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菩提心与解脱道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菩提心与解脱道

华严部申级班 释芥尘

  如果说《华严经》以”心”为宗的话,那么”心”指的是真如心和菩提心了;真如心是约理体上来说,菩提心则约妙用上来说的。学习了一部《华严经》,而对其宗旨一无所知,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想想自己就是这样迷惘的人。
  前一天,一位在远方艰苦环境中学修的道友,来了一个电话,除了轻描淡写地回答我在信中提问关于解脱生死的”密法”之外,然后千叮万嘱的竟是”菩提心”三个字。千里传音,万分叮咛。不由得使我感动和惭愧。说实在,我对菩提心的体会太少了,没有亲切感,摸不到边;总觉得菩提心是菩萨的事,跟自己这个凡夫俗子没有多大关系,自己关心的只是解脱生死的”密法”。然而,据道友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解脱生死的无上密法。菩提道和解脱道不是二条平行前进、永不交涉的铁轨。对身边善知识的谆谆教诲,却不在意,而对远在边地的道友的一句话,却倍生警觉,这正是自己所犯的错误。对于菩提心的重要性,老法师和师父不知给我们开示了多少,为什么自己不去好好思惟呢?
  诚然,在短暂的一生中,如何求得相应的法门,精进修习,永离生死,这是出家人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佛弟子,整天沐浴在法雨中,却闻而不思,对大乘佛法的精髓“菩提心”漠然视之,却远求解脱密法,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那么如何体会菩提心呢?当知,关于菩提心的妙义,在大乘经典和历代祖师的论着中,都有广泛的阐述。在此,我们根据经义仅作粗浅的分析。
  首先,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作为平常人对菩萨舍头目脑髓心生退怯,生不起切身之感,但我们有生以来最熟悉和亲近的就是母亲了,所以可以从无私的母爱中得到启发。
  想起自己在母亲身边的时候,得了伤风感冒或更严重的病,母亲就会对我们说:”孩子,为什么不让妈生病呢?”母亲总想替我们受罪生病。更有一次,一位远亲的姐姐,邀母亲一起,坐车去一小庙进香,不幸途中出了车祸;但是母亲安然无恙,而姐姐却头破血流,被送进医院,缝了四十针。母亲发自肺腑地说:”为什么车祸不发生在我身上呢!”然后母亲还承受了外界的舆论打击,却甘之如饴。对于母亲这种心量,我深受感动。这是不是愿代众生受苦的菩萨心呢?
我还曾听过一则感人的母爱故事。有一位儿子,非常不孝顺,但是母亲爱子如故。有一次,儿子竟然要母亲的心脏,母亲却毅然剖开胸膛,然后取出热烫烫的”心”,呈给了儿子。当他的儿子高兴地捧着“心”,走到门口时。不小心摔跤了,跌倒在地上,母亲的“心”也扔到了门边。正在这时候,母亲的“心”说话了:“儿子啊,摔痛了设有?”如此母爱,无以复加!
  这是否类似于菩萨对于众生的慈悲襟怀呢?
  固然,发心要有智慧,但发心能开发智慧,智慧能引导发心。老法师说:“菩提心即是智慧之心、觉悟之心。”
  其次,认识菩提心的功能特点,即菩提心的功德。
  菩提心能对治我执烦恼、使得解脱。因为菩提心的所缘境是一切众生,所以只有去除我执,才能容纳众生。初发心时,对好人作父母想,对恶人作亲子想,这样能免去爱憎情绪。此是《入菩萨行》、《入佛子行三十七颂》的教授。因为现象世界中,必然能所纷呈、好恶并存,所以在没有证得平等法性之前,作此观想成为必要。菩提心的这种功德,是约自利来说的。然而菩提心的主要功德在于利他上。菩萨为了利益众生,所以不能舍弃菩提心,舍弃了菩提心就等于舍弃了众生,同样众生也舍弃了你。这都不能得大解脱,即便是声闻四果,也还有法执在,其神通妙用不可与诸佛同日而语。所以唯有菩提心才能究竟解脱。
  在《法华经》中有三乘归一的教示。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详述了“三士道”的修法。根据《华严经》一乘圆教的思想,法无高下,关键在于发心的大小。如《华严经》十地品中说,四地、五地、六地的菩萨,除了修习六度万行之外,还分别兼习三十七道品、四谛法、十二因缘,七地则进修一切菩提分法。所以经论中告诉我们,直接修上士道,要比修中、下士道,然后再回小向大成佛的速度快、时分短。比如一个是直达车,一个则还需要在驿站“挂单”,然后转车才能到达。
  复次,认识菩提心的珍贵。菩提心是菩萨的宝藏,是菩萨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是一切众生所应攀登的智山。根据《华严经》的思想,轮转生死事小,忘失菩提心事大,这正是大乘行者的风范!
如老法师在监狱时,常以一偈作勉:“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师父也多次强调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本,而身体力行;又明示发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说:若因为发心犯过而堕落,那么下地狱如箭,出地狱也如箭,话中蕴含发心和解脱的妙理。
  又者,应明了发心和解脱的因果关系。
  《华严经》讲的就是成佛的因果。在被名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的《普贤行愿品》中说道:”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只有具足大悲心和菩提心才能成就佛果。又说:”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可见,临命终时,菩提愿心不会舍离,在关键时刻,能使我们得大解脱。其中甚深因果,应予深思。虽然我们都相信因果,但如果真正明于因果,那么对于发心顺于解脱应该有绝对信心。
  但毕竟我们没有死亡和解脱经验,如果深处不能入,那么可以从浅处思惟。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最浅显的因果事例。但很多世俗人认为,“好心没好报。好人没好命。”对因果心存疑惑。假设我们发了菩提心,但又怀疑并患得患失能否解脱,那么我们的发心就打了折扣,反过来就会影响解脱。
  一个修行人烦恼妄想减轻,行事往往立竿见影;也如清水石子,历历分明;心静下来时,观照因果分明也如是。一天下来,一年下来,如果心存敬善,慈悯孤苦,多作利他之行,那么往往能避免一些边缘和障碍,想必临命终时,也同样能得到善神护佑,善缘成就。对于这一点,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所以,菩提心和解脱道是相互补助和促进的。
  一位密法成就的上师,曾对来访者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若你不了解自心本性,我不认为你在中阴身时会有解脱的可能。“自性本性”指的是无住之心?菩提之心?光明之心?

 
 
 
前五篇文章

金刚般若印禅心——论《金刚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戒律的核心思想及其作用

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华严经》中所说的持戒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后五篇文章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

宋明诸儒之出禅归儒

“以戒为师”的经典依据

禅宗如何传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