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关于《坛经》八则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关于《坛经》八则
  冯焕珍
  六祖大师缘起外纪
  大师名惠能。父卢氏,讳行瑫,唐武德三年九月左官新州。母李氏,先梦庭前白华竞发,白鹤双飞,异香满室,觉而有娠。遂洁诚斋戒,怀妊六年,师乃生焉。唐贞观十二年戊戌岁二月八日子时也。时毫光腾空,香气芬馥。黎明,有二僧造谒,谓师之父曰,夜来生儿,专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济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言毕而出,不知所之。
  师不饮母乳,遇夜,神人灌以甘露。三岁父丧,葬于宅畔。母守志鞠养。既长,鬻薪供母。
  年二十有四,闻经有省,往黄梅参礼,五祖器之,付衣法,令嗣祖位。时龙朔元年辛酉岁也。
  南归隐遁。至仪凤元年丙子正月八日,会印宗法师,诘论玄奥,印宗悟契师旨。是月十五日普会四众,为师剃发;二月八日集诸名德,授具足戒;西京智光律师为授戒师,苏州慧静律师为羯磨,荆州通应律师为教受,中天耆多罗律师为说戒,西国蜜多三藏为证戒。
  其戒坛乃宋朝求那跋陁罗三藏创建,立碑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授戒。又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自西竺国航海而来,将彼土菩提树一株,值此坛畔,亦预志曰: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传佛心印之法主也。师至是祝发受戒,及与四众开示单传之旨,一如昔谶。梁天监元年壬午岁,至唐仪凤元年丙子,得一百七十五年。
  次年春,师辞众归宝林。印宗与缁白送者千余人,直至曹溪。时荆州通应律师与学者数百人依师而住。师至曹溪宝林,睹堂宇湫隘,不足容众,欲广之,遂谒里人陈亚仙曰:老僧欲就檀越求坐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几许阔?祖出坐具示之。亚仙唯然。祖以坐具一展,尽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现身坐镇四方。今寺境有天王岭,因兹而名。仙曰:知和尚法力广大,但吾高祖坟墓并在此地,他日造塔,幸望存留,余愿尽舍,永为宝坊。然此地乃生龙白象来脉,只可平天,不可平地。寺后营建,一依其言。
  师游境内山水胜处,辄憩止,遂成兰若一十三所,今曰华果院,隶籍寺门。
  其宝林道场,亦先是西国智药三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之水无别,溪源上必有胜地,堪为兰若。随流至源上,四顾山水回环,峰峦奇秀,叹曰:宛如西天宝林山也。乃谓曹侯村居民曰:可于此上建一梵刹,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号宝林。时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闻奏,上可其请,赐宝林为额,遂成梵宫,落成于梁天监三年。
  寺殿前有潭一所,龙常出没其间,触桡林木。一日现形甚巨,波浪汹涌,云雾阴翳,徒众皆惧。师叱之曰:你只能现大身,不能现小身,若为神龙,当能变化,以小现大,以大现小也。其龙忽没,俄顷复现小身,跃出潭面。师展钵试之曰:你且不敢入老僧钵盂里。龙乃游扬至前,师以钵舀之,龙不能动。师持钵堂上,与龙说法。龙遂蜕骨而去。其骨长可七寸,首尾角足皆具,留传寺门。师后以土石堙其潭。今殿前左侧有铁塔镇处是也。
  六祖能禅师碑铭
  王 维
  无有可舍,是达有源;无空可住,是知空本。离寂非动,乘化用常,在百法而无传,周万物而不殆。鼓枻海师,不知菩提之行;散花天女,能变声闻之身。则知法本不生,因心起见,见无可取,法则常如。世之至人,有证于此,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有曹溪禅师乎。禅师俗姓卢氏,本贯范阳人也。名是虚假,不生族姓之家;法无中边,不居华夏之地。善习表于儿戏,利根发于童心。不私其身,臭味于耕桑之倡;苟适其道,膻行于蛮貊之乡。年若干,事黄梅忍大师,愿竭其力,即安于井臼;素刳其心,获悟于稊稗。每大师登座,学众盈庭,中有三乘之根,供听一音之法。禅师默然受教,曾不起予。退省其私,迥超无我。其有犹怀渴鹿之想,尚求飞乌之迹。香饭未消,弊衣仍覆。皆曰升堂入室,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圣与仁岂敢。子曰赐也,吾与汝不如。临行,遂密授祖师以袈裟,谓之曰:物忌独贤,人恶出己,予且死矣,汝其行乎。禅师遂怀宝迷邦,销声异域。众生为净土,杂居止于编人;世事是度门,混农商于劳侣。如此积十六载。南海有印宗法师,讲《涅槃经》。禅师听于座下,因问大义,质以真乘,既不能酬,翻从请益。乃叹曰:化身菩萨,在此色身,肉眼凡夫,愿开慧眼。遂领徒属尽诣禅居,奉为挂衣,亲自削发。于是大兴法雨,普洒客尘。乃教人以忍,曰:忍者,无生方得,无我始成。于初发心,以为教首。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举足举手,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商人告倦,自息化城;穷子无疑,直开宝藏。其有不植德本,难入顿门,妄系空花之狂,曾非慧日之咎。常叹曰:七宝布施,等恒河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不如无为之运,无碍之慈,弘济四生,大庇三有。既而道德遍覆,名声普闻,泉馆卉服之人,去圣历劫;涂身穿耳之国,航海穷年,皆愿拭目于龙象之姿,忘身于鲸鲵之口,骈立于户外,趺坐于床前。林是旃檀,更无杂树;花惟薝卜,不嗅余香。皆以实归,多离妄执;九重延想,万里驰诚,思布发以奉迎,
  则天太后,孝和皇帝,并敕书劝谕,征赴京城。禅师,子牟之心,敢忘凤阙;远公之足,不过虎溪。固以为辞,竟不奉诏。遂送百 袈裟及钱帛等供养。天王厚礼,献王衣于幻人;女后宿因,施金钱于化佛。尚德贵物,异代同符。至某载月日,忽谓门人曰:吾将行矣。俄而异香满室,白虹属地。饭食讫而敷坐,沐浴毕而更衣。弹指不留,水流灯焰;金身永谢,薪尽火灭。山崩川竭,鸟哭猿啼。诸人唱言,人无眼目;列郡恸哭,世且空虚。某月日,迁神于曹溪,安坐于某所。择吉祥之地,不待青乌;变功德之林,皆成白鹤。呜呼!大师至性淳一,天姿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谈笑语言,曾无戏论。故能五天重述,百越稽首。修蛇雄虺,毒螫之气销;跳殳弯弓,猜悍之风变。畋渔悉罢,蛊鸩知非。多绝膻腥,效桑门之食;悉弃罟网,袭稻田之衣。永惟浮图之法,实助皇王之化。弟子曰神会,遇师于晚景,问道于中年,广量出于凡心,利智逾于宿学,虽末后供,乐最上乘。先师所明,有类献珠之顾(顾,一作“愿”)。世人未识,犹多抱玉之悲。谓余知道,以颂见托。偈曰:
  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众生倒计,不知正受。
  莲华承足,杨枝生肘,苟离身心,孰为休咎。
  至人达观,与佛齐功,无心舍有,何处依空。
  不著三界,徒劳八风。以兹利智,遂与宗通。
  愍彼偏方,不闻正法,俯同恶类,将兴善业。
  教忍断嗔,修慈舍猎;世界一花,祖宗六叶。
  大开宝藏,明示衣珠,本源常在,妄辙遂殊。
  过动不动,离俱不俱,吾道如是,道岂在吾?
