉性的训练。
  五、处在中道
  先举一例子:阿难尊者想参加五百结集,但大迦叶不允许,因为当时阿难尚非阿罗汉。阿难尊者想早点证得阿罗汉,便整晚经行,但是心有所求,经行时未能放松心情,觉性还不够强,走了整晚,又累又不能证得阿罗汉,就想休息,此时心没有期待要证得阿罗汉,正在躺下的那一剎那,处在放松而保持觉知的状态,由于心无所求,不松也不急,于此状态下就证得阿罗汉了。那一剎那,果成熟了,从初果证得阿罗汉。由于觉知的持续,果自然成熟,该来就来,不要先有期望,只要心一直觉知动作即可。正确的因是,心不要太专注于一点,才不会偏离了中道,若太懒散也偏离了中道。故禅修中的中道是心不要太紧,也不可太松散,要一直贯穿单纯的觉知,这是实践中的中道。一开始要将正确的因就摆在中道上,一直维持它,果要来就来,如同种树一样,种子要对,播种下去,一直灌溉它,成熟时果就来了。生活中的禅修,也是同样的道理,分分秒秒知道身体的动作,这就是灌溉,依据自然的法则,果该成熟就成熟。这是一种简单而合乎中道的原理,只单纯的灌溉,而不要把心弄紧,或散乱掉,果就来了。最初的觉性,未经训练就如一棵小的苗,慢慢灌溉它,就会变成一棵大树。同样,从早到晚觉知自己的动作,渐渐能成片,最后达到圆满。
  六、觉性与看念头
  经由觉知一个部位,进而清楚知道身体的走动、起身、坐下,觉知力更强之后,强的觉性自然会去看心的活动,即去看心中的念头。不是我要去看念头,是强的觉性去看念头。此时即禅宗的看话头,念头正要起,能觉照它。一切所有的贪、瞋、痴皆来自念头,一般人在烦恼升起的一剎那,往往不能觉知它,不知道自己正在生气,过一阵子才知道在生别人的气,这是由于觉性弱。必须有强的觉性,如光明一样,马上觉照念头。强的觉性是「明」,相对于无明、无知,「明」是强的觉性,这是训练出来的。一步一步觉性提高之后,自然会去看念头,最后才能拔除无明的根源。整个生活中的禅修过程是一直培养觉性,是在根、尘接触中训练。惑、业、苦是在根、尘接触后产生。觉性弱的人,心会被外在好吃、好看的对象所牵引而不自知。禅修的训练在于觉性。内心若有很强的觉性,在根、尘接触时,就能够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对外境不产生排斥或被吸引。从早到晚,不断觉知肢体的动作,培养到高层次的觉性,就如储钱多了,就不必工作,觉性也如此,一直培养到最后,觉性即能一直存在着。以上指出一个重点:当觉性强时才能看念头,否则会卷入念头中。
  七、喜悦与禅相
  生活中的禅修是采用觉知行,知道外在的讯号,而不为讯号拉跑,其技巧是一直觉知自己的动作,培养觉知力,禅修几天后,杂念少了,当觉性成片后会产生身心轻安。一般坐着不动的静态禅修,此时极容易掉入轻安喜悦中,跳不出来。如世尊之前,有很多人修到四禅八定不能开悟,因为卷入喜悦中,生起对禅定的贪着,觉性显现不出来。觉知行则不同,喜悦同样产生,当下继续觉知肢体仍在动,故此时喜悦只是喜悦,内心一直保持觉性。以此方法能突破修行上的障碍,不管狂喜、光明、菩萨等禅相出现时,当下把这些视同路旁的景象,仍然一直觉知自己当下肢体的动作,这些禅相自然消失,禅修者内心一直清楚而稳定而不被拉跑。
  八、自归依与平等心
  生活中要以觉性为依靠,即佛陀所说:自己是自己的归依处,称作自归依,也就是依靠自性佛。死亡时最可依赖的也是觉性,临终时只要轻松地觉知呼吸的进与出,便是与觉性同在。故觉知行是很踏实的修行方法。众生皆有佛性,动物因为条件不足,无法训练觉性,身为人则机会难得,可以在觉知身体的动作中来培养觉性。只要持续的练习,觉性渐渐提高,喜悦自然会产生。觉知力强后,就能看清楚身体、感受、心意、念头(法),此时不会被感受及念头牵着走,也就是说,此时具有真正的平等心与平常心。觉性高时,智慧也自然会产生。
