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楞严经》解脱道之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楞严经》解脱道之研究
  【英文标题】A Study of The Way of Liberation in The Surangama Sutra
  【文章作者】李英德(释慧心)
  【指导教师】吕凯文
  【文章页数】168页
  --------------------------------------------------------------------------------
  【中文关键词】解脱|真心|五十阴魔|耳根圆通|楞严
  【英文关键词】Surangama ; true (bhūtatathatā) mind ;
  and the universality (omnip?tence) of the orotrendriya ;
  the fifty different outer path/practices that one can stray into;
  liberation
  【中文摘要】本文题目为“《楞严经》解脱道之研究”,重心围绕在《楞严经》的解脱思想与方法上,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呈显此经解脱法门的阶次性,厘清《楞严经》解脱道的前行与正修之内容、方法。复将研究成果与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佛典:《阿含经》、《华严经》、《法华经》、净土经典,以及影响中国佛教至深的禅宗要典-《六祖坛经》进行对比,以明此经在佛教教义中的特色与价值。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陈述研究《楞严经》解脱道的动机与目的、研究方法、学术研究现况与文献探讨、论文结构之说明。
  第二章分析”解脱”的字义,并探究《阿含经》、《华严经》、《法华经》、《六祖坛经》、净土诸经(及其它经典)的修行解脱法门。
  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分析《楞严经》的解脱道为主。第三章探讨《楞严经》的基础思惟,包含对真妄心的剖析,与五十阴魔境的作用与内容。
  第四章论述《楞严经》解脱道的道前基础,分别为:去五辛、持戒、建立修行之环境、持咒,属于经中所指-正修耳根圆通法门之前的助道之法。在此并究明五辛的过患,与其它经典的记载,以及不同名称。持戒部份,详明修行上不持戒所产生的障碍,以经中杀盗YIN妄的四个方向为主,指出不持戒所产生的果报。续对坛场环境的摆设、方法、程序作说明。《楞严经》认为持咒可以帮助修行者排除修行上的障碍,本文针对此经认为持咒的益处,及佛教对咒语的态度作出说明与探讨。
  第五章探讨《楞严经》解脱道的究竟修行之法-“耳根圆通法门”,先深究此经为何以耳根为入手处的原因,次则探讨二十五圆通法门的内容,最后论及此经的耳根圆通之法。
  第六章对前面几章作出整体回顾,继而比较此经与其它经典的内容,以进一步了解《楞严经》的特色、目的。并对《楞严经》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英文摘要】The title of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the Way of Liberation of the Wurangama Sutra (or Leng Yen Jing). The topic revolves around the thinking and the methods 0f the Wurangama. Gradually following the different stages, the researcher reveals the Dharmaparyaya, or the doctrines of liberation; and explains theproceedings, the actions, the content, and the methods for the way of liberation of the Wurangam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s of this sutra in Buddhism teachings, the researcher studied further the results, some quintessential discourses (sutra) of Buddha—The Four Sections of the Agamas Sutra, the Avatamsaka-Sutra (or the Hua-Yen Jing), the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and the Sukhavati (The Pure Land)—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an, significant in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Sutra of the Six Patriarchsof the Intuitional (or of the Meditation Sec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rationale, goals, research method, recent academic studies, in-depth discussi?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research.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research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liberation” and pr?bes in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ways of liberation for The Four Sections of the Agamas Sutra, the Avatamsaka-Sutra, the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the Sukhavati, and other various disc?urses of Buddha.