  道遍四生,常依六趣,有漏圣智,无义章句。
  六十二种,一百八喻,悉无所得,应如是住。
  赐谥大鉴禅师碑
  柳宗元
  扶风公廉问岭南三年,以佛氏第六祖未有称号,疏闻于上。诏谥大鉴禅师;塔曰灵照之塔。元和十年十月十三日,下尚书祠部符到都府,公命部吏洎州司功掾,告于其祠。幢盖钟鼓,增山盈谷。万人咸会,若闻鬼神。其时学者千有余人,莫不欣踊奋厉,如师复生。则又感悼涕慕,如师始亡。因言曰:自有生物,则好斗夺,相贼杀,丧其本实,悖乖淫流,莫克返于初。孔子无大位,没以余言持世。更杨墨黄老益杂,其术分裂。而吾浮图说后出,推离还源,合所谓生而静者。梁氏好作有为,师达磨讥之,空术益显,六传至大鉴。大鉴始以能劳苦服役,一听其言,言希以究。师用感动,遂受信具,遁隐南海上,人无闻知。又十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为人师。会学者来,尝数千人。其道以无为为有,以空洞为实,以广大不荡为归。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中宗闻名,使幸臣再征不能致。取其言以为心术。其说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大鉴去世百有六年,凡治广部而以名闻者以十数,莫能揭其号。乃今始告天子,得大谥,丰佐吾道,其可无辞。公始立朝,以儒重。刺虔州,都护安南。由海中大蛮夷,连身毒之西,浮舶听命,咸被公德,受旗 节戟,来莅南海,属国如林,不杀不怒,人畏无疆,允克光于有仁,昭列大鉴,莫如公宜。其徒之老,乃易石于宇下,使来谒辞。其辞曰:
  达磨干干,传佛语心,六承其授,大鉴是临。
  劳勤专默,终挹于深,抱其信器,行海之阴。
  其道爰施,在溪之曹,庞合猥附,不夷其高。
  传告咸陈,惟道之褒,生而性善,在物而具。
  荒流奔轶,乃万其趣,匪思愈乱,匪觉滋误。
  由师内鉴,咸获于素,不植乎根,不耘乎苗。
  中一外融,有粹孔昭,在帝中宗,聘言于朝。
  阴翊王度,俾人逍遥。
  越百有六祀,号谥不纪,由扶风公,告今天子。
  尚书既复,大行乃诔,光于南土,其法再起。
  厥徒万亿,同悼齐喜。
  惟师化所被,洎扶风公所履,咸戴天子。
  天子休命,嘉公德美,溢于海夷,浮图是视。
  师以仁传,公以仁理。谒辞图坚,永胤不已。
  大鉴禅师碑
  刘禹锡
  Y: 宋体; mso-fareast-language: ZH-TW">扶风公廉问岭南三年,以佛氏第六祖未有称号,疏闻于上。诏谥大鉴禅师;塔曰灵照之塔。元和十年十月十三日,下尚书祠部符到都府,公命部吏洎州司功掾,告于其祠。幢盖钟鼓,增山盈谷。万人咸会,若闻鬼神。其时学者千有余人,莫不欣踊奋厉,如师复生。则又感悼涕慕,如师始亡。因言曰:自有生物,则好斗夺,相贼杀,丧其本实,悖乖淫流,莫克返于初。孔子无大位,没以余言持世。更杨墨黄老益杂,其术分裂。而吾浮图说后出,推离还源,合所谓生而静者。梁氏好作有为,师达磨讥之,空术益显,六传至大鉴。大鉴始以能劳苦服役,一听其言,言希以究。师用感动,遂受信具,遁隐南海上,人无闻知。又十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为人师。会学者来,尝数千人。其道以无为为有,以空洞为实,以广大不荡为归。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中宗闻名,使幸臣再征不能致。取其言以为心术。其说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大鉴去世百有六年,凡治广部而以名闻者以十数,莫能揭其号。乃今始告天子,得大谥,丰佐吾道,其可无辞。公始立朝,以儒重。刺虔州,都护安南。由海中大蛮夷,连身毒之西,浮舶听命,咸被公德,受旗 节戟,来莅南海,属国如林,不杀不怒,人畏无疆,允克光于有仁,昭列大鉴,莫如公宜。其徒之老,乃易石于宇下,使来谒辞。其辞曰:
  达磨干干,传佛语心,六承其授,大鉴是临。
  劳勤专默,终挹于深,抱其信器,行海之阴。
  其道爰施,在溪之曹,庞合猥附,不夷其高。
  传告咸陈,惟道之褒,生而性善,在物而具。
  荒流奔轶,乃万其趣,匪思愈乱,匪觉滋误。
  由师内鉴,咸获于素,不植乎根,不耘乎苗。
  中一外融,有粹孔昭,在帝中宗,聘言于朝。
  阴翊王度,俾人逍遥。
  越百有六祀,号谥不纪,由扶风公,告今天子。
  尚书既复,大行乃诔,光于南土,其法再起。
  厥徒万亿,同悼齐喜。
  惟师化所被,洎扶风公所履,咸戴天子。
  天子休命,嘉公德美,溢于海夷,浮图是视。
  师以仁传,公以仁理。谒辞图坚,永胤不已。
  大鉴禅师碑
  刘禹锡
  元和十年某月日,诏书追褒曹溪第六祖能公谥曰大鉴。实广州牧马总以疏闻,繇是可其奏。尚道以尊名,一字之褒,华夷孔怀,得其所故也。马公敬其事,且谨始以垂后。遂咨于文雄今柳州刺史河东柳君为前碑。后三年,有僧道琳,率其徒由曹溪来。且曰:愿立第二碑,学者志也。维如来灭后,中五百岁而摩腾、竺法兰以经来华,人始闻其言,犹夫重昏之见聪爽。后五百岁而达磨以法来华,人始传其心,犹夫昧旦之睹白日。自达磨六传至大鉴,如贯意珠,有先后而无同异。世之言真宗者,所谓顿门。初达磨与佛衣俱来,得道传付,以为真印。至大鉴,置而不传。岂以是为签蹄邪?刍狗邪?将人人之莫己若,而不若置之邪?吾不得而知也。按大鉴生新州,三十出家,四十七年而没,百有六年而谥。始自蕲之东山,从第五师得授记以归。中宗使中贵人再征,不奉诏,第以言为贡。上敬行之。铭曰:
  至人之生,无有种类,同人者形,出人者智。
  蠢蠢南裔,降生杰异,父干母坤,独肖元气。
  一言顿悟,不践初地,五师相承,授以宝器。
  宴坐曹溪,世号南宗,学徒爱来,如水之东。
  饮之妙药,差其喑聋,诏不能致,许为法雄。
  去佛日远,群言积亿,著空执有,各走其域。
  我立真筌,揭起南国,无修而修,无得而得。
  能使学者,还其天识,如黑而迷,仰目斗极。
  得之自然,竟不可传,口传手付,则碍于有。
  留衣空堂,得者天授。
  六祖坛经序
  惠 昕
