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十念往生法 [缘起]有大乘学人问,佛教净土宗一心念佛者,最后到底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现答复如下。 自古以来,很多修行人都认为净土宗是修炼的捷径,认为只要念佛号就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果真如此吗? 阿弥陀佛曾经发过四十八大愿,其中第二十九愿说,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土,乃至十声念我名号(即十念)必遂来生——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最低标准。可是这十念是什么呢?又如何十声念佛名号呢?《弥勒发问经》曾经记载:在释迦牟尼佛讲法时代,弥勒菩萨问佛:“如佛所说,阿弥陀佛功德利益,若能十念相续,不断念彼佛者,即得往生,当云何念?”佛言:“非凡夫念,非不善念,非杂结使念。何者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长生慈心,于一切众生不毁其行,若毁其行,终不往生。二者,于一切众生深起慈心,除残害意。三者,发护法心,于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深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忘。七者,于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心,谦下言说。八者,于世谈话不生昧着心。九者,近于觉意,深起种种根因缘,远离愦闹散乱心。十者,正念观佛,除去诸根。” 这段话的含义是: 弥勒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就象您所说的,阿弥陀佛作大功德利益众生,曾许愿说众生若能十念相续,坚持不断地念此佛的名号即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十念(念十声名号)应该如何念呢?”释迦牟尼佛回答说:“不是常人那样念,也不是没有善心的那样念,也不是有烦恼的那样念。什么是十念呢?所谓十念是指: (1)于一切众生常生慈悲心,于一切众生不诋毁其行为,如果诋毁其言行,绝对不会往生。 (2)于一切众生深深地生起慈爱之心,去除伤害众生的心念。 (3)发护持佛法之心,对一切佛法不生毁谤之心念与行为。所谓护持佛法,是指拥护佛法,如法实修,积累功德,为法作证,令法久住。 (4)安住于佛法法理之中,即法忍。 (5)内心清净,不贪图名利。 (6)发大愿,欲获得一切智慧,日日念持此愿,大精进而不放逸。 (7)尊敬一切众生,去除傲慢心,谦下地与人言说。 (8)于人世间的闲谈不生执著喜好心。 (9)任何时间、任何事情,念起即觉,意起即修定(三昧)。远离愦闹散乱之心。念念禅定,念念向善,积累种种善根。 (10)正心念,观想佛的功德,并按佛的功德去修行,去除五根的放逸,从而达到一心不乱。 根据以上经文可知,所谓十念并不是仅仅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那么简单。 有人说,一些人在临终前的确有往生的征兆,比如说出现一些瑞相,那不是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吗?释迦牟尼佛曾在《菩萨处胎经》中说:“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陀,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花庄严,七宝转围床。……前后发意众生,欲生阿弥陀佛国者,皆深染着懈慢国土,不能前进生阿弥陀佛国。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何以故?皆由懈慢执心不牢固。” 意思是说,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路途中,距我们人间十二亿那由他的距离(即那由陀,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距离),有一个地方,称懈慢界。在这个地方的众生非常快乐,有种种娱乐,衣服、装饰、香花非常美丽庄严,床也被七宝(七宝即金、银、琉璃、水晶、白珊瑚、赤真珠、绿色玉)所围转。发心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在往生过程中,便贪恋此地方,妄认懈慢界为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前往生于极乐世界。千万亿的众生,偶尔有一人能够往生阿弥陀佛主持的极乐世界。为什么呢?这是由于这些人在生前懈怠、傲慢,不清楚、不提高自己的心性,或者不真心修炼,只是一味贪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念佛号,但真正的执著心并未去掉而导致的。这些人修炼之心不稳固,因而闯不过此关,不能真正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可见,无数念佛者中真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微乎其微。因为这些人不是念想佛的功德,使自己向佛的功德标准靠拢,从而去掉自己的执著心,而达到极乐世界成员的标准。由于阿弥陀佛是不会降低其世界众生心性标准的,所以不允许任何一个未达到其世界成员心性标准的众生去污染其世界。尽管佛具有慈悲心,济度众生,接引众生,但并不是说你念了几声佛号,就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必须是你的心性达到其世界众生的心性标准才可以。 这提示修行者们,不要拿佛法作买卖,要真心实修,去掉执著,提高心性,不贪恋一切(包括不贪恋去各种世界,不贪恋圆满),则一定会真正往生到相应的世界。否则绝不会往生到相应的世界,甚至会走入魔道。 陀佛慈悲心,曾发四八愿, 其间有十念,不断得往生, 并非念十名,实为修十心: 一修无嫉心,二修大慈心, 三修护法心,四修法忍心, 五修清净心,六修大智心, 七修谦虚心,八修精进心, 九修禅定心,十修功德心。 无数念佛者,实无几人成。 临终得往生,实到懈慢界。 难以到极乐,只因懈慢阻。 生前不修心,懈怠兼傲慢, 修持不牢固,恶心未断除, 幻境一出现,执迷难闯关。 劝化真修者,生前勤修心, 去除一切执,定得真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