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刚经》之无住本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玄奘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硕士班,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5年
  【文章标题】《金刚经》之无住本
  【文章作者】林紫榆
  【指导教师】李霖生
  【文章页数】158页
  --------------------------------------------------------------------------------
  【中文关键词】宗教|佛学|金刚经|诗学|形上学|神话|隐喻|心|无住|无念|无相|生命力|六祖坛经|圣境|文学理论|无量悲愿|身体形象
  【中文摘要】《金刚经》之无住本,透过文本诠释“住”与“无住”心,两种层次落差所表现出的生命体悟。本文应用形上世界与形下世界虚拟的差距,具体表现《金刚经》形上学的异端,且将重点归结到“文学表现”的差异上。
  首先论及《金刚经》的两心,一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是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应降伏之心。先界定“心”的形上学之意义,展开形上学议题,寻求形上学的慰藉。本文以诗学的方法来叙写《金刚经》无住本之研究,着重于《金刚经》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技巧之阐述。诗学就是文学理论的别称,它具有两重意义,其一谓文学理念的系统化论述,其二意谓某一文本或某一作者之作品的写作技巧之分析与评论。于此确立“《金刚经》的诗学”是属于文艺制作,此作品能显示出对细节的坚持,以及恼人的省思,其中有关文学创作的方法,则把重点表现在叙事策略与生命样态的关系上。
  再透过诗学原理亦即“以语言为媒介,形构意象,再以意象来表现对生命的理解。”论述的方向从语言与意象的议题切入。对于形上的语言,我们始终缺乏直接表现的方式,所以藉语言学以建构修辞学,而以《金刚经》的隐喻学来建构其诗学,注重《金刚经》的隐喻技艺,以增进对诗学的研究。
  有关言辞的研究方面。本文以诗学为主,辅以先贤前人有关佛理之论述,如以《六祖坛经》的诗学为辅,浅绘佛教文学理论的一些构想,《六祖坛经》以历史性的叙事为体裁,亦有超乎理性的神通故事。运用诗学原理于经偈中看出“身是菩提树”与“菩提本无树”所展现出的不同层次之生命样态。阅读佛学作品解消存有的焦虑,同时也在虚构的神话里,领受另一种生活形式,使人生更宜人。本文且依据《六祖坛经》的教义“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形构佛学所启示终极关怀的类型,“无住本”揭露了存有与存有间的想象落差,并启示语言先于世界而存在。所以言辞的研究是其中的一大关键,也由于思维与语言的符应,我们可以确定“诗学”是形上学及神话学所议论的主轴。
  再论诗学中意象及身体形象的问题。世尊的身体形象是永恒不变的存有者,祂以无量的观照确保生命的觉悟,然而一切相尽为虚构,隐喻终不脱虚构的本质,因虚构的神话贞定了生命的理想样态,此”作用义”的虚无达到了解放与自在,《金刚经》所谓的“虚无”,不是归零也不是空无,反而揭露了人生此世存有的贫困。虚无作用的本质,是隐喻的初衷与文学的本真。
  宗教是人类终极关怀精神向度的表现。以“无量悲愿”,作为《金刚经》所有的隐喻之终极意义范畴,《金刚经》强调心的“觉悟”,心是生命的核心、主宰,也是生命超度进入圣境的枢纽。心寻求居所的隐喻与“圣境”(佛、觉悟)的转喻结合,“其心云何应住”这一组隐喻,亦即心希望住于佛(觉悟者)之神圣居所,此充分开示了《金刚经》的核心议题。心寻求“圣境的自然朗现”,也要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住”的隐喻表现于想象的空间向度,观察《金刚经》藉反思“住”的隐喻,以否定词开显其衍义的虚构性,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神话在作为无处不在的永恒意志凝视无限时空的例证时,化成可感的真理。“如来有肉眼…如来有佛眼。…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章句所言”如来悉知“隐含莫大之生命力,若无无量之生命力,何可遍观悉知无量众生之无量心?此即《金刚经》隐喻学终极之奥秘。
  当如来悉知悉见”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其生命力是逐渐显现,源源不绝的。此生命力的定义就是在于暴量的生命,也是无中生有与源源不绝的创造力。本文以诗学的角度来诠解《金刚经》之无住本,以供另一个思考的方向,期能为丰富的文学创作技艺添上一页新装。
  --------------------------------------------------------------------------------
  【文章目次】
  第一章 研究缘起. 3
  第一节、 云何降伏其心:展开形上学议题 12
  第二节、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信仰与想象 27
  第三节、 不说断灭相:诗学的神学底蕴 47
  第四节、 无住相布施:诗学的回应 55
  第二章 《金刚经》的梦幻诗学 67
  第一节、 梦幻诗学 67
  第二节、 形下世界与形上世界的对立. 73
  第三节、 说诸相非相,是名诸相 75
  第四节、 人类的言语事件 79
  第五节、 能指as与所指and 83
  第六节、 位格的意义 88
  第七节、 位格的成就 92
  第八节、社会契约94
  第九节、 主格与臣属 95
  第三章 无念而后无住. 99
  第一节、 无住为本 103
  第二节、 无相为体 108
  第三节、 无念为宗 113
  第四章 布施诗学 120
  第一节、 行于布施 121
  第二节、 心无所住 126
  第三节、 悉知悉见 136
  第五章 结论 145
  【参考书目】 150
  --------------------------------------------------------------------------------
  【参考文献】
  一、典籍:
  日本东京大藏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世桦印刷企业,1998年。
  《卍续藏经》册40,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7年。
  元.宗 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十八,台北:世桦印刷企业,1998年。
  明.朱 棣《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集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叶瑛(校注),台北:顶渊文化公司,1984年。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台北:艺文印书馆,1994年。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台北:华正书局,1997年。