  Fr?m the third through the fifth chapters, the researcher focuses the doctrine of liberation of the Wurangama Sutra. The third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onceptsof the Wurangama Sutra;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true (bhūtatathatā) and false (amalavijñāna) minds, and the content and function of fifty different other path/practices one can stray into.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sics before the practice of the way of liberation of the Wurangama Sutra; they are divided into the five forbidden pungent roots, keeping the commandments (or rules), establishing the environment for cultivation of the religion, maintaining the mantra, and the auxiliary means for before practicing the universality (omnipotence) doctrines of the orotrendriya.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errors of the five forbidden pungent roots, their rec?rdings in discourses, and other names for them. As for the maintaining of the commandments, the researcher explains the obstacles resulting from the failure of commitment; mainly using the four directions mentioned in this discourse—killing, robbing, fornicating, and lying—the researcher explains the retribution. An explanation for the decoration,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the monastery follows.
  The Wurangama Sutra holds that keeping the commandments can help th?se who practice eliminate obstacles during the course of cultivation. Here we focus on the good we receive from maintaining the mantra, discuss and explain Buddhists’ attitudes toward the mantra. The fifth chapter takes us into the method for the way of liberation for the Wurangama Sutra, the universality (omnipotence) doctrines of the orotrendriya. We explore its whys and wherefores and the twenty-five different perfect penetration samadhis to reach through enlightment. In the sixth and final chapter, we make retrospections of this research, make comparisons among this discourse and others;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aspects and goals of the Wurangama Sutra. In the end,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Wurangama Sutra.
  --------------------------------------------------------------------------------
  【文章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1
  一、 研究动机 1
  二、 研究目的 2
  第二节 研究方法 3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况与文献探讨 9
  一、 学界研究现况 9
  二、 文献探讨 13
  第四节 论文结构之说明 22
  第二章 解脱道之辨析 25
  第一节 “解脱”辞义辨析 25
  第二节 大小乘经典之解脱道 32
  一、 《阿含经》 32
  二、 《华严经》 45
  三、 《法华经》 49
  四、 《六祖坛经》 53
  五、 净土经典 56
  第三章 《楞严经》解脱道的基础思惟 63
  第一节 障碍解脱的根本原因 67
  第二节 真心的特质 71
  一、 灭尘与苦灭 72
  二、 真心非因缘、自然法 77
  第三节 五十阴魔境之认识 78
  第四章 《楞严经》解脱道的道前基础 93
  第一节 去五辛 93
  第二节 持戒 98
  第三节 建立坛场仪轨 105
  一、 立坛方法 106
  二、 供养方法 107
  三、 坛内修法程序 109
  第四节 持咒 111
  一、 持咒之益 112
  二、 佛教咒语之目的 116
  第五章 《楞严经》解脱道的究竟法门 121
  第一节 修行根门之抉择 121
  第二节 二十五个圆通法之抉择 126
  第三节 耳根入流之法 134
  第六章 结论 147
  第一节 本文回顾 147
  第二节 《楞严经》与其它经典解脱道之比较 149
  第三节 未来展望 151
  参考书目 155
  一、 经律 155
  二、 论 156
  三、 疏 157
  四、 一般专书 158
  五、 学位论文 164
  六、 期刊论文 164
  七、 工具书 167
  --------------------------------------------------------------------------------
  【参考文献】
  一、 经律 
  《大方广佛华严经》,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正藏》第九册。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刺蜜帝译,《大正藏》第十九册。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唐·善无畏、一行、宝月等译,《大正藏》第十八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唐·般若译,《大正藏》第三册。
  《大般涅盘经》,东晋·法显译,《大正藏》第一册。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东晋·鸠摩罗什,《大正藏》第八册。
  《中阿含》,东晋·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一册。
