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生命的微笑 禅是能够让我们契入生命底蕴的法门,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透过它,我们可以试亮自己的“法眼”,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圆满的人生。每一个人都需要禅的智慧,特别是生活在紧张、忙碌而又多欲的现代社会,最需要禅的洗涤。因为它能洗去烦恼,恢复的心灵的自由,披露生活的真情。 对于现代人而言,知识是丰富的。但生活是智慧却是狭隘的。因此,许多人拥有广博的知识,能做事,能赚钱,但不快乐。诚如西哲苏格拉底所说:“真正带给我们快乐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因为只有智慧才能保证自己活得有创意,能带来光明的人生。然而,什么是生活的智慧呢?这要从禅的传承说起。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他手理拈著一朶花,对著大众微笑,听说就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已经把所有的佛法都道尽了,把生活的智慧和艺术说得淋漓尽致了。但是在法会上的大众,每个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佛陀说的是什么。这时座中有一位弟子叫大迦叶的,却对佛陀报以会心的微笑,就这样发生了禅宗的第一次传燈。他们师徒之间完全的会心,心传密付了。释迦牟尼便对大迦叶说:“吾有正法眼藏,湼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付嘱大迦叶。” 禅是教外别传的。它不属于宗教,但又属于宗教;它不属于哲学,但又属于哲学;它什么都不是,但什么都是。因为它发生在彼此见面的时候,一个恬悦的微笑,它传递了一切,包容了一切。它绽放著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它让我们发现生命的意义,同时看到真正的自己。 佛陀对大迦叶所说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有“正法眼藏”,即指正确的人生观。那是要放下(即寂灭)一切无知、烦恼和不合理的欲望之后,去孕育“湼般妙心”。这个湼盘妙心,看出了生命的本质,孕育了生活的智慧。所以能笃笃当当、欢欢喜喜的过悦乐充实的生活。 禅所谓的湼盘,是要把心理头的成见放下来,把思想和情感的障碍放下来,把人际间的障碍放下来,把所学的知识放下来,把读过的经典通通放下来。这时剩下的是什么呢?这唯一实存的就是智慧,一种光明的创造性。智慧是一切精神现象的主体,只有智慧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跨出第一步,也只有智慧能告诉我们第二步又是什么。由于知识是死板的,所以它不可能回答人生。要回答人生就必须孕育湼盘的妙心,它即是“实相无相”的禅。 湼盘妙心不是宗教,但却是佛教的一部分。在中国佛教的十个宗门之中,每一个宗门都要修禅,因为它是导致一个人正翟积觉和媒介。特别是禅宗,它完全从心地法门入手,教外别传,以心传的方式,达到自心的解脱,见自本性的开悟,从而成佛。 也许你现在要追问,佛陀为什么要拈花微笑呢?很明显的,这是一种意义丰富的象征式语言。佛陀手中拈动的那朶花正象征著生命,生命正是那朶从未开到恕放,再到凋零的花。佛陀拈著花,告诉大众,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手中,是自己掌握著自己,并应对它报以欢喜的微笑。就在对自己的生命报以微笑,对自己的生活报以赞赏的正确观念下,我们接纳了自己,面对自己的环境和遭遇,如如实实地过实现的生活。 当我们放下一切虚荣,放下跟别人互别苗头,放下不合理的抱负水准时,我们便活在如如实实的生活之中,那就是“如来”的生活,而如来是要从湼盘妙心出发。禅便是要点亮这盏如来心灯,让它流泻著光明的智慧,照亮自己的心灵世界。禅家说,一灯能除万年暗,正是这个涵义。 禅灯是什么?它代表著一个光明智慧,是一个生活的法门。如果用禅者的语言简要的表达,那就是“真空妙有”。它是意思是,一个人必须懂得把心裏头的一切障碍、烦恼、不合理的欲望等等加以清除,这个功夫就是“真空”。然后依据真正自己的本质,自在地生活,好好地实现,那就是“妙有”。禅家说: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长空就是放下一切虚荣、成见、偏见和贪婪,甚至要放下知识,放下过去经验所带来的刻板观念。