  九、修行的次第
  修行成圣的过程要经过五根、五力的加行道,进入见道、修道。五根的内容:第一是信,要相信佛法、相信因果,要相信佛陀的方法,要相信正确的因就会有正确的果。第二是精进,对于方法要不断的去训练,世尊说:行、住、坐、卧要能正念正知,要相信这是佛陀的教导,精进地练习能致灭苦的目标。第三是念,念就是觉知,在行、住、坐、卧中要觉知,选择一个部位的动作来觉知。人整天在动,因此可训练出无间断的觉知,能持续时即是定。这不是专注式的定,而是觉知式的定,这是正定,也是日常生活的定。觉知动作而无杂念,这是真正的三摩地,觉性是全面开展、持续的,持续时就是第四定根。定中包含前面的信、进、念,包含觉性。定中有觉性,第五慧根自然生起。信、进、念、定、慧的次第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慧是来自于根尘接触中,以强大的觉性来观察实相。此即是佛法的理论与实践。无明在那里?在根尘接触中,没有觉性而被妄念牵走。无明如何断除?在根尘接触中,以强大的觉性,看清实相。慧如何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具有觉性的定来观照,因缘成熟时,慧即产生。此慧是修所成慧,非闻、思慧。念与定必须平稳、持续,慧才能成熟。五根更成熟时是五力,五力更加强后,进入七觉支,进入见道位,体证身心的实相,呈现般若而成为圣者,此慧是修所成慧,是真正的般若。七觉支仍以念觉支开始,以觉性来贯穿,再来是择法觉支,观察身心的实相。精进觉支便是不断培养觉性。喜与轻安觉支,是由于觉性而自然产生的身心喜悦与轻安,现在处在强的觉性下,不会被喜悦拉着跑。觉性成片时,便是定觉支。在很强的觉性下,便有真正的平等心,这就是舍觉支,此时不黏着任何外境或现象,不被感受、念头拉着跑。例如,身体病痛时能不生气,因为有很强的觉性,习气不再产生。七觉支之后是修道位的八圣道。八圣道是中道,是生活中的一种实践。第一正见,要有正确的因果观念,正确的原因得到正确的结果。在生活中,一开始只要训练觉知即可,不要急着进入专注中。心有正确的位置之后,只要一直灌溉它。正思惟不是妄想,是在生活中的正确思考。种种日常行为要在觉性下来思考、规划。正语、正业、正命是指日常的言行要伴随着强有力的觉性。正精进是在觉性中不断的努力提升。正念是单纯地觉知自己的身心行为,觉性成片后是正定。所以佛法的训练是以觉性来贯穿整个修行的过程。
  十、归结到觉性
  佛法修行的核心在于觉性的培养,各宗各派不同的只是技巧,但在这儿所推荐的最简单方法是:走的时候知道在走,站着、坐着、卧着、举伸时,当下要知道身体的动作,把觉性一直贯穿并培养起来。这种方式在任何时候皆可以训练。人是动物,整天在动,利用这种自然的现象来训练觉性,可说是一种最简单、最自然的方法。这便是生活中的禅修。
  ※※※※※※※※※※※※※※※※

 
 
 
前五篇文章

生活与禅修

华严宗佛性思想初探

律宗初探

台州瑞岩净土禅寺方山文宝禅师

《起信》与禅——对《大乘起信论》来历探讨

 

后五篇文章

了解毗奈耶——律(3)

了解毗奈耶——律(2)

了解毗奈耶——律(1)

密法中的四种成就法

准提弘传历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