  《四分律》,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大正藏》第二十二册。
  《地藏菩萨本愿经》,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十三册。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唐·不空译,《大正藏》第十九册。
  《佛说三转法轮经》,唐·义净译,《大正藏》第二册。
  《佛说转法轮经》,后汉·安世高译,《大正藏》第二册。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宋·沮渠京声译,《大正藏》第十四册
  《法句经》,印度法救撰集,三国吴天竺维祇难等译,《大正藏》第四册。
  《法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九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八册。
  《长阿含》,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一册。
  《阿弥陀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涅盘经》,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梵网六十二见经》,三国吴·支谦译,《大正藏》第一册。
  《梵网经》,后秦?鸠摩罗什,《大正藏》第二十四册。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普曜经》,西晋·竺法护,《大正藏》第三册。
  《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菩萨璎珞本业经》,姚秦·竺佛念译,《大正藏》第二十四册。
  《道行般若经》,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第八册。
  《增壹阿含》,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二册。
  《摩登伽经》,吴(三国)·竺律炎共支谦译,《大正藏》第二十一册。
  《摩诃僧祇律》,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大正藏》第二十二册。
  《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刘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译,《大正藏》第二十二册。
  《杂阿含》,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二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唐·玄奘译,《大正藏》第十四册。
  《观无量寿经》,刘宋·畺良耶舍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二、 论
  《大乘义章》,东晋·庐山慧远问,鸠摩罗什答,《大正藏》第四十四册。
  《大智度论》,印度龙树着,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唐·六祖慧能述,唐·法海集,元·宗宝编《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弘赞法华传》,唐·慧详,《大正藏》第五十一册。
  《成唯识论述记》,唐·窥基,《大正藏》第四十三册。
  《佛地经论》,亲光菩萨等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佛祖统纪》,南宋·志盘,《大正藏》第四十九册。
  《宋高僧传》,宋·赞宁,《大正藏》第五十册。
  《法华三昧忏仪》,隋·智顗,《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法华玄义》,唐·智顗讲述,灌顶笔记,《大正藏》第三十三册。
  《法华传记》,唐·僧祥,《卍续藏》第一三四册。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部派五百阿罗汉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十七册。
  《阿毘达磨俱舍论》,世亲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十九册。
  《阿毘达磨顺正理论》,众贤造,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十九册。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唐·释圆照,《大正藏》第五十五册,。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智者,《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胜友集,唐·义净译,《大正藏》第二十四册
  《敕修百丈清规》,元·东阳德辉编,《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无量寿经宗要》,元晓,《大正藏》第三十七册。
  《发菩提心经论》,《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菩提资粮论》,龙树造,比丘自在释,《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开元释教录》,释智升,《大正藏》第五十五册。
  《瑜伽师地论》,弥勒讲述,无着记,唐·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册。
  《汉译南传大藏经》,通妙译,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六月。
  《续古今译经图纪》,释智升,《大正藏》第五十五册。
  《续高僧传》,唐·道宣,《大正藏》第五十册。
  三、 疏
  宋·长水子璇集,《楞严经义疏注经》,《大正藏》第三十九册。
  元·惟则会解,明·幽溪传灯疏,《楞严经圆通疏》,《卍续藏经》第十九册。
  明·丹霞天然疏,《楞严经直指》,《卍续藏经》第二十二册。
  明·幽溪传灯述,《楞严经玄义》,《卍续藏经》第二十册。
  明·曾凤仪,《楞严经宗通》,《卍续藏经》第二十五册。
  明·莲池祩宏述,《楞严经摸象记》,《卍续藏经》第十九册。
  明·憨山德清,《卍续藏经》第十九册。
  明·憨山德清,《楞严经悬镜》,《卍续藏经》第十九册。
  明·释交光,《楞严经正脉疏悬示》,《卍续藏经》第十八册
  明·释交光着,《楞严经正脉疏》,《卍续藏经》第十八册。
  明·释交光着,《楞严经正脉疏科》,《卍续藏经》第十八册。
  明·释交光着,《楞严经正脉疏悬示》,《卍续藏经》第十八册。
  明·释智旭撰述,道昉参订,《楞严经文句》,《卍续藏经》第二十册。
  清·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卍续藏经》第二十一册。
  四、 一般专书
  Hammalawa Saddhatissa着,姚治华译,《佛教伦理学》,台北:黎明文化,一九九三年初版。