  原夫真如佛性,本在人心,心正则诸境难侵,心邪则众尘易染,能止心念,众恶自亡。众恶既亡,诸善皆备;诸善要备,非假外求。悟法之人,自心如日,遍照十方,一切无碍。见性之人,虽处人伦,其心自在,无所惑乱矣。故我六祖大师,广为学徒,直说见性法门,总令自悟成佛,目曰《坛经》,流传后学。古本文繁,披览之徒,初忻后厌。余以太岁丁卯,月在蕤宾,二十三日辛亥,于思迎塔院,分为两卷,凡十一门,贵接后来,同见佛性者。
  六祖坛经序
  郎 简
  按唐书曰,后魏之末,有僧号达磨者,本无竺国王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自释迦文佛相传,有衣钵为记,以世相付受。达磨赉衣钵,航海而来,至梁,诣武帝。帝问以有为之事,达磨不说。乃之魏,隐于嵩山少林寺。以其法传慧可,可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惠能,而复出神秀。能于达磨,在中国为六世。故天下谓之《六祖法宝记》,盖六祖之所说其法也。其法乃生灵之大本。人焉,鬼神焉,万物焉,遂与其清明广大者,纷然而大异。六祖悯此,乃谕人欲人自求之,即其心而返道也。然天下之言性命者多矣。若其言之之至详,理之之至当,推之之至悉,而释氏得之矣。若其示之之至直,趋之之至径,证之之至亲,而六祖之于释氏又其得之也。六祖于释氏教,可谓要乎至哉。今天子开善阁记,谓以本性证乎了义者,未有舍六祖之道而有能至于此者也。是则六祖者,乃三界之慈父,诸佛之善嗣欤。伟乎,惟至圣而能知至道也。然六祖之说,余素敬之。患其为俗所增损,而文字鄙俚繁杂,殆不可考。会沙门契嵩作《坛经赞》。因谓嵩师曰:若能正之,吾为出财模印以广其传。更二载,嵩果得曹溪古本,校之勒成三卷。璨然皆六祖之言,不复谬妄。乃命工镂板,以集其胜事。至和三年三月十九日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德 异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似火与火,以心印心。西传四七,至菩提达磨东来此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有可大师者,首于言下悟入,末上三拜得髓,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黄梅,会中高僧七百,惟负舂居士一偈传衣,为六代祖。南遁十余年,一旦以非风幡动之机触开印宗正眼,居士由是祝发登坛,应跋陀罗悬记,开东山法门。
  韦使君命海禅者录其语,目之曰《法宝坛经》。大师始于五羊,终至曹溪,说法三十七年。沾甘露味、入圣超凡者莫记其数;悟佛心宗、行解相应,为大知识者,名载传灯。惟南岳、青原执侍最久,尽得无巴鼻,故出马祖、石头,机智圆明,玄风大震。乃有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诸公巍然而出,道德超群,门庭险峻,启迪英灵衲子奋志冲关。一门深入,五派同源。历遍垆锤,规模广大。
  原其五家纲要,尽出《坛经》。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一一妙义发挥诸佛无量妙理,即弥勒楼阁中,即普贤毛孔中。善入者,即同善财于一念间圆满功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
  惜乎坛经为后人节略太多,不见六祖大全之旨。德异幼年尝见古本,自后遍求三十余载,近得通上人寻到全文。遂刊于吴中休休禅庵,与诸胜士同一受用。惟愿开卷举目,直入大圆觉海,续佛祖慧命无穷,斯余志愿满矣。
  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岁中春日叙
  元和十年某月日,诏书追褒曹溪第六祖能公谥曰大鉴。实广州牧马总以疏闻,繇是可其奏。尚道以尊名,一字之褒,华夷孔怀,得其所故也。马公敬其事,且谨始以垂后。遂咨于文雄今柳州刺史河东柳君为前碑。后三年,有僧道琳,率其徒由曹溪来。且曰:愿立第二碑,学者志也。维如来灭后,中五百岁而摩腾、竺法兰以经来华,人始闻其言,犹夫重昏之见聪爽。后五百岁而达磨以法来华,人始传其心,犹夫昧旦之睹白日。自达磨六传至大鉴,如贯意珠,有先后而无同异。世之言真宗者,所谓顿门。初达磨与佛衣俱来,得道传付,以为真印。至大鉴,置而不传。岂以是为签蹄邪?刍狗邪?将人人之莫己若,而不若置之邪?吾不得而知也。按大鉴生新州,三十出家,四十七年而没,百有六年而谥。始自蕲之东山,从第五师得授记以归。中宗使中贵人再征,不奉诏,第以言为贡。上敬行之。铭曰:
  至人之生,无有种类,同人者形,出人者智。
  蠢蠢南裔,降生杰异,父干母坤,独肖元气。
  一言顿悟,不践初地,五师相承,授以宝器。
  宴坐曹溪,世号南宗,学徒爱来,如水之东。
  饮之妙药,差其喑聋,诏不能致,许为法雄。
  去佛日远,群言积亿,著空执有,各走其域。
  我立真筌,揭起南国,无修而修,无得而得。
  能使学者,还其天识,如黑而迷,仰目斗极。
  得之自然,竟不可传,口传手付,则碍于有。
  留衣空堂,得者天授。
  六祖坛经序
  惠 昕
  原夫真如佛性,本在人心,心正则诸境难侵,心邪则众尘易染,能止心念,众恶自亡。众恶既亡,诸善皆备;诸善要备,非假外求。悟法之人,自心如日,遍照十方,一切无碍。见性之人,虽处人伦,其心自在,无所惑乱矣。故我六祖大师,广为学徒,直说见性法门,总令自悟成佛,目曰《坛经》,流传后学。古本文繁,披览之徒,初忻后厌。余以太岁丁卯,月在蕤宾,二十三日辛亥,于思迎塔院,分为两卷,凡十一门,贵接后来,同见佛性者。
  六祖坛经序
  郎 简