  二、专书、论文、期刊:
  丁福保《六祖坛经笺注》,台南:大千世界出版社,1984。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8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方东美《华严宗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3年。
  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
  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
  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9年。
  方立天等着《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
  王叔岷《庄子校诠》,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99年。
  王文颜《佛典汉译之研究 》,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84年。
  印 顺《中国禅宗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71年。
  印 顺《般若经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71b年。
  印 顺《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84年。
  印 顺 《摄大乘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87年。
  印 顺《净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
  印 顺《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
  印 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年。
  印 顺《胜鬘夫人经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年。
  印 顺《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印 顺《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
  古天英《从〈金刚经〉看大乘佛学之反省-“荡相遣执”与“无住生心”之
  探究》,《狮子吼月刊》第25卷,第10期,1986年10月,页26-29。
  古天英《〈坛经〉宗教精神之探索-重申禅宗“顿悟法门”的根本精神》,
  收录于《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一),1989年。
  冉云华《中国禅学研究论集》,台北:东初出版社,1992年。
  冉云华《禅宗“见性”思想的发展与定型》,《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1995年7月,页59-73。
  冉云华《宗密》,台北:东大图书出版,1998年。
  白云禅师《金刚经禅论》,彰化:大智佛学苑出版,1975年。
  布鲁阁编着、项退结编译《西洋哲学辞典》,台北:华香园出版社,1999年。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1977年。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学生书局,1990年。
  牟宗三《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
  牟宗三讲述、陶国璋整构《庄子齐物论义理演析》,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99年。
  任继愈《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安贝扥.艾柯、黄寤兰译《悠游小说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2000年。
  伊利亚德Eliade,Mircea,杨素娥译,《圣与俗:宗教的本质》,台北:桂冠图书公司,2001年。
  江味农校正《金刚经校正本》,台南:和裕出版社,2004年。
  朱维焕《“六祖坛经”之禅机大旨》,《中兴大学中文学报》第6期,1993年1月,页23-41。
  江淑君《〈金刚经〉“无住”与“离相”观》,《东海大学中国文化月刊》第180期,1994年10月,页59-74。
  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台北;联经出版社 1978。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社 1980。
  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社 1987。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社 1987。
  吕 澄《唐代禅宗学说略述》,台北:大乘文化出版1980。
  吕 澄《佛学论著选集》,山东:齐鲁书社,1991年。
  李霖生《辞与物:易传释物的秩序》(台大哲学系博士论文)1996。李霖生《灵山:文学虚无的归宿》,收录于《玄奘人文社会学院》第四期,新竹:玄奘大学 2001。
  李霖生《尼采导读:超越善与恶》,台北:台湾书店,1998年。
  李霖生《华严诗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2年。
  李霖生《周易神话与哲学》,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
  李霖生《人文关怀与社会发展-人文篇〈禅林为步〉》,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3年2月。
  李霖生《〈金刚经〉的隐喻学》,收录于《佛学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期,新竹:玄奘人文学院,2003年4月。
  李霖生《〈金刚经〉玄义疏论》,收录于《玄奘人文学报》第1期,新竹:玄奘人文学院,2003年7月。
  李霖生《〈金刚经〉的梦幻诗学》,收录于《佛学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期,新竹:玄奘人文学院,2004年5月。
  李霖生《庄子之身体哲学》,第一届中西风水比较学术研讨会,2005年6月。
  李昌颐《坛经思想的源流》,《华冈佛学学报》第6期,1983年7月,页453-476。
  季羡林《季羡林佛教学术论文集》,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年。
  季羡林《作诗与参禅》,《季羡林文集》第6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448-475。