  McG?vern, William M?ntg?mery着,江绍原译述,《佛家哲学通论 》,台北:新文丰,一九七五。
  木村泰贤,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 》,台北:台湾商务,一九九○。
  木村泰贤着,巴壶天·李世杰合译,《人生的解脱与佛教思想》,台北:协志,一九七六年七版。
  木村泰贤着,释演培译,《大乘佛教思想论》台北:慧日讲堂,一九七八年再版。
  木村泰贤着,释演培译,《小乘佛教思想论》,台北:慧日讲堂,一九七八年再版。
  水野弘元着,郭忠生译,《原始佛教 》,台中:菩提树,一九八二。
  王文颜,《佛典汉译之研究》,台北:天华,一九八四。
  王文颜,《佛典疑伪经研究与考录》,台北:文津,一九九七。
  王居恭,《华严经及华严宗漫谈》,北京:中国书店,一九九七。
  朱文光,《佛学研究方法论》,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二○○二,页66-71。
  池田大作等原著,创价学会编译,《法华经的智慧 : 论二十一世纪宗教》,台北:正因文化,二○○○年二版。
  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总编辑,《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弥勒信仰述评》,《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二十二册,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二○○一。
  何格恩等着,《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三十五册,台北:大乘文化,一九七八年初版。
  吴汝钧,《《法华玄义》的哲学与纲领》,台北:文津,二○○二。
  吴汝钧,《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 》,台北:文津,一九九四。
  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澄佛学论著选集》第五册,山东:齐鲁,一九九六。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 》,台北:天华,一九八二。
  李世杰,《原始佛教哲学史 》,台北:慈航佛学院,一九七一。
  李志夫,《中印佛学之比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一九八六。
  李志夫,《楞严校释》,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一九六五。
  杜继文?魏道儒编着,《中国禅宗通史》,江苏:江苏古籍,一九九三。
  求那跋陀罗译经,释玄奘译论,释印顺会编,《杂阿含经论会编》上、中、下三册 ,新竹:正闻,一九八三。
  赤沼智善,《原始佛教ソ研究》,东京:法藏馆,一九八一年复刻第一刷。
  孤峰智灿着,释印海译,《中印禅宗史》,台北:正闻,一九八一。
  林中治,《楞严经之观世音菩萨法门》,台北:大圆,二○○一年二版。
  林崇安,《佛教教理的探讨 》,台北:慧炬,一九九○。
  松元文三郎着,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北京:宗教文化,二○○一。
  松原哲明着;心灵雅集编译组译,《开拓宇宙观:华严经》,台北:大展,一九九二。
  松常有庆·氏家觉胜合着,许洋主译,《般若思想与密教》,载于《般若思想》页229~258,台北:法尔出版,一九八九年一月。
  河村孝照着,许洋主译,《法华经概说》,台北:新文丰,一九八九。
  阿部肇一着,关世谦译,《中国禅宗史》,台北:东大,一九八八。
  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台北:老古文化,二○○四年七月台湾二版。
  南怀瑾,《楞严大义今释》,台北:老古文化,一九八三。
  柳田圣山着,吴汝钧译,《中国禅思想史》,台北:台湾商务,一九八三年二版。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南京:南京大学,一九九四。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二册,高雄:佛光,二○○一。
  唐一玄记述,《读华严经·法华经记合刊》,高雄:大乘讲堂,一九八二年再版。
  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合着,高观庐译,《印度宗教哲学史》,台北:商务印书馆,二○○一年九月台一版。
  高楠顺次郎着,包世中译,《佛教哲学精义》,台北:世桦印刷,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再版。
  张曼涛,《涅盘思想研究》,台北:佛光,一九九八。
  张曼涛主编,《六祖坛经研究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一册,台北:大乘文化,一九七九。
  蓝吉富主编,《净土典籍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六十八册,台北:华宇,一九八八。
  蓝吉富主编,《净土宗史论》,《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六十五册,台北:华宇,一九八八。
  蓝吉富主编,《净土宗概论》,《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六十四册,台北:华宇,一九八八
  蓝吉富主编,《净土思想论集(一)》,《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丛第六十六册,台北:华宇,一九八八。
  蓝吉富主编,《净土思想论集(二)》,《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六十七册,台北:华宇,一九八八。
  张曼涛主编,《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六十九册,台北:华宇,一九八八。
  张曼涛主编,《禅宗史实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四册,台北:大乘文化,一九七九。
  张曼涛主编,《禅宗典籍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十二册,台北:大乘文化,一九七九。
  张曼涛主编,《禅宗思想与历史》,《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五十二册,台北:大乘文化,一九七九。
  望月信亨着,释印海译,《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美国:法印寺,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清水公照着;释达智编译,《华严经入门 : 佛陀之觉醒.经义讲述》,台北:武陵,一九八五。
  郭朋,《中国佛教史》,台北:文津,一九九三。