  按唐书曰,后魏之末,有僧号达磨者,本无竺国王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自释迦文佛相传,有衣钵为记,以世相付受。达磨赉衣钵,航海而来,至梁,诣武帝。帝问以有为之事,达磨不说。乃之魏,隐于嵩山少林寺。以其法传慧可,可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惠能,而复出神秀。能于达磨,在中国为六世。故天下谓之《六祖法宝记》,盖六祖之所说其法也。其法乃生灵之大本。人焉,鬼神焉,万物焉,遂与其清明广大者,纷然而大异。六祖悯此,乃谕人欲人自求之,即其心而返道也。然天下之言性命者多矣。若其言之之至详,理之之至当,推之之至悉,而释氏得之矣。若其示之之至直,趋之之至径,证之之至亲,而六祖之于释氏又其得之也。六祖于释氏教,可谓要乎至哉。今天子开善阁记,谓以本性证乎了义者,未有舍六祖之道而有能至于此者也。是则六祖者,乃三界之慈父,诸佛之善嗣欤。伟乎,惟至圣而能知至道也。然六祖之说,余素敬之。患其为俗所增损,而文字鄙俚繁杂,殆不可考。会沙门契嵩作《坛经赞》。因谓嵩师曰:若能正之,吾为出财模印以广其传。更二载,嵩果得曹溪古本,校之勒成三卷。璨然皆六祖之言,不复谬妄。乃命工镂板,以集其胜事。至和三年三月十九日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德 异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似火与火,以心印心。西传四七,至菩提达磨东来此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有可大师者,首于言下悟入,末上三拜得髓,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黄梅,会中高僧七百,惟负舂居士一偈传衣,为六代祖。南遁十余年,一旦以非风幡动之机触开印宗正眼,居士由是祝发登坛,应跋陀罗悬记,开东山法门。
  韦使君命海禅者录其语,目之曰《法宝坛经》。大师始于五羊,终至曹溪,说法三十七年。沾甘露味、入圣超凡者莫记其数;悟佛心宗、行解相应,为大知识者,名载传灯。惟南岳、青原执侍最久,尽得无巴鼻,故出马祖、石头,机智圆明,玄风大震。乃有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诸公巍然而出,道德超群,门庭险峻,启迪英灵衲子奋志冲关。一门深入,五派同源。历遍垆锤,规模广大。
  原其五家纲要,尽出《坛经》。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一一妙义发挥诸佛无量妙理,即弥勒楼阁中,即普贤毛孔中。善入者,即同善财于一念间圆满功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
  惜乎坛经为后人节略太多,不见六祖大全之旨。德异幼年尝见古本,自后遍求三十余载,近得通上人寻到全文。遂刊于吴中休休禅庵,与诸胜士同一受用。惟愿开卷举目,直入大圆觉海,续佛祖慧命无穷,斯余志愿满矣。
  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岁中春日叙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赞
  契 嵩
  赞者告也,发经而溥告也。《坛经》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至人谓六祖,篇内同)。何心邪?佛所传之妙心也。
  大哉心乎!资始变化,而清净常若,凡然圣然,幽然显然,无所处而不自得之。圣言乎明,凡言乎昧。昧也者变也,明也者复也,变复虽殊,而妙心一也。始释迦文佛以是而传之大龟氏,大龟氏相传之三十三世者,传诸大鉴(六祖谥号大鉴禅师),大鉴传之而益传也。说之者抑亦多端,固有名同而实异者也,固有义多而心一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缘虑心者,曰集起心者,曰坚实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谓名同而实异者也。曰真如心者,曰生灭心者,曰烦恼心者,曰菩提心者,诸修多罗其类此者,殆不可胜数,是所谓义多而心一者也。
  义有觉义有不觉义,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别其正心也。方《坛经》之所谓心者,亦义之觉义,心之实心也。昔者圣人之将隐也,乃命乎龟氏教外以传法之要意。其人滞迹而忘返,固欲后世者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叶矣。
  天之道存乎易,地之道存乎简,圣人之道存乎要。要也者,至妙之谓也。圣人之道以要,则为法界门之枢机,为无量义之所会,为大乘之椎轮。《法华》岂不曰:“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华严》岂不曰:“以少方便,疾成菩提。”要乎其于圣人之道利而大矣哉!是故《坛经》之宗,尊其心要也。
  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灵,若寂若惺。有物乎?无物乎?谓之一物,固弥于万物;谓之万物,固统于一物。一物犹万物也,万物犹一物也,此谓可思议也。及其不可思也,不可议也,天下谓之玄解,谓之神会,谓之绝待,谓之默体,谓之冥通。一皆离之遣之,遣之又遣,亦乌能至之微?其果然独得与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谅乎?推而广之,则无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则无所不当也。施于证性,则所见至亲;施于修心,则所诣至正;施于崇德辩惑,则真忘易显;施于出世,则佛道速成;施于救世,则尘劳易歇。此《坛经》之宗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厌。彼谓“即心即佛浅”者,何其不知量也。以折锥探地而浅地,以屋漏窥天而小天,岂天地之然邪?
  然百家者虽苟胜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贯之,合乎群经,断可见矣。至人变而通之,非预名字不可测也。故其显说之,有伦有义;密说之,无首无尾。天机利者得其深,天机钝者得其浅。可拟乎?可议乎?不得已况之,则圆顿教也,最上乘也,如来之清净禅也,菩萨藏之正宗也。论者谓之玄学,不亦详乎?天下谓之宗门,不亦宜乎?