  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文集》第8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季羡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季羡林文集》第3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400-410。
  季羡林《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季羡林文集》第3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411-439。
  季羡林《三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季羡林文集》第3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459-506。
  季羡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自序》,《季羡林文集》第3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507-513。
  沈家桢《金刚经的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1996年。
  吴经熊、吴怡译《禅学的黄金时代》,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吴汝钧《佛教的概念与方法》,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
  吴汝钧《〈金刚经〉研究》,《圆光佛学学报》创刊号,1993年12月,页3-46。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
  吴汝钧《绝对无的哲学》京都学派哲学导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
  吴静宇《金刚经释密》,台北:三德书局,1990年。
  吴言生《禅学三书》,北平:中华书局,2001年。
  何照清《〈金刚经解义〉初探》,刊于:《中国佛学》2:2(秋季号),台北:《中国佛学编委会》,1999年10月,页103-130。
  佛德里希.威廉.尼采,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0年。
  林美清《想象的边疆-论李商隐诗中的否定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林美清《李商隐诗与佛教的关系-禅、华严、李义山》,《佛学与文学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第2期,新竹:玄奘大学,2004年5月。
  东方桥《释迦牟尼之金刚经》,台北:玄同文化公司,1999年。
  林 庚《中国文学简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
  林中治《金刚经》宗通之一安住与降伏,台北:大圆出版社,2004年。
  阿部肇一着、关世谦译《中国禅宗史》-南宗禅成立以后政治社会史的考察,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
  忽滑谷快天着、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星云大师《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硏究》,台北:佛光文化公司,1992年。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台北:佛光文化公司,1998年。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台北:佛光文化公司,1982年。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台北:时报文化公司,1993年。
  柳田圣山着、吴汝钧译《中国禅思想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és、陈中梅译注《诗学》,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年。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és、李真 译《形而上学》,台北:正中书局,2001年。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台北:古老文化出版,1992年。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台北:学生书局,1976年。
  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东华书局,1989年。
  高柏园《〈金刚经〉初探》,台中:东海大学哲学系-中国文化月刊n.81,1986年,页64-82。
  高柏园《禅学与中国佛学》,台北:里仁书局,2001年。
  马丁.海德格,王庆节、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台北:桂冠图书公司,2002年。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讲义节要》,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9年7月。
  陈燕珠《金刚经要义》,台北:觉苑出版,1999年。
  陈英善《从“开权显实”论法华之妙》,《中华佛学学报》第14期2001年9月,页293-308。
  陈寅恪《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页187-191。
  陈寅恪《武曌与佛教》,《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页153-174。
  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页249-257。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页279-281。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页282-285。
  陈寅恪《论禅宗与三论宗的关系》,《讲义与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页431-439。
  康德、邓晓芒译、杨祖陶校订《纯粹理性批判》,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年。
  梁乃崇《金刚经》主要句型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异同,台北:圆觉文教,1994年。
  梁乃崇《金刚经现代直解》,台北:圆觉文教,2000年。