  傅伟勋,《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 : 哲学与宗教二集》,台北:东大图书,一九八六。
  杨政河,《华严经教与哲学研究》,台北:慧炬,一九八二年十月再版。
  杨郁文,《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一九九九年九月修订版。
  杨惠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一九八三年七月。
  杨惠南,《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图书,一九八二。
  杨曾文,《佛教的起源》,高雄:佛光,一九九一。
  廖阅鹏,《净土三系之研究》,高雄:佛光,一九八九年七月。
  赵雅博,《印度哲学思想史 》,台北:国立编译馆,一九八六。
  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北京:今日中国,一九九二。
  蔡耀明,《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南投:正观,二○○一。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高雄:佛光,一九九○。
  赖贤宗,《佛教诠释学》,台北:新文丰,二○○三。
  霍韬晦,《心经奥秘》,香港:法住出版,一九九七年六月二版。
  霍韬晦,《现代佛学》,香港;法住,一九九八。
  戴维尼尔着 ,杨懿丽译,《佛教的基本教义 》,台北:法尔,一九九一。
  鎌田茂雄着;释慈怡译,《华严经讲话》,高雄:佛光文化,一九九三。
  罗睺罗着,顾法严译,《佛陀的启示 》,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一九九七。
  释太虚,《大佛顶楞严经摄论》,载于《楞严经研究》,台北:文殊,一九八七年十一月,页1~160。
  释太虚,《大佛顶楞严经研究》,载于《楞严经研究》,台北:文殊,一九八七年十一月,页161~189。
  释太虚,《楞严经研究》,台北:文殊,一九八七。
  释太虚着;唐一玄编解,《法华经教释》,高雄:佛光,一九八五年三版。
  释白云,《楞严经决疑》,彰化:佛印月刊社,一九九五年再版。
  释白圣编,《楞严经表解》,高雄:高雄文殊讲堂,一九九二。
  释印顺 ,《佛法概论》,正闻 ,新竹:正闻,一九九○。
  释印顺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台北:正闻,一九八八年修订本初版。。
  释印顺,《中国禅宗史》,台北:慧日讲堂,一九七八年八月三版。
  释印顺,《往生净土论讲记》,台中:菩提树杂志,一九八四年二月。
  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一九八一。
  释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台北:正闻,一九九○。
  释印顺,《学佛三要》,台北:正闻,一九八八年四月九版。
  释印顺,《净土与禅》,台北:正闻,一九九二年二月修订一版。
  释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印顺自印本,一九八一年三版。
  释守培,《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台北:佛陀教育出版社,二○○二。
  释宏印,《净土思想述要》,高雄:净心文教基金会,一九九四。
  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一九九七。
  释悟慈,《楞严经讲话》,台南:开元寺佛经流通处,一九九八年八版。
  释海仁主讲,释文珠笔记,《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二○○四年
  释圆瑛,《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上下册,台南:和裕,二○○一年一版二刷。
  释圣凯,《四大净土比较研究》,台北:法明,二○○三。
  释圣严,《世界佛教通史》上册,台北:东初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三版。
  释圣严,《佛教制度与生活》,台北:东初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三版。
  释圣严,《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台北:法鼓文化,二○○二。
  释圣严,《学术论考》,《法鼓全集》第三集第一册,台北:法鼓,一九九九。
  释圣严,《禅与悟》,《法鼓全集》第四辑第六册,台北:法鼓,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释演培,《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台北:慧日讲堂,一九七五。
  释慧严,《净土概论》,台北:东大,一九九八年四月。
  五、 学位论文 
  王毅文,《楞严真心思想研究》,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八。
  朱文光,《佛学研究方法论》,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二○○二。
  吕凯文,《初期佛教“缘起”概念析论:缘起与《杂阿含》“杂因诵”诸相应概念之交涉》,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二○○二。
  吴灿明,《净土思想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八六。
  李治华,《楞严经哲学之研究》,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四。
  胡健财,《大佛顶首楞严经“耳根圆修”之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一九九六。
  张成钧,《楞严经中身心关系之探究》,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五。
  陈由斌,《楞严经疑伪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八。
  黄慧英,《初期佛教生天思想研究》,真理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二○○二。
  刘嘉诚,《《中论》解脱思想之研究》,辅仁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七。
  潘怡礽,《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之研究》,中央大学中国文学所硕士论文,二○○二。
  六、 期刊论文
  T.R.V.MURTI着,郭忠生译,《中观辨证法与解脱》,《一九八一年佛学研究论文集》,页178~201。
  方与,《略论《楞严经》的修与证》,《闽南佛学院学报》第二期,一九九○,页39~43。
  木村州诚,《“次第禅门”首楞严心─内方便》,《天台学报》第三十四期,东京:Tentai Associatin of Buddhist Studies,一九九二年十月,页131~135。