  《坛经》曰“定慧为本”者,趣道之始也。定也者静也,慧也者明也。明以观之,静以安之。安其心,可以体心也;观其道,可以语道也。“一行三昧”者,法界一相之谓也,谓万善虽殊,皆正于一行者也。“无相为体”者,尊大戒也;“无念为宗”者,尊大定也;“无住为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达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之大资也。以一妙心而统乎三法,故曰大也。“无相戒”者,戒其必正觉也。“四弘愿”者,愿度度苦也,愿断断集也,愿学学道也,愿成成寂灭也。灭无所灭,故无所不断也;道无所道,故无所不度也。“无相忏”者,忏非所忏也。“三归戒”者,归其一也。一也者,三宝之所以出也。“说摩诃般若”者,谓其心之至中也。般若也者,圣人之方便也,圣人之大智也,固能寂之、明之、权之、实之。天下以其寂,可以泯众恶也;天下以其明,可以集众善也;天下以其权,可以大有为也;天下以其实,可以大无为也。至矣哉般若也。圣人之道,非夫般若不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务非夫般若,不宜也,不当也。至人之为以般若振,不亦远乎?“我法为上上根人说”者,宜之也。轻物重用则不胜,大方小授则过也。“从来默传分付”者,密说之谓也。密也者,非不言而暗证也,真而密之也。不解此法而辄谤毁,谓“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者,防天下亡其心也。
  伟乎《坛经》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谬。前圣也,后圣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复之。浩然沛乎若大川之注也,若虚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妙而得之之谓本,推而用之之谓迹,以其非始者始之之谓因,以其非成者成之之谓果。果不异乎因,谓之正果也;因不异乎果,谓之正因也。迹必顾乎本,谓之大用也;本必顾乎迹,谓之大乘也。乘也者,圣人之喻道也;用也者,圣人之起教也。
  夫圣人之道,莫至乎心;圣人之教,莫至乎修;调神入道,莫至乎一相;止观轨善成德,莫至乎一行三昧;资一切戒,莫至乎无相;正一切定,莫至乎无念;通一切智,莫至乎无住;生善灭恶,莫至乎无相戒;笃道推德,莫至乎四弘愿;善观过,莫至乎无相忏;正所趣,莫至乎三归戒;正大体、裁大用,莫至乎大般若;发大信、务大道,莫至乎大志;天下之穷理尽性,莫至乎默传;欲心无过,莫善乎不谤。
  定慧为始,道之基也;一行三昧,德之端也;无念之宗,解脱之谓也;无住之本,般若之谓也;无相之
  按唐书曰,后魏之末,有僧号达磨者,本无竺国王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自释迦文佛相传,有衣钵为记,以世相付受。达磨赉衣钵,航海而来,至梁,诣武帝。帝问以有为之事,达磨不说。乃之魏,隐于嵩山少林寺。以其法传慧可,可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惠能,而复出神秀。能于达磨,在中国为六世。故天下谓之《六祖法宝记》,盖六祖之所说其法也。其法乃生灵之大本。人焉,鬼神焉,万物焉,遂与其清明广大者,纷然而大异。六祖悯此,乃谕人欲人自求之,即其心而返道也。然天下之言性命者多矣。若其言之之至详,理之之至当,推之之至悉,而释氏得之矣。若其示之之至直,趋之之至径,证之之至亲,而六祖之于释氏又其得之也。六祖于释氏教,可谓要乎至哉。今天子开善阁记,谓以本性证乎了义者,未有舍六祖之道而有能至于此者也。是则六祖者,乃三界之慈父,诸佛之善嗣欤。伟乎,惟至圣而能知至道也。然六祖之说,余素敬之。患其为俗所增损,而文字鄙俚繁杂,殆不可考。会沙门契嵩作《坛经赞》。因谓嵩师曰:若能正之,吾为出财模印以广其传。更二载,嵩果得曹溪古本,校之勒成三卷。璨然皆六祖之言,不复谬妄。乃命工镂板,以集其胜事。至和三年三月十九日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德 异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似火与火,以心印心。西传四七,至菩提达磨东来此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有可大师者,首于言下悟入,末上三拜得髓,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黄梅,会中高僧七百,惟负舂居士一偈传衣,为六代祖。南遁十余年,一旦以非风幡动之机触开印宗正眼,居士由是祝发登坛,应跋陀罗悬记,开东山法门。
  韦使君命海禅者录其语,目之曰《法宝坛经》。大师始于五羊,终至曹溪,说法三十七年。沾甘露味、入圣超凡者莫记其数;悟佛心宗、行解相应,为大知识者,名载传灯。惟南岳、青原执侍最久,尽得无巴鼻,故出马祖、石头,机智圆明,玄风大震。乃有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诸公巍然而出,道德超群,门庭险峻,启迪英灵衲子奋志冲关。一门深入,五派同源。历遍垆锤,规模广大。
  原其五家纲要,尽出《坛经》。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一一妙义发挥诸佛无量妙理,即弥勒楼阁中,即普贤毛孔中。善入者,即同善财于一念间圆满功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
  惜乎坛经为后人节略太多,不见六祖大全之旨。德异幼年尝见古本,自后遍求三十余载,近得通上人寻到全文。遂刊于吴中休休禅庵,与诸胜士同一受用。惟愿开卷举目,直入大圆觉海,续佛祖慧命无穷,斯余志愿满矣。
  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岁中春日叙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赞
  契 嵩
  赞者告也,发经而溥告也。《坛经》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至人谓六祖,篇内同)。何心邪?佛所传之妙心也。
  大哉心乎!资始变化,而清净常若,凡然圣然,幽然显然,无所处而不自得之。圣言乎明,凡言乎昧。昧也者变也,明也者复也,变复虽殊,而妙心一也。始释迦文佛以是而传之大龟氏,大龟氏相传之三十三世者,传诸大鉴(六祖谥号大鉴禅师),大鉴传之而益传也。说之者抑亦多端,固有名同而实异者也,固有义多而心一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缘虑心者,曰集起心者,曰坚实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谓名同而实异者也。曰真如心者,曰生灭心者,曰烦恼心者,曰菩提心者,诸修多罗其类此者,殆不可胜数,是所谓义多而心一者也。
  义有觉义有不觉义,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别其正心也。方《坛经》之所谓心者,亦义之觉义,心之实心也。昔者圣人之将隐也,乃命乎龟氏教外以传法之要意。其人滞迹而忘返,固欲后世者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叶矣。
  天之道存乎易,地之道存乎简,圣人之道存乎要。要也者,至妙之谓也。圣人之道以要,则为法界门之枢机,为无量义之所会,为大乘之椎轮。《法华》岂不曰:“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华严》岂不曰:“以少方便,疾成菩提。”要乎其于圣人之道利而大矣哉!是故《坛经》之宗,尊其心要也。
  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灵,若寂若惺。有物乎?无物乎?谓之一物,固弥于万物;谓之万物,固统于一物。一物犹万物也,万物犹一物也,此谓可思议也。及其不可思也,不可议也,天下谓之玄解,谓之神会,谓之绝待,谓之默体,谓之冥通。一皆离之遣之,遣之又遣,亦乌能至之微?其果然独得与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谅乎?推而广之,则无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则无所不当也。施于证性,则所见至亲;施于修心,则所诣至正;施于崇德辩惑,则真忘易显;施于出世,则佛道速成;施于救世,则尘劳易歇。此《坛经》之宗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厌。彼谓“即心即佛浅”者,何其不知量也。以折锥探地而浅地,以屋漏窥天而小天,岂天地之然邪?
  然百家者虽苟胜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贯之,合乎群经,断可见矣。至人变而通之,非预名字不可测也。故其显说之,有伦有义;密说之,无首无尾。天机利者得其深,天机钝者得其浅。可拟乎?可议乎?不得已况之,则圆顿教也,最上乘也,如来之清净禅也,菩萨藏之正宗也。论者谓之玄学,不亦详乎?天下谓之宗门,不亦宜乎?