  张曼涛主编《禅宗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张曼涛主编《三论宗之发展及其思想》,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张曼涛主编《中观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张曼涛主编《禅学论文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张曼涛主编《华严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张曼涛主编《大乘佛教之发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
  黑格尔《小逻辑》,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
  傅璇琮《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年。
  冯焕珍《说“无念为宗”》,《中华佛学研究所》第6期,2002年3月,页263-297。
  冯达文《禅宗诸家之“心性”说-从初祖菩提达摩、六祖慧能到洪州马祖道
  一之思想变迁》,《佛教与二十一世纪》,台北:法鼓文化公司,2005年,页237-261。
  黄连忠《佛教诠释学系统建构方法刍议》,台北:慧炬出版社,1992年,页342-345。
  黄墩岩《无限时空的解脱--金刚经五十三讲》,台北:大智出版社,1991年。
  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
  程恭让《金刚经》,台北:佛光文化公司,1996年。
  圣严《六祖坛经的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1990年4月,页149-163。
  圣 严《观念》,台北:法鼓文化公司,1998年。
  圣 严《天台心钥》,台北:法鼓文化公司,2002年。
  圣 严《金刚经如是说-探索生命的频率》,台北:法鼓文化公司,2003年。
  圣 严《福慧自在-金刚经生活》,台北:法鼓文化公司,2004年。
  圣 印《金刚经概要》,台中:菩提树杂志社,1990年。
  圣 印《妙行无住六度行》,台北:圆明出版社,1992年。
  邬昆如《西洋哲学史》,台北:国立编译馆,1971年。
  邬昆如《庄子与古希腊哲学中的道》,台北:国立编译馆,1972。
  杨白衣《金刚经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5期,1981年12月,页57-111。
  杨惠南《“空”否定了什么?─以龙树《回诤论》为主的一个研究》,《台
  大哲学论评》第8期,1985年1月,页175-190。
  杨惠南《龙树与中观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
  杨惠南《雨夜禅歌》,台北:汉艺色研文化公司,1990年5月。
  杨惠南《禅史与禅思》,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杨惠南《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
  杨惠南《〈金刚经〉的诠释与流传》,收录于《中华佛学学报》第14期,2001年,页185-228。
  铃木大拙著、刘大悲译《禅与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年。
  叶海烟《庄子的生命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
  熊十力《佛教名相通释》,台北:明文出版社,1994年。
  刘北成、陈银科、方海波译《言语与现象》,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8年。
  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汀文化理论述评》,台北:麦田出版社,1995年。
  钱谦益《全唐诗稿本》,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9年。
  钱锺书《谈艺录》,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88年。
  钱穆《庄子纂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
  钱穆《庄子通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
  郑志明《销释金刚科仪义理初探》,刊于:《中国佛教》(月刊)29卷5期,台北:中国佛教社,1985年5月,页28-33。
  静寰笔记、孟颖校勘《金刚经要义句解》,台南:靝巨书局,1988年。
  释普行《金刚经探微述要》,台北:鼓山寺印行,1981年。
  释德清《庄子内篇注》,台北:广文书局,1991年。
  蓝吉富《金刚经与中国佛教》,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宗教研究委员会1995年7月页71-80。
  萧丽华《唐代诗歌与禅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
  顾颉刚《禅宗盛于唐末五代》,《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卷,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
  Aristotle Metaphysics, in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LCL271, trans. by Hugh
  Bakhtin, M. M.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trans. by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McLaughlin, Thomas.: 1995. " Figurative Language. " 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edited by Frank L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li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ietzsche’s Werke (Leipzig :Druck und Verlag von C. G. Naumann, 1905)
  Tillich, Paul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

 
 
 
前五篇文章

《楞严经》解脱道之研究

茶禅:天下至清本色

“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禅相依

二千年来净宗传弘之大势

 

后五篇文章

关于《坛经》八则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

《楞伽经》人间佛教义趣论要

大乘小乘的分别

刍议曹洞宗之发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