  吕凯文,《梵思想的佛格义─佛教的诠释学问题初探》,《揭谛》第七期,嘉义:南华大学哲学系,二○○四年七月,页1~36。
  李志夫,《试分析印度“六师”之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一九八七年三月。
  李治华,《《楞严经》的业力观─开显染净因果事理》,《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四)》,台北:华严莲舍,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李治华,《《楞严经》与中国宗派》,《中华佛学研究》第二期,一九九八,页207~229。
  性滢,《人天乘的解脱观》,《海潮音》第七十一卷第三期,一九九○年三月,页4~13。
  性滢,《菩萨道解脱观》,《海潮音》第七十一卷第六期,一九九○年六月,页5~20。
  性滢,《声闻乘的解脱观》,《海潮音》第七十一卷第五期,一九九○年五月,页5~19。
  果利,《试析《楞严经》的三种相续》,《闽南佛学院学报》第二期,一九九○,页81~88。
  林光明,《试析印顺导师对咒语的态度》,载于《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第四届“人间佛教?薪火相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桃园:弘誓文教基金会,二○○三年三月,页H1~H21。
  松元信道,《大佛顶经真伪争南部六宗的动向》,《驹泽史学》,东京:驹泽史学会,一九八五。
  河村孝照,《大乘涅盘经首楞严经》,《印度学佛教学研究佛教大学第十九回学术大会纪要(二)》第十七卷第二号,东京:印度学佛教学会,一九六九年三月三十一日,页223~230。
  胡健财,《从《楞严经》“七处征心”试谈佛法之修行》,《第五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页421~431。
  胡健财,《从《楞严经》“十番显见”试论真心之体认》,《第六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二○○二年七月,页243~268。
  胡健财,《从〈楞严经〉论禅修对身心管理的启示》,《第二届禅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九九七年五月,页189~201。
  国芹,《试论七处征心》,《闽南佛学院学报》第二期,一九九○,页50~52。
  郭勤正,《楞严经二种根本论─对形上又原初的原理之探讨》,《中国佛教》第三十卷第一期,一九八六年一月,页18~27。
  陈由斌,《谈佛陀的耳根修行观(下)─举《楞严经》为例》,《慧炬》第四三八期,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页36~47。
  陈由斌,《谈佛陀的耳根修行观(上)─举《楞严经》为例》,《慧炬》第四三六期,二○○○年十月三十一日。页51~56。
  陈由斌,《谈佛陀的耳根修行观(中)─举《楞严经》为例》,《慧炬》第四三七期,二○○○年十一月三十日,页44~51。
  冯永明,《约楞严经义简述“真能破”》,《内明》第十期,六十二年一月,页26~27。
  冯焕珍,《走向平等的经学观----现代中国佛学研究的方法论反省》,《鉴往知来:两岸佛学教育研究现况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二○○二年四月,页71~95。
  杨维中,《论〈楞严经〉佛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影响》,《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第十八卷第三期,二○○一年九月,页70~76。
  杨维中,《论〈楞严经〉的真伪之争及其佛学思想》,《宗教学研究》第一期,二○○一,页59~66。
  愿成,《十番显见蠡测》,《闽南佛学院学报》第二期,一九九○,页44~49。
  蔡宗志,《楞严经中七破妄心义解》,《中国文化月刊》第一百一十期,一九八八年十二月,页65~83。
  蔡惠明,“四部阿含的次第和内容”,《香港佛教》第335期,一九八八年四月,页7~9。
  蔡耀明,《佛学研究方法学绪论》,《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十二期,二○○二年三月,页47~62。
  蔡耀明,《迎向专业的佛学研究》,《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十二期,二○○二年三月,页39~46。
  蓝吉富,《杨仁山与现代中国佛教》,《华冈佛学学报》第二期,一九七二年八月,页97~112。
  释见豪,《建构以四圣谛为纲领的佛法知识体系》,《佛教图书馆馆讯》第三十一期,二○○二年九月。
  释圣严,《六祖坛经的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一九九○年四月。
  七、 工具书 
  SIR M?NIER M?NIER-WILLIAMS,M.A.,K.C.I.E editd ,SANSKRIT ENGLISH DICTI?NARY,New Y?rk:?xf?rd University press,1988。
  Karl H. P?tter editd,The Encycl?pedia ?f Indian phil?s?phies, India:M?tilal Banarsidass press,1983.
  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中文大辞典》,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一九八五年五月七版。
  中村元编,《佛教语大辞典》,东京:东京书籍社,一九八三。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文化百科文献基金会,一九九四。
  水野弘元,《新佛典解题事典》,东京:春秋社,一九七七。
  平川彰编,《佛教汉梵大辞典》,东京:灵友会,一九九七。
  平川彰着,许明银译,《佛学研究入门》,台北:法尔,一九九○。
  吴汝钧编,《佛教思想大辞典》,台北:商务,一九九二。
  荻原云来编纂,《梵和大辞典》,台北:新文丰,一九八八年五月。
  冢本善隆等编,《望月佛教大辞典》,东京:世界圣典刊行协会,一九七四年五月十版。
  慈怡主编,《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一九八七。
  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辞典》,上海:汉语大辞典,一九九四年一月。

 
 
 
前五篇文章

茶禅:天下至清本色

“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禅相依

二千年来净宗传弘之大势

大乘之革命

 

后五篇文章

《金刚经》之无住本

关于《坛经》八则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

《楞伽经》人间佛教义趣论要

大乘小乘的分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