  《坛经》曰“定慧为本”者,趣道之始也。定也者静也,慧也者明也。明以观之,静以安之。安其心,可以体心也;观其道,可以语道也。“一行三昧”者,法界一相之谓也,谓万善虽殊,皆正于一行者也。“无相为体”者,尊大戒也;“无念为宗”者,尊大定也;“无住为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达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之大资也。以一妙心而统乎三法,故曰大也。“无相戒”者,戒其必正觉也。“四弘愿”者,愿度度苦也,愿断断集也,愿学学道也,愿成成寂灭也。灭无所灭,故无所不断也;道无所道,故无所不度也。“无相忏”者,忏非所忏也。“三归戒”者,归其一也。一也者,三宝之所以出也。“说摩诃般若”者,谓其心之至中也。般若也者,圣人之方便也,圣人之大智也,固能寂之、明之、权之、实之。天下以其寂,可以泯众恶也;天下以其明,可以集众善也;天下以其权,可以大有为也;天下以其实,可以大无为也。至矣哉般若也。圣人之道,非夫般若不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务非夫般若,不宜也,不当也。至人之为以般若振,不亦远乎?“我法为上上根人说”者,宜之也。轻物重用则不胜,大方小授则过也。“从来默传分付”者,密说之谓也。密也者,非不言而暗证也,真而密之也。不解此法而辄谤毁,谓“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者,防天下亡其心也。
  伟乎《坛经》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谬。前圣也,后圣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复之。浩然沛乎若大川之注也,若虚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妙而得之之谓本,推而用之之谓迹,以其非始者始之之谓因,以其非成者成之之谓果。果不异乎因,谓之正果也;因不异乎果,谓之正因也。迹必顾乎本,谓之大用也;本必顾乎迹,谓之大乘也。乘也者,圣人之喻道也;用也者,圣人之起教也。
  夫圣人之道,莫至乎心;圣人之教,莫至乎修;调神入道,莫至乎一相;止观轨善成德,莫至乎一行三昧;资一切戒,莫至乎无相;正一切定,莫至乎无念;通一切智,莫至乎无住;生善灭恶,莫至乎无相戒;笃道推德,莫至乎四弘愿;善观过,莫至乎无相忏;正所趣,莫至乎三归戒;正大体、裁大用,莫至乎大般若;发大信、务大道,莫至乎大志;天下之穷理尽性,莫至乎默传;欲心无过,莫善乎不谤。
  定慧为始,道之基也;一行三昧,德之端也;无念之宗,解脱之谓也;无住之本,般若之谓也;无相之体,法身之谓也;无相戒,戒之最也;四弘愿,愿之极也;无相忏,忏之至也;三归戒,真所归也;摩诃智慧,圣凡之大范也;为上上根人说,直说也;默传,传之至也;戒谤,戒之当也。
  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证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复明,所以证也;以背成者复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证也。至人暗然不见其威仪,而成德为行蔼如也;至人颓然若无所持,而道显于天下也。盖以正修而修之也,以正证而证之也。于此乃曰:罔修罔证,罔因罔果。
  穿凿丛脞,竞为其说,缪乎至人之意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趋乎混茫之空,则吾未如之何也。甚乎含识溺心而浮识,识与业相乘,循诸响而未始息也。象之形之,人与物偕生,纷然乎天地之间,可胜数邪?得其形于人者,固万万之一耳。人而能觉,几其鲜矣。
  圣人怀此,虽以多义发之,而天下犹有所不明者也;圣人救此,虽以多方治之,而天下犹有所不醒者也。贤者以智乱,不肖者以愚壅,平平之人以无记惛。及其感物而发,喜之怒之,哀之乐之,益蔽者万端,暧然若夜行而不知所至。其承于圣人之言,则计之博之,若蒙雾而望远,谓有也谓无也,谓非有也谓非无也,谓亦有也谓亦无也。以不见而却蔽,固终身而不得其审焉。海所以在水也,鱼龙死生在海而不见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终日说道而不见乎心。悲夫!心固微妙幽远、难明难凑,其如此也矣。
  圣人既隐,天下百世虽以书传,而莫得其明验。故《坛经》之宗举,乃直示其心,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也。若排云雾而顿见太清,若登泰山而所视廓如也。王氏以方乎世书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斯言近之矣。《涅槃》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者,示法非文字也,防以文字而求其所谓也;曰“依法不依人”者,以法真而人假也;曰“依义不依语”者,以义实而语假也;曰“依智而不依识”者,以智至而识妄也;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者,以了义经尽理也;而“菩萨所谓即是宣说大涅槃”者,谓自说与经同也;圣人所谓“四人出世护持正法,应当证知”者,应当证知故,至人推本以正其末也。
  自说与经同故,至人说经如经也;依义依了义经故,至人显说而合义也,合经也;依法依智故,至人密说,变之、通之而不苟滞也;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传也。
  圣人如春,陶陶而发之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圣人命之,而至人效之也。至人固圣人之门之奇德殊勋者也。
  夫至人者,始起于微,自谓不识世俗文字。及其成至也,方一席之说,而显道救世,与乎大圣人之云为者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德上智,生而知之,将自表其法而示其不识乎?殁殆四百年,法流四海而不息,帝王者、圣贤者更三十世求其道而益敬。非至乎大圣人之所至,天且厌之久矣,乌能若此也。
  予固岂尽其道?幸蚊虻饮海,亦预其味,敢稽首布之,遗后学者也。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赞
  契 嵩
  赞者告也,发经而溥告也。《坛经》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至人谓六祖,篇内同)。何心邪?佛所传之妙心也。
  大哉心乎!资始变化,而清净常若,凡然圣然,幽然显然,无所处而不自得之。圣言乎明,凡言乎昧。昧也者变也,明也者复也,变复虽殊,而妙心一也。始释迦文佛以是而传之大龟氏,大龟氏相传之三十三世者,传诸大鉴(六祖谥号大鉴禅师),大鉴传之而益传也。说之者抑亦多端,固有名同而实异者也,固有义多而心一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缘虑心者,曰集起心者,曰坚实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谓名同而实异者也。曰真如心者,曰生灭心者,曰烦恼心者,曰菩提心者,诸修多罗其类此者,殆不可胜数,是所谓义多而心一者也。
  义有觉义有不觉义,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别其正心也。方《坛经》之所谓心者,亦义之觉义,心之实心也。昔者圣人之将隐也,乃命乎龟氏教外以传法之要意。其人滞迹而忘返,固欲后世者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叶矣。
  天之道存乎易,地之道存乎简,圣人之道存乎要。要也者,至妙之谓也。圣人之道以要,则为法界门之枢机,为无量义之所会,为大乘之椎轮。《法华》岂不曰:“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华严》岂不曰:“以少方便,疾成菩提。”要乎其于圣人之道利而大矣哉!是故《坛经》之宗,尊其心要也。
  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灵,若寂若惺。有物乎?无物乎?谓之一物,固弥于万物;谓之万物,固统于一物。一物犹万物也,万物犹一物也,此谓可思议也。及其不可思也,不可议也,天下谓之玄解,谓之神会,谓之绝待,谓之默体,谓之冥通。一皆离之遣之,遣之又遣,亦乌能至之微?其果然独得与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谅乎?推而广之,则无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则无所不当也。施于证性,则所见至亲;施于修心,则所诣至正;施于崇德辩惑,则真忘易显;施于出世,则佛道速成;施于救世,则尘劳易歇。此《坛经》之宗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厌。彼谓“即心即佛浅”者,何其不知量也。以折锥探地而浅地,以屋漏窥天而小天,岂天地之然邪?