当我们放下这些障碍时,我们就能自由的创造。生活的本质是,自己必须把手中握著“尘土”放开,然后才可能张开你的双手,握取生命的“明珠”。当我们放下手中紧握的一切,才有可能去工作,实现生命所赋予的潜能,这样才可能活得好。当我们肯把自己的收获拿来跟别人分享布施给社会时,我们才能体验到生活的实现。这就是“真空妙有”的真谛,就是禅。宋朝的善能禅师说: “不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 不可以万古长空,不明一朝风月。” 善能的意思是说,你不能把生命看成永恒,它只是一朝风月而已。因此你用不著执著在一朝风月中的荣华、成就和美誉。生命毕竟也不是空的,如果你把生命看成消极的空相,那么你就看不出一朝风月的美好和意义了。注意!一朝风月正是现在有苦有乐,顺逆无常的自己。 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有顺有逆,在这一朝风月之中,免不了要跌倒的。人不可能免于跌倒,但必须学习如何跌倒;人免不了有失败和灾难,但必须懂得接纳它。当我们把抱怨、委屈、愤懑放下时,我们即刻又勇敢高兴地站了起来,这就是真空妙有。就在这一刹那,我们会得到一个新的体悟,心灵得到自由与成长,那就是禅。所以禅家所说的“空”,指的是“真空”,它含著“妙有”的精神活力和智慧。 空几乎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这怎么说呢?有一天我的孩子突然问我说,台湾地区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什么?我回答说,也许是车祸。接著换我问他,为什么为发生偌多车祸呢?他告诉我可能是不守道路交通安全规则,可能是疲劳驾车,可能是车辆保养不好等等。我听完之后告诉他,车辆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失去空间。空间是祸福的关键,有空间便能生存,就有福气,没有空间就有灾难,就要灭亡。我们之所以制订道路交通安全规则,要每一个人遵守它,正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空间。 人与人之间的伦常,社会上通行的规范和法治观念,都是为了维护生活上可供回旋的空间。没有空间不只会发生车祸,在生活上就有了冲突和紧张,在政治上就有政争,甚至造成暴力和流血。 生活在一个人口密集而忙碌异常的社会,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生活的空间狭隘。因此,我们急需要另一个空间,好调整我们的生活。这个空间就是心理生活空间,也是禅家所谓的禅法。《六祖坛经》上说: “摩诃般若波罗密法。” 摩诃是心量广大有如虚空,般若是透过广大心量和净化心中种种烦恼所披露出来的智慧,波罗密是指从烦恼的此岸到自由喜悦的彼岸。全句的旨意是“大智慧到彼岸”,这就是禅法的精义,亦是空的本旨。 在禅法里头,可以把空字当动词来看;这是把自己内心里头种种的成见、偏见、烦恼、印象等等放下,便可以产生禅定而孕育智慧。比如说,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很听话,最好像是一个小大人一样。事实上,把孩子管教成一个小大人,曰子久了,他便拘束定型。他的创造性和适应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无法适应新环境。那是因为孩子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被父母完全支配的结果,他失去了自由创造和思考的空间。 夫妻吵架是因为缺乏空间所致。有一对夫妻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他们告诉我说,许多事他们彼此一看就不顺眼,再看就要指责对方几句。比如说,先生挤牙膏总是从中间压挤下去,造成一条牙膏双头翘的形状,太太看了就批评他一番,接著就大吵起来。这种现象就是缺乏心理生活空间,因为他们的心里头被成见占满了,变得郁闷,心灵智慧都要窒息了,所以要吵嘴。太太的成见是牙膏不能从中间压挤,先生的成见是太太总是找碴儿。只要把这些成见放下来之后,彼此的人际关系就会好起来。 所以人的生活需要空间,需要心理生活空间。爱情没有空间便会起冲突、闹敝别扭;生活安排得太紧张而有空间,就变得焦虑不安;人际关系上如果没空间,则会造成许多纠纷。空间既然这么重要,我们应怎样开拓空间呢?现在我们来看看禅家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