  然百家者虽苟胜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贯之,合乎群经,断可见矣。至人变而通之,非预名字不可测也。故其显说之,有伦有义;密说之,无首无尾。天机利者得其深,天机钝者得其浅。可拟乎?可议乎?不得已况之,则圆顿教也,最上乘也,如来之清净禅也,菩萨藏之正宗也。论者谓之玄学,不亦详乎?天下谓之宗门,不亦宜乎?
  《坛经》曰“定慧为本”者,趣道之始也。定也者静也,慧也者明也。明以观之,静以安之。安其心,可以体心也;观其道,可以语道也。“一行三昧”者,法界一相之谓也,谓万善虽殊,皆正于一行者也。“无相为体”者,尊大戒也;“无念为宗”者,尊大定也;“无住为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达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之大资也。以一妙心而统乎三法,故曰大也。“无相戒”者,戒其必正觉也。“四弘愿”者,愿度度苦也,愿断断集也,愿学学道也,愿成成寂灭也。灭无所灭,故无所不断也;道无所道,故无所不度也。“无相忏”者,忏非所忏也。“三归戒”者,归其一也。一也者,三宝之所以出也。“说摩诃般若”者,谓其心之至中也。般若也者,圣人之方便也,圣人之大智也,固能寂之、明之、权之、实之。天下以其寂,可以泯众恶也;天下以其明,可以集众善也;天下以其权,可以大有为也;天下以其实,可以大无为也。至矣哉般若也。圣人之道,非夫般若不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务非夫般若,不宜也,不当也。至人之为以般若振,不亦远乎?“我法为上上根人说”者,宜之也。轻物重用则不胜,大方小授则过也。“从来默传分付”者,密说之谓也。密也者,非不言而暗证也,真而密之也。不解此法而辄谤毁,谓“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者,防天下亡其心也。
  伟乎《坛经》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谬。前圣也,后圣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复之。浩然沛乎若大川之注也,若虚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妙而得之之谓本,推而用之之谓迹,以其非始者始之之谓因,以其非成者成之之谓果。果不异乎因,谓之正果也;因不异乎果,谓之正因也。迹必顾乎本,谓之大用也;本必顾乎迹,谓之大乘也。乘也者,圣人之喻道也;用也者,圣人之起教也。
  夫圣人之道,莫至乎心;圣人之教,莫至乎修;调神入道,莫至乎一相;止观轨善成德,莫至乎一行三昧;资一切戒,莫至乎无相;正一切定,莫至乎无念;通一切智,莫至乎无住;生善灭恶,莫至乎无相戒;笃道推德,莫至乎四弘愿;善观过,莫至乎无相忏;正所趣,莫至乎三归戒;正大体、裁大用,莫至乎大般若;发大信、务大道,莫至乎大志;天下之穷理尽性,莫至乎默传;欲心无过,莫善乎不谤。
  定慧为始,道之基也;一行三昧,德之端也;无念之宗,解脱之谓也;无住之本,般若之谓也;无相之体,法身之谓也;无相戒,戒之最也;四弘愿,愿之极也;无相忏,忏之至也;三归戒,真所归也;摩诃智慧,圣凡之大范也;为上上根人说,直说也;默传,传之至也;戒谤,戒之当也。
  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证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复明,所以证也;以背成者复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证也。至人暗然不见其威仪,而成德为行蔼如也;至人颓然若无所持,而道显于天下也。盖以正修而修之也,以正证而证之也。于此乃曰:罔修罔证,罔因罔果。
  穿凿丛脞,竞为其说,缪乎至人之意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趋乎混茫之空,则吾未如之何也。甚乎含识溺心而浮识,识与业相乘,循诸响而未始息也。象之形之,人与物偕生,纷然乎天地之间,可胜数邪?得其形于人者,固万万之一耳。人而能觉,几其鲜矣。
  圣人怀此,虽以多义发之,而天下犹有所不明者也;圣人救此,虽以多方治之,而天下犹有所不醒者也。贤者以智乱,不肖者以愚壅,平平之人以无记惛。及其感物而发,喜之怒之,哀之乐之,益蔽者万端,暧然若夜行而不知所至。其承于圣人之言,则计之博之,若蒙雾而望远,谓有也谓无也,谓非有也谓非无也,谓亦有也谓亦无也。以不见而却蔽,固终身而不得其审焉。海所以在水也,鱼龙死生在海而不见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终日说道而不见乎心。悲夫!心固微妙幽远、难明难凑,其如此也矣。
  圣人既隐,天下百世虽以书传,而莫得其明验。故《坛经》之宗举,乃直示其心,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也。若排云雾而顿见太清,若登泰山而所视廓如也。王氏以方乎世书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斯言近之矣。《涅槃》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者,示法非文字也,防以文字而求其所谓也;曰“依法不依人”者,以法真而人假也;曰“依义不依语”者,以义实而语假也;曰“依智而不依识”者,以智至而识妄也;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者,以了义经尽理也;而“菩萨所谓即是宣说大涅槃”者,谓自说与经同也;圣人所谓“四人出世护持正法,应当证知”者,应当证知故,至人推本以正其末也。
  自说与经同故,至人说经如经也;依义依了义经故,至人显说而合义也,合经也;依法依智故,至人密说,变之、通之而不苟滞也;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传也。
  圣人如春,陶陶而发之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圣人命之,而至人效之也。至人固圣人之门之奇德殊勋者也。
  夫至人者,始起于微,自谓不识世俗文字。及其成至也,方一席之说,而显道救世,与乎大圣人之云为者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德上智,生而知之,将自表其法而示其不识乎?殁殆四百年,法流四海而不息,帝王者、圣贤者更三十世求其道而益敬。非至乎大圣人之所至,天且厌之久矣,乌能若此也。
  予固岂尽其道?幸蚊虻饮海,亦预其味,敢稽首布之,遗后学者也。
  物重用则不胜,大方小授则过也。“从来默传分付”者,密说之谓也。密也者,非不言而暗证也,真而密之也。不解此法而辄谤毁,谓“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者,防天下亡其心也。
  伟乎《坛经》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谬。前圣也,后圣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复之。浩然沛乎若大川之注也,若虚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妙而得之之谓本,推而用之之谓迹,以其非始者始之之谓因,以其非成者成之之谓果。果不异乎因,谓之正果也;因不异乎果,谓之正因也。迹必顾乎本,谓之大用也;本必顾乎迹,谓之大乘也。乘也者,圣人之喻道也;用也者,圣人之起教也。
  夫圣人之道,莫至乎心;圣人之教,莫至乎修;调神入道,莫至乎一相;止观轨善成德,莫至乎一行三昧;资一切戒,莫至乎无相;正一切定,莫至乎无念;通一切智,莫至乎无住;生善灭恶,莫至乎无相戒;笃道推德,莫至乎四弘愿;善观过,莫至乎无相忏;正所趣,莫至乎三归戒;正大体、裁大用,莫至乎大般若;发大信、务大道,莫至乎大志;天下之穷理尽性,莫至乎默传;欲心无过,莫善乎不谤。
  定慧为始,道之基也;一行三昧,德之端也;无念之宗,解脱之谓也;无住之本,般若之谓也;无相之体,法身之谓也;无相戒,戒之最也;四弘愿,愿之极也;无相忏,忏之至也;三归戒,真所归也;摩诃智慧,圣凡之大范也;为上上根人说,直说也;默传,传之至也;戒谤,戒之当也。
  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证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复明,所以证也;以背成者复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证也。至人暗然不见其威仪,而成德为行蔼如也;至人颓然若无所持,而道显于天下也。盖以正修而修之也,以正证而证之也。于此乃曰:罔修罔证,罔因罔果。
  穿凿丛脞,竞为其说,缪乎至人之意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趋乎混茫之空,则吾未如之何也。甚乎含识溺心而浮识,识与业相乘,循诸响而未始息也。象之形之,人与物偕生,纷然乎天地之间,可胜数邪?得其形于人者,固万万之一耳。人而能觉,几其鲜矣。
  圣人怀此,虽以多义发之,而天下犹有所不明者也;圣人救此,虽以多方治之,而天下犹有所不醒者也。贤者以智乱,不肖者以愚壅,平平之人以无记惛。及其感物而发,喜之怒之,哀之乐之,益蔽者万端,暧然若夜行而不知所至。其承于圣人之言,则计之博之,若蒙雾而望远,谓有也谓无也,谓非有也谓非无也,谓亦有也谓亦无也。以不见而却蔽,固终身而不得其审焉。海所以在水也,鱼龙死生在海而不见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终日说道而不见乎心。悲夫!心固微妙幽远、难明难凑,其如此也矣。
  圣人既隐,天下百世虽以书传,而莫得其明验。故《坛经》之宗举,乃直示其心,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也。若排云雾而顿见太清,若登泰山而所视廓如也。王氏以方乎世书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斯言近之矣。《涅槃》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者,示法非文字也,防以文字而求其所谓也;曰“依法不依人”者,以法真而人假也;曰“依义不依语”者,以义实而语假也;曰“依智而不依识”者,以智至而识妄也;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者,以了义经尽理也;而“菩萨所谓即是宣说大涅槃”者,谓自说与经同也;圣人所谓“四人出世护持正法,应当证知”者,应当证知故,至人推本以正其末也。
  自说与经同故,至人说经如经也;依义依了义经故,至人显说而合义也,合经也;依法依智故,至人密说,变之、通之而不苟滞也;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传也。
  圣人如春,陶陶而发之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圣人命之,而至人效之也。至人固圣人之门之奇德殊勋者也。
  夫至人者,始起于微,自谓不识世俗文字。及其成至也,方一席之说,而显道救世,与乎大圣人之云为者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德上智,生而知之,将自表其法而示其不识乎?殁殆四百年,法流四海而不息,帝王者、圣贤者更三十世求其道而益敬。非至乎大圣人之所至,天且厌之久矣,乌能若此也。
  予固岂尽其道?幸蚊虻饮海,亦预其味,敢稽首布之,遗后学者也。
  愿之极也;无相忏,忏之至也;三归戒,真所归也;摩诃智慧,圣凡之大范也;为上上根人说,直说也;默传,传之至也;戒谤,戒之当也。
  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证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复明,所以证也;以背成者复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证也。至人暗然不见其威仪,而成德为行蔼如也;至人颓然若无所持,而道显于天下也。盖以正修而修之也,以正证而证之也。于此乃曰:罔修罔证,罔因罔果。
  穿凿丛脞,竞为其说,缪乎至人之意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趋乎混茫之空,则吾未如之何也。甚乎含识溺心而浮识,识与业相乘,循诸响而未始息也。象之形之,人与物偕生,纷然乎天地之间,可胜数邪?得其形于人者,固万万之一耳。人而能觉,几其鲜矣。
  圣人怀此,虽以多义发之,而天下犹有所不明者也;圣人救此,虽以多方治之,而天下犹有所不醒者也。贤者以智乱,不肖者以愚壅,平平之人以无记惛。及其感物而发,喜之怒之,哀之乐之,益蔽者万端,暧然若夜行而不知所至。其承于圣人之言,则计之博之,若蒙雾而望远,谓有也谓无也,谓非有也谓非无也,谓亦有也谓亦无也。以不见而却蔽,固终身而不得其审焉。海所以在水也,鱼龙死生在海而不见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终日说道而不见乎心。悲夫!心固微妙幽远、难明难凑,其如此也矣。
  圣人既隐,天下百世虽以书传,而莫得其明验。故《坛经》之宗举,乃直示其心,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也。若排云雾而顿见太清,若登泰山而所视廓如也。王氏以方乎世书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斯言近之矣。《涅槃》曰,“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者,示法非文字也,防以文字而求其所谓也;曰“依法不依人”者,以法真而人假也;曰“依义不依语”者,以义实而语假也;曰“依智而不依识”者,以智至而识妄也;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者,以了义经尽理也;而“菩萨所谓即是宣说大涅槃”者,谓自说与经同也;圣人所谓“四人出世护持正法,应当证知”者,应当证知故,至人推本以正其末也。
  自说与经同故,至人说经如经也;依义依了义经故,至人显说而合义也,合经也;依法依智故,至人密说,变之、通之而不苟滞也;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传也。
  圣人如春,陶陶而发之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圣人命之,而至人效之也。至人固圣人之门之奇德殊勋者也。
  夫至人者,始起于微,自谓不识世俗文字。及其成至也,方一席之说,而显道救世,与乎大圣人之云为者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德上智,生而知之,将自表其法而示其不识乎?殁殆四百年,法流四海而不息,帝王者、圣贤者更三十世求其道而益敬。非至乎大圣人之所至,天且厌之久矣,乌能若此也。
  予固岂尽其道?幸蚊虻饮海,亦预其味,敢稽首布之,遗后学者也。

 
 
 
前五篇文章

《金刚经》之无住本

《楞严经》解脱道之研究

茶禅:天下至清本色

“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禅相依

 

后五篇文章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

《楞伽经》人间佛教义趣论要

大乘小乘的分别

刍议曹洞宗之发展

禅的基本内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